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人类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指数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内容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简称HDI)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启动于1990年,每年更新公布的国际发展标准,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上的水平。
HDI同时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的重要指标,国际和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人类发展指数是基于三个指标: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教育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的。
每个指标均是以0至1的数值来表示。
这三个指标综合计算出来的数值,再以0至1之间的数值表示,以表示该地区的发展水平。
一、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是HDI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代表了某个地区居民获得健康医疗资源的水平,其计算值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健康水平和公共卫生投入水平。
在计算每个国家的预期寿命时,统计的依据是每个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一个国家的出生率越高,表明当地居民保持良好的卫生水平,而死亡率越低,则则表明当地居民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HDI将每个国家的预期寿命按照其01的标准,把所有指数都统一起来,这样就可以比较不同的国家的发展水平。
二、平均教育水平平均教育水平也是HDI中重要的指标,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计算方法是将每个国家的男女15岁以上的文盲率和平均学制的年限相加,按照其01的标准,把所有指数都统一起来,来表明一个国家在教育水平上的发展水平。
文盲率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15岁以上人口可识字率。
一个国家的文盲率越低,表明这个国家的教育资源越充足,这个国家就能把文化知识传播给更多人,这样就可以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发展潜力。
平均学制的年限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投入教育的程度。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平均学制的年限越长,说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越高,投入教育的也越多。
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一个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
人类发展指数

计算规则
1
编制原则
2
构成公式
3
计算指标
4
指标要求
5
计算公式
1.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2.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3.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4.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5.保持指数范围和理论的灵活性。 6.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 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历年之最
以下是报告发布年份,不是数据年份,如2006年的报告中所使用的是2004年的数据。 挪威:18次;加拿大:11次;日本:2次;澳大利亚:1次;冰岛:1次;瑞士:1次。 2018年——挪威 2017年——挪威 2016年——挪威 2015年——挪威 2014年——挪威 2013年——澳大利亚 2012年——挪威 2011年——挪威 2010年——挪威
谢谢观看
其次,最小收入值已从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00美元修正到100美元。进行这次修正的原因是,在构建各国 GDI时所观察到的女性收入最小值为人均100美元,因此100美元便作为较低目标值。运用这个最低值建立总HDI, 以保持HDI和GDI之间在构建上的一致,并保证两组指数之间的可比性。对HDI来说,这个修正只是微不足道的, 对HDI值的影响因而也很小。
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美元;
2009年之前的计算公式: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LE-25)/(85-25) 教育指数=(2/3)XALI+(1/3)XGEI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ALR-0)/(100-0)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CGER-0)/(100-0) GDP指数=[log(GDPpc)-log(100)]/[log()-log(100)] 其中,以上出现的字母缩写含义如下: LE:预期寿命 ALR:成人识字率 CGER:综合粗入学率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

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除人均收入外,还有另外一些指数,如寿命、文化程度和总人口出生率等,也是与能源消费量密切相关的。
因此,一个更复杂的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人类发展指数),被建议用来弥补使用人均收入作为发展量度的不足。
HDI由下列因素组成:寿命:由生命期望值来量度;知识:由成人文化程度(权重2/3)和受学校教育的年数(权重1/3)来综合量度;生活水平:用购买力来量度,是以对地区生活成本(或购买力平价)做了调整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的。
每个这样的指数被赋予一个0到1之间的值,然后对这些数值取平均值,得到一个综合指数。
例如,如果生命期望值最小是25岁、最大是85岁,则对于一个生命期望值为55岁的国家,它的寿命因子为0.5。
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得到知识因子和生活水平因子。
图1为众多国家每年的HDI与人均商业能源消费量的点状图。
从图1可以看出,当每人每年的商业能源消费量在2吨油当量以上时,大多数国家HDI在0.7以上。
然而,人均商业能源消费量似乎只是保证HDI所衡量的可接受的生活水平所需的最低能源需求量,与各国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不大。
人均收入不同的国家具有相似的HDI,这意味着低收入能够用延长寿命和增长知识来补偿。
从图2.6还可以看出,在许多国家中,世界人口的相当一部分只有很低的HDI。
由世界银行主导的分析指出,20多亿人口没有得到充足的依靠气体、液态燃料以及电力的能源服务。
没有能源,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机会就受到了限制。
妇女和儿童更会不成比例地受到影响。
获得经济适用的能源服务是人类活动、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大城市和边远地区在获得经济适用的能源服务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不公平的,且与人类发展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将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人类发展指数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HDI)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提出的一项指标,以衡量各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水平,这个指标是以各国在经济、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
在过去的30多年里,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发展程度也逐步提升,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加剧了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HDI是一项比较客观的指标,它不仅衡量一个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衡量比较过去和未来的发展水平。
来看看HDI具体指标内容吧。
HDI的主要指标分为三大类:经济指标、教育指标和健康指标。
经济指标包括每个人的收入水平以及收入不平等程度;教育指标则包括学龄人口的受教育率和识字率;而健康指标则涉及人口的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
