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振动控制 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噪声与振动控制考核试卷

噪声与振动控制考核试卷
A.声屏障的高度
B.声屏障的厚度
C.声屏障的材料
D.声源距离
17.以下哪种噪声属于随机噪声?()
A.交通噪声
B.白噪声
C.脉冲噪声
D.噪声
18.关于减振,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减振效果与材料的弹性无关
B.减振效果与材料的硬度有关
C.减振效果与材料的密度有关
D.减振效果与材料的阻尼特性有关
19.以下哪种噪声控制措施适用于室内环境?()
A.阻止声波传播
B.减少声波的反射
C.增加声波的散射
D.提高声波的传播速度
6.以下哪种因素不影响声音传播速度?()
A.声速
B.温度
C.湿度
D.光照强度
7.在振动控制中,常用的减振材料是:()
A.钢
B.橡胶
C.玻璃
D.铜
8.噪声级(dB)是:()
A.声压级的对数
B.声压的直接度量
C.声强的对数
D.声强的直接度量
D.振动与噪声控制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噪声的基本单位是分贝(dB),其定义是基于声压级的______对数。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______米/秒。
3.噪声控制中,吸声材料的厚度对吸声效果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材料越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吸声能力越______。
A.使用减振器
B.改进结构设计
C.增加隔振垫
D.提高材料硬度
5.噪声的主观评价方法包括:()
A.声级测量
B.噪声剂量计
C.噪声质量评价
D.噪声感觉评价
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设备噪声控制与振动分析考核试卷

设备噪声控制与振动分析考核试卷
A.幅值分析
B.频谱分析
C.波形分析
D.包络分析
11.关于设备噪声的辐射,以下哪种说法错误?( )
A.噪声辐射与设备的振动幅度有关
B.噪声辐射与设备材料有关
C.噪声辐射与声源距离无关
D.噪声辐射可以通过隔声措施降低
12.在振动控制中,以下哪种方法通常用于减少结构对振动的响应?( )
A.增加结构质量
B.降低结构刚度
C.使用阻尼减振
D.增大结构尺寸
13.关于噪声源识别,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常用的噪声源识别方法?( )
A.声级计法
B.声全息法
C.频谱分析法
D.视觉观察法
14.以下哪项不是隔声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
A.质轻
B.高弹性
C.高吸声系数
D.良好的耐候性
15.在振动分析中,以下哪种现象表明设备存在故障?( )
1.请简述噪声控制的三种基本途径,并分别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措施。
答案:(请考生自行作答)
2.在对旋转机械设备进行振动分析时,如何通过频谱分析来确定设备的故障类型?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答案:(请考生自行作答)
3.请论述城市规划中应如何考虑噪声控制,以降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答案:(请考生自行作答)
20. C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
8. ABCD
9. A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1概述答案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1概述答案
生理方面: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的环境易于导致引 起听力伤害(轻则高频听阈损伤,中则噪声性耳 聋,重则耳鼓膜破裂)、另外还易于引发肠胃功 能紊乱、心脏组织缺氧导致肠胃疾病和心血管疾 病。
噪声可使机械设备、建筑等产生声疲劳。
2020/5/3
13
1,声与噪声
噪声污染是工业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随工业发展进程 的加快,噪声污染所涉及的范围仍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为噪声的控 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庞剑等,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北京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6
赵玫等,机械振动与噪声学,科学出版社,2004
马大猷,噪声控制学,科学出版社,1987
马大猷,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020/5/3
2
专题书籍有:
王治国,MSC.ACTRAN工程声学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应 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为什么振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2020/5/3
26
2,振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该系统包含着若干线性 和非线性部件,人与人在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等 方面有很大差别,所以各部件的性能也各不相同。但 各部件有各自的固有频率,当激振的频率与固有频率 相近时发生共振,这将使人很不舒服,甚至会使身体 受到伤害。
汽车噪声分析与控制202038朱孟华内燃机振动与噪声控制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靳晓雄汽车噪声的预测与控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庞剑等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马大猷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2038王治国mscactran工程声学有限元分析理论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周广林扫描声强测量技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蒋孝煜连小珉声强技术及其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张绍栋熊文波噪声与振动测量技术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2005日计量管理协会噪声与振动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周新祥噪声控制技术及其新进展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202038噪声控制的声学基础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噪声治理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噪声治理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D.经济效益
()
8.噪声治理中的“源头控制”是指()
A.减少噪声源的发声
B.在噪声传播途中进行控制
C.对噪声受体进行保护
D.事后对噪声进行处理
()
9.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振动控制?()
A.隔振
B.吸振
C.噪声屏障
D.增加重量
()
10.在城市交通噪声治理中,哪种措施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
A.提高车辆速度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基本原则包括综合治理、源头控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保节能。例如,在工业区噪声治理中,采用综合治理,既降低噪声源发声,又设置声屏障减少传播,同时为员工提供耳塞等个人防护。
2.评估指标有噪声级降低、振动减少、经济成本、社会满意度。评估方法有现场测试、模拟分析、问卷调查。优点:现场测试直观可靠;模拟分析预测未来效果;问卷调查反映居民感受。缺点:现场测试受环境影响大;模拟分析依赖模型准确性;问卷调查主观性强。
()
2.噪声治理中的“3C”原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声学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在_______中是最快的。
()
4.人类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_______到_______赫兹之间。
()
5.噪声级每降低_______分贝,声音能量大约减少到原来的_______。
()
8.噪声预测模型中需要考虑的声源特性有哪些?()
A.声级
B.频率
C.传播方向
D.声源大小
()
9.以下哪些环境可能需要振动控制?()

