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版)

合集下载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培训讲学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培训讲学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连帝国泵F/FA型、F-V/FA-V、R/RA型、B/BA型、K型、G 型、D型及日机装相应型式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

其他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

1.2 结构简述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转子、定子、石墨轴承、轴套、推力盘、端盖、轴承监测器、接线盒、底座等部件组成。

1.3 现场屏蔽泵规格型号及参数见下表(摘选)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2 基础、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3 压力表、电流表、轴承监测器灵敏性可靠。

2.1.4 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2.1.5 防腐符合要求。

2.2 运行性能2.2.1 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

2.2.3 循环管道畅通无阻。

2.2.4 设备能力达到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

2.3 技术资料2.3.1 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2.3.2 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

2.3.3 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

2.3.4 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5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

2.4.2 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

3.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振动或声响。

3.1.2 检查轴承监测器的指示是否在允许范围。

3.1.3 检查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是否畅通。

3.1.4 按时检查压力、流量和各部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3.1.5 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或因松动而产生的振动。

3.1.6 检查各部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3.1.7 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a.当轴承监视器指向红区时;b.当屏蔽泵有异常响声时;c.当屏蔽泵冷却水套温度过高或突然断水时;d.当屏蔽泵入口断液时。

【屏蔽泵】屏蔽泵的维护和修理 屏蔽泵维护和修理保养

【屏蔽泵】屏蔽泵的维护和修理 屏蔽泵维护和修理保养

【屏蔽泵】屏蔽泵的维护和修理屏蔽泵维护和修理保养屏蔽泵是由屏蔽电动机和泵构成一体的无泄漏泵,紧要由泵体、叶轮、定子、转子、前后轴承及推力盘等零部件构成。

屏蔽泵确定无泄漏,在泵内负压情况下,外界气体不会被吸入,特别适用于真空系统运行;同时它适用于高压、高熔点、高处与低处温介质。

屏蔽泵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无冷却风扇、噪声较低,使用范围广。

一、屏蔽泵试车环节1、清除泵内阀门、管路及其附属件内的异物。

2、电泵以1.1倍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查无泄漏合格标准。

3、冷却水以0.4MPa进行试验,检查有无裂纹以及泄漏现象。

4、依据电气和接线盒里的符号正确接线,接线端子根部必需用绝缘管固定。

5、清除泵座及四周的一切工具和杂物。

6、检查各紧固部位的螺栓是否紧固。

7、检查循环管线、冷却系统管路是否畅通二、屏蔽泵开车启动的工作要求1、启动屏蔽泵,当出口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扬程的1.2倍时,渐渐打开出口阀门。

2、测定排气压力和吸入压力,TRG表指示值、压力和电流是否正常,运转声音和振动是否达到要求。

逆循环管路流量和旁通管路流量是否畅通,达到要求。

3、排出压力过小时,泵为逆运转。

4、TRG表指示为红色区域(过量程)表示屏蔽泵在逆运转,重新接线。

在绿色区域为0.3以下指示时为正常运转。

5、检查泵内有无混入异物产生的异常声音和振动等。

6、确定屏蔽泵运转正常后,再设定出口阀门开度和旁通阀门的开度。

7、记录泵的工艺流量、旁通流量和逆循环流量。

记录电泵的三、屏蔽泵启动后需求检查的指标、数据l、检查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压差。

2、检查屏蔽泵TRG表指示值是否在允许值范围内。

3、检查电压、电流,是否达到铭牌的额定标准。

4、检查有无异常声音、振动。

5、检查紧固部件有无松动、泄漏。

6、检查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路是否畅通。

7、检查密封部位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四、屏蔽泵日常维护的标准1、检查电泵有无异常振动。

2、检查屏蔽泵TRG表的指示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屏蔽泵维修规程

屏蔽泵维修规程

泵设备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屏蔽泵的维护和检修。

在使用本规程前制定方案,辨识危险源,严格按检修方案执行。

1.2结构简述屏蔽泵主要由泵体、泵盖、转子/定子屏蔽套、叶轮、轴和托架等部件组成。

2 完好标准2.1零部件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牢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要求。

2.1.6泵体及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运行性能2.2.1液体畅通,润滑良好,使用40目过滤器”。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力可达到铭牌能力或额定能力。

2.3设备及环境2.3.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3.2基础表面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清洁。

