试论“坡芽歌书”的符号形象
从“坡芽歌书”看壮族文化

部 部 长 许 六 军 ,在 为一 部 电视 剧 收 集 文 山 壮 族 民 歌 ,和 富 宁文 化 工 作 者 前 往 坡 芽村 采风时 ,请两位壮族青年为他们演 唱壮 族 山 歌 ,因 记 不 住 歌 词 ,返 回 家 中
“ 坡芽歌书’看壮族文化 ’
刘 琉 ( 山学 院 音 乐 系 ) 徐 文 健( 云南 民族 大学 艺 术学 院 )
人 能 通 过 图案 认 读 山 歌 。 这 部 歌 书 的 持
有 者 农 凤 妹 和其 堂 媳农 丽 英 是 其 中 的 佼 佼 者 。在 许 老 师 们 的强 烈要 求 下 ,主 人
度 、七 度 ,乃 至 八 度 跳 动 都 有 。调 式 多 为 羽 调 式 ,此 类 曲调 速 度 自由 ,即 兴 成 分 很 大 , 曲式 结构 四段 体居 多 (+ + + ABC D ,A 为 词 之 第 一 句 ( 前 有 一 衬 字 ) 之
少 ,一 进 寨 门 ,还 可 以看 到 代表 本 村 寨 的原 始 图腾 。2 0 06年 ,原 文 山师 专 宣 传
歌 书 山歌 队演 唱 的曲 目,分别 为 “ 吩
单 ” “ 莫” “ 果 芒 ” “ 丫玉 ” 、 吩 、 吩 、 吩 、 “ 喂 嗨 咧 ” “ 呃 哎 ” “ 标 乖 ”等 吩 、 吩 、 吩
县 接 壤 ,居 住 着 文 山 人 口 最 多 的 少 数 民 族— — 壮 族 。 为 山 间 河 谷 喀 斯 特 地 貌 , 是壮 语北部 方言和南 部方 言的交 汇处 , 也 是 壮 族 口 述 文 化 的 资 源 地 ,神 奇 的
“ ”或 “ 妹”等) 哎 阿 ,B为 衬 句 “ 哥 小
以。小调的伴奏乐器丰富多彩 ,吹奏 乐
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之美学探微——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

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之美学探微——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之美学探微——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古文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代表着特定文化的独特符号体系。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壮族拥有独特的古文字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富宁壮族的坡芽歌书。
坡芽歌书是一种纳西文+汉字+壮字的结合体,以其独特的图形符号和美学价值,成为了壮族文化瑰宝之一。
本文将以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探讨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的美学特点。
一、坡芽歌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富宁壮族的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文字的记载,而其中的坡芽歌书便是在历代壮族先民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坡芽歌书的图案来源于富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通过极为精致的绘画技巧,以及独特的图形符号,刻画了壮族人民在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历史、传统和文化。
二、坡芽歌书的图形符号美学1. 独立性和表意性坡芽歌书的图形符号具有很高的独立性,每一个符号都能够独立表达特定的意义。
符号的形状和构图经过精心设计,既得到了符号自身的完整性,又能够准确传达信息。
这种独立性和表意性的结合,使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2. 自然主义和锐意创新图形符号在重现自然元素和相关事物时,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特点。
富宁壮族的坡芽歌书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准确的线条表现,展示了大自然中的花草、动物和山水等多种元素。
同时,壮族先民也锐意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图形符号的重新构图和改良,形成了更加复杂和丰富的新符号。
3. 平衡和对称性坡芽歌书的图形符号具有较强的平衡和对称感。
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局部构图上,壮族先民都注重对称和平衡的形式美。
