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概述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不含气体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甚至由负压变为正压,压缩肺脏,影响心脏回心血流,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

气胸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和医源性气胸。

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的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性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有无肺部原发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被定义为无肺部基础疾病,但该类患者常存在常规检查不易发现的肺疾病。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合并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囊性肺纤维化、肺肿瘤性疾病、肺感染性疾病(如肺脓肿、肺结核)、哮喘等肺部基础疾病。

抬举重物、咳嗽、喷嚏、屏气或高喊大笑等常为气胸的诱因。

航空、潜水作业,从高压环境突然进入低压环境时,也可发生气胸。

脏层胸膜破裂或胸膜粘连带撕裂,如其中的血管破裂还可形成自发性血气胸。

自发性气胸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以及胸腔内压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交通性和张力性气胸。

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肺萎缩后裂口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故胸膜腔内压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②交通性(开放性)气胸:破裂口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使破口持续开放,呼吸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在0cmH2O上下波动,抽气后可呈负压,但数分钟后压力又恢复到抽气前水平;③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膜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内压持续升高,使肺受压,纵隔移位,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胸膜腔内压在10~20cmH2O,抽气后可下降,但又迅速复升。

张力性气胸是一种需要紧急诊断和处理并会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常常需在无影像检查的情况下急诊穿刺排气或置管引流。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表现为张力性气胸比较罕见。

气胸的鉴别诊断

气胸的鉴别诊断

气胸的鉴别诊断
什么是气胸?
气胸是指气体在胸腔内异常聚集,导致肺部受压缩的一种疾病。

气胸通常分为
自发性气胸和创伤性气胸两种类型。

自发性气胸是指在无明显外伤或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发生,创伤性气胸则是由外伤引起的肺部气胸。

气胸的症状
气胸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咳嗽等。

患者呼吸时可能
会感觉到“皮肉”撕裂的疼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浅促或发绀等症状。

气胸的鉴别诊断
气胸在临床上往往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
方法:
1. 胸壁疼痛
气胸的胸痛通常是剧烈的、突发性的,与呼吸有关,伴随呼吸运动而加重。


之相比,胸壁肌肉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辐射范围较广。

2. 肺部听诊
气胸患者在肺部听诊时,可能听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实验室检查也可能显示
受影响的肺部无空气进入。

3. 影像检查
X射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X射线检查可以观察气胸时的肺部情况,CT更加敏感,可帮助医生确定气体在胸腔内的位置和数量。

4. 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是确诊气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穿刺可以抽出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进一步确诊气胸的类型和原因。

总结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及时进行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症状、肺部听诊、影像学检查和胸腔穿刺等方法,医生可以有效地诊断气胸,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内科学 第十一章 自发性气胸_PPT课件

内科学 第十一章 自发性气胸_PPT课件
自发性气胸: 1)原发性气胸 2)继发性气胸
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气胸是由于胸膜下微小疱或 肺大疱(pleural bleb)破裂所致。
继发性气胸常在肺或胸膜疾病的基 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 所致。邻近器官穿孔破入胸膜腔也 可引起。
PaO2↓
负压
肺失去膨胀能力
正压
V/Q ↓
血流量正常
保守治疗:
肺萎缩<25%,PaO2>70mmHg,症状轻者通 过卧床休息,胸膜腔内气体在7~10天内 自行吸收。间歇吸高浓度氧可使气体吸 收速度加快,缩短肺复张时间。
密切注意病情变化,症状加重及时处理; 抗炎对症处理。
排气疗法:
闭合性气胸:胸穿抽气,第一次抽气不 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交通性气胸: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 必要时加负压吸引;粘连带牵拉破裂口 不闭合,可行胸膜粘连带烙断术,促使 破裂口关闭。
张力性气胸:
病情危重,必须尽快排气:肋间隙插入消毒 针头;插入尾部扎上橡皮指套的注射针。
肋间插管水封瓶闭式引流,常规取锁骨中线 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导管固定后, 另一端置于水封瓶的水面下1~2cm;可负压 吸
有提重物、屏气、剧咳、用力过度等诱因,或有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病史;
发病突然,患侧胸部剧痛,气急、咳嗽,张力性气 胸者有烦躁不安、出汗,呼吸窘迫,严重可出现呼 吸循环衰竭;
气胸量较大时可出现气管向健侧偏移,患侧叩诊呈 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确诊并明确肺被压缩的程 度(以%表示)。
胸膜腔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密闭 腔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呈负压。
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胸膜腔 内积气,均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作者:黎智恒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6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2自发性气胸属于肺科急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常发生在年轻人群中,尤其是男性瘦长的人。

