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及其营养素叶酸的探讨
蔬菜水果营养-维生素、微量元素

各类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1、黄瓜黄瓜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族及许多微量矿物质,它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生吃口感清脆爽口。
从营养学角度出发,黄瓜皮所含营养素丰富,应当保留生吃。
但为了预防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黄瓜应先在盐水中泡15-20分钟再洗净生食。
用盐水泡黄瓜时切勿掐头去根,要保持黄瓜的完整,以免营养素在泡的过程中从切面流失。
另外,凉拌菜应现做现吃,不要做好后长时间放置,这样也会促使维生素损失。
2、西红柿西红柿中维生素A较丰富,维生素A对视力保护及皮肤晒后修复有好处。
凉拌西红柿不撒糖更好,否则甜味可能影响食欲。
肥胖者、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都不宜吃加糖凉拌西红柿。
3、柿子椒辣椒是所有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御各种疾病。
4、大白菜大白菜中膳食纤维和维生素A含量高,阳光刺眼的夏季多吃新鲜的大白菜,对护眼、养颜有益。
不过,不要吃储存太久、营养素损失过多的大白菜。
另外,消化性溃疡者也不宜生食大白菜,以免粗纤维的剐蹭刺激胃肠道创面。
5、芹菜芹菜富含粗纤维、钾、维生素B2、维生素(也叫尼克酸)等成分。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易上火,造成大便干燥。
同时,天热时人们失水多,容易造成钠钾失衡。
芹菜可帮助人们润肠通便,调节钠钾平衡。
维生素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和食欲都有影响,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B2,就容易引起疲劳乏力和口腔溃疡。
芹菜叶所含的营养素比茎多,弃之可惜,可焯一下凉拌吃。
芹菜营养十分丰富,100克芹菜中含蛋白质2.2克,钙8.5毫克,磷61毫克,铁8.5毫克,其中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瓜果蔬菜高1倍,铁含量为蕃茄的20倍左右,芹菜中还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都十分有益。
并且芹菜叶茎中含有挥发性的甘露醇,别具芳香,能增强食欲,还具有保健作用。
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蔬菜水果的营养成分:⑴碳水化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和果胶物质。
其所含种类及数量,因食物的种类和品种有很大差别。
【2024版】常见食物中的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及必需脂肪酸

RDA ODA 补充范围毒性最佳食物来源最佳补充剂促进因素抑制因素维生素维生素A(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功能缺乏症摄入量RDA ODA补充范围毒性最佳食物来源名称含量微克名称含量微克名称含量微克名称含量微克名称含量微克牛肝10800小牛肝8000胡萝卜8500豆瓣菜1424卷心菜900西葫芦2100甘薯5170瓜类1000南瓜500芒果1180西红柿350西兰花460杏610番木瓜610橘子280最佳补充剂促进因素抑制因素加热、光照、酒精、咖啡和吸烟。
维生素B1(硫胺素)功能2500微克视黄醇当量1000~3000微克视黄醇(如果已怀孕或准备怀孕,则摄入量不超过3000微克),3000~30000微克β-胡萝卜素长期每天摄入超过8000~30000微克视黄醇或一次服用30000微克视黄醇都可能出现中毒现象。
吸烟者以β-胡萝卜素形式单独摄入的量每天不超过6微克视黄醇当量。
视黄醇(动物性来源)、天然β-胡萝卜素及视黄醇棕榈盐(植物性来源)。
维生素A与锌共同作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保护维生素A,最好与复合维生素或抗氧化剂混合摄入。
产生能量、大脑活动以及消化过程的必需物质,可帮助机体有效利用蛋白质。
详述了营养素最易吸收和最有效的形态。
促进营养素吸收和利用的因素。
阻碍营养素吸收和利用的因素。
维生素A是皮肤和粘膜保持健康、防止感染所必需的物质,也是抗氧化物质和免疫增强物质,还可以帮助预防多种形式的癌症,是保持夜视能力的必需营养物质。
口腔溃疡、对较暗环境适应能力差、痤疮、易感冒或感染、皮肤干燥且呈鳞状、头皮屑、鹅口疮或膀胱炎、腹泻。
800微克视黄醇当量每种营养素都有哪些作用?功能是什么?你应该从食物和补充剂中摄入多少?摄入多少即为过量?这里将针对所有重要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及其他的营养素就上述问题逐一回答。
营养素推荐每日摄入量营养素最佳每日摄入量。
实际上,由于个体不同,ODA值有一个范围。
根据你从饮食中可能获得的量与营养素最佳摄入量之间的差距,它给出了你每天必须补充的最低量以及在你生理需要量非常高时允许补充的最高量。
食品营养和健康维生素B族

02
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1的功能与作用
促进神经传导
维生素B1对神经传导有促进作用,可以维 护神经系统健康。
促进新陈代谢
维生素B1参与能量代谢,对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都有重要作用。
维持心脏功能
维生素B1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缺乏时可 能导致心脏肥大和扩张。
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B1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抵 抗疾病。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症与过量表现
叶酸缺乏症
缺乏叶酸可能导致贫血、疲劳、舌炎、记忆力减退和抑 郁等症状。孕妇缺乏叶酸还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
维生素B12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贫血、神经病变、记忆减退和 抑郁等症状。对于素食者或老年人等易感人群,缺乏维 生素B12的风险较高。
过量表现
过量摄入叶酸可能导致恶心、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 状,以及皮肤过敏反应。过量摄入维生素B12可能导致 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病变等。
参与能量代谢
泛酸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重要 物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促进细胞修复
