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诗词、翻译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代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代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代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该课程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

主要介绍了三首古代诗词:《梅花》、《清明》和《登高》。

以下是这些诗词的字词解释和诗文翻译:《梅花》雪压梅花成壮志,冰破岸柳展英姿。

春色撩人都入梦,不知何处是花枝。

- 壮志:强烈的意愿或抱负。

- 冰破:冰消化开。

- 岸柳:河岸上的柳树。

- 英姿:优美的风度和神情。

- 撩人:引起人的注意或兴趣。

- 花枝:花的枝干。

此处用于比喻春天的美景。

翻译:雪壓梅花時展現強烈意志,冰破岸柳時展現優美風度。

春色吸引人們進入夢境,不知道美麗景緻來自何方。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4月4日或5日。

- 雨纷纷:连绵细雨纷纷落下。

- 欲断魂:形容极度悲伤的心情。

- 酒家:酒馆。

- 牧童:牧民的孩子。

- 杏花村:杏花的村庄。

此处用于比喻片刻的休息地。

翻译:清明时节,细雨点点,路上的行人都心灰意冷。

问酒馆在何处,一个来自杏花村的牧童远指方向。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风急:风势强烈。

- 猿啸:猿猴的叫声。

- 渚:水边的小洲。

- 沙白:白色的沙子。

- 无边落木:看不到边际的落叶。

- 萧萧:落叶声。

-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

翻译:风势猛烈,天空高远,猿猴的啸叫十分悲哀。

河滩清澈,白色的沙子,小鸟飞回来。

落叶萧条,琐琐作响,长江滚滚不绝。

六上语文诗词翻译(古诗三首+日积月累+七律长征)

六上语文诗词翻译(古诗三首+日积月累+七律长征)

六上语文诗词翻译(古诗三首+日积月累+七律长征)宿建德江宿:寄宿【唐】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划动小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水中陆地旁边,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

羁旅之愁思乡之愁“愁”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醉:饮酒醉时书:作品【北宋】苏轼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一样,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突然,狂风席地卷来,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变得像天空一般开阔平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夜里在黄沙岭上行走。

【南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照在横斜突兀的树枝上,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今年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日积月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池塘边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树上鸣叫的鸟儿也变了种类。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的如同白绸带。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声聒噪,树林显得更加寂静;鸟鸣声声,山里显得更加清幽。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荷花的芳香萦绕着弯曲的堤岸,圆圆的荷叶影子覆盖着美丽的池塘。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江水滚滚似奔流到天地之外,青山绵延时隐时现。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水碧绿,鸟儿的羽毛被衬托的更加洁白;山色青翠,繁花的颜色被映衬得更加红艳。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中,我们将解释和翻译其中的字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古诗词的内涵与表达。

诗一:《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解释:1. 寒山:寒冷的山。

2. 石径斜:山间的小路倾斜。

3. 白云生处:白云形成的地方。

4. 有人家:有居住的人家。

5. 停车坐爱:停下来坐下来欣赏。

6. 枫林:生长着枫树的林子。

7. 霜叶:霜气所染红的树叶。

8. 二月花:在二月份开花的花朵。

诗文翻译:爬上寒冷的山,石径斜坡。

在白云升起之处,有人居住的房子。

停下车来,坐在枫林里,欣赏晚霞。

霜气使树叶变红,如同二月里的鲜花。

诗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字词解释:1. 离离:远离的样子,遥远的。

2. 一岁一枯荣:一年一代谢草生草。

3. 野火:起源不明的火灾。

4. 春风:春天的风。

5. 侵古道:侵入古老的道路。

6. 晴翠:明亮的绿色。

7. 萋萋: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8. 别情:离别之情。

诗文翻译:离离草原上,一年一轮草木的枯荣。

野火没有烧尽,春风吹又使其生长。

远处的芳香传到了古老的路上,明亮的绿色和荒废的城墙相接。

再次送别王孙去了,满满的别离之情。

诗三:《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字词解释:1. 床前:床的前面。

2.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3. 疑是:怀疑是。

4. 举头:抬起头来。

5. 望明月:看着月亮。

6.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思念故乡。

诗文翻译:床前明亮的月光,疑似地上的霜。

抬起头看着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思念着故乡。

通过对这三首古诗词的字词解释和诗文翻译,我们更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欣赏、理解这些古诗词,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带翻译

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带翻译

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带翻译《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月光洒在床前,明亮如同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下头来,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如同悬挂在前方的河流上。

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仿佛有三千尺之高,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的早晨,我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啼叫声。

昨夜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吹落。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沿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群山之中,鸟儿已经飞走,不再有踪迹。

所有的小路上也看不到人的踪迹。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慈爱的母亲手中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

在孩子临行前,母亲密密地缝制,担心孩子迟迟不能归来。

谁能说小小的草心,能够报答母亲春天般的温暖和关爱呢?《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译: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们在田间锄禾,汗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壤中。

