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管理实验报告
工资管理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工资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设计方法。
2. 掌握数据库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功能模块实现等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系统需求分析2. 数据库设计3. 系统界面设计4. 功能模块实现5. 系统测试与优化三、实验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通过对企业工资管理流程的了解,分析出工资管理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员工信息管理: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工资信息、福利信息等。
(2)工资计算: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等计算实际工资。
(3)工资发放:根据计算结果,发放员工工资。
(4)工资统计:对工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生成工资报表。
(5)权限管理:设置不同角色的权限,保证系统安全。
2. 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表结构如下:(1)员工信息表(employee)- 员工编号(id);- 姓名(name);- 性别(gender);- 入职日期(entry_date);- 岗位(position);- 部门(department);- 基本工资(basic_salary);- 奖金(bonus);- 加班费(overtime_pay);- 福利(welfare)。
(2)工资发放表(wage_distribution)- 发放日期(distribution_date);- 员工编号(employee_id);- 实际工资(actual_salary);- 应发工资(should_be_paid);- 实发工资(actual_paid)。
3. 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采用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分为以下模块:(1)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后进入系统。
(2)主界面:显示员工信息、工资计算、工资发放、工资统计、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
(3)员工信息管理界面:显示员工基本信息,可进行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4)工资计算界面:根据员工信息,计算实际工资。
(5)工资发放界面:根据计算结果,发放员工工资。
薪资管理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前言薪资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
本次实验通过对薪资管理系统的学习与实践,让我对薪资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1. 熟悉薪资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流程;2. 掌握薪资计算、发放、查询、统计等基本操作;3. 了解薪资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4. 提高解决实际薪资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薪资管理系统概述薪资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员工薪资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实现薪资的自动计算、发放、查询、统计等功能,提高薪资管理的效率。
2. 薪资管理系统功能模块(1)基础信息管理:包括员工信息、部门信息、薪资等级、薪资项目等。
(2)薪资计算:根据员工的薪资等级、薪资项目、考勤等数据,自动计算员工的应发工资、扣款工资、实发工资等。
(3)薪资发放:根据计算结果,将薪资发放给员工。
(4)薪资查询:查询员工的薪资发放记录、薪资明细等。
(5)薪资统计:统计薪资发放情况、薪资结构等。
3.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熟悉薪资管理系统界面及功能模块;(2)录入员工基本信息、部门信息、薪资等级、薪资项目等;(3)设置薪资计算规则,包括薪资项目、计算公式、计算顺序等;(4)录入员工考勤、请假等数据;(5)计算薪资,生成薪资单;(6)发放薪资,查询薪资明细;(7)统计薪资发放情况、薪资结构等。
四、实验心得1. 薪资管理的重要性薪资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薪资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完善的薪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薪资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也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2. 薪资管理系统的优势(1)提高薪资管理效率:薪资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发放薪资,减轻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负担,提高薪资管理效率。
(2)降低管理成本:薪资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管理成本。
薪资系统实验报告

薪资系统实验报告薪资系统实验报告引言:薪资是员工劳动的回报,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激励员工,许多企业采用了不同的薪资系统。
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薪资系统对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了随机对照组设计,将参与实验的员工随机分配到不同的薪资系统组别中。
实验组A采用绩效奖励制度,实验组B采用固定工资制度,对照组C采用传统的绩效评估制度。
实验周期为三个月,期间收集员工绩效数据和满意度调查结果。
二、实验结果1. 员工绩效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A的员工绩效明显高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C。
