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旁鹜(wù)德行(xíng)掠夺(lüè)盗贼(zéi)B . 亵渎(xiè dú)佝偻(jū lóu)解剖(pōu)禅师(chán)C . 流露(lù)拣择(jiǎn)蜩翼(tiáo)骈进(pián)D . 强聒不舍(guā)老聃(dān)罪不容赦(chì)儒家(rú)2. (2分) (2019七下·台州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B . 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C . 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 去后乃至乃悟前狼假寐3. (2分)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 . 山水的乐趣,在心里得到它,而寄托在酒上。

B .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C .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和酒融合在一起。

D .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的乐趣上。

4. (2分)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只要明天还在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A . 诗中说“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B .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这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2010-2011年南通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年南通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江苏南通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xuán jiáo shēng()律咬文()字谈笑风()2.按课文内容填空。

(7分,①——⑤必做,⑥和⑦中任选一题)①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八则》)②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____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墓对联)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⑥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新陈代谢规律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A 《伟人细胞》作者是我国当代女作家秦文君。

作品塑造了一位急切地想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又冲动而缺少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主人公贾里的形象。

B 《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作品中塑造了鲁迅的儿时好友双喜、阿发等人,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那种纯朴、善良、好客、憨厚的可贵品质。

C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梵天寺木塔》一文,通过建筑家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技艺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D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的情节:暑假里汤姆希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加入了小镇上“少年节制会”组织,并得到一条绶带,但汤姆后来退出了。

4.阅读陈羽的一首诗《从军行》,回答问题。

(4分)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7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归省(xǐng)凫水(fú)亢奋(kàng)戛然而止(gá)B . 犁铧(huá)告罄(qìng)皑皑(ǎi)浑身解数(j iě)C . 咿哑(yā)砭骨(biān)阴霾(mái)叱咤风云(zhà)D . 怂恿(sǒng)驯良(xùn)旷野(guàng)孜孜不倦(zī)2. (2分)句中表达无误的一项()A . 皇帝是个很愚蠢、卑鄙、伪劣的人。

B . 杨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对同学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 . 这些零头布真好,可以裁成各种尺寸和式样。

D . 我看见,舅舅等在车站门口,身边放着许多行李,旁边还站着一个女孩子。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片树林里生活着各种昆虫和鸟类,有蝴蝶、蜻蜓、青蛙和蛐蛐等,它们三年前就在这里啸聚山林了。

B . 耳语是被视为不信任在场人士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同伴耳语是很不礼貌的事。

C . 由于老教练对他的球技吹毛求疵,因而他才会成为球技最全面的选手。

D . 新厨师做的这道川菜,只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味同嚼蜡。

4. (1分) (2017八下·三原月考)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3)千嶂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5)《口技》一文中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11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11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4分)1.(10分)(1)夜泊秦淮近酒家(2)无可奈何花落去(3)惊起一滩鸥鹭(4)问渠那得清如许(5)巴山夜雨涨秋池(6)夕阳西下(7)江春入旧年(8)谁家新燕啄春泥(9)未若柳絮因风起(10)相委而去(每小题1分,有错漏添倒本题不得分)2.(6分)(1)(4分)遥遥mèi 测chóu (每个1分)(2)(2分)我国将实施中国人登上月球的计划(宏伟蓝图)3.(4分)(1)(2分)手捧新芽(一双手张开捧着一株幼苗)。

(2)(2分)人民教育出版社将用爱呵护下一代成长(以勤劳的双手悉心呵护和培育生命成长)。

4. (4分)(1)(2分)D (2)(2分)人应当热爱劳动,不能好逸恶劳(应有长远打算,不能只顾一时享受)。

二(43分)(一)(16分)5.(1)(1分)博大胸襟(远大抱负;雄心壮志;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2)(2分)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

6.(2分)逾时(倏忽)高潮(每个1分)7.(4分)(1)考虑、想到(2)高(3)通"才",仅(4)有的人(每个1分)8.(3分)D9.(2分)连绵不断有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连亘”“居然”为关键词)(每小句1分)10.(2分)(3)变化迅速(变化莫测)(4)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每个1分)(二)(13分)11.(4分)晕、华、虹、霞(每个1分)12.(4分)内容上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的万千姿态(1分),激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结构上是对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的具体陈述(1分),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对天上的云“变化无常”的描绘(1分)。

(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意对即可)13.(2分)本义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1分);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1分)。

江苏省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七)

江苏省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七)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七)(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雕镂.(lòu)颓.唐(tuí)浩淼.(miǎo)咬文嚼.字(jué)B.剔.透(tī)遴.选(lín)陛.下(bì)面面相觑.(xū)C.诅.咒(zǔ)盔.甲(kuī)牌坊.(fǎng)呕心沥.血(lì)D.和煦.(xù)旺相.(xiàng)挑衅.(xìn)问鼎苍穹.(qióng)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A.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像。