泛酸能够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有助于伤口愈合 和组织修复。
维持免疫功能
泛酸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身体抵抗力 。
维生素B5的来源与摄取
食物来源
泛酸主要存在于肉类、蛋类、豆类、坚果等食物中,其中以肉类中的含量最为丰富。
过量表现
过量摄入维生素B1可能导致头痛、腹泻、皮肤潮红等症状。
03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的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B2是人体细胞氧 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辅酶, 对于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RV)

附件3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RV)本附件规定了预包装食品用营养素参考值及其应用原则。
一定义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NRV):是食品营养标签上用来比较食品营养素含量多寡的参考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参照尺度或营养诠释。
其制定的依据是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
二适用范围NRV适用于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4岁以下的婴幼儿食品和孕妇食品的标签除外。
三使用方式营养素参考值(NRV)仅用于食品营养标签,使用方式如下:1、用于比较和描述能量或营养素含量的多少,如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数(NRV%);2、使用营养和健康声称时,用做标准参考数值。
3、在营养标签上,以100g(100ml)或每份食物中营养素含量占NRV的百分比标示,指定其修约间隔为1,如1%,5%,20%等。
四营养素参考值下表为能量和6个宏量营养素、14个维生素和14个矿物质的营养素参考值。
表1 能量和营养成分的营养素参考值能量和营养素NRV /天能量和营养素NRV/天能量和宏量营养素能量8400 kJ 泛酸 5 mg蛋白质60 g 生物素30 μg脂肪<60 g 胆碱450 mg饱和脂肪酸<20 g胆固醇<300 mg 矿物质总碳水化合物300 g 钙800 mg膳食纤维25 g 磷700 mg维生素钾2000 mg维生素A 800 μgRE 钠2000 mg维生素D 5 μg 镁300 mg维生素E 14mgα-TE 铁15 mg维生素K 80 μg 锌15 mg维生素B1 1. 4 mg 碘150 μg维生素B2 1.4 mg 硒50 μg维生素B6 1.4 mg 铜 1.5 mg维生素B12 2.4 μg 氟 1 mg维生素C 100 mg 铬50 μg烟酸14 mg 锰 3 mg叶酸400 μgDFE 钼40 μg注:1.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别占总能量的13%、27%与60%。
《食品营养与卫生》 课程笔记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笔记第一章营养学基础一、食品营养与卫生学1. 定义: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营养素、污染物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2. 研究内容:- 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含量、生理功能及摄入量:- 营养素的种类包括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 营养素的含量研究涉及不同食品中的营养素分布。
- 生理功能研究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 摄入量研究不同人群的营养素需求量和推荐摄入量。
- 食品中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含量、危害及预防措施:- 污染物来源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
- 污染物种类包括微生物、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
- 污染物含量研究食品中污染物的浓度。
- 危害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预防措施研究如何减少或消除食品污染。
二、营养学概述1. 营养学定义: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代谢和利用营养素的过程,以及营养素与机体健康关系的学科。
2. 营养素分类:-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构成和修复身体组织,参与酶和激素的合成。
- 脂类:储存和提供能量,保护内脏,维持细胞结构。
- 碳水化合物:主要能量来源,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 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参与骨骼构成、血液凝固、神经传导等。
- 维生素:如维生素A、C、D等,调节身体机能,预防疾病。
- 其他营养素:-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降低慢性疾病风险。
- 水:维持生命活动,调节体温,润滑关节。
三、食品卫生学概述1. 定义: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预防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学科。
2. 研究内容:- 食品污染来源及种类:- 生物性污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 化学性污染:如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
- 物理性污染:如异物、放射性物质等。
- 食品卫生质量控制措施:- 从源头控制:如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食品原料的选择。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营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 从分子水平利 用营养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成为21世纪营 用营养素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成为 世纪营 养学的又一研究热点。 养学的又一研究热点。 • 营养流行病学 Nutritional Epidemiology
