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辛德勒的名单》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辛德勒的名单》有感
——这是一份代表着至善,代表着生命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的一部剧情
/历史/战争题材的黑白电影。主要演员包括: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
因斯,卡罗琳·古道尔。编剧是史蒂弗·赞林(Steve Zaillian),制片人则是
布兰克·鲁斯(Branko Lustig)等人。《辛德勒的名单》于1993年11月30
日上映,片长195 分钟,对白语言包括英语,希伯来语,德语,波兰语五种。
影片的制作公司均是来自于美国:一个是环球影业[美国](2006) (USA)
(theatrical)另一个是.安培林娱乐[美国],它的发行公司遍布全球,它的特技
制作公司是工业光魔公司[美国]。
《辛德勒的名单》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从1993年11月30日到1994
年2月10日全球票房高达3.21亿,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
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影片具有深刻思想高度与拍摄的艺术价值,它的思
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
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
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
它不仅受到广大影迷热爱,还受到了总统的支持。1994年3月1日,电影在德
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
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
件。故事从1993年9月德军攻占波兰起,犹太人被步步紧逼,他们社会地位低
下,禁止从商,与人交谈前要自报自己是犹太人,并且佩戴标志犹太人的臂章。
随着战争的进行,1942年他们被迫进入隔离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集中营。在
德国人的眼中,犹太人并非人类,他们连劳动的奴隶都不如。犹太人是肮脏的,
低贱的,是与蛇蚁蚊虫一道的东西,杀人与杀犹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所
以纳粹集中营里充满了残暴,强制,血腥„„休息要杀,犯错要杀,完不成任
务要杀,老弱病残要杀,看不顺眼要杀,他们为杀而杀„„。而在此时,犹太
人在深知自己处境的同时又在种种期满中怀着人性中的温情与希望。他们不是
麻木的,他们知道自己地位低下处境艰难,甚至接受着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
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但他们从没忘记自己生而为人。他们善良聪慧团结,
他们也愚蠢软弱自私,但这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在战争与屠杀中丧失人性,所
以他们是可爱的。也正是为如此,辛德勒才从一个利用战争赚钱,在军官中上
下打点左右逢源的狡猾自私的商人逐步蜕变,开始帮助他身边的犹太人,从以
身涉险让他们过得稍好一点到倾家荡产帮助他们逃离屠杀的命运。令人动容的
是,300多名因路线错误已押送到“死亡陷阱”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妇女,竟
然被他再次安然赎回。影片最后是这位从未动容的圆滑商人的哭泣忏悔,‘如
果他当初把它金子做的纳粹标志胸章也给军官的话,他还能再救两个人,如果
他当初想更多的办法付出的再多一点的话,他也许还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
真正的善良是什么呢,他应当是真正因心而动,不含一丝杂质,不求回报的。
正如影片中辛德勒为集中营司令讲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偷别抓到后送到国王
面前,国王本来应该惩罚他,但国王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在我眼
里《辛德勒的名单》这部影片更像是一个纪录片,因战争丧失的人性,黑暗中
的温情,真实的情感,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向我们描绘着真实,它一直以一种平
和的基调前进,但又每一步都让人心惊,那里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正是这份
真实让我们为之动容。在这之外,影片中还运用了许多出色的艺术手法,比如
本应黑白叙述的故事中出现的那唯一一抹彩色,在冲锋队屠杀犹太人的场景中,
穿红衣的可爱小女孩与画面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产生了极具艺术冲击力的
视觉效果,她象征着无辜而脆弱的生命,也象征着战胜邪恶的勇气与力量,她
是影片中唯一的色彩。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
这一处理手法堪称经典。同时也点明了主人公思想上所受的冲击。对于辛德勒
来说,这一小女孩代表了他所有看见的犹太人的不幸,代表了他心理中发生的
变化辛德勒每一次对她的注视,都更坚定了信念。这一镜头具有的深层内蕴和
艺术价值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它的艺术性达到了经典的地位。而当影片进行
到犹太人走出集中营,获得自由时,银幕上骤然间大放光明,出现了灿烂的彩
色。这一明显的电影语言技巧的运用,起到了极好的效果。由压抑阴沉的黑白
两色到丰富的自然色彩,极其形象地尽显了人们解除死亡危险,重获自由后的
开朗心情。影片的结尾同样具有其感人的艺术魅力。它体现出了犹太人对辛德
勒的无限敬意,同时也使影片具有了回顾历史、发人沉思的艺术效果,极大地
拓展了影片的表现空间。
整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德国商人拯救犹太人的故事,然而影片并没有清晰
地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要屠杀犹太人。还记得电影刚开始那段吗?辛德勒和歌
德谈论中有提到,犹太人在400多年前,由于他们的家乡不能生存,所以逃难
到波兰。可是这一小撮犹太人,到波兰后就发展壮大,无论是在科技、经济、
文化各个领域都超过波兰本土的人。所以用希特勒感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他
认为,这是个“腐蚀性”很强的民族,必须消灭掉。影片最后那段,苏军军人
告诉辛德勒的犹太人们“不要去东面,也不要去西面”,这句话表现的是历史
政治问题,东面代表的是红军苏俄了,西面则是德国盟军。而最后那句“那边
不是有个城镇吗?”的寓意,就和影片最初相吻合了,犹太民族是一个智力很
高的民族,融合力极强,有一个镇子的寓意就在于给了他们一个繁衍生息的意
思,使得这个民族没有灭绝,而一直持续到今天。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社会各种相关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或者说是时事造就
的。二战期间,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希特勒当属罪魁。他在《我的奋斗》中
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
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
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希特勒对犹太人特
有的种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态心理的一种特殊反映。导致希特勒严
重病态心理的“菌种”就是来自历史成见和宗教情结,恰好又得到了当时德国社
会环境的孕育。确切地说,希特勒的严重病态心理与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疯
狂病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疯狂的病态心理正是历史成见、宗教情结和现实
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剂;另一方面,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疯狂病态的心
理推向了极端,从而引发了那场人类历史的大悲剧。
二战胜利结束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二战时期德国用六年共屠杀了600多万
犹太人,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世界的犹太人口大约为1298万,据“世界犹
太人口学术会议”的资料说,现在全世界有犹太人口100人以上的国家有74个,
分布在美、欧、亚、非和大洋洲。这也就是说,犹太人仍是一个散居世界各地的
民族,其分散程度远比其他许多民族,包括一些大民族都要高。我们在分析研究
这场犹太人遭受灭绝性大惨案时,应当从中吸取教训:第一,民族之间的恩恩怨
怨应该断然了结。宽容地审视过去,坦荡地迎接未来,祖辈的恩怨,后代不宜相
继。第二,宗教必须与政治相分离。宗教不得干预政治生活,政治生活也不得利
用宗教情绪。宗教活动应该置于法度制约之下,使宗教信仰成为信教群众的个人
私事。第三。国家生活必须民主化、法制化,构建起防范任何形式专断与独裁的
政治运行机制,使民众关心国家事务,且又不狂热和盲从。“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历史是一面镜子,但愿世界永久各平,让所有民族平等和睦地生活在同一
片蓝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