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与视图的知识点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投影与视图是工程图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工程师进行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下面是投影与视图的知识点总结。
一、投影的定义与种类1. 投影是将三维实体在二维画面上的投影。
2. 投影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两种。
平行投影是物体在无穷远处时的投影,保持物体形状和大小不变,适用于工程制图中的多视图投影。
透视投影是通过模拟人眼的透视原理,使物体在近处大远处小,用于绘制逼真的效果图。
二、主视图与副视图1. 主视图是从物体六个主要方向观察并绘制的视图。
2. 副视图是从物体其它非主要方向观察并绘制的视图。
3. 任何物体至少需要主视图和一个副视图来完整表示。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1. 视图的投影规律是指根据物体的几何特性,确定其视图的位置、大小及间隔等规律。
2. 正投影规律:物体的投影与视图同侧,上投下,前投后,左投右。
3. 在主视图、俯视图和立体图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线分别为前、上、左三个面上的轮廓线。
四、视图的基本要求1. 视图的大小适中,方便观察和绘制。
2. 视图之间的间距要均匀,以突出主要的特征和轮廓线。
3. 视图应尽量减少折角,直线尽量不折断。
五、视图的选择原则1. 选择平易近人的主视图。
2. 主视图要选主要面直接对称的视图。
3. 选择于构造、加工、检验方便的视图。
4. 尽量选择存在完整轮廓线的视图。
六、常见视图1. 正投主视图:从正前方观察物体并绘制的视图。
2. 俯视图:从物体的上方直接向下观察并绘制的视图。
3. 阜视图:从物体的左前方斜向观察并绘制的视图。
4. 左视图:从物体的左侧观察并绘制的视图。
5. 右视图:从物体的右侧观察并绘制的视图。
七、主视图与副视图的绘制方法1. 主视图绘制方法:a. 确定主视图的位置,主视图应水平或竖直地绘制在图纸上。
b. 根据主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主视图的轮廓线。
c. 绘制主视图上的特征线、尺寸和字体。
2. 副视图绘制方法:a. 根据几何原理,确定副视图的位置和大小。
(完整版)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中心投影有关概念1. 投影现象: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影子所在的平面称为投影面。
2. 手电筒、路灯和台灯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一个点发出的,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n知识点三:平行投影及应用1.平行投影的定义太阳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当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2.平行投影的应用:(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太阳光下的影长相等。
(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太阳下的影长相等。
3.作物体的平行投影:由于平行投影的光线是平行的,而物体的顶端与影子的顶端确定的直线就是光线,故根据另一物体的顶端可作出其影子。
例1:如图,小华(线段CD)在观察某建筑物AB(1)请你根据小华在阳关下的影长(线段DF),画出此时建筑物AB在阳光下的影子。
(2)已知小华身高1.65m,在同一时刻,测得小华和建筑物AB的影长分别为1.2m 和8m,求建筑物AB的高。
例2:小明在公园游玩,想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测量一颗大树AB的高,他发现大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假山坡面CD和地面BC上,如图所示,经测量CD=4m,BC=10m,CD与地面成30度的角,此时量得1m标杆的影长为2m,请你帮助小明求出大树AB的高度?知识点四:视图1.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2.三视图的排列规则:俯视图放在主视图的下面,长度与主视图的长度一样;左视图放在主视图的右面,高度与主视图的高度一样,宽度与俯视图的宽度一样,可简记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注意:在画物体的三视图时,对看得见的轮廓线用实线画出,而对看不见的轮廓线要用虚线画出。
在三种视图中,主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宽和高.因此,在画三视图时,对应部分的长要相等。
例1:如图是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请画出它的三视图。
工程制图知识点

第一章(投影和视图)§ 1—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
积聚性2. 真实性3。
类似性4。
平行性单面投影:点不定位,体不定形。
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第三章(线面关系)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几何条件:1。
若直线平行于平面上任意直线,则线、面平行。
2。
若线、面平行,则过平面内任一点必能在平面内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二、两平面互相平行几何条件:两平面内各有一对相交直线分别对应平行.三、直线与平面相交交点的性质:1. 是直线与平面的公有点;2。
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从几何元素有积聚性的投影入手,先利用公有性得到交点的一个投影,再根据从属关系求出交点的另一个投影.当直线垂直于特殊位置平面时,平面的积聚性投影垂直于直线的同面投影.四、平面与平面相交1. 交线是两平面的公有线。
(凡两平面的公有点都在交线上)2. 交线的投影是直线,可由其上两个(公有)点的投影确定.3。
求一平面内的一直线与另一平面的交点来确定公有点(转化为线、面交点问题)。
实际交线应在两平面投影的公共范围之内。
两特殊位置平面互相垂直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垂直.当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互平行时,它们具有积聚性的同面投影互相平行.第四章(换面法)一、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1。
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平行于新的投影面、垂直于新的投影面)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二、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一般规律:1)点的新投影和保留旧投影的连线垂直于新轴.2)点的新投影到新轴的距离等于点的旧投影到旧轴的距离.三、作图规律: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四、换面法的六个基本问题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2。
将投影面的平行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功用:一次换面后可用于求点与直线,两直线间的距离等。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视图是工程制图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程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对投影与视图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首先,我们来谈谈投影的概念。
