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合集下载

抗感染处方分析ppt课件

抗感染处方分析ppt课件
21
增加不良反应的联用
实例11:男性患者,68岁,糖尿病并肺 部感染、关节炎。
处方:左氧氟沙星0.4克,静滴,每天1 次;泼尼松龙25毫克关节腔注射。两天后 患者血糖升高,脚跟疼痛。
22
用药分析:
左氧氟沙星影响血糖稳定性,可使血糖升 高或下降。对老年患者氟喹诺酮不宜与激 素联用,氟喹诺酮类药有致脚跟肌腱病, 引起脚跟疼痛,甚至跟腱断裂的严重不良 反应,尤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与激素 并用则剧增。故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应慎用,且不应 与激素合用。控制感染可选用β内酰胺类药, 如果青霉素、头孢类过敏可选用氨曲南或 克林霉素、磷霉素等。
16
用药分析:
头孢曲松可与钙离子结合生成头孢曲松钙, 会沉淀。由于头孢曲松具有良好通透性, 在肝、胆、脑内、肾组织中浓度高,可使 头孢曲松钙沉积于上述重要器官引起结石、 血栓栓塞形成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应换用其他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或 停用钙制剂,改用其他抗过敏药物。
17
增加不良反应的联用
41
用药先后顺序错误
实例18:男性患者,64岁,肺部感染。 处方:0.9%氯化钠250毫升,克林霉素
1.2克,静滴,每天两次(先用);0.9%氯 化钠100毫升,头孢匹胺2.0克,静滴,每天 两次(后用)。
42
用药分析:
头孢匹胺为繁殖期杀菌剂,克林霉素为速效抑菌 剂。先用抑菌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繁殖期 杀菌剂则不能发挥作用而降低疗效。如必须联用 时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繁殖期杀菌剂用大剂 量,速效抑菌剂用小剂量;先静滴繁殖期杀菌剂 头孢匹胺1小时后再静滴速效抑菌剂克林霉素,这 样效果较好。医嘱中克林霉素日剂量2.4克,达到 重度感染剂量,且护士执行医嘱时先静滴克林霉 素后静滴头孢匹胺,用药先后顺序不对,对繁殖 期杀菌剂有干扰作用,故联用时克林霉素剂量宜 改为0.6克静滴,每天两次,先静滴头孢匹胺1小 时后再静滴克林霉素。

抗菌素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抗菌素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抗菌素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
1
抗生素是全球应用最为 广泛和滥用最明显的药物之 一。
2
一、给药方案不当
• 男性,42岁,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 0.9%NS 500ml,氨苄青霉素6.0g,静滴,1天1 次。 • 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一天一次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成药 菌产生。杀菌效果决定于最低抑菌浓度 (MIC)。24小时内有效时间应该大于60%, 不必增加药物浓度,增加增加药物浓度不会增 加杀菌效果,反而会增加毒性作用,一般3-4个 半衰期给药一次。
22
十四、小结
(一)、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二)、抗菌素的联合使用
23
(一)、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1、应该迟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2、根据抗菌素的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3、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 药 4、严格控制或尽量避免使用抗菌素 5、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6、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7、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8、从教育、宣传和成立相应组织着手,纠正不 合理使用抗生素。
3
二、溶媒选择不当
• 男,20岁,泌尿系统感染 • 0.9%NS 100ml,依诺沙星0.2 静滴 一天 二次。 • 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喹诺 酮类注射液具有酸碱二性,用强电解质 稀释,容易产生离子效应而析出大分子 白色沉淀,应用GS作溶媒可避免。静滴 管路也应该冲洗。
4
三、不宜配伍药物同用
16
九、超剂量使用
• 女,7岁,右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1g bid • 本来为1类清洁手术,小儿剂量为 40mg/kg.d。严重感染为100mg/kg.d,预 防性用药选择使用严重感染药物,属于 超量。
17

经静脉给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状况的统计分析

经静脉给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状况的统计分析

・92・生垦塞旦里垫盘查!!!!生!旦蔓!鲞箜!塑垦!i塑!翌!丛型z丛坚!!!!:!!!:!:堕!:!活动。

本组病例大部分病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78%),口干(23%),头晕(20%),体位性低血压(5%),肝功能异常(3%)。

嗜睡,口干和头晕等不良反应都出现在用药的第1周,用药日剂量2—6mg,对这些病人减慢递增药量的速度,可以减轻症状,这些提示我们在用药早期应关注病人的情况,对于难以耐受的患者可以提早鉴别。

