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天狗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2020版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素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版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素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生命的律动[单元导读] 本单元都是展示“生命的律动”的诗篇。

这些诗篇所显现的生命形态,或如“天狗”般充满豪放的气势,或像“井”一样保持着“静默,清澈”的姿态,或如“春”一般显示蓬勃的生机;或者表现为战士直面死亡的勇气,或者表现为船夫搏斗急流的坚韧勇敢。

在学习中,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进一步体会了解现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天狗》是极力张扬自我的一首奇诗,诗人强烈的自我意识,充分宣泄了内心那激荡不已的感情。

《井》让我们领略了一种“静默”的生命形态,名义上写井,其实是写人。

《春》真诚地写出了他本人的,也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共同感觉的生命的压抑感。

《无题》把死亡放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唤起大家崇高的使命感。

《川江号子》对当时充满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诗坛来说,是一个危险的异类,有着悲壮的色彩和味道。

天狗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生于四川乐山沙湾。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

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

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

抗战开始后回国,这一时期著有《屈原》等历史剧及大量诗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又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

郭沫若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诗人,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

在诗歌观念上,他主张诗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他相信诗的灵感和直觉,提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他还强调诗的非功利性,但承认诗所产生的客观社会效应。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井无题川江号子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井无题川江号子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井春无题川江号子静默的井“默默地承受一切”,呈现的是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

在春天里满园是美丽的欲望,绿茵因此也能吐出火焰,20岁的肉体要突破禁闭,只有反抗土地的花朵才能开在地上。

“我们”死后,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在五月的河里,滋润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景象——这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惊涛骇浪的川江上,回荡着船夫不屈的号子,迸发出生命的孤寂与悲慨。

朗读文本,体会诗中蕴涵的激情,感知诗歌创作角度的选取对表达诗意的重要意义。

杜运燮(1918—2002),福建古田人,著名诗人。

有《诗四十首》《南音集》《晚稻集》等诗集。

杜运燮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

浙江海宁人。

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

穆旦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

当代诗人、翻译家,“七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著有诗集《尘土集》《木厂》《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走向北方》《金塔一样的麦穗》,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

邹荻帆蔡其矫(1918—2007),福建晋江人。

当代著名诗人。

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等。

蔡其矫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杜运燮.蛊.惑淘汲.袒.露摇曳.沥.血2.写汉字词语易错字词语易错字和xiéróng化kǎi模gé膜kāi油gé膜xuán涡jiǎo健xuán即jiāo气xuán玑jiāo傲3.解词义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摇曳:摇摆不停。

蛊惑:毒害,迷惑。

迷惘:迷惑失措。

答案:1.xièjíyègǔtǎn lì2.谐楷揩漩旋璇融隔膈矫娇骄1.我们将仆倒在这大风雪里吗?点评:这个问句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读者也许要问:诗人为什么这样问?“仆倒”“这大风雪”指什么?请留意“这大风雪”里的“这”,指向了当前、眼下,给人以现场感。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含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天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天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我是月的光,我是日的光,我是一切星球的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1.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A.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

以恢弘的气度和极度的夸张,突显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期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B.第一节极写“天狗”宏大的气魄。

以“吞”为关键词,展示出一条“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

这“天狗”其实就是指郭沫若自己。

C.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

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

D.第三、四节中,汇聚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最后,“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表现出“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毁灭的革新精神。

