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学之市场结构与价格
价格学原理

价格学原理
价格学原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和影响价格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通常由供求关系决定,即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当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时,价格往往下降,反之则上升。
供给方面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能力、技术进步等。
生产成本较低的商品或服务往往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
当新技术出现并提高生产效率时,供给量可能增加,导致价格下降。
需求方面的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偏好、市场宣传等。
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他们可能更愿意购买高价商品或服务。
市场宣传可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价格。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政府政策、竞争状况、市场结构等。
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影响价格,以实现经济政策目标。
竞争状况和市场结构也决定了价格的形成方式,例如垄断企业可能以较高价格提供商品或服务。
总而言之,价格学原理指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影响价格的波动。
同时,政府政策、竞争状况和市场结构等因素也会影响价格的形成。
了解和运用价格学原理有助于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
价格学复习要点整理

价格学复习要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2.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金属货币发行量。
3.价格: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4.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
5.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6.市场价格体系:我们把国民经济中各种各样的价格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价格有机整体称为价格体系。
7.商品比价:简称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内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8.农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9.工业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不同工业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10.工农业产品比价: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工业品零售价格与农产品收购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表示在不同时期,农民用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能换回多少数量的工业品)11.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是指工农产品交换中,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所形成的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关系。
12.商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购销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购销数量以及规格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13.购销差价(进销差价):指同一产地的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内,商品经营者的购进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14.地区差价:同一商品、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相应环节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15.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部门的生产者出售商品的价格。
16.成本导向定价法:是生产者在特定的定价目标和定价策略指导下,根据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面临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对产品价格进行具体计算的方法。
17.需求导向定价法: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和可能支付的价格水平来制定的价格。
价格理论-经济学基础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 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能 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需曲线的交点决定市场均衡
供需曲线的变动规律
当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 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 的数量为均衡数量。
当影响供需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供给曲线 或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致均衡价格和 数量发生变化。
政策法规
政府的政策法规通过规定价格 上限或下限,影响市场价格水 平。
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
价值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市场价格围绕价 值波动。
信息传递
市场参与者通过信息传递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 致的价格预期。
竞争均衡
在竞争过程中,价格会逐渐调整到均衡状态,即 供求相等的状态。
交易达成
在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价 格。
在市场分割的基础上实行价格歧视,需要企业具备 较高的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能力,以准确判断不同 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状况。
05
价格政策与政府干预
价格政策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价格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 标而制定的关于价格的指导原则和措 施。
详细描述
价格政策通常包括固定价格、支持价 格、限制价格、价格自由化等不同类 型,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价格对供需关系的影响
价格上升导致供应增加
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或供应商的利润增加,可能 会增加供应量。
价格下降导致供应减少
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或供应商的利润减少,可能 会减少供应量。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
一般来说,价格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较小,消费者 对价格的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
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一、引言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既有供给方,也有需求方。
供给方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需求方则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和价格。
而价格则是供求关系的重要体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市场供求的基本概念市场供求是市场经济中两个关键的概念。
供给方是指生产者或者销售商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需求方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通过价格这一媒介进行协调调整。
三、市场供求的曲线图市场供求的曲线图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
供应曲线是指供应者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时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范围。
需求曲线是指需求者愿意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时所愿支付最高价格范围。
当两条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了供求平衡,价格和数量被确定。
四、供需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价格的影响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供给方的变化,例如产量和成本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态。
需求方的变化,例如技术进步、收入变化等,会影响到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态。
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
五、市场垄断和竞争的供需分析市场垄断和竞争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中,市场的唯一供应者可以自由地设定价格,而需求者只有两种选择:接受价格或者放弃购买。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供需曲线的交点处即为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平衡点。
在竞争市场中,多个供应者提供同类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因为市场结构的不同,市场价格可能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六、结论市场供求与价格关系分析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
通过分析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市场结构的不同,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价格学 1章 价格概述