D.“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教育部进一步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qiānqiān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dài色的长墙。

轻飞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梁衡《夏》)2.默写。

(8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

(2)万籁此都寂,。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论语〉八则》中孔子是这样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 ,。

”(二)运用(共10分)3.学校围绕“营造书香校园”的主题,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

(2分)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

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取书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

_(1)(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

(2分)(2)4.有位作者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的负担轻,但任务最重;0是一面镜子,让清醒者重新认识自己;0 是一只救生圈,让糊涂者随波逐流……请你发挥想像,再续写两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卷标准字体美观、工整、书写规范可得满分3分;字体端正、书写较工整、较规范可得1分;书写不认真、潦草不得分。

二、积累与运用(共21分)1.濯寐 cù yùn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

每空0.5分。

2.⑴卖弄:炫耀。

⑵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每题1分。

3.B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

4.A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

5.示例:一个天真的小孩说:‚像奶奶的白发。

’一个精明的商人说:‚像我的货物,从天上运来。

‛一个健壮的牧羊人说:‚像我的羊群。

‛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想象合理,表达清楚即可。

6.(1)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2)像眼睛,像星星(3)树木丛生秋风萧瑟(4)枯藤老树昏鸦(5)烟笼寒水月笼沙(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每答对一小题得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7.答案示例:①勤劳才能致富。

②父亲临终前善意的说谎,使儿子们有了意外的收获。

③善于教育。

④生活不要依赖别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去耕耘。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每点1分,合理即可。

三、阅读(共36分)(一)本题共12分8.①yùn 生气,发怒②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③rú同‚汝‛,人称代词,你④zhì通‚智‛,聪明(4分,每空1分,注音解释各0.5分。

)9.B (1分)10.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1分,写2个即可得分。

)11.①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②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2分,每句1分)12.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

启示: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

江苏省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一)

江苏省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卷(一)

2010年江苏地区语文学科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㈠(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汲.取(jí)撺掇..(chuān duo)凫.(fú)水酝酿.(niàng)B.归省.(xǐng)澄.清(chéng)朗润.(yùn)素净..(sù jing)C.静谧.(mì)卷.帙(juǎn)祈.祷(qí)灼.热(zhuó)D.主宰.(zǎi)黄晕.(yùn)炫.目(xuàn)镶嵌.(qià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B.“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这样就可以知道,宇宙里有发光的星星,还有亮星云、暗星云……等。

D.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姜堰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B.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接近四百多人。

C.春风一阵阵地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D.这次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5、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A.贻.以金钗(赠送)鞭.数十(鞭打)项为之.强(代群鹤舞空的景象)B.遽契其.舟(那,那个)伏其.精练(他指喻皓)飞漱其.间(它们,指瀑布)C. 至之.市(到……去)岁以.大穰(因)虽.乘奔御风(即使)D. 乃以.瓦布之(用)便实.钉之(使坚实)学而不厌.(厌弃)6、将下列四句话分别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是()泉水浸着阳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抚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那厚重司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南通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shēng()律咬文()字谈笑风()2.按课文内容填空。

(7分,①——⑤必做,⑥和⑦中任选一题)①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八则》)②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_________________,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墓对联)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⑥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新陈代谢规律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A 《伟人细胞》作者是我国当代女作家秦文君。

作品塑造了一位急切地想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却又冲动而缺少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主人公贾里的形象。

B 《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作品中塑造了鲁迅的儿时好友双喜、阿发等人,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那种纯朴、善良、好客、憨厚的可贵品质。

C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梵天寺木塔》一文,通过建筑家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技艺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D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有这样的情节:暑假里汤姆希望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气,加入了小镇上“少年节制会”组织,并得到一条绶带,但汤姆后来退出了。

4.阅读陈羽的一首诗《从军行》,回答问题。

(4分)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请发挥你的想象,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的画面。

(2分)(2)诗歌中“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5.综合性学习。

(4分)光明中学初一(1)班学习了“《狼》专题”内容,假如你也是其中一位,请完成:(1)请你写出两个有关狼的成语。

(2分)(2)班上举行辩论会,对是否该保护“狼”这种野生动物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2分)观点:理由:二、(40分)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6.请用简洁的语言按先后顺序概括本段主要描述的三个场面。

(3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文段开头连用三个“莫不”,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2分)8.当龙舟竞渡到白炽化阶段时,作者用“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一句作结。

