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教父》里的声乐艺术及对人物塑造的功用
电影《教父》里的声乐艺术及对人物塑造的功用

电影《教父》里的声乐艺术及对人物塑造的功用【摘要】电影《教父》以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精湛的声乐艺术享誉影坛。
声乐艺术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音乐的旋律和歌词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和冲突,增强了影片的戏剧张力。
教父角色被描绘为强大而复杂的人物,声乐艺术通过浓重的意大利口音和沉稳的音调展现了其权威和冷酷。
迈克尔·柯里昂则通过柔和的声音和曲调展示了其转变和复杂心态。
其他关键人物的声乐描写也充分展现了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声乐艺术不仅是电影《教父》中的重要元素,也在整体表现中起到了引导观众情感和塑造经典形象的重要作用。
通过声乐艺术,电影《教父》成功地刻画出了深入人心的经典人物形象,成为影史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电影《教父》,声乐艺术,人物塑造,角色描写,教父,迈克尔·柯里昂,电影表现,观众情感,经典形象1. 引言1.1 电影《教父》简介《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根据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
该电影于1972年上映,堪称美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讲述了一个黑手党家族的传奇故事,描绘了黑手党的生存法则、家族关系、爱恨情仇等丰富的人生百相。
影片的成功不仅源于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还在于其细腻而深刻的声乐艺术表现。
电影《教父》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成为了一部影史经典之作。
声乐艺术在片中的运用更是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神秘和深度。
接下来将会在正文部分详细探讨声乐艺术在《教父》中的运用,以及它对人物塑造所发挥的功用。
2. 正文2.1 声乐艺术在电影《教父》中的运用声乐艺术在电影《教父》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配乐和歌曲的选择上。
整部电影中,音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在电影开头的婚礼场景中,欢快的意大利民俗音乐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团结,同时也为后续剧情的发展打下基调。
声乐艺术还通过歌曲的选择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状态。
科波拉电影《教父》里的声乐艺术浅析

科波拉电影《教父》里的声乐艺术浅析作者:张文珠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8期【摘要】影片《教父》是美国著名导演弗兰西斯科·福特·科波拉至今为止拍摄最成功的一部电影,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
该片以冷酷却不乏温情的笔调,通过一系列的恩怨情仇、残忍杀戮,描写了几大黑帮家族间争权夺利、相互排挤的社会现实,反映出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内部蕴藏的暴力等不稳定因素。
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的声乐赏析来展现电影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教父》;声乐;艺术中图分类号:J6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8-0049-02家庭组成了社会,而不同文化下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组成形式,不同于现代西方的家庭,意大利的家庭是一种传统大家庭,男主外女主内有着明显的分工,并且极其注重血缘亲情,类似于中国的传统家庭。
父亲总是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中外,家庭中父亲的缺失将使这个家庭失去支柱。
一部电影的艺术效果是需要演员的表演功底、音乐的互相配合、画面的合理设置等诸多因素相互结合。
声乐艺术也是电影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影的中心思想、具体内涵的表现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一部影片的整体影像风格对于电影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路易·达更曾经指出,电影的感染力和情感说服力主要来源于听觉的力量,电影中声乐的使用也更加为整个影片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增加了具体的表现形式,声乐的使用在表达情感和突出主体影响力方面是巨大的,也是营造和烘托艺术气氛的方式。
一、影片整体风格介绍弗兰西斯科·福特·科波拉在拍摄前期对于结构的使用和整体框架是经过反复思考和认真揣摩的,利用精妙的构思和严谨的叙事结构,展现出一副宏伟的态势,为后面故事的展开以及整体思想的表达都作了铺垫。
在展开叙述故事的过程之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当下时代背景和大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将社会的真实面貌展现出来。
