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的10种常用木材
45种适合做乐器的木材

1:椴木(Basswood)椴木是一种重量较轻的中性木材,椴木的白木质部分通常颇大,呈奶白色,逐渐并入淡至棕红色的心材,有时会有较深的条纹。
木材具有精细均匀纹理及模糊的直纹。
椴木机械加工性良好,容易用手工工具加工,因此是一种上乘的雕刻材料。
钉子、螺钉及胶水固定性能尚好。
经砂磨、染色及抛光能获得良好的平滑表面。
干燥尚算迅速,且变形小、老化程度低。
干燥时收缩率颇大,但尺寸稳定性良好。
音色上表现很稳定,有着相当温和的音色和较好的延音性,但颗粒感不强,主要用于电吉他的琴身材料,对拾音器的要求不高,适合各种音乐风格的拾音器,在中国主要生长于东北一带,其他主要生长地为美国东部,分布于北部各州及莱克州。
被大量应用于吉他了制造业。
有着价兼物美的好评。
2:枫木(Maple)目前枫木的使用大致可区分为硬(northern hard 或hard rock maple)与软(western soft或bigleaf maple)这两种类型。
硬的枫木由于密度高、易于上漆处理、声音明亮且有不错的持续性等原因,多用于制作琴颈。
不过枫木的音色实在太亮, 所以你大概看不见以Maple用做琴身的吉他(木吉他除外)。
大部份的用法是和其它的材料和并做琴身用。
例如PRS及Gibson 就常用桃花心木的琴身, 再加上枫木于表面。
于是枫木就可以补桃花心木所缺的高频, 外加相当悦目的外表。
软的枫木(如赤杨木alder)生长于美国华盛顿州,重量较轻,对琴弦震动的感应力不错,声音明亮,但不如硬枫木来得清脆;它的木头密度较低,比起用乌木(ebony)做的指板较能够吸收较多的音频,声音的表现与黑檀木(rosewood)相似,声音较为温和。
事实上不论所谓的Flame Maple或是鸟眼枫木(Brideye Maple), 其木纹和音色都没有直接的关联。
3:水冬瓜别名鸡爪木,属桦木科,半常绿或落叶乔木,树高十五米左右,耐瘠,耐渍,固氨速生,生于向阳山林中或水边。
木材种类知识

1:楸木形态特征民间称不结果之核桃木为楸,楸木棕眼排列平淡无华,色暗质松软少光泽,但其收缩性小,正可做门芯桌面芯等用。
常与高丽木、核桃木搭配使用。
楸木比核桃木重量轻,色深,质松,棕眼大而分散,是区别要点。
楸木为大戟科落叶乔木,属紫葳科,梓树属。
干高三丈许,时大圆形或广卯形,先端尖,叶有三尖或五尖者。
嫩叶及叶柄皆呈赤色,夏日枝稍开穗状之黄绿色细花。
花单性,雌雄同株。
花后结实。
多软刺。
熟则三裂,木材细致。
主要产于东北地。
常用来制作家具。
楸木又名木、木、椅木、梓木等,《词海》:‚,或作‘’,楸也‛。
《尔雅〃释木》:‚槐小叶曰‛。
注:‚槐当为楸。
楸细叶者为‛。
《说文》:‚,楸也,与同。
楸、,同物异名‛。
晚明谢在杭《五杂俎〃物部》说:‚梓也、也、椅也、楸也、豫章也,一木而数名者也‛。
地理分布楸树是江北一种面临绝种的优质名贵木材,生长于山东半岛及鲁西南地区,生长期慢,特别稀少。
一般成材树在60年至80年。
木材的特点是,纹理清晰,结构细而匀,耐腐朽强,不变型,不开裂,无异味。
用途据明清两代史料记载,楸木是当时制作器具的首选木材,是世人鉴赏之材。
用其木材制作的明式家具,既具备所有红木家具的实用、观赏、保值升值的特点,又具备红木因水土不服、干裂、变型、开缝所达不到的品质,另外红木家具当今市场鱼目混杂,难辩真伪。
用楸木制作的仿古家具面市以来,以其坚实耐用、自然环保等特点,受到较多中老年人和成功人士的青睐。
楸树的其它用途,古书中也有记载。
药用,《本草纲目》中说:‚楸树叶捣敷疮肿,煮汤洗脓血。
冬取干叶用之。
‛还说,‚楸树根、皮煮之汤汁,外涂可治秃疮、瘘疮及一切毒肿‛;食用,明代鲍山《野菜博录》中记载:‚食法,采花炸熟,油盐调食。
或晒干,炸食,炒食皆可‛;用作饲料,宋代苏轼《格致粗谈》记述:‚桐梓二树,花叶饲猪,立即肥大,且易养。
‛从以上这些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楸树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2:椴木材质较软,有油脂,耐磨、耐腐蚀,不易开裂,木纹细,易加工,韧性强。
明清家具的姚黄魏紫

中国古典家具中的姚黄魏紫“姚黄魏紫”的历史文化在宋代洛阳的牡丹花会中,总是有两种牡丹最为抢眼。
一种是出自姚氏的千叶黄花牡丹,一种是出自魏仁溥家中的千叶肉红牡丹,前者开黄花,后者开紫花,花朵奇美娇艳,因而通称为“姚黄魏紫”。
象征着牡丹花中最为顶级的花卉品种。
在中国古典家具界中,亦有着“姚黄魏紫”之说,它们在明清时期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钟爱,一直被选为皇家专用的家具木材,在当时能拥有它们,就代表着拥有权力和财富。
流传至今,价格依然不菲,它们素有“木中王者”、“寸木寸金”的美誉。
它们就是“姚黄”-----黄花梨和“魏紫”-----紫檀木。
