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听后感
梁祝听后感 汇总10篇

梁祝听后感汇总10篇【导语】梁祝听后感汇总10篇由***整理投稿精心介绍,我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照借鉴作用。
【目录】篇1:梁祝听后感篇2:梁祝听后感篇3:梁祝听后感篇4:梁祝听后感篇5:梁祝听后感篇6:梁祝听后感篇7:梁祝听后感篇8:梁祝听后感篇9:梁祝听后感篇10:梁祝听后感【正文】篇1:梁祝听后感很早就听闻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贞洁的感情故事,昨日夜晚,在网上赏识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内心就有了更多的感觉。
全曲采用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蝶,作为音乐的三个部分。
表现出青年男女的忠贞感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告、抗争。
前奏响起,在柔和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仿佛一只竹笛在自由歌唱着风和日丽,春色明朗,桃红柳绿的艳丽风景,既浑朴又不太光亮的音色,使我深深的沉醉在这样清丽的前奏旋律中。
忧如看见了各种鸟栖息在树枝上,呼朋引伴地发出洪亮的鸣喊声,湖水跟着细风涟漪起层层涟漪,我台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场景,它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中心,向人们解说了一个贞洁感情的真理。
只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熟习,但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联想,每一个音符忧如都经过了斜阳的点染,闪耀着清逸的光辉。
很快,主部经过连结部进入到副部主题,描绘的是粱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同学同乐的欢喜的心境,把人们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境界中,忧如也与粱山伯与祝英台共同分享着同窗之欢。
但是,仿佛凡事都有不测风云,老是这样甜尽苦来,梁祝长亭惜其余迷恋情形突地撞进了我的脑海中。
在四周林荫的小路上,两个年青人的手却迟迟不愿松开。
由于他们理解,这一松,就不理解何时才能重逢。
在他们的心中,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的感情不会中止,他们要为自我的感情负责。
激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分别,它以自己深沉浑朴的独到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马上到临,各种震竟有些痴了,心跟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
前奏旋律事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掉梁山伯后的惊恐不安与难过,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到临从前海洋上波浪汹涌的场面。
梁祝听后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精心整理梁祝听后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第1篇】我喜欢音乐,音乐可以让我的心情开朗。
以往我听音乐只是在那欣赏那乐器发出来的旋律和节奏,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音乐里面还有着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听了王一博老师的讲课后我才知道原来听一曲音乐里有这那么多的知识,上了几节课后我感,以前中,她停在梁山伯的陵前哭灵。
我在小提琴幽婉的乐声中听见了祝英台悲凉、凄惨的哭泣声;看见了那陵墓周围深邃、荒诞的景象。
突然一阵轰然巨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整首乐曲推向了最高潮。
瞬间像是烟云缭绕,两颗终于自由的心紧紧相连。
一曲终了,而我的思考却未停止。
我回想着曲中呈现的一幕幕,心情更加沉重起来。
【第2篇】听过梁祝凄美但是唯美的故事之后,料想没人不很欣慰的笑了。
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
人生最打的快事莫过于此咯。
我在想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哪个跟我特别要好,然后可能这些日子我抑制吧“他”至少。
的。
吧!吧。
的烦恼,可是我喜欢,我想我的亲爱的也同样享受。
即便女儿破坏了好事,可是我爱她,也爱她。
就是这样。
在和老婆一起哄完宝宝睡觉,我说“明晚,明晚哈,要不明天白天也行!”我的她娇嗔“就你不正经!”我甜蜜的笑着,我希望,我愿景的美丽人生就要这样,在外面再多的风雨再多的委屈我要在如家门前释然。
我要让妻子感觉每天都在和我恋爱,我要让女儿每天都缠着我,用妈妈的化妆品在我的脸颊留下最美丽的花脸。
【第3篇】很早就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纯洁的爱情故事,昨天晚上,在网上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心里就有了更多的感受。
全曲选用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蝶,作为音乐的三个部分。
不会中断,他们要为自己的爱情负责。