2.3.3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3 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运行及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3经常保持泵及周围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密封符合要求。

3.1.4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5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2紧急情况停车运转时要把如下的数据记录好,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转,查找原因并采取对策,在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再次运转:A、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B、TRG指示值;C、电压、电流;D、有无异常声音、振动。

4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

4.2.1.2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缺陷渗漏。

屏蔽泵操作检维修

屏蔽泵操作检维修

屏蔽泵规程1.屏蔽泵的正常操作1.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确认辅助配管、电气、仪表等已符合运转要求。

对下列项目进行确认确认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从泵侧看为逆时针)。

确认轴承监视器的指针未进入红色区;检查泵的各部件并对电机作绝缘检查。

全部关闭泵的出口阀和进口阀。

如有辅助系统,则打开其阀门。

全开进口阀,使液体充满泵内部、进口配管系统。

屏蔽泵电动机的转子室内也流入液体。

泵使用温度低于0℃时,,泵充满液体要放置20分钟以上,使泵充分冷却。

微开出口阀,打开排气阀,充分排气。

1.2.屏蔽泵的启动打开进口阀。

确认泵已充分排气:进行10~20秒钟运转后,关闭出口阀,停泵。

再次进行点动运转,充分排出泵内部的气体。

启动泵,检查泵出口压力表是否在规定的压力上,并慢慢打开出口阀,使排出量达到工作点流量为止。

注意入口过滤器(60~80目)的前后压差。

压力差增加时,表示过滤器有堵塞。

屏蔽泵运转平稳后检查泵的流量、压力、电流、轴承监测器、冷却水、噪声、振动、汽蚀等情况。

打开泵的出口阀门,当流量达到一定量,突然发出响声和振动,这时继续开大阀门,流量仍不增加,说明有汽蚀(此操作应尽可能避免进行,如需进行,只能操作一次),屏蔽泵在汽蚀状态下绝对不能继续运转;在过大的流量下运转时,泵输出部会有振动声,但泵主体无异常,此时要关小出口阀门,减小流量;泵发生异常时,要立即停止运转。

1.3.屏蔽泵的停车1.3.1.正常停车关小出口阀至最小流量。

停泵。

全关进、出口阀。

在电动机充分冷却后,停辅助系统。

需要检修的泵,还要排除泵体内的工艺介质,并吹扫干净,以备检修。

泵长时间停止,要排出泵内的输送介质及冷却系统等辅助配管内的液体。

1.3.2.紧急停止在热继电器电路与电磁开关相连接的情况下,若电动机线圈的温度在规定数值之上,泵便会自动停止。

通常热继电器在下列情况下将动作:工作液的温度或冷却系统的异常引起的过热。

线圈的电流过载,电动机也会因过载而引起电流继电器的跳闸。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大连帝国泵F/FA型、F-V/FA-V、R/RA型、B/BA型、K型、G 型、D型及日机装相应型式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

其他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

结构简述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转子、定子、石墨轴承、轴套、推力盘、端盖、轴承监测器、接线盒、底座等部件组成。

现场屏蔽泵规格型号及参数见下表(摘选)表12.完好标准零、部件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基础、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压力表、电流表、轴承监测器灵敏性可靠。

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防腐符合要求。

运行性能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

循环管道畅通无阻。

设备能力达到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资料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

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

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

设备及环境设备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

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

3.设备的维护日常维护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振动或声响。

检查轴承监测器的指示是否在允许范围。

检查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是否畅通。

按时检查压力、流量和各部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或因松动而产生的振动。

检查各部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表2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a.当轴承监视器指向红区时;b.当屏蔽泵有异常响声时;c.当屏蔽泵冷却水套温度过高或突然断水时;d.当屏蔽泵入口断液时。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见表3。

表3检修内容小修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清洗过滤器、过滤网。

检查清洗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的水垢。

中修包括小修内容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检查调整各部间隙。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检修规程