绩效奖励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加努力地完成工作任务。
相比之下,固定工资制度容易导致员工的工作动力下降,缺乏对绩效的激励。
2. 员工满意度在员工满意度方面,实验组A的员工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实验组B,对照组C的员工满意度最低。
绩效奖励制度给予员工公平公正的回报,增加了员工的满意度。
而固定工资制度和传统绩效评估制度容易引发员工对薪资不公平的感觉,影响了其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三、讨论与建议1. 引入绩效奖励制度根据实验结果,建议企业引入绩效奖励制度,通过绩效考核和奖励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水平。
同时,奖励制度应该公平公正,避免出现薪资不公平的情况。
2. 灵活调整薪资结构薪资结构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和员工的工作性质进行灵活调整。
对于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位,可以适当提高薪资水平,以吸引和激励员工。
对于低风险低压力的职位,可以采用固定工资制度,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3. 定期评估和改进企业应定期评估薪资系统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员工的需求和市场环境都在不断变化,薪资系统也需要不断适应和优化。
通过不断改进薪资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绩效奖励制度对员工绩效和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薪资结构,引入奖励机制,定期评估和改进薪资系统,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薪资管理实验报告实验结果

薪资管理实验报告实验结果薪资管理实验报告实验结果一、实验背景薪资管理是组织中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之一。
合理的薪资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
为了探究不同薪资管理方式对员工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薪资管理实验。
二、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两组员工,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薪资管理方式。
第一组采用传统的固定薪资制度,每个员工的薪资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个人绩效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第二组采用绩效工资制度,员工的薪资由个人绩效决定,绩效好的员工可以得到更高的薪资。
三、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1. 绩效工资制度激励员工表现更好在绩效工资制度下,员工们意识到自己的绩效与薪资直接相关,因此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期获得更高的薪资回报。
相比之下,固定薪资制度下的员工没有这种明确的激励机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努力程度相对较低。
2. 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了员工满意度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和公正,因为薪资的高低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
而在固定薪资制度下,员工可能会感到不公平,因为无论个人绩效如何,薪资都不会有所变化。
因此,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
3. 绩效工资制度增加了员工之间的竞争在绩效工资制度下,员工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每个员工都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绩效来获得更高的薪资,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与其他员工进行比较。
而在固定薪资制度下,员工之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低,因为薪资不会受到个人绩效的影响。
4. 绩效工资制度有助于筛选和激励优秀员工通过绩效工资制度,组织可以更好地识别和激励优秀员工。
绩效好的员工可以得到更高的薪资回报,从而增加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同时,绩效工资制度也可以帮助组织筛选出绩效较差的员工,促使他们提升自己的工作表现。
四、实验结论综上所述,绩效工资制度相对于固定薪资制度具有更多的优势。
它可以激励员工表现更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之间的竞争,同时也有助于筛选和激励优秀员工。
薪酬设计实验报告

薪酬设计实验报告薪酬设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合理的薪酬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并使员工感到公平和满意,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分析,探讨薪酬设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实验设计1.1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薪酬制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1.2 实验方案本实验采用A/B对照组实验设计,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 组和B组。
A组采用年终奖和提成制度,而B组则只有基本工资。
两组员工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保持一致。
1.3 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对象本实验选择一家中型制造企业的两个生产车间作为实验对象。
2)确定实验组别将生产车间员工随机分为A组和B组,确保两组员工人数相等。
3)实施实验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组员工进行两个月的工作量统计,并记录员工个人产量、效率和错误率等相关数据。
