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烷烃、环烷烃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合集下载

第2章烷烃和环烷烃.ppt

第2章烷烃和环烷烃.ppt

第2章烷烃和环烷烃.ppt第2章烷烃和环烷烃2.1烷烃的结构饱和烃:烷烃链烃不饱和烃:烯烃、炔烃烃(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环烃脂环烃:环烷烃、环烯(炔)烃芳(香)烃烷烃的通式:CnH2n+2同系列:凡具有同一通式,具有相似的构造和性质,而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 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例如:CH3OH、CH3CH2OH、CH3CH 2CH2OH甲烷的结构:分子中的碳原子以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四个等同的C–Hσ键,键角为109.5°,呈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体系最稳定.如图2–1所示.其它烷烃的结构与此类似(图2–2).σ键:两个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所构成的共价键.σ键的形状呈圆柱形沿键轴对称分布,σ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1°2°3°4°1°2°3°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二级三级2.2烷烃的命名法2.2.1普通命名法常用于简单烷烃和烷基的命名命名原则:根据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总数叫做某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正”某烷:直链烷烃,“正”字可省略.“异”某烷:具有(CH3)2CH(CH2)nCH3结构的烷烃.(CH3)3CCH3(CH3)3CCH2CH3新戊烷新己烷烷基的命名:烷基:从烷烃去掉一个H后剩下的基团,用R表示.要记忆碳原子总数4(包括4)以下的烷基.(见书P22~23)2.2.2系统命名法重点掌握.命名原则:(结合书中例子)1.直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基本相同,但不加“正”字.2.支链烷烃的命名是以主链为母体,所连的支链做取代基.(1)主链的选择:选择最长的含取代基最多的碳链做主链,以此作为母体,按其碳原子数称某烷.(2)主链的编号:遵循最低系列原则,使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其次是使较不优先(注:按次序规则排列)的取代基的位次最小.(3)取代基的处理:把取代基的位次、个数和名称依次写在母体名称之前.如果主链上连有多个取代基,相同的取代基应合并,不同的取代基按次序规则(见P51)排列,较优先的取代基后列出.2.3烷烃的同分异构2.3.1烷烃的构造异构只有碳链异构.推出碳链异构体的方法:逐步缩短碳架,去掉重复的构造式.例:写出正己烷所有的构造异构体.2.3.2烷烃的构象异构1.乙烷的构象①构象的定义:由于碳碳单键的旋转,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②乙烷的两种典型构象:交叉式构象:能量最低,最稳定,是乙烷的优势构象.重叠式构象:能量最高,最不稳定.两种构象的能量相差不大(12.6kJ·mol-1),室温时分子所具有的动能即能克服这一能垒,足以使各构象间迅速转化,成为无数个构象异构体的动态平衡混合物.室温时乙烷分子大都以最稳定的交叉式构象状态存在.③构象的两种表示方法:锯架式:从侧面观察分子.Newman(纽曼)投影式:沿着C-Cσ键轴观察分子.HHHHHHHHHHHHHHHHHHHHHHHH2.丁烷的构象沿着C2-C3σ键旋转时形成四种典型构象:见P26图能量: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重叠式丁烷在室温下主要以对位交叉式和邻位交叉式构象存在.2.4烷烃的物理性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指:物态、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折射率、比旋光度和光谱性质等.通过测定物理常数可以鉴定有机物和分析有机物的纯度.1.状态(常温常压下)(了解)正烷烃:C1~C4C5~C16C17以上气体液体固体2.沸点(b.p.)见表2–1沸点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分子间vanderWaals引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分子的极性越大,vanderWaals引力越大.②分子间是否形成氢键.氢键的影响明显.烷烃是非极性或极性很弱的分子,分子间仅存在很弱的色散力∴与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其它有机物相比,烷烃的沸点最低.直链烷烃随着碳数的增加,分子间色散力增大,因而沸点逐渐升高.同碳数的烷烃中,直链烃的沸点较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3.熔点(m.p.)(了解)烷烃的熔点也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升高,但不像沸点变化那样有规律.4.密度比水轻,<1g·cm﹣35.溶解性根据“极性相似者相溶”的规律,所有烷烃均不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如乙醚、苯、CCl4.2.5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由于分子中只含有比较牢固的C-Cσ键和C-Hσ键,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对一般化学试剂表现出高度稳定性,在室温下与强酸、强剂及强还原剂都不发生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光照、加入催化剂等,它们也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2.5.1甲烷的卤代反应紫外光或高温CH4+Cl2CH3Cl+HClCl2Cl2Cl2CH2Cl2CHCl3CCl4反应产物为混合物,但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使反应主要生成一种卤代物.分子中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2.5.2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自由基链反应(freeradicalchainreaction)反应机理(反应历程):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或过程.只有了解反应机理,才能认清反应的本质,掌握反应的规律,从而达到控制和利用反应的目的.1.