初始状态M0电机已经断电,生产装置将泵的物料切断并完毕,交付检修施工作业票办理完毕000检修前准备010办理施工工作票020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状态M1拆卸屏蔽泵,检查部件磨损情况100移出泵体110拆卸并检查叶轮120拆卸石墨轴承,检查石墨轴承及转子磨损情况状态M2部件的测量、回装及调整200检查转子、石墨轴承的各部间隙210回装石墨轴承及叶轮220回装泵体状态M3试车、交付使用300现场清扫310 泵试车及验收动作卡初始状态M0电机已经断电,生产装置将泵的物料切断并完毕,交付检修施工作业票办理完毕310检修前准备311检修所需要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经确定312检查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已经备齐313停机前的振动值、轴承温度、压力均进行测量记录314了解机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15查阅上次检修的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检修作业规程中未注单位均为mm316办理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317 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已经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完毕 318 确认转动设备检修及风险评价工作票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落实 319 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320 确认电机已经停电,并且电机的电缆线已经由供电拆除 321 现场确认出入口管线阀门已经关闭,物料排净,压力降到零 322 确认泵已置换合格,可以进行安全拆卸如检修中断后需再次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重复步骤010到023落实工作票的时效性状态M1拆卸屏蔽泵,检查部件磨损情况100 移出泵体101 确认由电工拆除电动机接线,并对连接线部分做标记,以免装错。

102 拧松螺母,将监视器倾斜着向后拉,从而可从端螺母(49)中抽出监视传感器。

103 取下支架与基座之间的连接螺栓,使泵体与基座分离。

104 检查轴承监视器磨损情况110 拆卸并检查叶轮111 压平垫圈(16)的舌簧片,取下轴末端的螺栓(721)。

112抽出叶轮(12)。

屏蔽泵检修规程样本

屏蔽泵检修规程样本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目次1 总则…………………………………………………………( 194)2 检修周期与内容……………………………………………( 194)3 检修与质量标准……………………………………………( 195)4 试车与验收…………………………………………………( 199)5 故障处理……………………………………….……………( 200)1、总则1.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1.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化工屏蔽泵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及故障处理。

1.1.2适应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河南丰利石化有限公司装置内输送各种化工介质的屏蔽泵。

1.1.3编写修订依据本规程编写修订依据设备说明书, 并参照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化工厂设备检修手册》。

SHS 03047-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2检修周期与内容2.1检修周期表 (见表1)表1 检修周期表月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6-12 24整检修周期2.2检修内容2.2.1小修2.2.1.1检查各部位连接螺栓紧固情况, 并消除泄漏点 ;2.2.1.2检查与清扫冷却水系统, 保证畅通 ;2.2.1.3检查轴承监测器是否完好 ;2.2.1.4检查、清理系统过滤网 ;2.2.1.5检查循环系统中针型阀的密封状态和调节是否灵活 ;2.2.1.6检查记录叶轮的轴向窜动量;2.2.1.7清洁和疏通叶轮和蜗壳流道。

2.2.2大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2.2.2.2清洗叶轮和泵壳内腔, 检查叶轮、辅助叶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测量口环间隙 ;2.2.2.3检查轴套、轴承和推力盘的磨损情况 ;2.2.2.4检查定子、转子、壳体和轴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必要时对转子和定子进行无损检测 ;2.2.2.5全面检查电气接点和泵的绝缘情况, 检查定子与转子的电气性能 ;2.2.2.6测量转子的径向圆跳动值, 必要时对转子部件做动平衡校验 ;2.2.2.7清洗、检查冷却器及夹套, 涂防锈漆和更换密封圈 ;2.2.2.8若带机械密封的屏蔽泵, 应检查或者更换进行密封 ;2.2.29检查其它各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检修方案1 总述1.1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煤化工集团公司双甲车间生产装置区大连帝国屏蔽泵屏蔽泵的检修;日机装屏蔽泵和海米梯克屏蔽泵的检修内容和步骤可参考此进行,检修数据则严格按照其随机资料上数据。