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还会损害肺部功能和威胁到生命。

下文针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进行详细介绍。

1 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主要是指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脏层胸膜破裂,或者是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疱、肺大疱自行破裂,引起的肺与支气管中空气进入到了胸膜腔。

该疾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人群,或者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患者。

该疾病属于急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时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治愈。

2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第一,呼吸困难。

患者在发作自发性气胸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程度和肺部被压缩的程度、发作过程、原有肺部功能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患者为年轻的,且呼吸功能正常的,不会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情况,即便是肺部被压缩超过百分之八十,也仅仅是在活动时感觉到胸闷。

如果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人,肺部只要是被轻度压缩,就会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情况。

此外,患者若是急性发作,也会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

而慢性发作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由于健侧肺脏可以进行代偿性的膨胀。

第二,胸痛。

自发性气胸发作时,经常会伴有尖锐行的刺痛与刀割痛,这和肺部被压缩程度、肺大疱突然破裂是没有关系的,有可能和壁层胸膜被牵连、胸膜腔中压力上升有关系。

患者疼痛的部位并不是固定的,有可能是胸部,也有可能是肩背和上腹部的放射。

如果存在明显的纵隔气肿,会持续发生胸骨后疼痛。

自发性气胸患者最为常见的一个主诉就是疼痛,并且属于轻度气胸的唯一症状。

第三,刺激性咳嗽。

根据临床显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的人,有时会存在刺激性咳嗽的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诊疗指南

自发性气胸诊疗指南

自发性气胸诊疗指南【临床表现】(一)原发病:肺病基础病变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脓肿、肺间质纤维化、胸膜粘连、肺大疱均可发生自发性气胸。

(二)诱因:抬举重物等用力动作或咳嗽、屏气、用力大便、大笑、剧烈运动、航空、潜水作业等。

睡眠中偶发。

(三)突发一侧胸痛,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咳。

张力性气胸病人表情紧张、胸闷,甚至心律失常、烦躁不安、发绀、冷汗、休克等,如不及时封住,常迅速导致死亡。

【体格检查】体检见呼吸频率增快,严重者可出现紫绀,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皮下气肿。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叩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X线检查是气胸诊断的必要条件,胸片上显示气胸线,线外侧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内侧为萎陷肺。

有的可见液平面。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胸部X线检查显示气胸征象是确诊依据。

【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气胸患者均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给予镇咳。

止痛等对症治疗。

如有感染存在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

一般感染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则需静脉给药。

二、排气治疗(一)闭合性气胸:观察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时,患者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此时卧床休息即可,不需排气。

也可吸氧治疗,以促进气体的吸收。

气胸较多时一般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次不超过1升。

(二)张力性气胸:1.应急排气:消毒针头从患侧肋间隙插入胸膜腔排气。

2.胸腔闭式引流。

(三)交通性气胸:脏层胸膜破损所致交通性气胸:1.积气量小且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胸腔闭式引流。

若呼吸困难明显或慢阻肺病人肺功能不全者,可酌情试用负压吸引。

2.壁层胸膜破损所致的交通性气胸:根据病人当时所在的现场条件,立即急救,尽快封闭胸腔创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

三、治疗原发病。

四、防治胸腔感染:选用适当抗菌药。

五、对症治疗:可镇痛、镇咳、祛痰、休息及营养支持疗法。

自发性气胸(胸外科)

自发性气胸(胸外科)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行肺大疱切除和/或胸膜固定术(ICD-9-CM-3:32.2和/或34.601,34.92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诱发因素:剧烈咳嗽、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等,也可无明显诱发因素。

2.临床症状:突发患侧胸痛、喘憋、呼吸困难,偶尔有干咳。

严重程度从轻微不适至严重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3.临床体征: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气胸在30%以上者,可出现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

4.辅助检查:胸片或胸部CT。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保守治疗:2.手术治疗:(1)复发性气胸;(2)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3)气胸合并胸腔出血者;(4)有效胸腔闭式引流72小时仍有大量气体溢出者;(5)患者从事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高空作业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J93.0-J93.1自发性气胸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此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超声心动图(60岁以上或伴有心血管疾病者);(2)肺功能、血气分析;(3)胸部CT。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

