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5单元 4 尊生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四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女将恶乎比予哉C.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D.实熟则剥,剥则辱【答案】C(A.“旁”通“方”。
B.“女”通“汝”。
D.“剥”通“扑”)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冬日衣.皮毛B.是不材.之木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因杖.策而去之【答案】D(D.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
其余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古今一致的一项是()A.秋收敛..也..,身足以休食B.故天下大器C.匠伯不顾..D.余立于宇宙..之中【答案】D(A.古义:收获敛藏;今义:减轻放纵的程度。
B.古义:最珍贵的器物;今义: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
C.古义:不转头看;今义:不考虑,不顾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B.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C.犹之.可也勿言之.矣D.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答案】B(A.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B.均为介词,因为。
C.语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社树”。
D.介词,被/介词,跟)5.下列对课文“大王亶父居邠”一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亶父视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大尊重,因此他也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B.这则故事实则告诉人们,生命是最可贵的,天下固然“至重”,但也不能以此害生。
C.选文从更深层上体现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坚决摒弃。
D.选文恰当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
【答案】C(“坚决摒弃”不当,应为“辩证扬弃”)二、课内阅读阅读“匠石之齐”至“又恶知散木”,完成6~9题。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大蔽.数千牛蔽:遮蔽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遂:于是C.实熟则剥,剥则辱.辱:挫伤D.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几:将近【答案】B(遂:终,竟)7.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为舟则.沈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B.其.高临山择其.善者而从之一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答案】B(B.代词,它/代词,其中的。
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同步训练:5.4 尊生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创.伤/悲怆.收敛./眼睑.棺椁./谆.谆告诫B.晕.厥/晕.车蠹.虫/案牍.絜.驾/提纲挈.领C.掊.击/解剖.拾掇./辍.学积累./日积月累.D.货舱./沧.桑闲暇./遐.迩倾泻./水泄.不通解析:A项,chuāng/chuàng,liǎn/jiǎn,ɡuǒ/zhūn;B项,yūn/yùn,dù/dú,xié/qiè;C 项,pǒu/pōu,duo/chuò,lěi;D项,cāng,xiá,xiè。
答案:D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C.实熟则剥,剥则辱D.大枝折,小枝泄解析:A项,“旁”通“方”;C项,“剥”通“扑”;D项,“泄”通“抴”。
答案:B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且治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匠石之齐沛公引兵之薛C.事之以皮帛而不受皆以美于徐公D.而几死之散人吾尝终日而思矣解析:A项,前一个“且”为副词,“将要”;后一个“且”为连词,“尚且”。
C项,前一个“以”为介词,“用、拿”;后一个“以”为动词,“认为、以为”。
D项,前一个“而”为代词,“你”;后一个“而”为连词,表修饰。
B项,动词,都为“到……去”。
答案:B4.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因杖.策而去之A.籍.吏民,封府库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解析:D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A、B、C三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D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2)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答案:(1)太阳出来的时候起来劳动,太阳落山以后就休息,在天地间自由自在,而自觉得意、开心。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5单元 第4课 尊生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第四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葛(xī)亶.(dǎn)父居邠.(bīn)B.栎.(lè)树絜.(xié)之液樠.(mán)C.虫蠹.(dù) 柤.(zhā)梨橘柚.(yòu) D.掊.(pōu)击果蓏.(luǒ)散.(sǎn)木【解析】A:chī,B栎:lì,D掊:pǒu。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C)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女将恶乎比予哉C.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寿D.实熟则剥,剥则辱E.大枝折,小枝泄【解析】A旁—方,B女—汝,D剥—扑,E泄——抴。
3.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的一组是(D)①越俎代庖②大相径庭③望洋兴叹④缘木求鱼⑤贻笑大方⑥小国寡民⑦井底之蛙⑧邯郸学步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⑥⑦⑧C.①②③⑤⑥D.②③⑤⑧⑨【解析】④出自《孟子》,⑥出自《老子》。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例:故能若.是之寿A.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肌肤若.冰霜,绰约若处子D.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解析】例句与C都当“像”讲,AD当“你”讲,B当“比得上”讲。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BD)A.因杖.策而去之。
B.是不材.之木也。
C.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D.奈何哉其相物.也?【解析】BD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A意动用法,C使动用法。
6.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在选文第一段中,作者以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宁愿选择生命也不接受天下的事实,确立生命的最高价值,突出尊生的主题。
B.“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是最贵重的东西(当然这是从一般人的立场上说的),但是子州支父却不会因为它而伤害自己的生命,那么别的东西就更不用提了。