2例病人在用药10和12d时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减量后缓解,所以对于服用降压药的病人应慎用替扎尼定。

l例病人在服药4周时出现了转氨酶升高,停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替扎尼定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1/4的患者可耐受每天36mg的最大剂量,对于缓解痉挛状态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但是替扎尼定又是一种具有高度镇静作用的制剂,由于病人间的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故应由医生指导慎重的采用剂量递增法。

参考文献1杨今妹,纪树荣,等.AshworIlI量表法评定痉挛的信度探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l:31.2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4.15.经静脉给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状况的统计分析杨向军【摘要】目的了解经静脉给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取静脉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处方3780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析。

结果不合理经静脉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处方比率为28.49%,主要有联用、用法、用药等不当。

结论社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严重。

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合理用药的水平。

【关键词】门诊;抗感染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抗感染药物是目前在临床上较常使用的一大类药物,但近年来国内抗感染药物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不合理使用率高达20.7%【1]。

为了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问题,又使被观察统计的资料、数量的准确与完整,作者特选择本市两所相近的综合性社区门诊。

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

分析的流向则取决于医院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医疗费用和就医环境。

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就医流程在于简单、方便、快捷。

在这方面,我院成立门诊服务中心,专门配置轮椅、担架、茶水桶及一次性水杯,推行分诊导诊服务,主动为年老体弱、残疾病员提供服务,赢得了病员的好评。

2.2切实加强医疗单位的行风建设根据实践,笔者认为:要直面对待医疗单位的行风问题,不能回避。

就沭阳而言,整个医疗行业的医护人员队伍主流是好的,应该充分肯定。

然而,当前“回扣”问题大于“红包”问题。

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业作风规范,从制度上约束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违规医务人员的处理力度,发现有危害患者利益的现象,坚决查处,重罚那些拿红包、吃回扣、索要病人钱财的医务人员。

对公开招标购进的药品、耗材的质量和价格也要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有意购进价高质次的药品和耗材的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严格执行物价收费标准,不超收,不分解收费,不违规收费。

2.3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用科学、先进的医疗手段和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病人完成诊疗过程,是病人最大的需求,也是赢得病人信赖、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先决条件。

因此,我认为,必须要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目标和任务来抓,采取到乡镇医院锻炼、到上级医院接受培训、不断进行考核等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梯队式培养,同时引进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坚力量,以此带动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4练好“内功”。

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作为服务性的公益机构,病人是其顾客。

要提升医院在社会和病人中的地位和形象,让社会和病人更好地认同和了解医院,就必须让医院的员工主动地了解社会和病人对医院的希冀,克服在计划经济时代看病是有求于医院的心理偏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上接第19页)3.6药师未向患者交待正确的服药方法例如:环丙沙星片+654—2片,两药联用后者将使前者吸收减少,故一定要交待患者分开服用。

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分析

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分析

JournalofClinicalandExperimentalMedicineV01.5,No.4Apr.2006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分析吕冬梅邱述玲邵珠民王来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徐州221002)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在临床上广泛而复杂。

为了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减轻毒副反应,抗感染药物常联合应用。

但是,随着合并用药的品种增多,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发生药效学、药动学改变或理化配伍禁忌的几率亦增大,不合理配伍反而起到相反的效应,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多,造成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卫生资源浪费。

为了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本文对1材料与方法某地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3年7~9月份门诊处方,每月随机抽取一日的全部处方,三个月共抽取2879张,其中使用抗感染药处方1400张,占实查总处方数的48.6%;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处方共258张,占总抗感染药物处方的18.4%,占实查总处方比例9.0%;应用抗感染药物约有16类,共112种。

2结果某地区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情况见表1。

部份药品的通用行了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

名与商品名对照见表2。

表1抗感染药物不合理联合应用情况表2部分药物通用名商品名对照表3讨论258张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繁殖期杀菌剂和速效抑菌剂合用繁殖期杀菌剂对繁殖旺盛的细菌作用最强,对受抑制而不繁殖的静止期细菌几无作用¨J。

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琦红霉素、克拉霉素、螺旋霉素、红霉素等)为速效抑菌剂,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使细菌繁殖受到抑制而进入静止状态,从而减弱了繁殖期杀菌剂的杀菌作用。

常用的繁殖期杀菌剂有青霉素类(青霉素钠、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克洛、复方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噻肟钠、先锋V等)、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司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等);常用的速效抑茵剂有酰胺醇类(氯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等。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分析-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方法:监测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出院病历84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比例高达75%,联合用药比例达40%以上,抗菌药物治疗病例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到10%,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达95%以上。

