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练习5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5.练习五》主要是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巩固和提高。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围绕分数加减法,题目设计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对于复杂的分数加减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耐心引导,让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同时,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法。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复杂分数加减题的解答方法。
3.分数加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实际应用案例等。
2.准备一份详细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加减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了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课件

,因此我们称潍坊为鸢都。
1、昆明年温差很小 ,夏天的平均温度在25左右,而冬天在15度左 右。和我国其他地方的春天的温度接近,因此被称为四季如春。 2、云南的鲜花是不论季节的,在冬天,你仍然可以看见娇艳的玫 瑰。所以又有说法:春城无处不飞花。鲜花四季盛开,这也是昆明 叫作春城的原因之一。 3、全国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也是在云南昆明,这里每天的鲜花进 出量,全国之最。
fēng chí diàn châ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风驰电掣:像刮风和闪电那样快。 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往来繁华的 景象。
huá dēng chū shàng
liú guāng yì cǎi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有着美丽光亮的灯刚刚点亮起来,一般用来形容夜幕 刚刚降临时的城市景象。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měi lún měi huàn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美轮美奂:轮:指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 谷仓,此处指高大,名词作形容词;奂:众多,盛大。古 时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后来用“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于自然。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我们称济南为泉城,是因为
。
黑龙江的哈尔滨
哈尔滨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 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有“ 冰城”之称, 是冰雪旅游、避暑休闲的胜地。
我们称哈尔滨为冰城,是因为
。
风筝起源于中国 ,潍坊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 1984年4月1日,潍坊市举办了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从 此,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举行,1987年4月, 潍坊被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世界的风筝之都,故称“鸢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准备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比赛跑步,引出加法和减法运算。
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讲解,让学生明白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练习五(千克和克的练习)》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质量单位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克和克的关系及换算方法。
教材内容由简单的质量单位换算和实际生活中的质量计量组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质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对千克和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千克和克的关系及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质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水果、蔬菜等,用于展示质量单位的使用。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计算。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质量单位的图片和换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书包等,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实物的质量差异。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质量单位知识。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与练习5课件

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首先要通过网络、图书馆
等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整理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最后根据自己 的需求把获取的资料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参考答案:指南针是用以辨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 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 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 极指向地理的南极。人们利用它的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
小作者很聪明, 很懂事。
打开文具盒,里面分三层,好似小小
点评
的公文袋。别看它小,里面的东西可多
呢!有天真活泼的钢笔、铅笔和任劳任 怨的橡皮擦,有慈祥可爱的直尺,还有 那忠诚老实的圆规。 ❸ 文具盒中的这些 成员个个身怀绝技,每当我需要时,它
❸小作者运用拟人 的手法将这些文 具写得多可爱呀!
们都会主动热情地帮助我,使我能顺利
作者简介: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
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
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 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图》 《 清 光 留 照 图 》《 兰 竹 芳 馨 图 》《 甘 谷 菊 泉 图 》 《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②可以通过查工具书,理解加点词语 的意思,然后再对比体会两个词语意思的差别。最后根据词语
的意思再分别写一句话。
参考答案: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 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创造 ( 新的 事物或方法 )。这两个词语的区别是:“发现”指已
经存在的事物,刚刚被看到或找到;“发明”指原来
是怎样的,有了这些发明之后人们的生活有了怎样
的改变,最后说说你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是指南针,因为指 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五-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练习五-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数的大小比较。
2.能够复习并巩固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能够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4.能够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大小比较。
2.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三、教学方法1.课前师生对话,了解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口算的了解程度。
2.演示法:老师通过举例和计算来演示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运算。
3.练习法: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4.体验法: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2.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和学生互动,通过师生对话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口算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20分钟)2.1 数的大小比较1.同类数的大小比较:数值相同,看单位,单位相同,看十分位,以此类推。
2.不同类数的大小比较:先将不同类数化为同类数,再按同类数比较方法比较。
2.2 加减法的口算练习1.计算半加数、补数、倍数等(教师演示,学生跟读)。
2.通过练习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应用理解。
3. 练习环节(25分钟)教师通过口算练习方式,训练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 体验环节(15分钟)教师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了数学口算能力训练,通过简单的口算练习,让学生在锻炼中掌握数学口算技巧,提高口算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来,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更加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掌握运用数学的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课《练习五》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减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律。
2.难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退位减法方面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教学动画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卡片、练习本等。
3.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译林苏教版英语三上同步练习+习题Unit5(有答案)

