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知识点
课文(二)5影子[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课文(二)5影子[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a103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b.png)
课文教育意义
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认识身体部位
学会分辨前、后、 左、右等空间概 念
培养观察力、想 象力和创造力
增强学习语文的 兴趣和自信心
对学生的启示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现象,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认识影子现象,了解影子产 生的原因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望
课文的阅读与教学建议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阅读建议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影子的奥 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建议
重视朗读,感受课 文的语言美
图文结合,理解课 文内容
拓展延伸,增强学 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互动,提高学 生的参与度
教学方法和技巧推荐
感谢观看
汇报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课文 《影子》教材解读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课文背景
课文内容
课文语言特点
课文结构特点
课文教育意义
课文与其他课 文的联系与区 别
课文的阅读与 教学建议
添加章节标题
课文背景
课文的出处和作者
出处:《影子》是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中的课文。 作者:该课文的作者是谁。
课文的创作背景
与其他课文的区别
主题思想:《影子》 是一篇以描写影子 现象为主题的课文, 而其他课文则可能 涉及其他主题,如 动物、植物、历史 等。
写作手法:《影 子》是一篇说明 文,采用说明的 写作手法,而其 他课文可能采用 记叙、描写等不 同的写作手法。
内容形式:《影 子》是一篇纯文 字课文,没有图 画辅助说明,而 其他课文可能包 含图画、照片等 其他形式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影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影子》教案2篇教案1一、知识与技能1.会写七个生字及新词,能认识“影、后、狗、黑、常、跟、着”等11个字,认识新部首“宝盖头”。
2对前后左右各个方位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分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自我实践中学生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孩子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并有感情、有韵律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对各个方位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分辨。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视频《手影》。
2.同学们,你们玩过手影游戏吗?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来跟大家交流交流吧3.是的,我们的影子是黑色的;影子会紧紧跟着它的主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跟有意思的影子来做游戏。
(板书课题)5.影子(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出示带音生字:影、前、常、后、跟、着、黑、狗、它、朋、友(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读准后鼻音“朋”,前鼻音“跟”,翘舌音“常、着”。
简单区别“黑”与“里”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影子、前面、常常、后面、跟着、黑狗、它们、朋友4.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5.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6.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1)预设:生1:我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黑”是“白”的反义词。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第2单元-5影子-第1课时

yǐn ) gǒu ) zǒu ) qán )
找出好朋友
随堂练习
猜字游戏
黑 狗友
左 前后 右
它
好
朋影
此页为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学习字词
我
拼音 wǒ
笔顺
组词 自我 我们 我的 结构 独体
学习字词
好
拼音 hǎ 笔顺 o
组词 好人 好的 很好 结构 左右
学习字词
书写指导
撇的起笔写在横中线上。 “土”的第一横靠近横中线。 “土”的竖靠方。 在第二撇的上部起笔
学习字词
横倾斜的角度大一些。 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 竖钩的收笔高于斜钩的收笔处。
此页为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5课《影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表演有意义的语言,领会影子的意义。
2.能够感知影子的特点和影子活动的规律。
3.能够认识生活中和影子有关的现象,培养对影子的兴趣。
4.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影子的意义。
2.让学生感知影子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2.帮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利用音乐和游戏帮助学生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3. 学习课文内容•语言输入: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故事中的内容。
•词语解释:解释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
•情感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意义,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活动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和对话。
•制作影子剪影:让学生在光线下用手做影子,体验影子的乐趣。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有关影子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看法并与他人分享。
6. 作业布置•绘制自己的影子:让学生回家寻找光源,绘制自己的影子,并写下对影子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旨在通过故事、言语和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概念,并培养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应注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达抽象概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能力。
此外,结合生活实践和感知,帮助学生建立对影子的直观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交流能力。
六、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影子变化,让他们发现影子的奥秘。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与学生一起讨论影子的学问,促进家校合作。
通过《影子》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生字详解】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影子

教案标题:【生字详解】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影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影子是自己的好朋友,形影不离。
(3)认识“影子”的特点,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影子的特点。
(2)通过朗读、表演、绘画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影子是自己的好朋友,形影不离。
(3)认识“影子”的特点,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理解影子的特点,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影子相关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光线,让学生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
(2)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2. 学习生字(10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的笔画、结构、读音和组词。
(3)学生跟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
3. 朗读课文(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4. 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提问:课文中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它和主人公是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影子的特点。
(3)讨论:影子为什么是自己的好朋友?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5. 拓展活动(15分钟)(1)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特点。
(2)绘画:学生动手画影子,展示自己的作品。
(3)观察: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5《影子》敵rance(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课文《影子》的内容和主要情节。
2.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3.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描述图画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理解影子的形成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课文《影子》的内容理解和朗读。
2.影子形成的原理。
难点1.学生理解影子形成的抽象概念。
2.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图片或玩偶做影子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唱一首关于影子的儿歌,让学生跟着节奏摆动手、脚,感受影子的变化。
2. 新课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影子,带领学生讨论影子的产生原理。
•阐述影子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3. 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影子》,讲解生字生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解释课文中难懂的地方,引导学生跟读并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为什么会有影子”展开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自己曾在哪里看到过自己的影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引导学生表达对影子的感情,帮助他们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6. 拓展延伸•利用实验或游戏形式,让学生亲自制作影子,加深对影子产生原理的理解。
•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影子的小故事,并在课堂分享。
四、课堂总结•回顾今天课程内容,提醒学生记得自己的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影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不同光照下的影子,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按照老师要求,画一幅关于影子的画,并在明天的课上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影子这一概念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素材5影子人教部编版

