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之照明
车间照明亮度标准

车间照明亮度标准车间照明是保障生产作业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了确保车间内的照明亮度符合标准,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照明亮度标准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和布局。
首先,根据《工业企业建筑设计规范》(GB 50034-2013)的相关规定,车间内的照明亮度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于精密装配、检验和装配作业场所,照度应不低于750lx;对于一般装配、检验和装配作业场所,照度应不低于500lx;对于一般生产作业场所,照度应不低于300lx。
此外,对于特殊作业场所(如焊接、喷漆、机加工等),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照明设计,确保工人能够清晰地看清操作对象,避免因照明不足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其次,要合理设计和布局车间的照明设施,以确保照明亮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考虑车间内的工作区域、设备摆放、通道、仓库等不同区域的照明需求,合理选择照明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
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车间内的自然光线条件,合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从而节约能源并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车间照明设施也是确保照明亮度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照明设备进行清洁、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灯具和灯管,确保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车间内的照明亮度进行检测,确保照明亮度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出现照明不足或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照明设计和布局,以满足工作场所的照明需求。
总之,车间照明亮度标准的确保是车间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
通过了解相关的照明亮度标准,合理设计和布局车间的照明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我们可以确保车间内的照明亮度符合标准要求,为工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

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一、引言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办公室照明设计与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办公室建筑,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
二、术语与定义1. 办公室:指用于工作、业务办公的室内空间。
2. 照明设计:指办公室照明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包括灯具安装、照明布局等。
3. 照明施工:指照明设计方案的实施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三、照明设计要求1. 照明亮度:(1) 办公室照明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2) 办公室内不同区域的照明亮度应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调整,如会议室、办公区、休息区等。
2. 照明均匀度:(1) 办公室照明均匀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2) 照明均匀度应保证办公区域内没有强烈的光线差异,避免造成眩光和视觉疲劳。
3. 照明色温:(1) 办公室照明色温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2) 建议选择色温为4000K-5000K的白光照明,以提高员工的警觉性和工作效率。
4. 照明色彩还原性:(1) 办公室照明色彩还原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2) 照明色彩还原性应保证员工能够准确辨认物体的颜色,提高工作效率。
5. 照明控制:(1) 办公室照明应设置合理的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开关、调光器等设备,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的照明调整。
(2) 照明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调光、定时开关等功能,以节约能源并提高照明效果。
四、照明施工要求1. 灯具安装:(1) 灯具应按照照明设计方案进行安装,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和照明效果的达到。
(2) 灯具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办公室的天花板高度和照明需求进行合理调整,避免造成眩光和阴影。
2. 照明电气工程:(1) 照明电气工程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2) 照明电气工程应采用优质的电线、插座等设备,以提高照明系统的寿命和稳定性。
照明开关管理制度

照明开关管理制度一、前言照明设备是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工作场所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合理使用照明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为了规范照明设备的使用,确保工作场所的照明设备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作场所的照明设备,包括办公室、生产车间、仓库等。
三、照明开关操作规范1. 打开照明设备:员工在进入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工作场所时,应按需打开照明设备。
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自然光线,尽量减少使用照明设备。
2. 关闭照明设备:员工在离开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工作场所时,应及时关闭照明设备。
在不使用的区域,也应关闭照明设备,确保节约能源。
3. 合理设置照明亮度: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照明设备的亮度,不要过亮或过暗,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4. 照明设备故障处理:遇到照明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修,不得私自拆卸或修理,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四、照明设备节能措施1. 使用LED照明设备:LED照明设备能够更好地节能,对于长时间使用的场所,应优先选用LED照明设备。
2. 定时开关:对于不需要24小时连续使用的照明设备,可以设置定时开关,按照工作时间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以节约能源。
3. 定期清洁:照明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累灰尘,影响照明效果。
定期清洁照明设备,可以提高照明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5. 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在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工作场所布置时,应尽量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照明设备的依赖。
五、责任分工1.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照明设备故障,提出节能建议。
2. 员工:严格遵守照明开关操作规范,合理使用照明设备,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
3. 物业保洁人员: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清洁照明设备,确保正常使用。
六、督察检查公司将定期开展照明设备使用情况的督察检查,对于违反规定的情况,将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向违规者进行警告或处罚。
确保工作场所照明充足