以甲烷的氯代反应为例,自由基链反应包括三个阶段:(1)链引发:Cl22Cl·吸热(2)链增长:Cl·+CH4CH3·+HClCH3·+Cl2CH3Cl+Cl·放热类似地Cl·+CH3Cl·CH2Cl+HCl·CH2Cl+Cl2CH2Cl2+Cl·同理生成CHCl3和CCl4(3)链终止:Cl·+Cl·Cl2CH3·+CH3·CH3CH3CH3·+Cl·CH3Cl[了解]自由基反应的引发剂:自由基本身或容易产生自由基的试剂,如过氧化物ROOR′.自由基反应的抑制剂:能抑制自由基生成或降低自由基活性的物质,如酚类.活性氧:人体内O2通过一系列单电子转移反应衍生出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物质,如·O2–(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H、H2O2和单线态氧1O2–.活性氧在人体内的作用和危害.2.甲烷氯代反应的能量变化(见图2–6)(1)反应热:生成物与反应物之间的能量差(焓差).负值:放热反应正值:吸热反应(2)活化能和过渡态过渡态:在反应中新的化学键开始形成,旧的化学键被拉长但尚未断裂,体系的能量达到最高点时的结构.活化能:过渡态与反应物之间的能量差,用Ea表示.过渡态越稳定,活化能就越低,反应速率就越快.在一个多步骤的反应中,最慢的一步(Ea值最大)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2.5.3烷烃的卤代反应取向CH3CH2CH3+Cl2CH3CH2CH2Cl+CH3CH(Cl)CH3次产物主产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卤代反应活性次序:3°H>2°H>1°H2.5.4自由基的稳定性从反应机理来看,丙烷氯代可生成两种自由基:CH3CH2CH3+Cl·CH3CH2CH2·+CH3CHCH3+HCl更稳定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R3C·>R2CH·>RCH2·>CH3·(从C–H键离解能或超共轭效应来判断)2.6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环烷烃可分为:小环(三、四碳环)、普通环(五~七碳环)中环、大环.自然界存在的环状化合物多为五元环和六元环,其中六元环最稳定.1.不同环烷烃的稳定性次序:环丙烷环己烷2.结构上的原因:环烷烃中成环碳原子均为sp3杂化对小环(环丙烷、环丁烷)而言,为了成环,环上C–C键间的夹角要偏离正常的109.5°,形成弯曲键(见图2–8),轨道重叠的程度较小而不稳定.此外,环丙烷相邻C–H键都是全重叠式构象,非键原子间的斥力较大.从环丁烷开始,成环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见图),轨道重叠的程度有所增大,非键原子间的斥力有所降低,使分子内能降低,稳定性提高.环己烷存在最稳定的椅型构象,环上C–C键间的夹角保持109.5°,所有相邻C–H键都处于较稳定的交叉式构象,环内氢原子之间相距较远,几乎无张力.其它环烷烃:环上C–C键间的夹角虽然能够保持109.5°,但环内氢原子之间比较拥挤而存在扭转张力和空间张力,因此不如环己烷稳定.3.影响环烷烃稳定性的三种张力:角张力:由键角偏差引起的张力.扭转张力:由于环上单键旋转的受阻使构象不易达到内能最低的交叉式排列,非键原子或基团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张力.跨环张力(或称空间张力):在跨环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相距小于vanderWaals半径而产生斥力.2.7单环烷烃的同分异构2.7.1单环烷烃的构造异构通式:CnH2n,与单烯烃互为官能团异构.还可因环的大小和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形成构造异构.2.7.2单环烷烃的顺反异构环烷烃碳环的C–C单键,因受环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旋转,所以环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各连有一个取代基的环烷烃,可产生顺反异构体.例如:(掌握其画法)H3CCH3HCH3顺–1,2–二甲基环戊烷反–1,2–二甲基环戊烷2.8环烷烃的构象2.8.1环戊烷的构象(了解)优势构象是信封型构象(见P38图)2.8.2环己烷的构象环己烷的典型构象是椅型构象和船型构象.常温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变,椅型构象比船型构象能量低(23.5kJ·mol–1),是最稳定的优势构象,在平衡混合物中占绝大多数(99.9﹪).椅型构象的透视图:(掌握其画法)为什么椅型构象最稳定?①环上C–C键间的夹角均保持109.5°.②所有相邻C–H键都处于较稳定的交叉式构象.③环内氢原子之间相距较远,不产生斥力.翻环作用:两种椅型构象的互相转变.环己烷实际上是以两种椅型构象互相转化达到动态平衡的形式存在的.HCH3H(较稳定,约占95﹪)CH32.8.3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取代基处于横键较稳定.取代基若处于竖键,则存在1,3–双竖键效应(见P39图),分子内能增加而不稳定.当环上有多个取代基时,通常有较多取代基和较大的取代基处于横键是较稳定的优势构象.例如,反–1,4–二甲基环己烷有两种构象:CH3HHCH3HH3CCH3H优势构象顺–1,4–二甲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顺–1–甲基–2–叔丁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见书)反–1–甲基–2–叔丁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见书)2.8.4十氢化萘的构象(了解)2.9环烷烃的命名法按成环碳原子数称环“某”烷.若环上有支链,命名时一般以碳环为母体,支链视作取代基.环上碳原子的编号应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其次是使较简单的取代基的位次最小.例:1,2–二甲基–3–乙基环戊烷注:当环上有较复杂的支链时,命名时可将环视作取代基,以支链为母体.2.9.1螺环烃的命名法(了解)2.9.2桥环烃的命名法(了解)2.10环烷烃的性质2.10.1环烷烃的物理性质(了解)与烷烃相似.但熔点、沸点和密度都比相应的烷烃高.2.10.2环烷烃的化学性质1.除小环外的其它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可发生自由基卤代反应,很难发生开环加成反应.+Br2–Br+HBr2.小环(环丙烷、环丁烷)的开环加成反应(1)加氢+H2CH3CH2CH2CH3(2)加卤素、氢卤酸+Br2BrCH2CH2CH2BrH3CCH3+HBr(CH3)2C–CH(CH3)2H3CBr碳环开环多发生在连H最多的C和连H最少的C之间.HX中的H加到连H较多的C 上,X加到连H较少的C上.(Markovnikov规则)光或热过渡态反应物反应进程生成物能量紫外光·a键(竖键或直立键)e键(横键或平伏键)紫外光或高温Ni△。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25
四、烷烃的命名
主链的选择:选择最长的连续碳链为主链, 按此链所含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烷”
5 CH3CH2CHCH2CH3
√ CH2CH2CH2CH3 7
庚烷
26
四、烷烃的命名
若有多个等长碳链时,选具有支链数目最多的为主链
8 8 8
3个支链
2个支链

