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试剂应用手册(常规ddat3)
凝血试剂应用手册(常规ddat3)

血栓/止血试剂(Dade® Behring)使用手册PT凝血酶原时间一、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因子III(人胎盘的浸出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PT。
它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筛选试验之一。
二、试剂:Thromborel S试剂,为人胎盘浸出液和Ca2+的混合试剂,试剂说明书中包含本试剂用在不同型号、不同方法学的仪器上的国际敏感度指数(ISI)。
试剂溶解时分别按包装用10ML或4.0ML的蒸馏水复溶。
三、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1000xg离心10分钟,血浆可在15-25℃保存4小时,在-20℃至少可以保存24小时。
四、操作步骤:SYSMEX的CA系列血凝仪采用的是散射光比浊,百分比检测,监测样品凝集开始到凝集完全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50%凝集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1、将PT的试剂按照说明溶解好以后,放到确定的位置上。
2、将样本离心准备好以后,放到样本架上,样本架放到自动进样器上。
3、在屏幕上进入WORK LIST菜单,设好ID号,及要检测的项目,一切准备好便可按START开始。
五、注意事项:试剂溶解后,可在15℃放置8小时,2-8℃可保存5天。
复溶要充分,溶解后的试剂最好不要在低温冷冻保存。
六、参考值:PT 9-13秒七、临床意义:PT延长:先天性见于因子II、V、VII、X缺乏和无(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肝素、FDP、以及抗因子II、V、VII、X的抗体存在等情况。
PT缩短:见于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中国人INR在1.5~2.5用药较为安全和有效。
八、订货信息:Thromborel S凝血酶原 OUHP49 10*10MLThromborel S凝血酶原 OUHP29 10*4.0ML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在37℃下,以鞣花酸为激活剂活化凝血因子XII和XI,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贫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血凝试验原理及临床应用

血凝试验原理及临床应用血凝试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评估血液凝血功能。
它通过模拟体外环境,测量血液在凝血过程中产生的凝块形成时间及强度,以评估凝血功能的正常与异常。
血液凝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涉及多种血液凝血因子、调节因子以及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血凝试验主要包括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等。
凝血酶时间(PT)是评估外源凝血途径功能的指标,主要用于监测肝功能和维生素K缺乏。
在凝血酶时间测定中,将血浆与外源凝血途径所需的磷脂、磷脂酰胆碱和凝血酶原混合,通过开始凝块的时间来评估凝血功能。
凝血酶时间延长可能表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用于评估内源凝血途径功能。
血浆与活化剂(如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或磷脂胶球)混合,然后加入凝血酶原,通过测量开始凝块的时间来评估凝血功能。
APTT延长可能表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
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对止血过程至关重要。
血小板计数可以通过血液采样后计算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来确定。
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问题。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用于评估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功能状况。
凝血因子的异常活性可能导致凝血功能的紊乱。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可以通过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来确定。
血凝试验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评估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监测抗凝治疗的疗效、评估血液凝块病和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障碍、评估出血和血栓风险。
对于评估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血凝试验可以帮助确定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功能异常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凝血功能紊乱。
这对于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抗凝治疗过程中,血凝试验可用于监测抗凝药物的疗效。
例如,PT值可以用来监测华法林等维生素K拮抗剂的抗凝效果。
APTT值可以用来监测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和卡哇地洛)的抗凝效果。
山西亚森血凝用户手册

感谢您购买本公司生产的仪器!使用本公司生产的仪器之前,请您仔细阅读使用手册。
重要说明:本仪器仅限于室内使用。