本 章 小 结(2/2)
•
能。 价格的职能是指价格内在所具备的功
•
价值的职能包括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调节经济活动的职能、传递经济信息的职能、 进行经济核算的职能、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对生产的调节、对商品流通的调节、对收入 分配的调节、对消费的调节。
本 章 思 考 题
及人们运用其规律管理价格、调节 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与形式。
价 格 机 制 包 括
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运行机制
价格约束机制
价格调空机制
本 章 小 结(1/2)
价格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价格的发展大致经 历了四个阶段,表现为四种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 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 形式。 • 价格不过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实 体、是内容;货币是度量价值的尺度;价格是度量 出来的结果,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价格具有同一性、运动性、相关性、综合反映 性、分配性等特点。根据商品交易的范围和交易过 程中的不同特点,价格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 表现商品价值 表现还是度量价值呢? 新京报:今年十一,空调行业将爆发史上最大规模 的一次价格战,国内销售规模在前十的空调厂商中 有一半以上将参战。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价格 战实属无奈,空调行业库存高企面临危机,而价格 战的结果可能是强者更强,二三线品牌遭到血洗。 空调巨头格力、美的在各地纷纷打出了促销海报, 格力宣称“20年首次发起空调价格战”,美的则宣 称“30年一遇的龙卷风”。奥克斯、志高紧随其后, 迅速在部分区域市场上跟进,奥克斯空调打出“一 价回到十年前”的标语,志高空调则高喊“裸价豪 礼,心花怒放”。
扩大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
一、对应生产力阶段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微观经济学成为了经济学中不可或缺的分支之一。
微观经济学涉及到供需、价格、市场、生产、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对于企业经营者、政府管理者和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本人从微观经济学中总结出来的几个知识点:1.供需理论供需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制度。
供与需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市场关系。
供给与需求的变动通过价格机制得到调节,即市场行为的调节主要依靠物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涨落,将供需行为的关系表现在价格上。
当需求增加时,经济主体会以更高的价格来求购更多的货物或服务。
供应商随即延伸生产线,增加供应量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当供应量增多,价格趋于下降,与此同时,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越来越低。
最终,当供需相等时,市场将达到均衡状态,即价格、数量、消费/生产等各方面得到了平衡。
2.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上存在的,厂商数量、规模、产品差异、市场完全配对等多个方面的区别。
市场结构是指由不同的供货企业组成的市场的特定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产品基本相同,供需量较小,价格处于市场规律调节下,产生的利润非常低;垄断市场则是厂商数量少,市场上产品差异大,厂商可以独自决定售价等各种细节。
3.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也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
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投入的资源与投产的货物和服务所取得的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成本与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合理地评估价格水平和销售量,以达到最大的效益。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方面。
固定成本指的是企业的租金、房屋、设备等一些无法随消费量变化而改变的固定支出;变动成本则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消费量成正比的支出。
效益分析也包括供应商和买方两方面。
供应商应该考虑如何最大化收益,而买方应该考虑如何以最低的价格获取所需要的服务或物品。
经济学视角下的价格形成与市场机制

经济学视角下的价格形成与市场机制在经济学中,价格形成和市场机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研究领域。
价格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表达方式,直接影响到供求关系、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
一、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价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指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之间的关系,它是市场交易的基础。
当商品或服务需求增加时,供给不足可能导致价格上涨。
相反,如果供给过剩,价格往往会下跌。
除了供求关系,成本也是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生产者的成本包括生产和运营成本以及利润。
供给者会根据成本确定最低价格水平,以维持其生产和运营的可行性。
因此,供给者的利润期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形成。
此外,市场竞争也是价格形成的重要机制。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供给者会通过价格调整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增加市场份额。
价格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价格下降,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还受到货币政策、政府管制、税收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货币政策的紧缩可能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增加生产成本,进一步影响价格。
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和税收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价格形成产生影响。
二、市场机制的运作方式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供求关系调节价格和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
市场机制的核心在于自由竞争和信息的流通。
自由竞争是市场机制的基础。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价格信号进行交易。
供给者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决定价格和产量。
需求者则通过价格决定是否购买商品或服务。
供求双方通过竞争达成市场平衡,即供需相等的状态。
信息的流通也是市场机制运作的重要条件。
市场上的信息包括商品价格、质量、供给量等。
供需双方通过信息的交流和获取,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影响价格的形成。
因此,市场机制需要确保信息的透明和公平。
除了自由竞争和信息流通,市场机制还依赖于产权制度和法律框架的保障。
价格学框架

