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第八章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戊土

腹胀、烦满、
脚气
解溪

厉兑

足三里
冲阳

己土

舌本强、腹胀满、体重、黄疸
大都

商丘

太白
太白

丁火

咽干、舌痛、掌热
少冲

神门

少府
神门
小肠
丙火

项强、颌肿、肩痛
西晋时期,皇甫谧撰著的《针灸甲乙经》,对先秦、西汉针灸学成就作了系统总结,其中卷之三偷穴篇将心经五输穴补上,使子午流注针法的内容更加完善。盛唐时期,王冰创运气学说,其所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冲说:“首甲,调六甲之初,则甲子年也。”对宋、金干支学说的兴起,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金两代、临床医学从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同时由于干支学说的盛行,自然也影响到医学,众多医家潜心研究子午流往。子午流注就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其时各家纷起著书立说,而多半来取歌赋形式,如《子午流注针经》刊有《流注指微赋》、《针经指南》刊有文道俱佳的名篇《标幽赋》和《流往指要赋》、《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有120穴和玉龙歌85首,还有一位不知名的贾氏著《并荥六十首法》。至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两书的来源与上述著作有关。其中有些著作虽已散佚,亦可概其全貌。可以说,宋、金是子午流往针法的鼎盛时期。







地支



பைடு நூலகம் 卯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义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义

《标幽赋》说,"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 朔不济"。候气刺穴可以估计疾病的治愈时期 ,更能据气的虚实施以补泻手法,运用针灸 达到治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 代已经盛行。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
子午流注的意义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述年、月、日、时。子是地支的第一数 ,午是地支的第七数。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的含 义。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 ,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中,子是农历十一月,为 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子时为阴之极 ,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午时是阳之极,午 时后即一阴初生。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 注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与季节 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 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是 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 法。
;8,代表辛;9,代表壬;10,代表癸。
(三)天干合化五行
天干合五行,是根据刚矛相济的原理,按五 行相生排列,它是纳干法合日互用的依据, 表示如下:

乙丙 丁戊

庚辛 壬癸
化土 化金 化水 化木 化火
(四)一天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 分配
每天24小时,用十二地支来代表,每一进辰 便是2小时。子时是夜半,代表23-1点钟,依 次顺推,则丑时为1-3点钟,寅时为3-5点钟 ,卯时为5-7点钟,辰时为7-9点钟,已时为 9-11点钟,午时为11-13点钟,末时为13-15 点钟,申时为15-17点钟,酉时为17-19点钟 ,戊时为19-21点钟,亥时为21-23点钟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开穴法关于其何为灵龟八法开穴法及其组成,现不妨分述如下:灵龟:龟的一种称呼,其说法有二:1、人言其为九龟,我不知何为九龟,据查《尔雅·释鱼》中记载有十龟之说:“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为其第二位也。

2、民间传说,古有四灵之说,一曰龙、二曰凤、三曰龟、四曰麒麟,为其第三位也。

为何言其为灵龟,传说在大禹治水之时,有一神龟负文列与背,有数一至九,大禹据此文而治水功成也,故命其龟曰灵龟。

即有数一至九,又依何序而列,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而五居中,即为九宫”八法:其含义有二:1、指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详见下表)2、指八卦:关于其卦名及与自然界的关系见下表:关于八卦的卦象,为了记忆的方便,现将朱熹的《八卦取象歌》中关于八卦卦象的歌诀列于下“乾三联、坤六断、坎中满、离中虚、巽下断、震仰盂、艮复碗、兑上缺”关于八卦的其它内容,由于牵涉到八卦学说,故在此不言,详见它书。

所谓灵龟八法即根据奇经八脉气血运行的关系,将八脉八穴纳入八卦和九宫之中来开穴的一种针刺方法,与子午流注开穴及辅助开穴法的相同点是仍按日、按时来开穴,不同点是灵龟八法还按卦开穴。

1、灵龟八法配穴:(1)、八脉歌诀正经经外是奇经八脉分身各有名后督前壬皆在内冲由毛际肾同行阳跷根外膀胱寻阴起跟前随少阴阳维只络诸阳脉何为阴经为络阴带脉维腰如束带不由常应日奇经(2)八法歌:坎一取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土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列表如下(3)八脉交会穴:公孙冲脉胃心痛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同列缺壬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2 灵龟八法配穴法的计算:如前之所言,灵龟八法归属于子午流注学说,所以其年月日时干支的计算仍同于前。