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钩藤
鉴别诊断
大的肺大泡与局限性气胸相似。 肺大泡和气胸通常都可见平直或凹向脏胸膜轮廓 但只有肺大泡典型的具有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减少复发。
方案: 保守治疗、排气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胸膜黏连术、并发症处理
钩藤
治疗
一、保守治疗 当肺被压缩面积<20%,单纯性、首发、无明显症状的闭合性气胸 一般7-14天可自行吸收 予鼻导管、面罩吸氧,常采用40%氧浓度,以加快胸腔内气体吸收,缩
并发症
1.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
原因:肺泡破裂溢出的气体进入肺间质,形成间质性肺气肿。肺间质 内气体沿血管鞘进入纵膈甚至颈部、脸部、胸部及腹部皮下组织。
张力性气胸或胸腔闭式引流置管后,气体可沿针孔或切开漏出。 处理: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吸收,但须预防感染。
吸入高浓度氧可促进吸收。 纵膈气肿张力过高可作锁骨上窝切开或穿刺排气治疗。
钩藤
男,68岁,3年前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自发性气胸。病人平时尽量避免用力,生怕再次发生气胸。 胸部CT显示双肺陈旧性肺结核,肺气肿,肺大疱形成。
钩藤
创伤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 多由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 • 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
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 • 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
气胸
XXXXXX XXX
XXX XXXXX
钩藤
胸膜腔
胸膜是覆盖在胸壁内面、膈肌上面、纵 隔两侧面和肺表面等部位的一层浆膜。 壁胸膜和脏胸膜,脏、壁两层胸膜间密 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称为胸膜腔。
钩藤
气胸
当各种原因导致胸膜破裂,气体 进入胸膜腔时,就形成了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SP)是指在无明显外伤或疾病的情况下,肺发生气胸。

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年轻的、身体健康的男性,尤其是吸烟者。

临床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病因和发病机制:(1)健康的人群基础肺结构的异常,如肺大疱、肺气囊肿等;(2)肺组织结构的遗传缺陷导致的肺泡破裂;(3)肺组织结构脆弱,容易受到外伤或剧烈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胸发生。

2.临床特点:(1)起病期:起病急骤,患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检时,可听到患侧胸廓相应的听诊区域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恢复期:气胸可自行吸收,也可经过治疗而逐渐消退。

气胸吸收后往往不会再发生。

但若复发,则可能会频繁地出现。

3.诊断:诊断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1)临床表现:主要有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肺野内的气体影响和胸腔积液。

更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CT扫描和胸腔镜检查。

4.治疗:(1)观察观察:对于轻微的气胸,可以采取观察观察的方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气胸是否自行吸收。

(2)积极治疗:对于较大范围的气胸、频繁复发的气胸或有明显症状的气胸,需要进行积极治疗。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术,将积气排出胸腔,使肺脏能够重新扩张。

总结起来,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是比较常见的胸科疾病,主要特点是年轻、健康的男性患者,以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治疗上,轻微气胸可观察观察,重度气胸需要积极进行胸腔引流。

希望通过以上的临床分析,能够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
诱发气胸的因素多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或用力大便等。

据统计
约50%~60%病例找不到明显诱因,有6%左右患者甚至在卧床休息时发病。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常由于肺尖部脏层胸膜下细小气肿疱(bleb)或肺大疱(bulla)破裂所致。

引起bleb的原因不清,它可能与肺泡先天性发育缺陷、细支气管炎、通气
失调、吸烟有关。

本类病例往往瘦高,有研究表明,其比正常者高5cm,体重轻11kg。

当人
体高度增加时,从肺底到肺尖胸腔内压力梯度大,因此在肺尖的肺泡扩张度大,产生bleb。

也可能有遗传因素,HLA单倍型A2β40即是一发病的危险因子。

二、临床表现
胸痛和呼吸困难是主要症状,约占64%。

症状轻重取决于气体进入胸腔的速度、肺被压缩的
程度、并发症、肺部的基础病等。

胸痛常是急性发作,局限于气胸侧。

呼吸困难常继发于胸
痛之后。

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气胸量成正比,但与肺的代偿功能有关。

张力性气胸时,呼吸困难极为严重,并有呼吸循环衰竭的表现。

少量气胸时,体征可阴性。

气胸达30%以上,患侧胸廓膨隆,肋间隙变宽,呼吸动度减弱,
触诊语颤消失,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心脏向健侧移位。

