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创新设计软件使用操作说明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教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应用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教案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应用能力一、引言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懂得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基本的素养。
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入信息技术创新课程,并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应用能力十分重要。
二、课程目标小学信息技术创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应用能力。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结构、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等基础知识。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 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学生将学习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将能够熟练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文字编辑、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等任务。
3. 网络安全和信息检索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并教授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
学生将学习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受到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影响。
4. 程序设计与编码教师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和编码知识。
学生将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简单的成绩表,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编辑图片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将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完成各项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创新教学法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教师将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2015年第十五届西安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

附件1XX市第十五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XX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二○一五年一月目录一、人员X围二、项目设置三、“评选类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与办法四、“竞赛类项目”项目设置、竞赛规则与有关要求附表1:“评选类项目”区县级推荐作品附表2:“评选类项目”推荐作品登记表附表3:“评选类项目”作品创作说明附表4:“评选类项目”各区县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5:“竞赛类项目”参赛附表6:“竞赛类项目”(组队)报名表附表7:“竞赛类项目”各区县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一、人员X围全市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
二、项目设置第十五届“XX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简称“电脑活动”)内容分为“电脑作品评选”(简称“评选类项目”)和“电脑机器人竞赛”(简称“竞赛类项目”)。
根据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的特点,“电脑活动”按学段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设置评选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
三、“评选类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与办法(一)“评选类项目”是指使用计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
项目设置为:小学组:1.电脑绘画2.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3.电子板报4.电脑艺术设计(生活创意设计)5.网页设计6.电脑动画7.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8.微视频(微博英语创作)初中组:1.电脑绘画2.电脑绘画(“和教育”专项)3.电脑艺术设计(生活创意设计)4.网页设计5.电脑动画6.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7.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8.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9.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10.微视频(微博英语创作)高中组:1.电脑艺术设计2.网页设计3.电脑动画(二维)4.电脑动画(三维)5.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6.电脑动画(“和教育”手机动漫)7.3D创意设计(创新未来设计)8.3D创意设计(创新三维设计)9.计算机程序设计10.微视频(二)相关要求1.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使用像处理软件编辑和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使用像处理软件编辑和设计【教案】学习使用像处理软件编辑和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技巧;2. 学习基本的图片编辑和设计方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图片处理和设计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像处理软件的操作界面、工具栏和基本功能;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片的编辑和设计。
