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苏轼
合集下载
17.大学语文 苏轼及其词作品赏析ppt课件

水龙吟·杨花
章楶(jié) ❖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
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 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 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 ❖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 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 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 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 有盈盈泪。
4
❖ 伏:
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在返京途中见到新法对百姓的损害,认为新法 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不容于朝廷,被迫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 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 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 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 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 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10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 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 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 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 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 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 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 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 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18
苏轼的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章楶(jié) ❖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
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 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 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 ❖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 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 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 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 有盈盈泪。
4
❖ 伏:
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在返京途中见到新法对百姓的损害,认为新法 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不容于朝廷,被迫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 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 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 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 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 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10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 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 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 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 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 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 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 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 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18
苏轼的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PPT课件

二、苏轼的散文
1、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 其史论和政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 故作似乎不合义理的惊人之论,见解新颖 深刻,富有启发性。
史论:《贾谊论》、《留侯论》
政论:《续朋党论》、《教战守策》
2、叙事记游之文
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完 美结合。
其中以亭台记和游记为多,成 就很高。
《喜雨亭记》、《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2.善于议论
借助于形象的描绘,使议论增加一 种才情横溢的韵味,或者能和叙事 紧密结合,边议边叙,寓议于叙。
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 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 俗士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 “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 世间哪有扬州鹤!
3.以才学为诗才学包括Fra bibliotek气和学问两方面
2.在日常生活中探索人生哲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苏子瞻胸有洪炉,金、银、 铅、锡,皆归熔铸。其笔之 超旷,等于天马脱羁,飞仙 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 中所欲出。韩文公后,又开 辟一境也。
赵翼《瓯北诗话》
以文为诗,始自昌黎,至东坡益大放厥 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 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 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 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 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 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 也。
苏轼专题PPT课件

第44页/共50页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第45页/共50页
作 业:
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与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的《破阵 子·醉里挑灯看剑》相比较, 说说为什么同是思念故土的爱 国主题,词作的风格相差竟如 此悬殊?
第13页/共50页
子蒙水
, 淡
雨
光
妆亦潋
浓 抹
奇 。 欲
艳 晴
总把放
相
西
好 ,
宜湖山
。比色
西空
饮 湖 苏上 轼初 晴 后 雨
第14页/共50页
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西湖美景。作者略去花草鱼鸟,大笔挥洒, 直写湖光山色。晴雨变化,显示出西湖景色多姿多态,也点明“初晴 后雨”的诗题。“方好”、“亦奇”说明不论晴雨,西湖景色俱臻极 妙。 三、四两句利用绝妙的比喻,把西湖美景升华到纯净的境界, 把西湖比西子,既新奇又贴切,真是神来之笔,揭示出西湖的风情韵 致。如果说前两句是作者发现了西湖美,那么后两句是对西湖美的欣 赏与评价,极富魅力。
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三、 簌簌衣巾落枣花。 枣花簌簌落衣巾。
第25页/共50页
时第 三 教
第26页/共50页
赤 苏壁 轼赋
第27页/共50页
关于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 体,讲求声律、押韵、 对比等形式,有辞赋、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lĭ)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 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第45页/共50页
作 业:
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与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的《破阵 子·醉里挑灯看剑》相比较, 说说为什么同是思念故土的爱 国主题,词作的风格相差竟如 此悬殊?