明清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家具最为辉煌的时候,而“姚黄魏紫”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在以后被明清两朝皇家所珍视的原因,应先从明代永乐年说起,明成祖朱棣派三保太监郑和,满载绫罗绸缎七下西洋布施,空船而归。
但空船在海上航行遇风浪摇摆过大,为防翻船,船舱内需要重物压舱,产于东南亚的紫檀木恰好是当时中国所缺,还能充当压舱物,不少紫檀木就这样被运回了中国。
郑和之后,明朝开始实行海禁,郑和带回来的紫檀和一些走私商人从南洋走私回来的紫檀明显供不应求,直到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开放海禁,紫檀木因为其稀有性,被皇家所重视,开始派官员去南洋采办,最后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基本被采伐殆尽。
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绝大部分的紫檀木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北京。
明代紫檀家具传世极少,但储备丰厚,进入清代,紫檀逐渐成为宫廷新宠,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所垄断。
因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所以清代所用紫檀基本都为明代所采。
清初至清中叶,中国正值清代康乾盛世,尤其是康熙、雍正二朝,正是清式家具形成期,那时欧洲巴洛克艺术初入中国,它的那种精雕细琢及镶金嵌玉的工艺风格,影响到正在发展中的清代宫廷家具,这种工艺风格最终选定的材料也必是以纹理沉穆、质地坚好的紫檀木。
再有,清代统治者的审美情趣也决定了紫檀木最终要在清宫家具制中占重要的位置。
中式古典家具的“三国”演义

中式古典家具的“三国”演义作者:伍炳亮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第24期20世纪40年代,北京辅仁大学的外籍教授古斯塔夫·艾克写出那本震惊国人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自斯时起,西方物理式的用料分类就成为中式古典家具分流别派的标准方案。
黄梨、紫檀、红木、酸枝……但如果你现在还以识得几种木料的差异而沾沾自喜,那么大师级专家会告诉你,中式古典家具的珍品,自有流派。
中国古典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明清两代,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发展达到了顶峰,政治、经济、文化都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属于文化范畴的家具领域此时也进入了全盛时期,经过数百年的长足发展,明清家具日渐完美,形成了中国家具史上的高峰。
在明清家具的全盛时期,家具制作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行业之一,全国各地都纷纷开设家具作坊从事家具生产,其中大部分还是应日常生活之需,以柴树和杂木为材料,其造型风格比较随意,没有太多的艺术价值。
但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需要,也发展出一类,它们以黄花梨、紫檀等优质硬木为材料的家具,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经过不断改进发展,其风格工艺逐渐成熟,先后在各自的地域自成一派,如苏、广、京、晋、宁、鲁、扬、闽等家具流派。
其中代表中国古典家具最高水平的三大流派是分别来自诗意江南的苏式家具、岭南地区的广式家具和皇室宫廷的京式家具。
苏式家具文人性情苏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生产的家具。
它形成于明代中期,是明代家具风格的塑造者和主流,常说的明式家具实际上绝大多数就是苏式家具。
苏式家具用料以黄花梨、紫檀木、铁力木、鸡翅木、瘿木等优质硬木为主。
江南地区本不生长此类木材,这些木材大多是通过海上贸易所得,可谓来之不易。
因此,为了节省材料,在体形比较大家具中通常采用包镶作法,即以杂木为内部框架,外面镶嵌硬木薄板。
这种做法看似有些投机取巧之嫌,实则非常耗时,对工匠的手艺经验也是极大考验。
为了掩盖拼接,苏式家具不论在棱角、部件截面、局部图案,都进行了打磨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明圆清方”。