这种形式美不仅表现在每一个符号的内部,也体现在符号之间的组合。
通过和谐的对称性,图形符号之间产生了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4. 色彩的细腻和对比坡芽歌书中的图形符号色彩丰富多样,虽然多以简单的黑白为主,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也运用了多种颜色。
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之美学探微——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

[收稿日期]2019-11-20[基金项目]2018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正高职称专项资助科技项目“壮民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探究”(2017ZX08);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广西优质民族文化资源输出研究”(2017KY0989)。
[作者简介]门超(1981-),女(满族),黑龙江七台河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讲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从事艺术设计与民族装饰艺术设计研究、职业教育学研究;王敦(1972-),男(壮族),广西乐业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审美文化研究。
DOI:10.19846/xb.2020.05.020壮族古文字图形符号之美学探微——以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为例门超,王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摘要]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用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民歌记录在土布上的民歌集,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壮族群众的爱情故事、民风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具有较高的文字学、美学、风俗学以及壮文化学等价值。
以坡芽歌书的发掘源头为出发点,阐述坡芽歌书的文字学价值、民俗学价值、传播学价值等多向度价值,并且从“形”的稚拙美、“势”的动态美以及“意”的内涵美提出壮族图形文字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壮族;古文字符号;美学[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21(2020)05-0097-04人类文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迁徙,催生了我国古代南方以壮族为主体的骆越文明,同时也造就了古壮族文字的产生。
壮族古文字由最初的“虫纹字”演变为原始的、图形符号的象形文字,再到后来方块形古壮字的产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壮族古文字对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及文化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富宁地处古代骆越地区,辖属云南省文山市,与广西、贵州相接,与越南边境毗邻,保留了丰富的、原始的壮民族传统文化习俗。
坡芽歌书的生活文化解读

沙人,男女同事犁锄” ;正德 《 云南通 志 》卷七说 : “ 沙人善治田。 ”清康熙 《 广西府志 》卷十一说 :“ 土 僚……善耕……”清乾隆 《 开化府志》卷九说 :“ 黑
土僚 ,喜种水 田。 ”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 ,故有的 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 “ 水户” 。在耕作技术方面 ,壮 族 的水 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 般实行一犁一耙 ,有的地 区甚至两犁三耙。绝大多 数地区已使用畜肥 、绿肥施 田,粮食产量也 比较高。 水让壮族先 民变得富有灵性 ,他们拦河筑坝 , 利用 水流 的落差 ,通过修筑水 渠,把水引入 田里 , 便于种植水稻 。坡芽歌书里反映出的灌溉方式与壮 族所经营的 “ 山谷 田”特点吻合 。史载 “ 雒 田”的 特 点是 “ 从 潮 水上 下” ,这种 田实际是 望 天 田 ,因生 产力低下壮族先 民无力进行水利建设 ,其 田间耕作 主要是靠 自然通水灌溉 。在这里需要 注意的是 《 水 经注 》 所说 的 “ 潮水”的 “ 潮”并不是汉语 中的 “ 定 时涨落 的海水 ” 。[ ] 坡芽村 由于地势影响 ,开垦耕 种 以稻 田种植为主 ,山地种植为辅。男子在歌中唱
