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mensT103规约使用指南参考解析
[指南]103规约定值传输标准
![[指南]103规约定值传输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ceca0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e.png)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内通讯应用层规范1.前言本规范参考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规约(以下简称103规约),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本规范对103规约的通用服务作了具体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的主站系统要求实现本规范的全部内容,采用本规范的子站设备可以只实现部份功能。
2.报文类型及用途应用层报文的最大长度为240字节。
2.1.由主站发往子站的报文(控制方向)2.2. 由子站发往主站的报文(监视方向)3. 标识报文注:注站的软件板本显示为两位固定小数。
0XFFFFH 表示上送所有的数据。
4.通用分类服务本章内容根据IEC60870-5-103配套标准中所定义的通用分类服务对传输帧报文进行自描述,具有开放性。
本规范中,通用服务的访问基于组的标题及条目的标题,内容相同的条目在不同的设备中,它的GIN可能会不同。
条目描述的M/O栏中M表示该项必须实现,O 表示该项可选择实现。
数据类型栏中列出了可能实现的类型。
通用分类服务标识序号分为下列组类型,每组可定义256个条目,并规定00号条目为组标题。
X表示该项可为任意值,同时应满足相关的约束条件,如每一组的组号都应不同。
描述名称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32字节。
4.1装置描述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固定描述,其内容可以由主站读取但不可被修改,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制造厂家装置型号Ex. RCS-9611B装置名称装置类别(同ASDU5中)版本号(同ASDU5中)版本号的值按两位固定小数显示, ex. 3.110功能描述程序形成时间校验码4.2 装置参数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系列参数,可以由主站读写,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4. 3 定值区号该组用来存放装置的定值区号的属性,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运行定值区(M):指该定值区中定值正在运行,可被主站召唤或修改。
4. 4 定值该组用来存放装置当前定值区中的定值,可以由主站读写,具体的条目定义如下:4. 5 动作元件该组用来存放装置动作信息,当装置有保护动作事件发生时,装置将该信息主动报告给主站,主站对该组不可以写。
103规约详解

103规约详解⼀、DL/T667-1999(IEC60870-5-103)通信规约基本要点1. 通信接⼝1.1 接⼝标准:RS232、RS485、光纤。
1.2 通信格式:异步,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位。
字符和字节传输由低⾄⾼。
线路空闲状态为1,字符间⽆需线路空闲间隔,两帧之间线路空闲间隔⾄少33位(3个字节)1.3 通信速率:可变。
1.4 通信⽅式:主从⼀对多,Polling⽅式。
2. 报⽂格式870-5-103通信规约有固定帧长报⽂和可变帧长报⽂两种报⽂格式,前者主要⽤于传送“召唤、命令、确认、应答”等信息,后者主要⽤于传送“命令”和“数据”等信息。
2.1 固定帧长报⽂启动字符控制域地址域代码和结束字符注:代码和=控制域+地址域(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2.2————启动字符1(1byte)————长度(1byte)————长度(重复)(1byte)————启动字符2(重复)(1byte)————控制域(1byte)————地址域(1byte)————链路⽤户数据[(length-2)byte]————代码和(1byte)————结束字符(1byte)注:(1)代码和=控制域+地址域+ ASDU代码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2)ASDU为“链路⽤户数据”包,具体格式将在下⽂介绍(3)Length=ASDU字节数+22.3 控制域控制域分“主从”和“从主”两种情况。
(1)“主从”报⽂的控制域D7 D6 D5 D4 D3 D2 D1 D0备⽤PRM FCB FCV 功能码0 11(A)PRM(启动报⽂位)表明信息传输⽅向,PRM=1由主站⾄⼦站;PRM=0由⼦站⾄主站。
(B)FCB(桢记数位)。
FCB = 0 / 1——主站每向从站发送新⼀轮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取反。
主站为每个从站保存⼀个FCB的拷贝,若超时未收到应答,则主站重发,重发报⽂的FCB保持不变,重发次数最多不超过3次。
第一部分103规约的解释用户数据...