你认为这种写法好吗?为什么?(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

(16分)春是春天的春鲍尔吉·原野Array①春是春节的春。

小孩子像一堆红萝卜四处滚动,他们兜里多了钱,还有鞭炮,眼睛东张西望。

柴禾垛的积雪把孩子脸蛋映衬鲜红。

春节驾到,它被厨房大团的蒸汽蒸出来,天生富足。

人集体换上同样的表情:憧憬的、采购的、赴约的、疲倦的,打底是豪迈的表情,即春节的表情。

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纳车轮撒尿做记号,一会儿车开了,上哪儿找这个记号呢?春节把小狗乐糊涂了。

春节是家家召开的总结表彰大会、烹饪大会、时装发布会、项目规划会,参与人士为全体国民。

②春是春雪的春。

正月的雪,是天送给地的一笔厚礼。

若半尺厚,春小麦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

雪沃大地,黑龙江省进入童话,吉林省进入版画,辽宁的雪呆不上几天就化,气温高。

春雪飘落,带着伞翼,旋转而下,把枯草包裹晶莹。

屋顶的雪借阳光变为参差耀眼的檐冰,一边淌水,一边延伸。

③春是春分的春。

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抵达黄经零度,昼夜均,寒暑平,阴阳相半。

这天正午,在太阳的脚步落下那一刻,被天文学视为北半球春季的开始。

保定农谚唱: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④。

庾信《燕歌行》:“洛阳游丝百丈连,黄河春冰千片穿”。

春冰薄如翼,捡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鲜红的掌纹,与玻璃一般,俄尔缩为水。

春水浩荡,越岭翻山。

旧日的东北土匪,此际出山拆冰。

桃花水下来,冰块拥塞河道,影响木排运输。

商人请胡子(匪)拆冰,匪们喝过酒,上冰,撑木杆左支右绌,轰隆一声,冰泄河通。

胡子或永久失踪,或从哪个地方爬上岸,挣的是舍命钱。

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鱼下锅,酥了,碎了。

我的感觉,冰在春夜比白昼化得快。

春水流桃花,落红搭上了薄冰的小舟。

想起黎锦晖那首《桃花江》:“有人说,说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窝。

桃花千万朵,不如美人多。

”⑤。

柳枝在河面练习书法,字被波纹抹掉。

不觉间,地上浮现密密麻麻的字,连成片是草书,它们是春草。

草是春天的信函,连篇累牍,蘸着绿色的墨汁,写到天涯海角。

有人说,画兰须备书法功底,苛求于“笔”,“墨”则次之。

而草的象形书法,撇捺通脱,开张奔放,是米芾的行草。

这些草书,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当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⑥春是春耕的春。

祭土神的春社过了,“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牛登场,地表阳升。

农人扶犁挥鞭,头顶有燕子飞掠。

庄稼人开始忙了,把粮食从地里忙进仓里,春耕是头一天。

⑦春是春天的春。

唐代称酒为春,“软脚春”、“垆头春”等。

曲艺界称相声为春,“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口春”。

《诗经》里,思慕异性是春,“有女怀春”。

在大自然看来,只有春天才是春。

杜甫《腊月》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春天所以为春,是万物皆萌,四季轮回的新一轮又开始了。

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风雨,温润和顺,柳絮乱飞也没惹老天爷生气。

春天里,管弦乐队应该去田野里演奏。

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广大深厚,田野吐出带甜味的呼吸。

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湿澎湃,让生长的生长,让冬眠的醒来,让花朵在坚硬的枝头站成一排排蝴蝶,让孩子在乡村的学堂里朗读。

教员(温柔):春……孩子(倔犟):春!教员(端正):春天的春……孩子(强烈):春天的春!⑧喊声太大了,屋檐的小鸟惊飞,风从树林跑过来,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9.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分)10.根据④⑤段的内容,模仿①②段的首句,请在横线上写出该段的中心句。

(4分)第④段首句:第⑤段首句:11.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这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3分)12.下面是一张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将其填写完整。

(从语言方面品析)(3分)13.认真阅读本文第⑤段,结合链接材料,说说本文作者与朱自清描写春草的不同点。

(4分)【链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选自朱自清《春》)根据课内文言文内容,完成14—15题。

(6分)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遽契.其舟()(2)鞭.数十()(3)沿溯.阻绝()(4)意暇.甚()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

(10分)为不知,是知也。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⑤者哉!”(《韩诗外传》)注释:①敧:倾斜。

②宥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⑤覆:倾覆。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每句只断一处)(2分)①学而不思则罔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18、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应该结合。

(3分)19、请任选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所受的启发。

(3分)三、作文(40分)20.请你结合升入初中以来的生活,以“给父母的一封信”为题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要注意采用书信格式;(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班级以及附近的地名等;(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每字1分)旋嚼生2.(7分,每空1分)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不见曦月③随风直到夜郎西④青山有幸埋忠骨⑤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3.(2分)B(《社戏》的体裁是小说,双喜、阿发等是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4.(共4分)(1)(2分)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

(2)(2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