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它以自身深沉浑厚的独特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即将来临,各种震竟有些痴了,心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
前奏旋律过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
《梁祝》听后感范文(通用8篇)

《梁祝》听后感《梁祝》听后感范文(通用8篇)《梁祝》听后感篇1在本学期,我选取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
起初我选修这门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上课时会很简单,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
我的乐感很差,也不太懂得欣赏,能够说我对音乐是仅限于聆听而已。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情绪就会好很多。
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
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向引导着我们直接应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课上欣赏了几部很著名很优美的歌舞剧,像《猫》、《歌剧魅影》、《妈妈咪呀》,既欣赏了搞笑的故事情节,又欣赏到了优美动人的音乐。
在课后的时光,我自我查找了一些经典优美的音乐存储在手机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听听,音乐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因为你的情绪会跟着它而起伏。
欢快的音乐会令你很轻快愉悦,悲伤的曲调会让你忍不住陷入淡淡的忧伤。
激扬的音乐会让你充满奋斗的力量。
在我所听的音乐中,经常萦绕在我脑海中,最扣我心弦的还是经典的名曲——《梁祝》。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感情故事,在我国能够说是家喻户晓。
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和陈刚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的。
随后人们根据需要将它改成了古筝协奏曲、古筝独奏曲或者二胡独奏曲等版本。
梁祝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不仅仅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且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演绎版本中,我更偏爱小提琴版本的《梁祝》。
二胡版本的《梁祝》总是使我的情绪笼罩在无边无尽的哀怨、凄楚、悲凉的氛围当中。
《梁祝》听后感7篇

《梁祝》听后感7篇《梁祝》听后感7篇《梁祝》听后感1小时候就听说“梁祝”是人间难得的故事,但那时却不知道和所谓难得,带自己渐渐长大,才知道,那种难得就是真正的爱情,是人间难得爱情,直到上了这门音乐欣赏课才懂得:虽然梁祝的爱情故事是个悲剧,但是剧作者仍把希望留给人间,让他们双双化成蝴蝶,在温暖的阳光中飞舞,享受着爱情的愉悦,并且子孙繁衍,千古流传。
听着曲子,不由得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奇遇和感情所处,它们的故事的每个情节都那么真实感人,都让人觉得那才是人间最幸福的爱情,是人间最真挚的情感,听着这首曲子,我们的每个人都像是身处在其境,想不感动都很难,想不动情都很难,心随着曲子波动,思想随着曲子跳动,我们的感觉真的很冲动,很冲动,但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最终结果而可惜,而欣喜,可惜的是,多么完美的一对竟然最后难逃这一劫,最终还是双双死去;欣喜的是,这一对情侣最终死也死在了一块,他们不可以一起做人,就双双的华为了蝴蝶……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什么“化”成的是蝴蝶,而不是其他飞禽走兽或宠物呢?原因是,蝴蝶是我国传统的桔祥物,他象征着和平、自由、爱情和幸福,他代表着人们对于真爱的渴求和称颂。
人们喜欢蝴蝶,和平的环境是第一位。
在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____,人们哪有心情去欣赏美丽的蝴蝶!性命都旦夕不保,自由、爱情和幸福均无从谈起。
编写故事的人希望梁山伯和祝英台永远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自由和新生,享受爱情和幸福。
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自己的所爱双双化为蝴蝶,他们没有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寻到自己的真爱,所以他们宁肯分开人间选择死亡而寻找自己的爱情。
《梁祝》听后感2开场,一段优美的音乐,仿佛看见一副春回大地般的勃勃活力,使人感到一种欢快的美。
后面也是一段悠长又带一些笑语般的情节的故事。
下面有一段依依不舍的旋律,接着又再现了主题音乐,使人在情感上能进一步进步,一副优美的情调再次在大脑中感触到。
第二段是全曲的高潮,声响而震人心声,犹如在争吵,又仿佛在哭诉,在情感受其悲而怜其苦,不叫人不仔细的听。
越剧梁祝观后感850字

越剧梁祝观后感850字越剧梁祝观后感850字梁祝该剧讲述了一群书院学生将学堂闹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越剧梁祝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越剧梁祝观后感850字例1花瓣落,一曲幽怨诉情殇,夜风低咽,绿房深闺,悄,春又老,瑟瑟东风独自凉,小窗依旧,幽深巷陌,谁解幽思如许。
书声,蝶语,从琴弦上缓缓流出。
