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关于蜂窝组织炎的叙述

关于蜂窝组织炎的叙述

关于蜂窝组织炎的叙述1.引言1.1 概述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也被称为蜂窝织炎或细菌性皮肤炎。

这种疾病通常由细菌引起,常见的是链球菌或葡萄球菌。

蜂窝组织炎主要影响皮肤和皮下组织,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和发热。

蜂窝组织炎的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肿、肿胀、发热的区域,类似于蜂巢的外观,因此得名蜂窝组织炎。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皮肤损伤或创伤后,细菌入侵皮肤并引起感染。

其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充血和可能的浆液或脓液渗出。

蜂窝组织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创伤、手术感染、皮肤病、糖尿病并发症等。

这些因素可导致破坏皮肤屏障,使细菌易于侵入皮肤和组织,并引发感染炎症反应。

本文旨在提供对蜂窝组织炎的深入了解,包括其定义、症状、原因以及治疗和预防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蜂窝组织炎相关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篇长文中,将对蜂窝组织炎进行详细叙述和探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蜂窝组织炎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定义、症状和原因。

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着重阐述蜂窝组织炎的定义,从医学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解释,包括炎症的形成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

接着,将探讨蜂窝组织炎的症状和原因。

详细描述蜂窝组织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部位的红肿、疼痛和热感,以及全身症状如发热和虚弱感等。

同时,分析引发蜂窝组织炎的主要原因,如感染、外伤和手术等。

结论部分将介绍蜂窝组织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用的治疗手段,如抗生素治疗、手术排脓和局部冷敷等。

同时,提供一些预防蜂窝组织炎的实用建议,如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外伤和注意手术创面的消毒等。

通过对蜂窝组织炎的全面叙述,旨在增加读者对该疾病的了解,提高对蜂窝组织炎的认知水平,促进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目的是通过本文对蜂窝组织炎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以增加读者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眼眶蜂窝织炎护理查房PPT

眼眶蜂窝织炎护理查房PPT

保持眼部清洁:定期清洁眼部,避免感染加重。 避免揉眼:避免揉眼导致炎症扩散。 局部用药:遵医嘱使用眼药水或眼膏,减轻炎症反应。 冷敷或热敷: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冷敷或热敷,缓解眼部不适。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 观察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 要,及时补充水分和 电解质,保持身体正 常代谢。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 理,减轻焦虑情绪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视力恢复
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 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护理的依从性 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护理安全: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辅助检查:血 常规、眼眶CT

临床表现:眼眶红肿、疼痛、流泪、视力下降等 体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眼球突出等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升高 影像学检查:CT或MRI显示眼眶周围脓肿、水肿等炎症表现 病原学检查:通过分泌物或组织样本培养确定病原体类型 其他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等,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添加项标题
患者的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护理人员 的态度、技能、沟通等方面。
眼眶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法和 注意事项
眼眶蜂窝织炎的发病原因和 症状
眼眶蜂窝织炎的预防措施和 日常护理
眼眶蜂窝织炎的健康教育和 心理支持
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用手揉眼
避免过度用眼, 注意休息
饮食清淡,避免 刺激性食物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护士的操作进行总结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高护理质 量。