世代流传的壮教育传承方式之一在云南的很多民族地区这种族民歌曲调就多达20多种著名的有郎恒山歌皈传承方式直到现在仍然普遍存在正因如此使得朝山歌剥隘山歌等而大山深处的坡芽村就是其我们失去了进一步追溯探寻坡芽歌书产生年代的机中的佼佼者
第2 6 卷 第5 期 2 0 1 3年 1 O月
文 山学 院学 报
收稿 日期 :2 0 1 3—0 8 —1 5
项 目基 金 :教 育部 人 文社 会 科学 研 究西 部 和边 疆 地 区规划 基 金项 目 “ 美术 学 视野 中的 ‘ 坡 芽 歌书 ’符 号形 象研 究 ”
壮族坡芽歌书符号在动画创作中应用的思考

关于坡 芽歌 书 图画符 号 的定义 , 清华 大学 赵 丽
明教授 通过 详细 的调 查研 究 证 明 , “ 坡 芽 歌 书初 具
文 字 的某些 特征 、 某些功能; 是文 字 早 期 雏 形 。 ” 这 些 符 号均来 源 于 自然 和 生活 , 是用 当地 自然 环境下
生 长 的仙人 掌 汁液 绘 制在 壮族 人 自制 的 布 面上 的 图案 符号 , 有记 录 、 传播 、 交流 、 教育 的功 能 , 但 都使 用简单 的线 条 来 描 绘 。如 “一对 情 人 ” 的符号 , 线 条简 洁 , 符 号形 象 , 体 现 了人类 最初 本能 的 审美观 。
型设计 越 简洁 明 了 , 动 画制 作 周 期 就 越 短 , 消 耗 的 人 力 物力就 越 少 。
另外 , 动画 形 象 设 计 一 般 遵循 “ 以少胜多” 的
原则 , 高度 提炼 和 概 括线 条 或 符 号 , 去 掉 一 切 无关 紧要 的环 节 , 让 人产 生更 多 的想象 力 和创造 力 。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早 期 的优 秀动 画作 品如 《 大 闹天宫 》 《 哪 吒 闹海》 《 葫 芦兄 弟 》 等, 能从 广 阔 的 民族 文 化 中吸 取 自己 独特 的 艺术语 言运 用 到动 画创作 中 , 为我们 树 立 了 良好 的典 范 。 在新 形 势 下 , 运 用 先 进 的 计 算 机 技 术, 结合 坡芽 歌 书的形 象化 的符号 和拙朴 而 又高度
对艺 术创 新 和文化 传承 将起 到变 革 和推 动作用 , 有
其 独特 的应 用价 值 。
如全球 闻名 遐 迩 的“ 迪士尼” 公 司创 作 出来 的经 典
坡芽歌书解析

坡芽歌书解析
坡芽歌书是一首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歌曲,因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坡芽歌书进行解析,主要从歌曲的歌词、音乐、文化价值等方面入手,以期更好地了解这首歌书的内容和意义。
一、歌词解析
坡芽歌书的歌词以苗族母语演唱,内容主要是表达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悟,以及表达对苗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热爱和追求。
歌词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哲理和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音乐解析
坡芽歌书的音乐独具特色,采用了苗族传统的器乐演奏和演唱方式,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充分表现了苗族音乐的柔美和豪放。
同时,歌曲的音乐元素非常丰富,包括唢呐、二胡、笛子、锣鼓等,这些乐器的演奏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和气氛。
三、文化价值
坡芽歌书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歌曲的歌词和音乐表达了苗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坚守和追求。
同时,坡芽歌书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为它记录了苗族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文化发展进程。
四、结论
坡芽歌书是一首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苗族歌曲。
歌曲的歌词和音乐表达了苗族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认知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苗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特点。