4)数据分析统计并比较两组员工的平均效率、产量和错误率等数据,分析不同薪酬制度对员工表现的影响。
二、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2.1 产量和效率A组年终奖和提成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加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在两个月的实验中,A组的平均效率和产量分别比B组高出20%和15%。
2.2 错误率A组由于追求效益,压力增大,生产过程中的错误率略高于B组,但总体上相差不大。
2.3 妥善激励员工适当的薪酬设计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其积极性和效率。
在实验中,A组的员工表现出更积极、更高效的工作状态,这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本实验通过比较不同薪酬制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3.1 需要针对不同的员工群体制订不同的薪酬策略。
不同背景和不同性格的员工在激励方法上可能有所不同,企业应该针对员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薪酬策略。
3.2 适当的激励可以提高员工产出,但需要避免压力过大。
薪酬设计应该平衡激励与压力,避免员工因为过高的压力而导致错误率上升。
3.3 满足员工公平和正义感是薪酬设计的基本前提。
实验报告 工资管理

实验报告工资管理实验报告:工资管理引言:工资是员工劳动的回报,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工资管理既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本实验旨在探讨工资管理对员工动力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资管理策略。
一、工资管理对员工动力的影响工资管理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动力水平。
合理的工资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然而,不合理的工资管理可能导致员工的动力下降,产生负面影响。
1. 工资水平的确定工资水平是工资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合理的工资水平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工作贡献和市场行情来确定。
过低的工资水平可能导致员工流失和工作质量下降,而过高的工资水平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工资水平。
2. 工资结构的设计工资结构是指工资的组成和分配方式。
合理的工资结构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般而言,工资结构应该根据岗位的重要性、技能要求和市场需求来设计,以保证员工的公平感和激励效果。
二、工资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工资管理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动力,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绩效表现。
科学合理的工资管理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激励绩效表现工资管理可以通过激励绩效表现,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例如,采用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来确定工资水平,从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此外,还可以采用奖励制度,如年终奖金、股权激励等,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2. 促进团队合作工资管理也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例如,采用团队绩效评估和奖励制度可以激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
此外,还可以设立团队目标和奖励机制,以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
结论:工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动力和企业的绩效表现。
实验十(薪资管理)

实验4-1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实验目的]本实验将学习如何进行薪资管理系统的初始设置,通过实验,要求掌握薪资管理系统初始设置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理解薪资初始设置对薪资管理的重要意义,学会正确定义工资项目和工资计算公式。
[实验准备]引入实验2-1 总账系统基础设置数据。
将系统时间修改为“2012年1月31日”,以“001赵琳”身份注册,于2012年1月31日进入系统应用平台,启用“薪资管理”系统,如何总账系统已经结账,则先取消结账(ctrl+shift+F6),再启用“薪资管理”系统。
[实验要求](1)启用薪资管理系统(2)建立工资账套(3)基础设置(4)设置在岗人员和退休人员的工资项目(5)设置在岗人员和退休人员档案(6)设置在岗人员和退休人员计算公式(7)账套备份[实验资料]1、888账套薪资管理系统的参数工资类别有两个,工资核算本位币为人民币,不核算计件工资;自动代扣个人所得税,进行扣零处理且扣零至元;工资类别分为“在岗人员”和“退休人员”,并用在岗人员分布在所有部门,而退休人员只属于人事部。
2、人员附加信息增加人员附加信息“性别”和“学历”。
3、工资项目中国工商银行:账号定长为11,录入时自动带出的账号长度为8位。
5、工资项目在岗人员的工资项目:包括上述所有工资项目退休人员的工资项目:只有基本工资一个工资项目6、人员档案7、计算公式(1)缺勤扣款=基本工资÷26×缺勤天数(2)企业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交通补贴为200元,其他人员的交通补贴为80元。
这条公式的格式为:IFF(人员类别=“企业管理人员”,200,IFF(人员类别=“经营人员”,200,800))(3)社会保险费=(基本工资+职务补贴+福利补贴+交通补贴+奖金)×0.12(4)职工教育费=(基本工资+职务补贴+福利补贴+交通补贴+奖金)×0.02[操作指导]启用“薪资管理”系统。
以“001 赵琳”身份注册,执行“基础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命令,将日期调整为2012年1月1日,单击“确定”。
工资管理实验报告

