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导机制探析

合集下载

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及政策——文献梳理及观点解析

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及政策——文献梳理及观点解析

经济与管理评论金融保险研究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及政策—文献梳理及观点解析顾海峰张亚楠(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0051)[摘要]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是国际经济学领域的重大问题。

在国际经济开放环境 下,汇率对价格的不完全传递将导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调控效果下降,对此,通过科学揭示汇率不完全传递的规律,以此来提升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效率,对于实现中国国内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对汇率传递的定义及内涵进行了界定,解释了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程度及特征进行了梳理,同时进一步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政策进行了解析,并以此为依据,对汇率不完全传递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该研究成果将为汇率不完全传递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观点参考及文献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汇率;价格;不完全传递;机理;特征[D O I编码]10.13962/j.c n k i.37-1486/f.2018.03.011[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10(2018)03-0119-13一'弓I言物价波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价水平经历了多次较为明 显的波动。

自1980年的“洋跃进”以来,我国经历了 8次物价总水平的大幅度波动,这种大幅 度的物价水平波动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冲击。

21世纪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率增长相 对比较平稳,近10年最高值为5.9%,最低值为-0.7%。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汇率对一国内 外经济的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最核心的经济变量之一,2016年以 来,汇率剧烈波动已成为全球宏观经济稳定的一大干扰,而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 长会议上,各国对汇率问题的关注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人民币汇率而言,2005年7月,开始实行以市场供需为基础进行调整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不 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也不断增强,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历程。

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汇率作为连接国内外经济的重要纽带,其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分析汇率变动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宏观经济的反馈效应。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理论分析,本文首先界定了汇率传导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选取了近年来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揭示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和效果。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概述,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对货币政策与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三部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汇率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四部分讨论汇率传导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反馈效应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政策建议。

通过对汇率传导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

2. 我国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

我国的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货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框架。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同时,也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稳定经济增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标,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我国还注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建设,通过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方式,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中国汇率改革

中国汇率改革
九的优尼科石油公司,每股出价67美元,收购价值共计 185亿美元。以当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27:1计算,此收 购价值为人民币1529.95亿元。而此次人民币兑美元上调 至8.11后,人民币升值2%令中海油此项收购一举节省29.6 亿元。
同样,之前海尔提出以12.8亿美元价格收购美国第三 大家电商Maytag,加上海尔承诺承担美泰克9.7亿美元债 务,使得收购总报价上涨至22.5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后, 此收购节省人民币3.6亿元,相当于海尔股份(600690)今 年第一季度利润6341万元的5.7倍。
17
Hale Waihona Puke • 除了选择用欧元或日元来和下订单的公司结算外, 一些参加贸易展的厂家也开始使用短期合同或者 约定好汇率,一家即将参加今年广交会的制造企 业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准备的合同一般事先和采 购商有过协商,共同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一般 采购商都是能够理解我们的困难的,包括如果产 品提价等等。
• 而组织贸易采购展览的全球知名机构环球资源集 团首席运营官裴克为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 表示,汇率等成本的变化使得采购商可以接受制 造商的一些要求,比如涨价,但是预计在10%的 幅度内一般零售商可以接受,如果再涨,恐怕就 比较困难。
当时,国内钢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占产量比例仅为4%。 从产品结构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线材及普板等产品, 进口产品则以国内无法生产或者是产能不足的高附加值产品,包括 汽车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
10
• 2、海外收购 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
本更低,更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2005年6月26日,中海油提出全现金并购美国排名第
14
• 原因分析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加速升值,是由内外两方面 因素决定的。

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

经济导刊222011 / 01传统的国际经济理论认为,汇率的波动等比例地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之上,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汇率对一国的价格传递往往是不完全的。

随着2005年7月我国开始新一轮的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的双边汇率波动较之前更加频繁,研究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不完全传递效应,对于我国制定产业政策和国内货币政策意义重大。

我国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汇率是一国进行对外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在对外贸易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时执行着价格转化职能,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