中式家具知识

一、博古架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是类似书架式的木器。
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格内陈设各种古玩、器皿,故又称为:"集锦盒子"或"多宝格子"。
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博古架可摆放一些玉器、陶瓷、瓷器、镏金。
(古灵精怪)的新旧艺术品古玩。
古:由历史价值,灵:手工灵巧,精:不要太滥要有代表性,怪:奇特少见。
二、挂落我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装饰构件,或用作划分室内空间。
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
内缘作方、圆、八角等形式。
在室内的称挂落飞罩。
三、雀替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安置于梁或是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
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
也用于柱间的落挂上,但是为纯装饰构件,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
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脚或托木、牛腿。
安置在梁与柱交点的角落,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一种生动的形式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有趣而更为丰富、更自由的多边形。
于是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雕法则有圆雕、浮雕、透雕。
四、花板明清的花板、窗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建筑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
再简单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与现代的装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虽然现代家具空间比以前小了许多,并不合适完全的传统中式家居布置,但如点缀以木雕挂件,屏风隔断和几件雕花案几,就是家居显得现代中蕴含着传统,明快活泼中透着沉静含蓄,简练中显露出渊博,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意境盎然。
装饰木雕在题材内容上体现了民间美术的共性,一般有三类内容:1吉祥图案如喜上眉梢、松鹤延年等象征寓意的图案 2戏曲人物传说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故事画 3民俗民风题材作品,如纺织、放牧、娱乐等现实生活描写。
木雕在表现手法上一般采用具象的方法,造型上大胆的夸张,如头大身小、人大景小,显然活跃、质朴,尤如扬州八怪中金农德画,夸张幽默充满了生气。
桃木家具有哪些特点

木相比,更容易与现代接近而彰显时尚;其二,以图形 花式而论,桃木家具虽属古典家具,图案相对繁复,但 在古典家具中,桃木家具的线条相对简单,这样的
简单多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理念而显现出一种时尚;其 三,从桃木的木性而论,桃木不似红木冷硬,却显得温 和、柔软,更适合家具的设计需要;其四,以类别
而论,桃木的类别众多,这也易于设计,更接近时尚。 桃木家具的优点桃木家具花纹美丽。桃木的纹理与花梨 木非常相似,民间多称桃木家具为“假花梨木家具
适宜雕刻。桃木家具的缺点桃木是一种生长周期较长的 乔木树种,一般从种植到成材需要五十年乃至上百年时 间。随着国内原木资源需求加大,国产桃木根本无
法满足国内家具生产需要。此外桃木木质紧密性并不高。 桃木家具保养避免用酒精、汽油或其他化学溶剂除污渍。 家具表面如有污渍,千万不可使劲猛擦,可用
温茶水将污渍轻轻去除,等到水分挥发后在原部位涂上 少许光蜡,然后轻盈地磨拭几次以形成保护膜。避免硬 物划伤。打扫卫生时,勿使清洁工具触及桃木家具
”。清代时期,桃木家具在中国北方大为流行。其中, 以山西所产桃木家具最为精细与优美,俗称“晋作家 具”。桃木家具外观档次高。桃木家具外表经髹漆、
上光后,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很显档次,颇有紫檀家具 的风味。所以清代时期,桃木常用于皇家宫廷家具中。 桃木家具桃木家具外观大气。桃木家具一般用料大