4个支链
27
四、烷烃的命名
主链的编号:主链的碳原子编号从靠近支链的 一端开始,依次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使支链位次最 小。(最低系列原则)
三、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 体,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在同分异构体中,因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次序 或连接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称为构造异构。
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3
CH3 CH3-C-CH3
CH3
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达到了最高值, 因此也称为饱和烃。
烷烃分子中所用碳原子均为sp3杂化,各原子之间都以单 键(σ键)相连。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以甲烷为例介绍一下烷烃的结构。
sp3杂化
2p
2s
基态
激发
2p
2s
激基发态态
sp3杂化
2p
2s 激sp3发杂态化
sp3杂化轨道的形成
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指向正 四面体的四个顶点,C位于正四面 题的中心,两轨道间的夹角为 109o28’。
有机化学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知识要点及考核要求
知识要点及考核要求
知识要点及考核要求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 合物,简称烃。其他有机化合物可视为烃的衍生物。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致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产 生的立体异构现象——构象异构。这种空间排列 方式——构象 conformation
(1)乙烷的构象
H3C CH 3
当C-C键旋转时, 可产生无数个构象
有两种典型conformation:
乙烷的两种典型构象的表示方法
优势构象
交叉式 staggered
H
重叠式 eclipsed
作业:P130 /1, 6, 7 ,8; P105 / 8(3) (4) *C2-C3键旋转 阅读Section 1. Alkanes and Cycloalkanes 全文
翻译 1.1第一段,1.2.2第一段,1.2.3 第四段
CH3 CH3 CH C Br
CH3 CH3
四、环烷烃的异构现象
1. 顺反异构 cis-trans isomer (P84) 环烷烃环中C-C单键受环约束不能自由旋转,导致产生顺反异构
HH
H
CH 3
CH 3 CH 3
顺-1,2-二甲基环丙烷
CH 3 H
反-1,2-二甲基环丙烷
练习:写答出案: 1-甲基-3-乙H基环己烷的顺反异构体CH 3
伯碳(1°):一级碳原子,只与1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仲碳(2°):二级碳原子,只与2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叔碳(3°):三级碳原子,只与3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季碳(4°):四级碳原子,只与4个其他碳原子直接相连
CH3
CH3
H3C
C CH2
3° 2°
H
伯氢(1°H):伯碳上的H
仲氢(2°H):仲碳上的H
练习:预测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进行氯代反应所得的一氯代物
Cl
答 案 : C3 C H H C2C H H 3 +C 2l 光 C3 C H C2 C H H 3