现代美学视阈下电影《教父》的叙事艺术

现代美学视阈下电影《教父》的叙事艺术【摘要】电影《教父》在现代美学视阈下展现出令人震撼的叙事艺术。
影片的叙事结构巧妙地交织了家族、权力和背叛的情节,展现出犯罪世界的残酷与复杂。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发展是影片的亮点,高卢神父、迈克尔和卡西亚诺等角色栩栩如生,塑造了深刻的人物形象。
影片的视觉艺术表现充满了意境和张力,镜头语言的运用使得故事更加具有张力和震撼力。
对话和配乐的运用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紧张的对白和恰到好处的音乐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通过探讨影片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部经典电影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和思考。
《教父》在现代美学视阈下展现出了卓越的叙事艺术,成为了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关键词:现代美学、叙事艺术、电影《教父》、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视觉艺术、对话、配乐、文化背景、社会意义。
1. 引言1.1 现代美学视阈下电影《教父》的叙事艺术在现代美学视阈下,电影《教父》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叙事艺术。
这部经典电影以其精致的叙事结构,深刻的人物形象,华丽的视觉艺术表现,精彩的对话和配乐,以及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而著称。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父》如何在现代美学的视角下展现出卓越的叙事艺术,成为一部不朽的电影之作。
2. 正文2.1 影片的叙事结构分析《教父》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其叙事结构精巧而复杂,令观众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影片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层层展开,让观众逐渐了解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
整部电影围绕着堂·维托·考利昂的家族故事展开,从他的父亲时代开始,逐渐转向他自己执掌家族的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观众跟随主人公一同成长,还增加了故事的复杂度和深度。
影片还采用了多角度叙事的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揭示故事的不同层面,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反转和悬念,让观众层层猜测和揣测故事的发展,增加了观看的乐趣和紧张感。
电影教父影评

电影教父影评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影教父影评(一)我最爱的电影是《教父》。
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同许多男人达成共识。
马龙的表演实在令人心折。
在少年时代,我深深着迷,甚至模仿他那含混不清的说话方式,却并不成功。
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认真的听众,那个口齿不清的教父,却没人敢忽略他说出的每一个字。
他总是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一种优雅的狂暴、平静的残忍、化妆的邪恶,如同毒蛇与猛虎的混合体。
他轻蔑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这是男人的威权;他温和地说:“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
”——这是男人的价值。
而事实不是这样的。
那个真实的教父,生活中的马龙·白兰度,是个十足的混蛋,他的家族则是一窝混蛋。
当然,他们是迷人的混蛋,令人同情的混蛋,应该被宽恕的混蛋。
白兰度家族中,女人个个红杏出墙,男人个个酗酒成性,且盛产自杀者。
小马龙的童年在阴郁中度过,父亲很少回家,母亲终日喝得酩酊大醉,与一个又一个男人发生关系。
小马龙生活中惟一的温暖来自一个友善的同性恋教士。
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双性恋者,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军校开除。
为逃避这一切,他来到纽约,跻身百老汇,阴郁生活赐予他的狂暴气质令他成功出演《欲望号街车》,名声鹊起。
“仿佛一觉醒来坐在糖果堆上”,他不能承受这种名气,感觉自己是个骗子,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为了帮助他战胜焦虑,医生甚至为他宣读希特勒的讲演词。
上世纪50年代初,马龙步入影坛,开始辉煌之旅。
他拿下了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奥斯卡奖。
与此同时,他不停地结婚离婚,生下一大堆性情阴郁的子女。
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
马龙的大儿子克里斯蒂安·白兰度吸毒、私藏武器、干非法交易、与父亲的情妇吉尔上床(吉尔后来在汽车上自杀)。
切娜是白兰度的小女儿。
这个太阳般美丽的姑娘在家中得不到关爱,就到毒品中寻求慰藉。
