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作业 一、填空题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 有限性 2.供给 ...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复习练习题(填空

西方经济学复习练习题(填空

《西方经济学》复习练习题(填空、选择、判断)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为了得到某种东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根据其同,为;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4.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

5.存量是指上存在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流量是指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6.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变动。

7.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方向变动。

8.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

9.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

10.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11.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作用以三个重要的假设为前提条件,即、、。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变动的比率。

13.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则其需求曲线是一条的线。

14.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弹性。

15.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关系;如果交叉弹性为正值,则两种商品为关系。

16.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

17.当边际效用为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时,总效用减少。

18.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

19.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和。

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

21.经济学家把不是由于资源配置所引起的效率损失称为。

2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规律。

23.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达到最大。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填空、单选、判断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填空、单选、判断

1.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6.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7.均衡价格是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移动,均衡数量(同)方向移动。

10.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11.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该商品属于(富有)弹性。

若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2.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

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3%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3.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

14.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15.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6.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17.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18.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题(一)..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题(一)..

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题(一)《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去满足欲望)的决策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5.“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6.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

7.经济制度就是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的方式。

8.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

9.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不同,二是()不同,三是()不同。

10.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

1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3.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

14.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即家庭要实现()企业要实现()。

1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6.经济学根据起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根据其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

17.是否以一定的()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18.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

19.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

20.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21.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二、选择题1. 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A. 欲望的无限性B.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D. 欲望的相对有限性2. 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C. 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D. 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3.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 国民收入的决定4.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价值理论B. 价格理论C. 生产理论D. 分配理论5.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不同可分为()A.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C.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D.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6. 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A.低利率会刺激投资B. 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C. 现在的存款利率太低D. 税收太高7. 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描述的是()A. 目前的社会救济金太少B.医生挣的钱不工人多C. 男女应同工同酬D.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8. 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A. 描述经济如何运行B.研究“是什么”的问题C. 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D. 预测行动结果9. 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A. 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B.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C. 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现象是正常的D. 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10. 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A. 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 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 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D.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三、判断题1.如果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经济学 复习题 填空题

经济学 复习题 填空题

第一章导论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经济学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就是人类社会面对资源稀缺如何决策的科学。

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4、“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几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5、稀缺性迫使人类作出选择,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即研究人类社会在面对资源稀缺和人类欲望无限时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作出选择的科学。

6、经济制度就是以一个社会作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方式。

7、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三种,一种是完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一种是完全计划经济制度,一种是混合经济制度。

8、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混合经济或现代市场经济。

9、西方经济学时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10、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11、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家庭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1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13、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4、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解决的方法是应该是什么。

15、一个实证的经济模型包括定义、假设、假说、预测。

第二章供需法则与市场均衡1、需求是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2、需求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某种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4、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价格、相关商品价格、偏好、收入、预期。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和需求呈现相同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和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标准是。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耗光。

2.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A.必须做出选择B.政府必须分配资源C.某些人必须忍受贫穷D.除了富人之外所有人都要作出选择3.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的命题()A.2012年央行将贴现率提高到4% B.2012年失业率为6%C.我国的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不公平D.我国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至3500元4.以下问题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税收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行业雇佣工人的数量5.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配置稀缺资源D.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 3.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 ) 4.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5.对“人们的收入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 ) 四.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简述与资源配置和利用有关的经济制度有哪些?2.试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A.人们的收入增加B.鸡蛋的价格下降C.农民养的鸡更多了D.医生告诉人们,吃鸡蛋可能感染禽流感2.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哪些因素除()外均保持常数A.个人收入B.其他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的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5.所有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购买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6.青岛啤酒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A.燕京等啤酒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燕京等啤酒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青岛啤酒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青岛啤酒需求曲线向左移动7.茶叶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茶叶需求曲线右移B.茶叶互补品需求增加C.咖啡等茶叶替代品需求减少 D.咖啡等茶叶替代品需求增加8.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小麦的需求曲线移动()。

易考通国开经济学基础答案

易考通国开经济学基础答案

易考通国开经济学基础答案试题正文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选择一项:a.绝对b.相对提示:稀缺性既是相对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它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

正确答案是:相对试题正文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选择一项:a.计划经济b.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提示:混合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而是对市场经济的改进。

正确答案是: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试题正文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选择一项: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提示: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正确答案是:市场经济试题正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选择一项:a.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提示: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正确答案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试题正文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选择一项:a.个人与家庭b.家庭与企业提示: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正确答案是:家庭与企业试题正文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选择一项:a.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提示: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经济学基础作业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作业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作业题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3.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

4.在分析技术效率时,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 M=Px·Qx+PY ·QY)的时期。

5.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竞争。

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7.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8.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之比来表示。

9.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

10.选择就是如何使用的决策。

11.价格机制包括以及。

12.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13.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

14.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

15.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和。

16.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而引起的失业。

17.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与的决定的。

18.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利率。

20.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21.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收支状况。

二、单项选择题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A.大于1B.大于0小于1C.等于1D.为0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成本增加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D.技术水平提高4.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叫做:()A.平均成本B.总收益C.经济利润D.边际收益5.产品差别是指:()A.索尼牌彩电与海尔牌彩电的差别B.彩电与影碟机的差别C.河南小麦与河北小麦的差别D.小轿车与面包车的差别6.在寡头市场上:()A.只有一个企业B.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C.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D.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7.基尼系数可以根据劳伦斯曲线来计算,基尼系数的提高表示:()A.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增加B.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的减少C.劳伦斯曲线向45度线移动D.收入分配不平均程度没有改变8.下面哪一项物品具有非排他性:()A.城市公共汽车B.收费的高速公路C.国防D.艺术博物馆9.通货是指:()A.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B.纸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C.纸币和铸币D.所有的银行储蓄存款10.根据凯恩斯的粘性工资理论,当劳动的供大于求时,名义工资:()A.上升B.下降C.不变D.滞后下降11.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等于21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13.奥肯定理是说明:()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B.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规律C.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规律14.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新古典综合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新凯恩斯主义15.如果本国货币的汇率升值,可以使:()A.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增加B.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减少C.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D.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1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C. 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17.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最⼤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为理论;C、⽣产者⾏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理论是()。

A、国民收⼊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个独⽴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判断题1、⾃由取⽤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产什么”、“如何⽣产”和“为谁⽣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基础》作业
一、填空题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____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总收益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均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曲线。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价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三、判断题
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
采用歧视定价。

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四、计算题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

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五、问答题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2.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相对
2.反同
3.消费者剩余
4.会计成本机会成本
5.MR=MC MR=MC=AR=AC
6.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
7.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8.技术进步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9.增加上升
10.收入等于储蓄
11.物价指数
12.政府支出税收
13.小于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A
5.B
6.B
7.B
8.A
9.C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1.(1)已知P1=8,P2=6,Q1=20,Q2=30。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
1100万人。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

五、问答题
1.(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4)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在使平均产量最大和总产量最大之间。

2.(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扩张性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3)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从LM0移动到LM1。

(4)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引起GDP从Y0增加到Y1,利率从i0下降为i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