E. 《天狗》是“五四”时期奏响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

它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

“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革新精神的再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天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天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 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郭沫若的《天狗》一诗最初发表于 1920 年 7 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上。这首诗在国内发表的时候,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正系统地接受着现代 科学思想和人文观念的洗礼与熏陶。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也是他新诗创作 的高潮期,诗人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自己对世界与自我的全新理解和 感悟写成文字,寄给知己宗白华,发表在由他主编的《时事新报》文学副刊 《学灯》上。《天狗》就是见诸报端的其中一篇。
人的人生经历、写作风格以及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
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2.认真体会每首诗的韵律、节奏,并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诵。首先,应理
解诗的内涵和情感特征,这是诗朗诵的基本前提,如果对诗的内涵理解有偏
差,就无法正确地进行朗诵;其次,要把握诗的语言特点,尤其是句法、韵律 、
ppt精选
11
首页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目标二品味语言,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1.诗歌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运用了怎样的抒情 方式?这样做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ppt精选
13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1.诗中关于“天狗”的想象合理吗?试加以分析。 提示:这个独立张扬、自由自在的“天狗”并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无知狂 人 ,而是一个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的现 代 知 识分子。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之一精读 天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 之一精读 天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 我的心肝”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天狗”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精析】 表现了想突破一切束缚,改造一切, 包括改造自我,旨在先毁灭一个旧我,再重建一个新我的 “天狗”形象。
3.在这首诗中, “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精析】 “吞”表现“天狗”气势磅礴,力量 万钧,展示“天狗”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和五四要求 “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飞奔” “狂叫” “燃 烧” “剥 ” “食” “吸 ” “啮”表现“天狗”追求自我解放,
3.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 哉?” ——选自《论语· 八佾》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 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 下去呢?”
【评说】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 ,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 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 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 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例句:①专家建议,对幼儿园、学前班教材,教育主管部 门应从征订、发行等渠道加强监管,敦促幼儿园使用 ________出版的教材。
②随着消防工作量的不断增加, 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的增 强,消防部门的重要性日益显得重要,担负的任务也越来 越重,消防专职队作为灭火救援工作的重要警力,各项工 作也都步入________。
2.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选自《论语· 里仁》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但又以自己 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

现代诗歌散文选修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

诗歌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编写时间一、学习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二、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2、通过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来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三、相关链接,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18—2002),福建古田人。

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在那里念完小学和初中后回国,在福州英国教会创办的福州私立三一中学(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就读,1937年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生物系,因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迁往贵州,故借读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39年又转学到西南联大(昆明)外语系就读,先后在昆明、湖南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回西南联大毕业。

同年,到重庆《大公报》任国际版编辑一年后,出国到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华侨中学任教三年;随后在香港《大公报》任《文艺》副刊编辑兼《新晚报》电讯翻译一年,1951年10月回国在北京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直至1986年退休。

其间,1974年到临汾山西师范学院(现改为山西师范大学)任外语系教师及系主任四年。

杜运燮在厦门大学生物系借读期间,因选读林庚教授的“新诗习作”课程,而影响了他的一生历程──放弃理科学习而改为文科学习和诗的创作。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天狗 同步学案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天狗 同步学案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导学案一现代诗歌鉴赏方法班级:姓名:层次:【学习目标】:掌握现代诗歌鉴赏方法【学习重难点】:掌握现代诗歌鉴赏方法【学习过程】:一、了解常见现代诗歌鉴赏方法(要求将要点抄到书上)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诗歌的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2、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3、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

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4、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二、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要求抄到书上)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1、修辞方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点化(化用) 、互文、反复、排比、双关、列锦等。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天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天狗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

备战2022高考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天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天狗课题天狗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属模块:选修学情分析对于学生而言,要理解这首诗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中大胆的夸张、拟人的手法乃至于泛神论的思想都是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障碍,这种障碍不利于学生阅读鉴赏兴趣的激发。

此课拟通过有效的导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激发其鉴赏兴趣,结合时代背景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本,理解作品的内容,认识其价值和地位。

教学目标1、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2、体会课文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3、结合课文,领悟中国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4、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学习现代诗的朗诵。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选讲《天狗》,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领悟并品味这些诗歌所包蕴的生命内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质疑和交流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本诗的学习鉴赏郭沫假设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课下布置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发放预习资料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自主梳理文意。

课上采用诵读法发、探究法、质疑法等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目标达成预测一、导入新课对于月食日食这样的自然现象现在的人类并不陌生也能理解其成因。

可是在中国的古代,由于人们缺乏天文学知识,便把日食、月食现象说成是“天狗吃太阳〞或“天狗吃月亮〞。

该现象出现时,人们会敲锣打鼓放鞭炮来吓走天狗。

天狗,又名犬神,在各地传说不一。

据《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三百里,曰阴山。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天狗是古代人们对二郎神杨戬的哮天犬的称呼,它不仅能帮助二郎神降妖除魔,还能吞下整个月亮。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天狗》,郭沫假设。