电影艺术中电影音乐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电影艺术中电影音乐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作者:祁艳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7期摘要:在电影艺术表达中,给人以印象深刻的往往是编剧的撰写是否精彩,导演的指导是否精湛,演员的表达是否到位,而音乐、灯光、舞美等当代电影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则被观影者所忽视。
本文主要针对音乐在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对人物塑造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影响力进行阐释。
电影《教父》是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在其艺术表达中音乐在人物外形塑造、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内心情感塑造等方面更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影音乐;人物塑造作者简介:祁艳楠(1987-),女,黑龙江人,云南艺术学院2012级艺术学专业文化创意与艺术管理方向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02人类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过程中,辅助符号如音乐、语言、动作等的巧妙运用会起到让观赏者加深印象从而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的作用,随着时光的流逝,艺术作品的具体细节往往会被人们所淡忘,但让人记忆犹新的一段旋律、一句台词、一个动作大大提高了瞬间唤醒观赏者记忆的可能。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一部分,除了具有渲染和烘托气氛功能外,它还能深化电影主题辅助画面塑造人物形象。
电影音乐的功能正在不断强大,与过去单纯的辅助作用相比,它已渐渐独立,并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电影音乐与电影音乐塑造电影音乐除了具有一般音乐的功能外,它还具有推动情节发展营造画面的效果,音乐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虽不及画面直观,但它却能深入人心,引导观众在内心塑造属于自身理解的人物形象。
相对于画面的塑造功能而言音乐塑造更为复杂,画面和人物一个属于静态一个属于动态,静态形象的塑造相对简单,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则包括动静两种状态,为了突出人物的生动鲜明,在形象塑造时必须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
形象塑造可分为外形和内在,外形是指相貌、体态、行为等特征,而内在则是指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画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的外形,但内在性格则需要通过情感的变化来体现。
电影音乐赏析

《教父》系列的音乐赏析我是一名来自计算机院的学生,虽然是一名工科生,但是我酷爱电影,从安东尼奥尼、英格玛·伯格曼的黑白胶卷,再到黑泽明的彩色电影,我的脚步在众多的大师的作品面前驻足停留,细细的欣赏那些导演的杰作。
在众多电影大师中,最让我敬仰的是科波拉,科波拉是尼古拉斯凯奇的舅舅。
本来我想通过这篇论文去研究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的主题曲和背景音乐的,但是最后还是做出了改变。
因为没有哪部电影能够取代《教父》系列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教父》系列是电影史上的最伟大的电影,一个永远的艺术巅峰,一个不朽的神话。
出色的编剧,以及一流的演员,其中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罗伯特·杜瓦尔这四个演员都曾得到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教父》系列共分为三部,讲述了黑手党科里昂家族的家族史,老教父维多科里昂因为不同意在自己的地盘上贩卖毒品而遭到其他帮派的追杀,在整个家族面临被消灭的紧要关头,小儿子麦克挺身而出,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他一路过关斩将,担当起振兴家族的重任。
既然这部电影这么经典,那它的音乐也一定很精彩。
《教父》三部曲都是以盛大舞会为开始的,《教父Ⅰ》的开头是教父的女儿康妮的盛大婚礼,《教父Ⅱ》中的开头是在内华达州为孩子们洗礼的盛大派对,《教父Ⅲ》中的开头是麦克为梵蒂冈教廷举行的盛大捐款仪式。
这三个开头都是宴会,而宴会上放的音乐都有浓郁的西西里风格,那么的放松,那么的活跃,体现了意大利裔的美国人在美国的生活。
《教父Ⅰ》开头的那段经典的萨克斯,在房间中,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维多科里昂,为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早已成为了一个经典。
那段音乐让我百听不厌。
马龙白兰度的精湛演技让人折服,要知道他在此前的十年都处在自己演艺事业的低谷。
因为在《教父Ⅰ》中成功刻画了老教父,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那沙哑的声音,至今,我都难以忘怀。
其实《柔声倾诉》是《教父》的主题曲,宛转悠扬,而又那么深沉。
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对《教父》的深入解读