第13页/共50页
子蒙水
, 淡
雨
光
妆亦潋
浓 抹
奇 。 欲
艳 晴
总把放
相
西
好 ,
宜湖山
。比色
西空
饮 湖 苏上 轼初 晴 后 雨
第14页/共50页
这首诗一、二两句描写西湖美景。作者略去花草鱼鸟,大笔挥洒, 直写湖光山色。晴雨变化,显示出西湖景色多姿多态,也点明“初晴 后雨”的诗题。“方好”、“亦奇”说明不论晴雨,西湖景色俱臻极 妙。 三、四两句利用绝妙的比喻,把西湖美景升华到纯净的境界, 把西湖比西子,既新奇又贴切,真是神来之笔,揭示出西湖的风情韵 致。如果说前两句是作者发现了西湖美,那么后两句是对西湖美的欣 赏与评价,极富魅力。
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三、 簌簌衣巾落枣花。 枣花簌簌落衣巾。
第25页/共50页
时第 三 教
第26页/共50页
赤 苏壁 轼赋
第27页/共50页
关于赋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 体,讲求声律、押韵、 对比等形式,有辞赋、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lĭ)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 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苏轼最全资料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王安石(拗相公) 吕惠卿(巨奸大恶,富有险谋又极具说服能力的小 人,声名狼藉,追随王安石,后出卖王安石。)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乌台诗案中力主判 处苏东坡死刑。有“名言”:“笑骂由他笑骂,好官
我 自为之”) 舒亶(乌台诗案的策划人,罗织东坡罪证高手。与邓 绍一同弹劾苏东坡) 曾布(活跃的政客) 王雱 (王安石之子) 章谆(后为苏东坡敌人)
富弼(老宰相)
欧阳修 范仲淹(早期改革家) 吕公著(曾与王安石为友)
王安礼(王安石弟)
王安国 (王安石正和吕惠卿商讨政事,弟弟安国在外面吹笛
子,王安石向外面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应声回 敬
道:“远此佞人如何?”
刘挚(独立批评者,后与东坡为敌)
郑侠(宫廷门吏,呈给皇帝《难民图》,画了带着脚镣的难民
惠州 儋州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轼生平课件ppt

苏轼的散文主题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对人 生的感悟和思考。他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表达清晰明了,深受读者喜爱。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精选PPT】

风波》等。
特点
03
苏轼的词格调高雅、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人
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的散文
散文的地位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散文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超然台记 》等。
苏轼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的功底,又有鲜明的个性,被誉为 “苏派”,他的书法风格以丰腴跌宕、天真烂漫为特点,既 有颜真卿的厚重又有柳公权的峻利。
创新精神
苏轼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创新精神,他打破了当时书法的常规 ,强调个性表达,不拘泥于前人传统,自成一派。
苏轼的绘画艺术
画作丰富多样
苏轼的画作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画均有涉猎,他的画作充满了生活 情趣和鲜明的个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的佛教思想
倡导禅修与内心平静
苏轼对佛教思想也有所涉猎,他倡导禅修和内心的平静。他认为,通过禅修可以 消除内心的烦恼和焦虑,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强调生命轮回与超脱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轮回观念对苏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 常,强调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超越与解脱。
06
苏轼的影响与传承
苏轼的道家思想
追求自然与自由
苏轼对道家思想有着深厚的兴趣,他追求自然、自由和个体的内在平衡。他 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反对过度干预和控制,主张让事物按照 自然规律发展。
重视个体价值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苏轼也认同这一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应 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01
02
最新大学语文ppt第九单元苏轼与北宋文学PPT课件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 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
领衔人物。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 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 图》、《竹石图》等传世。
❖ 二、主人公形象英雄而豪气。非柔肠百曲之士,是“聊 发少年狂”的“老夫”、“亲射虎”的“孙郎”等;
❖ 三、以大字眼、大角度、大景致、大笔勾勒,绝不精雕 细刻。“千骑卷平冈”视野开阔,充满动感,“千骑” 夸张了阵容,“卷”字,使满纸尘土飞扬。
❖ 四、以典故增加豪放疏落中深稳不足的审美感受。如 “牵黄”“擎苍”,显示词人之自由豪迈;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
⑨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
⑩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
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
苏轼词的出现,将使这两种词风由以异为主而变为 以同为主。在苏轼关西大汉的顿足高歌里,在铜琶铁板 的伴奏下,晏欧派与柳永派将不得不结为有矛盾的同盟, 共同结为婉约阵营,而成为新一派崛起力量—豪放派的 对立面。
