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小班社会《程门立雪》教案及反思与评价

小班社会《程门立雪》教案及反思与评价

《程门立雪》小班社会教案及反思与评价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针对小班儿童,通过学习《程门立雪》这篇经典文章,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情感认知能力。

教育他们尊敬长辈、懂得感恩、明白孝道。

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程门立雪》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要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故事中的道德情感。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现代社会孝道的重要性,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

4. 教学策略结合角色扮演、感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参与,体验和理解故事的内涵。

二、教学过程1. 情感交流(5分钟)老师和学生通过感悟“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情感故事或小文章,引发学生对于这些价值观念的讨论和体验。

2. 朗读故事(15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程门立雪》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并进行朗读。

学生通过听故事,感受其中的情感和价值。

3. 角色扮演(20分钟)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并理解主人公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道德。

4. 意义理解(15分钟)老师讲解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意义和情感内涵。

5. 情感讨论(2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共同探讨孝道的现代意义。

6. 总结反思(10分钟)通过教师的带领,学生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体会学习感悟。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师认为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表现活跃积极,但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讨论方面存在参与程度不够的情况。

故事朗读和道德讲解的内容可能需要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2. 教学评价学生在本节课中初步感受到了家庭、亲情、尊敬等情感,对于孝道的认知和理解有所提高。

但是在课堂上的表现还需多加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程门立雪》小班社会教案及反思与评价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和体验,但也需要更多的多样化策略和引导方式,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道和尊敬长辈的行为。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授教人:黄一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程门立雪》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本课一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概括杨时是一个爱学习又尊敬老师的人,第二自然段体现杨时爱学习,第三自然段体现杨时尊敬老师,第四自然段主要表达程颐老师爱学生的思想感情,第5个自然段体现出杨时不敢打扰老师,说明杨时非常尊敬老师。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8个生字“程,宋,尊,默,疼,慈,祥,容”。

会写1个汉字“醒”学习新偏旁:“酉”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能较完整地把本课故事讲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杨时爱学习和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词语,理解课文意思四、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词语造句,练习讲故事。

五、教学方法:启发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六、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七、课时数:两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课前导入,揭示课题:①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小段关于程门立雪的动画小视频,看完之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段动画视频讲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吗?学生齐声回答:“程门立雪”。

②好,那我们这节课再学习一遍第五课程门立雪,请举起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③跟老师一起读课题《程门立雪》。

我们的课题中啊,出现了第一个生字宝宝,老师读一遍,你们读三遍,。

(读音多样化,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呢?,)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首先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的杨时是什么样的人呢?指名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导出:宋朝,尊敬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生字都是什么音?(平舌音)再教读音,读完生字,读词语,最后再把词语带入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②那么从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学习又尊敬老师的人呢?指名学生读二、三段,导出本课2个重点多音字:尽,着,先让学生找出多音字,再让学生说出多音字不同的读法,然后让他们试着多组词,再出示课件词语,带领学生多读几遍,加深印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程门立雪》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程门立雪》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导语】《程门⽴雪》是⼀则成语故事,主要内容是宋朝学者杨时和同学去向程颐⽼师请教问题时,不愿意打扰⽼师午睡,宁愿在风雪中等待这⼀故事,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程门⽴雪》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程门⽴雪》教案 第⼀课时 ⼀、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相⽭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听成语故事录⾳,学习⽣字。

1、听录⾳。

2、学习词语。

(1)读⽣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慈祥容 (2)不看拼⾳,再齐读上⾯的⽣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部⾸。

教师⽰范写“⿊”字部⾸和“冒”字。

提醒学⽣注意哪些地⽅。

(5)学⽣书写⽣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 三、朗读课⽂。

1、学⽣⾃由读课⽂。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 2、给⼩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由选读课⽂某⼀⼩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范读第三⾃然段。

(要求学⽣学着读) 5、指名读课⽂某⼀⼩节。

第⼆课时 ⼀、学习课⽂。

1、齐读第⼀⾃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读得好。

指名学⽣背诵。

2、练习 (1)杨时() 要求学⽣说⼀句话。

(2)杨时是宋朝()⼤学问家。

要求⽤上既……⼜…… 3、齐读第⼆⾄五⼩节。

4、指名学⽣分别读2-5⼩节。

5、理解“程门⽴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雪。

(2)要求把“程门⽴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雪(),(),()。

(3)学⽣⾃由说。

“程门⽴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节,完成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程门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程门立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程门⽴雪》是⼀则成语故事,主要内容是宋朝学者杨时和同学去向程颐⽼师请教问题时,不愿意打扰⽼师午睡,宁愿在风雪中等待这⼀故事,使学⽣体会他尊敬⽼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同时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尊敬师长的情感。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程门⽴雪》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程门⽴雪》原⽂ 杨时是宋朝学者。

他很爱学习,也⾮常尊敬⽼师。

相传有⼀次,他和⼀个同学在读书时争论起来。

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雪,⼀同去请教程颐⽼师。

⾛到程⽼师家门⼝,杨时刚想敲门,忽然,听见程⽼师打鼾的声⾳,就悄悄地对同学说:“程⽼师正在午睡,咱们在这⼉等⼀会⼉吧!”他们就站在门⼝,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很久,程⽼师醒来,发现两个学⽣站在门⼝的雪地⾥,就急忙把他们拉进屋⾥,⼼疼地说:“外边雪这么⼤,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师慈祥的⾯容,说:“⽼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 程⽼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漫天飞舞的⼤雪,久久没有说话。

 【篇⼆】⼩学⼆年级语⽂《程门⽴雪》教案 【学习⽬标】 1.能借助汉语拼⾳正确认读本课10⽣字“杨、宋、著、敬、题、敲、默、待、慈、漫”;正确书写并记忆“著、敬、题、待、漫”。

