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法
植入式输液港操作规程

植入式输液港(Port)使用和维护
目的通过正确的使用和规范的维护,确保输液港的完整和通畅。
相关知识 1 输液港的植入和取出需经外科手术,应由医生执行。
护士经过规范培训后可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
2 遵照产品说明和要求进行输液港的穿刺、使用和维护。
3 使用专用无损伤针来进行穿刺,在能满足治疗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最细
(小)的专用无损伤针,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4 输注TPN等粘滞性药物应每4~6小时生理盐水冲管1次;输血后应立
即冲管;有配伍禁忌的两种药物之间应冲管;治疗间歇期,每月进行
维护一次。
5 禁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 1 使用专用无损伤针进行穿刺的目的。
2 患者在治疗间歇期,每月来院一次接受导管维护。
3 港体部位避免碰撞。
护理记录 1 输液港上方皮肤情况。
2 输液港液体输注情况。
3 输液港维护的日期和时间。
风险防范导管夹闭综合征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较严重的并发症,其防范如下:。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法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法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式)一、体位1、体位选择:垂头仰卧位2、目的:可将血管拉直,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使颈内静脉血管充盈,便于穿刺。
二、定位1、B超下定位引导2、DSA下定位引导三、消毒建立无菌区1、消毒范围:双侧耳廓一下,胸壁以上,双侧上臂,全部消毒。
(若置管过程中,右侧不成功,临时要更换到左侧,无需再次消毒,可直接换侧。
)2、铺巾建立无菌区四、器械准备1、准备术中所需手术器械,打开输液港包装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2、将导管锁取下放好;3、用10ML以上注射器充分预冲导管及港体,检查导管抽吸功能是否完整;4、预冲:若三向瓣膜导管,预冲时需要揉搓瓣膜端,因为在生产导管时,消毒前涂抹了一层润滑剂,消毒后润滑剂脱水会有一层保护膜,这层膜只能在水性物质中才能溶解,目的为便于抽回血;5、术中禁止锐器及金属器械触碰导管。
五、穿刺1、穿刺手法:可先用细针探路,如误穿动脉可及时处理,同时减轻了穿刺针入时的阻力;2、穿刺路径:建议选择中路穿刺,注射器45-60度角进针,朝向同侧乳头方向。
穿刺针的斜面朝上。
六、递送导丝1、穿刺成功后,分离穿刺针及注射器,递送导丝,送导丝前非主力手封堵穿刺针头端,防止进气;2、若遇阻力需撤导丝时,必需同穿刺针一起撤出。
(导丝时弹簧压成的,若只撤离导丝,导丝可能与针尖形成一个夹角,会被卡住而无法撤出。
同时有可能被针尖划伤,散掉;3、导丝大约送入20cm。
七、穿刺点处切口1、在穿刺点处横向充分扩皮约1cm2、扩皮深度至浅筋膜层即可(便于给导管预留调整空间;降低放鞘时的皮肤阻力;保证导管再通过隧道时有良好弧度。
)八、递送导管1.送入血管鞘,注意送鞘前检查鞘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松脱。
顺着导丝方向旋转送入;2.撤出鞘芯和导丝,缓慢轻柔送入导管至一定深度,撤出血管鞘,边撤边撕开;3.递送导管后拍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4.递送导管长度:K(穿刺点到对应侧胸锁关节)+7cm九、囊袋制作1、切口在囊袋上方,离港体距1cm以上,皮下脂肪以为宜;2、适当考虑部分患者日后是否有消瘦的可能;3、置港位置可选择锁骨下窝,女性患者应考虑平时穿衣习惯,避免衣服摩擦港座。
输液港的维护流程

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操作步骤外三区刘雪芬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流程:评估→物品准备→消毒→穿刺→固定→用药→冲管→封管→采血→更换敷料→拔针→宣教一、评估1在使用输液港前首先要获得医嘱,并双人核对。
2、操作前做好解释,获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病人,详细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同时了解输液港植入侧的肢体活动情况,嘱患者排尿、排便。
4、护士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二、物品准备1、换药包一个,内含(孔巾1块.弯盘2个. 小药杯2个. 中纺纱1块. 镊子1把.棉球6个)2、另外根据治疗需要准备以下物品:头皮针、20ml注射器、无损伤针、肝素帽、透明敷料、0.9%生理盐水100ml、无菌手套、胶布、75%酒精、1%碘伏、无菌剪刀、采血管三、消毒1、携用物至床旁,暴露输液港穿刺部位,检查穿刺部位,确认注射座的位置。
2、免洗消毒液洗手,打开换药包,将注射器、无损伤针等物品放入无菌区。
3、倒消毒液。
4、右手先戴一只无菌手套,持无菌20 ml注射器,左手持生理盐水便袋,抽吸20 ml生理盐水。
5、左手再戴另一只无菌手套。
6、连接无损伤针,排气,夹闭延长管。
7、然后行皮肤消毒,先用75%酒精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三遍,消毒直径为10-12cm。
8、再用碘伏棉球重复以上步骤。
9、等待完全干燥。
四、穿刺1、更换无菌手套,铺孔巾。
2、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固定注射座,将输液港拱起,主力手持无损伤针,自三指中心垂直刺入,穿过隔膜,直达储液槽底部。
3、穿刺后抽回血,确认针头是否在输液港内及导管是否通畅,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