东北大学22春“安全工程”《噪声与振动控制》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东北大学22春“安全工程”《噪声与振动控制》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3

东北大学22春“安全工程”《噪声与振动控制》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根据《噪声作业分级》标准,噪声危害级别为II,则噪声危害程度为()作业A.重度B.轻度C.安全D.中度参考答案:D2.新建(包括引进项目)、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噪声的控制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房间壁面总面积及吸声系数固定时,大厅体积越大,混响时间()。

A.越长B.越短C.不确定D.不变参考答案:A4.根据A,B,C计权网络的衰减曲线特性,当Lc>Lb>La时,则该声音是以()为主。

A.高频声B.无法估计C.低频声D.中频声5.在室内距离声源越近,混响声场的声能量越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6.吸收衰减是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内摩擦,粘滞性,导热性,声能量不断被媒质吸收引起的声能衰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如果隔墙就是房间的外墙,则隔墙的噪声降低量比墙自身的隔声量大约高6分贝。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吸声衰减量的大小与声源声功率有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对于各向同性的声源,其指向性因数大小为()A.1B.2C.4D.810.平均吸声系数表示房间壁面单位面积的平均吸声能力。

它是一个相对的量,无单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对于隔声罩,插入损失和隔声量是一回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对于理想的隔声构件,完全不透声时,其透射系数为1。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在一自由声场中,有一个声功率级为120dB的声源,距离该声源5m处A点的声压级为60dB。

将该声源移到一个壁面平均吸声系数为0.01的房间内,则距离声源5m处A点的总声压级是()分贝A.60B.70C.80D.90参考答案:C14.对于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减少穿孔率或缩小孔径都将使吸收峰向低频移动。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声学工程验收标准考核试卷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声学工程验收标准考核试卷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声学工程验收中,室内噪声级的单位是______(dB)。
2.建筑物隔声性能通常用______来衡量。
3.在噪声控制中,声屏障主要用于______噪声的传播。
10.声学工程验收标准中,对于室内音质的评价,常采用______评价方法。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噪声级越高,声音听起来越轻柔。()
2.隔声量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关系。()
3.在声学测试中,环境噪声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
4.振动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结构噪声。(√)
A.结构的弹性模量
B.结构的密度
C.结构的连接方式
D.结构的几何形状
16.以下哪些场合需要进行声学工程验收?()
A.新建建筑物的使用前
B.建筑物改造后
C.建筑物维护期间
D.建筑物拆除前
17.在振动控制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结构共振的影响?()
A.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
B.采用阻尼材料
C.增加结构的刚度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声学工程验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室内噪声级?()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声学工程验收标准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噪声传播特性分析考核试卷

