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效果评定表

合集下载

麻醉效果评定个案表

麻醉效果评定个案表
天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麻醉效果评定表
日期: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
效果评级
I级
n级
川级
"级
诱导期
麻醉诱导平稳、
麻醉诱导时稍有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
无躁动、无呛咳
呛咳和血流动力
插管有呛咳、躁动,血
及血液动力学的
学的改变
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
变化,插管顺利
反应强烈
无损伤

维持期
麻醉维持期深浅
麻醉维持期深度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

适度,既无明显
掌握不够熟练,
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

的应急反应,又
血液动力学有改
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

无呼吸循环的抑
变,肌松尚可,
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
制,肌松良好,
配合手术欠理想
良,配合手术勉强。
为手术提供良好
的条件
麻醉结
麻醉结束,苏醒
麻醉结束缝皮时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
他麻醉方
为手术提供良好
肌松欠佳,有内
动,辅助用药后,情况
法,才能完
条件,心肺功能
脏牵引痛,需用
有改善,但不够理想,
成手术
和血流动力学保
镇静剂,血流动
勉强完成手术
持相对稳定
力学有波动。(非
病情所致)
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完善,
阻滞范围欠完
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
麻醉失败,
病人无痛、安静,
善,肌松效果欠
较明显,肌松效果较

期平稳,既没有
病人略有躁动,
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
过早或过迟苏

麻醉效果评定表、流程、定期评价

麻醉效果评定表、流程、定期评价
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
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椎管内麻醉
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非病情所致)
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麻醉结束
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效果评定表(麻醉科科内存档)
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住院号: 手术名称:
效果评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全身麻醉
诱导期
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维持期
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表(麻醉科)

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表(麻醉科)
查看麻醉科讨论记录
6
4、4、麻醉前知情同意
5
□有制度与流程规定麻醉前由麻醉医师与患方进行充分沟通。
查看资料与科室随访患者,了解制度执行情况
1
□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说明所选的麻醉方案及术后镇痛风险,益处和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说明与沟通的结果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查看病历之麻醉沟通记录
2
□签署麻醉知情同意文件存放在病历中
□总结,每月活动1次;
□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每月有完整的记录,每季度有分析);
□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
查阅科室资料和记录
4
□定期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
□使医护人员能知晓、掌握并执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
□人员岗位职责;
□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常规。
查看制度和培训记录
4
□定期开展麻醉质量评价;
查看麻醉记录单
4
6、有麻醉后复苏室,管理措施到位,规范的全程监测,防范麻醉并发症的措施到位。
20
□复苏室床位要配备抢救用药及必需设备并有定期检查安全精确性记录
查看相应记录单
4
□麻醉复苏室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具有专业技术的医护人员;
□有定期考核培训记录。
查看科室人员构架图及培训考核记录
4
□有复苏室入、出室标准与交接程序;
15
□有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流程,并有相关记录;
□麻醉师手术前一日访视患者(评估病情、制订合理的麻醉方案、参与疑难危重手术病人的术前讨论)。
查看相关资料
3
□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行麻醉风险评估;
□制定麻醉计划或方案。
查看手术病历-麻醉记录
6
□对高风险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前讨论。

拜糖平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拜糖平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拜糖平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杨雪平戴晓金(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目的分析拜糖平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

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拜糖平组给予降糖药物拜糖平进行治疗,比较2组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空腹状态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拜糖平组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P <0.05);拜糖平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的时间均短于二甲双胍组(P <0.05)。

干预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近(P >0.05);干预后,拜糖平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二甲双胍组(P <0.05)。

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均各有1例恶心、呕吐和胃肠胀气。

结论拜糖平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起效快,可更好地降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拜糖平二甲双胍临床效果DOI :10.19435/j.1672-1721.2018.11.015糖尿病是常见内分泌疾病,也是常见慢性病,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严重代谢紊乱,并引发多器官、多组织进行性病变和多脏器功能衰退,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病死率。

目前,选择合理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研究重点[1]。

本文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拜糖平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摘要:目的:对比评价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时限:2019年8月-2020年8月,观察对象:8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病例样本,以电脑Excel表格将观察对象分组,40例入对比组(芬太尼)、40例入研究组(舒芬太尼),比较麻醉临床效果。

结果:拔管前,两组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拔管后,研究组血压、心率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睁眼、呼吸以及定向力)均短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5.00%与22.50%)(P<0.05)。

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就芬太尼、舒芬太尼而言,应用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更优,表现在对血管反应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等方面,因此,可将舒芬太尼作为推荐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舒芬太尼;芬太尼;麻醉效果引言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为疾病典型症状,同时,还可伴有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常见表现,目前,临床对于子宫肌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麻醉方案是手术治疗重要环节,麻醉效果是保证和提升手术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选择有效、安全麻醉方案对患者意义重大[1]。