4、连接肝素帽。
注意:若抽不到回血,可先注入5ml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必须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否则容易损伤注射座隔膜,导致漏液。
无损伤针每7天需更换一个。
冲洗导管、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防止小注射器的压强过大,损伤导管、瓣膜或导管与注射座连接处五、固定:在无损伤针下方垫适宜厚度的纱布,撤孔巾,然后覆盖透明贴膜,固定好无损伤针,最后用胶布固定延长管,注明时间六、连续输液及静脉注射连续输液:1、用药前双人核对医嘱及药物。
植入式输液港术前流程

植入式输液港术前流程
●首次评估----病房主管医生、护士首次评估(常规化检查,包括血
常规、凝血时间、心电图等,排除禁忌症:严重不可逆的凝血功能障碍,无法控制的败血症或阳性血培养,烧伤、创伤或阻止胸壁肿瘤置放的赘生物)。
●再次评估-----前往导管室江群老师评估,预约置港时间。
●病房医生下医嘱
●签署同意书,包括,1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穿刺置入知情同意书2
自费项目使用知情同意书(自费项目:静脉输液泵、无损钢针)3医用高值材料、一次性高值耗材使用知情同意书。
●电脑上申请(同一般中心静脉导管申请,血管选择:锁骨下/上静
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
●病人前往门诊手术室置港,需要病人带去门诊手术室的单子有6
张,包含:1、超声引导下输液港安置术打印单2、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术打印单3、深静脉导管定位打印单4、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穿刺置入知情同意书5、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6、医用高值材料、一次性高值耗材使用知情同意书,还有1支肾上腺素。
●返回病房,术后护理: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疼痛、渗血,初期
由于局部刺激患者可有伤口酸痛不适,一般1-2天后自行消失,局部处理:术后24h换药,切口愈合后10天拆线,输液时间:术后三天(临床一般当天开始输液),过早穿刺可能出现局部积血、积液尚未吸收,发生穿刺点渗血渗液。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VPA的护理
在非治疗期间,应每月冲管1次,此导管的 维护应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维护 的同时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问题应及时 给予处理。
VPA的护理 ------------规范封管
配有三向瓣膜导管的VPA应在每次使用后 用不少于10ml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 如果VPA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时,则应至 少每月冲管1次。因为当压力低于-8mmhg 时瓣膜向内打开,可用于抽血,当压力大 于80mmhg时瓣膜向外打开,可用于输液 或注射药物,当压力在-8~80mmhg时瓣膜 处于关闭状态,可以有效防止血液返流进 入导管或注射座,也可以防止外界气体进 入血液循环形成气栓,。
VPA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纤维蛋白鞘形成: ------首先可以使用生理盐水10ml注射器反复冲洗, 若此法不能解决,可以使用尿激酶进行溶解后解 决,具体方法为尿激酶10万单位溶解于100ml生 理盐水溶液中经输液泵缓慢滴入,每日1次,连 续3~5天,溶栓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 倾向,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倍以上需报告医师,停止治疗并进行相应处理。
VPA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破损与漏液 : -----------如VPA发生破损与漏液,应停止使 用并经外科手术取出输液港。
VPA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潜在并发症的观察、评估和护理 : -----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有纤 维蛋白鞘形成、血栓形成、导管夹闭综合 征等。
VPA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VPA的术后护理
进行术后健康教育: 告知书后3天内植入注射座疼痛可较明 显,可给予止痛药物,保证无痛可良好的 睡眠、解除焦虑情绪。 72小时后方可使用输液港。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感染、渗血渗液以 及器材的扭转或损耗。 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换药更换敷料、 抗感染及调整位置等。
输液港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操作步骤输液港的使用和维护流程:评估→物品准备→消毒→穿刺→固定→用药→冲管→封管→采血→更换敷料→拔针→宣教一、评估1、在使用输液港前首先要获得医嘱,并双人核对。
2、操作前做好解释,获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病人,详细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压痛、肿胀、血肿、感染、浆液脓肿等,同时了解输液港植入侧的肢体活动情况,嘱患者排尿、排便。