确保工作场所照明充足良好的照明条件是一个高效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场所,适当的照明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眼睛疲劳并保护员工的视力健康。
因此,确保工作场所照明充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照明设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合理的灯具选择在选择灯具方面,我们应该考虑灯具的亮度、色温和光照角度。
对于不同的工作环境,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例如,在办公室环境中,我们可以选择较高亮度的LED灯具来提供统一而明亮的照明。
而在工业生产现场,我们则可以使用特殊的工业灯具来满足更高的亮度要求。
二、合理的灯具布置灯具的布置对于工作场所的照明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办公室等环境中,我们可以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来避免出现强烈的光源直接照射员工的眼睛,从而减少眼睛疲劳。
同时,还可以结合自然光线来优化照明效果,使工作场所更加明亮宜人。
三、适应个体需求不同的员工对于照明需求有所差异。
为了满足个体的需求,我们可以考虑为每个员工提供可调节的照明设备。
例如,提供可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的台灯,让每个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合适的照明条件。
四、定期维护和检查保持工作场所的照明充足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灯具的老化、灯泡的燃尽等因素会导致照明效果变差。
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定期更换老化的灯具和燃尽的灯泡,确保照明效果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五、员工培训除了改善照明条件外,员工的正确使用和保护也非常重要。
通过员工培训,让每个员工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照明设备的知识,可以减少因为错误使用而导致的照明问题。
充足的照明对于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灯具选择、合理的灯具布置、适应个体需求、定期维护和检查以及员工培训等措施,我们可以确保工作场所照明充足,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只有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员工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

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一、引言办公室照明是保障员工工作效率和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办公室照明质量,保证员工的视觉健康和工作效率,国家制定了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
二、标准适用范围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类办公室的照明设计和施工,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
三、照明设计要求1. 光照强度:办公室照明应保证工作平面的光照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一般情况下,办公室工作区域的光照强度应在300-500勒克斯之间。
2. 照明均匀性:办公室照明应保证工作区域的照明均匀性。
在工作区域内,照明强度差异应控制在20%以内。
3. 色温要求:办公室照明的色温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一般情况下,办公室照明的色温应在4000-5000K之间。
4. 色彩还原性:办公室照明应保证良好的色彩还原性,以满足员工对色彩的准确识别需求。
色彩还原指照明下物体的颜色与自然光下物体的颜色的相似程度。
5. 反射率要求:办公室照明的墙面、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的反射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以提高照明效果和舒适性。
6. 防眩光要求:办公室照明应采取措施防止眩光对员工视觉造成不良影响。
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应合理设计,避免直接照射员工的眼睛。
四、照明设备要求1. 照明灯具:办公室照明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灯具,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节能性能。
灯具的光束角度、光束分布和光束方向应符合办公室照明的要求。
2. 照明控制系统:办公室照明应配备照明控制系统,以便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灯光的调整和控制。
照明控制系统可以采用传感器、调光器等设备,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
3. 照明电源:办公室照明的电源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照明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五、照明施工要求1. 照明布线:办公室照明的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照明设备的供电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2. 照明安装:办公室照明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照明设备的稳固和安全性。
工作场所照明管理标准

工作场所照明管理标准工作场所照明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非常重要,而合理的照明管理标准则是保障工作环境的基础。
本文将就工作场所照明管理标准进行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照明设备选择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亮度、颜色还原指数和节能性。
亮度要能够满足工作需求,颜色还原指数要高,能够还原物体真实的颜色,节能性则可以降低用电成本。
另外,对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的员工,应特别选择对眼睛友好的柔和光线。
二、照明布局规划工作场所的照明布局需要考虑全方位的照明覆盖,避免产生阴影区域和反光问题。
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天花板、地面和工作台等位置的照明设备来实现。
合理的照明布局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和效率。
三、照明强度标准照明强度是指在工作区域的照明光强度,通常以勒克斯(Lux)为单位。
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任务需求,照明强度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细密的装配工作需要较高的照明强度,而一般办公室工作则可以适中。
四、照明调节和控制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具备调节和控制的功能,以适应不同时间段和环境的需求。
比如,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而在夜晚或阴天则可以增加照明强度。
智能化的照明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照明资源,节约能源成本。
五、照明安全管理在工作场所的照明管理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照明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因老化或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此外,为避免眩光和电磁辐射对员工视力和健康的影响,还需要合理设置照明设备的高度和角度。
综上所述,工作场所照明管理标准是保障员工工作舒适度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选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合理规划照明布局、控制照明强度和保障照明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工作环境质量,促进生产力的提升。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