纵观人民币汇率改革路程,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再到复汇率回归的过程。

1994年我国宣布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尽管这一改革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实际上这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基本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摩擦日益加剧,国内国外要求人民币汇率实行改革的呼声日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70%左右,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在这一情况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自此,人民币汇【关键词】 汇率波动,价格传递机制汇率波动的价格传递效应文 | 朱莹莹率机制更富弹性,汇率波动也趋于增强。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日益重要,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已经由最初的1美元兑换8.2765元升至1美元兑换6.6870元,根据BIS 公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己经达到了19.2%,升值幅度明显。

按照传统国际经济学分析框架,人民币如此大幅度的升值,必然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这样有助于缓解中国外部经济长期失衡的“双顺差”局面。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分析本文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为研究对象,通过事先理论分析、事中建模以及事后数据分析这三个层面,定量、定性解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物价的传导作用。

结合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特点、宏观形势以及国内企业的微观行为来阐述汇率传导效应的“因国制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标签: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汇率传导效应通货膨胀价格指数自2005年7月汇改到2007年年底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10%,与此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开始持续攀升,2008年消费者物价上涨率更创11年来最高水平,达8.7%。

虽然央行多次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短期间一时难以立刻消除,中央银行购入外汇、增加货币供给的压力仍将持续存在。

因此,目前国内很多研究学者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应放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以人民币升值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然而,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机制众多,且不同的影响机制具有各自的传导速度和结果,所以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中央银行正确预测未来物价水平的变化,以便采取合适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汇率变化对我国物价影响的原因分析国际经济学中把汇率传导定义为:汇率变动1%所引起的国内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

汇率传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而言,汇率变化只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所影响。

广义上的汇率传导是指汇率的变化不仅仅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它还会对消费者价格、生产者价格、投资品价格、零售价格、批发价格等不同价格指标产生大小不一的作用。

而在我国,影响这种汇率传导机制的因素众多,本文就从如下几个原因进行分析。

1.微观因素(1)进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产品结构进口商品的价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PI,但是这种影响会随着商品的分配和运输被逐渐淡化甚至抵消。

我国主要的进口商品为初级产品,非食用原料以及矿物燃料等。

人民币升值,促使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下跌,而对于本国的加工企业,或者那些大量依靠国外进口原材料的公司,生产成本会因为进口商品价格下跌而下降,如果企业的定价策略是利润最大化,则企业会保持原价不变或者降低价格(一般后者居多),最后导致国内一般物价的下降。

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及其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分析

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及其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分析

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及其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分析内容摘要:汇率反映货币在国际市场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依赖程度加深,汇率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国际社会提出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导,在外汇市场上伴随而来的则是汇率的不稳定性。

我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如对外贸易、消费和投资都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以及升值预期的影响。

因此,具体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机制,对经济主体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物价水平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引言自2009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走高。

同时上游产品价格向中下游产品传导力度加大,工业企业原材料价格涨幅回升,导致原材料工业、生活资料以及非食品消费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是物价上涨的两大基本动力。

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包括汇率因素、货币因素、实际需求和输入型成本推动等。

受供求关系影响,实际需求大于实际供给,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此外,土地价格上涨、投机性炒作、产能过剩以及政策调整等也是影响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物价和汇率在开放经济中既是最核心的也是关系最密切的经济变量。

人民币汇率与物价关系的理论分析(一)汇率价格对我国物价的直接传导机制汇率变化会引起各国间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进口商品价格。

进口商品中包含消费品、原料、燃料、半成品等,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这些商品的价格,从而影响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人民币价值上升意味着我国单位货币可以表示更多的外币,在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本来用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用人民币表示所显示的数额更低,所以我国进口的商品价格较低。

这个过程使得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价格通过传导机制下降,对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来说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进而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

(二)汇率价格对我国物价的间接传导机制该机制是指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改变出口额度、货币供应量、进口原料价格、半成品价格等经济变量来影响物价。