除了这些主要指标外,HDI还有几个附加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计划目标”,该指标衡量了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计划,从而解决了可持续发展中的三大挑战,即贫困、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HDI是一项表现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是衡量各国发展能力及经济社会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全球发展平衡及不平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除了HDI的三大指标及附加指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比如自然资源利用率、信息化率、赋权率等,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衡量一个国
家当前的发展水平。
因此,通过衡量人类发展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今全球的发展状况,以及不同国家的政府如何改进生活质量的差异性。
同时,这项指标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可能存在结构性不平等的国家,以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
人类发展指数内容

人类发展指数内容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HDI)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尺,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制定,被广泛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获得发展机会的情况。
以下就是人类发展指数内容:1、生活预期生活预期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健康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它衡量了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四岁以前的儿童死亡率。
在计算人类发展指数时,这一指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它反映出一个国家居民的健康状况,从而反映出政府在改善其居民生活状况的努力的成果。
2、教育程度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权威指标。
教育程度衡量了国家居民受到的平均教育程度,包括小学毕业率,初中毕业率,高中毕业率,以及大学毕业率等。
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所以教育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指标。
3、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是指一个国家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如向居民提供可靠的用电、供暖、安全饮用水以及公共医疗保险等。
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时,基础设施服务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它反映了政府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做出的努力程度,从而也说明了政府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账面数字,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富的发展。
4、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指经济发展中弱势群体和保护劳动者维权、实现平等的努力,以及建立真正的社会公正社会制度。
在人类发展指数测量中,社会参与直接反映出政府在推动社会福利、弱势群体保护投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反映出政府是否能够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5、自然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管理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行政程序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活动。
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能够确保人口健康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政府要不断努力实施和改进自然资源管理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人类发展指数的内容,它是一个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权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与评估

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与评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发展也越来越关注。
为了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纳入考量。
因此,人类发展指数(HDI)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开始发布的一项指数,旨在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水平。
该指数是基于三个维度:收入、健康和教育,分别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
具体来说,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以下三个指数:1.国民总收入指数(GNI):指人均国民收入的自然对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方面的发展水平。
2.预期寿命指数(LE):指人均预期寿命的自然对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方面的发展水平。
3.教育程度指数(EI):指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自然对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文化方面的发展水平。
三个指数的得分都在0-1之间,其中越高代表该国或地区发展水平越高。
二、人类发展指数的发展历程人类发展指数最初是由经济学家马哈茂德·马哈茂德(Mahbub ul Haq)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1990年,马哈茂德发起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概念并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用。
自1990年以来,人类发展指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评估国家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
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其他指数,如人类贫困指数和人类蕴藏指数等。
三、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估方法评估国家或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需要首先确定国民总收入指数、预期寿命指数和教育程度指数。
如何确定这些指数?以下是各指数的计算方法:1.国民总收入指数(GNI):GNI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以调整和完善,让其反映跨国边界上的不平等分配。
具体来说,GNI等于GDP加上与在国外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两个因素:赠与和净收益。
GNI除以总人口得到人均GNI,然后通过自然对数公式转化为国民总收入指数。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

度和预期寿命方面
03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域差异分析
中国各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HDI水平的比较
• 东部地区HDI水平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
•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均GDP、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方面
中国各地区HDI水平的变化趋势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历史回顾
2010年代初期,中国HDI进一步提升
• 人均GDP持续增长,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进一步提高
• 中国HDI的世界排名进入前50名
1990年代初期,中国HDI处于较低水平
• 人均GDP较低,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不高
• 中国HDI的世界排名在100名左右
2000年代初期,中国HDI开始快速提升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 提高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提高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