天上宫阙,一梦却不知今昔是何年……喜欢在静静的夜晚,把心情放飞在吹拂的微风里,任凭满天的星辰擦亮我暗淡的记忆。
闭上眼睛,聆听一曲《梁祝》。
乱花浅草,清风鸣蝉,枫叶菊花,银装素裹,四季袅袅绕指柔;高山流水,百鸟争鸣,千里婵娟,万里无云,只有仅仅几弦间。
有哪壶陈年佳酿比这曲子更醉人,又有哪一种情愫比这旋律更感人呢?当年琵琶霓裳,一曲博得江州司马青衫湿,如今琴音款款,一首引入泪沾襟。
喜欢《梁祝》是在很小的时候,总是跟着大人赶着场子去看电影《梁祝》,如今回想起来,那是一个多么经典的画面,双眼对视里,能够看到那不舍的爱恋,雨儿轻轻飘洒,天色幽幽暗淡,一个煽情潸然的分手季节,指尖从掌心里划过,心里一下子空空如也,最宝贵的东西不见了,生命的意义没有了。
当泪珠从眼睛里诞生的瞬间被强制的化成青烟,一个个午夜梦回里无数的缠绵遥远的成了前世的记忆……一幕幕的情景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梁祝》情结!多少的梦想,多少的许愿,多少的誓言,都在一个个白天和黑夜的轮换中淡淡抹去,风化了念想,风干了眼泪,人如果了没有念想,高寿百年又能够怎么样呢?徒然把生命延续,没有人知道你快乐,其实你也未曾真正快乐过。
激情燃烧的岁月是鲜活的生命,烈焰里飞舞着爱的精灵,就算三十六岁死去也胜过百年。
***深雨濛濛,廊桥遗梦千古幸哉?还是千古恨?在某个下雨的黄昏,电视里清脆的筝音,伴着雨声在耳边呢喃,心中那根小小的弦忽然共鸣,因为那流传千古的凄美绝伦的故事太熟悉了,彩蝶的双双飞舞仿佛从另一个世界翩然而至,时而嘈嘈切切,时而如泣如诉,幽怨动人,小雨沾衣欲湿,人已泪流满面,于是知道小小几弦能演绎出人间悲欢离合。
梁祝听后感500字左右范文

梁祝听后感500字左右范文还记得那天老师让我们欣赏《梁祝》,以前就如老师所说的就会听那段高潮部分根本就没在意那里面的内涵和动人的爱情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梁祝听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梁祝听后感(一):很早就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纯洁的爱情故事,昨天晚上,在网上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心里就有了更多的感受。
全曲选用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蝶,作为音乐的三个部分。
表现出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
前奏响起,在轻柔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好像一只竹笛在自由歌唱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秀丽景色,既浑厚又不太明亮的音色,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如此清丽的前奏旋律中。
仿佛看见了各种鸟栖息在树枝上,呼朋引伴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湖水随着微风荡漾起层层涟漪,我台在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场景,它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中心,向人们诠释了一个纯洁爱情的真谛。
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每一个音符仿佛都经过了夕阳的点染,闪烁着清逸的光芒。
很快,主部通过连接部进入到副部主题,描述的是粱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同学同乐的欢乐的心情,把人们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意境中,仿佛也与粱山伯与祝英台共同分享着同窗之欢。
但是,似乎凡事都有不测风云,总是这样甜尽苦来,梁祝长亭惜别的依恋情景突地撞进了我的脑海中。
在四处林荫的小道上,两个年轻人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松,就不知道何时才能重逢。
在他们的心中,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的爱情不会中断,他们要为自己的爱情负责。
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它以自身深沉浑厚的独特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即将来临,各种震竟有些痴了,心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
前奏旋律过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在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
音色随着猛烈的配音变得越来越厚重,使我的脑子一片混乱。
【精品文档】梁祝越剧观后感-实用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梁祝越剧观后感篇一:梁祝听后感课程小结我是很喜欢听歌的人,所以选了这节课,老师也很不负期望的放了很多种的歌曲,从古曲民谣到现代新曲,从美声到摇滚,各种各样的音乐,各式各样的故事以及音乐风格,用我自己的感官来说,有的喜欢,有的确实无法深刻理解。
但总的来说,开始是美好的,结果也是喜人的,我学会了从音乐背后来鉴赏音乐,更能理解作者的想法。
下面就以一首歌曲来体现这学期我所学到的鉴赏一首歌曲的方式。
作为一个女生,爱情是我们所向往的,喜欢看各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我听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且也经常听人说起有一首经典的小提琴作品《梁祝》,一直想听却没有机会。