Unit 5 Look at me!同步练习1一、汉译英。
1.T恤衫____________2.裙子____________3.好看的____________4.帽子____________5.好极了____________6.夹克衫____________7.新的__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
1. Nn2. Pp3. Ll4. Qq5. Pp三、根据英文选择正确的译文。
( ) 1. Look at my new T-shirt.A. 看我的T恤衫。
B. 看我的新T恤衫。
( ) 2. How nice!A. 它很漂亮。
B. 多漂亮啊!( ) 3. He’s my friend.A. 他是我的朋友。
B. 她是我的姐姐。
( ) 4. What color is my cap?A. 我的夹克衫是什么颜色?B. 我的帽子是什么颜色?( ) 5. Look at my red jacket.A. 看我的红色夹克衫。
B. 看我的夹克衫。
四、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句子。
1. Look at my _________(帽子).2. I _________(是)Wang Bing.3. _________ (他)is my father.4. —Are you Liu Tao?—Yes, _________(我)am.5. _________ afternoon(下午好).五、选择相应的答句,把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I II( ) 1. What colour is my dress? A. It’s red. ( ) 2. Look at my jacket. B. Goodbye. ( ) 3. This is my friend, Tim. C. No, I’m Liu Tao. ( ) 4. Are you Wang Bing? D. Hello, Tim. ( ) 5. Goodbye. . E. It’s nice.同步练习2一、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大街小巷 【解释】: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 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近义词】:街头巷尾、四面八方
成语:风驰电掣 【解释】:驰:奔跑;掣:闪过。 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近义词】:流星赶月、电炮火石 【反义词】: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成语:车水马龙 【解释】:车像流水,马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 闹情景。
解释华灯初上
华:在这里作美丽有光彩解;
华灯初上意思是美丽光亮的灯刚
刚点亮起来。 一般用来形容夜幕刚刚降临时的 城市景象。
流光溢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一个人会讲笑话,可以让自己变得 很有人缘。因为大家都会喜欢跟幽 默的人聚在一起,笑话讲得好,交 朋友的机会也就大增。
为什么广州也叫"羊城"?
相传,因连年灾害,导致田地荒芜,农 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天空出现五 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 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仙羊, 仙羊各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 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赠予百姓,把 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 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 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 之称。
重庆—山城 平顶山---鹰城 昆明—春城,花城 武汉——江城 潍坊—风筝城 拉萨—日光城 济南—泉城 南昌—洪城,英雄城 南京—石头城
右边的 撇要注 意和左 边的笔 画相互 穿插。
大街小巷 风驰电掣
华灯初上
美轮美奂
人头攒动 车水马龙 流光溢彩 巧夺天工
jiē xiànɡ 大 街 小 巷 cuán 人 头 攒 动
chí chè 风 驰 电 掣
车 水 马 龙
huá 华 灯
流
光
chū 初 上 yì cǎi 溢 彩
lún huàn 美 轮 美 奂 duó 巧 夺 天 工
解释 人头攒动
攒:
聚,凑集,拼凑。 人头攒动形容某些地方人聚集的 密度较大,且频繁地在移动意思。 程度不如人山人海深。和熙熙攘 攘是同义词。
磔,即磔笔,是捺笔的 写法。写捺须磔笔取势。 捺画的具体写法是:冲 左上方逆锋入笔,然后 折锋铺毫,向右下方行 笔(写平捺向右行笔), 边行笔边按笔,至笔画 末端稍顿,顺势提笔出 锋收笔,不可在捺脚的 末端留下虚尖。(如图)
谢谢
说笑话要说得好,不仅笑话本身要 好笑,讲的方式,还有现场应变的 能力也都很重要。 讲笑话要注意表情速度、肢体语言表 达速度绝对不能快,要慢慢讲,配 合动作,还要加上语气上的喜剧效 果。
笑点一定要放在最后面,而且要
交待得很清楚。笑话的结构应该 像四格漫画,最好笑的大转弯一 定要放在最后面,你有看过四格 漫画把惊奇放在中间的吗?
【近义词】: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反义词】:门可罗雀、门庭冷落
成语:美轮美奂
【解释】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成语:巧夺天工 【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 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近义词】玲珑剔透、鬼斧神工 【反义词】天造地设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 彩。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 有时候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 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