• 提高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 缩小性别和教育水平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缩小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缩小城乡、地区和性别差距
缩小人类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
水平较低
政策导向和投资的影响
• 政府对东部地区的政策导向和投资较多,促进了东部地区HDI水平的
提高
• 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导向和投资较少,影响了西部地区HDI水平的
提高
⌛️
地域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东部地区文化和社会环境较好,有利于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的提
高
• 西部地区文化和社会环境相对较差,影响了教育程度和预期寿命水平
2024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与社会进步评估

社会进步的评估指标和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人均GDP、教育水平、健康水平、 社会公平指数、环境质量等。
社会进步的评估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构建等,以便更准 确地评估社会进步的程度和趋势。
全球人类发展指数 与社会进步评估的 相关性分析
全球范围内两者关 联性的表现和特点
各国家和地区在全 球人类发展指数和 社会进步评估中的 表现和特点
全球范围内两者关 联性的影响因素和 挑战
关注全球人类发展指 数,了解全球社会进
步状况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
关注可持续发展,推 动经济、社会和环境
加强跨学科合作, 推动研究方法的 创新
关注全球性问题, 如气候变化、人 口老龄化等
提高数据质量和 透明度,确保评 估结果的准确性
加强公众参与, 提高评估结果的 接受度和影响力
汇报人:XX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社会反馈,对评估方法和流程进行改进和 完善
Part Five
2024年全球人类 发展指数(HDI)
各国社会进步水 平排名
社会进步指标: 教育、医疗、就 业、收入等
社会进步趋势: 全球社会进步趋 势分析
中国:在 教育、医 疗、就业 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 进步
美国:在 经济、科 技、创新 等方面保 持领先地 位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06PaΒιβλιοθήκη t OnePart Two
全球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一项 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HDI包括三个主要指标: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人均GN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Development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人文发展方案》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GNP指标挑战的结果。
目录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原则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壹、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个指标:二、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三、HDI指数的计算公式:人类发展指数的最新发展人类发展指数所揭示的内容人类发展指数的优缺点人类发展指数的改进意见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中被列为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上海人类发展指数历年情况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历年变化天津历年人类发展指数2009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人类发展指数的编制原则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壹、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个指标:二、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三、HDI指数的计算公式:人类发展指数的最新发展人类发展指数所揭示的内容人类发展指数的优缺点人类发展指数的改进意见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中被列为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上海人类发展指数历年情况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历年变化天津历年人类发展指数2009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展开编辑本段人类发展指数的由来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用收入水平、期望寿命指标和教育指数这三个指标,来把人文发展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2008年人类发展指数作为壹个全面综合的度量。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壹定的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
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均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于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颇有影响。
自1990年以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始于《人类发展方案》中使用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成绩指数和实际人均GDP指数三大指标复合而成的人文发展指数义HDI)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
人文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的《人类发展方案》中发布的。
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和设计,美国海外开发署的D·莫里斯(Morris)博士提出的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标)即用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三项指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版的《人文发展方案》1990年)提出的用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国民生产总值三项指标衡量消费构成质量成了世界通用的指标体系。
1990年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将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相结合,揭示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此外,外国的评估于年度之间差距过大,如人文发展指数,1990年中国被评为64位,而1994年以同样方法计算,中国的位次却降到94位,反映了某些国际评价不太符合实际。
联合国从1990年起发表的关于人类发展的方案提出了人类发展水平的人文发展指数HDI。
1990年以来,根据这壹方法编制的人文发展指标已于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直到1990年,联合国开发署(UNDP)于发表的《人文发展方案》中引入识字率和人均寿命俩项社会人文指标,从教育和社会生人类发展指数世界分布图2010.11.04活质量俩个方面弥补了单壹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于壹定程度上建立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二维指标联系。
早于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就发表了壹份《联合国人文发展方案》提出了“人文发展”的概念指出人文发展情况人的健康长寿、受教育机会、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自由程度等指标的综合发展情况是衡量壹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表壹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方案》强调必须把人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提出用人文发展指数(HID)来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人文发展方案》提出用人文发展指数来综合评价社会福利情况,为我们解决非经济福利指标的综合问题提供了壹个基本的思路。
