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5055品种介绍

合集下载

不同播量对“南粳5055”直播产量结构的影响

不同播量对“南粳5055”直播产量结构的影响
从 而 影 响 成 穗 率 ;每 6 6 7 m 播量 4 、5 k g处 理 的高 峰 苗 偏 收稿 日期 :2 0 1 3 一 O l 一 0 4
试验结 果表 明,群体和产 量结构都 以每 6 6 7 m2 播量 3
k g 处理最 为合理 , 播量 少的处理 因群体起点小 , 最终因成穗
表2
不 同收 获期 水稻 种子 的 发芽 情况 ( 单位 :%)
的水稻种子 ,“ 秀水 1 2 8 ”在 l 0月 3 0日收获 的种 子发芽率 比
1 0 月1 9 、 2 4日收 获的种子均高 5 %;“ 花优 1 4 在 l 0 月3 0日
3 结

试验结果表 明, 不 同收获期对水稻种 子的含水量无明显 影响 , 而对种 子的发芽 势和发芽率 有一定影响 , 过 早收获会 降低种子 的发芽率。为获得 较高的种子发芽率 , 浦东新 区收 获水稻种 子的最佳时 期应在 1 0 月3 0日左右 。
1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试验 概 况
多,影响成穗率 和穗重 ,导致产量 不高。
表1 不同播量 苗情动态 ( 单 位 :万苗 /6 6 7 m 2 )
供试品种 为早 熟晚粳 “ 南粳 5 0 5 5 ” , 供试 地点为利港街 道办事处上游村 ,土质为 沙壤 土 , 肥 力中等 , 土壤基础养分
为 :有 机 质 含量 2 . 0 2 %,全 氮 0 . 0 9 6 %,碱 解 氮 8 9 mg / k g,
2 . 2 不 同播量对穗部性状 和产量 的影 响
从表 2中可看 出,随播 量的增加 ,有 效穗 数增多 ,以每
6 6 7 m 播量3 k g 处理较 为适宜 。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 随播 量的增加 而减少 ,其 中每 6 6 7 m 播量 2 k g处理要 比每 6 6 7 m: 播量 5 k g处理增加 实粒 4 1 . 2 粒 。产量 以每 6 6 7 m! 播量 3 k g处理 为最高 ,实产分别 比每 6 6 7 m。 播量 2 、4 、5 k g

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插南粳5055的影响

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插南粳5055的影响

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插南粳5055的影响摘要研究水稻品种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不同施氮总量对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靖江市的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南粳5055作机插稻栽培时,氮肥用量在360~405 kg/hm2、运筹比例6∶4时最佳。

关键词南粳5055;麦草全量还田;施氮水平;江苏靖江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引进水稻品种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的机插栽培技术,以及不同施氮总量对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插南粳5055的影响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靖江市新桥镇孝化村6队朱纪财田内,土壤质地为油砂土,肥力中等。

1.2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南粳5055。

1.3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单因素设计,设5个总氮用量处理(前后期比例采用6∶4):225 kg/hm2(A)、270 kg/hm2(B)、315 kg/hm2(C)、360 kg/hm2(D)、405 kg/hm2(E),3次重复。

小区面积33.33 m2。

6月18日机插秧,采用高密度栽植(26.7万穴/hm2)[1-2]。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水稻茎蘖、成穗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施氮量下的水稻茎蘖动态变化较明显。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最高茎蘖呈波动变化,以处理E最高。

成穗率则以处理B、D最高,说明270、360 kg/hm2用氮量比较适宜。

2.2不同处理对水稻叶面积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3张功能叶的总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B、C分别比处理A增加8.64%、7.55%。

因此,合理施用氮肥,可使群体叶面积发展合理,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期,达到高产[3]。

2.3不同处理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施氮量对植株性状的影响不同。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加,但也有高产倒伏的风险。

