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润滑操作手册
油雾润滑加油

6、主油箱泄压,打开加油盖,向主油箱内注入规定润滑油到刻度200处。
7、上好主油箱加油盖,同时启动主油箱电加热器。
8、待显示器显示主油箱温度达到50℃时,打开主油箱出口阀,打开主油箱回油阀4#,打开主油箱风动阀门。
9、关闭辅助油箱风动阀门,关闭辅助油箱出口阀。
作业(业务)指导书
单位
联合二车间
项目名称
油雾润滑主机加油
编号
0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控制面板按F2,启动辅助油箱电加热器。
2、待显示器显示辅助油箱温度达到50℃时,打开辅助油箱出口阀1#,打开辅助油箱风动阀门。
3、控制面板按F2,关闭主油箱电加热器。
4、关闭主油箱风动阀门,关闭主油箱出口阀,关闭主油箱回油阀4#。
制作人:刘波审核:
10、关闭辅助油箱电加热器。
11、调节主油箱风压控制阀,将系统压力恢复到初始状态。
12、通过安全阀手动开关检查润滑油的雾化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实现从主油箱到辅油箱的切换工作。在辅油箱运行期间可以完成对主油箱的维修、加油等工作。然后再进行从辅油箱装置到主油箱装置的切换,系统又恢复为主油箱的工作状态。
17 Series微雾和油雾润滑器说明书

L1717 SeriesMicro-Fog and Oil-Fog Lubricators3/4", 1", 1 1/4"and 1 1/2"Port Sizes q All around (360°) visibility of the sight-feed domesimplifies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q Screw-on bowl reduces maintenance timeq Can be serviced without the use of tools or removalfrom the air lineq Flow sensor design provides a nearly constant oil/airratio over a wide range of air flowsUse Micro-Fog models in applications containing one or morepoints of lubricationUse Oil-Fog models to lubricate a single tool, cylinder, or other airdriven deviceTechnical DataFluid: Compressed airMaximum pressure: 17 bar (250 psig)Operating temperature*: -20°to +80°C (0°to +175°F)*Air supply must be dry enough to avoid ice formation at temperatures below +2°C (+35°F).Start point (minimum flow required for lubricator operation):3,8dm3/s (8 scfm) at 6,3 bar (90 psig) inlet pressureTypical flow with 6,3 bar (90 psig) inlet pressure and 0,5 bar(7psig) pressure drop:1" ports: 130 dm3/s (275 scfm)Nominal reservoir size:Standard:1 litre (1 quart US)Optional:0,5 litre (1 pint US)2 litre (2 quart US)8 litre (2 gallon US)20 litre (5 gallon US)Recommended lubricants: See page N/AL.8.900.935 Materials:Body: AluminumReservoir:0,5 litre (1 pint US), 1 litre (1 quart US):Aluminum2 litre (2 quart US) and larger: Steel*Reservoir sight glass: PyrexSight-feed dome:Standard: Transparent nylonOptional: Pyrex and aluminumElastomers: Neoprene and nitrile*The 8 and 20 litre (2 and 5 gallon) steel reservoirs are ASME rated according to the ASME Pressure Vessel Code, Section VIII Ordering InformationSee Ordering Information on the followingpages.Back to Selector PageTyp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Littleton)0,30,20,10P R E S S U R E D R O Pb a r d 543210 p s i d04080120160200dm 3/s AIR FLOW80160240320400scfm*Models listed in the order table must not be located downstream of frequently cycling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s. Order the optional bi-directional Oil-Fog Lubricator for use under such conditions.