4、护士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二、物品准备1、换药包一个,内含(孔巾1块 .弯盘2个. 小药杯2个. 中纺纱1块. 镊子1把.棉球6个)2、另外根据治疗需要准备以下物品:头皮针、20ml注射器、无损伤针、肝素帽、透明敷料、0.9%生理盐水100ml、无菌手套、胶布、75%酒精、1%碘伏、无菌剪刀、采血管三、消毒1、携用物至床旁,暴露输液港穿刺部位,检查穿刺部位,确认注射座的位置。
2、免洗消毒液洗手,打开换药包,将注射器、无损伤针等物品放入无菌区。
3、倒消毒液。
4、右手先戴一只无菌手套,持无菌20 ml注射器,左手持生理盐水便袋,抽吸20 ml生理盐水。
5、左手再戴另一只无菌手套。
6、连接无损伤针,排气,夹闭延长管。
7、然后行皮肤消毒,先用75%酒精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三遍,消毒直径为10-12cm。
8、再用碘伏棉球重复以上步骤。
9、等待完全干燥。
四、穿刺1、更换无菌手套,铺孔巾。
2、用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固定注射座,将输液港拱起,主力手持无损伤针,自三指中心垂直刺入,穿过隔膜,直达储液槽底部。
3、穿刺后抽回血,确认针头是否在输液港内及导管是否通畅,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
4、连接肝素帽。
注意:●若抽不到回血,可先注入 5ml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必须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否则容易损伤注射座隔膜,导致漏液。
●无损伤针每7天需更换一个。
●冲洗导管、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防止小注射器的压强过大,损伤导管、瓣膜或导管与注射座连接处五、固定:在无损伤针下方垫适宜厚度的纱布,撤孔巾,然后覆盖透明贴膜,固定好无损伤针,最后用胶布固定延长管,注明时间六、连续输液及静脉注射连续输液:1、用药前双人核对医嘱及药物。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白血病化疗需要长期、频繁地进行静脉输液,因此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对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为了两种常见的静脉通路选择,它们各自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方面,本文将对这两种静脉通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一、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外科手术植入体,由钛合金或聚乙烯材料制成,通过手术置入患者的皮下组织内,并与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肱骨静脉等大静脉相连,以实现给药、输液或血液采集的功能。
输液港置入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因此在化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反复穿刺:由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置入体,在进行输液或化疗时只需穿刺一次,避免了患者反复被针扎的痛苦,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2. 便于护理:输液港位于皮下组织内,不会受到外界影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正常洗澡、锻炼,大大方便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3. 减少并发症:输液港置入手术创伤小,因此并发症少,如导管脱出、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较低。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术后不适:在输液港置入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不适,甚至局部红肿、渗液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 术后感染:输液港置入手术会破坏皮肤完整性,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需要严格的术后护理和消毒。
3. 无法立即使用:输液港置入手术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让皮下组织愈合,患者不能立即使用输液港,而是需要在术后一段时间才能开始使用。
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中心导管”,是通过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体内,经静脉系统到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以输注药物、输液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
中心导管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静脉通路选择。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都是在化疗治疗过程中用于输液的常见方式。
在白血病患者的化疗过程中,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式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进行比较。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方式的基本情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通过手术在患者的胸部或股部皮下植入一个可连接导管的植入式装置,导管经静脉直接进入心脏,输液时只需通过皮肤上的注射口连接到植入式导管上。