1.2屏蔽泵结构及主要零部件材质屏蔽泵的泵部分和电机部分是直接连接的,电机转子组件的轴直接延伸至泵部分,在轴的前端装有泵的部件--叶轮。

电机的转子外表面和定子内表面用非磁性耐腐蚀的金属薄板(屏蔽套)封焊,使定子绕组和转子铁心与介质完全隔离。

屏蔽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的小以减少对屏蔽电机功率因素的影响。

电机定子前后有两个石墨滑动轴承将转子组件支撑在定子中,轴承润滑依靠泵自身介质来进行。

泵上带有TRG指示仪表(大连帝国屏蔽泵)和机械式轴承监视器(日机装屏蔽泵),用来监测轴承磨损。

主要零部件材质(以下所列皆为大连帝国屏蔽泵材质):泵体/叶轮: ZG1Cr18Ni9定子/转子屏蔽套:SUS316或者哈氏合金轴套/推力盘: SUS304+司太立合金轴承: 石墨浸渍树脂2、检修用工具、备件、记录表2.1检修用专用工具P2801泵有专用拆装工具一套2.2检修用主要备件应根据拆检过程中发现部件损伤的情况适时地更换合适的备件,但下列类型易损件应在检修前准备充足,以备检修之用:1) 叶轮、轴承、轴套、推力盘2) 密封垫圈3) 轴承监视器2.3检修所用记录图表等(附后,共一页)2.3.1 屏蔽泵检修记录表2.3.2 FA型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7A/B)2.3.3 FA型屏蔽泵结构分解照片图(P2807A/B)2.3.4 BA型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3AB、P2808A/B2.3.5 大连帝国多级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801A/B)2.3.6 海密梯克多级屏蔽泵结构剖面图(P2901A/B)2.3.7 HQ型屏蔽泵(P28013、P2903A/B、P2904A/B)结构剖面图3 拆装程序3.1 检修前注意事项3.1.1 检修前应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检修人员熟悉所检修的设备的结构原理、检修所用的图纸、检修方案的内容和技术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总则 (2)
1.1适用范围 (2)
2完好标准 (2)
2.1零、部件 (2)
2.2运行性能 (2)
2.3技术资料 (2)
2.4设备及环境 (2)
3设备的维护 (3)
3.1日常维护 (3)
3.2定期检查内容 (3)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
4.1检修周期 (4)
4.2检修内容 (4)
5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4)
5.1泵壳与叶轮 (4)
5.2转子 (5)
5.3组装 (5)
6试车与验收 (6)
6.1试车前准备工作 (7)
6.2试车 (7)
6.3验收 (7)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8)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F型、R型、B型、G型、KS型、d型、X型屏蔽电泵的维护及检修。

其它屏蔽电泵可作为参考。

1.2结构简述
屏蔽电泵主要由泵体、叶轮、副叶轮、轴套、热屏、石墨轴承、前后端盖、冷却水套、转子、定子、监测仪表、底座等零部件组成。

1.3设备性能
设备性能见表1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零、部件齐全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2基础、机座牢固完整,质量符合要求。

2.1.3压力表、电流表、TRG表等灵敏可靠。

2.1.4管道、阀门、支架安装合理,标志分明,符合技术要求。

2.1.5防腐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
2.2.1设备运转平稳无杂音,运转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2.2.2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

2.2.3循环管道畅通无阻。

2.2.4设备出力能力达到铭牌规定或满足生产需要。

2.3技术资料
2.3.1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2.3.2设备随机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齐全。

2.3.3设备总装图和易损件图样齐全。

2.3.4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5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操作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表面及周围无灰尘、油垢和杂物。

2.4.2设备及附属管道无跑、冒、滴、漏。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检查设备由无异常震动或声响。

3.1.2检查TRG表的知识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3.1.3检查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是否畅通。

3.1.4按时检查压力、流量和各部温度是否正常,并做好纪录。

3.1.5经常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或因松动而产生的振动。

3.1.6检查各部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3.1.7每班做好设备的整洁工作
3.2定期检查内容
3.2.1每月对冷却水套冲洗一次。

3.2.2每月对壳体绝缘电阻进行议定。

3.2.3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2。

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 a .当“TRG ”表指向红区时; b .当屏蔽泵有异常响声时;
c .当屏蔽泵冷却水套温度过高或突然断水时;
d .当屏蔽泵入口断液时
4 检修周期和检修
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3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
4.2.1.1 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4.2.1.2 清洗过滤器、过滤网。

4.2.1.3 检查清洗液体循环管及冷却系统管道的水垢。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内容。

4.2.2.2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2.2.3 检查调整各部件系。

4.2.2.4 更换石墨轴承。

4.2.2.5
检查调整泵体水平。

4.2.2.6 修整机座和设备油漆。

4.2.2.7
校验压力表。

5
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5.1
泵壳与叶轮
表3
5.1.1检查壳体流道及口环处,如有腐蚀、气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
涂等方法进行修理。