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对《教父》的深入解读《教父》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该电影进行深入解读,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艺术表现和影响力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教父》的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欣赏一部杰作,还能够理解电影史的发展和社会背景的变化。
一、故事情节的精彩构建《教父》以意大利裔美国黑手党家族的兴衰为主线,以“教父”维托·柯里昂为核心,展现了一幕幕复杂而精彩的故事。
故事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转折和生活化的细节刻画,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悬念和紧张感的世界。
故事中充斥着家族纷争、权力争夺、友情与背叛等多重元素,通过对人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道德困境。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随着剧情的发展感受到紧张和不安,对角色的命运充满好奇和关注。
二、角色塑造的细腻表现《教父》中的角色塑造堪称完美,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入的内心世界。
故事主线中的维托·柯里昂既是家族的支配者,又是充满父爱和慈悲的教父形象。
他的爱与权力之间的冲突,赋予了角色更多的人性和魅力。
同时,《教父》中的配角也同样令人难以忘怀。
如迈克尔·柯里昂的角色转变,从无辜的青年逐渐成为黑帮家族的领袖,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和无奈。
还有凯,她作为维托的妻子,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角色,都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和牺牲。
三、艺术表现的精湛呈现《教父》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运用了光影、摄影、音乐等多种元素来营造出恢宏的叙事氛围。
片中的画面构图精美,色调暗淡,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与黑手党家族的冷酷残暴相得益彰。
此外,音乐在影片中的运用也十分出色。
片中的主题曲《The Godfather Waltz》成为了经典音乐代表之一,优美的旋律与电影中的情节相呼应,使观众更加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
四、《教父》的影响力及社会背景的变化《教父》在上映以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并且对后世的电影创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教父》的艺术评价

电影《教父》的艺术评价《教父》是一部由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的经典电影,上映于1972年。
这部电影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以其深刻的剧情、精湛的表演和出色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角色塑造以及电影艺术等方面对《教父》进行评价。
首先,故事情节是《教父》的核心魅力之一。
影片以一个意大利黑手党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维托·唐·科里昂的故事。
维托是一个传统的黑手党老大,他在纽约的黑帮世界中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一位权威和尊敬的教父。
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通过维托和他的家族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黑手党世界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故事还涉及到权力、背叛、家庭和荣誉等主题,使得观众深思。
其次,角色塑造是《教父》的一大亮点。
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维托·唐·科里昂是这部电影中最受瞩目的角色之一。
他通过精湛的演技,将维托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生动地展现出来。
维多利亚·柯里尼饰演的迈克尔·科里昂也是一位令人难忘的角色,他从一个善良的人逐渐变成了一个无情的黑手党继承人。
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增加了电影的观赏价值。
此外,电影《教父》的艺术风格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运用了多种技巧和手法,使得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
例如,他运用了阴影和光线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
同时,他还运用了缓慢的镜头移动和平稳的剪辑,使得电影的节奏更加舒缓而有力。
这些艺术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电影的世界,感受到故事的张力和情感。
综上所述,电影《教父》以其深刻的剧情、精湛的表演和出色的艺术风格而备受赞誉。
故事情节紧凑而扣人心弦,角色塑造生动而有力,艺术风格独特而精致。
