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46品种介绍

合集下载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1 特 征 特 性
每 穴 应 控 制 在 4 5株 苗 , 田 基 本 苗 控 制 在 15万 株 /m ~ 大 0 h
左 右 ; 育秧 6月 中下 旬 移 栽 , 株 距 为 2 c 1e 一般 旱 行 3 mx 4 m, 栽插 3 0万 穴/m , 穴 3 4根 , 本苗 15万株/m 右 。 h 每 ~ 基 0 h 左
24 科 学 灌 溉 .
该 品 种高 产 、 产性 好 , 后 期高 温 、 旱 、 稳 在 干 无雨 等 不 利
气 候 条 件 下 , 然 获 得 高 产 。 范 基 地 平 均 单 产 77 5 gh 仍 示 8 k/m ,
比 当地 主 推 品 种嘉 3 ( 均 单 产 为 69 0 gh ) 产 8 5 3平 3 k /m 增 5
淀 粉 含量 1 .%, 到 国标 二级 优 质稻 谷 标 准 。 味 品尝 结 50 达 食 果: 香味 明显 , 口感柔 软滑 润 , 富有 弹 性 , 而不硬 。 冷
13 抗 逆 性 .
基面 肥 用量 。 基面 肥 以复 合肥 为 主 , 增加 分 蘖肥 与穗 肥 施用
量 , 利于 提 高 产量 。 有 由于 机 插 秧缓 苗 期长 , 械 移 栽植 伤 机 重 , 根发 生缓 慢 , 果 基肥 施 用过 多 , 会 导致肥 害 , 新 如 则 出现
23 肥 料 运 筹 .
南粳 4 6抗倒 能力 较 弱 , 宜 中等 肥 料 水 平 种 植 。 适 要注 意 因 种 栽培 , 肥 过 多 , 导 致 后期 倒 伏 。 肥 料 运 筹 上要 施 易 在
掌握 “ 施 基 、 肥 ” “ 施 穗 、 肥 ” 原 则 , 般 施纯 N 重 蘖 和 巧 拉 的 一
中 图分 类 号 ¥ 1 .4 5 2 1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 7 9 2 1 )4 0 0 — 1 0 7 5 3 ( 0 0 0 — 17 0

分析南粳46水稻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论文.

分析南粳46水稻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论文.

分析南粳46水稻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论文2018-12-09摘要阐述了中熟晚粳水稻南粳46 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机插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期移栽与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与合理灌水、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南粳46;特征特性;机插栽培技术南粳46原名宁5047,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南粳38经系统选育,于2004年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属中熟晚粳。

车坊镇于2009年引进,全镇种植面积8.01hm2,试行机插秧栽培。

车坊长巨村大户,2009年机插秧面积1.88hm2,实收产量8 497.5kg/hm2。

经一年的示范种植,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机插秧的主要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南粳46属中熟晚粳良种,一般于5月底至6月初播种,6月20日移栽,11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60~165d,是秋播作物的良好前茬。

植株高度一般在100~107cm,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较好,大田期植株生长旺盛,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成熟时熟色熟相较好,较耐肥抗倒,适宜机械收割。

但该品种中感白叶枯病,轻感穗颈瘟,高感纹枯病、条纹叶枯病。

小苗机插分蘖力较强。

移栽的'基本苗一般可达105~120万根/hm2,高峰苗可达450~480万根/hm2,成穗率较高,一般在80%左右。

一般产量在7 500~8 250kg/hm2,丰产方及高产田块,产量可达9 000~9 750kg/hm2,穗、粒、重三者关系比较协调。

有效穗数一般在330~360万穗/hm2,总粒数在120~130粒,实粒数在110~115粒,结实率在85%~90%,千粒重在25g左右。

米质较优,适口性好,经农业部食品检测:整精米率为66.8%,垩白粒率为20%,垩白度为2.4%,胶稠度为83mm,直链淀粉含量为15%,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

2机插栽培技术2.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南粳46机插一般5月底至6月初播种,秧龄18~20d,苗高15~20cm,6月20日开始机插。