有谁知道,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你究竟是怎样的呢?齐鲁大地的青翠还没有结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天地间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间云雾缭绕,鸟儿归巢。

我决心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从那里俯瞰所有的山峦,它们都会显得渺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古文翻译、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第 1 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第 3 课(1 )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 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划动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中沙洲旁,日落黄昏时分更增添了游子的愁思。

茫茫旷野里低垂的天幕好像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照得那轮明月仿佛与人更亲近。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像泼洒的墨汁般翻滚的乌云尚未遮住山峦,白花花的雨点便似珍珠一样乱纷纷地跳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把云和雨吹散了,望湖楼下的西湖碧波如镜,水天一色。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 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的喜鹊。

半夜清风习习,有蝉在不时地鸣叫。

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气,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土地庙附近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端起酒杯,畅谈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重阳节,我还要再来与你欣赏菊花。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抒发了朋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隐逸之情。

《丁香结》阅读链接(1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译文】: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宿建德江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字词解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②移:划动,移动.③泊:停船靠岸.④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⑤客:指诗人自己.⑥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诗词大意: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日暮时,新的忧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天幕好像与树相连;江水清清,明月好像来亲近人.精彩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虽然第二句中写到了“愁”,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可见,这首诗在选材和使用表现手法上都十分有特色.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全诗虽只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描写得淋漓尽致.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shì)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字词解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②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④遮:遮盖,遮挡.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⑥跳珠:跳动的水珠.⑦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⑧忽:突然.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诗词大意: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它还没有遮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胡乱地跳入船中.忽然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鸟云.望湖楼下,水面像明净的蓝天,水天一色.精彩赏析:这首诗主要写了西湖六月晴雨时的壮美景象.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一一黑云、白雨、大风、湖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来令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一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阵雨,也到望湖楼头观赏了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诗中,“白雨”和“黑云”映衬,“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可见诗人颇具匠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字词解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④七八个:概数词,不是确指,说明星星寥寥无几.⑤两三点:概数词,说明雨量不大.⑥旧时:往日.⑦茅店:用芽草盖的小客舍.⑧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⑨见:同“现”.诗词大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清凉的晚风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寥寥无几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浙淅沥沥的小雨,我急忙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材林旁的茅草小客舍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舍忽然出现在眼前.精彩赏析: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虽然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但是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词的上片以鹊倞、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作者笔下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古诗文】沪教版六年级上古诗文汇总及译文

【古诗文】沪教版六年级上古诗文汇总及译文

【古诗文】沪教版六年级上古诗文汇总及译文古诗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来自魔都语文园地00:0004:00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⑵,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⑷,居人思客客思家。

【译文】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⑷又开封。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小路旁边的树上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

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字词解释:①西江:指珠江的上游,流经广东、广西、贵州等省。

②黄沙道:指从广东南雄到广西桂林的一条古道,全长约400公里。

③别枝:树枝分叉。

④惊鹊:被惊动的鹊鸟。

⑤清风:凉爽的微风。

⑥半夜:深夜的时候。

XXX:夏天的蝉鸣。

⑧稻花:稻田里的花朵。

⑨丰年:收成好的年景。

⑩蛙声:青蛙的叫声。

诗词大意:明月挂在树枝上,惊动了树上的鹊鸟;清风吹拂,夜半时分,蝉鸣不止。

在稻花香气中,谈论着这年的丰收;听着青蛙的叫声,一片宁静。

精彩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所闻。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景。

诗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鸟儿的惊慌,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清风半夜鸣蝉”一句,则表现了夜晚微风拂面时的凉爽感觉和蝉鸣的声音,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则通过稻花香气的描写,表现了对丰收的期望和祝福,给人以嗅觉上的感受;“听取蛙声一片”一句,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和青蛙的叫声,给人以整体的感受。

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而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夜行黄沙道中。

七八个星星在天边,两三点雨点落山前。

这是一幅夜晚的景象,清凉的晚风吹拂着,传来远处蝉鸣声。

在稻花香气中,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叫声。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夜晚。

天空中星星寥寥无几,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我匆忙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的材林旁茅草小客舍在哪里呢?拐了个弯,茅舍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惊喜的时刻。

西江月”是一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

词中的“别枝”是横斜突兀的树枝,形容了树木的奇妙形态。

在这个夜晚中,天空中的星星和雨点都是寥寥无几的,但是这并没有减少夜晚的美丽。

在稻花香气中,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这也是这个夜晚的一个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诗词、翻译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吴:今江苏南部,古属吴地。 3平明:清晨天刚亮。 4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送元二使安西
1元二:作者的朋友,姓元,排行二。 2使:前往。
3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
4渭城: 即咸阳故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5更尽:再次饮尽。 6阳关:今甘肃省敦煌西南,是通往西域的关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