不同阶段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不同阶段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率 变 动 与 国 内价 格 变 动 之 间关 系 的 重要 内 容 , 从 宏 观 上 进 行 物 价 水 平 控 制 必 须 明 确 的重 要 问 题 之 一 。 本 文 从 实 是 证 的 角 度 研 究 中 国的 汇 率 传 递 及 其 对 价 格 变 动 的 影 响 。 结 合 中 国 实 际 情 况 , 用 最 新 数 据 , 汇 率 变 动 分 为 三 个 运 将
阶段 , V R模 型进 行 分 析 , 过 脉 冲 响 应 函 数 和 方 差 分 解 的 方 法 , 现 人 民 币 价 格 传 递 效 应 在 不 同 阶 段 存 在 较 用 A 通 发 大 差 异 , 存 在 时滞 , 应 也 是 不 完 全 的 。 且 效 关 键 词 : A 实 际 有 效 汇 率 ; 率传 递 效 应 V R; 汇
Ra e a fe e t g s t t Dif r nt S a e
Z a g Habo & Ch n Ho g h n i e n
A b t a t: h t rt h n e n t s r c W ehe he c a g s i he RM B x h n e rt c nd c h c n e n d mesi rc s a ehe h e c a g ae o u tt e ha g s o o tc p ie , nd wh t rt e c nd c in p s e s p ro ct , ae boh t mpo tn o tnti t d ft eains p b t en t o u to o s s e idiiy r t he i ra tc ne n su y o he rl to hi ewe he RMB x ha g ae e c n e r t a me tc rc c a e nd do si p ie h ng s, a d lo he mp ra t sue n n as t i o t n is i m a r c n r lig n co—o toln o prc lv 1 ie e e .Th s a e e i p p r mpiia l rc ly a l z d t fe t fChi nay e he efc so na’S x h n e ae c n ci n.Co sdei g t e cua st to i Chia a i t ae t e c a g r t o du to n i rn h a t l i uain n n nd usng he l ts daa, te p p r dii d e c ng ae t h a e vde x ha e r t mo e n s n o hre tg s v me t it t e sa e .Usn i g VAR mo l i de , mpu s r s n e f ncins a d le e po s u to n v ra e d c mp iin meho a inc e o osto t d,we fun ha ie ta m iso f to h o d t tprc r ns s in ef ft e RM B r uie di e e ta if e tg s, ec a e q t f r n tdferntsa e f tme lg e it n fe ti o o l t i a xss a d efc s n tc mp ee. Ke y wor ds: VAR ; Re lEfe tv c a ge Ra e;Efe to c a g t n c in a fc ie Ex h n t fc fEx h n e Ra e Co du to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综述

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综述

球 化 趋 势 对 汇 率 传 递 的 影 响 ; 国 家 规 模 和 开 放 程 ⑧ 度 对 汇 率 传 递 效 应 的 影 响 ; 汇 率 波 动 对 汇 率 传 递 ④ 效 应 的影 响⑤ 汇率 制 度对 汇率 传 递 效应 的 影响 ; ⑥ 跨 国 公 司 的 内 部 交 易 对 汇 率 传 递 的 影 响 。 外 , 有 此 还
发 展 , 上 微 观 经 济 学 研 究 中 对 汇 率 变 新 在 宏 观 层 次 上 学
研究 汇率变 动价格 转移 机制 。 量研究 发现 , 率变 大 汇 动 价 格 传 递 机 制 与 不 同 的 厂 商 定 价 策 略 有 关 。 由 于 在 2 0世 纪 9 O年 代 许 多 国 家 在 经 历 本 币 大 幅 度 贬 值 的 同时 , 货膨胀 率始 终在较 低水平 。 多学 者开始 通 许
关 于 汇 率 传 递 的 理 论 研 究 , 要 是 不 完 全 汇 率 传 递 主 的 成 因 分 析 以 及 汇 率 传 递 弹 性 的 决 定 因 素 ; 关 于 ② 汇 率 传 递 系 数 的 经 验 估 计 ; 关 于 汇 率 传 递 的 宏 观 ⑧
经 济 效 应 研 究 , 要 是 汇 率 传 递 弹 性 大 小 对 支 出 转 主 换 效 应 、 率 制 度 选 择 等 宏 观 问题 的 影 响 分 析 。 汇
汇 率 变 动 对 价 格 的传 递 效 应 研 究 综 述
李文 星
( 建 省 泉 州 市 华 侨 大学 经 济 与 金 融 学 院 , 建 泉 州 3 2 2 ) 福 福 6 0 1 摘 要 : 率 变 动 对 进 口 价 格 及 其 他 价 格 水 平 的 传 递 程 度 是 决 定 汇 率 调 节 贸 易 收 支 以 及 稳 定 国 内 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经济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其变动首先会引起一国进出口商品定价和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而通过支出转换效应对贸易收支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汇率是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经济变量,随着金融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汇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反映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汇率传导的含义和传导机制,以揭示汇率-价格机制运行的内在关系。