第一部分 103规约的解释1. 用户数据分类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简称103规约)用户数据分为两类,即一级用户数据和二级用户数据。
我公司除了遥测量报文用二级数据外,其他报文一律用一级报文。
2. 传输桢格式2. 1可变桢长桢格式D7 D6 D5 D4 D3 D2 D1 D0固定长度的报文头 个八位位组在线路上传输顺序如图3.2所示 在线路上的位序11 10 9 8 7 6 5 4 3 2 1图2.2 可变帧长的传输顺序各个字符在线路上的顺序按(1)(2)(3)---(n)的顺序依次在线路上出现,即低位先发送。
传输规定:① 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② 每一个字符有一个启动位,八位信息位,一位偶校验位,一位停止位; ③ 每个字符无需线路空闲间隔;④ 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需33位;⑤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区的8位位组的个数,为二进制数;⑥帧校验和复控制、地址、用户数据区八位位组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⑦接受校验 (A) 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B) 检验两个启动字符、两个L值应一致、接受字符数为L+6、帧校验和、结束字符,若检出一个差错,舍弃此帧数据,并检验空闲间隔。
2.2固定帧长帧格式D7 D6 D5 D4 D3 D2 D1 D0图2.3固定帧长帧格式在线路上传送位序11 10 9 8 7 6 5 4 3 2 1图2.4固定帧长帧格式传输顺序各个字符在线路上的顺序按(1)(2)(3)---(n)的顺序依次在线路上出现,即低位先发。
传输规定:①-④同可变帧长的传输规定①-④;⑤此种帧无帧长;⑥帧校验和是控制、地址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⑦接受校验:(A) 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B) 校验启动字符、帧校验和、结束字符,若检出一个差错,舍弃此帧数据,并校验空闲间隔;(C) 在校验中,如无差错数据有效。
103规约下测控功能处理

103规约下测控功能处理一、预备知识103和104规约转换公式104规约中只判别公共地址(扇区地址)和信息序号,103规约中判别公共地址、报文类型、功能类型和信息序号,103和104规约转换公式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十进制数据。
注:ASDU_41的INF在总召唤时改成对应的ASDU_40上送,ASDU_43的INF在总召唤时改成对应的ASDU_42上送。
装置告警和事件信息按照测控单点遥信ASDU_41上送。
二、遥控功能1、应用程序函数1)INT FCK_RcmdHandle( void * pPara, int sta )函数功能:遥控功能主函数,定义“联锁/解锁”和“手合同期开入”管脚。
调用Receive_RemoteCommand(遥控命令接收)、Handle_RemoteOutput(遥控开出处理)、State_OverTimer_Check(遥控超时判定)和Check_mmi_Relay_Reply(MMI 的启动继电器报文回复监视)函数。
2)INT Receive_RemoteCommand( INT nHandSynChn )函数功能:遥控命令接收处理,包括手合同期命令处理。
调用平台函数XJ_ReadCommand 读取命令,响应各类遥控命令,触发遥控操作记录报文,并根据遥控类型判别选择、执行和撤销操作条件是否满足并上送返校信息。
3)INT Handle_RemoteOutput()函数功能:依据逻辑判定的结果,遥控开出。
调用Fck_Output_Output执行开出。
4)INT State_OverTimer_Check()函数功能:遥控超时判定,超时时间固定为30s。
5)void KeepReomteOpRecord( GW_COMMAND temp, StruVldRcmd * pVldRcmd ) 函数功能:更具遥控类型和遥控名称组合遥控操作记录报文。
6)UNSIGNED VerifyRemoteSta( StruVldRcmd * pVldRcmd )函数功能:根据是否配置闭锁开入以及闭锁开入状态确认远方状态。
T103规格说明

连续和逻辑控制 连续策略是由从丰富的模拟和逻辑 功能块库调出的功能块连接而成 的。
除了固定功能块外,还有一些支持 在标准模板内采用 ST(结构化文 本)编写用户算法的 ACTION 块。 它们特别适合于实现模件以表示现 场设备如阀门、泵和马达,这些均 可利用
控制系统是以 T103 控制器及 T303 监控单元两个主要部件为基础建立 的。