结论: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针太松(抗菌药物过度应用、过大剂量使用、过长时间使用、过度联合使用);对抗菌药物了解不足(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药效特征、毒副反应);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增加收入、满足病人需要)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R47【】A【】1672-3783(2012)11-0280-02抗菌药物是临床用于防治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县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经非常突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也导致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已经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笔者就本院(2012年月-2012年6月)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1本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1.1抗菌药物应用指针太松:如过度应用,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体温稍有升高就有抗菌药物,总觉得不用抗菌药物心里就不放心、不踏实,对抗菌药物产生依耐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

1.2无指证和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单纯感染使用二联甚至三联抗菌药物,抑制药与杀菌药同时使用。

1.3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范围过广及时间过长:围手术期应根据术野有无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摘要】本文就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预防用药、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使用疗程、联用指征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药品种的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越来越复杂,联合用药极为普遍。

由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全面地掌握各类药物的特点,以至于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药品浪费,更严重的还可发生药源性疾病。

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更成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难题。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最严重的不合理用药之一,我国目前很多外科手术切口都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现象也比较普遍。

抗菌药物的滥用,不仅使其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后果。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应有明确指征,通常不宜'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患者。

病例一患者,男,68岁,从高处坠落后活动受阻2小时,入院就诊。

脊柱正侧位片显示第一、二、三腰椎呈前窄后宽改变。

初步诊断: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

处方 5%葡萄糖 5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 2.0 ivgtt bid分析:本例为腰椎骨折患者,未合并感染,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应用高档抗生素更是不妥。

可增加机会性感染,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处置::本例不需要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主要表现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病例二患者,男,5岁,急性扁桃体炎处方 5%葡萄糖 500ml头孢呋辛 2.0 ivgtt q.d分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用药剂量应分两至四次给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

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

临床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执业药师

案 用药

3-1
将20mg硝苯地平缓释片掰开,分成10mg,
口服,3次/日。
用 法

硝苯地平缓释片 10mg 每日2次




分析 注意硝苯地平缓释制剂的用法和用量。
12
女性患者,62岁,高血压。 案 用药 例 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日两次。
3-2

改为每日1次 或加用卡托普利或缬沙坦
法 用 量
物 相 互
制不好。

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
合成发挥治疗作用,ACEI类药物通过促进
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发挥降压作用,二
者联用可相互拮抗。
26

例 停用卡托普利,改为硝苯地平缓释片 20mg,
4-5
口服,每日2次。
用药

①卡托普利25毫克,口服,每天3次,
物 相
②布洛芬缓释胶囊300毫克,口服,每日两次。 互

用药3天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

分析 β受体阻滞剂的用法用量及禁忌症;高
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药物选用。停美托洛
尔为缬沙坦 80mg,口服,每日1次 6
女性患者,38岁,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
压,血压190/100mmHg,蛋白尿(+),尿素氮
案 例
15.6 mmol/L,尿酸440ummol/L,肌酐
3
第二部分 原因及具体案例分析
选药不恰当
未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是选药不当 的主要原因。
如上呼吸道感染、痛风性关节炎
4
患者,女,28岁,2日前受凉后出现鼻塞、
流涕,无咳嗽、咳痰,体温37.3℃,诊断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临床药学室二OO八年十一月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关键词]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及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使感染性疾病死亡率逐渐升高,因此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目前医药系统的当务之急。

我院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进行有效监督指导,及时发现纠正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将我院药师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用药实例20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

旨在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一、给药方案不当实例1:男性患者,42岁,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处方:0.9%生理盐水500ml,氨苄青霉素6.0g,静滴,一天一次用药分析:氨苄青霉素半衰期短,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一天一次给药根本无法满足抗菌要求,反而易引起耐药菌产生。

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使其24小时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至少60%的时间,或者一个给药间隔期内超过MIC时间必须大于40%-50%,方可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当血药浓度达到MIC4-5倍时,再增大药物剂量,抗菌效力并不增加,反而增大其毒副作用。

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日剂量分3-4次给药。

宜0.9%氨化钠100ml,氨苄青霉素2.0g,静滴,一天三次。

二、溶媒选择不当实例2:男性患者,男,20岁,泌尿系感染处方0.9%生理盐水100ml,依诺沙星0.2,静滴,一天二次用药分析: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具酸碱两性,为大分子物质,用生理盐水等、含氯离子的强电解质溶液稀释,因同离子效应而产生白色沉淀,不宜合用。

宜用5%或10%葡萄糖100ml稀释后溶解,稀释后缓慢滴注60min以上,滴完后继接其他含氯离子输液前顺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以免输液管内余液析出沉淀。