†Typical flow with 6,3 bar (90 psig) inlet pressure and a pressure drop of 0,5 bar (7 psig).*Only available with 3/4"and 1"port sizes.L17 Micro-Fog L17 Micro-Fog L17 Micro-Fog L17 Oil-FogMicro-Fog (Littleton) shown,Typical of Oil FogClosed bowl (Shipston)Manual drain (Shipston)Petcock drain (Littleton)2 litre (2 quart US) reservoir 8 litre (2 gallon US) reservoir 20 litre (5 gallon US) reservoirDimensions – mm (Inches)ReservoirA B ∅C 2 litre (2 quart US)(Littleton)333 (13.1)118 (4.63)137 (5.38)8 litre (2 gallon US)(Littleton)538 (21.2)159 (6.25)189 (7.44)8 litre (2 gallon US) (Shipston)*397 (15.6)252 (9.92)290 (11.4)20 litre (5 gallon US)(Littleton)614 (24.2)260 (10.3)291 (11.4)20 litre (5 gallon US)(Shipston)*509 (20.0)306 (12.1)344 (13.5)Accessories*Standard dome: 56 mm (2.22")Pyrex dome:69 mm (2.72")Wall BracketsService kit 5771-02 (Littleton), includes o-rings, seals and gaskets.Service kits L17-100M, L17-100(Shipston), include threaded cap, ball,o-rings, gaskets, screen, Micro-Fog or Oil-Fog sight dome assembly,filler plug and spring.Gasket kit (Shipston), includes o-rings, seals, gaskets and screen.Reservoir sight glass kits, include all o-rings, seals, glass, guard, and sight glass hardware.Service KitsItem TypePart Number Oil-Fog and Micro-Fog (Littleton)5771-02Service kit Micro-Fog (Shipston)L17-100M Oil-Fog (Shipston)L17-100Gasket kitMicro-Fog and Oil-Fog (Shipston)L17-GK 0,5 litre (1 pint US) (Shipston only)5872-99Reservoir sight glass kit 1 litre (1 quart US)2273-222 litre (2 quart US)2273-048 and 20 litre (2 and 5 gallon US)2274-01Replacement drainManual (Shipston)684-84Replacement drainPetcock684-016212-50, 6212-51 bracket.Use 8 mm (5/16") screws to mount bracket to wall.18-001-980, 18-001-981 brackets.Use 8 mm (5/16") screws to mount bracket to wall.18-001-056, 18-001-039 strap.Use 12 mm (1/2") screws to mount bracket to wall.*76 mm (3.00") for 18-001-056127 mm (5.00") for 18-001-039**225 mm (8.84") for 18-001-056330 mm (13.0") for18-001-039WarningThese products are intended for use in industrial compressed airsystems only. Do not use these products where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can exceed those listed under ‘Technical Data’.Before using these products with fluids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for non-industrial applications, life-support systems, or other applications not within published specifications, consult Norgren.Through misuse, age, or malfunction, components used in fluid power systems can fail in various