T103 单元控制器是对成功的 T100 和 T102 控制单元的改进,实现所有 I/O 及连续和逻辑控制,同时具有 强大的顺控功能。
T303 单元监控器在一些工厂子系 统要求策略协调时用来辅助 T103, 此结构直接映射至批量控制 SP88 标准草案中的控制活动模型。
T7540 机 柜 标准机柜满足最具共性的需求,从 安装一台 T103 单元的墙挂式机箱 到安装 4 台 T103 单元和可选 T303 单元监控器的带单独端子区的落地 式机柜。
如果需要一个就地操作员接口,一 台 T1500 盘装工作站或一组 T640 回路处理器可安装于前门上。
所有种类均已预组,且都包括标准 端子单元,系统和变送器供电。供 电及配电部件作为置于安装板上的 分部件被提供,包括用于故障监视 的 LED/继电器单元以及一个用于 RAM 备份的电池/充电器组件。
CPU 选 项 有两种不同的 CPU: T920-标准 CPU;通过前面板端口 (DB9 连结器)支持 MODBUS T921 -具大容量文件系统的高性 能 CPU;通过底板上的专用
插口(RJ45 连结器)支持 MODBUS
CPU 冗 余 只需插入第二个 CPU 和 PSU 即可 完成 CPU冗余的双重化运行可用于 连续控制(无 MODBUS 或顺控选 项)。两个 CPU 以主/备用配置, 其间的高速数据链路提供对控制数 据库的跟踪,以便主 CPU 故障时, 备用单元的切换无振荡。
南自103规约说明

103规约简单说明一、UDP广播信息通知保护单元,测控单元,主机的IP地址并可以建立TCP/IP连接。
1.综自后台UDP广播信息若IP=172.20.10.30,172.20.10.30:1032 --每次相同收:ff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6c 33 65 33 78 36 00 00 00 00 00 00 00 .........l3e3x6.......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2.PSX600广播信息IP=172.20.20.23:1032 --每次不同收:ff 01 db 7c 37 0e 90 0a 03 50 53 58 20 36 30 30 30 20 56 31 2e 30 37 ...|7....psx 600 v1.07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收:ff 01 7b 09 38 0e 90 0a 03 50 53 58 20 36 30 30 30 20 56 31 2e 30 37 ..}.8....psx 600 v1.07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二、103帧格式数据单元标识符(4字节)={TYP,VSQ,COT,公共地址};其中前两项=数据单元类型。
信息体={信息体标识符2字节,信息元素集,信息体时标(任选)4字节};信息体标识符={功能类型FUN,信息序号INF};信息体时标={时标ms,时标min,时标hour}。
实际应用中使用通用分类服务功能: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不用; <1~254> 某单元的CPU号<255>广播地址。
103规约草案(以太网)2

变电站保护和测控系统站内传输规约一. 前言1.本规约参考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规约(以下简称103规约),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根据103规约的要求,新研制的保护、测量、控制设备必须采用该配套标准的兼容范围,不能满足的部分采用通用分类服务完成。
因此本协议适用于新研制的产品。
对于对等网形式多主站或单主站的网络结构,为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自(特)发事件及变化数据必须主动上传,因此在103规约的基础上(仅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链路层采用网络传输规则(包含源和目的地址、数据是否有效传送等)。
2.传输帧格式采用可变帧长帧格式。
3.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本规约采用103规约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链路规约数据单元中不得包含多于一个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4.报文信息的分类及优先级5.本协议将主站和子站的报文信息按照发送的优先级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图1-2报文的优先级5.链路服务级别本标准采用3级链路服务级别,如图1-3所示图1-3通信采用的链路服务级别6.链路传输规则:采用平衡和非平衡两种传输方式。