2.朗读课⽂,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想⼀想,杨时为什么冒雪站在程⽼师家门⼝。

3.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在语⾔环境中学习⽣字。

2.从杨时的⾏为中体会他尊敬⽼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 【教学过程】 ⼀、揭⽰课题,进⾏质疑。

1.我们中国历有许许多多的成语,它们⼤多包含着⼀定的意义,因此流传⾄今。

有⼀些还有专门的故事呢,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就是⼀个成语故事,出⽰课题,齐读。

通过预习,请你说说课题中,“程”指谁?“⽴雪”是什么意思?谁在程门⽴雪?为什么要⽴雪? ⼆、整体感知,学习⽣字。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拓展题: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板书设计
冒鹅毛大雪——请教
5程门立雪好学尊师
默默地、静静地——等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会写“我会写”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讲读议品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前置学习
1.布置学生自主掌握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
单元训练重点
阅读教学以读为主,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重点词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等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5、《程门立雪》
教材分析(简要)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写的是宋朝大学问家杨时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杨时尊敬老师好学的精神。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捜集信息能力。
二、引入新课
1.读课题,要求念得好。
2.简介“成语”
1.读课题。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要求学生多读课文,要读熟好
三、品读重点文段
1.播放录音
2.教师示范读
3.课件展示插图
4.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5.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给小节加序号。
3.杨时是个什么样的人?
4.他们去到程老师家时看到程老师休息,他们是怎么样做?

《程门立雪》教案

《程门立雪》教案

教学设计由《程门立雪》——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礼仪由《程门立雪》——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礼仪【课程标准】《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科目、人教课标版的选修教材,摘录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及诗歌,立足于培养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

【教材分析】《程门立雪》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短文六则》中的一则,这则文章非常短小,然而言简而意深。

“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反映了几千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的尊师的优良传统。

换一个角度说,在很大程度上,“尊师”超越了对老师本人的敬重,而上升为一种对知识或学问本身的渴慕与追求。

后人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6班是平行班,大部分学生性格活泼,课堂气氛活跃,但接受知识能力和领悟能力还须提高,部分男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语文学科素养普遍较弱。

本学期学生经过必修一、二、三教材各四个模块的学习,已经对高中语文知识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语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核心素养目标】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了解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礼仪。

3、学习体会尊师礼仪的精神内涵,并将尊师重教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教学重难点】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学习体会尊师礼仪的精神内涵。

【教学策略】讲授法、合作法、交流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短文《程门立雪》,解决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并翻译,整体把握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与尊师相关的典故与警句格言。

3、思考:今天如何传承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而尊师礼仪,尤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将通过《程门立雪》这篇短文,去寻觅深藏于中华典籍中的那一串串美丽动人的尊师佳话。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教学点评
塔山小学孙秋红《程门立雪》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宋朝大学问家杨时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故事。

通过教学,要教育学生学习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的优良品质。

教学时,李春雪老师主要让学生围绕“他很爱学习,也很尊敬老师。

”这句话来让学生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一点,由这一个问题贯穿全文,品词品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从读中感悟课文。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感情,读出对杨时尊敬和赞美是朗读训练的重点,因此,在朗读第二自然段中杨时尊敬老师的句子或词语时,李老师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悄悄地”“一声不响”“默默地”“静静地”的情景,体会杨时他们生怕有一点动静都会吵醒老师的心情.
让学生通过朗读,边读边画边想,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手动口动脑也动,一节生机盎然的课堂就这样生成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程门立雪》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程门立雪》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程门立雪》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2. 学会用成语“程门立雪”来描述尊敬老师和长辈的行为。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讲述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

2. 学习成语“程门立雪”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成语“程门立雪”的意义。

2. 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成语“程门立雪”。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程门立雪》。

2. 成语卡片:“程门立雪”。

3. 教学挂图:“程门立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挂图或成语卡片,展示成语“程门立雪”,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成语的名字。

2. 讲述故事:讲述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重点讲解故事中尊敬老师的表现。

故事内容:程颢和程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学者。

有一天,大雪纷飞,两个学者在门口等待他们的老师。

天气严寒,但他们仍然坚持等待,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老师看到后,深受感动,认为他们是有志向的学生。

后来,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程门立雪”,用来形容尊敬老师和长辈的行为。

3. 学习成语:引导幼儿学习成语“程门立雪”的用法,让幼儿明白如何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这个成语。

4. 情景演练: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演练,体会尊敬老师的情感。

5. 小结与拓展:6. 作业: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查找其他有关尊敬老师的成语,了解其意义和用法,下周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故事讨论和情景演练。

2. 评估幼儿对成语“程门立雪”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程度。

3. 搜集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幼儿,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成语“程门立雪”。

3.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门立雪》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写的是宋朝大学问家杨时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故事。

课文共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杨时是什么人(宋朝大学问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

第2自然段写杨时和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冒着大雪去请教程颐老师。

第3自然段写杨时他们走到老师家门口,看见老师正在休息,就冒雪站在门口一边读书,一边静静地等着。

第4一—5自然段写程老师醒来,发现两位同学站在大雪纷飞的门外,很心疼。

杨时说,老师在休息,不敢惊动老师。

通过教学,教育学生要学习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程门立雪”的场景:门外大雪纷飞,树上、屋顶、地上都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

程老师拉着杨时的手,说着话;另一个学生正在给老师行礼作揖。

从图上可以看出浓浓的师生情。

通过观察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后练习共3题。

第1题是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是培养学生“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2题是让学生照样子,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慢慢地、轻轻地、渐渐地等,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词汇。

第3题是练习用“非常”和“急忙”造句。

要先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运用词语造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