工资管理实验报告工资管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工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员工、提高生产力和维护员工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工资管理策略对员工绩效和工作动力的影响,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工资管理方案。
二、实验设计与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参与者分为三组,每组人数相等。
三组参与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工资管理策略:固定工资组、绩效工资组和激励工资组。
实验设立了一定的时间限制,以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固定工资组固定工资组的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获得相同的固定工资,无论他们的工作表现如何。
实验结果显示,固定工资组的参与者在工作动力和绩效表现上相对较低。
他们往往只完成基本任务,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2. 绩效工资组绩效工资组的参与者根据他们的工作绩效获得不同的工资水平。
实验结果显示,绩效工资组的参与者在工作动力和绩效表现上相对较高。
他们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追求卓越,并且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满意度。
3. 激励工资组激励工资组的参与者在完成任务后,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获得额外的奖励。
实验结果显示,激励工资组的参与者在工作动力和绩效表现上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他们不仅完成任务,还积极主动地寻求改进和创新,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对不同工资管理策略的实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固定工资管理策略无法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可能导致员工表现不佳。
2. 绩效工资管理策略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绩效表现和工作满意度。
3. 激励工资管理策略能够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出更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不同的工资管理策略对员工绩效和工作动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工资管理策略,以达到激励员工、提高生产力和维护员工积极性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erp 薪资管理系统实验报告《erp》实验报告(二)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课时数: 4实验名称:薪资管理系统一、实验目得系统学习薪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得主要内容与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要求掌握建立工资帐套、建立工资类别、建立人员类别、设置工资项目与计算公式得方法。
了解工资帐套与企业帐套得区别;掌握工资项目与计算公式得方法。
了解工资企业与企业帐套得区别;掌握工资数据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得方法;掌握工资分摊与生成转账凭证得方法.三、实验内容及过程●实验一: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1、建立工资套(1)执行“基础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进行重注册。
(2)执行“人力资源”|“薪资管理”,打开“建立工资套—参数设置”,工资类别选择“多个”.(3)打开“建立工资套—扣税设置"|“就是否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点下一步,打开“建立工资套-扣税设置”|“扣零”|“扣零至元??”,点下一步,完成。
2、设置人员附加信息(1)执行“设置"|“人员附加信息设置",单击“增加"|“栏目参照"|“性别",同理增加“学历"。
3、设置工资项目(1)执行“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增加"所给得工资项目资料。
(2)点“确定"“退出”。
4、设置银行名称(1)执行“基础档案”|“收付结算”|“银行档案”。
(2)按实验资料修改已有银行名称信息。
5、建立工资类别(1)执行“工资类别”|“新建工资类别”,输入工资类别名称。
(2)下一步,打开“新建工资类别—请选择部门”|“选定全部部门”,点完成退出。
6、设置在岗人员工资套人员档案(1)执行“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在岗人员",单击“确定"。
(2)执行“设置”|“人员档案”。
(3)单击“增加",打开“人员档案明细”,输入所给得资料。
7、设置在岗人员工资类别得工资项目(1)执行“设置"|“工资项目设置”,增加工资项目,并将工资项目移动到相应得位置。
8、设置“缺勤扣款"与“住房公基金”得计算公式(1)在工资项目设置对话框中单击“公式设置",打开“工资项目设置—公式设置"。
(2)单击“增加”,选择“缺勤扣款”|“缺勤扣款公式定义",录入“缺勤扣款”得计算公式,同理设置“住房公积金”得计算公式。
9、设置“交通补贴"得计算公式(1)在“工资项目设置—公式设置”,增加“交通补贴”得计算公式.●实验二:薪资管理业务处理1、确认个人收入所得税得计提基数(1)增加会计科目“221101 应付工资”“221102 应付福利费”。
(2)选择“人力资源”|“薪资管理",打开“工资类别”|“在岗人员”,点确定。
(3)执行“业务管理”|“扣款所得税”,单击“确定"进入“个人所得税扣款申请表"。
(4)单击“税率”,打开“个人所得税申请表—税率表",查瞧“基数",点确定退出。
2、录入并计算1月份得工资数据 (1)执行“业务处理”|“工资变动”,单击“替换”,打开“工资数据替换",选择将工资项目“福利补贴”替换成“200”,单击“确定"、“就是”。
(2)分别录入其她工资项目内容。
(3)单击“计算”,单击“汇总”,计算全部工资项目内容。
3、扣缴所得税(1)执行“业务处理”|“扣缴所得税”,打开“个人所得税申报模板"|“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单击“打开",进入“所得税申报”。
4、查瞧银行代发一览表(1)执行“业务处理”|“银行代发",打开“银行文件格式设置”,单击“确定”。
(2)单击“就是”,进入“银行代发一览表",并退出。