由主站启动的传输服务,采用窗口尺寸为1的非平衡传输方式。
由子站启动触发的传输服务,采用链路服务级别s1(发送/无回答)的服务方式遥信变位、遥测变化、SOE事件、操作结果、循环传送的测量量和状态量等采用子站启动触发的传输服务规则。
子站无数据变化或无事件发生时,不主动发生事件启动触发传输服务,只按非平衡式链路传输规则进行传输。
子站循环传送的测量量和状态量,也可由主站总查询。
二.报文类型及用途1.1 由主站发往子站的报文(控制方向)三.报文定义可变帧长报文说明: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255>:多CPU时作为CPU分地址,第1个地址从1开始,依次递增,但不等于<255>。
<255>为广播地址。
1.1下行报文(控制方向)1.1.1 兼容报文1注1:实时时钟采用二进制表示。
103规yue

第一篇兼容范围本标准提供了继电保护设备(或测控设备)的信息接口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将继电保护和测量控制功能组合在一个设备内,只有一个通讯口的设备的信息接口,以及继电保护和测量控制功能分别由不同设备完成其功能的设备的信息接口。
本规约属于问答式规约。
在任何情况下,子站都不准主动向主站发送信息。
注:本配套标准定义的继电保护信息的兼容级别2的专用范围的类型标识和信息序号,只适应于国内已经生产的那些继电保护设备,在硬件方面改动比较困难时,可以使用本配套标准的专用范围,对于新的继电保护设备如果兼容范围还不能满足,不能满足要求的部分必须采用通用服务来实现。
控制功能采用本配套标准的通用服务来完成。
国内已经生产的测量,控制智能终端只有在硬件方面较难适应通用服务的要求时,才可使用本配套标准所定义的专用范围。
第一章通信帧说明通讯帧格式如下所示:1·固定帧长帧格式2·可变帧长帧格式传输规定:a) 线路空闲状态为二进制1。
b) 每一个字符有一个启动位,八位信息位,一位偶校验位,一位停止位。
c) 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d) 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e) 长度L 包括控制域,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区的8位位组的个数,为二进制数。
f) 帧校验和是控制域,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区的8位位组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
g) 接受校验:1)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2) 校验两个启动字符,两个L 值应一致,接受字符数为L+6、帧校验和、结束字符。
若检出一个差错,舍弃此帧数据,并校验空闲间隔。
3) 在校验中,如无差错则数据有效。
1·启动报文位:PRM=1,表示是由控制系统向继电保护设备传输,控制系统为启动站。
PRM=0,表示由继电保护设备向控制系统传输,继电保护设备为从动站。
2· 帧计数位FCB :控制系统向同一个继电保护设备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帧计数位FCB 取反..,控制系统为每一个继电保护设备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未从继电保护设备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受出现差错,则控制系统不改变帧计数位FCB 的状态,重传原报文,重传次数为3次,若控制系统正确收到继电保护设备的报文,则该一轮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DL/T667-1999(IEC60870-5-103)通信规约1. 通信接口1.1 接口标准:RS232、RS485、光纤。
1.2 通信格式:异步,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
字符和字节传输由低至高。
线路空闲状态为1。
1.3 通信速率:可变。
默认96001.4 通信方式:主从一对多,Polling方式。
2. 报文格式60870-5-103通信规约有固定帧长报文和可变帧长报文两种报文格式,前者主要用于传送“召唤、命令、确认、应答”等信息,后者主要用于传送“命令”和“数据”等信息。