最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电子教案

最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电子教案

❖ 《灵枢·本输》应用了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 的五行刚柔原则。
❖ 《难经》对"阴井木、阳井金"做了具体全面的阐述 。
❖ 《灵枢·卫气行篇》认为,"谨候其时,病可与期, 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 ;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 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 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 ,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天气始于甲、 地气始于乙、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甲与子 配合,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依次排列,从第一个甲子,轮到下一个甲子 ,须要 60 次。这就是 60 环周法,也称作 60 花甲子。它是古人计算年、月、日、时的必 用符号。如甲子可表示甲子年、甲子月、甲 子日、甲子时等。在“子午流注针法”中,必须 掌握干支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推算 运用打下基础。
❖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 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 《素问·刺法论》已经有待时取穴的经验:"木欲发 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 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 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 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 刺足少阴之合,"
(一)干支配合六十环周
❖ 干支配合成六十环周,是干支纪年、月、日 、时的必用符号。列表如下:
干支配合六十环周表
(二)干支分阴阳
❖ 干支分阴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十二经开井穴时, 提出阳进阴退,详见“纳干法”临床运用;二是按代数的奇偶 分阴阳。下面讨论按奇偶分阴阳的问题。 天干十数,以1、3、5、7、9、为阳,2、4、6、8、10 为阴;地支十二数,1、3、5、7、9、11为阳,2、4、6、8 、10、12为阴。 数字与干支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计算日干支时,按公 式求出的“余数”就是要根据代表数来确定干支,特别是天干 更为重要。例如通过计算,余数是1,便代表甲;2,代表乙 ;3,代表丙;4,代表丁;5代表戊;6代表已;7,代表庚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天气始于甲 、地气始于乙、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甲 与子配合,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依次排列,从第一个甲子,轮到下一个 甲子,须要 60 次。这就是 60 环周法,也称 作 60 花甲子。它是古人计算年、月、日、时 的必用符号。如甲子可表示甲子年、甲子月 、甲子日、甲子时等。在“子午流注针法” 中,必须掌握干支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为推算运用打下基础。
庚;8,代表辛;9,代表壬;10,代表癸。
(三)天干合化五行
天干合五行,是根据刚矛相济的原理,按五 行相生排列,它是纳干法合日互用的依据, 表示如下:

乙丙 丁戊

庚辛 壬癸
化土 化金 化水 化木 化火
(四)一天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 分配
每天24小时,用十二地支来代表,每一进辰 便是2小时。子时是夜半,代表23-1点钟,依 次顺推,则丑时为1-3点钟,寅时为3-5点钟 ,卯时为5-7点钟,辰时为7-9点钟,已时为 9-11点钟,午时为11-13点钟,末时为13-15 点钟,申时为15-17点钟,酉时为17-19点钟 ,戊时为19-21点钟,亥时为21-23点钟
二、天干地支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 10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 个数,又称 十天干。
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12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2 个数,又称十二地支。
2016正月庚寅
2017正月壬寅 2018正月甲寅 2019正月丙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课程简介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课程简介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课程简介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可誉为时间针灸学,是按照生物节律选取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可理解为辩时论治。

不同时辰气血流注到不同经脉,故可选取不同经脉的穴位进行治疗。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第一节子午流注一、子午流注的基础知识1、子午流注的概念;2、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与源流;、子午流注的构成(1)六十花甲子;(2)干支配合阴阳五行法;(3)年干支推算法;(4)月干支推算法;(5)日干支推算;()时干支推算法二、时支子午流注法三、日干子午流注法四、子午流注的研究进展第二节灵龟八法一、灵龟八法的基本内容二、灵龟八法的临床应用三、灵龟八法治疗的病案举例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一种新的取穴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本课程适用于中医专业、针灸专业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天干地支记时法感兴趣的文理部的学生。

主讲人周桂桐郭义学时学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的启示与分析这里讲的是把“神”变成“人”,把“人”变成“神”的事。

有关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获奖项目的分析研究是大家十分关心的课题,人们都希望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

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科学研究中的思维、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科学家顽强的毅力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及以后的科研生涯有所裨益。

主要内容:第一章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诺贝尔及其诺贝尔奖金第一节历史永远不会忘却的科学家—诺贝尔第二节流芳百世的遗愿—诺贝尔奖第二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项目及分析第一节第一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二节第二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三节第三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四节第四期(—年)获奖项目的介绍与分析第三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项目的启迪第一节成功的选题第二节巧妙的解题主讲人郭义学时数学时授课对象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生。