这部电影不仅成为了黑帮电影的经典之作,也在影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对电影艺术的研究还是对人性的思考,《教父》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杰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教父》里的声乐艺术及对人物塑造的功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视作品以各种形态出现在荧屏上,而一些影视作品的细节却往往被观众所遗忘,但某些艺术作品中的一段旋律、一句台词、一个动作都会提高观众对这部作品的记忆。
观众一般都会被影视作品中精心打造的音乐、灯光、语言等感染,在某个情节中突然响起适当的音乐会深深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电影音乐是电影作品的一部分,电影音乐不但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烘托人物性格,还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渲染电影情节。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的附属品,它渐渐独立存在于电影中,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烘托电影灵魂。
一电影音乐对电影的影响
电影音乐不但是观众思想的载体,还可以帮助影片烘托人物个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首好的电影音乐可以帮助观众在内心建立他们所理解的人物形象,通过音乐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在一部电影作品中,音乐塑造要比画面塑造更加繁琐,电影中的画面塑造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部分,要将一部电影演绎得深入人心必须动静结合。
形象塑造对一部作品有相当大的作用,形象塑造也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部分,外在形象是指人物的相貌、体型、行为等特点,内在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情感的演绎、精神状态等。
一些人物的情感很难通过人物简单的动作描述表达出来,此时电影音乐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音乐可以把人物情感与故事情节更加细腻的表达出来,更好地烘托人物个性。
二声乐艺术在电影《教父》中的作用
A调在电影中一般都运用在背景音乐上,从A调的使用上可以看出导演对作品布局的构造和拍摄理念的不同。
在电影《教父》中,A 调被使用在电影的主题曲前奏上,这部作品中A调前奏相对而言比较长,成功的为电影情节变化做了铺垫。
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使用可
以突出影片中的人物特色和情感转换,通过声乐艺术的贯穿可以使影片在内容上有高低起伏的转换过程,也可以将细腻的情感变化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电影《教父》中很多情节中都是用了A调作为背景音乐,而不同故事情节下的背景音乐也不同,A调的使用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女儿的婚礼上A调就使用了较为欢快的节奏,当教父和自己的女儿共舞时,在欢快节奏的衬托下更加鲜明的为观众展示了教父的慈爱。
当老教父雇人杀拍戏老板这一故事情节时就把A调做了另一种处理,紧凑快速的高音调节奏和光影效果的结合恰到好处地呈现了老教父残忍的一面以及他对生命的藐视。
A调在电影《教父》中不仅在背景音乐上进行了使用,还在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转换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声乐艺术在这部作品中设置了一些故事情节的悬念,渲染了气氛,连接了整部影片。
声乐的存在本身就可以传递感情,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类型,在电影中使用声乐可以将一些不必要的对话巧妙忽略,运用声乐中的情感变化将作品需要表达的意思用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在原有的故事情节上更加巧妙地处理细微的感情波动。
在电影《教父》中,当麦克走进医院准备看望他受伤的父亲的时候,A调发出了警示的音乐,此时出现这种音乐就预示着危险近在咫尺;在老教父和自己的儿子交接权力时,A调响起了,此时的音乐相对比较低沉,通过音乐可以听出老教父对自己的儿子有所担心,真实的将老教父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用音乐的形式进行了阐述;麦克代替了父亲成为了新的教父,A调在此时又一次响起,此时的A调突出了一个教父应该拥有的威望和庄严,鲜明的表现了教父的个性特征;当麦克成为新教父面对家族的利益冷静的杀掉了自己的妹夫后,也响起了音乐,此时A调的运用低沉、缓慢,充分表现了麦克在经历了生活的变化无常后变得残忍和疯狂。
声乐艺术在电影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声乐可以将一部电影的主题刻画的更加深刻,加深中心内容的表达,通过声乐可以将整部作品更好的衔接,也可以突出作品主题,刻画人物心理转变过程。
在电影《教父》的最后故事情节里,麦克的妻子对麦克产生了质
疑,麦克的妻子问麦克是否像报纸上刊登的一样残忍不堪,而麦克却否认了报纸对他的评价,妻子深深地出了口气,因为她不相信自己的老公会是一个残忍的、没有人性的人,她问麦克的时侯A调再一次响起,而这一段的音乐相对而言就比较亲和,此时的音乐体现了麦克的另一面,卸下了包袱与面具,以一个丈夫的身份温柔的在与妻子交谈。
三音乐对电影《教父》的塑造
1 人物形象塑造
电影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相貌、气质、穿衣搭配、表情演绎和精神状态等方面来呈现的,电影中人物的内在形象是通过心理状态、情感起伏和性格特征等方面呈现出来的。