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 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 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 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 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 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 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 了湖州画派。
苏轼ppt优秀课件

苏轼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 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如重视人性和情感、 倡导自然和自由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文化、 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大学语文
御史们就问了,因为中国古代说天子是飞龙在天,你现 在说有地下有一条龙知道你,地下的龙指谁呢? ‚皇帝如 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 ‚大逆不道‛,必欲臵苏轼于死地。一时空气相当紧张。 苏轼未卜生死,一日数惊。
儿子苏迈一直在外面为父亲打探消息,苏轼跟儿子约定,如果没有 什么事就送肉和菜,有判决的坏消息就送鱼。 一次,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 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 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 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不仅鱼没有吃,连给弟弟子由的绝命诗都做好 了。
大学语文
苏 轼
1
大学语文
北宋文豪苏轼 (1036~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
2
大学语文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 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 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
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先进,老不生事 ,或可 牧养小民。
我是一个愚鲁的人,不达时务,对于新党不能苟且迎 合,我年岁已大,把我贬到远方的小州县,或者还可以管管 小老百姓。
11
大学语文
结果被御史指摘说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妄自尊 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 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7
大学语文
当年苏东坡读到这里,范滂在艰危之中的持守和不屈服 的精神就曾经引起了他的奋发激动的感情。就问他的母亲是 否也能如此,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就不能做范 滂的母亲呢?
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由于母亲的教育和影响,程氏也是 母教的仪范。
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新党,在司马 光旧党当政的时候不苟从于旧党。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迫 害,只要回到朝廷,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平生 才遭遇到这么多的贬逐,而志意操守始终不变。
14
大学语文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意思说皇帝皇恩浩荡原不在话下,都是自己太过不明世 理才惹来杀身之祸 。现在自己不能安享天年,还要连累弟弟 照顾身后留下的十口之家。死在哪里不是死呢,只是今后阴 阳隔绝遇到夜雨凄凉大家都会黯然神伤。和你这一世是好兄 弟,但愿来生我们还能继续这一份因缘。
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 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
——《独觉》
20
大学语文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 徽宗即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北归 的机会。
在渡海的时候 还写了一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一切苦难都不在我的心中,苦难过去了就和一场风雨过 去了一样,云散月明,那月华还是皎洁的,天容海色,我本 来就是清白的,而且我也不需要点缀,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和 理解。 次年到达常州 。由于长期流放的折磨,加上长途跋涉 的艰辛,于此一病不起。时年64岁。
书(翰林学士) ,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 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 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 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 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 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苏东坡传》林语堂 3
18
大学语文
定 风 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也无风雨也无晴。
19
大学语文
哲宗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掌政权,苏轼被召回 京,官至翰林学士。这时王安石新法尽废,苏轼却主张对新 法“参用其是”,不要全盘否定,引起了司马光的不满和恼 怒,被贬为杭州知州。 绍圣元年(1094年),新党再起,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 处之列,一贬再贬,最后被流放到儋(dān)州,即现今的 海南岛,九死一生。
费衮《梁溪漫志》:此公中年发福,一日闲来,要诸姬猜他大肚腩
中装的是什么东西,有人猜才学,有人猜智慧,只有爱妾王朝云说道: 学士那里面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点头称是。
8
大学语文
苏轼还有另外一面的修养。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 书,得吾心矣。’‛ 他在读书时读到《庄子》, 里面有比喻说:
6
大学语文