噪声与振动控制中的噪声传播特性分析考核试卷
19. C
20. A
二、多选题
1. ABD
2. AB
3. ACD
4. AC
5. ABC
6. ABCD
7. ABC
8. AB
9. BD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
17. ABC
18. ABCD
19. AB
20. ABCD
三、填空题
14.在噪声监测中,以下哪些设备是常用的?()
A.声级计
B.麦克风
C.频谱分析仪
D.声压计
15.以下哪些环境噪声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A.交通噪声
B.工业噪声
C.建筑施工噪声
D.电子设备噪声
16.在噪声控制中,以下哪些措施属于被动控制方法?()
A.使用隔声窗
B.使用吸音板
C.对噪声源进行主动降噪处理
10.声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创造一个______、______和______的声音环境。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
2.噪声的强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成正比。()
3.吸音材料可以用来控制噪声的传播。()
4.声波的干涉只会导致声能的增强。()
D.使用声屏障
1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A.介质的密度
B.介质的温度
C.介质的弹性模量
D.声波的频率
18.声学模拟时,以下哪些参数是重要的?()
A.声源的强度
B.声源的频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习题(含答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习题(含答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A.10dBB.50dBC.90dBD.400dB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B.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3.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如图所示,“辽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4.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C.在声源处 D.以上方式都有5.控制噪声有许多措施.如:①在飞机场的跑道两旁植树造林,用来减弱飞机起落时的噪声;②上课时,居民区燃放鞭炮,靠窗的同学把窗户关好;③把有噪声源的厂家搬迁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④在马路和住宅区间设立屏障,使噪声减弱.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是()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④6.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C.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D.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7.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很多树木.这些树木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也可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做法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嗓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都不正确8.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C.深夜,人们正要入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9.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高架,紧邻居民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均是10.噪声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分别从声源处、传播途径、人耳处三方面着手,以下事例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11.耳朵卫生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噪声大的环境下,应该()A.大声讲话,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B.用棉球塞住耳朵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外面的噪音干扰就小了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2.下面减小噪声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做法是()A.杜绝一切噪声的产生B.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D.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3.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这时,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丙同学打电话到歌厅,要求将音量调小一点.他们减弱噪声所采用的途径:甲在______ 中减弱,丙在______ 处减弱.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______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 分贝.16.暑假之间,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一方面,爸爸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______ ;另一方面,爸爸将小明房间的门关上,这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的.17.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______ 图是乐音的波形,______ 图是噪声的波形.18.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如图所示______ 标志,这种做法属于在______ 处控制噪声.19.小明每天利用闹铃叫早,为了防止闹铃影响到家人休息,当闹铃响起时,他立刻将闹铃关闭并马上起床.小明将闹铃关闭是为了防止______ 的产生.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78828081798081788280双层2223252123242125222423(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______ 玻璃(单层/双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习题(含答案)【答案】1. B2. C3. B4. C5. A6. D7. B8. D9. B10. B11. B 12. BCD13. 传播过程;声源14. 传播15. 90;7016. 声源处;响度;在传播过程中17. 甲;乙18. 禁止鸣笛;声源19. 噪声20. 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多少;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双层【解析】1.解: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的声音分贝数约为50dB;故选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本题主要考查了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2.解: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工程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各个选项所给的具体措施,分别进行分析.此类问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情况,要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要重点掌握.3.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4.解: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故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C.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利用上述知识分析即可确定答案.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解:①在飞机场的跑道两旁植树造林,用来减弱飞机起落时的噪声,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②上课时,居民区燃放鞭炮,靠窗的同学把窗户关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把有噪声源的厂家搬迁到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④在马路和住宅区间设立屏障,使噪声减弱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综上分析,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是①②④.故选A.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可通俗地认为是消声、吸声和隔声.本题主要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与运用,能结合实际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6.解: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D、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符合题意;故选D.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7.解:城市的道路两旁栽种了很多树木.这些树木既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也可以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B.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根据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途径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8.解: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听课,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C、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不属于噪声,符合题意.故选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概念的掌握,属于声学的基础知识,是中考常考的内容.9.解:在声源与居民之间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切断了汽车产生的噪声向居民传播的途径,所以这属于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将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与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相对应,从而可以得到答案.隔音墙确实起到了减弱噪声的目的.但它是通过三种方法中的哪种方法减弱噪声的要区分开.这是此题考查的目的之一.10.解:A、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工地停止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D、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故选B.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三种途径进行分析判断.11.解:A、大声讲话,不能排除外部声音的影响,也不利于听力的保护;故A错误;B、在噪声大的环境下,用棉球塞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有利于听力的保护,故B正确;C、把汽车上的音响声音开大些,不能减小外面的噪音;不利于听力的保护;故C错误;D、把随身听的音量开到最大,增大了噪声,对保护听力没有作用.故D错误.故选B.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特点和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2.解:A、杜绝一切噪声的产生是不可能的,故A错;B、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B正确;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C正确;D、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B、C、D.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即在人耳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声源处.据此分析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3.解: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丙同学到歌厅,要求将音量放小一点,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声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来解答此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目.14.解: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故答案为:传播.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5.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故答案为 90,70.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16.解:(1)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2)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把音量关小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响度.(3)爸爸将小明房间的门关上,这是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在传播过程中.(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17.解: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乙声音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故答案为:甲;乙.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18.解:如图所示的标志为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禁止鸣笛;声源处.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19.解:小明将闹铃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该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噪声的来源,属于基础题.20.解:(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2)当玻璃球受到橡胶球的撞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法;(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板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双层玻璃.故答案为:(1)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的多少;(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的振动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双层.此实验是通过把玻璃板振动的强弱转换成了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利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方法,这样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就可以比较单层和双层玻璃板的震动强弱.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与振动控制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查科目: 《噪声与振动控制》 适用对象:安全工程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 噪声按照其产生机理可分为机械噪声、电磁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三类,电锯切割木料时产生的噪声属于机械噪声,高速喷射气流产生的噪声为 空气动力 噪声。 2. 依据有关标准,听力损失达到 25 dBA时可认定为耳聋。调查统计表明人可以长期工作在 80 dBA的环境中不出现耳聋;人在 120 dBA的噪声环境中会出现耳痛。 3. 纵波声音是靠介质中的拉压应力进行传播的;横波声音是靠介质中的剪应力进行传播的。根据气体及固体的力学特性,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只能是 纵 波;而 横 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4. 我国作业场所日噪声暴露标准要求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不超过 85 dBA;如果在91 dBA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每天不得超过 2 小时;超过 115 dBA时短时间暴露也不允许,必须采用个体防护措施。 5. 某噪声作业场所实测工作日内等效连续A声级为97dBA,该作业场所属于 Ⅱ 级噪声作业场所,其危害程度为 中 度。 6. 我国职业危害暴露限值规定,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进行作业,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 5m/s2 。 7. 室内声场的混响半径为3米,工人工作位置距声源2.5米。现考虑用隔声屏或吸声法来减少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作为噪声控制专家,对于上述两种控制措施,应选 择 隔声屏 降噪。 8. 作业场所噪声检测评价须采用 Ⅱ 型以上的声级计,其固有误差范围为 ±1 dBA。

