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中惠国际大酒店C02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陵水高峰温泉度假区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陵水高峰温泉度假区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陵水县高峰温泉度假区GFWQ-43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一章:总体规划设计阐明一、工程设计重要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2023年1月1日)2、《都市规划编制措施》(2023年4月1日)3、《都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原则》(GB50137--2023)4、《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23年)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23)6、《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7、《海南省城镇建设项目停车场(库)配建原则》(2023年)8、《海南省产权式酒店建设销售管理暂行规定》(2023年)9、《陵水县高峰温泉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3年)10、国家有关规范、地措施规及文献11、有关地形图及资料二、地理区位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旳东南部,东北与万宁市交界,西南与三亚市毗邻,西至西北与保亭县和琼中县接壤,东南濒临南海。

距海口市约240公里,距三亚市约80公里。

英州镇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南端,东部与隆广镇、新村镇接壤,西部与三亚市南田农场毗邻,北部隔廖次岭与保亭县旳六弓乡交界,南临南海。

全镇常年气候滋润,四季如春,东线国道和高速公路贯穿英州,在镇区设有高速公路出口,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以便。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陵水县英州镇,占地面积约27.63公顷。

东临英州大道,通过英州大道与南面旳G98海南环线高速公路相连,是通往三亚与海口旳重要通道,同步也连接项目与英州镇区。

本项目距离高速出口仅1.5公里,距离英州镇区仅2.5公里。

地块南侧为高峰温泉大道,可以连接223国道,两条现实状况市政道路可以满足项目未来旳交通出入需求。

三、用地现实状况分析1、自然条件用地区域属于热带海洋季风岛屿型气候,温度适中,降水充沛,日照充足。

2、基地现实状况基地现实状况大部分是荒地和草地,处在待于开发状态。

场地景观制高点是中间山体项端,景观视线良好。

3、地形地貌场地整体展现中间高四面低,山体四面地势较平缓。

最大高程点位于山体顶端,高程为57.85米,最低高程点位于英州大道与高峰温泉大道交汇处,高程为26.06米。

海南省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南省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为规范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建设管理,保证其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作规律,同时保证开发建设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平衡和谐,特编制《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规划是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开发建设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按规划要求执行。

本规划所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规划区的规划定位所制定,未涉及的指标应按国家、海南省以及陵水县的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本规划的实施必须是文本和有关图纸同时使用。

规划范围: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属于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东组团,西临新村镇,南临南海清水湾,规划用地面积327.19公顷。

规划定位与发展规模功能定位:欧洲风情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滨海高尔夫度假社区。

实现规划功能的措施: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开发带来文化底蕴。

借鉴北美新城市主义的造城理念,塑造带有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氛围和特色的自由街区式城市景观社区。

开发营造开敞空间、环境景观的绿色网络,延伸“高尔夫球场、碧海蓝天、银色沙滩、背景山体”对度假社区的影响;划分若干居住片区,提升滨海腹地的居住价值;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配套完善公共设施与市政,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与个性魅力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区。

目标定位:清水湾理想的度假社区——在自然中生长的生态、人文、魅力的滨海度假社区,是人们可以安全、自由、友善、幸福居住与度假的理想社区。

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C区总用地327.1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63.60平方米。

规划区总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0人以内。

用地布局规划在研究C区现状建设条件及山水生态肌理的基础上,结合C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山海相望,休闲居中,居住环抱”的土地利用总体结构模式。

居住用地总面积178.6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54.61%。

其中一类居住用地71.43公顷,二类居住用地105.35公顷。

《海南陵水土福湾C03地块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公示说明【模板】

《海南陵水土福湾C03地块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公示说明【模板】

《海南陵水土福湾C03地块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公示说明一、项目编制背景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依据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批复的《陵水县土福湾控规C03地块规划条件修改论证》所确定的控制要求,形成了本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二、项目情况1、区位与规划范围:本项目位于陵水县土福湾片区南侧,紧靠海边,距陵水县城约23公里,距英州镇约4公里。

为C03地块(旅馆用地),项目用地面积67400.00㎡(约101亩)。

2、规划原则突出生态,保护自然,打造“生态月园”,突出人文,贯彻以人为本,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人文月园”,突出科技,完善功能,打造“智慧月园”。

3、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23日修正)《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 20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 146号)《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年4月3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琼府(2017)15号) 《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琼发(2016) 23号)《关于规范我省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通知>(琼建规函(2014) 523号) 《陵水黎族自治县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陵水黎族自治县土福湾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陵水县土福湾控规C03地块规划条件修改论证》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其它规范及规定三、主要规划成果内容1、规划定位依托基地周边现有的生态景观资源,合理利用海岸线及现有地形,营造绿色自然的环境。