modes. The system designer is warned to consider the failure modes of all component parts used in fluid powersystems and to provide adequate safeguards to prevent personal injury or damage to equipment in the event of such failure.System designers must provide a warning to end users in the system instructional manual if protection against a failure mode cannot be adequately provided.System designers and end users are cautioned to review specific warnings found in instruction sheets packed and shipped with these products.。
油雾润滑操作说明

五、日常巡检
(一)主机 1.日常巡检人员应经常检查电加热器和电气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报警灯是否异 常);润滑油温度、空气温度是否在工作范围之内;气源压力、油雾压力是否保 持稳定;设定的参数主要有:气温为50℃,油温为50℃,雾压为2-20KPa,气 压为0.1-0.7MPa。 2. 在日常巡检中要注意观察主油箱中油位,不能低于71mm。正常使用情况下, 每半个月加油一次,加油至液位读数为200mm,注意不能超过液位上限230mm。 3. 日常巡检人员应扳动主或辅油箱安全阀的扳手,观察油雾情况。 (二)油雾分配管道 1.完全型油雾润滑 (1)、配雾器:超过有机玻璃管1/2时,需要放油,长按配雾器放油推杆。 (2)、集油盒:超过视镜1/2时,需要放油,打开集油盒视镜下方球阀。 (3)、泵轴承温度测量:不超过65度。 (4)、油雾检测。
16
22
凝缩嘴5显示屏11放油口A17
23
集油盒
6
电源进口
12
A油箱液位计
18
24
三、系统组成
(一)油雾润滑主机 本油雾润滑主机主要由主油箱A、主油箱B、辅油箱、气加热箱、供气系统、 出雾管路、电气控制部分构成 (二)系统输送管道 压缩空气进入主、辅油箱的油雾发生器后产生油雾,油雾沿着系统管路传输, 经主管路,支管路分配到配雾器。 (三)油雾分配管路 油雾分配管道由流量控制阀、配雾器、凝缩嘴、转换接头、集油盒、油雾分 配管、卡套接头组成 配雾器:用于油雾的分配及观察,按动排油阀实现配雾器的排油。 凝缩嘴:安装在泵体注油口处,对油雾进行凝缩,从而保持均匀的雾状。 集油盒:泵体内残余的油雾和配雾器内的油通过集油盒进行收集。
油雾润滑装置操作说明
二联合
胡进旭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与维护手册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一、简述:LSC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能够产生、传输、并自动为工业机械和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等提供润滑油的集中润滑系统。
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其油雾发生器,它利用仪表风作为动力源,将润滑油雾化成直径为1~3微米的小油滴,产生的小油滴随仪表风通过分配管道网络到达各个润滑点,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油膜。
二、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基本组成。
整套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由IVT型油雾润滑主机、油雾输送及分配系统、被润滑机泵、残油收集系统组成。
IVT油雾润滑主机主要由主油雾发生器、辅助油雾发生器、自动补油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三、主油雾发生器启动:(一)接通入口气源1、打开控制柜背面的仪表风入口闸阀(此阀在设备投入使用后,不再调整);2、打开主油雾发生器的空气闭锁阀和油泵的空气闭锁阀;3、调整主油雾发生器和供油泵的空气压力调节旋钮。
(顺时针压力升高,反之降低。
)(二)接通主油雾发生器电源(三)接通电源后,控制系统会对主机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自检。
自检结束后,如果控制面板上没有显示报警信号,说明系统各项参数正常。
一般情况下,如果主机在停用一段时间案之后重新启动,自检结束后AIR TEMP(空气温度)和MIST DENSITY(油雾浓度)会显示报警,但通常在几分钟之后报警信号就会自动解除。
如果控制面板报警信号长时间不消除,参照“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显示和报警及报警信号消除”部分。
四、控制面板运行参数显示和报警信号消除1、 AIR TEMP(空气温度)按此键时显示进入油雾发生器的空气温度。
此参数由系统内部自动控制在设定值120℉/49℃。
(一般此报警信号在主机通电几分钟后会自动消除)2、 OIL LEVEL(大油箱液位)按此键时显示大量油储罐中的油储量,高油位报警出现是因为大油箱加油过多,此时需把排放阀打开放出一部分油,直到报警消除;低油位报警时,说明大油箱油量不够,需及时加油。
油雾润滑操作手册.