二、概念定义解释(每个概念2分,共10分): (1) 声压 声音(声波)引起的介质中应力或压强的变化量。 (2)响度级; 某一频率的声音如果与1000Hz的声音比较听起来强弱相同,那么此时1000Hz声音的声级就是与之进行比较声音的响度级,单位为“方”。

(3) 累计百分数声级L90: 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进行监测,其中有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声级称为L90。 (4)插入损失: 声场中某一受声位置,放入隔声装置前后的声级差称为插入损失。 (5)4小时等能量计权加速度; 将一个工作日内超过或不足4小时的等能量计权加速度转化为相当于4小时的等能量计权加速度,通过这样一个具有统一“日接振时间”(每天4小时)等能量(等效)计权加速度指标,或者说,通过一个“相对日暴露剂量(日接振量)”指标,来比较或判断日振动暴露剂量水平。

三、简答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 斯蒂文斯响度与A计权声级都是考虑人耳朵听觉特性对噪声进行评价的主观指标,简要说明两个指标的不同点。 答:(1)斯蒂文斯响度对噪声的修正是基于响度指数,同一频程,在不同声级时的修正量是不固定的(1分);A计权声级对噪声的修正基于等响度曲线,每个频程都有一个固定的修正量(1分); (2)叠加方法不同:斯蒂文斯考虑声级最大频程对其他频程的掩蔽作用(1分),其对总响度的贡献权重最大,其他频程权重较小,且叠加时采用代数和方式(1分);A计权声级不考虑最大声级的频程对其他频程的掩蔽作用,叠加采用声级加法(1分)。

2. 抗性消声器又可分为扩张室式、共振式、干涉式,分别简要说明其消声原理;说明抗性消声器的消声特性及适用范围。 答:扩张室消声器是通过改变气流通道截面积增加噪声的发生概率来消除噪声(1分);共振式消声器利用内部多孔管道与外层管道形成的共振腔共振来消声(1分),干涉式消声器使用旁路产生的反相相位差达到消声目的(1分)。抗性消声器一般用于消除中低频率噪声,消声频率范围较窄(1分)。由于其相对阻力小,不拍油及水等污染,因此适合发动机排气口一类空气脉动噪声(1分)。

3. 简述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

答:多孔吸声材料对中低频噪声具有较好的吸声作用,吸声频率范围宽(1分); 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度、厚度以及空腔厚度(1分)。 总体而言,适中的密度是保证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前提,改变密度对吸声频率范围的内的低频部分具有较大影响(1分);增加厚度(1分)和空腔厚度会提高较低频噪声的吸声效果,对高频部分吸声吸声影响较小。

