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跌倒是一种突发的,不由自主的体位改变,导致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 双脚)意外“触及地面”,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 分为以下两类: ① 从一个水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 ② 同一平面的跌倒
/ CONTENTS
1 跌倒基本要求 2 跌倒风险评估 3 跌倒预防措施
大便/小便失禁,且紧急和频繁的排泄
07
肌力、平衡及步态异常
08
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如镇痛药、抗惊厥药、降压利 尿剂、催眠药、泻药、镇静剂和精神类药)
跌倒风险等级
跌倒低风险 跌倒中风险
跌倒高风险
跌倒风险临床判定法
患者情况
昏迷或完全瘫痪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 ----过去24小时内曾有手术镇静史 ----使用2种以上高跌倒风险药物
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orse Fall Scale)
项目 跌倒史
超过一个疾病诊断
使用助行器具
评分标准 无 有 无 有 没有需要/卧床休息/坐轮椅/护士帮助
分值 0 25 0 15 0
拐杖/手杖/助行器
15
依扶家具
30
静脉输液
否
0
是
20
步态
正常/卧床休息/轮椅
0
虚弱
10
受损
20
精神状态
正确评估自我能力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
主讲人:xxx 时间:20xx
根据文献报告指出,住院患者跌倒占意外 事件的40%,患者常因行动不便、身体虚 弱或意识不清跌倒而造成伤害;除了导致 住院天数延长及医疗费用的增加外,同时 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
跌倒的定义
住院患者病情风险评估表

擅自离院风险评估
1.既往有出走史
2.否认有病,且住院依从性差或有意识障碍,无目的走串
3.不安心住院,有企图出走念头或意图
4.近一周内有企图出走行为
四、
健康
风险
评估
1.拒食或无法合理安排个人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下降,电解质或代谢紊乱
2.个人生活部分或完全无法自理
3.受精神疾病影响,不能配合针对自身疾病的治疗
4.其他
评估日期: 评估者:
结果分析:表一:≤2分一般风险;3-4分中度风险;≥5分高风险。
表二:≤5分低风险;6-8分中度风险;9-11分高风险;≥12分极高风险。
表三:≤2分一般风险;3-4分中度风险;≥5分高风险。
表四:存在任意一项即视为存在风险。
项目
内容
评分
一、
暴力
攻击
风险
评暴力行为
3.既往有暴力冲动的口头威胁,但无行为
4.有药物、酒精滥用史
5.一月内有明显与被害有关的幻觉、妄想、猜疑、激越、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
6.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刺激
7.治疗依从性差
二、
自杀
风险
评估
量表
(NGASR)
1.绝望感
2.近期负性生活事件
3.被害妄想或有被害内容的幻听
4.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或愉快感缺失
5.人际和社会功能退缩
6.言语流露自杀意图
7.计划采取自杀行动
8.自杀家族史
9.近亲人死亡或重要的亲密关系丧失
10.精神病史
11.鳏夫/寡妇
12.自杀未遂史
13.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14.饮酒史或酒滥用
15.罹患晚期疾病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责任护士对患者入院或转入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入院行急症手术患者返回后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至抢救结束后完成,根据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高危(IOT2分)与极高危W9分患者每48小时评估记录1次,中危(13-14分)及低危(15-18分)患者每周至少评估记录1次,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择期手术病人前1日、手术当日、术后第一日分别评估一次,出院前评估。
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床头放置“防压力性损伤”警示标识。
2.报告制度和程序:1.1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各风险临界值,要逐级上报:低危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危向病区护士长报告;极高、高危评分W12分的患者,一式2份填写《压力性损伤高危/极高危报告单》,一份上报护理部,一份科室存档。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2.2院内发生或发现压力性损伤、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由发现者一式2份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表》,在24h内一份报告护理部,一份科室存档。
3.会诊:3.1对压力性损伤、疑难病例需请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3.2对评估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力性损伤时,由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力性损伤或者可避免压力性损伤。
4.对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力性损伤,均要使用《压力性损伤与伤口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表》。
5.病人转科时,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记录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6.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将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记录表和压力性损伤与伤口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表科室保存,《压力损伤风险患者登记表》上交护理部。
7.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如科室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8.难免压力性损伤,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8.1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高龄270岁、血清白蛋白V30g/L、5项中的2项或以上可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
住院病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

囗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囗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提高预防跌倒的意识;
口其他:
口床头挂“防止跌倒/坠床”警示标识;
口评估时告知家属应有专人24h陪护患者;
口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加强监护和帮助;
口患者独处时或意识不清、喜欢无帮助下起床者,需将床栏拉起;
口卫生间设置扶手、紧急呼叫铃等辅助设施;
口提供助步器、轮椅等辅助工具;
口有床头柜,可以将水、眼镜、手机等生活用品放在床头柜上,保证患者随手可及;
口病床、轮椅、平车安全使用。
口其他:
口患者活动时要有人陪伴,保证呼叫系统通畅,呼叫铃放在患者可及处;
口提供合适的辅助设施如助行器、轮椅,并确保患者能正确使用;
2、中度危险向患者讲解预防措施包含低风险及中度危险的项目;高度危险向患者讲解预防措施包含低风险、中度危险及高风险中的相关项目。
口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病人;
口列入交接班内容;
口填写风险防范告知书并签名;
口其他:
宣教时间/宣教人
患者/家属签名
宣教时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宣教人
患者/家属签名
宣教时间/宣教人
患者/家属签名
宣教时间/宣教人
患者/家属签名
宣教时间/宣教人
患者/家属签名
宣教时间/宣教人