蜂窝织炎演示ppt课件

蜂窝织炎演示ppt课件
根据病情调整抗生素
随着病情的发展,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以 提高治疗效果。
局部抗感染治疗
在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可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或湿敷等,以促 进局部炎症消退。
手术干预时机及方式探讨
手术时机选择
当蜂窝织炎形成脓肿时, 应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以避免炎症进一步扩散 。
手术方式选择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复发的症状,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 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和治疗难度
蜂窝织炎的症状多样且非特异性,使得准确诊断 和及时治疗成为挑战。
抗生素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了 治疗难度和复杂性。
并发症风险
蜂窝织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脓 毒症等,甚至危及生命。
影像学检查
对于深部或复杂性的蜂窝织炎,可进行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 病变范围、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检查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 评估预后。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抗感染治疗策略选择
早期、足量、广谱抗生素
蜂窝织炎多为混合感染,应早期、足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 可能的致病菌。
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蜂窝织炎的病情变化,如炎症的消退情况 、并发症的出现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更换抗生素、增 加局部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评估预后
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对蜂窝织炎的预后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 情转归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肉和筋膜等组织。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眶蜂窝织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眶蜂窝织炎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眶蜂窝织炎的护理
眼眶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视觉器官包括 1.眼球 2.眼眶 3.眼的附属器 4.視路 5.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
眼眶的组成
骨性眼眶:由额骨、蝶骨、筛骨、颧骨、泪骨、上颌骨和 颚骨七块骨骼组成,分为眶底、眶尖和眶壁 眼眶内容物:眼球、视神经、眼外肌、血管、神经、筋膜、 脂肪体
眼眶软组织解剖
眶内在眼球、眼外肌、泪腺、血管、神经和筋膜等组织间 有脂肪填充,起软垫作用。眶内无淋巴结。 1、眶脂体: 是填充于眼球、眼球外肌与眶骨膜之间的脂 肪组织团块。在眼球后方,视神经与眼球各肌之间的含量 较多,前部较少。眶脂肪由囊膜围成大小不同的脂肪叶, 在外侧更明显。从囊膜发出中隔,向内作为小叶的分界。 中隔是软而有血管的组织,又易含水而膨胀,炎症和血液 可沿中隔扩散。眶脂体的功能是固定眶内各种软组织,对 眼球,视神经,血管和泪器起弹性软垫样的保护作用。眼 球后方的脂肪组织与眼球之间,犹如球窝关节的关节头和 关节窝的关系,使眼球可以作多轴的运动,还可减少外来 震动对眼球的影响。
1、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位于眶尖部的圆孔,直径4-6m m,视神经管由此通入颅腔,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和交 感神经纤维通过。 2 、眶上裂:在眶上壁和眶外壁的分界处,是蝶骨大、小 翼间的裂口。位于视神经孔外下方,与颅中窝相通,由第 Ⅲ、Ⅳ、Ⅵ颅神经和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支)、眼上静 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
新技术、新进展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蜂窝织炎 传统蜂窝织炎手术治疗主要是开眶切开引流 鼻内镜手术优越性: 1.可视:术野清晰; 2. 微创:避免了鼻外切口、颜面部不留瘢痕,满足美观的 要求;
3.恢复快。
护理评估——一般资料
• • • • • 床号:13床 住院号:458916 姓名:丁xx 性别:男 年龄:30岁 • 住址: • • • • 职业:工人 文化程度:大专 入院诊断:左眼眶蜂窝织炎 入院时间:2015年7月9日

口底蜂窝织炎临床治疗体会

口底蜂窝织炎临床治疗体会

口底蜂窝织炎临床治疗体会许远志1,李 岩2,胡晓峰2(11齐齐哈尔车辆厂医院口腔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21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关键词:口底蜂窝织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78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1)09-0673-01 口底蜂窝织炎一般指口底多间隙感染,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

原因是下颌骨下方、舌及舌骨之间多种肌肉其走行又互相交错,因此,在肌肉之间、肌肉与颌骨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而形成各个间隙。

间隙之间又互相沟通,一旦由于牙源性或其它原因而发生蜂窝织炎,则十分容易向各个间隙蔓延,而引起广泛的蜂窝织炎。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有效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此病已难见到,但仍时有发生。

本文1997年以来,对11例口底蜂窝织炎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资料临床诊断口底蜂窝织炎11例,男性4例,女性7例。