第二催化车间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第二催化车间2011年12月目录1产品用途2工作原理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4运行4.1运行前的准备4.2 运行油雾发生装置5辅油雾发生器5.1一般说明和应用5.2辅油雾发生器起动6维护检查6.1日常检查6.2每周检查6.3半年检查7故障原因及处理预案231产品用途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是一个产生、传送并自动向各种工业机械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链条和滑动表面提供润滑剂的集中润滑系统。
2工作原理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油雾发生器加热后使油液雾化(即产生一种像烟雾一样的干燥油雾),然后通过管道再经凝缩嘴使油雾重新凝聚成较大的油滴,送到需润滑的摩擦副,起到润滑效果。
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发生装置(去掉前门)4运行4.1运行前的准备4.1.1大油箱注油油雾发生器有一个大油箱。
在调试系统之前,大油箱必须用新鲜清洁的供油加满。
油可以直接通过供油软管从桶中或另一个4油源泵入。
a)打开前门。
核实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
排放阀的堵塞应安装并上紧。
b)大油箱油盖位于旋转式管路过滤器的右边。
松开并卸下注油盖并放在一边。
检查注油软管的端部是否有污染。
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管上的灰尘和沙粒。
将软管插入注油接头并充注大油箱。
监视油位计,不要过分充注。
如果注油时大油箱内有压力,可打开放气阀,排放大油箱内的空气。
c)一旦注油完成,关闭放气阀,拿开注油软管并重新安装注油盖。
盖只需用手牢固上紧。
油软管应揩干净并存放好以防污染。
将来会需要它重新充注油箱。
! 不要使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来旋开和上紧注油盖。
用手拧紧注油盖。
4.1.2起动油雾发生器前的准备起动前重新检查所有联接并保证上紧所有接头,且电气联接正确完好。
保证油雾分配器放气和排放正确安装。
核实用来维持气源的设备和系统处于正确工作状态而这些气源在装置空气入口接头处已接通。
4.2运行油雾发生装置起动油雾发生器非常简单且只需要几个启动的动作。
机泵油雾润滑及其操作说明

机泵油雾润滑及其操作说明一、润滑油雾的制备出胃1.确保机泵油雾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2.打开机泵油雾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雾发生器,使其开始工作。
3.调整润滑油雾发生器的工作压力,一般建议将其设置为0.8-1.2MPa。
4.根据所需的润滑油雾浓度,在润滑油雾发生器上调整比例调节器,确保润滑油雾的浓度更稳定。
二、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操作步骤1.启动机械设备之前,确保机泵油雾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检查系统中的润滑油雾发生器、润滑油雾输送管道等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确保机械设备的润滑部位已经安装好润滑油雾喷嘴,并且喷嘴的位置能够覆盖到所需润滑部位。
3.打开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发生器,使其开始工作。
4.根据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调整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浓度。
一般来说,轻型设备可以使用较低的润滑油雾浓度,而重型设备则需要更高的润滑油雾浓度。
5.检查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输送管道是否疏通,没有堵塞情况。
