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综合检测题(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3分)A.怅然.(chàng) 蹒跚匍匐.(fú) 假寐B.怂.恿(sǒnɡ) 叮瞩缀.行(chuò) 温驯C.虐.待(nǜe) 羞怯怪诞.(dàn) 禁锢D.蜷.伏(quán) 余晖麝.香(shè) 懒堕(解析:B.“瞩”应改为“嘱”,“缀”应读作“zhuì”;C.“虐”应读作“nüè”;D.“堕”应改为“惰”。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3分)A.在我国公安部“猎狐行动”的强大攻势下,那些害怕受制裁而畏罪潜逃....跑到国外的犯罪分子,最近一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

B.贵阳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

C.遇见通情达理的人,我们当然感到身心舒畅;遇见怪诞不经....的人,我只当散心取乐。

D.“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做客《开讲啦》,九旬高龄仍神采奕奕....,演讲50分钟,感动全场。

(解析:A项“畏罪潜逃”指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

与“害怕受制裁”意思重复。

)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3分)A.《朝花夕拾》中《猫·狗·鼠》《二十四孝图》两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讽刺丑恶和批判旧道德。

B.“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朝花夕拾》中对范爱农的描写,突出他冷峻、孤傲、怪僻的性格特征。

C.《西游记》中天庭两次招安孙悟空,第一次招安,因为托塔天王所率天兵天将为孙悟空所败,太白金星又献安抚之计,结果是授孙悟空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A.怅然.(chàng)蹒.跚(pán)匍匐.(fú) 假寐.(mèi)B.怂.恿(sǒnɡ) 叮嘱.(zhǔ)温驯.(xùn) 缀.行(zhuì)C.虐.待(nǜe) 羞怯.(qiè)怪诞.(dàn) 禁锢.(gù)D.蜷.伏(quán) 余晖.(huī)麝.香(shè) 懒惰.(duò)(解析:C项“虐”应读作“nü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3分)A.在我国公安部“猎狐行动”的强大攻势下,那些害怕受制裁而畏罪潜逃....跑到国外的犯罪分子,最近一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

B.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但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C.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

D.“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做客《开讲啦》,九旬高龄仍神采奕奕....,演讲50分钟感动全场。

(解析:A项“畏罪潜逃”指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

与“害怕受制裁”意思重复。

)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

B.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C.“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

”D.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解析:A项的顿号应该删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C.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综合检测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综合检测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综合检测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朗润.(rùn)应和.(hé)着.落(zháo)分歧.(qí)B.贮.蓄(zhù)粗犷.(kuàng)静谧.(bì)絮叨.(dāo)C.澄.清(dèng)霎.时(chà)吝啬.(sè)徘徊.(huí)D.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shì)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蝉烘托遮敝匿笑翻来覆去B.蒂吝啬诀别狼狈不求甚解C.窜感概祷告奥秘煞有戒事D.捡憔悴诅咒净谧花支招展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把天府芙蓉园建设成市级森林公园,是武侯区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

B.紫坪铺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成都地区使用外,还向绵阳、德阳等地输送。

C.领川外国语学生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武侯区簇桥簇马路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A.怅然.(chàng)蹒.跚(pán)匍匐.(fú) 假寐.(mâi)B.怂.恿(sǒnɡ) 叮嘱.(zhǔ)温驯.(xùn) 缀.行(zhuì)C.虐.待(nǜe) 羞怯.(qiâ)怪诞.(dàn) 禁锢.(gù)D.蜷.伏(quán) 余晖.(huī)麝.香(shâ) 懒惰.(duò)(解析:C项“虐”应读作“nûâ”。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3分)A.在我国公安部“猎狐行动”的强大攻势下,那些害怕受制裁而畏罪潜逃....跑到国外的犯罪分子,最近一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

B.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但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C.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

D.“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做客《开讲啦》,九旬高龄仍神采奕奕....,演讲50分钟感动全场。