(五)目前存在的营养问题 1、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共存, 、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共存, 2、人们需要的是具体的营养指导,且极具有 、人们需要的是具体的营养指导, 个体化。 个体化。 3、只有部分患有与营养密切相关的疾病的患 、 者真正体会到了营养的重要性外, 者真正体会到了营养的重要性外,大部分人 对营养的认识尚不全面,吃饱、 对营养的认识尚不全面,吃饱、吃精仍是他 们的目标。 们的目标。
[国外 国外] 国外 1、古代 、 公元前400年 Hippocrate创立营养学 公元前 年 创立营养学
2、近代 、 (1)启蒙期 ) KW Scheel, J Priestly 氮 、氢 、二氧化碳 Romonsov 物质守恒 Mendeleer 元素周期律 Lavoisier 呼吸是氧化燃烧 (2)鼎盛时期 ) Liebig 碳、氢、氮的定量 将不同食物对动物的功能进行了分类 Voit, Atwater人和动物体内的气体交换和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的气体交换和代谢 氮平衡 Rubner 三大营养素生热系数 Lusk 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 The Science of Nutrition
(六)营养学的任务 •基础研究 各种营养素的功能、食物营养 基础研究--各种营养素的功能 基础研究 各种营养素的功能、 成分分析 •营养与健康 特殊人群的营养要求 ( 生理 、 营养与健康--特殊人群的营养要求 营养与健康 特殊人群的营养要求(生理、 病理、易感人群) 病理、易感人群) •营养促进 管理 、 立法 、 教育 、 食物结构 、 营养促进--管理 营养促进 管理、立法、教育、食物结构、 食物资源
第八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整理

第1章 食物热效应概念 1.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类型 儿童:组氨酸 氨基酸模式 完全/参考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的功能 1g=?kcal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 了解氨基酸吸收/转运 生物价、氨基酸 评价…… 2.脂肪 了解什么是脂肪 甘油三酯功能 脂肪酸组成/长短链/饱和程度 磷脂功能 膳食脂肪的评价 多不饱和脂肪酸 能量百分比 20~30% 3.碳水化合物 分类、功能 糖原、淀粉(直链和支链哪个易消化) 膳食纤维的功能、小肠消化吸收 食物血糖指数 142 4.三大产能营养素 5.矿物质 常量/微量元素的概念、需要 钙:吸收途径、因素、缺乏、来源 铁:生理功能、吸收、因素、缺乏、来源 锌:功能、缺乏、过量、来源 硒:缺乏、来源 铬:功能、缺乏、来源 钾:缺乏、来源 6.维生素 功能、特点 脂/非脂 缺乏 维生素 A 和β-胡萝卜素的关系、缺乏、生理功能、来源 维生素 D:来源、功能、缺乏 维生素 B 来源、功能、缺乏 维生素 B1、B2、叶酸
1
维生素 C 来源、生理功能 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合理膳食的要求
以下是基础营养学需要掌握要求可以对照复习: 掌握内容:营养学的概念;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转 运,脂类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碳水化合物的适宜供给量。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人体一日能量需要的确定 方法。钙、铁、锌的食物来源、供给量,其他矿物质的营养需要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维生素 E 的生理功 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食物来源及适宜供给量。 熟悉内容:食物成分,人体营养需要 了解内容: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蛋白质和脂类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能量不足与过剩 的危害。矿物质的吸收与代谢。机体维生素营养状况评价。 点:合理膳食的概念与要求;人体的营养需要;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 质营养学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脂类的分类与功能,必需脂肪酸及其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分类,膳食 纤维的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消耗。矿物质的概念、分类、生理意义;钙、铁、锌吸收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以 及缺乏与过量的危害。维生素的概念、分类与命名;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B1、维生素 B2、叶酸、维生素 C 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危害,食物来源及适宜供给量。
《食品营养学》微量营养素-维生素PPT课件

目录
• 维生素的概述 • 水溶性维生素 • 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在食品中的来源与摄取 • 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
01
维生素的概述
维生素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不能由人体自 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分类
维生素B12(钴胺素)
参与红细胞生成和神经细胞代谢,维 持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健康。缺乏会 导致贫血、神经系统病变等。
维生素C
• 维生素C(抗坏血酸):具有抗氧化作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参与铁的吸收和利用。缺乏会导致坏血病、免疫力下降等。
其他水溶性维生素
01
02
03
泛酸(遍多酸)
参与能量代谢和脂肪合成, 维持皮肤和神经系统健康。 缺乏会导致皮炎、神经系 统病变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维生素D在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 促进骨骼的矿化和维持骨骼健康。它还可以调节细胞生长 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阳光照射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 主要方式,食物中的维生素D来源相对较少。缺乏维生素D 可能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疾病,以 及免疫功能低下、肌肉无力等症状。