三、在同一输液中使用不宜配伍的药物实例3:男性患者,38岁,带状疱疹处方:5%葡萄糖250ml,阿昔洛韦0.25g,维生素C2.0,静滴,一天两次用药分析:阿昔洛韦注射液碱性高PH10.5-11.6,不宜与酸性的葡萄糖及维生素C配伍。

宜用0.9%氯化钠250ml,阿昔洛韦0.25g静滴,一天两至三次,缓慢静滴,一次滴注1小时。

四、重复用药实例4:男性患者,54岁,混合痔处方: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g,静滴,一天两次,0.5%甲硝唑100ml,静滴,一天两次。

用药分析:克林霉素、甲硝唑均具有强大抗厌氧菌使用,两者联用抗菌谱重叠,用一种即可。

实例5:男性患者,34岁,腹部外伤处方:0.9%氯化钠100ml,头孢西丁2.0g,静滴,一天两次,替硝唑0.4g,静滴,一天两次用药分析:头孢西丁为头霉素类β内酰胺药,对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与替硝唑联用抗菌谱重叠,替硝唑没有使用的必要。

实例6:男性患者,52岁,咽喉炎处方:复方新诺明片0.96g口服,一天两次,尼圣片0.3g,口服,一天三次用药分析:尼圣为头孢氨苄甲氧苄啶,每片含甲氧苄啶5mg,复方新诺明片含甲氧苄啶80mg,两药联用,甲氧苄啶重复使用,易产生肾毒性,增加粒细胞减少,叶酸缺乏的不良反应。

宜选用其一即可。

五、药理拮抗实例7:女性患者,65岁,支气管炎处方: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静滴,一天一次,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静滴,一天两次。

用药分析: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两药使用靶部位相同,联用产生药理拮抗作用。

不宜同用,用其一即可。

六、配伍不当实例8:女性患者,46岁,肺部感染、荨麻疹处方: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2.0g,静滴,一天一次,10%葡萄糖100ml,葡萄糖酸钙20ml,静滴,一天一次。

用药分析:头孢曲松与钙离子生成头孢曲松钙沉淀。

由于头孢曲松具有良好通透性,在肝、胆、脑内、肾组织中浓度高,使头孢曲松钙沉积于上述重要器官引起结石、血栓栓塞形成而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处理换用其它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或停用钙制剂,改用其它抗过敏药物。

七、增加不良反应的联用实例9:新生儿,20天,流行性脑膜炎处方:0.9%氯化钠50ml,头孢曲松0.3g,静滴,一天一次,复方新诺明0.1口服,一天两次用药分析:头孢曲松、磺胺类药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膜中血药浓度高,适于脑膜炎的治疗。

但由于两者血浆蛋白结合力高,在新生儿体内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使游离胆红素明显升高,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引起核黄疸。

停用上述药物,对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宜选用头孢噻肟。

实例10:女性患者,42岁,急性胆囊炎处方:0.9%氯化钠250ml,头孢哌酮2.0g,氢化可的松100mg,静滴,一天两次用药分析:头孢哌酮分子中含N-甲硫四氮唑基因,能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当其与含乙醇制剂的氢化可的松药同用时,因抑制乙醇代谢过程导致乙醛蓄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

故使用含四氮唑基因的抗菌药物,如头孢孟多、头孢哌酮时,不能饮酒,同时也不宜与含乙醇制剂的氢化可的松、霍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联用。

实例11:男性患者,68岁,糖尿病并肺部感染,关节炎处方:加替沙星0.4g,静滴,一天一次,泼尼松龙25mg关节腔注射,2天后引起血糖升高,脚跟疼痛用药分析:加替沙星影响血糖稳定性,可使血糖升高或下降。

对老年患者氟喹诺酮与激素联用,氟喹诺酮类药有致脚跟肌腱病,引起脚跟疼痛,甚至跟腱断裂的严重不良反应。

尤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与激素并用则剧增,故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加替沙星应慎用,且不应与激素合用。

控制感染可选用β内酰胺类药,青霉素、头孢类过敏可选用氨曲南或克林霉素、磷霉素等。

实例12:女性患者,42岁,肾脓肿处方:氟罗沙星0.2g,静滴,一天两次,呋噻米20mg,静推,一天两次用药分析: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药与碱性利尿剂呋噻米合用,使氟罗沙星抗菌作用增强,同时也使尿液碱化,氟罗沙星在肾及输尿管内溶解度下降,引起结晶尿和肾毒性。