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2916岁。

其中,化脓性10例,腐败坏死性1例。

均是牙源性引起的蜂窝织炎。

其中,1例有广泛性软组织的副性水肿。

术后拔除病灶牙11例,并行搔刮术。

所有病例愈后良好。

随访11例,最长4年,最短1年,未见复发。

112 方法常规口外消毒、铺巾,采取相应局部麻醉或阻滞麻醉,选择适当切口,原则是广泛的切开引流,用大量的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措施为:(1)病员侧卧位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2)保持局部引流通畅,可使用橡皮管引流;(3)加强口腔护理,给予口泰或口宝含漱;(4)在补液、输血、给氧、强心等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病员的反应;(5)有气管切开时,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其间配合应用合理的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治疗,预防休克的发生,待炎症完全控制住后,拔除病灶牙,并行彻底的刮治术。

2 讨论口底多间隙感染,一般多指双侧颌下。

蜂窝织炎护理查房PPT

蜂窝织炎护理查房PPT

伤口护理:保持伤 口清洁,定期更换 敷料,预防感染
疼痛管理:采用药 物、物理等方法缓 解疼痛,提高患者 舒适度
营养支持:根据患 者情况制定饮食计 划,保证营养摄入
心理护理:关注患 者情绪变化,提供 心理支持,增强信 心
效果评估:通过对比护理前后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护理措施的 有效性
心理护理策略: 提供心理支持, 减轻患者焦虑
和恐惧
效果评估:通 过心理测试和 观察,评估患 者的心理状态
和护理效果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性别、诊断、 病程等
查房结果: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及处 理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措施: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建议与展望:针对查房结果提出建 议及未来护理计划
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情绪 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积极预防感染,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
改进措施:根据效果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调整护理方案、加强 健康教育等
患者反馈:收集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团队协作: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感染扩散:蜂 窝织炎未得到 及时控制,导 致感染扩散至
周围组织
脓肿形成:炎 症加重,形成 脓肿,需切开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 全身表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肿胀、皮下气肿等
减轻疼痛:通过有 效的护理措施,减 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康Leabharlann :促进 患者的康复,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通 过护理措施,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护理体会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护理体会
1 临床 资 料
发热 , 中毒症状重 , 能量、 白质消耗大 于摄人量 蛋 易 引起 酸碱 平 衡 失 调 及 电解 质 紊 乱 , 一 步 降 低 进 病人 的抵抗 力。因此 , 应该鼓励病人 进食 有丰富 营养 、 高热量、 易消化 的流质饮食 , 对于没有办法 吞咽的患者则应进行静脉补充营养 。对于合并糖 尿病的患者 , 则应给予低盐 、 低糖饮食并加强血糖
( 收稿 日期 :0 00 .7 2 1 -31 )
监测 。
1 O例腐 败 坏 死 性 习底 蜂 窝 织 炎 患 者 中 男 6
例 , 4例 。平均年 龄 3 女 8岁 , 合并 糖尿病 2例 。 致病原因: 牙源性感染 7例 , 腺源性感染 3 例。其 中出现中毒性休克 1 , 例 呼吸困难 5 , 例 行环 甲膜 穿刺再行气管切开 l , 防性气管切开 4 。 例 预 例
腐败坏死性 口底蜂窝织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口底黏膜水肿 , 舌体被挤压抬高 , 肿胀 向舌根发展 出现呼吸困难 , 至发 生窒息的危险。因而气道 甚 阻塞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是关键 。严密观察 口底 、 舌体水肿有无加重 , 舌根部有无水肿 , 患者有无烦
躁、 呼吸急促 、 口唇青紫 、 发绀等现象 以及观察血 氧饱 和度有无 降 低 。 当出 现异 常 迹 象 时报 告 医师
及时抢救 , 同时 护理人 员应备好 紧急情况下环 甲 膜穿刺的穿刺针及气管切开包。
23 饮食 护理 .
腐败坏死性 口底蜂窝织炎 因呼吸困难往往需 要行气管切开术 , 在行气管切开术 的护理 同时要 定期清洁气管切开处 伤 口, 防止颌下切开处 的脓 性 分泌 物 污染 伤 口, 引起 伤 口感 染 。
26 气管 切 开 的护理 .