三、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设备;2. 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GIMP等);3. 准备一些示例图片供学生操作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图片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图像编辑和设计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讲授(1) 介绍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包括工具栏、菜单栏、图片图层等概念;(2) 示范演示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打开、保存、剪切、粘贴、调整图像尺寸等;(3) 详细介绍常用的图片编辑和设计功能,如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添加滤镜效果、修饰边框等;(4) 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辅以实际操作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忆。
3. 实践(1) 分发练习材料或要求学生打开电脑中的像处理软件;(2) 通过一系列练习任务,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例如:修复老照片、制作简单的海报、设计个人头像等;(3)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解答,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实践和尝试掌握技巧;(4)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重要的操作技巧和设计原则,并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学习和实践。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继续在家中练习使用像处理软件,并完成一份个人设计作品,可以是海报、明信片、图片修复等。
作品要求符合美学原则,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像处理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和设计,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中小学在线教育平台使用手册

中小学在线教育平台使用手册第一章:平台概述 (3)1.1 平台简介 (3)1.2 功能特点 (4)1.2.1 资源丰富 (4)1.2.2 个性化学习 (4)1.2.3 互动教学 (4)1.2.4 数据统计 (4)1.2.5 安全可靠 (4)1.2.6 界面友好 (4)1.3 使用对象 (4)1.3.1 学生 (4)1.3.2 教师 (4)1.3.3 家长 (4)第二章:账号注册与登录 (5)2.1 账号注册 (5)2.1.1 注册流程 (5)2.1.2 注意事项 (5)2.2 账号登录 (5)2.2.1 登录流程 (5)2.2.2 注意事项 (5)2.3 密码找回 (5)2.3.1 找回流程 (5)2.3.2 注意事项 (6)第三章:课程选择与学习 (6)3.1 课程分类 (6)3.1.1 分类概述 (6)3.1.2 分类方法 (6)3.2 课程搜索 (6)3.2.1 搜索框位置 (6)3.2.2 搜索方法 (6)3.2.3 搜索结果排序 (6)3.3 课程收藏 (6)3.3.1 收藏功能介绍 (6)3.3.2 收藏方法 (7)3.3.3 取消收藏 (7)3.4 学习进度跟踪 (7)3.4.1 进度跟踪功能介绍 (7)3.4.2 进度查看 (7)3.4.3 进度管理 (7)第四章:教学资源使用 (7)4.1 教学视频 (7)4.1.2 视频播放 (7)4.1.3 视频 (7)4.1.4 视频收藏 (8)4.2 教学文档 (8)4.2.1 文档分类 (8)4.2.2 文档查看与 (8)4.2.3 文档收藏 (8)4.3 互动讨论区 (8)4.3.1 发帖与回帖 (8)4.3.2 帖子分类 (8)4.3.3 置顶帖与精华帖 (8)4.3.4 帖子举报与删除 (8)第五章:作业与练习 (9)5.1 作业提交 (9)5.1.1 作业发布 (9)5.1.2 作业提交流程 (9)5.1.3 作业提交注意事项 (9)5.2 练习评测 (9)5.2.1 练习评测功能 (9)5.2.2 练习成绩查询 (9)5.2.3 练习点评查看 (9)5.3 作业互评 (9)5.3.1 互评功能介绍 (9)5.3.2 互评流程 (10)5.3.3 互评注意事项 (10)第六章:在线测试与考试 (10)6.1 测试安排 (10)6.1.1 测试目的 (10)6.1.2 测试类型 (10)6.1.3 测试频率 (10)6.1.4 测试时间 (10)6.1.5 测试题目 (10)6.2 考试流程 (11)6.2.1 考试报名 (11)6.2.2 考试准备 (11)6.2.3 考试开始 (11)6.2.4 考试监控 (11)6.2.5 考试结束 (11)6.2.6 考试成绩 (11)6.3 成绩查询 (11)6.3.1 成绩查询方式 (11)6.3.2 成绩组成 (11)6.3.3 成绩查询时间 (11)第七章:互动交流 (12)7.1 学生与学生 (12)7.1.1 功能介绍 (12)7.1.2 使用方法 (12)7.2 学生与教师 (12)7.2.1 功能介绍 (12)7.2.2 使用方法 (12)7.3 家长与教师 (13)7.3.1 功能介绍 (13)7.3.2 使用方法 (13)第八章:个性化学习 (13)8.1 学习计划制定 (13)8.2 学习进度调整 (13)8.3 学习效果评估 (14)第九章:家长监管与反馈 (14)9.1 家长账号绑定 (14)9.1.1 账号绑定流程 (14)9.1.2 账号绑定注意事项 (14)9.2 学习情况查询 (14)9.2.1 查询方式 (14)9.2.2 查询内容 (15)9.3 反馈与建议提交 (15)9.3.1 反馈与建议提交途径 (15)9.3.2 反馈与建议提交要求 (15)第十章:平台维护与升级 (15)10.1 平台维护 (15)10.1.1 维护目的 (15)10.1.2 维护策略 (16)10.2 版本更新 (16)10.2.1 更新原因 (16)10.2.2 更新流程 (16)10.3 常见问题解答 (16)第一章:平台概述1.1 平台简介中小学在线教育平台是一款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为满足学生、教师及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需求而开发的网络教育产品。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思维类作品相关要求

计算思维类项目相关要求一、项目说明计算思维类是使用常用程序设计语言(C/C++、C#、Java、Python、PHP、NPL等)、图形化编程工具等创作完成软件作品,实现某些特定功能或解决某种需求。
软件作品可以是运行在单台计算机的软件、面向互联网的应用服务、面向移动互联网的APP应用等。
小学、初中组每件作品限报1-2 名作者,高中组(含中职)限报1名作者。