很幸运在课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听后我的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凄婉的音乐一直在我的耳边徘徊,我仿佛看到,两只蝴蝶在我眼前翩翩起舞,飞向远方??从网上查资料我知道了这首歌共分为三个部分:相爱,抗婚,化蝶。
深刻的表现了古代封建主义下对婚姻的不公平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
前奏舒缓的响起,小提琴轻柔的向我们诉说着,它诉说着鸟语花香,风和日丽,略带低沉却不失跳跃的演奏,使我深深的陶醉在如此美妙的前奏旋律中。
阳光下一群小鸟呼朋引伴引吭高歌,清澈的湖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阵阵涟漪。
前奏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主旋律,向我们诠释了一个爱的真谛。
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我是第一次听到,却也是我听到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天籁,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空灵,闪耀着明亮的光辉。
很快,乐曲一个变换,进入副主题,通过音乐讲述了粱山伯与祝英台三年的同窗之情,细腻温柔的乐调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那种快乐,那种眷恋。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梁祝长亭惜别的依恋情景突兀的撞进了我的脑海中。
林荫小道里,两个年轻人紧握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
作文:梁祝观后感

作文:梁祝观后感梁祝观后感观看了京剧《梁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个经典故事的魅力和感人之处。
这部京剧作品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核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
京剧《梁祝》以其精湛的表演和优美的音乐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演员们通过精妙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声音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梁祝之间纯洁而不幸的爱情。
在剧中,祝英台化身为勇敢、聪明、善良的女子,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梁山伯的忠诚与深情也让人动容。
整个演出中,每一位演员都完美地诠释了自己所饰演角色的特点,使剧情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京剧的表演形式以及其中所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享受。
京剧的表演方式注重形态美和动态美的结合,通常有四种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唱指的是唱腔,念指的是念白,做指的是动作表演,打指的是武打动作。
这四个方面的完美融合使得京剧成为了一门集音乐、舞蹈、表演、戏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在《梁祝》中,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古老而独特的艺术之美。
《梁祝》的故事情节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梁山伯和祝英台在传统道德观念束缚下,追求真爱却最终以双双殉情告终的悲剧。
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命运的抗争感动着每个人的心灵。
观看完整场的表演后,我内心深处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激动。
通过观看京剧《梁祝》,我不仅欣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人类对真爱的追求和坚守的力量。
这部经典的作品将梁祝的爱情故事表达得深刻而动人,使我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京剧《梁祝》是一部充满了悲情和独特魅力的作品。
通过优美的表演、精湛的技巧、深邃的情感,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纯洁而坚定的爱情,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赞赏。
观看《梁祝》的一幕幕,一曲曲,让我痴迷其中,也深深体会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这场表演不仅是一次观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祝》听后感
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
起初我选修这门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上课时会很轻松,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
我的乐感很差,也不太懂得欣赏,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仅限于聆听而已。
但是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