C.“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5单元 第4课 尊生 训练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 第四课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 .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正) B .遂.不受(于是,就) C .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疑问代词,什么,哪里) D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代词,你) 【解析】 且:将要。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 .⎩⎪⎨⎪⎧ 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 B .⎩⎪⎨⎪⎧ 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C .⎩⎪⎨⎪⎧ 犹之.可也勿言之.矣 D .⎩⎪⎨⎪⎧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解析】 A 组,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B 组,均为介词,因为;C 组,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D 组,介词,被/介词,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A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B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C .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D .虽富贵不以养伤.身 【解析】 A 项中“尊”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把……看得尊贵”之意,而B 、C 、D 三项中“苦”“累”“伤”均为使动用法、有“使……受苦”“使……劳累”“使……受伤”之意。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为( A )A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虽然,我碰巧有很厉害很顽固的病,正将治疗它,没空儿治理天下啊)B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所以天下是最珍贵的器物,却不拿它来交换生命)C .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冬天穿用毛兽皮做的衣服,夏天穿葛布衣服)D .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秋天收获敛藏,身子骨足能得到休息安养)【解析】 虽然:虽然这样,但是……。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本文两则短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尊生”的主旨。
B.第一则短文主要是讲要珍视自己的生命,第二则短文主要是讲要珍重他人的生命。
C.庄子借栎社树之口,阐述了自己的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平等往来。
【精品提分练习】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五单元四、尊生

四、尊生释文题“尊生”一词出自《庄子·让王》,就是要尊重生命。
庄子在叙述了大王亶父为了保全邠地百姓的性命而主动拄着拐杖离开邠地,最终赢得民心的故事后,大发感慨:“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表达了自己对尊重生命的人的由衷敬仰与赞美之情。
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的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无与伦比的。
世间万物中,人的生命无疑是最宝贵的。
我们是否珍惜生命呢?假如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是否会同样珍惜他人的生命呢?从一般意义上说,“尊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珍重自己的生命,二是要珍重他人的生命。
这两篇故事,强调了要以生命为本,反对让世俗名利牵累和祸害生命。
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张扬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庄子的“尊生”思想在一个把拥有天下视为最高价值、最高追求的时代里,无疑是对世俗观念的反叛。
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庄子的“尊生”思想。
第1则阐释了“尊生”的一般意义,即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庄子及其后学拿天下和生命相比,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彰显生命的价值,主要是反对世人以养伤身,以利累形。
第2则阐释了“尊生”更深刻的意义,即尊生意味着不能使生命沦落为工具。
人既不能将自己变成某种工具,也不能将他人工具化,期望他人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庄子的这种思想,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沉痛感悟,也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极大关怀。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大王亶父居邠.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见利轻亡.其身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女将恶乎比予哉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⑥实熟则剥.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⑦小枝泄.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豳地名②忘忘记③方将近、大约④汝你⑤楂山楂⑥扑击打⑦抴拖,用力拉(2)一词多义①适我适.有幽忧之病: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削足适.履:②作日出而作.:一鼓作.气: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③去于是去.而入深山:连峰去.天不盈尺:去.伪存真:④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工欲善其事.:有事.则兵强: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无所事.事:⑤惑岂不惑.哉: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⑥执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执.其手而与之谋: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能执.大义,以身救民:答案①碰巧/到……去/适合、适应②劳动/振作/开始③离开/距离/除去、去掉④供奉,敬赠/事情/战事/职务,工作/做⑤糊涂/疑难问题⑥拿/握着/掌握,控制/坚持(3)古今异义①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课后练习:第五单元 四、尊生

四、尊生课后篇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C.实熟则剥,剥则辱D.大枝折,小枝泄项,“旁”通“方”;C项,“剥”通“扑”;D项,“泄”通“抴”。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且治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匠石之齐沛公引兵之薛C.{事之以皮帛而不受皆以美于徐公D.{而几死之散人吾尝终日而思矣项,动词,都为“到……去”。
A项,副词,“将要”/连词,“尚且”。
C项,介词,“用、拿”/动词,“认为、以为”。