5、工资分摊设置(1)执行“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单击“工资分摊设置”|“分摊类型设置”,单击“增加",打开“分摊计提比例设置”。
(2)在“计提类型名称”栏录入“应付工资”,单击“下一步",打开“分摊构成设置",分别选择分摊构成得各个项目内容.单击“完成”,返回到“分摊类型设置”对话框。
(3)单击“增加”,在“计提类型名称"栏录入“应付福利费”,在“分摊计提比例”栏录入“14%"。
(4)单击“下一步",打开“分摊构成设置",分别选择分摊构成得各个项目内容.(5)单击“完成”,单击“取消”.6、工资分摊并生成转账凭证(1)执行“业务处理”|“工资分摊”.(2)分别选中“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前得复选框,并单击选中各个部门,选中“明细到工资项目”复选框.(3)单击“确定”,进入“应付工资一览表”窗口,选中“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得分录”前得复选框。
(4)单击“制单”,选择凭证类型为“转账凭证”,单击“保存”,返回“应付工资一览表".(5)单击“类型”栏下得“应付福利费”,生成应付福利费分摊转账凭证。
7、月末处理(1)执行“业务处理”|“月末处理”命令,单击“确定”。
系统提示“月末处理之后,笨呢月工资将不许变动!继续月末处理吗?”.(2)单击“就是”。
系统提示“就是否选择清零项?”,单击“否”按钮,系统提示“月末处理完毕”。
单击“确定”按钮。
8、查瞧薪资发放条、部门工资汇总表(1)执行“统计分析”|“账表”|“工资表",选择“工资发放条"与“部门工资汇总表"查瞧。
9、对财务部进行工资项目构成分析(1)执行“统计分析”|“工资分析表",单击“确定",打开“选择待分析部门",选中各个部门。
(2)单击“确定”,打开“分析表选项”,选中所有得薪资项目内容.(3)单击“确定”,进入“工资项目分析表(按部门)”|“部门”|“财务部”,可以查瞧财务部工资项目构成情况。
10、查询1月份计提“应付福利费"得记账凭证 (1)执行“统计分析”|“凭证查询”,单击选中“应付福利费"所在行,单击“凭证"。
四、实验总结1、实验中出现得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一: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1)设置各操作员时要牢记口令密码(2)在执行“基础设置”|“基本信息”|“系统启用”,要进行重新注册.(3)建账完成后,部分建账参数可以在“设置”|“选项”中进行修改。
(4)注意单位中有多种不同类别(部门)人员,工资发放项目不尽相同,计算公式也不相同,需要进行统一工资核算管理,应选择“多个"类型.(5)对于已使用过得人员附加信息可以修改,但不能删除。
(6)注意每个人员对应得账号不同.(7)工资中没有得项目不允许在公式中出现,在定义公式时要注意先后顺序。
●实验二:薪资管理业务处理(1)注意要添加会计科目“221101 应付工资”“221102 应付福利费”。
(2)不同得操作员具有不同得权限,不同得操作由不同得操作员来进行,要进行区分与总结,需要了解各个用户得权限与职能并正确设置,否则会影响后面得操作。
(3)可以对个人所得税扣缴申请表中得“基数”与“税率”进行调整,而调整后必须重新计算个人所得税,否则个人所得税数据将发生错误。
(4)如果先进行工资变动处理再修改个人所得税计提基数,就应该在修改了个人所得税得计提基数后再进行一次工资变动处理.(5)工资数据可以在录入人员档案时直接录入,也可以在工资变动功能中录入,如果工资数据发生变化时应在此录入.(5)不同部门、相同人员类别可以设置不同得分摊科目。
在设置时可以一次选择多个部门。
(6)月末处理只有账套主管才能执行.(7)在总账系统中对从薪资管理系统传递过来得凭证只能进行查询、审核或记账,不能进行修改或删除.2、实验心得通过对第五章得薪资管理系统得学习,系统地学习薪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得主要内容与操作方法。
慢慢掌握了建立工资帐套、建立工资类别、建立人员类别、设置公司项目与计算公式得方法。
使我们对工资帐套与企业帐套得了解与区别;掌握工资数据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得方法;掌握工资分摊与生成转账凭证得方法。
逐渐熟悉查询有关帐表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得方法.开始时,按照书本上得步骤进行起来还就是蛮顺利得。
但就是,到了设置在岗人员工资类别得工资项目时因为求一时之快,忽略了一些细节,导致要修改工资项目设置,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不能修改。
原来在未打开任何工资账套前才可以设置所有得工资项目。
正所谓“一步错,满盘皆输”,所以细心、认真与耐心就是必不可缺少得。
因此,我们上课得时候需要集中精神,细心去操作,哪怕慢也不追求快而错。
篇二:薪酬管理实训报告模板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实训报告实训项目名称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指导教师:王亚丽肖雨辰实训地点:a2_217实训日期: 2014、6、16-——2014、6、20附页: 第4组小组组长: 陈平学号:120110612184组员:王旭蓉学号:120110612190组员:郑秋香学号:120110612165 组员:王虎刚组员: 武尚文学号:120110612218120110612205学号:123篇三:工资管理系统实验报告工资管理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得设计一个职工工资管理系统,能够方便得对职工及工资情况进行管理,统计每个部门得员工,整个公司得员工工资,员工信息等,包括工资,奖金,纳税等等。
并能够修改员工得各种信息,在需要得时候可以方便得排序.采用菜单交互方式,设计一个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得软件系统.二、实验工具运行环境:windows98,windows 2000/xp,《c++程序设计教程》《c++ stl 程序员编程指南》等。
采用dos操作界面、菜单方式microsoft visual c++ 6、0软件开发windows xp操作系统三、实验内容 1、项目实现得功能点(1) 系统必须就是菜单操作方法,进入功能必须打开菜单,并且每个菜单都有相应得帮助,菜单之间能够灵活得切换。
用户分三种权限:一般得员工用户,员工工资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2)根据登陆方式,选择相应得操作方式;a)如果就是一般得员工用户(默认权限为r即只读),就只能按照各种方式查瞧数据,并且只能查瞧自己得信息与工资情况,并且可以网上修改自己得信息等等功能;b)如果就是员工工资管理员,除了可以查瞧数据外还能编辑员工基本信息数据。
c)如果就是系统管理员,她可以拥有员工工资管理员得所有功能,并且可以创建用户,并且可以修改员工得工资体系与大小系统初始化系统管理员(用户名:root,密码:123456).(3)能够对员工基本信息、工资得基本信息、工资得扣除费用信息进行统计。
(4)员工基本信息、工资得基本信息、工资得扣除费用信息存储在相应得文件中。
一切操作依赖与链表与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