作为一首流传广泛的苗族歌曲,坡芽歌书对于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的审美意蕴

蕴进 行 分析 。
一
—
—
“ 坡 芽歌 书” 符 号 形 象 的 审美 取 向 美 是 生 活
、
首) 、裙子 ( 第4 1 首) 、绸裤 ( 第4 3 首) 、棉纱 ( 第 4 5 首) 、簸 中米 ( 第5 O 首) 、弯刀 ( 第5 3 首) 、罾 中鱼 ( 第5 5 首) 、锯子 ( 第5 6 首) 、坐靠椅 ( 第5 8 首 ,该图符还出现人的形象 ) 、锄头 ( 第5 9 首) 、一 对蜡烛 ( 第6 0 首) 、书桌 ( 第6 1 首) 、同桌吃饭 ( 第 6 3 首 ,该 图符还出现人的形象 ) 、斧头 ( 第6 4 首) 、
1 1
第2 8 卷
文 山学 院学 报
2 0 1 5 年
第 5期
砍扁担 ( 第 6 5 首 ) 、一 间 房 ( 第6 6首 ) 、搓 绳 ( 第
个 图符 。第 二 类 是 以 生产 生 活 物 品 为 图符 的 。有 盐
加酱 ( 第1 6 首) 、三角灶 ( 第 1 9 首) 、木船 ( 第2 4
首 ) 、棉篮 ( 第 2 5首 ) 、衣角 卷 ( 3 1 首 ) 、 抬 脚 去 妹家 ( 第 3 6首 ,该 图符 还 出 现 人 的腿 脚 形 象 ) 、笼 中鸭 ( 第 3 7首 ) 、两双 筷 子 ( 第 3 9首 ) 、灯 ( 第4 O
符 还 出现 自然 物 紫梅 ) 、抬脚 去 妹 家 ( 第 3 6首 ,该
“ 文字之芽” ,先不说这些结论是否贴切 ,但 至少说 明 “ 坡 芽 歌书 ”蕴含着 丰富 的生 活 内容 和多 重价值 , 具有文学 、文字 学、民俗学、美学 、历史文化等价 值 。本文就 “ 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的审美 意蕴进行
论物意融合的符号表现——以云南富宁坡芽歌书为例

‘ 种 传 承 及群
“ 坡芽 歌 书 ”是在 沿 袭前人 情 意 的 时抒 发 自己生活 体 验矛 u
— j 符 号所代 表 的完 整 意义 ,依 赖 f观 者 了 1 产 劳动 的过 程 中 , 劳 动者 的写实 技 能通过 u传 方 式不 足 以 审荚 忠趣 的 ,歌 *符 号 L 解并 掌揖 符 号和 所指 意义 之 问的 关联 关系 ,建 立在观 者对 r这种 忆 ,使 自然 发 明 l 『 使 f传 承 的歌书 。
线 条 ,勾勒 出不 同的视 觉形 象 ,具 何其 独特 的 审美 特征 。在 造 型
2 0 0 6 q  ̄ 2 存 靠 近 笆和 越 南边 境 的美 丽 地 方 ,文 山壮 族 苗 上:坡 芽歌 书具 有直 观 易 记的特 征 , 体现 原 牛态 的传 统 美 ,民 族 自治 州富 宁县 ,有 位文 化干 部 在坡 芽村 调研 时 尤意 中发 玑 了一 族 关和 自然 荚 。 内涵 的表达 上:坡 芽符 号 反映 了壮 乡 劳动 懂 。 此外 ,歌 书 图案 高 度 凝 部古 老神 奇 的歌 曲,她载 着 壮 乡儿女 天籁 欢 歌舣 的情 爱 密码 ,她 真 实 生 活 , 源 j
是迄今 为止 发现 的用 古 老形态 记录 民歌 的唯 一一郜歌 曲,她 足壮 练 ,帮助 捉示 整 歌 曲, 串联肜 意 ,构 成 了画面 中 的审美 意志 。 壮 族入 民通 过 对事 物 的 分解 、重 构刨 造新 的物 象 ,来 实现 视 族群 众 1 i 产 生活 中创 造 物意 融合 符号 并 传承 的典 型例 了,这 就 是 壮 民族优 荚 的篇章 ,后 称之 为 中困富 宁壮族 “ 坡 芽歌 书 ”。
众, 地 的壮 族群 众 只要 见到 这 个 形 ,即可 唱诵 整 首 【 1 I 歌 。歌 自然 之物 ,f m 是 通过 人类 创 造 出来 的 ,可 以看 出月亮 妹 还 是人类 中用 以表 情 达意 的每 个 案 ,都 是物 缘描 绘 的 记录 ,均 来 自人 生命 的 义一转 型 ,反 映 了群 体性 符号 的承 袭 特性 。歌 符号 不 仅 们 牛 产生 活 , 时具 备 固定 、 肯固 定 、义 固定 的特 点 。体现 丁 有着 提 示歌 词 、辅助 记忆 的实用 价 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年 1 01 O月
文 山学 院学 报
J URNAL OF W E S O N HAN UNI RS I VE rY
Vo. 4 No 5 12 .
OC. 0 1 t2 1
试论 “ 坡芽 歌 书 " 的符 号 形 象
戴 艳 ,邹雨橙
(. 1 文山学院 美术 系,云南 文山 6 30 ;2 60 0 .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 民族语言文学 系,北京 108 ) 00 1
邹雨 橙( 92一) 19 ,女 ,壮族 ,云南文 山人 ,中央 民族大学少数 民族语言文学 系 2 1 00级学生 。
1 5
第2 4卷
文 山学 院学报
21年 01
第 5期