D项,代词,“你”/助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因杖.策而去之A.籍.吏民,封府库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A、B、C三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4.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B.匠伯不顾..C.遂行不辍.. D.秋收敛..,身足以休食项“至于”古义为到达,今表示另提一事。
B项“不顾”古义为不转头看,今义为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D项“收敛”古义为收获敛藏,今义为(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减轻放纵的程度。
C项,古今义都是不停止。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

四、尊生庄子申明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任何东西都不能也不应该损害和拖累生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生命。
庄子表明了生命的独立性,生命不能成为某种工具。
在整篇文章中庄子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你幽默,你滑稽,同时也是个大散文家、大哲学家。
在你浪漫的笔下,蝉、麻雀、斑鸠、甲鱼、虾个个都会说话,还个个都是讲故事、辩道理的高手;在你诙谐的笔下,许多哲学的大思想、大观点都轻轻松松地表现了出来,而且非常生动。
你是个“真人”,不埋怨、不夸耀、不强求,不因事情顺利就自鸣得意,不为事情有差失而追悔丧气。
你内心平静,不以物喜,不以物忧,不求美食,不慕虚荣,精神【课内挖掘】课内素材庄子对生命的尊重庄子在极度关注人类生命之时,恰是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的生命如同草芥,得不到任何的尊重和保障。
一方面,统治者贪得无厌,趁火打劫,“苛政猛于虎”,盘剥无度,随意掠夺和屠戮。
另一方面,又有百家之说蜂起,儒、法、墨等各家竞相推行自己的“独断论”思想。
儒家以仁义之说,规范社会,攫取人类个体生命的内在自然精神;法家更以虎狼之心直啖人生,吞噬生命,推行强权主义思想;而墨家则强调个体生命的外在有为,自励自苦,赴汤蹈火,严格律己,泯灭个性。
当时人类个体的自然本质已荡然无存。
只有庄子钟爱生命,痛感人类自然本性的丧失,于是,他以其超凡的智慧来拯救人类生命本质的沦丧。
在这一方面,庄子着重从现实出发,抵制统治者不断加深对人类个体生命的灭绝活动。
因此,在《尊生》中,庄子讲寓言,作讥刺,谈玄理,都是为了现实统治者能普遍遵循无为无欲,无言无名,无骄无傲,无物无囿,无仁无义等为政之道,即提供全面的无为政治思想。
希望通过自然无为的为政方式来保障人类生命本质的复兴与存在。
运用角度【课外应用】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们珍惜生命,是因为生命里有死亡。
我们珍重爱情,是因为爱情会变成背叛。
可是,你珍重了,就会不死吗?爱情就会永恒吗?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者,假借也。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组是()A . 骁勇(xiāo)氛(fèn)围自给(jǐ)自足悄无声息(qiǎo)B . 挫折(cuò)皈依(guī)妄自菲(fēi)薄高屋建瓴(lǐng)C . 咋舌(zé)强劲(jìng)揠(yà)苗助长济济一堂(jǐ)D . 质量(zhǐ)刹那(shà)自怨自艾(yì)鞭辟入里(pì)【考点】2.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 . 此小大之辩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 . 旬有五日而后反小知不及大知D . 而御六气之辩而征一国者【考点】3. (2分) (2020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李逵去沂州沂水接取娘亲,答应宋江三件事,下面哪个选项不是()A . 不准带他的两把板斧B . 不准无故惹事C . 自己悄悄地取了来D . 径回,不可吃酒【考点】4.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 .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因而厚遇之C .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 . 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考点】5. (2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期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则刘病日笃儿之成,则可待乎B .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谨拜表以闻C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D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室西连于中闺【考点】6. (3分)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 .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B .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考点】7.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虢叔死焉君何患焉B . 若属皆且为所虏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 . 因击沛公于坐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D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考点】8. (2分) (2018高三上·深圳月考)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 . 烛之武退秦师B . 既东封郑C . 共其乏困D . 吾不能早用子【考点】9. (2分) (2020高一上·平罗期末) 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①A . 旦日飨(犒劳)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窃(私下里)为大王不取也B . ①范增说(劝告、劝说)项羽曰②君安与项伯有故(缘故)C . ①亡去不义(死亡)②度我至军中(估计)D . ①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②不敢倍德(倍:多次)【考点】10.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提刀而立项王瞋目而叱之B . 吾见其难为天之亡我,我何渡为C .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其信然邪?其梦邪D . 洎牧以谗诛早实以蕃【考点】11. (2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 . 是寡人之过也C . 大王来何操D .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考点】12. (2分)下列诗句中,不属于“乐景写哀情”的一项是()A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人教版语文选修7《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4课《尊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下列加线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葛希(xī)亶(dǎn)父居邠(bīn)B . 栎(lè)树絜(xié)之液樠(mán)C . 虫蠹(dù)柤(zhā)梨橘柚(yòu)D . 掊(pōu)击果蓏(luǒ) 散(sǎn)木2. (2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 . 女将恶乎比予哉C .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寿D . 实熟则剥,剥则辱E . 