宜选用三代头孢且无肾毒性的头孢哌酮/舒巴坦2.0g静滴,一天两次。

八、选药不当实例13:男性患者,72岁,慢性前列腺炎处方: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氯唑西林2.0g,静滴,一天两次用药分析:氨苄西林氯唑西林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酶的金葡萄菌感染,对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的慢性前例腺炎作用差,而且其不能透过前列腺包膜,在前列腺组织中药物浓度低,不宜于前列腺炎的治疗。

宜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的敏感抗菌药物且能穿透前列腺包膜的氟喹诺酮药、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药治疗。

左氧氟沙星常首选。

实例14:男性患者,47岁,面部肿块切除术处方: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2.0g,静滴,一天一次,术前30分钟,术后: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2.0,静滴,一天一次,0.9%氯化钠100ml,克林霉素0.6,静滴,一天两次。

用药分析:头颈部皮肤软组织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宜选用对葡萄球菌杀菌活性最强的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1.0g,术前30分钟静滴,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三代头孢中头孢曲松为广谱抗菌药,侧重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对金葡萄作用差,选用抗生素起点偏高,不足以预防金葡萄感染,反而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为抑菌剂,围手术期用药宜选用杀菌剂。

克林霉素仅用于患者对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时才针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选用。

九、超剂量使用实例15:女性患者,7岁,右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处方:0.9%氯化钠100ml,氨苄西林氯唑西林1.0g,静滴,一天两次用药分析: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对儿童剂量40mg/kg.d,严重感染100mg/kg.d分2次静滴。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为I类清洁手术,预防感染用药选用严重感染的治疗剂量,属超剂量用药。

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宜0.4g静滴,一天两次,使用时限不超过24小时。

十、无适应症用药实例16:男性患者,6岁,上呼吸道感染处方: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1.0,静滴,一天一次用药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根本不需使用抗菌药物,只需对症治疗。

只有少数患者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才予以抗菌治疗。

即使发生细菌感染在小儿也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为主,治疗以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或一代头孢为首选,而不宜选用三代头孢。

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

十一、给药途径不合理实例17:女性患者,37岁,阴道炎处方:氨必仙胶囊500mg,阴道上药,每晚一次,制霉菌素片,50万u,阴道上药,每晚一次用药分析:治疗阴道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就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氨必仙为口服胶囊制剂,制霉菌素片为口服片剂,两者置于阴道内片剂胶囊崩解释放所需体液量根本无法达到要求,局部药物难以崩解和释放,达不到治疗目的,且刺激性大,易导致阴道黏膜损伤,宜选用相应的栓剂或泡腾片。

如甲硝唑栓、达克宁栓剂。

十二、用药先后顺序错误实例18:男性患者,64岁,肺部感染处方: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1.2g,静滴,一天两次(先用),0.9%氯化钠100ml,氨曲南2.0g,静滴,一天两次(后用)用药分析:氨曲南为繁殖期杀菌剂,克林霉素为速效抑菌剂。

先用抑菌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使繁殖期杀菌剂不能发挥作用而降低疗效。

如必须联用时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繁殖期杀菌剂用大剂量,速效抑菌剂用小剂量;2、先静滴繁殖期杀菌剂氨曲南1小时后再静滴速效抑菌剂克林霉素效果好。

医嘱中克林霉素日剂量2.4g,达到重度感染剂量,且护士执行医嘱时先静滴克林霉素后静滴氨曲南,用药先后顺序不对,对繁殖期杀菌剂有干扰作用,故联用时克林霉素剂量宜改为0.6g静滴,一天两次,先静滴氨曲南1小时后再静滴克林霉素。

实例19:男性患者,56岁,骨盆骨折并肺部感染处方:0.9%氯化钠100ml,头孢曲松 2.0g,静滴,一天两次(先用),5%GS250ml,磷霉素4.0g静滴,一天两次(后用)用药分析:磷霉素、头孢曲松同作用于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由于磷霉素是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起始阶段,使细菌细胞壁完整性破坏,有利于其他抗菌药物随之进入菌体,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而杀灭细菌。

因此两药联用时,应注意“时间差冲击疗法”[1]即先用磷霉素1小时后再静滴头孢曲松,此时抗菌效果好,抗生素后效应PAE也最长。

医嘱先用头孢曲松再用磷霉素用药先后顺序错误,影响药物疗效。

十三、不根据患者肝肾功能选用药物实例20:男性患者,68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肺部感染处方:0.9%氯化钠100ml,头孢他定3.0g,静滴,一天两次用药分析:头孢他定在体内几乎不发生代谢,以原形以肾排泄,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日剂量不超过3.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