每名学生限报1 件作品,每件作品限由1 名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同一个作品,根据其主要属性,只能参加以下其中一项。
计算思维类项目设置及编额如下:二、作品分类说明(一)创新开发小学、初中组,作品呈现可以是结合实际的系统工具、趣味益智游戏、辅助学习的创意工具等,注意突出程序结构和算法,体现计算思维能力。
内容需紧密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高中组,以创新为导向,在考虑使用场景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作品创作,作品呈现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着眼实际问题的工具类应用等。
鼓励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恰当地运用于作品创作中。
(二)创意编程(国产软件创意专项)使用Kitten 及其配套软件等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工具和平台(包括PC 端和移动端)创作作品。
为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鼓励使用包括人工智能等相关模块的工具。
其它要求与“创意编程”一致。
(三)创意编程(国产3D 编程专项)使用国内自主原创开源的3D编程软件创作,作品必须包含程序逻辑设计,并交互流畅,且可以直接独立生成EXE格式应用程序在电脑端运行。
项目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巧妙融合储备知识进行作品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品报送材料要求每个作品须上传以下内容:(一)报名表(附件2-1)在线填报、打印、贴照片、盖章后扫描为PDF格式文件。
(二)作品文件。
运行在单台计算机的软件作品需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原则上应配有相应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应能稳定流畅的实现安装、运行和卸载。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件》

3 课程改进建议
征求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 改进建议,提高课程的质 量和适应性。
小结
课程成果回顾
回顾学生在课程中取得的成 果和进步。
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信息技术课程在未来的 发展方向和重点。
学生思考与感受
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思考和感 受,收集反馈意见。
教学重点
指出课
信息技术概述
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2
领域。
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包
括CPU、内存、操作系统等。
3
常用Office软件
教授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
网络安全与常见网络技术
资源网站推荐
推荐一些提供信息技术学习资 源的网站,如在线教程、学习 平台等。
教学视频分享
分享一些有趣、易懂的教学视 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课程内容。
课程评价与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 考核和评估,了解课程的 教学效果。
2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和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和 教训。
课件设计与开发
1
PPT设计原则
介绍设计PPT时应遵循的原则,如简洁、
PPT设计技巧
2
一致性、引人入胜。
分享一些设计PPT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如选用适合的字体、色彩搭配。
3
手绘和数字绘图
讲解手绘和数字绘图的基本技巧,提供 实用的绘图工具和素材。
教学资源分享
课件分享
分享一些优质的课件资源,方 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和参考。
4
的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攻防技 术等内容。
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

附件2014年拱墅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评选类)二○一三年十二月目录一、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三、“评选类项目”作品分类、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评例如法四、奖项设置附表1:“评选类项目”推荐作品名单附表2:“评选类项目”推荐作品记录表附表3:“评选类项目”作品创作说明附表4:“评选类项目”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一、人员范围全区一般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
二、项目设置这次“拱墅区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选类)”依照不同窗段中小学生的特点,按学段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中职组,别离设置评选类项目。
三、“评选类项目”作品分类、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评例如法(一)“评选类项目”是指利用运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
项目设置为:小学组: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电子板报、微博英语创作、生活创意设计。
初中组:电脑绘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电脑动画、“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校讯通”专项电话动漫、微博英语创作、创新以后设计(概念水面船)、创新以后设计(以后桥梁)、生活创意设计。
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运算机程序设计、“校讯通”专项电话动漫、创新以后设计(智能两轮车)、创新以后设计(聪慧汽车)、微视频。
中职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电脑动画(三维)、“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网页设计、运算机程序设计、创新以后设计(智能两轮车)、创新以后设计(聪慧汽车)、微视频。
