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二首白居易

合集下载

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

部编一年级下册12.《古诗二首》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简介
作家名片: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 人,一生作诗二万多首。字廷秀,吉水(今 属江西)人。与范成大、尤袤(mào)、陆 游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自成一 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 市徐公店》等。
选择
这首诗描写的是( 夏天 )的事情。 春天 夏天 秋艇 偷采而归
偷采白莲回
暴露行迹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天真无邪 淳朴可爱
主旨概括
《池上》描绘的是小 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达 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 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shǒu
部首
首 首都 首相
cǎi
采 神采 采花 采办
毕 竟西 湖六 月 中,风 光 不与四 时 同。
jiē tiān lián yè wú qiónɡ bì yìnɡ rì hé huā bié yànɡ hónɡ
接 天 莲 叶无 穷 碧,映日荷 花 别 样 红。
读一读,记一记。 泉水 清泉 流水 水流
荷花 荷叶 踪迹 足迹
泉眼无声惜细流,
泉水的出口 爱惜 细小的流水
树阴照水爱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泉眼:泉水的出口
小荷才露尖尖角,
刚刚出水的嫩荷叶 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儿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
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的流淌 。树荫倒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 风光。荷叶才在水面上露出尖尖的小角。早 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
读读诗,想想小池里有些什么?
图上有什么?
蜻蜓
泉水
荷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池上 古诗二首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池上 古诗二首


读诗句 明诗意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艇 指比较轻便的船 :偷 指背着(家人) 白:莲:指的是白莲子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踪迹
浮萍
解: 知道 踪迹:指被船划开的浮萍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

_____是_____留下的踪迹。
课堂小结
诗人白居易通过短短四句诗二十个字便刻画出 了一个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小娃娃”形象,让 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童真童趣的美好。

池上 六 单 元 课 文 四
一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解诗题 知诗人
池上 :荷花池塘里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 846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 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 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 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古诗二首
池上
一年级下册
资料链接
白居易:字乐天,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 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我会认
shǒu
上下结构
首都
我会写
cǎiLeabharlann 上下结构采摘采花
我会写
妈妈要去果园里采摘草莓。
我会认
shǒu zōng jì fú píng
首踪 迹 浮 萍
池上 xiǎo wá chēnɡ 小娃 撑 tōu cǎi bái 偷 采白莲 bù jiě cánɡ 不 解藏 fú pínɡ yí 浮 萍一
xiǎo tǐnɡ 小 艇, lián huí 回。 zōnɡ jì 踪 迹, dào kāi 道 开。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作者白居易简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作者白居易简介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作者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哪《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白居易生平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

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

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

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还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做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应驱逐出京。

3古诗二首(池上、所见)

3古诗二首(池上、所见)

对酒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贫随富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在短如电光石火般的短暂人生中,能有多少光 阴可用?在小如蜗牛角般的狭小空间内,能有多大 世界可争?在短暂的人生中,应好好享受美好的生 活,而不应费尽心机,把时间花在争名夺利之上。
小娃/撑小艇,
-︱ ︱不解/藏踪迹,
- — ︱︱ —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只见池塘里,
水波闪烁,莲蓬 玉立,清香扑鼻。
• 小娃撑着船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厌倦了官场的是是非非,挂了太 子少傅这么个虚职。晚年,他淡泊名利,选 择洛阳龙门香山寺这一风水绝佳处,作为自 己的归隐之地,从此自号“香山居士”。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作者白居易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作者白居易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作者白居易相关资料俗人白居易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虽然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但因为它与白居易的名字和诗作结合得如此生动和紧密,所以仍然会流传下去。