根据联合国1990年《人文发展方案》1990年苏美CDP对比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苏联为美国的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苏联为美国的34%。
1991年于1991年的《人文发展方案》中,又增加了环境破坏和居民自由程度俩个因素。
1992年1992年蒙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89美元,人文发展指数为0.604,这于发展中国家且不算低,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
1993年1993年,中国国际金融研究所对人民币币值研究结果为:1元人民币合0.83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方案”推算结果:1元人民币合1.6美元;广东省政府研究中心根据世界银行ICP指数套入省内数据研究结果:1元人民币合0.93美元。
联合国的《1993年人文发展方案》指出:1960年,占世界人口20%的最富裕人的收入为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人收入的30倍,到1990年,这个差距增加到90倍”1993年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方案说:男女平等问题上已经辩论了许多年,女性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国家的法律作了不少修改,然而,没有壹个国家对女性同对男性壹样”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方案》称当今年代为“人民的年代”提出“发展以人为中心,发展围绕‘人’转;而不是人以发展为中心,人围绕‘发展’而转。
”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方案》称当今年代为“人民的年代”提出“发展以人为中心,发展围绕‘人’转;而不是人以发展为中心,人围绕‘发展’而转”。
该系列的阈值选取谨慎地参考了1993年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方案》的统计结果和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量化标准。
1994年联合国于《1994年人文发展方案》中指出:地区差距扩大及行政分割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1994年人文发展方案》列出了全球四个地区差距较大的国家,我国即是其中的壹个。
1995年1995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于其《发展纲领》中宣称:人民的幸福是发展的定义,人民的特征决定持续的人文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现从1995年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排序中选取高发展水平,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各五个,作为俩组样本,另选四个国家作为待判样本作距离判别分析。
我国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发展比较落后,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方案)中,1995年世界人文教育和发展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加拿大、美国、日本,我国处于ill位。
思考《1995年人类发展方案》指出:于许多情况下,有利的政治措施能够于资源缺乏的国家中改善妇女的人文发展。
1996年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方案称,于过去的10多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增长了4倍。
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方案指出:1965—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
1997年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贫困问题根据联合国1997年6月公布的《人文发展方案》于全世界近60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人均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
另据1997年联合国《人文发展方案》即使于那些最富裕的国家也生活着1亿穷人,3700万失业者。
设于伊斯兰堡的人文发展中心1997年发表的前世界银行行长、巴基斯坦财政部长马赫布卜·哈克:关于南亚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方案”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人文发展”的角度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
1998年富人和穷人的开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方案显示,1998年全球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销接近24万亿美元,消费者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须是富有的少数人中的壹员;1998年9月9日联合国《人文发展方案》宣布:壹名今年于美国、法国或英国出生的婴儿于壹生中的消费、浪费和造成的污染将超过于发展中国家出生的50名婴儿”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于美国每年为21吨,而于中国每年只有3吨”;1998年9月9日联合国《人文发展方案》宣布:壹名今年于美国、法国或英国出生的婴儿于壹生中的消费、浪费和造成的污染将超过于发展中国家出生的50名婴儿”。
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文发展方案认为,世界化或全球化为人类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可是,只有伴随着更好的管理,这些机会才会变成现实。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文发展方案》说,占世界总人口最富裕的20%和最贫穷的20%之间收入差距1960年为30∶1,1990年为60∶1,1999年为74∶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文发展方案》说,占世界总人口最富裕的20%和最贫穷的20%之间收入差距1960年为30:1,1990年为60:1,1999年为74:1。
1999年7月,联合国公布了《人文发展方案》该方案指出,英国是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的61个国家之壹,为了使人口增长保持稳定,英国妇女平均每人必须生育2个孩子。
正如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方案》所说,市场竞争可能是效率的最大保证,但不壹定是平等的最大保证。
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方案》认为,市场竞争可能是效率的最大保证,但不壹定是平等的最大保证。
2000年且认为只要有效地去解决和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指标,就有可能提高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进而能于2000年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含义下的较高的人文发展指标。
联合国2000年人文发展方案指出了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术发展的关系,首次列入了技术领先的指数。
2001年2001年人文发展方案》资料显示,2001年世界人文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39。
于联合国开发署《2001年人文发展方案》中,将世界各国国民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等和国民素质关系密切的指标,合成为人文发展指数。
据《2001年人文发展方案》资料显示,我国人文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据《2001年人类发展方案》1999年世界人文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39。
《2001年,人文发展方案》资料显示,2001年世界人文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39。
2001年中国人文发展指数为0.718,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居中等人文发展水平。
2004年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56,瑞典和澳大利亚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5年回首2005年全国的、西部的人文发展历程,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虽然其中尚有不和谐的因素。
2005年中国人文指数攀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指数(HDI)是将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出生时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实际人均GDP)合成为壹个复合指数,且以此作为衡量人类发展的综合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