实验中医学()科学总是随着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前进而前进,与时俱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中医学的发展史也是与同时代科学发展相结合的历史。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 的治疗方法,是我国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即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
影响,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 日计时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时 间,取用相应的值时开穴,进行针灸治疗。
疾病的治愈时期,更能据气的虚实施以补泻手法,运用针灸达到治病的
目的。
子午流注针法形成年代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
代已经盛行。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
子午流注的意义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述年、月、日、时。子是地支的第一 数,午是地支的第七数。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 的含义。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从时辰看,一天十 二时辰,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中,子是农历十 一月,为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子 时为阴之极,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午时 是阳之极,午时后即一阴初生。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 人体气血运行输注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 运行不息,与季节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枢· 卫气行 》认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 纬”因此,子午流注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 、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 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天干配脏腑。
十天干配合十二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如
甲配胆、乙配肝、丙配小肠与三焦,丁配心 与心胞、戊配胃、己配脾、庚配大肠、辛配 肺、壬配膀胱、癸配肾。十二脏腑归属相应 的十二经脉。在逐日开穴时,按照井荥俞经 合的流注次序、根据当日的天干时辰,依次 取所属脏腑的腧穴。
应熟记口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阳府须归丙, 包络从阴丁火旁。 阳干宜纳阳之府, 脏配阴干理自当。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

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

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

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所著,全书分为十卷。

卷一为集录《内经》、《难经》等;卷二、卷三为针灸歌赋;卷四为针法;卷五为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卷六、卷七为经络、经穴经外奇穴;卷八为诸症治法;卷九为名医治法与灸法、杨氏医案;卷十为《陈氏小儿按摩经》。

徐氏有“刚柔相配,阴阳结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之说。

一、基本概念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中医认为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血气应时而至为盛,血气过时而去为衰,逢时而开,过时为阖,泄则乘其盛,即经所谓刺实者刺其来。

补者随其去,即经所谓刺虚者刺其去,刺其来迎而夺之,刺其去去随而济之,按照这个原则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疗效,这就叫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注重时间条件,以自然界周期现象,与人体气血周流的情况相配合的。

在《灵枢·经脉》篇、《营气》篇,以及《难经·一难》、《二十三难》都有记载。

二、原理有人以为开穴的原因是因为营气和卫气恰在同一点上相遇,这一点上的穴就开了,这是大谬。

要知道营卫之气在人体各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经说:“营卫之气一日夜分别运行都是五十周,周而复始,共行八百一十丈”而且每天如此,这样一算,岂不是每天营卫之气都有碰头的机会了么再仔细一算它们碰头的机会在一天中有五十次之多;一天二十四小时,五十除于二十四得二,那就是营卫之气在同一点相遇有两次,如此说来,不是每天同一经穴要有两次开穴,而且天天都一样么这种理论如何站得住脚其实他是把“开”字误解做“开放”的意思,以为经穴开放,所以治病有效,所以才有这种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 正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份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 月月
表 1 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配合 表
阳经六输
五输穴 脏腑
井金 荥水 输木 原 经火 合土
阴经五输
五输穴 脏腑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胆(水)
窍阴
侠溪 临泣
丘墟 阳辅
阳陵 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 里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五输穴歌
❖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可及。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见。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经,大陵间使曲泽应。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绕。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
2000年~2019年正月干支表
2000正月戊寅
2001正月庚寅 2002正月壬寅 2003正月甲寅
2004正月丙寅 2008正月甲寅 2012正月壬寅
2005正月戊寅 2006正月庚寅 2007正月壬寅 2009正月丙寅 2010正月戊寅 2011正月庚寅 2013正月甲寅 2014正月丙寅 2015正月戊寅
2016正月庚寅
2017正月壬寅 2018正月甲寅 2019正月丙
求2000年3月的干支。
❖ 2000年正月干支为戊寅,依六十环周表顺次推算,本年的2月 干支为己卯,3月干支即为庚辰。 月天干公式(基数8+当年天干代表数)÷10=……余数。 求2000年正月的干支。查2000年为庚辰年,庚为7。 (8+7)÷10=……余5 5是戊的代表数。 2000年的正月天干为戊,正月干支必为戊寅(正月建寅) 。其它各月的干支按六十环周表依次推算。如2000年各月干支 如下: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基础,首先推算当时 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再结合阴阳、五行、脏 腑,按时选取五输穴进行针刺治疗。推算方 法简述如下。
(一)年干支计算方法
❖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 可与期。"年的干支始于甲子,年的干支天干从 甲开始顺序排列,年的地支从子顺序向下排列 。一般用六十环周表查出当年的干支。
❖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天气始于甲、 地气始于乙、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甲与子 配合,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依次排列,从第一个甲子,轮到下一个甲子 ,须要 60 次。这就是 60 环周法,也称作 60 花甲子。它是古人计算年、月、日、时的必 用符号。如甲子可表示甲子年、甲子月、甲 子日、甲子时等。在“子午流注针法”中,必须 掌握干支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推算 运用打下基础。
❖ 在干支中,天干属阳,地支属阴。单数为阳 、双数为阴。这是不变的。即天干中,甲、 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已、辛、癸 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属 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 我国统一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即平太阳经 过东经120度地方的子午线时的时间。在子午 流注针法中要求当地时间,应计算两地的时 差,深圳(东经114度)为(120-114)×4 分钟/度=24分钟。
二、天干地支
❖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 10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 个数,又称 十天干。
❖ 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12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2 个数,又称十二地支。
子午流注的基本组成
❖ 子午流注针法包括有天干、地支、阴阳、五 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等内容,可概括为 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配合脏腑 时辰两大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一)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
❖ 《灵枢·本输》记载五输穴的部位,并符合“阴 井木,阳井金”的阴阳五行配合关系。《难经 》、《千金要方》、《玉龙歌》都重视五输 穴在针灸治疗的重要作用。五输穴与五行配 合关系见表 1 。
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 ,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如果生病,也会因时空变 化对人体的影响而产生“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的病情变化。
❖ 子午流注针法,即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 影响,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 日计时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时 间,取用相应的值时开穴,进行针灸治疗。
❖ 《灵枢·本输》应用了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 的五行刚柔原则。
❖ 《难经》对"阴井木、阳井金"做了具体全面的阐述 。
❖ 《灵枢·卫气行篇》认为,"谨候其时,病可与期, 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 ;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 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 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 ,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歌诀如下
❖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午从小未中,申膀酉 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五行与干支脏腑相配表
五 行