办公室照明国家标准一、引言办公室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场所,良好的照明环境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舒适感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办公室照明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二、照明要求1. 照度要求:办公室的照度应满足工作和视觉需求,保证员工的视觉舒适。
普通来说,办公室内的照度应达到300-500勒克斯。
2. 均匀度要求:办公室的照明要求均匀,避免强弱光差过大的情况。
照明均匀度应达到0.7以上。
3. 色温要求:办公室的照明色温应适中,普通推荐在4000-5000K之间,以保证员工的视觉舒适和工作效率。
4. 显色指数要求:办公室的照明要求有良好的颜色还原性,普通要求显色指数Ra达到80以上。
三、照明设备1. 照明源:办公室的照明可以采用荧光灯、LED灯等照明源。
荧光灯的功率普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而LED灯的功率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 灯具布局:办公室的照明灯具应合理布局,避免产生阴影和眩光。
灯具的安装高度应适中,普通推荐安装在2.5-3米的高度。
3. 调光设备:办公室的照明可以配备调光设备,以满足不同工作场景和员工的照明需求。
调光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节能要求为了提高办公室照明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对照明设备的节能要求如下:1. 办公室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能效标准,确保其能效等级达到一定要求。
2. 办公室照明设备应具备自动感应和调光功能,以根据光照强度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照璀璨度。
3. 办公室照明设备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源,如LED灯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五、安全要求为了保障办公室照明的安全性,国家对照明设备的安全要求如下:1. 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如电器安全认证等。
2. 照明设备的电源线应采用防火、耐热的材料,并且布线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规范。
3. 照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六、维护和管理为了保证办公室照明的长期有效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1. 定期检查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亮度,及时更换损坏的灯具。
EN12464-1-2012(中文版)光和照明-工作场所照明-第1部分室内工作场所