右侧气胸时干浊音界下移。

听诊呼
吸音减弱或消失。

大量气胸时,气管向对侧移位。

三、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往往可提示气胸的存在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可靠办法。

气胸的典型 X
线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与胸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

2.当病情危急,或条件不允许进行X线检查时,必要时可以用空针行诊断性穿刺,如抽到空
气即可确诊。

四、治疗
治疗的目的有两个:①排除胸腔内的气体;②减少复发的可能。

治疗原则包括卧床休息、
抽气、防止复发及预防并发症等。

(一)卧床休息
闭合性气胸肺被压缩在25%以下,患者常无症状,或轻微,不需抽气,卧床休息即可。

尽量
少说话,使肺活动减少,有利于气体吸收,单纯休息,每日可吸收胸腔内气体容积的 1.25%。

(二)高能浓度氧疗
在气胸时,吸高浓度氧可使气胸患者的气体吸收率提高4.2%。

其机制是提高血氧分压,使氮分压下降,从而增加胸腔与血液间的氮氧分压差,促使胸腔内的氮气自血液传递(氮一氧交换)加快肺复张。

(三)排气疗法
1 .胸膜腔穿刺术抽气适用于闭合性气胸,其他气胸的现场抢救和诊断。

方法:用气胸针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下区第4、第5、第6肋间,于皮肤消毒后直接刺入胸膜腔,随后
连接于50ml或100ml注射器或人工气胸机辅助抽气并测压,直到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为止。

每次抽气800~1000ml,或使胸膜腔内压在-2~4cmH2O为宜,隔日1次。

有些患者抽气量
已达1000ml,但无任何不适主诉,可继续谨慎抽气,当抽气达4000ml,且没有任何抵抗感,
应考虑肺未扩张,此时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常见并发症有抽气不慎时可刺破肺泡或肺大疱
而加重气胸。

本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仪器。

2.胸腔闭式引流术当肺压缩在50%以上,或胸腔穿刺抽气失败后,可采用本方法。

(1)定位:通常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插入引流管,局限性气胸或胸膜粘连者,应在X线透视下定位后插管。

选择质软、刺激性小、外径细、内径大的硅胶管作为引流管,用套管针插
入胸膜腔,拔除针芯,插入硅胶管,或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用血管钳分离软组织,将引流
管插入胸膜腔。

(2)引流类型:
1)水封瓶正压引流法:将引流瓶连接窗旁的单瓶水封正压连续排气装置,即水封瓶内的玻璃
管一端置入水下面1~2em,患者呼气时胸膜腔内正压,只要高于体外大气压1~2cmH2O,
就有气体排出。

本法适用于各类型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本方法平均4天(3~6天)可取
得成功。

2)持续负压引流法:本法使肺组织复张所需的时间短,开放性气胸及肺气肿并发气胸者效果
较好。

压力以调节管插入水中的深度表示,初为5cmH2O,以后可用8~12cmH2O。

过早、
过大的负压,会使破裂口重新张开,或发生复张后肺水肿。

待肺完全张开后,水封瓶内的液
面波动消失,肺呼吸音恢复,可再夹闭管24小时,摄呼气相胸片,证实气胸已经消失再拔管。

治疗中,若引流管显示水封瓶液面波动突然消失,患者气促加重,并出现皮下气肿,提
示导管阻塞,需重新换管。

3.胸膜粘连术50%的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可复发,为减少复发,在肋间插管引流至肺复张时,
可用硬化剂使胸膜粘连,硬化剂包括米帕林、滑石粉、自身血液、四环素、硝酸银等。

滑石
粉为使用最早、疗效肯定的传统治疗方法。

目前以在胸腔镜直视下撒滑石粉效果最佳。

笔者
曾用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直视下撒滑石粉治疗顽固性气胸,取得很好的疗效。

一般在胸膜
上喷2~4g可致胸膜固定。

其并发症很少,常见有胸痛和发热,胸痛较为剧烈,为滑石粉刺
激胸膜所致,大多在2~4天消失。

4.剖胸手术手术适应证:①经肋间插管引流5天仍持续有漏气;②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

参考文献
[1] 颜杰,36例自发性气胸诊断与治疗分析期刊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第03期.
[2] 赵东,李金永,自发性气胸40例诊断与治疗分析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年第
z2期.
[3] 郑得松,自发性气胸40例诊断与治疗分析期刊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