,外观厚实宽大,形体庄重大气,但也不乏精雕细作。 桃木家具耐磨、耐腐。桃木材质坚硬,有很好的韧性, 耐磨损,具有一定的耐弯曲、耐腐蚀性等,而且很
股票指标 /jishuzhibiao/
桃木家具耐磨、耐腐。桃木材质坚硬,有很好的韧性, 耐磨损,具有一定的耐弯曲、耐腐蚀性等,而且很适宜 雕刻。下面跟大家讲解一下桃木家具的特点。桃木
木头种类

沙比利(红影木)(学名:Entandrophragma cylindricum);类型:硬木;别名:香桃花心木(Scented Mahogany)、Aboudirko、Penkwa、Muyovu、Libuyu、沙比利桃花心木(Sapele Mahogany);分布地区:西非、中非和东非;外观:木纹交错,有时有波状纹理,在四开锯法加工的木材纹理处形成独特的鱼卵形黑色斑纹;疏松度中等,光泽度高;边材淡黄色,心材淡红色或暗红褐色;物理性能:重量、弯曲强度、抗压强度、抗震性能、抗腐蚀性和耐用性中等;韧性、蒸汽弯曲性能较低;加工性能:加工比较容易,尽管由于交错木纹,其表面可能会在刨削过程中开裂;胶粘、开榫、钉钉的性能良好;上漆等表面处理的性能良好,特别是在用填料填充孔隙之后;用途:与真桃花心木在很多相似的应用领域,如:普通家具、细木家具、装饰单板、镶板、地板、室内外连接用木构件、门窗基架、门、楼梯、船具等交通工具和钢琴面板。
柚木地板的优点1、天然含有很重的油质,能防潮、防虫、防蚁。
柚木经砍下一个月后,因为内在养分的改变,起到防虫蛀的作用。
还特别耐腐,柚木有千年不腐的例证。
2、微针孔稳定结构,使柚木实木地板既有强度又有韧性,稳定性好,一般硬杂木地板装好两年以后冬天会出现较大收缩,缝隙达3至4毫米;而夏天又膨胀起鼓,出现较大的松动响声。
柚木实木地板则非常稳定,缝隙变化很微小。
3、颜色经典,金黄褐色至古铜色,优美的墨线、斑澜的油影、整体铺设构成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蕴透着深厚的大自然气质,特别古典高雅。
4、柚木特有的自然醇香,能防虫防蚁、防水性好、干缩小,特别耐腐,有千年不腐的例证。
令人精神舒畅,神清气爽,其香味对中老年人的脑神经系统有良好作用。
5、历久弥新,油斑随阳光的作用会逐渐消褪,版面的色泽鲜活持久,颜色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更加美丽。
柚木地板的缺点大概就是柚木地板的价格了,由于柚木地板的品质、特性以及柚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柚木地板的价格一高再高,堪比三线城市房价。
金丝楠木的价值

一位专家曾开玩笑说:“皇帝老儿坐在金銮殿上,总不希望大殿上面‘啪’掉 下一块‘松油子’粘自己帽子上了,掸都掸不掉。”除了宫殿,皇家藏书楼, 还有金漆宝座的木胎都要选用上好楠木。 北京故宫及现存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如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长 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如明十三陵中,建 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棱恩殿,占地1956平方米, 全殿由60根直径1.17米、高14.30米的金丝楠木巨柱支承,黄瓦红墙,垂檐庑 殿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大殿之一。清康熙时修建的承德避暑山庄 的主殿——“澹泊敬诚”殿,也是一座著名的楠木大殿。还有清西陵道光帝的 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 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 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壮美绝伦。 考证一:修建紫禁城的金丝楠木出自四川峨眉,古人法度严禁,选择四川 峨眉的金丝楠木修建紫禁城肯定和材料质量有关系,而且当时蜀道难于上青天, 书上论述:有一根楠木一条命的说法.若不是四川的金丝楠木材质最好,完全 可以从西南别的省采购。 考证二:明代起,皇家专门有金丝楠木置办的部门,当时各地官员将进供金 丝楠木当成头等大事,官员进供金丝楠木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 进供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