维生素A也被称为视黄醇,是维持人体正常视觉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它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暗 适应能力。此外,维生素A对维持皮肤黏膜完整性、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护生殖功能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缺乏维 生素A可能导致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皮肤干燥、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维生素D
要点一
总结词
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血钙和磷水平,促进骨骼健康。
维生素与心血管健康
维生素B6、B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文主要是介绍食品营养及其营养素叶酸的探讨,向人们介绍一些关于食品营养学的一些基本理念以及营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中国的居民营养的现状,开篇介绍叶酸的基本理念以及其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等,叶酸的居民摄入量多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宣传并提高人们对于叶酸的重视程度提高人们的认知。
关键词:叶酸;营养;孕妇;NTDs;
Abstract Folate (folic acid) is also known as vitamin B9, is a water-soluble vitamin, it is one of the B vitamins. Folic acid by the pteridine, amino acid and L - glutamic acid, also called pteroylglutamic acid, it was named after was found: vitamins M, Bc, R factor, etc., in 1941, because from spinach was found in the biological factor, so named folic acid.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also calculate in food nutrition status, and some basic issues of the pathogenic factors and.
Key words:Folic acid; Nutrition; cancer 目录 1绪论
1.1课题背景 1.2目的和意义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叶酸的简介及与食品营养学的关联 2.1叶酸的简介 2.1.1 2.1.2叶酸的功能及其营养价值 2.1.3叶酸摄入量对人体的影响 2.2.2叶酸在食品营养中的疾病诱发疾病的机理 2.3本章小结 3提高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的普及 3.1宣传介绍食品营养的概念 3.2 介绍叶酸在食品营养中的作用 3.3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绪论 1.1课题背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们的疾病和死因的构成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我国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由过去的传染病转变为非传染病,我国居民膳食进入“慢性疾病时期”。我国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随之而来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也上升迅速,如高血压、糖尿病、
肥胖症、血脂异常等。在21世纪前期,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等慢
性病的患病人数和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并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疾病。在中国人群总体上存在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状况下,除了改善膳食之外,在常规饮食外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必要的。尽早和长期地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改善中国居民营养状况,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我们应该以“无病主动预防”的观念取代以往“有病被动治疗”的习惯。
我国是世界上婴儿出生缺陷高发过之一,每年约有80万-120万出生缺陷 婴儿诞生,占出生人口的4%-6%。国内专家指出这样的出生缺陷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孕妇每天补充适量的叶酸,就能预防绝大部分婴儿神经管机型的产生。(引用《叶酸的研究进展》1)
1.2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食品营养学这一新鲜词汇,知道其作用和地位,使人们了解到现在我国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随之而来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也上升迅速,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血脂异常等。在
21世纪前期,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和患病率
将进一步增加并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疾病。从而提高人们对营养保健的认知,做到防患于未然,防病重于治病的理念,通过本文是人们知道叶酸作为营养素之一的原因及其作用,提高人么你的认知度。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简单的介绍叶酸的一些基本知识理念,和一些检测方法,以及叶酸的致病机理和疾病的关系,让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叶酸与食品营养学,呼吁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认知,以及营养的合理分配。