(二)相关要求1.活动主题:探讨与创新鼓舞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踊跃探讨、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腕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育“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品形态界定(1)电脑绘画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置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
能够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

创新探索模块
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探索,培养 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馈
01
02
03
学习成果评价
通过考试、作品评价等方 式,对学生的人工智能课 程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学习过程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 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 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
教学质量评估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根 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课 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 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在人工智能 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 讨论和分享,通过团队协作和沟通,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这种 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03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资源
教材与教案
01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
应用领域,培养对人工智能的初步兴趣和认知。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02
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式学习,学生应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03
通过系统的人工智能教育,学生应具备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学习
教育资源不均衡
总结词
地区间、学校间的人工智能教育 资源不均衡,影响教育公平和质
量。
详细描述
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资金、设备 、师资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提供 充足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导致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对策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 配置效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建立 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创新设计软件操作指南V2.0版第1章 Cnstu3D简介Cnstu3Dr是一个多平台轻量级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动画,材质,渲染,到音频处理,视频剪辑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
Cnstu3Dr以python为内建脚本,支持yafaray渲染器,同时还内建游戏引擎。
Cnstu3Dr为全世界的媒体工作者和艺术家而设计,可以被用来进行3D可视化,同时也可以创作广播和电影级品质的视频,另外内置的实时3D引擎让制作独立回放的3D互动内容成为可能。
有了Cnstu3Dr后,喜欢3D绘图的玩家们不用花大钱,也可以制作出自己喜爱的3D模型了。
它不仅支持各种多边形画图,也能做出动画!第2章基本操作与界面Cnstu3D采用了一套全新的用户体验机制,它的系统界面和操纵控制方式与Windows 下的其他同类3D软件完全不同,这种差异性也是Cnstu3D强大功能的基础。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Cnstu3D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目标是使读者能熟悉软件的视图与界面,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控制与操作方式。
2.1 Cnstu3D基础概念与基本操作2.1.1 鼠标操作与键盘常用功能键在本书中,将鼠标的左键单击操作统称为LMB(Left Mouse Button),鼠标的滚轮操作简称为MMB(Middle Mouse Button),鼠标的右键单击操作则简称为RMB(Right Mouse Button)。
官方推荐在使用Cnstu3D的过程中选择三键的滚轮鼠标,如果使用的是双键鼠标,也可以借助组合键Alt+LMB来替代滚轮功能。
针对Mac苹果电脑的单键鼠标用户,可以使用MB(Mouse Button)来替换LMB操作,用Option/Alt+MB来代替MMB功能,使用Command/Apple+MB来替代RMB功能。
同时,请尽量选择标准的Windows全键盘,如果使用的是没有小键盘的笔记本,也可利用组合键FN+Num Lk来开启数字小键盘功能,或者在参数设置中激活Emulate Numpad 选项,使用数字键0~9来代替小键盘。
本书中的所有快捷键范例,均使用大写字母来表示,组合键操作则使用“X+X”来表示。
例如,“G+Z”表示先单击快捷键G,再单击快捷键Z。
小键盘的数字键分别使用Num0~9来表示,其他的常用快捷键还包括Ctrl、Alt、ESC和F1~F12等。
2.1.2 物体与原心在Cnstu3D中,一个基础的控制单位称做Object(物体)或者对象。
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个网格模型,也可以是一盏灯或是一台摄像机。
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Origin(原心),用于标识物体本地坐标系的原点和控制杆的默认位置。
如图2-1所示的多边形、灯光和摄像机上的橙色圆点,分别为各个物体的原心。
在Cnstu3D中对物体做选择操作,是将鼠标的光标移动至物体轮廓线内的任意表面位置上,然后单击鼠标的RMB即可。
如果需要同时选择多个物体,可以使用组合键Shift+RMB来完成多选操作。
当一个物体被选中时,它的轮廓线会默认变成橙色,此时其原心位置也会出现一个控制器,分别使用了红、绿、蓝三种颜色,来表示X、Y和Z轴三个坐标方向以及对应方向上的控制杆。