6.启动机械设备,开始运行。
在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润滑油雾喷嘴的工作情况,确保润滑油雾能够正常地喷洒到润滑部位。
7.定期检查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测量润滑部位的温度等方式来判断润滑效果。
三、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检查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润滑油雾发生器、润滑油雾输送管道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
2.定期清洗润滑油雾喷嘴,以确保其喷嘴正常工作。
喷嘴堵塞会严重影响机泵油雾润滑的效果。
3.定期更换机泵油雾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质量下降,影响润滑效果。
4.注意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运行环境。
避免系统受到水、杂质、灰尘等污染物的侵入。
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2010.01.10

LubriMist ○R 油雾发生器JD 型—220VAC 使用说明1. 简介及基本操作 大储油罐:向主油雾发生器储油罐补油补油泵主空气供应阀:给主油雾发生器供风辅助油雾发生系统主油雾供应阀辅助油雾供应阀辅助油雾发生器电源开关排凝阀:检查润滑油油质情况润滑油过滤器辅助空气供应阀图1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位远传空气压力调节器:调节风逆时针减小雾发生器油储罐补油电磁阀量,带水的话就应打开油罐底排空排水油雾主管压力表油箱加热器主油雾发生器电源开关隔膜按钮键台液晶显示屏:显示状态和报警图2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图3 油雾头:油雾发生器部件图分配器凝液收集罐分配器中存凝液时,往上按该按钮,排放凝液至凝液收集罐这些孔可接管至其它机泵轴承图4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 润滑油颜色,如果发黑,则轴承有磨损,应停泵检查备用泵轴承箱侧有油雾冒出,表示油雾润滑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则联系钳工检查图5 日常检查部位空气温度:通过空气加热器加热后的空气进入油雾发生器时的温度(0F或℃)高报:1400F(60℃)低报:1000F(38℃)正常:1200F(49℃)到1500F(65℃)便切断空气加热器油储罐液位:与玻璃板检查对照;玻璃液面计中的低液位标记下方1"处会低报警油雾压力:输出和分布到各机泵的油雾压力高报:30英寸水柱(75mbar)低报:10英寸水柱(25mbar)正常:20英寸水柱(50mbar)调节空气压力:显示供应到主油雾发生头的调节空气压力高报:65PSI(4.48bar)低报:10PSI(0.69bar)空气压力低于该值时,将不能产生油雾增加时间:显示减少清除:用来清除一个报警状态或在编程模式下返回到运行模式。
在纠正一个报警状态后按这个钮,按一次清除一个报警。
再次按清除键头顶状态灯由红色变为绿色。
确认或编辑日期油雾浓度:高报:90%低报:10%正常:50%设置各值的方法:按SET----按要设置的值按钮----按INC或DEC调节----ENTER确认----按CLEAR返回图5 油雾发生系统部件图2. 投用(1)引进净化风,先排空以保证清洁。
油雾润滑操作规程

机泵集中喷雾润滑系统操作法1概述:机泵采用美国LSC的油雾润滑技术。
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能够产生、传输、并自动为工业机械和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等提供润滑油的集中润滑系统。
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其油雾发生器,它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使润滑油成为(1~3微米)的小油滴。