患者/家属签名
备注:1、所有填写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的患者均需要做健康宣教。
口如出观双眼发黑、下肢无力、行走不能和不能移动时,即原地面下/蹲下成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口指导病人使用病房及卫生间扶手。
口其他有关告知。
风险
程度
低风险0-9分
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四)病人转科时,将《跌倒高危病人登 记表》随病历一起交接。
(五)病人出院当天,将《跌倒高危病人 登记表》填写完整,一份送护理部,一 份科室存档。
(六)若病人发生跌倒 ,立即按跌倒应 (急四程)序、处疼理痛。处理流程 1、填写《不良事件主动报告表》24小时
内上报护理部。 2、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
住院病人风险评估
竹溪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主 要 内容
一、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估,(评估率 100%); 二、疼痛评估(评估率100%); 三、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评估100%); 四、压疮风险评估(评估率100%); 五、管道滑脱风险评估;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一、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4(、常四需)上厕、所疼(如痛尿处频、理腹流泻)程 否=0 是=1
5、活动无耐力,只能短暂站立,需协助或使用辅助器材可下
床
否=0 是=1
跌倒管理制度 (一)所有住院病人均按《跌倒危险评
估表》进行评分。 (二)评分≥3分者,为跌倒高危人群; 1、床头挂防跌倒提示牌,并告诉病人和 陪护者目的及注意事项 ,遵医嘱落实 (2四4小)时、陪疼护痛。处理流程 2、保持卫生间和病区地面干燥,防止滑 倒;告知病人穿防滑鞋(禁穿一次性拖 鞋)、正确使用助行器等。
(四)疼痛处理流程 1、流程: 评估——制定镇痛方案——实施
——反馈并记录 2、评估内容:疼痛原因、部位、 (强四度)、、疼性痛质处、理流分程值等。
三、跌倒风险评估
跌倒危险评估表
项目
得分
1、最近1年内或住院中曾发生跌倒
否=0 是=1
2、意识欠清,无定向感或躁动不安(其中任一项)否=0 是
=1
3、主诉视觉不佳,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否=0 是=1
病人安全风险评估等级

病人安全风险评估等级
病人安全风险评估等级可以基于临床风险评估工具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评估等级分类:
1. 低风险:病人的条件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危险因素。
一般不需要特殊的监护和关注。
2. 中风险:病人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但目前病情尚未明显恶化。
可能需要增加一些监测措施和警惕。
3. 高风险:病人存在明显的病情恶化风险,并可能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监护。
可能需要采取更严密的监测和干预措施。
4. 极高风险:病人有严重的病情恶化风险,可能需要特殊的关注、监护和干预。
可能需要采取更频繁的监测和干预措施,并且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与多学科团队合作。
这个评估等级是基于病人当前的临床情况和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的,旨在帮助医护人员确定病人的安全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并提供安全的护理。
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跌倒、坠床事件在医院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医院应建立健全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本文将就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进行详细阐述。
二、风险评估制度1. 评估对象新入院患者、转科患者、手术后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2. 评估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疾病诊断、住院时间等。
(2)患者病情:包括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视力、听力、睡眠质量、饮食状况等。
(3)药物使用: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
(4)病室环境:包括地面状况、床栏使用、防滑措施、照明情况等。
3.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总分越高,跌倒、坠床风险越大。
4. 评估频率新入院患者在24小时内进行首次评估,之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调整进行动态评估。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增加评估频率,确保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报告程序1. 发现跌倒、坠床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上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4. 医院应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程序。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识,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防范措施。
住院病人手术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

住院病人手术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有效的途径。
然而,手术不仅仅是对病患的治疗,同时也伴随着某种程度的风险。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住院病人在手术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探讨住院病人手术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一、住院病人手术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住院病人手术风险评估是指在手术前对病患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手术的适宜性和可能的风险程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减少手术失败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 术前评估内容术前评估应包括病患的基本生命体征检查、既往病史收集、相关实验室检验等内容。
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患的身体状况、患有的疾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情况,从而为手术的安全进行充分的准备。
2. 手术适宜性判断住院病人手术风险评估的核心目标是判断病患是否适合进行手术。
根据病患的身体状况、疾病严重程度、手术的复杂性等因素,医生可以判断手术对病患的风险和益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有些病患可能存在高手术风险,需要通过其他治疗方式来达到疾病防治的目的。
3. 风险程度评估对于适宜进行手术的病患,还需要对手术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针对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风险因素,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这对于医生在手术前的准备和术中的操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住院病人手术安全措施除了进行手术风险评估之外,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出血倾向等情况,并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术前检查、术前洗净和术前禁食等步骤也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必要环节。