连云港市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比较试验

连云港市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比较试验

连云港市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比较试验刘城建1王礼焦2王艳2(1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云台街道农村经济和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1;2连云港市农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连云港222001)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连云港市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的优质食味稻米品种,对部分县区收集的不同熟期的39个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系)的生育期、抗逆性、丰产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产量、生育期、抗逆性及田间长势长相,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连粳22号、南粳60、南粳5718、徐稻10号、徐稻11号、徐稻12号、苏秀867、武粳2181、润稻118、明香粳813,可作为主导品种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产量;抗逆性;江苏连云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8-0062-07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8.01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当前,发展优质食味稻米生产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1]。

所谓稻米食味,是对稻米食用品质的科学表述,指人们通过五官对米饭的综合评价,主要从米饭的外观、气味、味觉、黏性和硬度5个方面进行评价[2-4]。

优质食味米是指能够做出饭粒白色有光泽、发甜有滋味而且表面光滑有黏性和弹性米饭的稻米[5]。

优质食味稻米品种不仅要求米质各项理化指标达到甚至优于国家优质米标准,更在大米的口感上提出了新要求[1]。

连云港市作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0.6万hm2左右,平均产量为9300kg/hm2;202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0.94万hm2,平均产量9400.5kg/hm2。

因此,连云港市具备发展优质食味稻米生产的基础和良好条件,但优质食味稻米占比仅为48.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6]。

应充分利用连云港市水稻生产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在连云港市的推广应用,加快优化品种应用布局,完善栽培技术体系,提高技术普及到位率,强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连云港市优质食味稻米的市场竞争力。

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农人”主题人物素材拓展与运用

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农人”主题人物素材拓展与运用

99——﹃新农人﹄主题人物素材拓展与运用□何小夜史晓婷在希望的田野上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以及交通物流、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投身乡土。

这群年轻的“新农人”们以田野为青春起跑线,从躬身学习到掌握农业生产要领,再到成长为农业生产“领头人”、共同致富“带头人”,谱写出一曲青年职业“新农人”的田园牧歌。

朱梦黎:走一条与父亲不同的种稻路1995年出生的朱梦黎,与水稻打交道已超过10年,是名副其实的“农二代”。

“从高中开始,每年我都会帮爸妈插秧、种水稻。

”朱梦黎说。

正是这份对稻田的情愫,2018年,大学毕业在外贸公司工作了两年后,朱梦黎选择辞职回乡。

回归的朱梦黎走上了和父亲不同的种稻路,创业初期,她便坚持“机器换人”。

朱梦黎说,以前播种、施肥全靠人工。

而用上无人机后,只需调试好各项参数,通过手柄和手机就能播种、施肥、打药,平均每亩地用时不超过1分钟。

除了这些,朱梦黎还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她大胆试种老一辈绍兴人比较爱吃的传统粳米品种——南粳46。

这是粳米中的优质品种,但它属于普通米,收成一般,种的人越来越少。

2019年,朱梦黎在自家的650亩水稻田中选取50亩种植香米和南粳,15吨大米销售一空。

这也让她更有信心,准备扩大试种面积,打响属于自己的大米品牌。

运用示例:从“仓廪无宿储”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千亩稻田一夜播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乡土,引领中国农业走上新的道路,朱梦黎便是其中一员。

她怀着对稻田特有的情愫投身田野之间,在田间追逐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农用无人机,还是“稻虾共养”、南粳试种,她以热血为刀,学识为斧,凭一己之力,在希望的田野上辟出一条独属于“朱梦黎”的种稻路,也为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点燃希望的火花。

——陕西省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丁国章胡诗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胡诗泽是次滩村少有的考出去的大学生,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上学的路费都是村民10元、20元给他凑的。

抗条纹叶枯病优良食味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抗条纹叶枯病优良食味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抗条纹叶枯病优良食味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6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王才林;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林静【摘要】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汀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5 d左右,株高110 cm左右,直立型穗,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26 g.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色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晶莹剔透,有香味,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ZA5、ZB21、ZD7、ZF1 小种,感ZC15、ZE3、ZG1小种,感穗颈瘟和纹枯病.适宜在苏南地区种植.【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00)002【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粳稻;优良食味;抗条纹叶枯病;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作者】王才林;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林静【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20.1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晚粳稻新品种。

南粳46在苏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保优栽培关键技术_吴建明

南粳46在苏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保优栽培关键技术_吴建明

《中国农技推广》2011年第12期Chin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2011,Vol.27.No.12·种业天地·昆山市地处长江下游的苏南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水稻生产历来以单季晚粳为主。