一、初读文本,根本感知——音读学习诗歌,诵读是最根本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单元风向标生命是五线谱,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有志者即使在黄昏中,也会弹奏出希望的晨曲。

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在水天之间,航行在茫茫人海之中,它会经历暴风雨的洗礼,会迎接朝阳的拥抱。

生命,根本就是一连串的战斗!没有战斗,就不会有胜利!生命如画,有浓墨挥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你可以静静地倾听,静静地品味,也可以胸怀激荡,合拍起舞!1.了解诗歌的作者,知人论世,以察诗情。

对于作者,我们应该了解其人生经历、写作风格。

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

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

2.学习诗歌重在朗读,朗读能使人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要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

3.结合课文,领会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诗歌的思维方式是十分奇特的,这是因为诗人往往采用隐喻、夸张、象征等手法,将自己的感觉进行了变形或转移处理,使得显示出来的形象与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大相径庭”。

天狗“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在狂飚突进、冲决一切封建藩篱、高扬“个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时代,象征着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

这是青春生命高峰状态的一种神奇的独特情感体验。

朗读文本,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品味语言,感受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在本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

四川乐山人。

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的诗集《女神》应和着五四时期的狂飙突进精神,以饱满的激情书写了时代的青春和民族的新生。

生平著述结集为《郭沫若文集》17卷本,《郭沫若全集》包括《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共38卷。

1.注字音2.写汉字答案:1.nièbāo bōjǐ suǐxuèxiě2.啮龀龇龄爆曝瀑暴1.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便是我了!点评: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拜歌颂的偶像。

诗人借助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虚幻的境界中奔驰想象,并以如椽的巨笔描画了“天狗”气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万物、以无限膨胀的“自我”雄踞宇宙中心的硕大形象。

“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既显示了“天狗”磅礴的气势,又透射其万钧之力,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天狗”横扫旧宇宙的形象,使之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

2.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点评:这句话收束全篇,将“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异的光彩描画出来,从而使整首诗在主题意向上统一到郭沫若式的“涅槃”精神的基调中。

“天狗”形象有几重内涵?提示:在这首诗里,“天狗”形象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一个“五四”时代追求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大我”(民族与时代的新人),又是一个热忱、坦荡、叛逆的“小我”。

这里牵涉到了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的关系。

郭沫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主张“诗是人格创造的表现”。

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狂飙突进的“天狗”《天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

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

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

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的勇气,个性才得以充分张扬,“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

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充分展示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

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剥.削盘剥.剥.皮生吞活剥.B.咬啮.始龀.韶龄.龇.牙咧嘴C.血.脉血.汗流血.血.口喷人D.爆.发暴.动曝.光一曝.十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宇宙/寅时沫水/摸仿燃烧/荏苒B.狂飙/彪悍脊髓/隋唐脑筋/帮助C.废品/荒费裨益/婢女良辰/星晨D.品相/像貌撕拼/厮守熔铸/融汇3下列对本诗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整体上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充满豪气的时代精神。

B.郭沫若更看重的是一种内在的节奏,即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形成的韵律,他往往通过铺排、复沓等手法来实现这样的韵律效果,如连续三个“我飞跑”就让人感到某种迅疾的节奏。

C.“我便是我”这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构成排比,不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在语感上前后呼应、相互印证,突出了“天狗”的自信与自我完成。

D.拟人手法的运用便于诗人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天狗”吞了“月”“日”“星球”以及“全宇宙”,“天狗”的“飞奔”“狂叫”“燃烧”乃至剥皮、食肉、吸血、啮心肝,就变得十分自然、合理。

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本,完成第4~6题。

4“天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在诗中,作者用剥食自己的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了怎样的情绪?6怎样看待这首诗的自由诗体?答案:1.B 解析:A项,“剥皮”的“剥”读“bāo”,其他均读“bō”;B项,依次读niè、chèn、líng、zī;C项,“流血”的“血”读“xiě”,其他均读“xuè”;D项,“一曝十寒”的“曝”读“pù”,其他均读“bào”。