在控制杆的箭头处单击鼠标LMB,即可对控制杆执行相应的移动或旋转等控制操作。
图2-1 不同物体的原心2.1.3 Cnstu3D的界面操作2.1.3.1 界面Layout(布局)图2-2为Cnstu3D的默认启动界面,界面中的窗口按照功能进行区域划分。
(点击查看大图)图2-2 Cnstu3D的默认窗口布局视图编辑窗口是Cnstu3D的主要窗口之一,用于显示当前3D场景中的所有物体,包括灯光、摄像机和多边形物体等。
面板窗口用于分类列举所在工具面板中的控制面板,其中的属性选项包含了Cnstu3D所有工具和对应工具的功能属性参数。
标题栏显示了当前的窗口属性,可以单击上面的负号箭头按钮隐藏标题栏。
2.1.3.2 新建Layout(布局)与Scene(场景)系统默认的界面布局适用于建模等标准应用,同时系统还内置了多种界面布局,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需要,供用户快速地切换使用。
例如有专门针对Animation(动画)、Compositing(合成)和UV Editing(UV 编辑)等应用的窗口布局模式。
只需要在主标题栏上单击如图2-3左图所示的小按钮,即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这些对应工程的窗口布局模板,当然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或Ctrl+→来对布局做快速切换。
在Cnstu3D中,每一个以“.Blend”为后缀的文件都是一个Project(工程),每一个工程可以包含多个Scene(场景),可以使用不同的窗口布局来编辑同一个独立的Scene(场景)世界。
一个工程中默认只有一个Scene(场景),我们可以为同一个工程添加多个Scene(场景),如图2-3中图所示。
只需要单击Scene(场景)管理中的十字星箭头,即可为当前工程添加一个新的Scene(场景)。
如果希望能对启动时使用的界面布局进行自定义,可以在完成布局设置后,单击Ctrl+U来保存你的设置,如图2-3右图所示。
这样当下次运行Cnstu3D时,系统会默认加载保存的自定义窗口布局。
2.1.3.3 自定义布局Cnstu3D的界面布局具有很高的自由度,每一个窗口的尺寸和位置均可任意地调节,可以根据需求将整个窗口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布局结构。
首先将鼠标移动至两个窗口的分界处,待鼠标箭头变成平行的双向箭头时,即可按住LMB拖动窗口做水平移动,同理也可对窗口做上下移动操作,如图2-4左图所示。
如果需要分割窗口,可将鼠标移动到窗口右上方的箭头位置,待鼠标箭头变成十字星时即可向左或者向下拖动,从原窗口中分割出一个新的窗口,如图2-4中图所示。
合并窗口的操作和分割操作相反,待鼠标箭头变成十字星时即可向右或者向上拖动,如图2-4右图所示。
被合并的两窗口之间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箭头,箭头方向将指向被合并的窗口。
在任何窗口操作过程中,都可以单击ESC取消操作。
标题栏可放置在窗口的顶部、底部,或者被隐藏起来。
使用移动窗口的操作方式来向下移动标题栏,如图2-5左图所示。
当标题栏缩小到一定比例时,便会被自动隐藏起来,如果想恢复显示,可单击窗口右下角的小十字星,如图2-5中图所示。
在标题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将弹出标题栏的操作菜单,如图2-5右图所示。
选择Flip to Top(反转至顶部),可将标题栏从窗口的底部移动至顶部。
菜单中的Maximize Area(区域最大化)功能,可将当前窗口最大化至全屏显示,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来完成窗口的最大化操作。
2.2 用户参数设置在视图窗口中,单击组合键Ctrl+Alt+U可弹出User Preferences(用户参数)设置窗口,在这里可以调整Interface(界面)、Editing(编辑方式)、Input(快捷键)、AddOns(插件)、Themes(界面主题)、Files(文件)系统和System(系统)等相关的参数设置。
完成设置后,需要单击左下角的Save As Default(存储为默认)按钮,才能保存所有的更改。
如果需要重置系统的默认设置,可进入Cnstu3D的根目录\\cnstu3D\\config\\文件夹,删除里面的“startup.blend”文件即可。
2.2.1 用户界面设置如图2-6所示为Interface(用户界面)设置面板。
(点击查看大图)图2-6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置面板2.2.1.1 Display(显示)设置Tooltips/Show Python Tooltips:激活后,当把鼠标移至任意选项或按钮上时,会弹出一个功能帮助的信息提示框。
Object Info:开启后,在3D视图窗口的左下角,将显示当前物体的名称和时间、帧数等信息。
Large Cursors:启用大号的光标。
View Name:开启后,在3D视图窗口的左上角将显示视图名称等信息。
Playback FPS:在动画回放中开启帧数的显示。
Global Scene:全局场景选项,使当前场景中的物体可在其他场景中实现全局调用。
Object Origin Size:用于控制物体的原心尺寸,直径范围为4~10个Cnstu3D单位。
Display Mini Axis:控制3D窗口左下角的小坐标尺寸,Size用于调节大小,Brightness则用来调节透明度。
2.2.1.2 View Manipulation(视图控制)设置Auto Depth:开启视图的自动Z缓冲深度检测。
Zoom To Mouse Position:开启后,使用MMB对视角做旋转等操作时,画面将以鼠标光标为焦点。
Rotate Around Selection:开启后,使用MMB对视角做旋转等操作时,画面将以选择物体为焦点。
Global Pivot:使各窗口中Pivot旋转坐标的显示模式同步。
Auto Perspective:开启后,视图将会在使用小键盘Num1~9切换时,自动取消透视视角。
Smooth View:控制视角画面切换时,动画过渡效果的时间长度。
Rotation Angle:使用小键盘的Num4、6、8、2作为视角角度变换时的步进角度。
2D Viewports:修改2D视图中的网格尺寸最小值,例如Timeline时间线和Dope Sheet 中的背景网格。
2.2.1.3 Manipulator(控制器)设置Size:修改控制器的整体尺寸。
Handle Size:调节控制杆的手柄尺寸。
Hotspot:调节用于激活手柄的热区范围。
2.2.1.4 Menus(菜单)设置Open On Mouse Over:激活后,只需将鼠标滑动至菜单名上,即可弹出当前菜单,而无需使用LMB单击菜单名来打开菜单。
Menu Open Delay:修改菜单弹出的延时时间。
Top Level和Sub Level分别调节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
Show Splash:是否在启动时显示欢迎界面。
2.2.2 编辑设置如图2-7所示为Editing(编辑)属性设置面板。
2.2.2.1 Link Materials To(材质链接方式)设置当我们在Cnstu3D中创建一个Object(物体)时,它的材质等属性数据就会自动链接至Scene(场景)数据库中,图2-8左图即为场景的树形数据结构图。
当选择链接方式为ObData时,为一个网格物体添加一个Material材质属性,其材质就会被创建为网格属性的一个子物体类,作为网格的一个数据属性,如图2-8中图所示,表示了网格与材质的从属关系。
如果选择链接方式是Object,材质将作为一个并列的物体数据方式来创建,如图2-8右图所示,这时网格和材质将不再存在从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