符 :想哥 妹 厥 昏。 也 就 是 说 ,“ 书 ” 歌 的作 者 只 是
描画出一些 “ 引导字” 的图符 ,与这些图符直接相关 的往往只是语 言中的一些词或短语 ,而这些 图符却 能辅助歌者记忆起 全部歌词。因此 ,这类 引导字 , 是原始文字 、不成熟不完善的文字体系共同的现象。 “ 坡芽 歌 书” 中的 图符 可 以标 记语 言 的词 、词 组 、句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1— 8— 8
基金项 目:2 1 0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 区规划基金项 目“ 美术学视野中的 ‘ 坡芽歌书 ’ 符号形象研究 ”
( 0 J 7 0 0 ) 1 X A 60 3 。
作者简介 :戴
艳 ( 9 8一) 16 ,女 ,壮 族 ,广 西宁 明人 ,文 山学 院美 术 系副 教授 ,主要从 事 美术 教育 油 画方面 的研 究 ;
摘 要 :符 号形 象是 “ 芽 歌书 ” 一个 明显特 征 ,“ 芽歌 书” 符号 形 象 以叙 事和 抒 情 的手 法 ,描绘 了 坡 的 坡 的 青年 男女 由偶 遇到 相识 ,相 互倾 慕 到相 恋 、相 知 ,最 后 相 约 白头、誓 同生死 的全 过 程。 “ 芽 符 号” 图案 坡 的
组词成句。第二 ,有固定的形音义 。每个字符可以 重复使用 ; 标记 与被标记固定 。第三 ,文字一定是
社会“ 公器” ,使用者要有编码与解码共识。 正如赵教授所述 ,文字除记录语言之外 ,作 为 符号还有标识、提示、记事 、凭证 、艺术、魔咒 等 功能,这些不一定与语 言一一对应 ,特别是 图符文 字。“ 坡芽歌书” 图符所标记的不一定是关键词 ,仅 仅是一些用 比兴等提供联想 、约定作为标记 、提示。 因此 ,“ 坡芽歌书” 每个 图符直接对应 的不是一首歌 的歌词内容 、整个章节 ,而仅仅是一个物象概念的 词语 ,再 由这 个 词 语 提 示 一 首 歌 。从 目前 对 “ 芽 坡 歌书”的调查资料看 , 1 8 个符号是轮廓 画形式 ,表 达方法 以表形为主,表意为辅 ,从文字类型角度看 , 是“ 图符——章节——形 意文字” 。所描绘 的符号还 不能按照语词次序无遗漏地书写语 言,8 个字符中 1 合体字符仅有 1 ,所 占比例仅 1%。 2个 5 … “例如 : ’ 词 4 个( 9 基本分两大类 :自然 2 个 、人文 2 6 3个) , 如 1图符 :月 亮 ;3图符 :靓 哥 ;8图符 :独 生 子 等。词组 1 个 ,如 l 3 4图符:落泪。偏正词组 l 2个 ( 中1 其 0个数量词组) 。并列词组 1 个。如 4图符 : 两 只鸳 鸯 ;3 0图 符 :七 日。 句 子 l 9个 ,如 2 9图
“ 图画文字” 活着的象形文字” 、“ 等几种形容 “ 坡芽 歌书” 的形 式 ,似乎 已把 它定义为文字 。20 0 9年 2
月1 8日,赵丽 明教授在 《 中华读 书报》 上发表了题 为《 坡芽歌书” “ 是什 么文字? 的文章,她对这一符 》
号系统的性质作 了探讨并提 出了她 的若干认识 ,认
形象具有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便于信息的传递 ,使不 同年龄、具有不 同文化水平和使用不同语 言的人都容 易接 受和使用,因而它在 当地乃 至壮族村寨的生活 中广泛应用。对“ 坡芽符号” 进行研 究,有助
于我们从美术学“ 坡芽歌书” ;符号;图案形象;美术学 中图分 类号 :I0 . 1 文 献标 识码 : 2 798 A 文章 编 号 :17 90 (0 1 0 0 1 o 64— 20 2 1 )5— 05一 4 “ 坡芽歌书” 流传在云南省富宁县壮族地区, 是 以原始的图画将壮族 民歌记 录于土布上 的民歌集 。 它 由 8 个图画构成 ,笔法简洁、形象 ,每一个图画 1
月 、鸟、鱼、马 、花、竹笋、人 、干栏式房屋 、树 、
梨等图符都是村民在 日常生活 中随处可见或 曾用过 的物品。这些 图符经过学者翻译整理成书 ,于 20 09
年正式出版发行( 书名《 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 )
一
、
“ 芽歌书” 坡 的符号形象
目前 ,从 学 者对 “ 芽 歌 书 ” 坡 的研 究 表 明 ,已有
优美 的篇章。20 年 2 ,“ 06 月 坡芽歌书” 的发现,使
默默无闻的坡芽村扬名国内外。 村民农凤妹介绍 ,这些图画是她祖母传下来的,
她小 的时候学唱 山歌 ,祖母手把手地教她 画这些图 符以帮助记忆 。久而久之 ,这些图画符号便深 留于
心 ,只 要见 到 它 , 即可 唱 出整 首 山歌 。歌 中所 画 的
为传统文字学对文字的定义要求是 :第一 ,能够完
整记 录语 言 ,即 无 遗 漏 地 一 一 记 录语 言 的词 ( 括 包
实词、虚词) ,也 就是字符与字符 要有联 系,可 以
代表一首歌。它是迄今 为止发现的唯一用古老形态
图画记录 民歌 的文 献,它集 中了壮族 民歌 的精华 ,
承载着壮乡儿女天籁欢歌般 的情爱密码 ,是壮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