在设计中结合庭院绿化、屋顶平台营造立体绿化。

本项目的规划定位为:打造“海上升明月”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

为满足家庭游休闲度假市场和人们对月亮的美好联想,打造以“海上生明月”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重点在建筑外形、园景、室内装修及设施等方面营造美轮美奂的月文化场景,并围绕月亮主题文化向顾客传递更多人文价值。

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是海南发展的战略定位。

突出海南民族风情特色资源,挖掘海岛历史文化传统,开发、丰富具有海岛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以符合国际化旅游要求的文化要素。

港坡村地处香水湾旅游区,与富力湾等旅游开发项目仅一河之隔,而且该村庄本身又承载着该区域中心村的功能,是光坡镇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结点,本次规划以《光坡镇港坡村村庄总体规划(2009-2020)》为依据,并从地域中心村和旅游服务基地的角度对本次规划范围内村庄功能进行定位。

《光坡镇港坡村村庄总体规划(2009-2020)》是由陵水黎族自治县住建局于2009年委托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编制。

该总体规划已对村庄发展进行了功能定位。

港坡村是陵水县村庄改造的重点之一,本规划对于调整港坡村的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光坡镇的社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尽快实现港坡村的发展与转型,光坡镇人民政府决定编制港坡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 50445-2008)5、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所执行的相关规划文件6、《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村庄总体规划(2009-2020)》第三条规划原则本次规划为有力保障规划区域规划目标的实现,结合港坡村的客观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确定以下原则:1、保留村民原有居住形态原则规划中心大道以西的区域为一类居住组团,主要规划为村民居住区。

村民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故保留中心大道以西片区原有建筑能保留则保留,不宜大拆。

2、强化并完善区域中心村功能原则港坡村人口已近一个小镇的规模,商贸、集市已辐射周边村庄,香水湾地区有关规划已确定该村为区域中心村,故本次规划以实现其功能为基本原则。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

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必要性论证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2)1.1调整背景 (2)1.2“10版控规”简介 (2)1.3相关规划解读 (4)第二章现状建设情况 (6)2.1土地出让情况 (6)2.2用地建设情况 (6)2.3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6)2.4现状建设情况总结 (7)第三章论证分析 (8)3.1调整原由 (8)3.2影响评估 (13)第四章必要性论证结论 (17)第五章控规调整建议 (19)第六章相关附件 (20)第一章概述1.1调整背景2009年7月,受陵水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控规于2010年3月获批准实施。

(以下简称“10版控规”)椰林湾滨海新区在“10版控规”的指导下正逐步实现规划蓝图,各项建设工作也稳步进行中。

2012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入驻陵水县黎安镇后,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总体规划》获批准实施、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的建设、陵水县近期引入的“东高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落户于规划区等新的发展情况下,“10版控规”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情况。

1.2“10版控规”简介1.2.1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椰林滨海新区位于陵水县东部的珍珠海岸中部,东临南海,南抵黎安镇区,西至县级公路,北距陵水河入海口约500米。

规划范围总面积为670.65公顷,约合10060亩。

(详见附件一:2010版《陵水珍珠海岸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位关系图)1.2.2功能定位依托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碧海、青山、沙滩、田园、溪流等热带原生态自然风光为景观主体,依据旅游市场发展分析及国际旅游岛的旅游发展趋势,椰林滨海新区最终将建成:以旅游度假、时尚运动、休闲娱乐为主导功能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功能板块。

1.2.3发展规模规划范围总面积为670.6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共计449.3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212.3万平方米,建设用地容积率控制在0.47左右。

陵水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B1区

陵水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B1区

陵水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B1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修改)说明第一章导言一、地理区位与规划范围本项目位于海南省陵水风景名胜区的清水湾度假区西南侧,属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B区。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沿海,北距海口约220公里,南距三亚市区80公里,有高速公路、国道及东环铁路三条交通大干线通达。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面积约456平方公里,由城乡协调发展区、自然观光区、旅游度假区、生态保育区及水源保护区等五种功能区域组成,拟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先进、极富海岛情调的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位于海南省陵水风景名胜区的清水湾度假区西南侧,北面及东面紧邻清水湾旅游度假区,南临南海,西邻赤岭自然景区。

项目距离海口约240公里,距离三亚约40公里,处于三亚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内。

现状交通较为便利,现有珊瑚大道通往清水湾大道,并通过清水湾大道连接东线高速路出入口。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中心及海峡两岸青年活动中心(本项目):位于风车国际休闲度假区的B1区。

北侧靠近珊瑚大道可通往清水湾大道;南侧紧邻地质形态丰富的滨海绿化隔离带和南海,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13615㎡(170.42亩)。