1汇率传导的含义汇率价格传导也称为汇率的传递弹性(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lasticity),是指汇率变动所带来的与之相关价格因素的变动。

汇率价格传导是理解汇率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描述汇率与价格关系的主要形式,即汇率变动引起的价格水平改变的程度。

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汇率传递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

一些学者主要从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变动的效应来定义汇率传递。

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Ohno(1989)认为“传递概念是指汇率变动反应在进口价格上变化的程度”。

根据M ann和Hooper(1989)的定义,狭义的外汇价格传导是指进口价格对名义汇率波动的变动率,即汇率波动所引起的进口价格的变动。

广义的汇率价格传递是指因汇率波动而对国内价格产生的多因素、多层次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汇率传递的界定给予更为丰富的涵义,把汇率传递效应从进口价格扩展到出口价格和国内一般物价水平,如M enon(1995)、M cCarthy(2000)等把汇率传递定义为“国内价格水平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因此,一般来讲,可以将汇率传递定义为按照目的地货币表示的贸易商品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汇率对价格的传递机制汇率价格传导机制是指名义汇率波动引起价格水平变化的渠道和路径。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价格水平有重要影响,而且其对于不同的价格指标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是不同的。

Goldberg 和Knetter(1997)将汇率价格传导机制分为直接传导机制和间接传导机制。

直接传导机制是指汇率的波动对于进口品价格的直接影响作用;间接传导机制是指汇率变动对于国内其他价格的间接影响,如工业品出厂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等。

其传递路径如图1所示。

图1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路径2.1直接传导机制汇率变动会引起不同国间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其最直接影响到的是进口商品价格,然后通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对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产生影响。

首先,由于进口商品中包含了消费品,汇率通过影响进口商品中的消费品的价格进而影响消费者价格。

汇率变动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汇率变化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将是完全的,但由于市场不完全、配送成本等因素的存在,汇率对进口消费品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一国进出汇率变动对价格的传导机制探析李文星(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福建泉州362332)摘要:汇率价格传导,即汇率变动所带来的与之相关价格因素的变动。

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汇率传导效果是否完全,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及汇率的波动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汇率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

关键词:汇率传递;价格;传导机制作者简介:李文星(1981-),男,福建南安人,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经济研究趨趷2011年第3期科技经济市场口行业垄断程度、进出口贸易厂商定价的能力以及进口商品的配送成本越大,则汇率传递效应越小。

汇率对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影响虽然是最直接的,但是影响CPI的程度则要看进口消费品在居民总消费额中所占的比重,一国居民的消费品进口比重越大,则汇率变动通过进口消费品价格影响CPI的效应越大。

其次,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口品中的中间产品和原料、燃料等价格进而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消费者价格产生影响。

进口商品中中间产品和原料、燃料等并不是直接进入消费市场,而是要进行再加工才流通到最终产品市场上,此类产品的价格变动是通过最终产品的成本变化间接影响国内价格指数。

中间产品和原料、燃料只是厂商生产的一部分成本,汇率变化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由该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燃料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决定。

产品成本中进口中间品与原材料、燃料所占比例越大,汇率变动对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就越大。

而汇率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影响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并最终影响消费者价格。

当然,还要考虑弹性因素,汇率对进口消费品和进口投入品的传递弹性、进口消费品品在总消费品中的比重以及进口投入品占总中间投入品的比重等。

这些因素的高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对物价的传递。

2.2间接传导机制与汇率传导的直接机制相比,汇率对物价影响的间接传导机制要复杂得多,而且影响方向也不明确,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一般对汇率反应的敏感程度要远远低于进口品价格,并且反应也较滞后。

2.2.1替代机制人民币汇率变动能通过影响国内进口替代品的价格,间接影响消费品价格。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商品中的消费品价格,国内消费者将用进口消费品替代国内近似产品消费,使国内进口替代品的需求下降,从而有助于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下调。