产生的小油滴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分配管道网络到达机泵要求润滑的部位。
2机泵油雾润滑系统的基本组成:此系统由油雾发生系统、油雾分配管道网络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油雾发生系统是油雾润滑系统的核心部分。
油雾发生系统由动力供给系统、润滑油供给系统、油雾发生器系统、操作控制系统4部分组成。
动力供给系统是生成油雾并把油雾带到各个润滑部位的动力来源,其动力是净化风。
润滑油供给系统是向油雾发生系统提供润滑油,由大量油储罐、主油雾发生器储罐、辅助油雾发生器储罐三部分组成。
主油雾发生器储罐用油是通过一个自动供给系统从大量油储罐补给,辅助油雾发生器则需手动操作从大量油储罐供给。
油雾发生系统是把净化风和润滑油混合生成油雾。
操作控制系统则是把空气、油、油雾、各部件及其运行数据与微型控制面板总装在一起,以便提供精确、可靠的控制和监测。
3操作说明:3.1 加油:LubriMist®IVT油雾发生器有一个整体的75加仑(美制)(3.785*75=283.9升)供油油箱。
在调试系统之前,大油箱必须用新鲜清洁的油加满。
油可以直接通过供油软管从桶中或另一个油源泵入。
在往大油箱加油时应使用一个清洁的10微米油过滤器过滤。
3.1.1大油箱装油1)打开操作员隔间门。
确认大油箱、主油雾发生器油箱和辅助油雾发生器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
阀在其手柄顺时针旋转到底时关闭。
阀的排放塞应安装并上紧。
2)找出大油箱加油盖。
盖位于旋转安装的滤油器的右边。
松开并卸下加油盖并放在一边。
注意盖用一根链条联接至储罐以防放错地方。
3)检查加油软管的端部有无污染。
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上的灰尘和沙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催化车间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操作手册第二催化车间2011年12月目录1产品用途2工作原理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4运行4.1运行前的准备4.2 运行油雾发生装置5辅油雾发生器5.1一般说明和应用5.2辅油雾发生器起动6维护检查6.1日常检查6.2每周检查6.3半年检查7故障原因及处理预案21产品用途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是一个产生、传送并自动向各种工业机械设备中的轴承、齿轮箱、链条和滑动表面提供润滑剂的集中润滑系统。
2工作原理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通过油雾发生器加热后使油液雾化(即产生一种像烟雾一样的干燥油雾),然后通过管道再经凝缩嘴使油雾重新凝聚成较大的油滴,送到需润滑的摩擦副,起到润滑效果。
33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外形图机泵群油雾润滑系统发生装置(去掉前门)4运行4.1运行前的准备4.1.1大油箱注油油雾发生器有一个大油箱。
在调试系统之前,大油箱必须用新鲜清洁的供油加满。
油可以直接通过供油软管从桶中或另一个4油源泵入。
a)打开前门。
核实大油箱、主油箱和辅油箱的排放阀处于关闭位置。
排放阀的堵塞应安装并上紧。
b)大油箱油盖位于旋转式管路过滤器的右边。
松开并卸下注油盖并放在一边。
检查注油软管的端部是否有污染。
清除掉可能会在软管端管嘴中或管上的灰尘和沙粒。
将软管插入注油接头并充注大油箱。
监视油位计,不要过分充注。
如果注油时大油箱内有压力,可打开放气阀,排放大油箱内的空气。
c)一旦注油完成,关闭放气阀,拿开注油软管并重新安装注油盖。
盖只需用手牢固上紧。
油软管应揩干净并存放好以防污染。
将来会需要它重新充注油箱。
! 不要使用钳子或其他工具来旋开和上紧注油盖。
用手拧紧注油盖。
4.1.2起动油雾发生器前的准备起动前重新检查所有联接并保证上紧所有接头,且电气联接正确完好。
保证油雾分配器放气和排放正确安装。
核实用来维持气源的设备和系统处于正确工作状态而这些气源在装置空气入口接头处已接通。
