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是依据三年制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用于指导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功能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国家标准,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能够使用绘图软件完成各种机械图样的绘制与标注。

《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实习等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

本课程适用对象: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3年制)学生。

本课程也适用于高职院校(3年制)机械类其它(模具、数控、机电)专业三、课程目标1. 了解国家标准的意义及基本内容;2. 掌握几何作图方法;3.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和绘制方法;4. 掌握基本体、截断体、相贯体和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尺寸标注方法;5. 掌握轴测图画法;6. 掌握表面展开图画法;7. 掌握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8.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9. 掌握螺纹及螺纹连接件、齿轮、键、销、滚动轴承、弹簧等常用机件的画法和标注方法;10. 掌握零件图的基本知识读图方法与零件测绘的步骤与方法;11. 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方法以及装配体的测绘步骤与方法。

四、课程内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及能力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教学内容及能力目标学习情境名称教学内容能力目标建议学时1.1展开模型制作1.课程与学习情境概述2.国家标准3.几何作图与绘制平面图形4.投影法及三视图1.具备绘制平面图形的能力2.具备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能力3.具备绘制基本体、截断体和相贯体三视图的能力565.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6.基本体、截断体和相贯体7.轴测图8.组合体9.表面展开图4.具备绘制轴测图的能力5.具备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标注与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6.具备绘制常用薄板制件表面展开图的能力1.2机件的表达1. AutoCAD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2.机件的表达方法1.掌握AutoCAD二维图形的绘制、编辑方法2.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具备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表达机件的能力341.3齿轮油泵传动轴测绘1.常用机件的规定画法与标记2. AutoCAD三维图形的绘制、编辑及图形的输出3.零件图1.了解各种常用机件的基本知识、画法与标记方法,具备绘制、识读与常用机件视图的能力2.掌握AutoCAD三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方法及图形的输出方法3.掌握零件图的基本知识,具备零件测绘的能力561.4齿轮减速器测绘1.装配图的基本知识与识读装配图2.部件测绘与装配图画法1.掌握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具备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能力2.掌握装配体的测绘步骤与方法,具备测绘装配体的能力14五、教学的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按照40人的标准班计算,本课程教学以2~3名教师为宜。

最新《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最新《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类等专业专科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它的基础性内容又是人材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内容。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三种基本能力和三种分析能力、两种技能和工程文化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任务:1、三种基本能力:绘图、读图和查阅国家标准的基本能力。

2、三种分析能力: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能力、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间的相互转换能力。

3、两种技能:具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

4、工程文化素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达到使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投影原理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所绘图样应做到:视图正确、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整、清晰、字体工整,线型规范,图面整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标注表面粗糙度和公差配合等技术要求;5.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6.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能力目标1、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2、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2、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知识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简单组合体正等测图的基本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新.doc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新.doc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丰宁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目录一、课程定位 (1)(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2)(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3)二、教学目标 (4)(一)知识目标 (4)(二)技能目标 (4)(三)素养目标 (4)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5)四、教学建议 (7)五、教学组织与考核评价 (8)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 课程性质: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类等专业专科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它的基础性内容又是人材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内容。

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三种基本能力和三种分析能力、两种技能和工程文化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课程任务:(1.)三种基本能力:绘图、读图和查阅国家标准的基本能力。

(2.)三种分析能力: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能力、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间的相互转换能力。

(3.)两种技能:具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

(4.)工程文化素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达到使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以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需求为着力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实用性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投影原理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所绘图样应做到:视图正确、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整、清晰、字体工整,线型规范,图面整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一】《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

学时:144学时开课学期: 第1、2学期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画法和应用。

2.了解并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3.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4.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

5.了解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能识读并注写已知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

6.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绘制和阅读零件图。

7.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和标记,初步学会查阅和使用有关手册及国家标准。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量具。

2.掌握使用工量具绘图和徒手绘图的技能。

3.学会查阅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

4.能正确阅读零件图和测绘典型零件。

(三)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良好的小组成员协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2.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负责任的工作习惯。

4.有良好的节约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5.具备整体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一)课程教学设计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法、演示法、示范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实操法等教学方法。