大枝折,小枝泄3. (2分)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的一组是()①越俎代庖②大相径庭③望洋兴叹④缘木求鱼⑤贻笑大方⑥小国寡民⑦井底之蛙⑧邯郸学步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A . ①②③④⑤B . ④⑤⑥⑦⑧C . ①②③⑤⑥D . ②③⑤⑧⑨4. (2分)下列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我适有幽忧之病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B .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以羊易之C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D .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5. (2分)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 . 尧以天下让许由B .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C .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D .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6. (3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 .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B . 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C .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D .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E .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F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7. (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与例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故能若是之寿A .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
B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 . 肌肤若冰霜,绰约若处子。
D . 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8. (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 . 因杖策而去之。
B . 是不材之木也。
C .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D . 奈何哉其相物也?9. (2分)下列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吾不忍也忍:忍心B . 因杖策而去之因:凭着C . 民相连而从之从:跟随D . 皆重失之失:违背10. (2分)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狄人攻之B . 事之以珠玉而不受C . 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D . 民相连而从之11. (2分)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B . 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C . 遂成国于岐山之下D .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12. (2分)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王亶父视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大尊重,因此他也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B . 这则故事实则告诉人们,生命是最可贵的,天下固然“至重”,但也不能以此害生。
C . 选文从更深层上体现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坚决摒弃。
D . 选文恰当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
1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孝心是不会因时代而改变的,冬温夏凊的本质出自孝心。
子女行孝,随时皆可,给父母倒一杯水,也是在行孝道,不必等到不用做工养家时,才来行孝道。
B . 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C . 张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走到哪儿都喜欢带着相机,那是因为他要及时拍下那些白驹过隙的瞬间。
D . 两会代表认为税收应该从金字塔尖征收,如果标准定得太低或中庸,就会大而化之;一方面增加老百姓负担,同时也加大了税收部门的工作量。
1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地王大厦是中国当时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代表作,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程度在今天也可以堪称先进。
B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
D . 周克华被击毙处已经成为旅游景点。
2012年9月,搜狐网报道:游客模仿周克华被击毙。
15. (2分)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B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C . 舜,人也D . 则君子必自反也二、填空题 (共5题;共5分)16. (1分)“匠石之齐”一句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
17. (1分)“是不材之木也”一句中材的意思是________。
18. (1分)“其高临山”一句中高的意思是________。
19. (1分)“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一句是一个特殊句式,具体类型是________。
20. (1分)“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的句式类型是________。
你将拿什么和我相比呢?你将拿有用的树木和我相比吗?三、问答题 (共5题;共25分)2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其大蔽数千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也?”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轴,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措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
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本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人物——匠石栎树事件——结果——无用乃为大用2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
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庄子的这样一种避其苦而生的生存方式,有何积极意义?23. (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行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24. (5分)阅读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请准确翻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句话。
25.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1、2-1、3-1、4-1、5、答案:略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6-1、17-1、18-1、19-1、20-1、三、问答题 (共5题;共25分) 21-1、22-1、23-1、2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