4、不易变形,很少翘裂。 5、纹理细密瑰丽,精美异常。金丝楠木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新切 木表面黄中带绿,遇到下雨散发阵阵幽香。 第三、金丝楠木的分类。 1、金丝楠木新料。在生的金丝楠木称之为新料,金丝楠木虽为国家二级保护 植物,但自然死亡或有合法手续砍伐的金丝楠是可以开发利用了,特点:颜色偏 白(做漆以后偏黄些),看起来比较嫩一点,香味稳起来香中带一点酸味。PS: 有些料放置了几年或几十年的料也属于新料,但我们在称法上称之谓陈料。 2、金丝楠木老料。老料分两种:老房料和老山料两种。老房料为从老房子上 拆下来的金丝楠木。特点:颜色较新料来说更深沉,黄中带有一点灰(但不乏有 金黄者,金黄者老料则为上品),香味乃淡淡的幽香较新料的说更醇厚没有刺鼻 的酸味。老山料则为困山老料,顾名思义,老山料为深山或林地自然死亡,几十 甚至几百年没被发现利用的金丝楠木。特点:表面看上去干枯腐朽,香味及纹理 可媲美乌木金丝楠。 3、乌木金丝楠。他的标准称法为阴沉金丝楠木。但由于我国封建迷信思想的 影响,人们听到阴沉二字则不快。所以我们就称之谓乌木金丝楠,由于长期的炒 作,乌木被非常多的人所知晓,这样称也便于推广。乌木金丝楠的形成,乃在生 的金丝楠木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 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认清中国古典家具的10种常用木材
(作者:mylife / 发布时间:2011-3-15 13:48:36 / 点击数:67 / 回复数:0 ) [编辑] [删除]
标签:
中国明清家具的用材讲究,但明以黄花梨、 紫檀 、鸡翅木、铁力木、榉木为多;清以 紫檀 木为最上
乘用料, 红木 ,鸡翅木、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柞榛、 核桃木 民间使用最为广泛:
紫檀木
紫檀木产自印度、菲律宾、广东、马来半岛、泰国,属常绿亚乔木,是我国自古以来认为最贵重的木
材。
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入水即沉,心材鲜红色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条纹,纹理纤细浮动,
变化无穷,有芳香,同时也是名贵的药材,用它做成的椅子,沙发还有疗伤的功效。
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由于过于名贵,故紫檀器物留存少。倘是大形家具,因材料难
得,留存就更少,紫檀在各种硬木中质地最坚,份量最重,除多为紫黑色外,有的黑如漆,几乎看不见纹理。
不及黄花梨那样华美,但静穆沉古,是任何木材都不能比疑的。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
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
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
有生产。
柏木
柏木属柏科,古有"悦柏"之称,有扁柏、侧柏、罗汉柏等多种。我国民间惯将柏树分为南柏和北柏两
类,南柏质地优于北柏。其色橙黄,肌理细密匀称,质地细密,比较耐水,多疤节,有香味,也是一种药
材。其性不挢不裂,耐腐朽,适用于作雕刻板材,是硬木之外较名贵的材种。
老红木
红木在广东被称为“酸枝”, 长江以北则称作红木,与黄花梨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产
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硬木,在清中期后被广泛
使用,是珍贵树种之一。
红木心材橙色、浅红褐色、红褐色、紫红色、紫褐色至黑褐色,材色不均匀,深色条纹明显,材质坚
硬、耐磨、沉于水。红木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有香气,但不及黄花梨
芬郁。新红木颜色赤黄,有花纹,有时颇似黄花梨。
红木为热带地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 我国广东、 云南及南洋群岛也有出产,是常见的名
贵硬木。"红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称,广东一带俗称"酸枝木"。红木木质坚硬耐用。红木是优质硬木,
其品种和名称多达几十种:如酸枝、红木、老红木、新红木、香红木、花梨木、老花梨木等。老红木近似
紫檀,但光泽较暗,颜色较淡,质地不紧密,有香味。
黄花梨
黄花梨又称降香黄檀,主要产于中国海南省,属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是明及清前期考究家具