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高产栽培技术
次施 4 5 %复 混肥 6 0 0 k g / h mL播 种前 3 d精 细整 地做 畦 , 畦 宽
1 . 3m, 畦 沟宽 3 0 c m、 深 1 0 c m, 四周 沟 宽 4 0 c I n 、 深 2 0 c m, 要
杂 交 选 育而 成l 】 】 。 2 0 1 1 年 通过 江 苏 省 审定 。 全 椒 县农 业 技 术
i n t r o d u c e d , i n c l u d i n g s o wi n g a t s u i t a b l e t i me , r a t i o n a l c l o s e p l a n t i n g , f e r t i l i z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i r r i g a t i o n, i n t e ra g t e d c o n t r o l o f d i s e a s e s a n d
农 艺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姜 德元 葛 道林
( 安徽省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安 徽全 椒 2 3 9 5 0 0 )
摘 要 总结 了优 质常规 粳稻 新 品种 南粳 5 0 5 5的特征 特性 , 并 介绍 了其 高产栽 培技 术 , 包括 适期 播 种 、 合理 密植 、 肥 料 运筹 、 定 量 灌溉 、 病 虫草 害综合 防治 等 内容 , 以期为 南粳 5 0 5 5 在 江 淮地 区的推 广应 用提 供参 考 。 关 键 词 优 质常规 粳 稻 ; 南粳 5 0 5 5 ; 特征 特 性 ; 栽 培技 术 中图分 类号 ¥ 5 1 1 . 2 . 2 . 0 4 8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t 4 ) 1 5 — 0 0 4 4 — 0 2

南粳5055稻田种养机插绿色高质栽培技术

南粳5055稻田种养机插绿色高质栽培技术

南粳5055稻田种养机插绿色高质栽培技术
戴红霞;梁明华
【期刊名称】《农业装备技术》
【年(卷),期】2018(044)006
【摘要】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粮农的收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稻田+、稻米+”等形式,多渠道提升种稻效益,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是最佳的选择.南粳5050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好的优质食味品种,在稻米评比中多次被评为优质食味稻米,获“江苏省最好吃大米”美誉,是稻田综合种养的首选品种.2015年开始在句容市示范推广南粳5055稻田种养机插绿色高质模式,至2018年应用面积超过1 000 hm2.根据南粳5055稻田种养机插绿色高质示范方表现,结合大面积其它模式推广应用情况,就南粳5055稻鸭共作机插绿色高质模式的栽培技术作进一步小结.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戴红霞;梁明华
【作者单位】句容市植保总公司;句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句容212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南粳5055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J], 朱慧;孙莉
2.“南粳5055”机插栽培中行距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 [J], 王少松;惠鹏
3.优质粳稻“南粳505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J], 孙兰英;曹坤;李忠芹
4.南粳5055在泰州地区生育特性及机插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J], 袁红;华荣;朱海鹏;
吴计余;林佩佩
5.南粳5055机插栽培生育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周宏芳;王春花;丁明;李成平;张文杰;谢仁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粳5055水稻与宁麦19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南粳5055水稻与宁麦19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南粳505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的特点,通过农业部组织的超级稻验收,其中2013年在泗洪洪泽湖农场验收产量为12288kg/hm 2,2014年在高邮周巷验收产量为12543kg/hm 2,大米2014年获得江苏省优质稻米品比金奖。

宁麦1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熟期早、春发性好、耐迟播的特点。

为挖掘稻麦周年高产潜力[1-2],笔者等人通过南粳5055、宁麦19多年同一田块示范种植,通过对南粳5055、宁麦19两熟茬口安排、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要实现南粳5055、宁麦19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不仅需要合理安排茬口及播期,还要处理好秸秆全量还田,科学管理水肥,做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其中:宁麦19栽培需要注意适宜播期与播种量相结合,尤其要因地制宜开挖好内外配套沟系,做好抗逆应变工作[3];南粳5055栽培需注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高效肥料运筹及适时收获。

现将其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南粳5055栽培技术1.1播前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麦桩10cm 以下。