故事说,少年诗人白居易初入长安,向前辈诗人大名士顾况投呈自己的诗卷。

这种行为在唐代非常盛行,被称为干谒,是一种迅速建立知名度跻身文坛和官场的有效方式。

顾况听到白居易的名字,便玩笑说:长安米价很贵,居之不易呵。

但是,看到白诗中有“野火烧不尽”的句子,便大为叹服,改口说:写得出这种诗文的人,居长安也容易呵,刚才不过戏言耳。

后人已经考证总结,顾况与白居易没有见面的机会。

就这首诗而言,虽然著名,却并不尽美。

全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五六两句是同义反复,犯了“合掌”的毛病。

七八两句是点出送别的主题,单取前四句,应该是一首极好的五绝。

以后面的意思推断,“枯荣”“野火”春风“是安慰鼓励,被送的或者是个不第的文人不如意的公子。

但是,因为”野火“”春风“两句本身具有的广大的包容性,蕴涵顽强生机、坚韧意志,等等象征意义,便具独立的超越性的传诵价值。

使白居易确立其文学史地位的,是他的诗歌理念和诗歌实践上的通俗与艳丽。

白居易分自己的诗为四大类:讽喻诗、闲适诗和感伤诗,以及杂律诗。

杂律诗是以体裁分,依照诗作的内容,完全可以纳入到前三类中间去。

讽喻诗,是批判现实的社会题材的诗,是表达他的”兼济之志“的,是期望干预生活的作品,最能体现白居易的诗歌理想。

总括他的文学思想,就是他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讽喻诗代表作有《秦中吟》十首一组,和《新乐府》五十首更大一组。

”新乐府“以杜甫为渊源,以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为先声,因李绅作《新题乐府二十首》而命名。

白居易最要好的诗友元稹步李绅的韵唱和二十首,白居易又响应元稹作五十首,李绅之作已失传,元稹之作眼高手低,而以白居易的诗作最为成熟,所以白居易便是这场运动的统领者。

一下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一下语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自由读读 这首诗。
池上
细读。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zōnɡ

踪迹


痕迹


漂浮
pínɡ

浮萍


一种植物,在水面浮生,叶状体扁平 而小,青绿色,大都一大片一大片地 生长。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一个 天真顽皮 的 小娃娃,
突出了童 心 、童 真 、童 趣 。
字词学习
shǒu

shǒu shì 首饰
shǒu xiān 首先
笔顺:
造句:妈妈新买的首饰十分耀眼夺目。
cǎi

cǎi zhāi 采摘
cǎi jí 采集
笔顺:
造句:星期天,我去果园里采摘了一些水果。
首采
假如,我们就是那个撑船的小 娃娃,记录下你看到的、想到的情景 吧!
荷花 荷叶 踪迹 足迹
老师指导:这些词语都是本文所学的生字组成的 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记住它们。
课文解读
小池
泉水的出口。
[宋]杨万里
爱惜。细小的水流 晴天柔和的风光。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站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主要描写了什么?
知识备查
白莲
白莲子颗大粒圆,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润,
微甘而鲜的风味,既可做糕点配料,也可拌银耳、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古诗二首—暮江吟》课文解读

北师小学语文四上第二单元《古诗二首—暮江吟》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这首七言绝句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在前往杭州赴任途中所写,展现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残阳:夕阳,即将西沉的红日。

铺:铺展,形容“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情景,“铺”字很形象,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瑟瑟:在诗中形容江水的碧绿。

“瑟瑟”本意形容轻微的声音或微微颤抖,而在诗中,由于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夕阳斜射下,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因此也可直接解释为碧绿。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把精巧的弯弓。

可怜:可爱。

似:好像。

12..古诗二首

12..古诗二首
无数
shù
树木
树荫 大树
果树 树叶
ài
喜爱
关爱
爱心 爱护
爱好
jiān 尖尖 笔尖 山尖 尖刀
jiǎo 尖角 三角 羊角 角落
读一读,记一记
泉水 流水
清泉 水流
荷花 踪迹
荷叶 足迹
quán
泉眼
晴天
柔和 细流
liú
róu诗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 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偷采了几个莲蓬回来。 他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 船驶过,水面上密密的浮萍划出了一道水痕,已经泄露 了他的踪迹。
这首诗表现了这个孩子天真活泼、
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
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诗。
小池
(宋) 杨万里
quán xī
泉眼无声惜细流,
yīn qí ng róu lù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会读
树荫
qíng
yīn
爱惜


quán
泉眼
晴天
柔和 细流
liú
róu
露出 尖尖角
jiǎo
小池
chí
我会读
chí xī
yīn qí ng
可爱淘气的样子。
诗 意
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的流淌。
树荫倒映在水面,像是喜爱这晴天柔和的
风光。
水面上的嫩荷叶才露出尖尖的小角。 早有蜻蜓飞来,停歇在它上面。
浮 泉 踪 爱 荫 萍 首 角 柔 露 惜 荷 莲

shǒu
一首 部首 首都 首先

cǎi

采花 采蜜 采莲 采果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的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才盛放。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