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投射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影图。
在工程制图中,投影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在进行投影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向和视角,以确保得到准确的投影图。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视图的概念。
视图是指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所得到的图像,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外形和结构。
在工程制图中,通常会绘制物体的多个视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以全面地展现物体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些视图,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制造工作。
除了投影和视图的概念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它们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
首先,
投影和视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表达和传达设计意图,使得制造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其次,通过合理地选择投影方向和视角,可以得到清晰、准确的投影图和视图,为工程设计和制造提供可靠的依据。
最后,投影和视图也是工程师进行设计分析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投影与视图是工程制图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程设计和制造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投影与视图的理解和应用,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设计和制造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工程实践提供帮助。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

投影与视图知识点总结投影与视图主要涉及到平行投影、透视投影、三维图形的多视图投影,各种视图对应的关系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的讨论,并深入探讨它们在工程学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一、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是投影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
它是通过平行光线将三维对象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在平行投影中,光线是平行的,因此投影到平面上的图形保持了原始对象的大小和形状。
在工程图纸中,平行投影通常用于绘制多视图投影和透视投影。
在建筑设计中,平行投影也经常用于绘制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等。
平行投影对于工程设计师和建筑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三维对象的形状和尺寸,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透视投影透视投影是一种通过透视原理将三维对象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在透视投影中,光线不再是平行的,而是会汇聚到一个点上,因此投影到平面上的图形会呈现出远近关系和透视效果。
透视投影常常用于绘制逼真的图像,如绘画、摄影和电影等。
在工程设计中,透视投影往往用于展示设计概念和效果图,以便更好地向客户展示设计方案和效果。
在建筑设计中,透视投影也经常用于绘制逼真的建筑效果图和室内设计图。
透视投影对于产品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和广告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更好地展示设计概念和效果,让客户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设计方案。
三、多视图投影多视图投影是一种通过多个视图来描述三维对象的投影方法。
在多视图投影中,三维对象通常被投影到正面视图、顶视图和侧视图等不同的平面上,从而得到多个视图来描述对象的形状和尺寸。
多视图投影是工程图纸中常用的一种投影方法,它能够全面准确地表达对象的各个方面,从而为设计和制造提供必要的信息。
在多视图投影中,正面视图、底视图和侧视图等不同的视图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关系来确定各个视图的尺寸和位置。
多视图投影对于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为设计和制造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表达对象的形状和尺寸。
初中数学投影和视图

初中数学投影和视图考点一:三视图1.三种视图的内在联系主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_;俯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左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从“长、宽、高”中选填)。
因此,在画三种视图时,主、俯视图要长对______,主、左视图要高_______,俯、左视图要_______.2.三种视图的画法首先观察物体,画出视图的外轮廓线,然后将视图补充完整,其中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______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_______线.题1、小明从正面观察如图1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题2、如图2,水杯的俯视图是()题3、(2011山东)如图,是有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 3个B. 4个C. 5个D. 6个题4、(2011烟台)从不同方向看一只茶壶,你认为是俯视效果图的是()题5、(2011浙江)如下图,下列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右面所示图形的是()题6、(2011嘉兴)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在水平面上靠在一起,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两个外离的圆(B)两个外切的圆(C)两个相交的圆(D)两个内切的圆题7、(2011枣庄)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堆砌而成的几何体,那么其三种视图中面积最小的是图题8、(2011湖北)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腰长为4、底边为2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A.2πB.12πC.4πD.8π考点二: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_________.物体在太阳光照射的不同时刻,不仅影子的长短在_______,而且影子的方向也在改变.根据不同时刻影长的变换规律,以及太阳东____西______的自然规律,可以判断时间的先后顺序.灯光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从_______发出的(即为点光源),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中心投影光源的确定:分别过每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___________即为光源的位置.第8题2 2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第3题)A B C D主视方向(第6题)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分别过每个物体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若两直线______,则为平行投影;若两直线_______,则为中心投影,其交点就是光源的位置.题9、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 、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解:因为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因此可知小明比小强高。