半喂入式收割机切成小于5cm 的碎段,全喂入式收割机切成2~3cm 碎段,并人工均匀分撒于田面。

水田秸秆粉碎摊匀后及时灌水泡草2~3d ,田面水深3~4cm 。

泡草后,进行机械搭水耕翻埋草、平整起浆,适宜埋深10~15cm 。

旱田采用55.125kW 以上大动力拖拉机旋耕,埋深10~15cm 。

秸秆还田后及时灌水泡田48h 以上,田面水深1~2cm ,待秸秆软化后再耙田平整田面。

1.2种子处理大田选取优质良种60kg/hm 2,晒种1~2d 后浸种。

用16%咪鲜胺·杀螟(恶线清绿盾牌)10g+25%吡虫啉悬浮剂(先净)4mL 兑清水10kg 搅匀后,浸稻种5kg ,遮光浸48~60h ,一般采用日浸夜露法,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1.3培育壮秧大田备足机插稻专用育秧盘420~450张/hm 2和无纺布90m/hm 2。

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南粳5055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南粳5055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南粳5055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摘要通过对新引进水稻品种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进行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靖江市选用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用氮总量360 kg/hm2、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以7∶3最易获得高产。

关键词麦草全量还田;氮肥运筹;机插;南粳5055;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南粳5055机插稻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1-6],以利不断完善机插南粳505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特设立本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新桥孝化村小农场内,田间肥力均衡,小区之间筑埂后施用基肥,趟匀后栽插,防止串水串肥。

试验水稻品种为南粳5055。

1.2试验设计试验采取两因素设计。

机插稻密度采用高密度,栽27万穴/hm2,氮肥总量设2个水平,分别为315 kg/hm2(A1)、360 kg/hm2(A2);不同氮肥运筹方法设3个水平,分别为前后期比例7∶3(B1)、6∶4(B2)、5∶5(B3),3次重复,合计18个小区,小区面积33.33 m2。

1.3试验实施各处理统一于6月18日栽插。

6月24日、28日施分蘖肥,7月14日施拔节长粗肥,8月2日施穗肥。

栽后开始标记叶龄,各处理施肥时按小区实际面积及用量计算称量,各处理撒施均匀,水浆管理按常规要求进行。

各处理管理措施、病虫防治均一致。

10月21日收割。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南粳5055茎蘖动态的影响各处理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分蘖没有正相关趋势,有效穗数以处理A1B2最高,成穗率以A2B2最高,说明合理的用氮量配以适当的运筹比例,前期可促进分蘖发生,防止僵苗不发,最终达到理想的有效穗数(表1)。

2.2不同处理对南粳5055功能叶叶面积的影响3张功能叶的叶面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处理A2B1为183.5 cm2,比处理A1B1、A1B2、A1B3分别多10.6、10.7、19.1 cm2(表2)。