仪器的电源引线保护接地端与外壳及应用部分连接,必须通过电源插座可靠接地。
在可能有潮湿的地方使用时应加装漏电保护器。
本仪器无高压端子、无冷却装置、对操作者无生理效应、无有限的机械稳定性,因此,不在本仪器外部做网电源功率输出、生理效应、高压端子装置、冷却条件、机械稳定性、接地端子、可拆卸的保护装置等标记,特此声明。
本公司生产的仪器内均装有电源稳压器,一般无需外接稳压器。
仅当外界电源电压波动超过±10%时,可使用UPS类稳压器,不可使用普通稳压器。
操作仪器时,应注意保持操作面清洁,不可使杂物及液体进入仪器内部,以免导致仪器损坏。
请用中性清洗液清洁仪器表面的污物,勿使用任何溶剂类液体(如酒精等)。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不经意的错误操作,是仪器保持优良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
请勿打开机箱盖,机内没有用户可调整部件。
请保存仪器的原包装,以备维修时发寄使用。
本说明书中,凡有“★”处,请特别注意。
半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有FB-20、FB-40两种型号。
此处附一份仪器装箱单,如装机时有不符之处,请与供应商联系。
装箱单FB-20型血液凝固分析仪说明一概述FB-20型血凝仪是测试人体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专用仪器。
仪器对试剂开放,适用于采用凝固法测试凝血因子的各种凝血试剂。
仪器设有两个测试位、六个预温位和五个试剂预温位(含一个搅拌位),可同时对两份标本进行凝血测试。
仪器安装有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用于操作提示、结果显示和菜单设置;有低噪音高速热敏打印机,可快速输出测试结果;有存储功能,可存储最近99次测试结果;有RS232串行接口,可与计算机联网交换数据和信息。
仪器采用光电-钢珠法测试凝血过程,该方法不受原血浆粘度和溶血、脂血、黄疸等样品干扰,并采用电子联动移液器,减少人为误差,可以保证测试有良好的精确度和重复性。
血凝试剂简介

试剂特点
试剂特点
APTT激活剂特点:
试剂特点
D-Dimer试剂特点1: 血红蛋白在紫外可见光光谱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可见光 波长500~650nm范围内有二个特征的吸收峰,其峰值分别在541和 576nm处,而高铁血红蛋白在630nm处有吸收。 使用长波长(700nm),不受标本的颜色、乳糜的影响。
试剂特点
D-Dimer试剂特点2: 通过R-1试剂结合掉非特异性抗原,使得R-2试 剂在检测D-Dimer时的特异性提高。
试剂特点
试剂特点3: 我们采用抗原表位明确的单克隆抗体(JIF-23),检 测的是早期出现的DXD多聚体,不受D-单体的影响, 能够更早的发现血栓的存在。
试剂特点
D-Dimer只有液体型试剂
注意事项: 不同批号的试剂盒不能混合使用
PT采用对应批号、规格的复溶液 APTT、FIB、TT用相应规格的蒸馏水复溶 APTT试剂和反应试剂cacl2最好是同一批号的一起使用 FIB试剂和咪唑缓冲液最好是同一批号的一起使用
复溶后的试剂严禁冰冻 复溶后的质控血浆严禁冰冻
缓冲液、乳胶 凝集试剂
R1:210ul R2: 70ul
300T
谢谢!
FIB
凝血酶、咪唑 缓冲液
6x4ml 6x2ml 干粉/液体
R1:8x9ml R2:4x6ml 液体
50ul
6×2ml:240T 6×4ml:480T
密封:2-8C°,12个月 复溶后:2-8C°,5天 复溶后:18-25C°,24h
密封:2-8C°,12个月 开封后2-8C°,可稳定 28天
DDimer
冻干:6x4ml 6x2ml 液体:12×2ml 12×4ml 6x4ml 6x2ml 冻干/液体 12×2ml 12×4ml 冻干/液体 6x4ml 6x2ml 冻干/液体 R1:8x9ml R2:4x6ml
T3作业指导书

ElecsysT3采用竞争法原理和T3特异的多抗。由8-苯基-1-萘磺酸(ANS)释放的内源性T3与生物素化的T3衍生物竞争钌标记抗体上的结合位点。
13.参考文献
编写:审核:批准:
批准日期:年月日
10.分析性能
11.干扰因素
该方法不受黄疸(胆红素<35mg/dl)、溶血(血红蛋白<2.0g/dl)、脂血(脂质<1800mg/dl)和生物素<20ng/ml等干扰。
接受高剂量生物素(>5mg/天)治疗的病人,至少要等最后一次摄入生物素8小时后才能采血。
不受类风湿因子干扰(2000U/ml)。来之透析病人的标本也无干扰。26种常用药物经试验对本测定无干扰。
Elecsys1010或2010、e411分析仪所需耗品:
Elecsys系统缓冲液(ProCell)货号11662988
Elecsys测量池清洗液(CleanCell)货号11662970
Elecsys添加剂液(SysWash)货号11930346
Elecsys系统清洗液(SysClean)货号11298500
2.标本要求
血清:按标准常规方法采集。
血浆:肝素钠、锂、铵;EDTA-K3;柠檬酸盐;氟化钠/草酸钾抗凝均可。标本在2-8度可稳定7天,-20℃可稳定1个月。标本只能冻融1次。有沉淀的标本使用前需离心。不要使用加热灭活的标本。标本和质控品禁用叠氮钠防腐。
标本、定标液和质控品在测定前应预温到室温。
3.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和其他所需材料
R2:生物素化的T3(黑盖),1瓶,16ml。浓度3ng/ml,ANS 0.08mg/ml,磷酸缓冲液0.1mol/l,pH7.4。含防腐剂。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TT )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标本采集与处理]
用血凝试验专用1:9枸橼酸钠抗凝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轻摇抗凝。3000r/m离心10min,获乏血小板血浆。
[质量控制品]
STA血凝质控物两种。
[操作步骤]
(一),手工操作:
1.在试管内加入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ml,然后加入待检者(或正常对照) 1.8ml,混匀,高速离心,分离血浆。
XXXX医院
临床检验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6-05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TT )
版序:ABCD
页码:第1页,共2页
[检测原理]
在凝血酶作用下,待检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当待检血浆中抗凝物质增多时,凝血酶时间延长。