几何图形的投影与视图

几何图形的投影与视图几何图形是研究物体形状及其性质的一门数学学科,是我们理解和描述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几何图形,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投影和视图等方法来展示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表示。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何图形的投影与视图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一、投影的概念和分类1.1 投影的概念投影是指将一个物体映射到另一个平面上的过程。
在几何学中,我们通常将物体在垂直于该物体的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正投影是一种保持物体形状和大小的投影方式,常用于建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绘图中。
1.2 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影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投影分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种类型。
1.2.1 平行投影平行投影是指物体与投影平面平行的投影方式。
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与物体平行,因此,所有物体的投影都是平行的,即保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发生变化。
常见的平行投影方式有正射投影和斜投影。
1.2.2 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是指物体与投影平面不平行的投影方式。
在中心投影中,物体与投影平面相交,投影线不平行,因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会发生变化。
常见的中心投影方式有透视投影。
二、视图的概念和应用2.1 视图的概念在几何学中,视图是指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视图可以用于描述物体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是实际工程和设计中非常常用的展示方式。
2.2 视图的应用视图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工程绘图、机械制图等领域。
通过不同角度的视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分析物体的形状、尺寸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视图可以减少误差和理解的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三、几何图形的投影与视图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投影与视图的应用,我们以一个简单的长方体为例进行分析。
3.1 长方体的正投影对于长方体来说,正投影是将长方体映射到与其垂直的投影平面上。
因为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行的,所以投影的形状和大小与原长方体相同。
通过正投影,我们可以得到长方体的俯视图、前视图和侧视图等不同视图。
投影与视图九年级知识点

投影与视图九年级知识点一、引言投影与视图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三维空间中的物体。
在九年级几何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投影和视图来描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本文将探讨投影与视图的概念、分析它们的应用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二、投影的概念1. 投影是指一个物体在光线或平面上的阴影或映像。
在几何学中,投影通常用于描述一个物体在平面上的阴影或三维空间中的投射。
2. 平行投影是指从一个平面上的点到另一个平面上的点的映射。
在平行投影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只有位置发生变化。
3. 垂直投影是指从一个平面上的点到另一个平面上的点的映射,同时保持垂直于平面的方向。
垂直投影常用于描述物体的正面、侧面和顶面视图。
三、视图的概念1. 视图是物体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影。
常用的视图有正面视图、侧面视图和顶面视图。
2. 正面视图是指物体在一个垂直于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
它展示了物体的正面形状、尺寸和特征。
3. 侧面视图是指物体在一个与正面视图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
它展示了物体的侧面形状、尺寸和特征。
4. 顶面视图是指物体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上的投影。
它展示了物体的顶面形状、尺寸和特征。
四、投影与视图的应用1. 工程和建筑:投影与视图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工程师和建筑师通过绘制投影和视图来展示他们的设计概念,提供给施工人员一个清晰的指导。
2.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投影和视图被用来描述产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要求。
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
3. 艺术和设计:投影与视图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投影和视图,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物体的形状、光影效果和透视。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1. 通过观察物体和理解其几何特征,可以确定物体的投影和视图所在的平面。
2. 使用标尺和直角尺来测量物体的尺寸和角度,以确保正确绘制投影和视图。
3. 利用几何理论和原理,根据已知条件和关系绘制正确的投影和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与视图
知识点
知识结构框图
1.投影
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生活中有许多利用投影的例子,如手影表演,皮影戏等。
投影分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由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如位似图。