无法修复时应予更换。

5.1.2检查叶轮口环处,如有腐蚀、磨损时应采用打磨、喷涂等方法进行处
理。

检查叶轮流道有无腐蚀、气蚀现象,腐蚀厚度超过壁厚1/3时,应更换叶轮。

5.1.3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叶轮口环与轴孔的圆柱度为0.03mm。

叶轮
孔与轴配合一般采用H7/h6,并用螺帽锁紧。

更换叶轮时,用去重法找静平衡,
而削去的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3,叶轮平衡重应不大于表4规定。

表4
5.2转子
有无磨损、裂纹现象,如屏
蔽套磨损厚度超过0.2mm时,
应更换屏蔽套。

5.2.2轴颈磨损后,可用电镀或喷镀的方法修复。

5.2.3键与键槽侧面应接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

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
情况适当加大,加大只能按标准增大一级。

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本键槽的
900或1200方向另开键槽。

5.2.4键槽中心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不大于0.06mm,歪斜应不大于
0.03mm。

5.2.5转子轴颈的圆柱度不太子轴径的1/2000,但最大不得超过0.03mm;粗糙度不得低于。

5.2.6转子用配重法找静平衡,转子的平衡重应不大于表5规定。

5.2.7转子中段允许跳动量不超过表6规定。

表5表6
5.2.8叶轮口环处允许跳动量如表7规定。

5.3组装
5.3.1定子屏蔽套不得有鼓包、凹陷、裂纹和磨擦迹象;两端止口同钩度为
Ф0.03mm 。

如磨损厚度超过02mm 时,应更换。

5.3.2
TRG 表指示应灵敏可靠。

当电泵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使用时,接线盒
应符合GB3836.2—83规定。

5.3.3
轴套、推力盘工作面粗糙度为
,轴套内外孔不得大于0.03mm 。


面对轴中心线垂直度为Ф0.01mm ,轴套外径与石墨轴承内径间隙不得大于0.15mm 。

5.3.4
石墨轴承工作面粗糙度不得低于
,不准有裂纹。

内外孔同轴度为Ф
0.01mm ,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如表8规定。

达到转动灵活,轴向串量不得超过表9规定。

5.3.6
装配叶轮时,键与键槽应紧密配合。

用止动垫圈和螺栓将叶轮牢固锁紧测定叶轮轴向间隙
时,用调整垫圈方法将轴向间隙调整到表10规定。

表10
mm
6
试车与验收
表7 mm
表8 mm
表9
mm
6.1试车前准备工作
6.1.1清除泵座及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

6.1.2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6.1.3冷却水套以0.4MPa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有无裂纹及泄漏现象。

6.1.4电泵以1.1倍的设计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查无泄漏为合格。

6.1.5用500伏兆欧表测芯子绕组对壳体的绝缘电阻,其值小于0.5兆欧时,需要干燥。

6.2试车
6.2.1空负荷试车
6.2.2关闭泵出入口阀门,关闭压力表旋塞。

6.2.3接通电源开车,检查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空负荷试车不超过1分钟。

6.2.4负荷试车
6.2.5打开泵进口阀门,使泵内充满液体。

6.2.6关闭泵出口阀门,打开压力表旋塞。

6.2.7打开排气阀,将泵内气体排出,关闭排气阀。

启动电泵,当出口压力表读数达到额定扬程1.2倍时,慢慢打开出口阀门。

6.2.8负荷试车2小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a.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
b.流量、压力平稳,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c.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d.TRG表指示灵敏,在允许范围内。

6.3验收
设备经负荷试车,运转情况良好,质量符合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

7.1.2有完好接地线。

7.1.3F、R、G、B、KS型泵,工作介质内严禁带有颗粒和杂质。

7.1.4排气时排气阀严禁对准自己或他人。

7.1.5运转中有泄漏和松动现象,要停车处理。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检修前,将泵内介质排净,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培育板与系统隔绝.并做好设备管道的清理工作,处理合格后,办理设备交接手续。

7.2.2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标志后,方可检修。

7.2.3检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换的零件,要在规定的地方摆放整齐,文明施工。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试车安全工作,要有专人指挥。

7.3.2设立明显试车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车现场。

7.3.3操作者必须持有操作证。

7.3.4试车完成后,操作者按停车程序关闭好阀门和停止电泵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