[试剂和仪器]
1,试剂:
凝血酶溶液。
2,仪器:
(1),秒表,塑料试管,塑料注射器。
3,启动分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
XXXX医院
临床检验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6-04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TT )
版序:ABCD
页码:第2页,共2页
[质量控制]
1,每天同步进行三种质控物检测,以控制室内检测质量,及时发现失控原因,并及时纠正。
2,参加室间质评工作,以使结果与全国水平一致。
3,每批试剂使用前必须应用标准品,质量控制品进行试剂评价。
4,为保证标本质量,统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血。
[参考范围]
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者为异常。
[临床意义]
1.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及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2.凝血酶时间缩短常见于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人抗凝血酶3(AT-III)

人抗凝血酶3(A T-III) 抗体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抗凝血酶3(AT-III)抗体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抗凝血酶3(A T-III) 抗体水平。
用纯化的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抗凝血酶3(A T-III)抗体,再与HRP 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 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抗凝血酶3(A T-III)抗体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抗凝血酶3(A T-III)抗体浓度。
试剂盒组成: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
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
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
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用。
“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

“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凝血功能是指人体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主要由血小板、凝血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等多种物质组成。
正常的凝血功能对于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和防止异常出血非常重要。
凝血功能常规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的常规检查方法。
下面将对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进行详细介绍。
一、凝血功能常规检测项目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INR是通过将PT值与国际标准化比率相乘得到的结果,用于调节仪器和试剂之间的差异。
延长的PT和INR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或者可能与抗凝药物使用相关。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能够检测凝血因子的活性和血浆的凝血酶原负荷。
延长的APTT可能与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相关。
3.凝血酶时间(TT):TT是衡量凝血系统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它是检测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常用于评估纤维蛋白原的生成速度和功能。
4.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活化功能: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小板功能的重要指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检测可以通过测定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物(如P-selectin)来进行。
二、凝血功能异常的结果解读1.延长的PT和INR: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是维生素K缺乏症和华法林类药物的服用。
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异常、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延长的APTT:可能与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有关,最常见的是因为因子VIII、IX、XI、XII的缺乏或功能异常。
其他潜在原因还包括华法林类药物的服用、DIC、肝功能异常等。
3.延长的TT:可能意味着纤维蛋白原的缺乏或功能异常,最常见的疾病是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障碍症等。