其母就与之诀。滂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 滂从龙舒君 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 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既有令名,复求寿 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后汉书 .范滂传》
死前对他的母亲说,儿对不起母亲。他母亲说,一个人 想要有美好的品德节义,又享有长寿富贵,两者不可得全, 我宁愿你去完成你的理想。
22
大学语文
苏轼禀赋异常,天资绝人,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 等方面均有创造性的贡献,是我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在书法上独树一臶,被后人列为宋代苏黄(庭坚) 米 (芾) 蔡(襄)四大书法家之首。
15
大学语文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这一首写御史狱的凄凉和自己心情的激荡,感叹自己的生命握在别人手里, 就像一只命运卑贱的鸡。 鸡是一种悲哀的生物。除了过去乡间的老妇,杀鸡之前会念叨几声,鸡呀鸡 呀你别怪,你本来就是一口菜。几乎没有人会对一只鸡的死表示恻隐或不安。 鸡也是一种最不具备自卫能力的动物,人们形容一个书生文弱,说他手无缚 鸡之力。狗急跳墙,兔子急了都咬人,可是当鸡在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却充满了 无奈。‚飞‛而已。 人们常把淋雨被弄湿的人打趣成落汤鸡,却没有人思考过落汤鸡的悲哀,没 有人想到过,落汤鸡不仅是弄湿了自己而已,这个汤是开水。所以古代说一个城 市牢不可破就如同在它的护城河里灌满了开水,所以叫做‚固若金汤‛。所以落 汤鸡乃是一只濒临死亡或已经死亡之鸡。 犀角,形容其子额骨丰盈;牛衣,原指给牛御寒的覆盖物,用草或麻编织而 成。指未给妻子留下什么遗产。 P101 牛衣对泣:西汉王章贫困时,卧牛衣中 16 与妻子相对哀泣。
5
大学语文
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汉灵帝 名士 宦官)之时被迫害 的一位烈士。是很有事业心的人,当初他被任命为清诏使的 时候,他登车揽辔上任,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意。 建宁二年,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 抱诏书,闻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 此?‛ 滂日:‚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 乎!‛ 遇到迫害的时候,不逃避, 不委曲求全,慷慨赴死。 (张俭)
保全的修养。
9
大学语文
在《逍遥游》中还有这样的描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也。
这种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故事,《庄子》里有很多。
苏轼读到之后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
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沒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 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 导、监督官吏;于是被关进御史台受审,人称‚乌台诗 案‛。 典出于《汉书朱博传》 ,汉朝的御史府柏树森森,常 有成群的野乌鸦栖居其上,朝出暮归,人称御史台为‚乌 台‛,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典型的一次文字狱。
得吾心也。”
他说我此前内心也有一些见解,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读到 《庄 子》,发现他所说的正是我心中所想的。先得我心
苏东坡在少年时代,就已经把儒道两家的精粹都融汇在 了自己的修养中。
10
大学语文
苏轼21 岁考中进士,三苏名噪朝野。当时正处于北宋 王朝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王安石等大兴‚新法‛ 。 苏轼由于反对‚新法‛而被调离出京,先后任杭州和密 州(今江苏铜山)等地地方官。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又徙知 湖州(今浙江吴兴)。 这一年,在湖州他写了一篇谢上的表文:
12
大学语文
苏轼在一间仅能容身的临时牢房里整整呆了4个月零12 天,几乎每天都要被逼交代他所写过的所有可疑诗文的出 典、用意以及去向。 苏轼写过一首咏桧(guì)树诗,其中有两句:
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惟有蛰龙知。
说桧树不但在地面上的树干是挺直的,而且就连它的树 根,到九曲深处一样是挺直的,可是地里的根谁能看得见 呢?这一份不为人知的忠直心意,只有蛰伏在地下的龙才知 道。
大学语文
苏轼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 7岁知书,少年时就具有两种个性: 首先是儒家用世的志意,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关心。 《宋史·苏轼列传》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 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 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 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 若处子 ;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 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庄子〃内篇》
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个得道的神人,肌肤象冰雪一样洁白,姿 态像处女一样绰约美好,洪水滔天不会被淹死,大旱之年,即使金石融 化,土山枯焦 也不会受到伤害。这是道家所追求的在精神上自我
21
大学语文
在苏轼的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肯做圆滑的官 僚,黑白分明、表里如一; 在地方官任上,他也始终关心 民间疾苦,努力兴利除弊。 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 的品格。 经历宦海风波的苏轼,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的阴 暗、卑琐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从老庄哲学、佛禅玄 理中追求超越旷达的解脱。 而当种种不幸袭来之时,充分表现出由高贵品质和苦难 人生铸就的宁静澄明、潇洒从容。 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下生存的文人提供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