2.1 固定帧长报文10 H 启动字符CODE 控制域ADDR 地址域C S 代码和16 H 结束字符注:代码和=控制域+地址域(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2.268 H ————启动字符1(1byte)Length ————长度(1byte)Length ————长度(重复)(1byte)68 H ————启动字符2(重复)(1byte)CODE ————控制域(1byte)ADDR ————地址域(1byte)ASDU ————链路用户数据[(length-2)byte]C S————代码和(1byte)16 H ————结束字符(1byte)注:(1)代码和=控制域+地址域+ ASDU代码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2)ASDU为“链路用户数据”包,具体格式将在下文介绍(3)Length=ASDU字节数+22.3 控制域控制域分“主从”和“从主”两种情况。
(1)“主从”报文的控制域D7 D6 D5 D4 D3 D2 D1 D0备用PRM FCB FCV 功能码0 11(A)PRM(启动报文位)表明信息传输方向,PRM=1由主站至子站;PRM=0由子站至主站。
(B)FCB(桢记数位)。
FCB = 0 / 1——主站每向从站发送新一轮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取反。
主站为每个从站保存一个FCB的拷贝,若超时未收到应答,则主站重发,重发报文的FCB保持不变,重发次数最多不超过3次。
若重发3次后仍未收到预期应答,则结束本轮传输服务。
(C)FCV (桢记数有效位),FCV= 0表明FCB的变化无效,FCV=1表明FCB的变化有效。
发送/无回答服务、广播报文不考虑报文丢失和重复传输,无需改变FCB状态,这些桢FCV常为0(功能码帧类型功能描述FCV状态0 发送/确认帧复位通信单元03 发送/确认帧传送数据 14 发送/无回答帧传送数据07 复位帧计数位传送数据09 请求/响应帧召唤链路状态010 请求/响应帧召唤1级数据 111 请求/响应帧召唤2级数据 1(2) “从主”报文的控制域D7 D6 D5 D4 D3 D2 D1 D0备用PRM ACD DFC 功能码0 0(A) ACD(要求访问位)。
ACD = 1,通知主站,从站有I级数据请求传送。
(B) DFC(数据流控制位)。
DFC = 0表示从站可以接受数据,DFC =1表示从站缓冲区已满,无法接受新数据。
(C) 功能码(从---主方向)功能码帧类型功能0 确认帧确认1 确认帧链路忙,未收到报文8 响应帧以数据包响应请求帧9 响应帧从站没有所召唤的数据11 响应帧从站以链路状态响应主站请求2.4地址域地址域为主站与之通信的从站地址。
2.5 链路用户数据(ASDU)(1)ASDU数据单元标识符TYPE ASDU类型标识(1 byte) VSQ 可变结构限定词COT 传送原因ASDU_ADDR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信息体FUN 功能类型INF 信息序号信息元……(A) ASDUASDU的类型标识号,870-5-103通信规约出于传送各种不同类型信息的需要,规定了很多种格式的ASDU,每一种格式的信息体都不一样,并且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号。
(B) 可变结构限定词(VSQ)它规定了ASDU信息体中信息元的个数和寻址方式D7 D6 D5 D4 D3 D2 D1 D0SQ 信息元数目SQ=1,信息体中只含单个元素或综合信息元,信息体地址(FUN和INF)即信息元地址SQ=0,信息体地址是顺序排列的信息元素的第一个信息元地址,后续信息元地址从这个地址起顺序加1。
(C) 传送原因(COT)。
指出报文的性质,分“主从”和“从主”两种情况。
“主从”传送方向8——同时同步31——扰动数据的传输9——总查询(总召唤)的启动40——通用分类写命令20——一般命令42——通用分类读命令“从主”传送方向1——自发(突发)报文11——当地操作2——循环传送12——远方操作3——复位帧计算位(FCB)20——命令的肯定认可4——复位通信单元(CU)21——命令的否定认可5——启动/重新启动31——扰动数据的传送6——电源合上40——通用分类写命令的肯定认可7——测试模式41——通用分类写命令的否定认可8——时间同步42——通用分类读命令的有效数据响应9——总查询(总召唤)43——通用分类读命令的无效数据响应10——总查询(总召唤)终止44——通用分类写确认(D)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ASDU_ADDR)对于一般的装置,ASDU_ADDR =装置的物理地址;对于保护管理机,ASDU_ADDR =产生信号的保护装置的物理地址。
ASDU_ADDR的取值范围为:0~254(E) 信息元标识符(FUN、INF)信息元标识符包括两个部分即功能类型(FUN)和信息序号(INF)。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每个动作元件(如Ⅰ段距离动作)、报警信号和压板状态等都有一个唯一的FUN和INF与之对应。
具体名称见各保护装置说明书的附录部分。
(F) 信息元以一定格式表示的信息的状态或数值(如遥信状态、遥测值等等)。
具体解释见后续具体ASDU。