有机化学:第2章 烷烃和环烷烃-5

有机化学:第2章 烷烃和环烷烃-5
第2章 烷烃和环烷烃
碳+氢

饱和烃 ——烷烃 CH3—CH3 乙烷
脂肪烃
RH
烯烃 CH2=CH2 乙烯 不饱和烃
炔烃 CH ≡ CH 乙炔
链烃

脂环烃
环己烷
环己烯
苯型芳香烃 芳香烃
ArH 非苯型芳香烃


萘 环烃
2-1
2.1 烷烃
一.烷烃的结构
※ 1. 烷烃的分子结构 C:sp3杂化(四面体结构)
烷烃分子的结构特征与共性 1. 烷烃的物理性质
① 非极性 ② 极化度小
物理性质:沸点、熔点、溶解度、密度、折光率、 比旋光度等。
① 物态 正烷烃C1~C4(g)、C5~C16(l)、 C17~(s)
② 沸点和熔点 正烷烃的沸点和熔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 加而升高。
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异构体中,取代基对称性较好 的烷烃晶格排列紧密,比直链烷烃的熔点高。
过渡态: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中间状态,(推测的)势 对比 能最高处的原子排列,寿命=0,无法测得。
中间体:反应中生成的寿命较短的分子、离子或自由 基,中间体一般很活泼,但可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到。
2-34
(4) Cl + Cl (5) Cl + CH3 (6) CH3 + CH3
(2') Cl· + CH3Cl (3') CH2Cl· + Cl2
-C(H,H,H) -C(C,H,H)
2-22
¾ 含多重键(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可认为是与两个 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
(C) (C)
C CH
C CH
(C) (C)
CO H
CN
(O) (C) CO H (N) (C) CN (N) (C)