蜂窝组织炎

蜂窝组织炎

临床表现
常因致病菌的种类、毒性和发病的部位、深浅而不同。临床常见有以 下几种类型: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组织炎 其表现为局部皮肤组织肿胀疼痛,表 皮发热发红,红肿边线不清,中央部位呈暗红色,边缘稍浅。病变位 于较疏松组织时,疼痛较轻;深部位时,皮肤红肿常不明显 ,但有局 部组织的肿胀和深压痛 ,全身症状明显,常伴有发热、寒战、全身倦 怠、关节痛、白细胞上升等。
染疗效肯定的糖肽类杀菌剂,它可与磷霉素、氨基糖苷类、
利福平和夫西地酸等合用。临床上一直把它作为治疗
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但近年来已有MRSA对万古霉素
敏感性降低的报道。有研究证明:对于这种对万古霉素敏
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合应用万古霉素和具有
抗葡萄球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取得很好的疗
2、产气性皮下蜂窝组织炎 主要致病菌是厌氧菌,常发生与大小 便污染的会阴部或下腹部伤口处。早期为皮下蜂窝组织炎,随着病情 加重表现为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坏死,脓液恶臭,局部 有捻发音,全身状况迅速恶化。
3、颌下急性蜂窝组织炎 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 困难,甚至窒息;炎症有时还或蔓延到纵隔。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较易出现伤口愈合不全 的问题,若不谨慎处理更易引发蜂窝组织炎甚至局部坏死 性筋膜炎而须截肢,甚至死亡。
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本来脚的大拇指关节就易受尿酸结 晶的侵蚀,万一遭细菌感染,容易使感染的情况加剧,所 以要特别小心。
肝功能受损者:有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於伤口 的愈合力较差,对於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也比较差,所以容 易产生水皰及坏疽。
精选课件
2
YOUR LOGO
相关检查阳性指标:
1 查血:WBC、血沉、C-反应蛋白都偏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作者:崔娜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71-02
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少数可由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等引起。

感染大多发生在外伤、溃疡后,也可由细菌直接通过皮肤微小创伤而侵入。

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溶血性链球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能降解疏松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

链球菌也能分泌链激酶,可溶解纤维素,不易被局限,因此细菌易于通过组织间隙和淋巴管扩散,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因此常易并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局部外伤、血运不良、挤压疖肿以及放射疗法常常是蜂窝织炎的诱因。

1 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肢、足背、颜面、外阴、肛周等部位。

由于致病菌不同、毒性不同以及发病部位和其深浅的不同,临床症状也轻重不一。

一般病变浅者,患部呈现弥漫性红肿,皮肤紧张而坚实,中央炎症显著,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

由葡萄球菌引起者脓液较稠,链球菌引起者脓液较稀。

病变位置深者,红肿多不明显,有深部压痛。

蜂窝织炎常伴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转移性脓肿,甚至发生败血症。

但局部不产生水疱。

患者可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

局部剧痛,红肿,境界不清,可有凹陷性水肿,约2周结瘢痕而愈。

2 蜂窝织炎的诊断与鉴别
蜂窝织炎好发于下肢、足、臀部、外阴及肛周等处。

一般患处呈弥漫性红肿、边界不清,其上可发生水疱,中央炎症明显,局部有疼痛及压痛。

可出现波动、破溃、排脓,亦可不破、吸收、消退。

慢性蜂窝织炎致局部变硬、萎缩时称硬化性蜂窝织炎。

常伴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可有局部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甚至可并发转移性脓肿、败血症。

常因致病菌的种类、毒性和发病的部位、深浅而不同。

表浅的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深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多不明显,常只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但病情严重,全身症状剧烈,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无力、白细胞计数增加等。

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炎症有时还或蔓延到纵隔。

由厌氧性链球菌、拟杆菌和多种肠道杆菌所引起的蜂窝织炎,又称捻发音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在被肠道或沁尿道内容物所污染的会阴部、腹部伤口,局部可检出捻发音,蜂窝组织和筋膜有坏死,且伴有进行性皮肤坏死,脓液恶臭,全身症状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