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相结合才可以把一个人物完整的呈现在荧屏上,两种形象的结合才可以将作品推向新的高度,通过人物的内心状态烘托人物的外在形象,通过外在的变化造就人物内心感情,而音乐的存在可以更好地烘托内心感情变化,将音乐和剧情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更有视听效果的剧情才是一部作品最值得观看的地方。
音乐和画面结合在一起的作品将人物渲染的更加生活化和艺术化。
电影中的动态画面将作品中人物的外在形象呈现给观众,通过外在形象可以看到人物的体型、装扮、发型等,是可以直接用视觉效果表达的;人物的内心状态表达形式就比较抽象,只能通过音乐、灯光等进行侧面烘托,内心状态的转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所在,在作品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教父华尔兹》在《教父》中每当维多克里昂出场就会响起,这首音乐带着忧伤和沉重,既让人感觉有丰厚的内涵也直触人心。
《教父华尔兹》中使用的乐器将音乐表达得更加空灵,让音乐直触人心,带着些许悲伤与孤单,进一步呈现了一个教父所拥有的强势形象。
这个音乐在这部剧中的使用已经预示了维多克里昂悲惨的命运,在整部剧中巧妙地烘托了他起伏不平的内心世界,成为了《教父》另一个亮点。
当《教父华尔兹》的小号声出现在片头时,沉重沧桑的音乐类型将整个作品的格调用音乐很好的诠释了出来。
小号的侧面烘托更加深
刻的刻画了教父这一角色的性格特征,用音乐的方式将教父的形象做了诠释。
影片中将维多克里昂的形象刻画的威严沉重,在教父这一身份的同时更好的演绎了作为一个黑手党领导人的内心世界。
小号声结束的时候,舒缓的乐曲巧妙地将观众带入了整个故事情节中,曲调忧伤中带着唯美,就像作品中两位被现实和责任所挟制的教父,既对生活充满无奈,也对未来野心勃勃,整首音乐都叙述了教父一生的波澜起伏。
在女儿婚礼上使用了意大利西西里的音乐风格,音乐柔和而动人,在整个婚礼过程中都呈现了美满的景象。
在教父和他的女儿共舞时,场面极其感人,这时的教父充满了父爱与慈祥,一改之前教父在影片中的形象,深刻地刻画了教父作为父亲的违和感。
2 人物性格塑造
电影中音乐的使用可以在细微的地方烘托人物性格,一个好的荧屏形象是可以通过人物性格塑造出来的。
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需要在细腻处谨慎处理的,而音乐的曲风可以在某些无法用肢体表演出来的地方做细微处理,将音乐的独特性用在人物的性格表述上。
音乐是可以跨越语言和国度进行传播的一种文化类型,通过音乐可以抒发各种感情,在音乐的曲调、乐器、旋律等互相协调的作用下可以将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景转换刻画的更加深入人心。
当律师逼迫电影导演让强尼当影片男主角的时候,《教父华尔兹》再一次响起,华尔斯在此时安然的入睡,音乐平缓柔和带着些许安好,等音乐渐渐走向强节奏时,导演发现了双手、被褥和睡衣上越来越多的血,揭开被子发现床上花高价买来的马头鲜血淋漓,音乐此时进入了最高潮,气氛一下变得紧张起来,此时音乐将整个故事情节推向了影片的高潮。
《教父华尔兹》在《教父》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将故事中的人物情绪变化和情节转变都更加细腻地糅合在一起,把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推向了新的高度。
3 电影音乐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影响
内心情感是电影人物塑造的重点,人类是存在内心变化的,而电影中的人物也需要将内心情感展现到观众眼中。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通
过演员的动作和语言观察内心情感变化,而这种视觉效果不能很好的将内心情感的细腻之处体现出来,没有很强的心理波动效果,一些情绪上的转变通过动作和语言很难表述出来。
电影音乐对电影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将无法用语言概括的内心情感变化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人物的感情变化中音乐可以把细腻的内心转换过程呈现出来,一些情绪氛围只有通过音乐才能更好的将故事情节细腻化。
当麦克因为父亲被杀害而选择杀人后,在意大利西西里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一曲《柔声倾诉》伴随电影情节响了起来,在具有地方特色的西西里,伴随朴实的人们,音乐的悠扬委婉把整个场景都烘托的更加和谐了起来,此时的音乐寓意一段美好爱情即将开始。
这首音乐欢快明朗,但又可以让观众感到一种怀旧的气息,就好像作品在告诉观众:一些美好的故事一直都存在人们的记忆力。
《柔声倾诉》伴随着麦克在西西里发生的所有故事,音乐突出了麦克对生活的无力感,也侧面烘托了无法逃避的命运安排。
在西西里所发生的爱情故事里,麦克与艾波罗妮亚一见钟情并走向了婚姻殿堂,到最后却生死两相隔,虽然他们的爱情并不长久却在故事中突出了简单的爱情,就这段美好的日子,最终都封存在了麦克的记忆中,主人公的爱与恨都伴随着音乐节奏在演绎,整个过程中都把教父的心境刻画的更加深刻。
四结语
《教父》是通过同名小说所改编的一部作品,将一部长小说精简到三部电影中,导演在构思和结构安排都上都对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声乐艺术是电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烘托电影情节,在细腻的地方将情感变化做出处理。
电影《教父》中出现最多的是A调,A调在不同场景和不同故事情节里产生了不同的视听效果。
这部作品中导演对声音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肯定,这部电影的音乐处理将电影中的人物个性特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