二、103规约在PAS 系统中的具体应用1、 103规约采用两种信息交换方法:一种方法是基于严格规定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和标准化的报文传输应用过程、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采用通用分类服务。
SIEMENS 只采用前者。
2、 总控单元同测控装置(如SIEMENS SIPROTEC 4 7SJ62,68等)之间主要的通讯过程 2.1 遥测a) 采集过程总控单元平时依次对每个间隔单元召唤2级用户数据(遥测值),测控装置以ASDU03或ASDU09响应。
b) ASDU 解释c) 报文示例:10 5b 04 5F 16 总控对地址为15的装置(9603)要2级数据68 0C 0C 68 08 04 09 02 04 86 76 19 16COT2个测量量2.2 遥信a)采集过程测控装置的全遥信通过总控对装置的总查询上送。
当总控或测控装置初始化过程中启动总查询,以收集带有总查询标志的信息。
总查询过程:总控单元向测控装置发总查询命令(采用ASDU 7),装置以确认桢回答后,再将总查询信息转成1级用户数据后,在当前上送报文里的要求访问位(ACD )置1。
总控收到ACD=1后,向装置查询1级数据。
装置以 ASDU 01(02)上送全遥信。
运行正常以后,总控单元按一定时间间隔(约15分钟)启动总查询。
在两次总查询间隔过程中,总控轮询各装置2级数据,装置一旦检测到发生遥信变位,则把上送2级数据报文ACD 置1,通知主站查询1级数据。
装置通过ASDU 01(01H )上送变位遥信和ASDU02(02H )上送SOE 。
b) ASDU 解释ASDU01(01H )上送压板及告警等开关量状态c)总查询1) 68 09 09040704 FF 00 EB 16总控对地址为04的装置启动总查询FUN,INF发送确认桢SCN2) 10 20 04 24 16装置04确认总查询。
3) 10 7A 04 7E 16 总控对装置要1级数据。
4) 68 0E 0E 04 01 09 04 01 00 72 16COT SINVSQ FUN, INF 时标5) 10 7a 0f 89 16 要1级数据。
6) 68 12 12 68 28 04 81 04 28 0F 01 00 00 00 90 16DPI FAN SINFUN INFCOT RET传送原因相对时间总查询。
变位遥信及SOE 上送:1) 10 5b 04 5F 16 正常状态, 总控对装置不断查询2级数据。
2) 68 0C 0C 68030202 04A091 00 00 00 00 68 16 ,装置请求总控查询1级数据。
3) 10 7a 04 7E 16 总控要1级数据。
4) 68 12 12 68 28 04 04 3C 4B 01 07 00 00 43 16DPI FAN SINFUN INF RET传送原因 相对时间 绝对时间 突发报文 状态为分5) 10 5a 0f 69 16 因为ACD 置1,所以总控继续要1级数据。
6) 68 0E 0E 68 08 04 81 04 F0 A0 01 00 E3 16 ACD=0 FUN INF SIN 突发报文2.3 脉冲量采集a) 采集过程脉冲电度采取一级数据上送。
装置定时(默认1分钟)将要求访问位ACD 置1。
总控向间隔单元查询1级数据,间隔单元以ASDU205把脉冲电度上送。
ASDU 解释ASDU205(CDH ) 电能脉冲量b) 报文示例1) 10 5a 04 5E 16 总控要1级数据。
2) 68 10 10 68 28 04 CD 81 01 04 97 16 ASDU 1组脉冲FUN 、 脉冲计数值 时标脉冲计数值与实际值的转换公式:60000个脉冲值= P(额定功率)X1(小时)所以公式如下:一次电量= 3Un(电压一次额定值)×In(电流一次额定值)×1小时×脉冲计数值÷600002.4 遥控a) 遥控过程控制系统向间隔单元发遥控桢(ASDU20)。
间隔单元正确接收以后,回答确认,并执行操作。
此过程并不需要反校。
操作成功,发送遥信变位报文。
b) ASDU解释c) 报文示例遥控选择1)68 0A 0A 68 53 04 14 81 14 04 F0 A0 01 00 95 16 总控下发遥控选择命令遥控分远方操作FUN及INF(与对应的遥信点一致)2)10 00 04 04 16 装置确认并执行操作(没有反校)3)10 7B 04 7F 16//主站召唤二级数据4)68 0C 0C 68 28 04 03 02 02 04 A0 91 00 00 00 00 68 16 //装置回答有一级数据5)10 5A 04 5E 16//主站召唤一级数据6)68 0E 0E 68 28 04 01 81 14 04 F0 A0 01 F2 7F 2C 05 00 F9 16//装置上送变位遥信7)10 7A 04 7E 16 //主站召唤一级数据8)68 0E 0E 68 08 04 01 81 0C 04 F0 A0 01 0E 80 2C 05 00 EE 16//装置上送变位遥信2.5装置初始化过程a)103规约是一点对多点的主从Polling(问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