二、项目背景前期开发:1995年海南成懋旅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于临海的小山包上修建了5栋别墅式度假酒店,有限地接待少量游客。

由于受当时开发低潮的影响,滨海建筑无论从选址、规划、设计、材料、施工、设施等各方面均达不到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使现存建筑物与周边自然环境极不协调,需要彻底改变。

调整规划背景:随着海南旅游生态省的建设以及国家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的确立,海南的旅游地产正引来新的发展时机,为了配合加快推进清水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进程,满足打造具有国际热带海滨特色的高品质休闲度假区的新要求,依据省住建厅及陵水县政府听取项目汇报时的指示精神及项目专家论证会的一致建议,陵水县于2010年10月进行风车国际休闲度假村的控规调整,本项目即以此控规为基础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海南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灵水智慧城分区规划(2010-2020(精)

海南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灵水智慧城分区规划(2010-2020(精)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1.330.05
商业金融业用地C2319.7712.74
文化娱乐用地C3410.4316.36
医疗卫生用地C56.230.25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247.329.86
3对外交通用地T0.620.02
其中港口用地T40.620.02
4道路广场用地S286.0011.40
其中道路用地S1276.1511.00
(六)F片区——硅谷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包括从海榆东线进入本地区的景观大道西侧用地。用地规模1169.6公顷,为远景发展景区,可发展主题公园、生态康体、高科技产业,兼容居住、商业及相关配套设施。该区包含较大面积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因此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应充分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同时本区在土地利用与村镇居民点调控方面应注意与《三才镇总体规划(2006-2020)》协调。在生态保育方面,本区位于新村泻湖与海榆东线以北的农林地区之间,因此应注意预留与保护联系以上两个地区的生态廊道。
(五)E片区——猴岛
位于规划区西南部,主要包括猴岛自然保护区和新村港南岸。用地规模905.0公顷。该景区主要在保护猴岛自然风景的同时发展动植物公园(主题公园),配套特色精品酒店、旅游公寓用地,同时严格保护猴岛生态环境。
本区核心项目:在南湾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以外区域,依托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景源,重点发展猴岛公园、渔家文化博览园、疍家风情渔村及动植物公园(主题公园)。在猴岛的北侧发展特色精品酒店、公寓及居住社区。该片区内涉及南湾村的村民安置;在片区的东北部安排了村经济发展用地。
(三)C片区——新港北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新村港北岸的广阔用地,北至海榆东线。用地规模1416.1公顷。该景区主要发展以梦幻未来世界主题公园为核心,配套高科技产业园、热带休闲风格的滨海酒店、滨海旅游公寓区。本区核心项目是梦幻未来世界主题公园。围绕主题公园发展高新科技创意园,提供最新的科技支撑,推动主题公园产品升级、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村港北岸安排梦幻主题酒店,主题公园周边布置少量配套生态旅游公寓。本区内行政村包括桐海、盐尽村,民安置用地统筹安置在本片区南部及西部,村经济发展用地安排在本区西南角,临近规划次干道。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陵府〔2024〕147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的通知陵府〔2024〕147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试验区管理局:《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已经十五届县委常委会第71次(扩大)会议和十六届县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4年4月3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方案为做好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补偿工作,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海南自由贸易港征收征用条例》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执行我县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陵府办函〔2020〕87号)、《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陵水黎族自治县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陵府办规〔2023〕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一)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应本着“依法实施、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的原则,顾全大局,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二)根据《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陵水县空间总体规划,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项目(二期)征地拆迁补偿工作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协调,黎安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征收,县有关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能配合开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惠国际大酒店C02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项目用地位于海南岛东南端、陵水县西部与三亚市交界处,陵水土福湾度假区C02地块。

总用地面积为133000平方米。

基地现状周边环境:基地南面为临海的酒店用地,北面为陵水县蛾仔洋基本农田保护区。

东面是酒店居住混合用地,西面为旅游服务业用地。

区内地形较为平缓、虾塘密布,原生态植被破坏较为严重。

第一章: 规划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图、设计任务书、“陵水土福湾C02地块规划设计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指标》(GBJ137-90)、《海棠湾分区规划及城市设计》、《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陵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国家相关规范及陵水县相关地方法规
2. 项目概述
本项目用地位于海南岛东南端、陵水县西部与三亚市交界处,陵水土福湾度假区C02地块。

基地呈非规则长方型形状,东西向长约548米,南北长约为252米。

总用地面积为133000平方米。

规划设计要求:容积率≤0.6,建筑密度≤25%,绿地率≥45%,建筑高度≤40米,车位数≥532个。

规划要求退界:东侧、南侧、北侧退让用地红线20米、西侧退让用地红线5米。

此次方案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15484平方米,地上计入容积率的面积为79742平方米,地下及不计入容积率面积为35742平方米。