4.2运行油雾发生装置起动油雾发生器非常简单且只需要几个启动的动作。
起动油雾发生器的步骤是:1)接通入口气源。
2)接通电源。
53)设定油雾压力。
这三个步骤进一步讨论如下:4.2.1接通入口气源4.2.1.1入口气源采用净化风,净化风第一道阀位于泵203斜上方管排(此阀常开),第二道阀位于油雾润滑控制柜西侧前。
打开第2道阀前放空吹扫后,打开第2道阀;4.2.1.2打开主路气源开关(顺时针将手柄转到底时阀打开)注意当气源打开时,油雾输出阀将自动动作。
主油雾发生器输出口将被打开。
油雾输出阀是气动的且无需操作员动作。
辅油雾发生器出口将被关闭。
4.2.1.3打开油泵气源开关(顺时针将手柄转到底时阀打开)。
4.2.1.4 调节油泵气源压力调节阀。
它位于油泵气源开关的正下方。
调节油泵气源压力至适当值(0.4Mpa左右),保证油泵有合适的供气压力。
4.2.2接通电源4.2.2.1接通电源之前,保证所有联接已牢固上紧且所有电气壳体和接头盒的盖已上紧。
一旦系统电源接通,液晶显示屏将显示当前系统状态。
4.2.2.2找出面板上方的主电源并通电。
油雾发生器配备有单独的主和辅电源开关。
4.2.2.3现在接通主电源。
当主油箱中油位低于120mm时,空气电磁阀将打开并起动油泵。
主油箱将开始注油。
主油箱中上升的油位可在主油箱液位计上监视。
当油位上升到主油箱低6油位线以上时,低油位报警将清除。
油位继续上升,直到它达到预设的运行控制油位开关为止(预设油位140mm)。
一旦油位升到正常工作油位,空气电磁阀就断电,风动油泵将停止工作。
4.2.3设定油雾压力在电源接通而没有空气通过系统时,主油雾发生器液晶显示屏指出下列报警条件:·工作压力·油雾压力·工作温度·油雾浓度此时,空气/油加热器是断电的。
在工作压力下限报警被清除之前加热器不会接通。
这是要保证通过空气加热器的气流要在加热元件通电前建立。
4.2.3.1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油雾压力”为零。
4.2.3.2从操作面板上,找出主路气源压力调节阀。
它位于主路油雾发生器空气开关的正下方。
要升高油雾压力,气源压力调节阀上的旋钮就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要降低油雾压力,逆时针方向转动旋钮。
空气工作压力在0.25MPa~0.35 MPa之间,在气源压力调节器调整后“油雾压力”监视油雾压力,油雾压力不要高于6KPa。
稳定一段时间。
待工作温度稳定在50℃时调整油雾压力至5KPa;调整油雾浓度至所需数值。
(五小时后再次调整油雾压力与油雾浓度。
)开始调整工作压力时,必须应先将工作压力调至0.05 MPa 并稳定10秒钟以上;再逐步调高工作压力。
当工作压力上升并7超过其低报警设定值时(0.25Mpa),工作压力报警将清除,而空气/油加热器通电。
气温将上升到正常的加热器控制设定值。
如果供气比低温设定值低,当气温上升至低报警设定值以上时低气温报警将清除。
一旦油雾压力被设定,主油雾发生器运行,油雾浓度读数将上升并清除低报警条件。
一旦所有报警清零而正常运行条件被维持,主油雾发生器投入正常运行方式。
一旦所有报警被清除,状态灯从故障(红色开/绿色关)复位到正常(红色关/绿色开)。
保证主油雾发生器柜门关闭且门闩固定在关闭位置。
5辅油雾发生器5.1一般说明和应用在对主油雾发生器执行保养和修理时,使用辅油雾发生器。
! 重要说明:该辅油雾发生器仅临时使用。
为了保证主油雾发生器例行保养或修理时油雾发生器正常运行,应在每个班次开始时进行检查辅油雾发生器,以保证机泵群正常润滑。
在机柜前面提供了油雾压力表和辅油箱油位计,以便一旦该装置投入运行,监视油雾压力和辅油箱油位。
辅油箱有排污阀,以在必要时排空和清洁辅油箱。
与主油雾发生器完全一样,该辅油雾发生器包括集成的空气/油加热器。
辅路控制显示屏位于面板斜上方。
辅油雾发生器装于机柜右侧。
辅油雾发生器雾化头上安装了一只显示工作压力的压力表,它指出正供给辅油雾发生器的工作压力,还提供了手动注油口。
8随着供气的调节,输出阀自动转接油雾输出口。
5.2辅油雾发生器起动仅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使用辅助油雾发生器。
5.2.1检查辅油箱油位和在必要时加油。
通常使用气动油泵从大油箱为辅油箱注油。
打开主、辅两个手动注油球阀并将它们保持在打开位置给辅油箱注油。
! 重要说明:应在为辅油箱注油以前切至辅油雾系统运行。
这样打开连接输出阀辅路的输出口,并且随着油注满辅油箱空间,辅油箱中的空气可以通过油雾输出口排出,防止辅油箱憋压。