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
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课上欣赏了几部很著名很优美的歌舞剧,像《猫》、《歌剧魅影》、《妈妈咪呀》,既欣赏了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欣赏到了优美动人的音乐。
在课后的时间,我自己查找了一些经典优美的音乐存储在手机里,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听听,音乐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因为你的心情会跟着它而起伏。
欢快的音乐会令你很轻快愉悦,悲伤的曲调会让你忍不住陷入淡淡的忧伤。
激扬的音乐会让你充满奋斗的力量。
在我所听的音乐中,经常萦绕在我脑海中,最扣我心弦的还是经典的名曲——《梁祝》。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和陈刚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的。
随后人们根据需要将它改成了古筝协奏曲、古筝独奏曲或者二胡独奏曲等版本。
梁祝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不仅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且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演绎版本中,我更偏爱小提琴版本的《梁祝》。
二胡版本的《梁祝》总是使我的情绪笼罩在无边无尽的哀怨、凄楚、悲凉的氛围当中。
也许是因着演奏乐器本身制作材料的缘故,又也许是受到想到二胡就会联系到《二泉映月》的心理作用的影响。
我觉得《梁祝》虽然是悲剧,但这个故事以及演绎这个故事的曲子的本意与其说是在表达它的凄婉悲情,不如说是在表达人们对忠贞于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希冀和追求。
细听《梁祝》可以感受到,根据故事的发展,乐曲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优美的旋律从小提琴中流淌而出,让你觉得仿佛置身于初春雨后蓝天白云,青草绿树,鸟语花香的美景当中。
一切都显得恬静而美好,这预示着梁祝二人即将开始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旋律瞬间加速,转为活泼欢快的回旋曲。
这一段描述的是梁祝二人在求学途中相遇,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和三年同读共玩的欢乐情景。
在跳跃的旋律中,我的心跳也跟着加速了,同时也体会到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日复一日
的交往中互相欣赏,以及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的爱慕之意。
当这一段回旋曲后,音乐又逐渐变得舒缓而哀伤,这里表现的是梁祝二人同窗三载长亭惜别的情景。
此时我感受到了梁祝的不舍和依恋,仿佛听到了他们絮絮地说着临别时刻的叮咛和相约再见时刻时祝英台内心的娇羞又期盼的情。
紧接着低沉的音响似乎在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
第三部分开始旋律变得沉重而充满紧张恐怖的气氛。
此时祝英台已回到家中,却得知自己已被许配给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英台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却以失败告终。
乐队的和小提琴的完美配合让祝英台惶惶不安的心情得以体现,同时也是对封建势力的强烈控诉。
随后,乐曲变得舒缓起来,同时也充满哀伤和无奈,如泣如诉。
这一段表现的是梁祝“楼台会”的情景,梁祝二人互诉衷肠,但无奈造化弄人,内心充满哀伤。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变的凄苦哀怨,将祝英台得知梁山伯病故后的极度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提琴的凄然之声就像祝英台此时的绝望、无力的哭泣和内心暗暗做好的打算。
接着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让人似乎看到了,祝英台毫不犹豫纵身投入坟墓的情景,看到了爱情的伟大。
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长笛以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回归于安详、宁静的气氛。
长笛美妙的旋律,结合竖琴的滑奏,把人们引入了天堂仙境。
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下,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令人难忘的爱情主题,仿佛化为彩蝶的梁、祝在鲜花丛中翩翩起舞,诉说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为了用心写好这篇文章,我听了很多遍《梁祝》。
经过一学期的音乐鉴赏课的熏陶,在老师边放音乐边指点的教学方式下,我渐渐学会了根据曲子里跌宕起伏的调子去判断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心去聆听去想象。
对我来说,音乐是一门语言,它既可以表达想法,也可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懂得鉴赏的人,必定要用心去听。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
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