b.搜集内容:第一 环境对价格系统的输入向量的状态及其变化。第二 价格系统内部构成元素及其结构变化。第三 价格系统对环境的输出向量的状态及其变化
(4)搜集方法:询问法;实地看价法;其他价格搜集方法
(5)价格信息加工 是指企业将搜集到的价格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登记、检查、校对、排序、筛选、分类、合并、比较、计算等,使价格信息便于使用和存储。
第一二章 导论 价格形成
1.价格价格产经历四个阶段,表现为四种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多种商品上;一般价值形式,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上;货币价值形式
2.价格的本质
a价值是决定价格的依据,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b价格不仅受商品价值的影响也受货币价值的影响 c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两者是形势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3)竞争导向定价法 a.随行就市定价 b.投标定价 c.渗透定价 d.拍卖定价
5.企业常用的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满意定价策略
(2)折扣定价策略: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功能折扣;季节折扣;折让
(3)心理定价策略:零头定价;声望定价;习惯定价;招来定价;分档定价
5。价格的职能
a 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b 调节经济的职能 c传递经济信息的职能 d 经济核算的职能 e各个职能关系是不完全是等同的、是统一的、是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6.价格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a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b存在市场 d有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的竞争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几类典型的市场结构分析
1、完全竞争 2、垄断 3、垄断竞争 4、寡头市场
2、几类典型的市场结构分析
垄断中的价格歧视: 3级价格歧视: (1)依据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价格 (2)依据不同的购买量制定不同价格 (3)依据不同的市场范围制定不同价格
2、几类典型的市场结构分析
1级价格歧视: 实现条件:垄断厂商能够识别每一个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 值评价 图示:
例:俄罗斯的航空工业
1、市场结构
(3)行为 主要指产业内的企业行为
一般在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中表现最为明显
如:广告活动、研发活动 共谋、价格联盟等
1、市场结构
(4)绩效 三大类绩效 1、价格与利润 2、效率 3、创新
1、市场结构
(4)绩效
1、价格与利润—价格
案例: --Miles Lab制药将药品零售价定为成本的43倍 --De Beers 占据世界钻石市场近4成,其下设的交易中心 具有较强的钻石定价权 --USAir在某些区域航线占有率达80%以上,价格提升了 25% --柯达美国市场占有达70%以上,价格提升35%-40% --杜邦公司的化工产品,在专利保护下溢价20%左右
$/output unit
Sell the yth unit for $ p(y)L. ater on
p( y ) p( y )
p( y )
sell the yth unit for $ p(y)F. inally sell the yth unit for marginal MC(y)cost, $ p(y).
1、市场结构
(1)产业组织研究的一般逻辑 S-C-P理论逻辑 阐释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 (1)一般认为:结构影响行为与绩效 (2)绩效概念宽泛:如社会绩效包含公众福利、技术创 新等指标
1、市场结构
(1)产业组织研究的一般逻辑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结构的测算: (1)市场份额:对个体企业而言 (2)集中度:综合的测算 (3)进出壁垒:行业的自然属性、现有状态
概念:也称内部效率,指通过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生产在不 同产量水平上均能够处于最低的成本。
如未能达到,则成为X非效率
1、市场结构
(4)绩效
2、效率—X效率
X非效率现象是广泛存在的
案例: --20世纪80年代许多美国公司规模下调,使成本下降了 15%甚至更多 --IBM公司发展过程中经历的机构重叠与公司僵化 --7、8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在经历日本汽车冲击后,改善 管理,平均成本降低了20% --1987年波音公司机构重组,仅员工工资便削减了25%
1、市场结构
(4)绩效 1、价格与利润—利润
行业 摄影器材 制药 软饮料 清洁用品 橡胶 玻璃 肉类加工
集中化程度 75 (50) 45 45 25 25 18
回报水平 16.5 17.1 15.2 12.1 9.9 8.3 4.2
资料来源:W.G.Shepherd 1975
1、市场结构
(4)绩效 2、效率—X效率
1、市场结构
(4)绩效 2、效率—配置效率
垄断中存在的效率损失
--产量降低 --价格提升 --表现为“福利三角形”的损失
1、市场结构
(4)绩效 3、创新 垄断是否促进创新?
1880-1965年间:
小公司、个体:彩色胶片、快像技术、转向助力、收音机、 偏光镜、静电复印
大公司:氯丁橡胶、树脂、合成洗涤剂、电子管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市场的界定:
分类 可替代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商品的属性、用途 产品:
价格、受众群体、卖者群体 地理范围:
真实的购买模式、运输范围。(地区、全国、世界)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1)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处于0-100%的范围内 一般认为,达到15%具有市场势力、15%-30%时市场 势力显著,达到40%以上将逐渐具有支配地位
MC(y)
p(y)
y y
y
y
The consumers’ gains are zero.
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output unit
So the sum of the gains to the monopolist on all trades is the maximum possible total gains-to-trade.
市场类型 纯垄断模式(一家企业100%) 支配型(一家企业40%以上) 寡头型(四家60%左右)
有效竞争(四家小于40%)
典型例子 区域内的供水、供电 微软、波音、电话黄页
耐克、阿迪达斯、百事可 口可乐 占美国经济的70%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结构测算与市场分类 --集中度2 (赫芬达尔指数)
价格学
Price Theory
市场结构与价格
本部分学习的主要目标: (1)了解市场结构对价格的影响 (2)回顾四类市场结构及相应价格的形成 (3)分析不同类型市场结构价格形成的利弊
1、市场结构
(1)产业组织研究的一般逻辑
教材概念:指买方与卖方的数量与规模分布、产品差别及 企业进出的障碍。
影响因素: (1)行业内企业数量 (2)产品差别程度 (3)企业进出壁垒
市场份额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资本回报率与市场份额间的关系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2)集中度
可以较为直观的审视某一产业的竞争情况 集中度存在的局限性:
某些行业的集中度数值难以反映竞争的真实情况 如:国际市场上的电子产品(产业)竞争
我国的民航领域竞争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结构测算与市场分类 --集中度1
赫芬达尔指数的测算与经验数据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3)进出壁垒
外生因素 1、资本规模、规模经济 2、沉没成本 3、研发强度与知识积累 4、顾客转换成本 5、政策性壁垒、政府规制
1、市场结构
(2)市场结构
(3)进出壁垒
内生因素 1、在位企业的报复行为 2、过剩产能 3、专利技术(特殊资产) 4、产品捆绑 5、市场分割 6、广告策略
y y
yp(yBiblioteka y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output unit
p( y ) p( y )
p( y )
The gains to the monopolist on these trades are:
p(y) MC(y), p(y) MC(y)
and 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