(二)训练项目设计本课程训练项目包括:项目一:平面图形的绘制;项目二:点、线、面投影的求作;项目三:截断体三视图的绘制与标注;项目四:相贯体三视图的绘制与标注;项目五:轴测图的绘制;项目六: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与标注;项目七:剖视图的绘制与标注;项目八: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绘制;项目九:齿轮的绘制;项目十:零件图的绘制;项目十一:简易装配图的绘制。

教师根据产业特点和就业岗位需求,参照训练项目示例合理设计训练项目和方法。

训练项目一示例:平面图形的绘制图1 手柄1、训练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按规范操作要求正确画出手柄的平面图形。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编码: 05 330 231 / 2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 196总学分数:12编制人:审核人: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门专业基础技能课程。

本课程分为手绘图纸和计算机绘图两个部分,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熟练地按正确的方法与步骤测绘机械零部件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和装配体的工程图样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 CAXA软件绘制二维机械图和三维实体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的专业基础能力。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机械制图》是专业基础课程,与《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同时开设于第一学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同步的专业基础课相辅相成,重点是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争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技能、突出应用” 。

2.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实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读图、绘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3.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企业对职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进行调研,并听取吸收行业专家的建议,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既要着眼于学生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的工作实际需求,也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

4.基于行动导向组织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呼应,学、做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能从容应用于未来的职业中。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名称:机械制图2、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3、学时总数:240学时4、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基于典型机械零部件识图、测绘和公差分析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测绘和公差分析”工作能力,是开展专业学习领域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是日后从事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重要能力,并在后续涉及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装配等若干课程中持续贯穿运用与提高。

课程的作用是针对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测绘、公差分析的职业能力。

5、设计思路《机械制图》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景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景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依据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重构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的机械零件和部件为项目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项目任务中,以寻求“教、学、做”一体,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强化团队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参照机械加工行业企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本课程以典型零件图和典型机械部件装配图为载体,通过教、学、做于一体的任务驱动型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形成“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测绘和公差的分析”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1 、专业能力�能遵守和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规定;�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仪器绘制图样;�能正确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绘图,使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图面整洁美观、尺寸标注完整清晰;�能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特殊表达;�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体的装配图;�能正确查阅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56学时)教师专用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56学时)教师专用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

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工程制图2.课程代码:0333093.学时:56学时4.学分:3.5学分5.适用专业:工科非机械类专业6.课程性质:必修本课程是所有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掌握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具有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具有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查阅和使用手册和国家标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完本课后,应能达到下列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能熟练查阅常用手册、国家标准等;3.具备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4.所绘图样能够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整、清晰、字体工整、线型标准,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标注表面结构和公差与配合;5.具备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1.师资要求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获得国家制图考评员、讲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②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学生每人一套制图仪器;◆多媒体教室;◆教学软件。

3.教材及参考资料◆《机械制图》和《机械制图习题集》/金大鹰主编,十一五职业技术院校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08339-9◆《工程制图》及《工程制图习题集》/巩运强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21844-5/21804-9◆《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手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2226374.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有效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演示、讨论、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机械制图Ⅰ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Ⅰ课程标准

沙市职业大学《机械制图Ⅰ》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二、课程代码:02010126三、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四、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五、计划学时:56总学时.其中56(纯理论)六、教学条件:挂图、模型、三角板、圆规、绘图室七、课程定位:本课程设置依据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和知识的要求。

专业典型工作岗位有绘图员、维修技术员、零部件管理员和设备管理员、设计人员、生产一线工人等。

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读懂零件和装配图,并能绘制。

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机械制图》这门课程。

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情境是依据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

通过完成情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基本技能,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主要有:《金属工艺》(也可平行开设)平行课程有:《金工实习》后须课程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各专业课八、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的标准制定和内容组织时,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及“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的原则,以能力目标为主线,将内容分为下面几个模块国家标准画法几何绘图工具的使用平面图形的画法机械制图基本体绘制组合体绘制读图图形绘制与读图轴侧图绘制本课程以拆画零件为教学内容载体,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课程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突出专业背景,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优化教学内容;同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遵循认知和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九、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绘图工具和用品的使用,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征、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平面与平面相交的交线的方法;3)、掌握基本体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了解组合体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4)、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方法、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5)、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简单组合体正等测图的基本方法;6)、掌握机件的表达方法;7)、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了解其表达方法;8)、掌握零件图的画法,尺寸标注、读图,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意义;9)、掌握装配图的画法,尺寸标注、读图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悉国标对图线 授法
等的规定;掌 2、演
握三视图的投 示法
影规律及三视 3、讨
图表达物体的 相对位置关
论法
系。
2
掌握直线、平
面在三投影面 体系中的投影
1、讲
04
点、直 线和平 面的投