(解析:A项“畏罪潜逃”指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

与“害怕受制裁”意思重复。

)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

B.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C.“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

”D.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解析:A项的顿号应该删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C.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怪诞.(dàn)蜷.伏(juǎn)蹒.跚(pán)B.嗔.怪(chēn)亢.奋(kànɡ)睥.睨(bì)C.感喟.(wèi)禁锢.(gù)虐.待(nüè)D.绦.带(tāo)榛.子(zhēn)惊愕.(è)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孤苦伶仃普天同庆迫不急待B.大相径廷恋恋不舍张牙舞爪C.神彩奕奕直截了当恍然大悟D.戛然而止盛气凌人不计其数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李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C.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D.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再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郑振铎的《猫》是—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

B.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C.《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

D.蒲松龄(1640—1715),明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室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只大鸟,在离地相当远的空中缓缓而飞。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D.落日的余晖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6.综合性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考试时间:100钟 满分:120)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痴.想(chī) 喧.腾(xuān) 收敛.(liàn) 诱.惑(yîu) B、伫.立(zhù) 啜.泣(zhuì) 迸.溅(bâng) 挑.逗(tǎo) C、凝.成(níng)盘虬.(qiú) 偌.大(ruî) 嶙峋.(xún) D、纳罕.(hàn) 瀑.布(pù) 枯槐.(huái) 蜷.曲(juǎn) 【答案】C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酝酿 宛转 舒活 花枝召展 B.缭亮 宽敞 澄清 忍俊不禁 C.栅栏 肥硕 枯涸 头晕目眩 D.寥廓 宽怒 迸溅 一丝不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A:婉.转 花枝招.展 B:嘹.亮 D:宽恕.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榕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处心积虑: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学校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攀枝花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D.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选出下列没有应用....修辞手法的一句: ( )(3分)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B、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的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C、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D、上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拟人B:比喻D:拟人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回忆起来十分有趣,表现了童趣、快乐。 B、《蝉》一文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写出了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悟。 C、《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回忆起家门前的紫藤萝从稀落到被拆除的命运,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D、《贝壳》一文中,作者表达了要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的愿望和决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事,是告诉读者要直面挫折 3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①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次北固山下》表达自然景物新旧更替的句子是 , 。 ④ 《天净沙 秋思》中表达游子思乡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⑤朱自清在《春》中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一句诗来描写春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案】①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④ 断肠人在天涯⑤吹面不寒杨柳风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44分) (一) 古诗阅读(6分)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8. 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9. 这首诗的后两句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8. 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9. 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促,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品味。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理解诗歌内容,再抓住关键词语去品味理解,从“淡白”“花满城”等词能概括出梨花的“洁白·繁盛、美丽”的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这首诗歌借景抒情,诗歌前两句写梨花的美丽与繁盛,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和“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1)曳铁钯 (2)溯流 11. 解释下列划线字。(4分) (1)山门圮于河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啮沙为坎穴 (4)据理臆断 12. 翻译句子。(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13. 选择题。(2分)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①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②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14. 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从中你有什么收获?(3分) 【答案】 10. yâ sù 11. (1)倒塌 (2)事物的道理、规律(3)侵蚀、冲刷 (4)主观地判断 12. (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2)然而天下事物,我们只了解他一部分,而不了解全部的情况很多 13. C.B 14. 学者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解析】 5

10.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曳”注音,独体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句中的“木杮、携”的含义。2句中“但、其二者”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段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理解全文,然后根据理解选择答案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对于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类的题型,我们可以在阅读了全文之后,把握中心主旨,然后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将我们的实际联系起来,表达出我们健康积极的观点。这是一种开放性试题,可以发挥出各自的水平,但不能脱离文章。因此,此题可以得到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启示。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 阅读课文选段(12分) 春(朱自清)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5. 选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任选一种作答)(3分) 16. 最后三段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3分) 17. 选段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8. 谈谈这一部分给你怎样的感受或启发。(3分) 【答案】 15. 比喻或排比。作用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