的主要材料。黄花梨木质坚实,颜色从浅黄到紫赤,色泽鲜艳,纹理清晰,有香味,锯解时,芬芳四溢。
在明清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 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 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黄花梨古
无此名,而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主要藉以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
花梨“。其显著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
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鸡翅木
鸡翅木为崖豆属和铁刀木属树种,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福建以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
鸡翅木木质有的白质黑章,有的色分黄紫,斜锯木纹呈细花云状,酷似鸡翅膀。特别是纵切面,木纹
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山水、人物图案。鸡翅木较花梨、紫檀等木产量更少,木质纹理又独具特
色,因此以其存世量少和优美艳丽的韵味为世人所珍爱。
鸡翅木”有不同的写法,或作,“鸡翅木”,或作“杞梓木”。鸡翅木肌理细密,紫褐色深浅相间成文,尤
其是纵切面织细浮动,具有禽鸟颈翅那种灿烊闪耀的光辉。清中期以后,家具用老鸡翅木的甚少,鸡翅木
属红豆科,计约四十到六十种,在我国有二十六种,主要产于福建省,因其花纹秀美似鸡翅膀而改名。
榉木
榉木在北方又叫南榆,其中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名为血榉。榉木木质坚硬,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层
层重叠如山,在明清家具中占有重要地位。
榉木属榆种,产于江、浙等地,木材坚致,色泽兼美,用途极广,颇为贵重,其老龄木材带赤色故名“血
榉”。又叫红榉。榉木有很美丽的大花纹,如山恋重叠,称之为“宝塔纹”,它比一般木材坚实,但不能算是
硬木,在明清家具中占重要位置。
楠木
楠木色泽淡雅匀整,伸缩性小,容易操作而耐久稳定,是非硬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明及清前期家具
除有整体用楠木者外,常与几种硬性木材配合使用。
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
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
楠木属樟科,种类很多,常用于建筑及家具的主要是雅楠和紫楠。 前者为常绿大乔木,产于四川雅安、
灌县一带;后者别名金丝楠,产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楠木的色泽淡雅匀称,伸缩变形小,易加
工,耐腐朽,是软性木材中最好的一种。
铁力木
铁力木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许, 是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价值又较低廉的一种。
铁力木质坚而沉重,心材淡红色,髓线细美,用其制作家具,经久耐用。
铁力木,或作“铁梨木”、“铁栗木”,在几种硬木树种中长得最高大。因材料大,不少大件家具用它做成,
有时以之用在家具后背土, 作屉板及抽屉内部等。它有时有花纹,似木而较粗,铁力木是较大的常绿乔木,
树干直立,高可十余丈,直径达丈余。原产东印度,我国两广皆有分布。
瘿木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不是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
位的木材。这个部位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很受人喜爱。瘿木,实际上指木质纹理的特征他们
认为任何一种树都可能有瘿子,而生处的木材总是有旋转的细密花纹。
榆木
榆木亦称“白榆”,广布性树种,产于我国的平原地区,纹理直,花纹较大,结构稍粗,棕眼显著,质
地较软,归为柴木或叫软木类。易于加工和雕刻。榆木以张家口一带和山东境内黄河两岸的为最佳。山西、
山东、河北、京津等地民间家具以此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