另一方面,从进口来看,汇率的变动通过影响进口中间品、原材料和燃料的价格进而影响生产成本和产成品的价格,这将改变产成品、贸易替代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竞争力,从而改变它们的供求平衡和价格,最终影响到CPI。

从出口来看,以汇率升值为例,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而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带来出口减少的压力,造成部分商品由出口转为内销,这部分转内销的商品将打破原来出口品与替代品、非贸易品的供求平衡与价格水平,最终将影响消费者价格指数。

2.2.2收入机制根据弹性理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抑制出口,扩大进口,减少国际逆差,从而导致人均的收入减少和物价下跌。

汇率改革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开始呈现出口增速放缓而进口增速加快的趋势,汇率影响已初步发挥,在内需无法快速提升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必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缓冲物价的上涨。

2.2.3货币工资传导机制本币的升值带动了进口品价格下降,从而推动居民的生活支出减少,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有所上升。

实际工资的上升将从两方面影响国内价格水平,一方面,由于工人实际工资的上升,企业会倾向于降低工资收入者的名义工资或减缓工资的上涨,较低的名义工资会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生活费用下跌,最终使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实际工资的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将要求购买更多的商品,而进口价格相对国内价格要低,因此增加的购买力将倾向于购买更多的进口消费品,大量的低价进口品带动国内非贸易品价格下降,这加剧了国内通货紧缩。

2.2.4货币供应机制主要通过外汇收支、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渠道影响国内物价。

首先是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

例如,本币升值后,在货币工资机制和生产成本机制的推动作用,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下降;另一方面,在外汇市场上,本币升值引起的出口下降或贸易逆差可能使中央银行在结汇方面将减少本币的供给。

综合来说,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将促使国内价格的下降。

其次是汇率变动通过影响国内外资产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热钱和跨国投资的流动方向,从而影响外汇储备。

这两种机制对物价的作用相反,因此,本币升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2.2.5预期机制当本币币值预期发生变化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国内物价水平。

首先是经常项目。

例如,本币出现升值预期时,本国货币被低估,本国的出口产品价格过低而进口产品价格相对过高,这增强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和进口产品的阻力,进而导致国外对本国净需求的增加;由于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国内物价将上涨。

其次是资本项目,特别是短期资本项目。

如果资本项目管制不完全,本币低估会导致强烈的本币升值预期,大量短线投机资本流入。

为了维持汇率稳定,采取投放本币吸收外币的操作必将导致本国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加剧通货膨胀。

从上述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机制可以看出,在收入机制、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预期机制和替代机制的作用下,本币升值会降低国内物价,而货币供给机制对汇率和物价关系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因此,现实中汇率变动对物价影响程度如何,则应该视各传导机制相对作用的大小而定。

当然汇率对价格传递发生的速度和影响程度还依赖于许多其他因素,如:厂商定价策略、市场结构、通货膨胀水平,非贸易物品与贸易物品在工本文受到国家软科学项目(2008GXS5D130),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0YJC7902219),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LC38),福建社科规划项目(2010B041);福建省软科学项目(2010R0073)和福建省数量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的资助。

经济研究趨趹2011年第3期科技经济市场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中的比重以及现行汇率政策等。

参考文献:[1]吴志明,郭予锴.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研究———以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为界[J].经济评论,2010(2).[2]李苗苗,宫德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肖龙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4).[4]尤勤.人民币汇率对价格的传导机制及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李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商品房价格快速攀升。

1998-2009年,GDP年均增长约10.2%,而商品房价格从1987年平均411.4元/平方米升至2008年3,800元/平方米,平均每年升11.2%,超过了GDP的增幅。

一线大城市的房价已是高不可攀,2011年2月,“宜居城市研究室”发布《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统计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情况,样本城市总量为110个,入列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温州市18,854元/平方米、三亚市18,319元/平方米、深圳市16,978元/平方米、宁波市13,438元/平方米、广州市12,560元/平方米、南京市12,016元/平方米、舟山市10,500元/平方米。

目前,房价的高涨正向二三线城市乃至全国范围铺开。

房地产市场从全国范围看是垄断竞争市场,房企数目很多,前10名的销售额仅占全国的8%左右,这和家电行业(海尔、格力、美的)三足鼎立的情况很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