点的投 影;直线 的投影; 平面的投 影。
特点及三视图 授法
画法;了解直 2、演
线与直线、直 示法
线与平面、平 面与平面不同 相对位置的三
表一:课程考核方案框架
考核内 序号

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 分值
1、迟到、早退一次扣
0.5分;旷课一次扣3
分;(配分6)
2、课堂学习积极性不 考勤、分组讨
高、不参与课堂互 论情况、教师
1
学习态 动,期末扣2分;(配 提问、课堂参

分2)
与情况,自我
10
3、不遵守课堂纪律和 评价与小组评 不服从课堂安排,期 价等。
1、讲 授法
2、演 示法
4
骤。
02
投影法; 投影基 正投影的 本概念 基本特
性。
1、讲
理解投影法的 种类;理解正 投影特性。
授法 2、演
示法
2
03
三视图 的形成 及投影 规律
三视图的 形成;三 视图的投 影规律; 三视图与 物体六个 方位相对 位置关 系。
了解三视图的
形成方法及其 相对位置;熟
1、讲
零件尺寸的合理 标注;掌握尺寸

公差、配合等概2、演示
念及标记方法; 法
了解表面粗糙度3、练习
的概念、符号及 法 标各注类方零法件;的了表解达4、讨论
6

方法及正确识读 零件图。
1、讲授

12
装配图
装配图的表 达方法;装 配图的画 法。
理解装配图的定2、演示
义装法和配;内图正容的确;各识了类读解画装3、法练习
3、练 习法
6
视图表达方
法。
掌握基本体的
平面基本 投影特征及画
体投影; 曲面基本
法;掌握各类 基本体不同位
1、讲
基本体 体投影; 置截切的截交 授法
05
视图的 基本体的 线特征及画 2、演 绘制与 截切和截 法;掌握相贯 示法
6
识读 交线;两 线的的特征及 3、练
基本体的 画法。能根据 相交和相 两个视图补画
5)、金大鹰.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3.3推荐教学参考网站 1、 4、: 中国机械CAD论坛; 2、/index:国家精品课程资 源网; 3、 5、课程考核 5.1合格标准: 1、旷课不超过10节; 2、平时成绩不低于30分; 3、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 4、没有不诚信行为。 5.2成绩构成: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过程考核)和期末 考核(结果考核)组成,总成绩=过程考核成绩(60%)+期末 考试成绩(40%)。 5.3考核内容:学习态度、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综合素 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 5.4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 该课程考核平时成绩60分,其中态度10分,综合素质10 分,单元学习成绩共计40分;期末考试成绩40分。具体方案见 下表。
《机械制图》,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3.2推荐教学参考书
1)、王之煦. 吴元骥.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浙江大学出版
社.1999
2)、李文. 林若森.机械制图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高玉芬.卜桂玲.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钱可强.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方法 它表达方 读、绘制各类 3、练
法。
剖面图;了解 其它的表达方
习法
法。
理解标准件的定
10
标准件 和
常用件
螺纹的基本 要素及类 型;螺纹的 规定画法; 螺纹的标 记;螺纹紧 固件的连接 画法;键、 销、滚动轴 承的规定画 法;齿轮的 主要参数和 规定画法; 弹簧的画 法。
义;了解螺纹的
基本要素及标准
注规定;基本体、
2
标注 注;组合体的尺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寸标注。
方法。
08 轴测图 轴测图基本知识。 轴测图的绘图方法。 2
正确识读、绘制各
类视图;正确识
机件的 视图;剖视图; 读、绘制各类剖视
09 表达 剖面图;其它表 图;正确识读、绘
4
方法 达方法。
制各类剖面图;了
解其它的表达方
法。
标准件的定义;了解
掌握标注尺寸
的基本原则; 1、讲
熟悉尺寸要素 及标注规定; 掌握基本体、
授法 2、演
组合体的尺寸 示法
标注方法。
2
1、讲授
08
轴测图
轴测图基本 知识。
了图解方轴法测。图的绘2、法演示
2