“南粳5055”机插栽培中行距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

“南粳5055”机插栽培中行距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试验

时 问通常 在 5月份 。 为 了解 决 当前 机插 栽培 中水稻 成穗 数 不足 而影 响水稻 产量 的 问题 , 进 一 步推广 应 用优 质粳 稻 “ 南粳 5 0 5 5 ” , 文章 结合
试验研 究对其栽 插行 距进 行 了对 比分析 , 希望 为 同行 提供 帮助 。
关键词 : “ 南粳 5 0 5 5 ” ; 机插 栽培 ; 行距; 茎蘖动 态
的对比试验研究 , 探 究 行 距 对 水 稻 生 长 的影 响 。 1试 验 材 料 和 方 法 选取本地主栽水稻品种 “ 南粳 5 0 5 5 ” , 该 品种 株 型 紧凑 , 长 势较旺 , 穗型中等 , 具 有 较 强 的 抗 倒 性 。选 择 沟 渠 配 套 设 施 完 善、 排 灌方 便 的 基 地 作 为 试 验 地 点 。 设 置 两 种 不 同栽 插 行 距 的 机型进行插秧 , 一种 为 2 4 厘米 行距 8 行 乘座式 , 一种为 3 0 厘 米 行距 6 行乘 座式 , 进 行 生 产 对 比试 验 , 全 程 跟 踪 。试 验 地 面 积 约为 1 亩, 2 4 厘 米 行 距 处 理 中栽 2 . 2万 穴 , 每穴 4 . 0 3株 , 基 本 苗为 9 . 3 4万株 /亩 ; 3 0厘米 行距处理 中 ,栽 1 . 6穴 ,每穴
理。 2. 3 产 量 结 构
4 . 7 株, 基 本苗为 8 . O 3 万株 / 亩, 管理措施相 同 。根据机 插栽 培 技术 , 合 理选择 播种 日期 , 适时 移栽 , 合理 密植 , 进行科 学 的水 肥 管 理 , 并 做 好 病 虫 害防 治 , 播 种 时 间 选 择 在 5月 2 8日 , 6月 1 4日施 基 肥 , 在 6月 1 6日时 进 行 移 栽 , 6月 2 5日和 7月 9日两 天 分 别 施 分 蘖 肥 , 8月 1 0日施穗 肥 , 1 O月 2 4日测 产 。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055高产攻关技术示范总结

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055高产攻关技术示范总结
1 基本情况
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055高产攻关技术示范基地位于 石庄镇洪港村6组,建设面积7.2 hm2,土地是由如皋市 洪寿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种植。在国家、省、市有 关项目支持下,基地从2017年10月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 设,新建暗低压管道500 m,明硬质灌溉渠超过2 000 m, 机耕路(砼道路)6 000 m2;新建机库300 m2,购置烘干 设备4套,晒场800 m2。建设集中育秧基地1.53 hm2,高
-0.51
-
98.77
667 m2收实产量 /kg
798.4 665 133.4
2.2 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示范基地不仅单产提高,而且通过推广精确肥水管
理和病虫害专业化服务,节约了肥料及农药成本,从而 显著增加效益。按照市场价格2.9元/kg计算,攻关田水 稻每667 m2产值2 315.36元,比大面积水稻每667 m2产值
项目
攻关田水稻 大面积水稻 攻关田比大面积增减
表1 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055高产攻关田产量与大面积产量对比
667 m2总穗数 /万
每穗总粒数 /粒
结实率 /%
千粒质量 理论667 m2产量
/g
/kg
27.1
111.19
95.23
26
746.07
25.35
102.58
95.74
26
647.3
1.75
8.61
3 苗情分析
3.1 精量播种,提高秧苗素质 水稻采用精量播种(100 g/盘)、暗化育苗、机 插
秧技术,提高了秧苗素质,在水稻移栽后发苗早,高峰 苗比大面积提早10d左右时间。 3.2 插足基本苗
在2018年机插秧遇雨期间,狠抓株行距控制,插足 基本苗,高产攻关田每667 m2水稻基本苗8.33万,比大面 积水稻每667 m2基本苗6.72万增加16.1万。从根本上解决 了基本苗不足的问题。 3.3 科学灌溉,适期搁田,成穗率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粳5055品种介绍
南粳5055号,又名宁5055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继南粳46号以后的又一个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系。

利用日本优质粳稻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杂交,经数代筛选培育而成的优质粳稻。

用这种大米煮成的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润滑,富有弹性,冷后不硬。

2009年8月在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会上,南粳5055获得三等奖。

2010年,在全省举行的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鉴定会上,“南粳5055”获得评比一等奖,综合评分超过日本优质稻米品种越光。

2011年3月9日在“第六届全国粳稻米大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食味粳米”,被评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食用方法:1.将适量米加入电饭锅,用清水漂洗2-3次;
2.干米于水按1:比例加水,浸泡10-30分钟;
3.蒸煮过程不要揭开锅盖或搅拌米粒;
4.煮熟后闷上10-30分钟。

存储方法:为了保持大米的品质,最好将大米置于温度低于
25℃,湿度小于70%的环境下,开包后请尽快食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