2. 术中操作规范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对于手术的安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8
(四)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制度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 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 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风险级别: 1一3分为低风险;4一6分为中风险;≥7分为高风险。
(二)非高危导管:UEX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 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a通氧气管、普通胃管等。 9
(四)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制度
三、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 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四、再次评估: (一)应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进行非计划性拔管评 估时,对评估存在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1次;存在中风险患者, 每周至少评估2次;存在高风险患者,每24小时评估1次。有以下情 况者需要再次评估:有病情变化时需要再次评估,如置管后、手术 后、拔管后等。 (二)转病区后。 (三)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后。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一、按照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二、对新入、转科、高龄、消瘦、水肿、偏瘫、大小便
失禁、昏迷、长期卧床、特殊情况的病人、手术后病人等进行
压疮风险评估。
三、Braden评估量表总分23分,15一18分为低危;13
一14分为中危;10一12分为高危;≤9分为极高危。
a
10
(五)跌倒风险评估制度
一、按照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总分
150分,0-24分无风险;25-44分低风险;≥45分为高风险。
二、对新入病人、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
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三、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三个月)、以
二、NRS疼痛等级评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 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三、评估对象:
(一)新入院或转入患者;
(二)采取镇痛干预措施前后;
(三)外科手术前后;
(四)肿瘤患者;
(五)因其他情况(如创伤、有创操作、疾病等)处于疼痛状态的
a
4
患者。
(一)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四、疼痛评估时机: (一)定时评估: 1、新入院时或转入时; 2、轻度疼痛每日评估一次,; 3、中度疼痛,每4小时评估一次,直至<4分; 4、疼痛评估≥7分时,每2小时评估一次,记录在《疼痛护理记录单》 上,直至疼痛评分≤6分。 (二)实时评估: 1、当患者报告疼痛,或出现新的疼痛时进行评估。 2、疼痛治疗方案更改后。 3、给予疼痛治疗干预后,追踪评估,如:非消化道途径给予镇疼 药物后30min,消化道给予镇痛药后1小时;贴剂:4小时(或遵说 明书)。如果疼痛评估理想,恢复常规评估。遵循“评估—干预— 再评估”)循环,直至达到评估评分<4分。 4、当患者正常入睡时,不需要进行a 疼,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如遇急症手术等
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五、再评估,评估为极高危者每48小时评估一次,高危
和中危者每周评估2次;为低危者每周评估一次,病情发生变
化时应随时进行评估。
六、评估≤18分采取预防措施、挂警示标识。难免压疮
及时上报。
a
6
(三)VTE风险评估制度
一、Caprini风险评估应用于所有住院患者,包含一般情况、体
质指数、VTE病史等40个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分别赋值,每个危险
因素的评分1一5分。
二、危险度分级:低危1分,中危2分,高危3一4,极高危≥5
分。其中,如存在5分项危险因素,建议直接定为极高危,无需再进
一步评估。
三、评估时机:
(一)新入院患者2h内完成评估记录,入院行急症手术患者返
回后完成评估,遇抢救等情况可延长6小时内完成记录。
六、评估跌倒高风险患者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采取预防性干 预措施。
a
12
二、护理五大风险评估量表
(一)疼痛评估量表 (二)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三)VTE风险评估量表 (四)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 (五)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二、导管分类: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 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一)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 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 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 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二)低风险患者至少每周评估1次。
(三)中度风险患者至少每周评估2次。
(四)高风险及以上患者每日评估。
(五)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如手术、分娩、病情恶化等随时评
估。
a
7
(六)出院时。
(三)VTE风险评估制度
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 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的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 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PTE),两者互为关联,是 VTE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肢体活动受限、
视觉障碍及老年体弱等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四、首次评估: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如急症手术等特殊情
况,术后及时完成评估。
a
11
(五)跌倒风险评估制度
五、再次评估:评估为高风险(≥45分)患者需每日白班再评 估,无风险(0-24分)、低风险(25-44分)成人患者每周进行一 次评估。有以下情况者需再次评估:病情变化(手术前后、疼痛、 意识、活动、自我照顾能力等改变时)、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 跌倒的药物、转病区后、发生跌倒事件后、特殊检查治疗后等。
护理评估培训
张春黎
a
1
主要内容
一、护理风险评估制度 二、护理风险评估量表
a
2
一、护理风险评估制度
(一)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 (三)VTE风险评估制度 (四)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制度 (五)跌倒风险评估制度
a
3
(一)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一、疼痛评估法NRS(数字疼痛分级法):将疼痛程度用0—10共 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0—10之间, 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重。由患者根据其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