四、计算题(共35分)

eqhwhwTteqhwadttaTaV)(TT)]([1)()4(A4V204(4)1. (15分) 测量车间某一工作岗位处的噪声,两台设备分别运行时测得的噪声频谱如下表。 (1) 计算两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该工作岗位的噪声频谱; (2)计算两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该工作岗位噪声的零计权声级LZ(客观声级): (3)计算两台设备同时运行时该工作岗位噪声的A计权声级LA: (4)在同一坐标系中画两台设备单独运行及同时运行时的倍频程频谱图。

解:(1)计算两台机器同时开机合成噪声频谱 11210.10.10.1850.175110lg(1010)10lg(1010)85.4LLLdB

同理可计算获得合成噪声频谱:

(本步骤4分:至少有一个频程有完整计算过程,其中公式1分,带入数据1分,结果包括单位1分,列出频谱1分)

(2)两台机器同时开机工作岗位的零计权声级: 0.10.185.40.190.40.185.00.193.00.176.20.180.010lg(10)10lg(101010101010)95.9iLZi

LdB



(本步骤3分:其中公式1分,带入数据1分,结果包括单位1分) (3)计算两台机器同时开机的A计权声级: 对各个频程进行A计权修正:

0.10.169.30.181.80.181.80.193.00.177.40.181.010lg(10)10lg(101010101010)93.9AiLAi

LdBA



(本步骤4分:A计权修正2分,叠加计算2分) (4) 倍频程频谱图:

中心频率f0(Hz) 125 250 500 1k 2k 4k 设备1频谱 L1i(dB) 85 80 65 90 70 60 设备2频谱 L2i(dB) 75 90 85 90 75 80

中心频率f0(Hz) 125 250 500 1k 2k 4k 合成频谱 Li(dB) 85.4 90.4 85.0 93.0 76.2 80.0

中心频率f0(Hz) 125 250 500 1k 2k 4k 合成频谱 Li(dB) 85.4 90.4 85.0 93.0 76.2 80.0 A计权修正量(dB) -16.1 -8.6 -3.2 0 +1.2 +1.0 修正后声级LAi(dB) 69.3 81.8 81.8 93.0 77.4 81.0 (本步骤4分:正确建立坐标1分,每个频谱1分) 2.(10分)某工人一天有5小时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其余时间在非噪声环境中工作,其接触噪声特点为分段稳定噪声。整个工作日噪声接触具体见下表:

(1)计算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5小时内等效连续A声级; (2)该工作日内(按8小时计算)的等效连续A声级,并判断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

0.10.1800.1890.1900.193110lg(10)14210lg(103101011053387.3AiLAii

LTdBA



(本步骤5分:公式1分、带入数据3分、计算结果及单位1分) (2)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

分段稳定声级(dBA) 80 89 93 0 持续时间 3h 1h20min 40min 3h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100 90 80 70 60 中心频率 (Hz)

声级(dB) 0.10.1800.1890.1900.193110lg(10)14210lg(103101011083385.3AiLAii

LTdBA



大于85dBA不符合我国职业卫生标准。 (本步骤5分:公式1分、带入数据1分、计算结果及单位1分,卫生标准平静2分)

3.(10分)车间某工作岗位处的噪声频谱表明,噪声主要集中在中心频率为2000Hz的频程,其数值为98dB。为了将工作岗位处该频程的噪声降至80dB以下,拟对声源做一个钢质全封闭隔声罩,罩内全部衬以对2000Hz噪声吸声系数为0.86的吸声材料,计算所用钢板的最小厚度。 解:要求的插入损失为: IL=98-80=18dB (1分)

根据插入损失计算公式:lg10LTIL得:

10lg18lg0.8618.7TLILdB(3分)

又根据 得所用钢板面密度:

11(47.5)(18.747.5)220201110101.02/2000TLmkgmf (4分)

所用钢板厚度: 4/1.02/78001.3100.13Fetmmmm (2分)

五、设计计算题(25分) 某车间长40m、宽20m、高4m,噪声源在某一面墙底边的中间位置,车间内与声源最近的工作岗位距声源5m。测得距离声源最近工作岗位的噪声倍频程频谱及现场考察获得的车间平均吸声系数如下表: 中心频率(Hz) 250 500 1k 2k 4k 各频带声级(dB) 84 72 75 69 77 平均吸声系数 0.04 0.06 0.06 0.08 0.04 (1)通过考察平均吸声系数最大的频程判断该车间是否适合采用吸声降噪法; (2)如果可以采用吸声降噪,拟通过只在屋顶铺满吸声材料将距声源最近工作岗位的

5.47lg20mfT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