有机化学第章烷烃和环烷烃

有机化学第章烷烃和环烷烃

脂环烃:碳原子之间相互连成环,其性质类似链烃 的碳氢化合物。
脂环烃
饱和脂环烃,又称环烷烃,通式:CnH2n
不饱和脂环烃
环烯烃 环炔烃
单环脂环烃:分子中只有1个碳环。 环丙烷
环丁烷
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环结构的脂环烃称为双环或 多环脂环烃。
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脂环烃,称为螺环烃(spiro hydrocarbon)。“螺”字表示两个碳环只共用一个碳原子,此 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Alkyl group names are obtained by removing the –ane from the alkane name , and replacing it with -yl
中文名 英文名 中文名 英文名 甲烷 methane 甲基 methyl 乙烷 ethane 乙基 ethyl 丙烷 propane 丙基 propyl 丁烷 butane 丁基 butyl
2. 编号:从第一桥头(共用碳原子)开始,沿最长桥路到第二桥 头,再沿次长桥路回到第二桥头,然后编最短的桥路。(先编大 桥,再编小桥)。取代基的位置最小。
3.命名: 某基二环[n.m.p]某烷。 n.m.p---指各桥路上碳原子数。
2 1
3
7
4
6
5
8 6
4 5
7 1
2
3
1-甲基二环[4.1.0]庚烷
Homolog
同系物: 同系列中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同系列差:相邻两个同系物在组成上的不变差数 CH2。
烷烃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伯碳原子:只与1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primary) 也称一级碳原子,以1° 表示。 仲碳原子:只与2 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secondary) 也称二级碳原子,以2 ° 表示。 叔碳原子:只与3 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tertiary) 也称三级碳原子,以3 ° 表示。 季碳原子:与4个 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quaternary) 是四级碳原子,以4 ° 表示。

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的鉴别

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的鉴别

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的鉴别1.引言1.1 概述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四类化合物。

它们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它们进行准确的鉴别至关重要。

烷烃是一类由碳和氢组成的直链或支链链状化合物。

它们具有饱和的碳-碳单键,因此相对稳定。

在室温下,大多数烷烃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液体或气体,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烷烃的物理性质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烯烃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化合物。

由于双键的存在,烯烃具有一定的不饱和性,对于化学反应来说更加活泼。

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类似,但由于不饱和性的存在,烯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环烷烃是一类由碳组成的环状化合物。

环烷烃分子内的碳原子通过碳-碳单键相连接,这种结构使得环烷烃更加稳定。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通常与烷烃相似,但由于环结构的存在,环烷烃在一些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特殊性质。

芳香烃是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

苯环由六个碳原子构成,每个碳原子通过一个碳-碳单键和一个碳-氢单键相互连接。

芳香烃通常具有特殊的香气,因此得名。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有所不同,化学反应也更具特异性。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主要特征和鉴别方法,以帮助读者准确判断和区分这些有机化合物。

通过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实验室和工业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框架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及每个部分的主题和目标。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背景和主题,并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小节对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进行简要概述,以帮助读者对这些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小节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介绍了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鉴别方法。

第三小节是结论部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就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鉴别提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有机化学烷烃和环烷烃PPT课件

有机化学烷烃和环烷烃PPT课件

化工原料
烷烃可用于生产各种化学 品,如塑料、合成橡胶、 洗涤剂等。
溶剂
烷烃可用作溶剂,用于溶 解和提取物质。
环烷烃的应用
润滑油
高分子材料
环烷烃可作为润滑油的基础油,用于 机械设备的润滑。
环烷烃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如合 成橡胶和塑料。
燃料添加剂
环烷烃可用于燃料添加剂,提高燃料 的燃烧效率。
烷烃和环烷烃的未来发展前景
03 环烷烃概述
环烷烃的定义
总结词
环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 六元碳环。
详细描述
环烷烃是指一类具有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 至少含有一个六元碳环。这些化合物通常由直链或支链烷烃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如脱氢、聚合等)形成。
环烷烃的分类
总结词
环烷烃可以根据其环的大小和结构进 行分类。
烷烃的分类
根据碳原子数分类
可分为天然气、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
根据结构分类
可分为链状烷烃、环状烷烃和桥环烷烃。
烷烃的性质
01
02
03
物理性质
烷烃的熔点、沸点随着碳 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不易发生氧化、还原等反 应。
烷烃的燃烧
烷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放出大量热能。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总结词
有机化学在工业、农业、医药和材料 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有机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化学品 和材料,如塑料、纤维、橡胶、药物 等,推动了工业、农业和医疗技术的 发展。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有机物的研究,到合成有机物的出现,再到现代 有机合成和绿色化学的兴起等多个阶段。