4.低血小板计数:可能与血小板功能异常、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止血试剂(Dade® Behring)使用手册PT凝血酶原时间一、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因子III(人胎盘的浸出液)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为PT。
它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筛选试验之一。
二、试剂:Thromborel S试剂,为人胎盘浸出液和Ca2+的混合试剂,试剂说明书中包含本试剂用在不同型号、不同方法学的仪器上的国际敏感度指数(ISI)。
试剂溶解时分别按包装用10ML或4.0ML的蒸馏水复溶。
三、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1000xg离心10分钟,血浆可在15-25℃保存4小时,在-20℃至少可以保存24小时。
四、操作步骤:SYSMEX的CA系列血凝仪采用的是散射光比浊,百分比检测,监测样品凝集开始到凝集完全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50%凝集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1、将PT的试剂按照说明溶解好以后,放到确定的位置上。
2、将样本离心准备好以后,放到样本架上,样本架放到自动进样器上。
3、在屏幕上进入WORK LIST菜单,设好ID号,及要检测的项目,一切准备好便可按START开始。
五、注意事项:试剂溶解后,可在15℃放置8小时,2-8℃可保存5天。
复溶要充分,溶解后的试剂最好不要在低温冷冻保存。
六、参考值:PT 9-13秒七、临床意义:PT延长:先天性见于因子II、V、VII、X缺乏和无(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肝素、FDP、以及抗因子II、V、VII、X的抗体存在等情况。
PT缩短:见于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口服抗凝剂的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中国人INR在1.5~2.5用药较为安全和有效。
八、订货信息:Thromborel S凝血酶原 OUHP49 10*10MLThromborel S凝血酶原 OUHP29 10*4.0ML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在37℃下,以鞣花酸为激活剂活化凝血因子XII和XI,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提供凝血的催化表面,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贫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APTT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简便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一、试剂:Actin试剂(鞣花酸做为激活剂,磷脂为兔脑粉),及CaCl2试剂,试剂为液体不需复溶。
2-8℃可保存到效期。
二、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1000xg离心10分钟,血浆可在15-25℃保存4小时,在-20℃至少可以保存24小时。
三、操作步骤:SYSMEX的CA系列血凝仪采用的是散射光比浊,百分比检测,监测样品凝集开始到凝集完全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50%凝集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a) 将APTT的试剂和CaCl2放到确定的位置上。
b) 将样本离心准备好以后,放到样本架上,样本架放到自动进样器上。
c) 在屏幕上进入WORK LIST菜单,设好ID号,及要检测的项目,一切准备好便可按START开始。
四、注意事项:APTT试剂为液体试剂无需复溶,需要在2-8℃下保存,切勿冻存。
五、参考值:APTT 20-40秒六、临床意义:APTT延长:1、因子VIII、IX和XI血浆中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B及凝血因子XI缺乏症;因子VIII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血友病患者;2、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X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症、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血症等;3、纤溶活性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及循环血液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VIII或IX抗体,狼疮抗凝物质等。
APTT缩短:5、高凝状态,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6、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以及严重的灼伤等。
七、订货信息Acti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B4218-210*10MLActi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B4218-110*2.0MLCaCl2氯化钙 ORHO3710*15MLFBG纤维蛋白原测定一.原理: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根据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的原理。
以国际标准品为参比血浆制作标准曲线,用过量的凝血酶来测定血浆凝固时间,所得凝固时间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呈负相关,从而得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二.试剂:Thrombin试剂(凝血酶冻干品),1ml的蒸馏水复溶。
标准血浆,1ml的蒸馏水复溶。
Owen’s Buffer缓冲液,注意试剂是否结晶会影响结果。