课文还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思想,引导学生关注身边 的事物和环境,增强他们的观 察力和感受力。
03
CATALOGUE
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重点词语
课文中有些词语需要重点掌握,如“影子”、“我”、“晚 上”等,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理解课文很重要。
重点句子
课文中有些句子需要重点理解,如“我跟着影子往前走,他 就像我的小伙伴,陪着我一起长大”,这句话表达了影子与 “我”的亲密关系,以及影子的陪伴对“我”的成长的重要 性。
一年级上册语文素 材5影子人教部编版
目 录
• 课文背景介绍 • 课文内容解析 • 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解析 • 课文的延伸阅读和拓展 • 教学反思和总结
01
CATALOGUE
课文背景介绍
课文的来源和意义
01
课文《影子》来源于人民教育出 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 级上册,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一篇 课文。
课文的体裁和特点
《影子》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儿 童诗歌,体裁为童谣。
课文具有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 特点,通过描绘影子的各种形态 和变化,向孩子们传递有关影子
的基本知识。
课文还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和押 韵的句式,增强了阅读趣味性和
吸引力。
02
CATALOGUE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的结构和组成
课文《影子》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以简洁明快、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影子 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02
影子现象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 本篇课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影子 的基本特点,培养观察和表达的 能力。
课文的创作背景
《影子》由谁创作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篇课文经过了教育专 家、教材编写委员会等众多人员的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和儿童 认知特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一、教材简析《影子》是一首以生活现象为题材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充满童真童趣,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儿歌共两小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偶数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情境,配合第一小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第二幅是玩轮滑的情境,配合第二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两幅图中都出现了影子,旨在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影、前”等 11 个生字和宝盖头、女字旁、月字旁 3 个偏旁;会写“在、后”等4 个字和斜钩 1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3.借助情境,辨别前、后、左、右 4 个方位,并用这 4 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 4 个方位,并用这 4 个词来表达方位。
【教学难点】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中的“影、朋”是后鼻音,可以与学过的“音、本”对比着读,体会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别。
“左”是平舌音,可以回顾学过的“作”的发音,把“左”读准确。
可以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有的可根据汉字的字形,用形象的方法来识记。
如,“黑”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睛,四条腿并拢蹲在那里。
有的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来记忆。
如,“月 + 月 = 朋”“女 + 子= 好”。
还有的可用编口诀的方法帮助识记。
如,辨析“左”和“右”的字形,可以利用口诀“左下有个工,右下有个口”。
本课中的“前、后、左、右”是 4 个表示方位的词语。
教学时,可以先结合课文语句观察插图,从直观上了解这 4 个词所表示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这 4 个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谁,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字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知识点
一、我会写
在zài(在家、不在、自由自在)
后hòu(后面、后来、前后)
我wǒ(我们、你我、我的)
好hǎo(好人、好大、美好)
二、我会认
影yǐng(影子、阴影、背影)
前qián(前方、面前、前门)
黑hēi(黑色、黑白、黑夜)
狗gǒu(花狗、小狗、黄狗)
左zuǒ(左手、左边、左面)
右yòu(右边、右手、左右)
它tā(它们、它的、打它)
朋péng (朋友、亲朋)
友yǒu(友情、友谊、友好)
三、多音字
好hǎo(好事)hào(爱好)
着zhe(看着)zháo(着急)
四、认识偏旁
宀:意思是房屋,作为部首时常称之为“宝盖”或“宝盖头”。
由“宀”构成的字可分为四类:⒈指称房屋的,如:家、室、宅、宫;
⒉与房屋有关的形容词,如:宽、寒、宏、寂;⒊与房屋有关的动词,如:寄、寓。
⒋与房屋关联的其他词:客、实、富、宁、安。
女:女字旁,做左偏旁时,横右边不出头。
女字旁的字多与女性有关,如“妈、姐”等。
五、近义词
常常——经常
六、反义词
前——后左——右黑——白
七、理解词语
影子:物体挡住光线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
文中指自己的影子。
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朋友:彼此有交情的人。
八、句子解析
1.影子在前, 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既写出了影子的颜色,又写出了影子的调皮可爱。
2.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说明影子与人相伴相随,形影不离的特点。
九、问题归纳
影子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因为光的关系,光在前面,影子就在后面;光在后面影子就在前面……
十、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影子和“我”形影不离,说明了影子是“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