这时还应保证辅油箱排污阀是关闭的和堵塞旋紧。
位于左侧的手动注油阀将净化风供给油泵作为动力;位于右侧的辅油箱手动注油阀打开泵到主或辅油箱的通路(此阀打开为辅油箱加油,关闭此阀为主油箱加油)。
油泵出来的油经过过滤器后充注到主或辅油箱。
在手动注油期间,利用液位计监视油位。
油箱应加注至约占整个油箱的2/3空间。
! 小心: 不得在辅油箱中加注过多的油。
应在油位上方保持空气空间,以用于油雾生成和油雾发生器与油雾出口之间的油雾流动。
油泵正常工作时,应保证油泵气源开关在打开位置。
顺时针方向旋转油路空气压力调节阀旋钮将提高泵速度。
逆时针方向旋转油路空气压力调节器旋钮将降低油泵速度,目前车间规定油泵气源开关后压力表压力为0.2-0.3Mpa。
说明:主油雾发生器和辅油雾发生器的切换91)切断主油雾发生器的电源。
2)切断主油雾发生器的气源。
关闭主路气源开关,接通辅助装置的辅路气源开关,油雾出口阀将动作,以关闭至主油雾发生器的油雾输出口。
4)接通辅路气源开关,给辅油雾发生器供气。
辅路气源开关必须在打开位置,旋转辅路气源压力调节阀调节旋钮将调节油雾压力。
顺时针方向旋转该旋钮将提高油雾压力。
逆时针方向旋转它将降低油雾压力。
在调整时监视油雾压力表。
正常的油雾压力设定值是5KPa。
5)接通辅油雾发生器的电源。
一旦完成辅助油雾发生器的调试,就观察辅路温控表检查空气油加热器的运行和设定值是否正确(50℃)。
操作一旦将辅助油雾发生器投入运行,就可以对主油雾发生器进行保养和修理。
应尽快地使主油雾发生器恢复运行。
如果辅助油雾发生器长期持续运行,就应监视它,以保持油位、空气温度和油雾压力。
由于消耗油,可以在运行期间再给辅油箱加注油,方法是将手动注油阀和辅油箱手动注油阀保持在打开位置,同时利用玻璃油位计监视上升的油位。
从辅助油雾发生器切换至主油雾发生器一旦主油雾发生器已经检修和修理完毕,就应使之恢复运行。
1)切断辅油雾发生器的电源。
102)切断至辅助油雾发生器的供气。
3)接通主路气源开关,给主油雾发生器供气4)接通主油雾发生器的电源!重要说明:主和辅助油雾发生器不得并联运行。
同时打开主和辅助油雾发生器的输出阀将可能导致油雾压力过高。
输出阀利用提供给主和辅助油雾发生器的供气和工作压力进行控制。
以下操作顺序的前提是两台油雾发生器的空气开关均已关闭和空气调压阀旋钮均在零位。
1)在主油雾发生器气源开关打开时,阀下游的空气压力信号升至供气压力设定值(1MPa最大值),空气压力加至输出阀主气缸下部,使阀头上移,从而打开通向主油雾发生器的油雾出口。
随着工作压力设定值的升高,空气压力被加至辅气缸的顶部,该气缸使阀头移向辅油雾发生器排放口,并且将阀头压在阀座上。
2)在辅油雾发生器工作时,供气压力打开辅油雾发生器排放的出口,而工作压力关闭至主油雾发生器的排出口。
3)如果无意中同时将主、辅油雾发生器的开关置于打开位置,由于供气压力高于工作压力,两个阀提动头均将上移至打开位置。
6 维护检查在石化企业保证油雾润滑系统稳定的不中断的运行是极其11重要的。
如果发生功能失常,早期检测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6.1日常检查操作员每日需对油雾发生器和被润滑系统进行检查。
除紧急情况外,油雾发生器不需要进行调整。
一旦安装和平衡了一个油雾系统,就会向若干润滑点提供稳定量的油雾。
油雾压力或工作压力(负载压力)对初始设定值的任何偏离均表示某个零部件发生了故障。
操作员每日检查步骤:a) 检查油雾压力是否5Kpa左右(设定值4-6Kpa)。
低压可能表明系统泄漏,分配器撤离系统或管线破损或有钳工在修泵等。
高压可能表明某油雾管堵塞。
压力骤增可能表明分配集管中存在不通畅或入口空气压力不稳定。
b) 检查工作压力和进气压力,该工作压力是预置的,不得为了调节油雾管压力而调整它。
(该压力调节应在车间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在工作压力低于0.07MPa时油雾发生器不能正常运行。
进气压力应比工作压力高约0.15MPa。
c) 检查空气温度设定值是否正确(设定值是50℃)。
d) 检查主油箱中的油位。
e) 检查装置是否泄漏,仪表是否破损,并在必要时修理。
6.2每周检查a) 检查所有的控制设定值。
12b) 清洁发生器机柜内部和排除所有的泄漏。
3)操作员维护检查6.3半年检查至少应每半年一次执行以下步骤,以帮助确保正常的系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