2.叶酸的简介及营养学的联系 2.1叶酸的简介 叶酸(folic acid)也叫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叶酸(folic acid)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相当于蝶酰谷氨酸(pteroylglutamic acid,PGA),是米切尔(H.K.Mitchell,1941)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 叶酸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L-谷氨酸组成,也叫蝶酰谷氨酸,它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它在被发现后曾被命名为:维生素M、维生素Bc、R因子等,1941年,因为从菠菜中发现了这种生物因子,所以被命名为叶酸。叶酸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微溶于水,对热、光线、酸性溶液均不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对热稳定,烹调中损失可达50~90%。
2.2叶酸的功能及营养价值 2.2.1叶酸的功能 1.叶酸是合成核酸时所需的辅酶,叶酸不足,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正常细胞分裂与复制。 2.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
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它帮助调节胚胎神经细胞发育,防止新生婴儿患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症。 3.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物质(与B12),预防治疗叶酸贫血症。
4.保护粘膜,粘膜是细胞分裂、衰亡、再生的十分活跃部位。 5.抗癌作用,叶酸和烟酸一道能阻止自由基对染色体破坏。 2.2.2营养价值 叶酸富含于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食品中。食物中的叶酸若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叶酸主要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部位吸收。人体内叶酸储
存量为5~20mg。叶酸主要经尿和粪便排出体外,每日排出量为2~5ug。[2] 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
50%~70%;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 盐水浸泡过 的蔬菜,叶酸的成份也会损失很大。因此,人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
2.2叶酸的摄入量对人体的影响 2.2.1RNI与UL的定义
● RNI(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适当的营养素储备,保持健康。 ● 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当
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2.2.2中国居民膳食叶酸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叶酸参考摄入量(µug/d) 年龄(岁) RNI UL 0~ 65(AI) ——
0.5~ 80(AI) ——
1~ 150 300 4~ 200 400 7~ 200 400 11~ 300 600 14~ 400 800 18~ 400 1000 孕妇 600 1000 乳母 500 1000 美国叶酸的日推荐摄入量 年龄(岁) 组别 推荐量
0~0.5 婴儿 30
0.5~1 45 1~3 儿童 100 4~6 200 7~10 300 11~以上 青少年、成人 400 ------ 妊娠期 +400 ------ 哺乳期 +100 (《叶酸的研究进展》) 2.2.3摄入过多与过少的影响 1过量表现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一般超出成人最低需要量20倍也不会引起中毒。凡超出血清与组织中和多肽结合的量均从尿中排出。服用大剂量叶酸可能产生的毒性作用有: 1.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 2.口服叶酸350mg可能影响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 3.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
2缺乏症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
和叶酸缺乏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都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舌炎等,以舌炎最为突出,舌质
红、舌乳头萎缩、表面光滑,俗称“牛肉舌”,伴疼痛。维生素B12缺乏时常伴神经系统表现,如乏力、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等周围神经炎、亚急性或慢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表现;后者多见于恶性贫血,小儿和老年患者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无欲、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补充叶酸即可消失。孕妇缺乏叶酸,可使先兆子痫、胎盘剥离的发生率增高,患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怀孕早期缺乏叶
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神经管缺陷(NTDs)
是常见的新生儿先天畸形,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40万德NTD患儿出生,我国每年约有8万到-10万NTD患儿出生。1986-1987年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出生监测统计结果:NTD的发病率为2.74%,在各种出生缺陷中占首位。NTD的发生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在北方高于南方,分别为3.2%,农村高于城市,分别为7.25%和2.89%,9、10月份发病率最高,且NTD具有再发倾向。(引用《叶酸缺乏对妊娠的影响—天津市红桥区洪湖医院300130 东广玲》2) 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大量的过去和未来的研究发现中度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由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具有独立的直接的关系。高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呈线性关系。通过强化叶酸政策发现,血浆中高半胱氨酸的浓度有了明显下降。(《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