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则是通过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患者的颈部或锁骨下静脉,然后将导管连接到输液装置上。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需要临时输液的患者。
一、应用比较1. 安全性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由于是植入式装置,能够长期保存于患者体内,不易感染,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洗澡,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定期更换,容易感染,且患者需要时刻注意不要让导管被拉扯或碰到水,因此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隐患。
2. 使用方便性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后,能够长期保存于体内,患者只需将输液装置接在植入式导管上,不需频繁更换,十分方便。
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定期更换,患者需要频繁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因此使用上不如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方便。
3. 并发症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手术较为简单,且植入位置不易被感染,因此并发症较少。
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经过外周静脉插管手术,操作比较繁琐,患者并发症较多,有发生血栓、感染、导管脱落等风险。
4. 成本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各有优劣。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安全性高,使用方便,能够长期持续使用,成本较低,但需要经过手术植入。
而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繁琐,感染风险高,需要定期更换,成本较高,但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需要临时输液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液港植入流程(穿刺式)
一、体位
1、体位选择:垂头仰卧位
2、目的:可将血管拉直,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使颈内静脉血管充盈,便于穿刺。
二、定位
1、B超下定位引导
2、DSA下定位引导
三、消毒建立无菌区
1、消毒范围:双侧耳廓一下,胸壁以上,双侧上臂,全部消毒。
(若置管过程中,右侧不成功,临时要更换到左侧,无需再次消毒,可直接换侧。
)
2、铺巾建立无菌区
四、器械准备
1、准备术中所需手术器械,打开输液港包装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
2、将导管锁取下放好;
3、用10ML以上注射器充分预冲导管及港体,检查导管抽吸功能是否完整;
4、预冲:若三向瓣膜导管,预冲时需要揉搓瓣膜端,因为在生产导管时,消毒前涂抹了一层润滑剂,消毒后润滑剂脱水会有一层保护膜,这层膜只能在水性物质中才能溶解,目的为便于抽回血;
5、术中禁止锐器及金属器械触碰导管。
五、穿刺
1、穿刺手法:可先用细针探路,如误穿动脉可及时处理,同时减轻了穿刺针入时的阻力;
2、穿刺路径:建议选择中路穿刺,注射器45-60度角进针,朝向同侧乳头方向。
穿刺针的斜面朝上。
六、递送导丝
1、穿刺成功后,分离穿刺针及注射器,递送导丝,送导丝前非主力手封堵穿刺针头端,防止进气;
2、若遇阻力需撤导丝时,必需同穿刺针一起撤出。
(导丝时弹簧压成的,若只撤离导丝,导丝可能与针尖形成一个夹角,会被卡住而无法撤出。
同时有可能被针尖划伤,散掉;
3、导丝大约送入20cm。
七、穿刺点处切口
1、在穿刺点处横向充分扩皮约1cm
2、扩皮深度至浅筋膜层即可(便于给导管预留调整空间;降低放鞘时的皮肤阻力;保证导管再通过隧道时有良好弧度。
)
八、递送导管
1.送入血管鞘,注意送鞘前检查鞘是否连接紧密,有无松脱。
顺着
导丝方向旋转送入;
2.撤出鞘芯和导丝,缓慢轻柔送入导管至一定深度,撤出血管鞘,
边撤边撕开;
3.递送导管后拍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
4.递送导管长度:K(穿刺点到对应侧胸锁关节)+7cm
九、囊袋制作
1、切口在囊袋上方,离港体距1cm以上,皮下脂肪以0.5-1.5cm为宜;
2、适当考虑部分患者日后是否有消瘦的可能;
3、置港位置可选择锁骨下窝,女性患者应考虑平时穿衣习惯,避免衣服摩擦港座。
十、建立隧道
1、圆润有弧度,尤其是穿刺点处,尽量大角度,不能打折;
2、套装中的隧道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用力调整成操作者想要的弧度。
十一、修剪导管&连接港体与导管
1、可将导管稍微拉出,便于连接港体,连好后再将导管送回;
2、注意导管修剪平齐
3、导管锁显影环(黑色端)必须朝向导管方向
4、导管刚过港柄隆起位置即推导管锁,一定要注意是否平直推入,检查正反面是否均完整连接,导管锁和导管口要对齐,以免扭曲导致日后导管断裂。
5、因导管和导管锁有记忆性,如果重新推入需使用备用的导管锁,并剪掉导管前端一部分;
6、用10ML以上注射器连接无损伤针检查有无回血。
十二、缝合固定
1、囊袋内固定(预先将可吸收线穿入缝合孔再将港座放入囊袋内);
2、穿刺点横向扩皮处需缝合,注意不要缝到导管;
3、建议从女性患者角度考虑,尽量保持切口美观。
十三、术后拍片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