视图;剖
正确识读、绘 制各类视图; 正确识读、绘
1、讲 授法
机件的 视图;剖 制各类剖视 2、演
09 表达 面图;其 图;正确识 示法
按笔试标准答案要
求扣分。
表二:课程单元考核标准
序号
课题
主要考核的知识 点
主要考核的实践技 能
分值
制图的 1、 国标的有关 国标的有关规定及应
01 基本知
规定;
用;熟悉绘图工具的 2

2、 几何作图。 用法;几何作图பைடு நூலகம்方
法与步骤。
02
投影基 本概念
1、 投影法; 2、 正投影的基
本特性。
投影法的种类;正 投影特性。
2)培养汽车机械基本维修职业能力为重点开发设计课程 内容
汽车电子专业培养能够胜任企业汽车电气维护、检测、诊 断、修理及专项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 职业迁移能力、满足企业特色需求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专门人 才,是“厚基础、宽技能”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配图。

6
4、讨论

4、课程实施建议
4.1软硬件条件
1)校内实习场地应建有一体化多媒体教室、制图教室;
2)为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组
应建立健全教学相关资料,如授课课件和电子教案,项目化教
学(学生)活动任务卡、满足学生自我测试需求的在线测试题
库,实训实习配套的多媒体资源库,工程案例库、机构动画素
法。
装配图的定义和内 容;装配图的各类画 法;正确识读装配 图。
4
6、课程教学设计
6-1课程教学设计原则要求
1)全面分析课程和学生的特点
《机械工程制图》课程作与汽车结构紧密相关的基础课 程,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养成职业素养的第一个环节,如 何引导学生识读典型的机械机构、零部件,掌握汽车机械机构 传动和零部件特点,以便能进行初步的汽车机械机构分析、应 用;如何训练学生从不会识图、到能够初步正确读、绘图;如 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学会学 习,团结协作,并为后续课程和中、高级维修技能的培养打下 扎实基础等问题,是设计这门课程的前提。
螺纹的基本要素及标
螺纹的基本要素及 准螺纹的种类、用途
类型;螺纹的规定 和符号;正确识读螺
画法;螺纹的标 纹的标记;掌握螺纹
标准件 记;螺纹紧固件的 的规定画法和螺纹紧
10
和 连接画法;键、 固件的连接画法;掌 4
常用件 销、滚动轴承的规 握键、销、滚动轴承
定画法;齿轮的主 的规定画法;掌握单
要参数和规定画 个圆柱齿轮和一对啮
完成情况,课 后作业、学习 总结、实习过 程考核、实习
40
报告等。
理论考试(40分)
考试主要知识点:
①点、线的投影;
② 基本体、组合体的
三视图画法;
③ 尺寸、公差与配合
理论考试采闭
4
期末考 核
的标注; ④ 剖视图、剖面图的
卷笔试方式进
40
行。
表达方法等;⑤ 标准
件及常用件的画法
等;
⑥ 装配图的识读等
交和相贯线。 视图或缺漏图线。
根据立体图画组合
体三视图的方法;
组合体
组合体的识图方
06
视图的 组合体的画法; 法;能熟练地画出 绘制与 组合体的读图。 组合体的三视图;
4
识读
能根据两个视图补
画另一视图或缺漏
图线。
视图上尺寸标注 标注尺寸的基本原 的基本规则;基 则;尺寸要素及标
07 尺寸 本体的尺寸标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码:20102005 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位:汽车工程系
学时:56 制定日期:2011.2.10 第一次修订日期: 第二次修订日期:
课程类 课程管理单
学分:3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素质必修课程。本课程 研究用投影法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任务是培 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培养一定的空 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1.2课程的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投影 理论和有关国家标准,熟悉基本绘图知识和技能,重点培养学 生的识图能力,能读懂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和汽车部件的装配 图,结合汽车维修业务绘制简单的汽车零件图。 1.3修读条件 没有特殊要求。 2、课程目标 2.1专业能力 1)熟悉图样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 2)熟悉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投影作图的 基本方法。 3)掌握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了解第三角投影。 4)掌握零件图的概念、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 求,能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和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5)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内容、代号及其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