三.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1000xg 离心10分钟,血浆可在15-25℃保存4小时,在-20℃至少可以保存24小时。
四.操作步骤:SYSMEX的CA系列血凝仪采用的是散色光比浊,百分比检测,监测样品凝集完全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50%凝集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1.将FBG试剂按照说明溶解好以后,放到确定的位置上。
2.将样本离心准备好后,放到样本架上,样本架放到自动进样器上。
3.在屏幕上进入WORK LIST菜单,设好ID号,以及要检测的项目,一切准备好后可按START开始。
五.注意事项:试剂溶解后,可在15℃放置10小时,2-8℃可放7天。
复溶要充分,复溶好的试剂可冷冻分装保存。
六.参考值:FBG:2-4g/l七.临床意义:FBG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BG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八.订货信息:纤维蛋白原试剂盒 B4233-15纤维蛋白原试剂(100NIH)B4233-25 10*1.0ML纤维蛋白原试剂(500NIH)B4233-27 10*5.0ML缓冲液B4234-25 10*15ML标准品ORKL13 6*1.0MLTT凝血酶时间一.原理:待测血浆加入标定的凝血酶溶液,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测定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待测血浆凝血酶时间。
二.试剂:Test Thrombin 试剂(凝血酶冻干品。
)。
试剂溶解时用TT特有的缓冲液以5ml复溶。
三.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1000xg 离心10分钟,血浆可在15-25℃保存4小时,在-20℃至少可以保存24小时。
四.操作步骤:SYSMEX的CA系列血凝仪采用的是散色光比浊,百分比检测,监测样品凝集完全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50%凝集时所对应的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1. 将TT试剂按照说明溶解好以后,放到确定的位置上。
2. 将样本离心准备好后,放到样本架上,样本架放到自动进样器上。
3. 在屏幕上进入WORK LIST菜单,设好ID号,以及要检测的项目,一切准备好后可按START开始。
五.注意事项:试剂溶解后,可在15℃放置10小时,2-8℃可放7天。
复溶要充分,复溶好的试剂可冷冻分装保存。
六.参考值:TT 14-21秒七.临床意义:TT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肝病,肾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FDP增多等疾病。
八.订货信息:TT凝血酶试剂 OWHM13 10*5.0ML抗凝血酶III检测(ATIII)一.原理:ATIII是血液凝固的一种主要抑制剂,其功能分析依赖于血浆中有肝素存在的情况下降低凝血酶活性的能力。
样本中的ATIII在肝素的存在下与未激活的凝血酶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剩余的凝血酶与试剂中的底物结合,在405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的变化。
以国际标准品为参比血浆作浓度与吸光度的曲线。
所测样本的吸光度将会根据曲线得到样本的浓度。
二. 试剂: Thrombin Reagent 6 X15ml (凝血酶试剂用15ml的缓冲液复溶)Substrate Reagent 6X3 ml (底物用3ml的去离子水复溶)Buffer Solution 1X100ml (缓冲液液体用于复溶凝血酶试剂)三. 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1000xg 离心15分钟,在60分钟以内分离血浆,分离血浆时用塑料吸头、且用塑料试管储存血浆。
分析血浆标本在2小时内完成;另外,冰冻保存,融化使用等。
四. 操作步骤:SYSMEX的CA系列血凝仪采用的是发色底物法来检测ATIII。
1. 将AT III试剂盒中所有试剂按照说明溶解好以后,放到确定的位置上。
4. 将样本离心准备好后,放到样本架上,样本架放到自动进样器上。
5. 在屏幕上进入WORK LIST菜单,设好ID号,以及要检测的项目,一切准备好后可按START开始。
五.注意事项:凝血酶试剂溶解后,使用时在15℃--25℃-孵育30分钟。
凝血酶试剂复溶后在原始瓶中可冰冻5次,底物可冰冻10次。
缓冲液2-8℃可保存6个月。
2-8℃凝血酶稳定4周。
底物稳定6周。
-20℃凝血酶可稳定3个月,底物6个月。
六. 参考值:ATIII 75—125%七. 临床意义:ATIII缺乏主要见于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败血症、肺栓塞、肾病综合症、中风及深静脉血栓等。
九.订货信息:AT-III(发色底物法)OWWR15500det质控N ORKE4110*1.0ML质控P OUPZ1710*1.0MLD二聚体检测--11、原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之一,继发纤溶的特有代谢物。
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包被于乳胶颗粒上,受检血浆中如果存在D二聚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乳胶颗粒发生聚集。
在575nm波长下,检测吸光度的变化,根据D二聚体浓度与吸光度植得到曲线。
之后仪器检测的吸光度,将对应标准曲线得到样本D二聚体的浓度。
2、试剂: D-Dimer Plus Reagent 6X4ml (用4ml D-Dimer PLUS容剂复溶)D-Dimer Plus accelerator 6X5ml (用5ml蒸馏水复溶)Reconstitution Medium 1X25ml (D-Dimer PLUS容剂)3、标本制备:9份静脉血加一份3.8g/dl(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立即混匀,3000xg 离心10分钟,血浆可在15-25℃保存4小时,在-20℃至少可以保存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