天干 甲 乙



土 戊己
金 庚
脏 腑


小肠 三 心 包



脾 大肠
肺 膀胱 肾
经脉 胆经 肝经 小三肠焦经经 心经包 胃经 脾经 大经肠 肺经 膀经胱 肾经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三焦(相 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 泉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相 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一)干支配合六十环周
❖ 干支配合成六十环周,是干支纪年、月、日 、时的必用符号。列表如下:
干支配合六十环周表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应熟记口诀:
❖ 甲胆乙肝丙小肠, ❖ 丁心戊胃己脾乡。 ❖ 庚属大肠辛属肺, ❖ 壬属膀胱癸肾脏。 ❖ 三焦阳府须归丙, ❖ 包络从阴丁火旁。 ❖ 阳干宜纳阳之府, ❖ 脏配阴干理自当。
地支配脏腑
❖ 十二地支与脏腑相配,是纳支法的基础,以 十二时辰代表十二经来取穴。这个流注,是 从中焦开始,经肺、大肠、胃、脾、心、小 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至肺。 子配胆、丑配肝、寅配肺、卯配大肠、辰配 胃、巳配脾、午配心、未配小肠、申配膀胱 、酉配肾、戌配心包、亥配三焦。十二脏腑 相应十二经脉。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针法
❖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运 用干支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 的治疗方法,是我国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内经》有天人相应、气血流注、候气逢时针刺的 思想。这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 神明论》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 气,气定乃刺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 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对人体气血运行有 直接影响,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
(三)五行与天干、地支、脏腑 的配合
❖ 在子午流注针法中,根据刚柔相济之理,干 支脏腑按五行相生排列。
天干配脏腑。
❖ 十天干配合十二脏腑,是纳干法的基础,如 甲配胆、乙配肝、丙配小肠与三焦,丁配心 与心胞、戊配胃、己配脾、庚配大肠、辛配 肺、壬配膀胱、癸配肾。十二脏腑归属相应 的十二经脉。在逐日开穴时,按照井荥俞经 合的流注次序、根据当日的天干时辰,依次 取所属脏腑的腧穴。
❖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 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 《素问·刺法论》已经有待时取穴的经验:"木欲发 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 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 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 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 刺足少阴之合,"
❖ 计算年干支的方法,取当年的公元数减去3, 得出的数值除以60,余数是该年的干支顺序 数。如求2000年的年干支。
❖ (2000-3)÷60=……余17 查六十环周表,顺序17位在庚辰,故
2000年是庚辰年。
(二)月干支计算方法
❖ 计算月干支以农历计。一年有12月,配十二地支,固定不变 。正月建寅,每年正月是寅,2月是卯,3月是辰,4月是巳 ,5月是午,6月是未,7月是申,8月是酉,9月是戌,10月 是亥,11月是子,12月是丑。可记住歌诀来推算。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上, 丁壬壬寅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去寻求。 歌诀是说甲年、己年正月必是丙寅,乙年庚年正月必是 戊寅,丙年辛年正月必是庚寅,丁年壬年正月必是壬寅,戊 年癸年正月必是甲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