2.B 解析:A项,“摸”应为“模”;C项,“费”应为“废”,“晨”应为“辰”;D项,“像”应为“相”,“撕”应为“厮”。

3.C 解析:“我便是我”这句在诗中出现两次,构成反复。

4.这首诗借用“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

5.作者用剥食自己皮肉、心肝等匪夷所思的夸张,表达了要扫荡一切、彻底破坏一切的焦灼、狂躁的情绪。

6.这首诗的诗体形式同它展示的“天狗”形象和表现的思想主题是相得益彰的,也同《女神》里的其他诗篇一样,是完完全全的自由诗体。

郭沫若称:“形式方面我主张绝对的自由,绝端的自由”(《论诗三札》)。

《天狗》正是如此,似乎唯有采用这自由的诗体,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天狗”的狂放不羁。

在这首诗中,诗句是长短不一的,每一节的行数也不固定,且没有统一的韵脚。

不过,郭沫若更看重的是一种内在的节奏,即随着情绪的起伏而形成的韵律。

梦与现实郭沫若上昨晚月光一样的太阳照在兆丰公园的园地上。

一切的树木都在赞美自己的幽闲。

白的蝴蝶、黄的蝴蝶,在麝香豌豆的花丛中翻飞,把麝香豌豆的蝶形花当做了自己的姊妹。

你看它们飞去和花唇亲吻,好像在催促着说:“姐姐妹妹们,飞吧,飞吧,莫尽站在枝头,我们一同飞吧。

阳光是这么和暖的,空气是这么芬芳的。

”但是花们只是在枝上摇头。

在这个背景之中,我坐在一株桑树脚下读泰戈尔的英文诗。

读到了他一首诗,说他清晨走入花园,一位盲目的女郎赠了他一只花圈。

我觉悟到他这是一个象征,这盲目的女郎便是自然的三美室。

我一悟到了这样的时候,我眼前的蝴蝶都变成了翩翩的女郎,争把麝香豌豆的花茎做成花圈,向我身上投掷。

我埋没在花圈的坟垒里了。

——我这只是一场残缺不全的梦境,但是,是多么适意的梦境呢!下今晨一早起来,我打算到静安寺前的广场去散步。

我在民厚南里的东总弄,面着福煦路的门口,却看见了一位女丐。

她身上只穿着一件破烂的单衣,衣背上几个破孔露出一团团带紫色的肉体。

她低着头踞在墙下把一件小儿的棉衣和一件大人的单衣,卷成一条长带。

一个四岁光景的女儿踞在她的旁边,戏弄着乌黑的帆布背囊。

女丐把衣裳卷好了一次,好像不如意的光景,打开来重新再卷。

衣裳卷好了,她把来围在腰间了。

她伸手去摸布囊的时候,小女儿从囊中取出一条布带来,如像漆黑了的一条革带。

她把布囊套在颈上的时候,小女儿把布带投在路心去了。

她叫她把布带给她,小女儿总不肯,故意跑到一边去向她憨笑。

她到这时候才抬起头来,啊,她才是一位——瞎子。

她空望着她女儿笑处,黄肿的脸上也隐隐露出了一脉的笑痕。

有两三个孩子也走来站在我的旁边,小女儿却拿她的竹竿来驱逐。

四岁的小女儿,是她瞎眼妈妈的唯一的保护者了。

她嬉玩了一会,把布带给了她瞎眼的妈妈,她妈妈用来把她背在背上。

瞎眼女丐手扶着墙起来,一手拿着竹竿,得得得地点着,向福煦路上走去了。

我一面跟随着她们,一面想:唉!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那围在腰间的两件破衣,不是她们母女两人留在晚间用来御寒的棉被吗?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人生的悲剧何必向莎士比亚的杰作里去寻找,何必向川湘等处的战地去寻找,何必向大震后的日本东京去寻找呢?得得得的竹竿点路声……是走向墓地去的进行曲吗?马道旁的树木,叶已脱完,落时在朔风中飘散。

啊啊,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我跟随她们走到了静安寺前面,我不忍再跟随她们了。

在我身上只寻出了两个铜元,这便成了我献给她们的最菲薄的敬礼。

1923年冬,在上海(有删改)本文上半部分写一个美妙的梦境,下半部分将镜头对准现实中在寒风中乞讨的瞎眼女乞丐与女儿,将梦境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憎和不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