本文以8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病例样本为观察对象,采取不同麻醉方案,比较麻醉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时限:2019年8月-2020年8月,观察对象:8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病例样本,以电脑Excel表格将观察对象分组,40例入对比组:年龄25~55岁,均值数(40.1±12.5)岁;40例入研究组:年龄26~55岁,均值数(40.5±12.6)岁;入组样本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指南与标准[2],具有手术治疗指征、耐受性[3],对研究选用药物无既往过敏史、禁忌症,统计分析2组样本一般资料,P>0.05,研究有意义。

心功能分级及麻醉处理

心功能分级及麻醉处理

3.维持正常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液体超负荷导致的左室过度扩张会增加收缩期室壁压力及心肌氧耗。中心静脉 压力及肺动脉压力监测都可用来评估左室容积,但这些监测手段也有其局限性。
4.充足的动脉血氧含量 维持正常以上的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脉搏血氧仪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监测)、血红蛋白含量(≥80g/L),将最大程度的提高冠状动脉血氧含量。 5.正常体温 围术期应避免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促进组织释放氧。低体温的不良反应如寒颤将增加心肌氧耗, 有导致心肌缺血的风险。
Ⅰ级: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 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 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 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 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 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1994,AHA对N的补充 根据 ECG,运动负荷试验,X-ray,心 超,放射学显像等客观检查结果 进行第二类分级。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1级:心功能不全 能胜任一般日常劳动,但 稍 重体力劳动即有心悸、气急
或优秀的FC(≥4METs),无需进一步评估即可进行手术。
步骤⑥:如果患者FC较差(<4METs=或未知,临床医师应咨询患者和围术期团队,以明确进一步的检测是否会影响患者手
术决策和围术期管理[如选择原来的手术或术前需要接受冠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GB )或经皮冠脉介入手 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的治疗]。如果有影响,可行药物负荷试验。对于FC未知的患者,也可行运动负荷 试验。如果负荷试验结果异常,可根据结果的异常程度,考虑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手术;之后患者可在GDMT 下进行手术,也 可考虑替代治疗,如无创治疗(如癌症的射频治疗)或对症治疗。如果负荷试验结果正常,可根据GDMT 进行手术。

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 药物与临床研究 ·162020年 第24期评价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陈史伟1 张接玫11.西昌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摘 要:目的: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以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方法:在研究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和镇痛;对照组患者则采取芬太尼进行麻醉,之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

结果:通过利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及麻醉,取得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过程中,要注重对舒芬太尼进行有效地应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以做好患者治疗工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麻醉效果;应用价值前言:相对于传统的芬太尼麻醉和镇痛而言,舒芬太尼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物中的一种,在临床麻醉及镇痛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对于促进患者手术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对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及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把握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做好临床推广及实践应用。

现就本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评价舒芬太尼应用效果及价值过程中,选择了我院全身麻醉患者共计42例,并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1例。

观察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11例,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6±1.58)岁。

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为12例,女性患者为9例,患者的年龄在20——7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5.21±1.59)岁。

麻醉常用术后疼痛分级评估表

麻醉常用术后疼痛分级评估表
麻醉常用术 后疼痛分级 评估表
术后疼痛的分级
▪ 0 级 (无痛) : 病人咳嗽时切口疼痛。 ▪ 1 级 (轻痛) : 轻度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咳嗽时感受切口轻度痛,但仍能有效的咳嗽。 ▪ 2 级 (中痛): 中度持续的疼痛,睡眠受干扰,需用镇静药;病人不愿咳
嗽,怕轻微振动,切口中度疼痛。 ▪ 3 级 (重痛): 强烈持续的剧烈疼痛,睡眠受到严重干扰,需用镇痛
“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 相应的位置,由医师确定其分值。
疼痛强度评估方法
疼痛强度评估方法
(二)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 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等级,由患者指
认,“0”为无痛,“无0”为最剧烈疼痛,4以下为轻度痛(疼痛不影 响睡眠),4~6为中度痛,7以上为重度痛(疼痛导致不能睡眠 或从睡眠中痛醒)。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5、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尿道及膀胱肌运动力减弱,引起尿潴留。 6、对骨骼、肌肉和周围血管的影响:肌张力增加,肌肉痉挛,限制机体活动; 促发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 7、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的影响: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增强,引发术后高凝状态 及免疫炎性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和分解代谢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合 成代谢性激素分泌降低;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 8、对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可导致焦虑、恐惧、无助、忧郁、不满、过度敏感、 挫折、沮丧;也可造成家属恐慌、手足无措的感觉。 9、睡眠障碍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影响。
谢谢观看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二)长期不利影响 1、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2、术后长期疼痛(持续1年以上)是心理、精神改变的风险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麻醉结束
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无并发症
出现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产生严重并症
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有无并发症
麻醉效果评定表(麻醉科科内存档)
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住院号: 手术名称:
效果评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全身麻醉
诱导期
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维持期
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
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椎管内麻醉
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非病情所致)
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