2.烷烃和环烷烃

2.烷烃和环烷烃

③ 写出少二个碳原子的直链式为主链
CH3 H3C C CH3
CH3
新戊烷
第一节 分类、构造异构和碳原子的级
烃: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烷烃 脂肪烃 烯烃 烃 脂环烃 炔烃
芳香烃
(2)单环烷烃的构造异构 环的大小和环上取代基的不同而引起的异构; 与单烯烃互为异构。
C4H8
H2C C CH3 CH3
e
四、环己烷的构象
1、椅式、船式和扭船式构象 角偏差(α) = (109.5o-120o) / 2=-5.25o 较大。
通过环内C-Cσ键旋转,调整其内角接近109.5o, 使完全无角张力——椅式和船式构象。
(1)椅式构象
H
H
H
5
H
6
H
1
H
4
3H
H
H
2
H
H
① 无角张力。
② C1、C3、C5上或C2、C4、C6上处于竖直向上或 向下的三个氢原子间距离为2.3Å,约等于氢原子范 德华半径之和(2.5Å)——无范德华排斥力(跨环张力)。
把支链作为取代基。
1、常见的烷基: 相应的烷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留下的原子团。
通式:CnH2n+1
常以 R- 表示
甲基(Me)—— CH3乙基(Et) —— C2H5-
异丙基(i-Pr)—— H3C CH
CH3
正丁基(n-Bu)—— CH3CH2CH2CH2-
异丁基(i-Bu)—— H3C CH CH2
一、烷烃的结构
结构
C:sp3 Csp3-Hs Csp3-Csp3 σ键
1、σ键:轴向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头碰头), 呈圆柱形轴对称。
2、σ键特性 ① 原子轨道轴向重叠(重叠程度大,键较牢固)。 ② 成键轨道呈轴对称,可“自由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H3 ②当分子结构为“
CH(CH 2 )n C H 3 CH 3
”时,将其
命名为“异某烷”例如: 。
CH3 CH CH3 CH3
CH3
CHCH2CH2CH2CH3 CH3
异丁烷
CH3
异庚烷
C(CH2)n CH3 CH3
③当分子结构为“ CH3
名为“新某烷”。例如:
CH3 CH3 C CH3 CH3
CH3 CH CH2 CH2 CH3 CH CH3 CH3 母体
CH3Leabharlann 例2CH2 CH CH2 CH CH3 CH3 CH3
母体
母体名称为“己烷”
母体名称为“戊烷”
② 编号 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即给母 体以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不同编号的系列, 则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同位次,最先遇到 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例3
④ 3 ③ 4 ② 5 ①
例5