计算式: ——无标准计算式(来自窗户的刺眼炫光) ——UGR(来自室内灯具)
UGR限值不能超过表5要求值。 UGR系列值:10、13、16、22、25、28
灯具在视场的最小防护角见表2,此表适用于指定灯具。
4.5.3 炫光防护
4.5.4
任务区高亮度反射能改变区域能见度,通常是有害的。
通过以下方式预防或降低漫反射和反射炫光:
有如下情况时,维持照度可提高:
——危险区域工作的视觉
照度可提高情 况
——纠错昂贵 ——精确度、增量要求很重要 ——任务细节非常小尺寸或者低对比
——任务持续时间非常长
——工作者视觉功能低于正常值
照度可降低情 况
有如下情况时,维持照度可降低: ——任务细节非常大尺寸或者高对比 ——任务持续时间非常短
对于任务区域尺寸和/或位置未知的工作环境,以下两者其一适用:
以下情况的光会降低DSE上的演示对比度: ——显示屏表面照明引起的漫反射,和 ——灯具和显示屏亮面反射的亮度 本节给出了正常观看方向,灯具在DSE上反射的亮度限值。 下方垂直面至仰角65°及以上的灯具,放射状灯具,显示屏垂直或倾斜15°的工作台亮度平均限值如 表4:
4.9.2
downward flux光源亮度 限值
视觉任务定向 照明
指定方向的照明可以展示视觉任务的细节,可以提高他们的可见度,便于任务的执行。同时,应避免 意想不到的漫反射和反射眩光,具体见4.5.4。 应避免干扰视觉任务的恶劣阴影。但有些阴影有助于增加任务的可见性。
4.7 配色 4.7.1 一般要求
近白灯或透射光的颜色特征通过以下两个属性描述: ——光的色彩表现 ——它的显色能力,即人和物的色彩表现效果 以上两点需同时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2 光源與發光原理
2. 非熱體 ( luminescent body):非熱光之發光原 因很多,有放射發光 (如夜光漆)、化學發光 (如燃燒氧化)、生物發光 (如螢火蟲)、陰極線發 光 (如映像管)、電氣發光等。
❖ 一般電器照明所利用者大都是電氣之非熱光。 電氣非熱光所發之光,其色澤隨封入之氣體 種類而有不同之光譜,像日光燈、霓虹燈、 鈉氣燈、水銀燈、探照燈等都是屬於放電燈。
12.2.1 光之測量
❖ 有關光的測量,即測光學 (photometry);目前應 用較廣的主要有兩套測度系統,一種稱為USCS (U. S. Customary System),另一種為SI單位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 USCS制:fc(footcandle)
❖ 由於色溫代表的只是光源的色相,並不是此一光源 真正的光譜組成。
12.1.4 表色系統
❖ 光波在物理上可藉波長和振幅來描述,但心 理上的顏色向度有三個:(1)色調 ;(2)明度; 和(3)彩度 (或稱飽和度)。常以各種不同的表 色系統作為描述顏色的標準。
❖ 今日所使用的表色系統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大多數表色系統其基礎是如圖12.2的色錐 (color cone) 。
12.1.3 色之性質
❖ 當一個光源所發的光,其波長大約呈相等比例分布 時,看起來是白色的,所以稱為「白光」。可是大 部分的光源 (如各類燈具) 其光譜雖包括大多數的波 長,可是在某一區域的能量卻特別強一點,因此看 起來就呈現出帶黃色、帶紅色、帶藍色等的顏色。 照明工程師以光源的「色溫」 來描述其色相 (所呈 現的顏色)。
12.1.3 色之性質
❖ 在可見光譜內不同的波長會產生各種顏色的知覺,紫色大約 在400 nm左右,接著是藍色 (450 nm左右)、綠色 (500 nm 左右)、黃橙色(600 nm左右) 以及紅色 (700 nm及以上)。
❖ 眼睛中有兩種基本的受納器──桿細胞和錐細胞,各有各的 敏感性功能。當照明水準高時,桿細胞和錐細胞都能作用, 稱為「明視力」 (photopic vision),此時眼睛對波長550 nm (綠) 左右的光最敏感。當照明水準降低時,錐細胞漸漸失效 , 改由桿細胞主宰視覺,稱為「暗視力」 (scotopic vision), 此時眼睛對波長500 nm左右 (藍—綠) 的光最敏感。這種明 視力興暗視力間感受性的轉換稱為「Purkinje效應」 (Purkinje effect)。
❖ 可見光的波長很短,其單位通常採用nm或 (Angstron) 來表示,其意義如下:
1 nm = 109
1A0 = 1010 m
故
nm
=
10
0
A
12.1.2 光源與發光原理
❖ 光源可分為以下兩類:
1. 白熱體(incandescent body):它所發之光稱為 白熱光。將一根鐵棒放在爐火中燒熱時,它首 先會發出紅外線光波,也就是輻射熱;等溫度 較高後,鐵棒呈現暗紅色,即發出波長較長的 可見光波;如繼續加熱,則波長較短的可見光 逐一發射出來 ,等到白熱時,人眼所能見到的 光波皆同時發射而合成所謂白光,此即白熱體 發光的原理。白熱燈泡即為鎢絲溫度上升所致 之發光現象。
12.1.4 表色系統
❖ 數種的表色系統都包含有以色錐為基礎而依序排列 的色板或色票,例如Ostwald系統 (Container Coporation of America, 1942)、DIN表色系統 (Richter,1955)、自然表色系統 (natural color system, Hard and Sivik, 1981) 及Munsell系統 (Munsell Color Co., 1973)。
❖ 由圖12.1可知,絕大部分的電磁波都是眼睛 所無法感知,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看到, 這部分稱為可見光譜。
12.1.1 光之性質
❖ 可使眼睛產生視覺的光波波長約在380 nm至 780 nm之間,不同的波長又可引起人們不同的 顏色知覺。當一束太陽光透過三稜鏡,我們就 可以看到陽光分為一系列色彩鮮艷的有色光, 其中波長最長的是紅色光 (約700 nm),接著依 序 光為(約橙4、00黃n、m)綠。、藍、靛,到波長最短的A0 紫色
❖ 其中Munsell系統最廣為人知,此系統包含的色樣超 過 1,000種 ,每一種都依其色調、明度及彩度為基 礎賦予一個代號。
12.1.4 表色系統
❖ 另一種廣泛應用的表色系統是 CIE顏色計量系統 (國際照明委員會,簡稱CIE, 1971)。此系統的基礎 是認為任何顏色都可用紅、綠、藍三色加以組成, GIE系統可決定產生某種設想光源的組成比例。
❖ SI制:lx(lux) ❖ 兩者間的關係為:
1fc
100
2
1x 10.76lux
30.48
12.2.1 光之測量
❖ 圖12.4表示在一個點光源下照射在一個被照 面上的照度乃依循「平方反比定律」 (inverse-square law),亦即
照度 (lx) =
cd
D2
式中D為被照面距光源的公尺數。
12.1光與色
❖ 12.1.1 光之性質 ❖ 12.1.2 光源與發光原理 ❖ 12.1.3 色之性質 ❖ 12.1.4 表色系統
12.1.1 光之性質
❖ 所諧「光」,是一種輻射能,它能夠刺激眼 睛的視網膜而產生視覺,要是沒有光或沒有 足夠的光,就什麼東西也看不見。由於光是 以波動的方式傳播,所以又稱為光波,又因 其循直線前進,所以也稱為光線。
12.2.1 光之測量
❖ 由被照面所反射的亮度與照射在被照面上 的照度之比稱為「反射比」 (reflectance)。 計算反射比的公式如下:
❖ 此一想像光源可以用名為X、Y、Z的三個來源以數 學的方法導出。X源代表的是紅色光譜區,Y源是綠 色區,Z源是藍色區,這些比例 (記成X、Y、Z) 稱 為欲配色的顏色座標 (color coordinates),圖12.3。
12.2光及能見度之測量
❖ 12.2.1 光之測量 ❖ 12.2.2 能見度之概念 ❖ 12.2.3 作業能見度之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