平面为投影面,各射线为投影线,空间图形经过中心投影后,直线变成直线,但平行线可能变成了相交的直线。
中心投影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虽然改变较多、但直观性强、看起来与人的视觉效果一致、最像原来的物体、所以在绘画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但在立体几何中很少用中心投影原理来画图。
平行线在经过中心投影后有可能变成了相交的直线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所在的平面与投射面平行、那么中心投影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也是平行的、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太阳光等)称为平行投影,它是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
平行投影按照投射方向是否正对着投影面,可以分为斜投影和正投影两种。
当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时,称斜投影;当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时,称正投影。
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是中心投影,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那么用灯泡照射物体和用手电筒照射物体形成的投影分别属于哪种投影。
从一点到一条直线所作垂线的垂足,叫做这点在这条直线上的正投影。
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一条直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线段,叫做这条线段在这直线上的正投影。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有什么不同
平行投影;发出来的光线是平行的(如太阳光),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
中心投影:是从一点发出来的光(如灯泡的光)对应点的连线或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
根据投影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当直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直线段与它的投影及过两端点的投影线组成一个矩形,因此,直线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
当平面图形平行与投影面时,不难得出,平面图形与它的投影为全等图形,即反映平面图形的实形。
由此我们可得出: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或平面图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线段
的实长或平面图形的实形,这种投影特性称为真实性。
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过直线上所有点的投影线都与直线本身重合,因此与投影面只有一个交点,即直线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当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过平面上所有点的投影线均与平面本身重合,与投影面交于一条直线,即投影为直线。
由此可得出:
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或一直线,这种投影特性称为积聚性。
我们还看到,当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但不反映实长;当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原图形的类似形。
注意:类似形并不是相似形,它和原图形只是边数相同、形状类似,圆的投影为椭圆。
这种投影特性称为类似性。
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早晨到正午,影子逐渐变短,从正午到黄昏,影子逐渐变长。
物体上的点和影子上的对应点连线互相平行。
同一时刻,在太阳光下,互相平行的物体、影长和物长的比相等。
中心投影的性质,物体上的点和影子上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光源)
视点、视线及盲区
眼睛所在的位置称为视点,视点发出的线称为视线,人眼发出的视线在遇到障碍物看不到的地方叫盲区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在解有关灯光下的中心投影题时,容易出现误用太阳光下的平行投影的特征,尤其是在画中心投影的影子长度时,容易误用类似于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
画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例如:(1)一木杆按如图①所示的方式直立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它在阳光下的影子(线段CD表示).
(2)图②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
(1)表面上看,木杆的影子似乎画不出来,其实并不难,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只有过木杆的顶端作已知光线的平行线即可画出它在阳光下的影子(如图中线段CD);(2)因为两个标杆的投影在标杆的同侧,只要分别画出两条光线,它们的交点就是光源的位置O,即这个投影是中心投影,根据中心投影的特征即可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如图中线段EF)本图考查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知识,解题的关键理解掌握灯光光线与太阳光线的区别方法。
2.三视图
我们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个角度的光线下的投影,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正投影的结果
什么是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如:右图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1、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合称三视图。
2、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在画三视图时主、俯视图要长对正,主、左视图要高平齐,左、俯视图要宽相等。
重点解读
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一个物体分别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宽和高.画几何体的三种视图,一般先画几何体的主视图,然后再画左视图和俯视图,主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高和宽,所以在画三种视图时,要注意主、俯视图长相等,主、左视图要高平齐,左、俯视图要宽相等.
画三视图时,应防止以下误区
(1)首先观察物体,画出视图的外轮廓线,然后将视图补充完整,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要避免出现虚实不分的情况;(2)画三视图要避免出现不标名称和位置安排不当的错误.
画物体的三视图时,要符合如下原则
位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大小: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的三视图:
几何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注:在画视图时,看得见的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