CH3
1
CH2
2
CH CH CH2 CH3 C2H5
CH3
6
选从左至右: 3,4(不能选-C2H5占3位,-CH3占4位)
若两个系列编号相同时,简单基团(非优 先基团)占较小位号。
③写出全名称 按照取代基的位次(用阿拉伯 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数目(用中文数字“二、 三……”表示)、取代基的名称、母体名称的顺序写 出全名称。 注意:阿拉伯数字之间用“,”隔开;阿拉伯 数字与文字之间用“-”相连;不同取代基列出顺 序应按“基团次序规则”(参见第四章立体异构), 较优基团后列出的原则处理。 前面五个例题的名称如下:
2.2 烷烃的结构
一、碳原子的sp3杂化
碳原子在成键的过程中首先要吸收一定的能量, 使2s轨道的一个电子跃迁到2p空轨道中,形成碳原 子的激发态。激发态的碳原子具有四个单电子,因此 碳原子为四价的。
跃迁
2px 2py 2pz
2s 基态 2s
2px 2py 2pz
激发态
甲烷分子为一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居于正 四面体的中心,和碳原子相连的四个氢原子,居 于四面体的四个角(如下图),四个碳氢键键长 都为0.110nm,H-C-H键角都是109.5°。
二、烷烃的构造异构
烷烃同系列中,甲烷、乙烷、丙烷只有 一种结合方式,没有异构现象,从丁烷起就 有同分异构现象。
CH3 CH2 CH2 CH3 CH3 CH CH3 CH3
前者称为正丁烷,后者称为异丁烷。显然,正丁烷 和异丁烷是同分异构体。这种由分子中各原子的不同连 接方式和次序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叫做构造异构。他 们的不同是碳原子间相连形成的碳链发生了变化,因此 又叫做碳链异构。
他们的分子式和构造式如下:
名称 甲烷 分子式 CH4 构造式 H H C H
H H 乙烷 C2H 6 H C C H CH3CH3 H H H H H 丙烷 C 3H 8 H C C C H CH3CH2CH3 H H H H H H H 丁烷 C4H10 H C C C C H CH3CH2CH2CH3 H H H H
二、烷基的命名
烷烃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而剩下的原子团称为烷基。
CH4 甲烷
-H
CH3—
-H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CH3 CH3 乙烷 CH3 丙烷 CH2
CH3CH2—
- 1° H
CH3
CH3CH2CH2— CH3 CH CH3
- 2° H
三、烷烃的命名
(一) 普通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是根据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 “正(或异、新)某烷”。其中“某”字代表碳原子数 目,其表示方法为:含碳原子数目为C1~C10的用天干 名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含10个以上碳原子时,用中文数 字“十一、十 二、……”来表示。命名原则如下: ①当分子结构为直链时,将其命名为“正某烷”。例如: 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 正十二烷
构造简式 CH4
H
结论:
由上面的分子式和构造式可以看出,碳原子 和氢原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定的。从甲烷开始, 每增加一个碳原子,就相应增加两个氢原子,若 烷烃分子中含有n个碳原子,则含有2n+2个氢原 子,因此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由上面的构造式也不难看出,相邻的两烷烃 分子间相差一个CH2基团,这个CH2基团叫做系差。 像烷烃分子这样,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在组成 上相差一个或多个系差的一系列化合物叫做同系 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同系物 一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H3 CH CH2 CH3 CH2 CH CH3 母体 CH3
2,4-二甲基己烷
例2
CH3 CH2 CH CH2 CH CH3 CH3 CH3 母体
结构式
构造式
3 Sp 杂化轨道构型
sp3杂化过程
二、 σ键的形成及其特性
两个成键原子轨道沿对称轴方向相互重叠
(头碰头”方式重叠 )而形成的键叫σ 键。
2.3 烷烃的命名
一、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 叔氢原子
伯碳原子(又称为一级碳原子) 碳原子 仲碳原子(又称为二级碳原子) 叔碳原子(又称为三级碳原子) 季碳原子(又称为四级碳原子)
① ② 5 ③ 4 ④ 3 ⑤ 2 ⑥ 1
CH3
6
CH CH2 CH3
CH CH CH3 CH3 CH3
从左至右:② ④ ⑤ 从右至左: 2 3 5(最低系列)
例4


⑧ ...⑤
④ 7
③ 8
② 9
① 10
CH3
1
CH CH3
2
(CH2)4
3 ... 6
CH CH CH2
CH3
CH3 CH3 从左至右: 2 7 8(最低系列) 从右至左:③ ④ ⑨
”时,将其命
CH3 CH3 C CH2CH3 CH3
新戊烷
新己烷
(二) 系统命名法 (1)直链烷烃的命名 对于直链烷烃的命 名和普通命名法基本相同,仅不写"正"字。
CH3(CH2)10CH3
十二烷
(2)支链烷烃的命名法的步骤: ①选母体(或主链) 选择分子中最长 的碳链作为母体),若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等 长碳链时,应选择支链最多的一条为母体, 根据母体所含碳原子数目称“某烷”。 例1
项目二 烷烃、环烷烃的结构、 性质和应用
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 异构
一、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
分子中的碳原子以单键相互连接,其余 价键与氢原子结合的链烃叫做烷烃,烷烃又 称为饱和烃。 烷烃是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在烷烃分 子中,碳原子数由1向上递增,这些烷烃分 别称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