2008年本市引进了优质高产晚粳新品种南粳46,多年的试验与示范表明,该品种产量水平高、米质优,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本地区生产上的优质米主推品种,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达3.09万亩。

现将南粳46在本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米质与产量表现及高产保优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介绍于下。

1特征特性南粳46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为母本,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杂交,经数代外观与食味品质筛选和条纹叶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

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814。

南粳46在苏南地区旱育稀植或机插秧种植,5月20~25日播种,9月5日左右抽穗,全生育期165天左右,属中熟晚粳类型。

株型紧凑,叶片挺举,叶色较淡,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好。

株高105cm左右,主茎总叶片18~19叶,伸长节间6~7个。

分蘖性中等,成穗率80%左右。

穗型较大,直立型穗。

穗长16 cm左右,每穗一次枝梗16个左右。

每穗总粒数130~14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26g。

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

南粳46综合了母本武香粳14的香味和父本关东194的软米特性,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适口性极佳。

2产量表现南粳46在本地区种植产量比原有优质粳稻苏香粳1号高10%~15%,一般单产550.0kg/亩左右,高产栽培可达650.0kg/亩左右。

2008年全市试种102亩,平均实产量540.5kg/亩;2009年全市示范与推广10072.5亩,其中9个镇级丰产示范方合计739.5亩,平均实产量571.2kg/亩,各方实产量幅度515.0~636kg/亩;2010年全市推广11889亩,其中市级丰产方(在陆家镇陈巷村)100.5亩,平均实产量598.5kg/亩。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24()2
【摘要】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为水稻抗病生物育种提供了新策略。

南粳46稻种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品种之一,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

但是,南粳46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两种病害只具有中等抗性。

【总页数】1页(P1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多样性的TALE效应蛋白调控水稻抗(感)病性机理与利用策略
2.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与防治
3.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试验
4.水稻根围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5.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花灌浆期低温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开花灌浆期低温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开花灌浆期低温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的影响崔德心(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阜阳236134)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而蛋白质含量是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基于人工气候室,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低温发生时期、低温水平及低温持续时间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规律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升高,且温度越低、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籽粒蛋白质含量升高越明显;低温处理后水稻籽粒蛋白质最大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最大积累量均呈下降趋势,累积活跃生长期呈缩短趋势;低温对稻穗上部和下部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穗中部的籽粒品质稳定性更强。

关键词水稻;开花期;灌浆期;低温;籽粒蛋白质;积累过程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8-0027-06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8.00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Protein Grain Content of Rice During Floweringand Filling StagesCUI Dexin(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Station of Wuming Town in Yingquan District of Fuyang City,Fuyang Anhui236134)Abstract Rice is an important food crop in China,and its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and protein cont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rice quality.Based on an artificial climate chamber,this paper conducted a pot experiment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eriods,levels,and durations of low temperature on the accumulation of rice grain prote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in protein content of rice increased after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and 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longer the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 time,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grain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after low temperature treatment,the maximum accumulation rate,average accumulation rate,and maximum accumulation amount of rice grain protei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while the accumulation active growth period showed a shortened trend;low temperatur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tein content of the upper and lower grains of rice panicles,and the stability of grain quality in the middle of the panicle was stronger.Keywords rice;flowering stage;filling stage;low temperature;grain protein;accumulation process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30%,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我国约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粳46品种介绍
南粳46由江苏省农科院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晚粳稻品种。

南粳46的突出优点是稻米品质优,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该品种该品种综合了母本武香粳14的香味和父本关东194的软米特性,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

在2006年江苏省农科院系统优质粳稻新品种(系)食味品尝和2007年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均获得第一名,被誉为江苏“最好吃大米”。

2007年8月在沈阳组织召开的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会上,南粳46获得优秀奖,食味品评总分81.5分,名列第七,是南方稻区唯一进入前十名的优质粳品种,与日本原产“越光”米仅差4.21分,比市场公认食味品质较好的“武育粳3号”高出11.5分。

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质食味粳米”。

食用方法:1.将适量米加入电饭锅,用清水漂洗2-3次;
2.干米于水按1:1.2比例加水,浸泡10-30分钟;
3.蒸煮过程不要揭开锅盖或搅拌米粒;
4.煮熟后闷上10-30分钟。

存储方法:为了保持大米的品质,最好将大米置于温度低于
25℃,湿度小于70%的环境下,开包后请尽快食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