3. 规划设计概念
进则是大海,退则是自我,这样的生活必然是含蓄优美而多元的,动静相宜,富有情趣!来这里的人群不是短暂的度假,而是短暂的生活,以至未来永久的生活,他们拥有的是一个海边的家。

原来的高品质生活,不因为空间的变化而屈就,无论是喜欢别墅优雅宁静、独立私密,还是喜欢高层的海阔天空、高瞻远瞩,在本案中一一彰显。

结合目前中国人群的居住及度假旅游需求提出了立体式景观河滨及交错式小区景观主轴的规划设计理念:形成贯通基地的的景观水系轴线,到河岸的休闲步行轴线,到分组团中心绿化,到人与建筑完美结合的生活空间四级序列。

规划设计层级分明,由社区空间到生活空间步步深入,结合高层区域的视觉通廊,配合多区域景观中心、简洁便利的路网规划等方法,真正实现社区的三轴多中心的规划目的。

为了把最好的海景留给住户,高层公寓不惜抬高场地标高10米,保证无遮挡的海景生活。

音乐悠扬舒缓,远观大海碧涛粼粼潮起潮落,安静而沉寂;同时将北侧入口区域的2栋建筑南移,即扩大了入口空间又营造了良好的入口环境。

低层住宅在强调“私密性”的前提下,成为一个让都市人彻底放松的地方;同时在沿区内景观河道设置休闲步道,辅以部分亲水平台,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心理感知共同调动,并互动协调。

高层区域与低层区域间进深达22米的东西向景观轴线在增加本区域户外活动空间的同时又合理的对2个区域进行划分,相对独立又不失巧妙的将公共空间合理利用。

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富于诗意和层次,同时私密性较佳,旨在让业主享受与众不同的环境以及空间意趣。

注重生态性、观赏性、实用性,注重文化内涵,注重与建筑物的和谐统一,力求打造最完美、最和谐的休闲生活方式。

1.出入口:
出入口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所有方向人流进入住宅小区的完整性。

方案在区域内一共设置了2个出入口。

我们在基地南北2侧的主要交通道路上各设置了1个出入口,旨在就近解决两个不同区域的车行问题。

2.空间布局
方案在区域内穿插布置了2层的低层住宅以及总高不高于40米的高层住宅。

规划中北侧为高层,南侧为低层住宅,近南侧入口区域布置3班幼儿园,整个社区形成南低北高的空间形态。

3.住宅交通流线设计
本案总体规划采用了简洁的道路系统。

首先,以一个与地形形式相协调的外围环道主干道连接起各个不同物业类型的区域,低层区的道路采用尽端式路网,与小区主环道相接,两者之间用绿化相隔离,给人以区域划分清晰但又不失亲切的感受。

道路等级合理,区域划分明确。

道路等级:方案主干道宽6米,次级干道为4.5米。

低层区主干道两侧为坡地隔离绿带,低层区域场地抬高即清晰的划分了组团区域,也是更好的隔绝主要车行干道的噪声对住宅的影响,并达到组团内部人车分流的目的。

高层区所有住宅均通过北侧道路入户。

所有车行干道亦可满足车辆和消防车的通车要求。

4.住宅停车位设置
高层区采用集中式地下车库的停车方式,车行从主干道进入地下车库,并可由车库直接进入各自的居住单元。

高层区非机动车停车在高层住宅的地下室统一解决;低层区每户均配置一个地面停车位。

由于社区规模较大,为满足停车需充,我们在环道合理区域的设置了部分与景观相结合的地面停车,既满足了访客车位的需求,也达到规划区域内最低停车532辆的停车要求。

5.住宅竖向设计:
根据规划设计要点,低层建筑间距满足海南1:1H的日照间距要求;高层建筑均满足东至日1小时的满窗日照要求。

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从单体形式而言,我们根据产品定位及策划报告设计了低层住宅、及高层住宅。

低层住宅是此次设计的主要产品类型,房型主要由100-150平方米的户型组成。

高层住宅又分为点式高层和小户型公寓2种产品。

点式高层主要采用2梯4户面积在85平方米区间段的户型;小户型则采用通廊式布局,由面积在45-85平方米飞户型组成。

在设计房型时,高层住宅充分考虑到房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及景观利用最大化。

面海方向全部为超大景观阳台,保证无遮挡的海景生活,室内空间设计大气独特。

底层架空层的设计营造一种半室外的活动空间,很好的将室外景观与建筑相融合。

低层住宅超大窗墙比设计,如果把门窗全开,会感觉到世界就在周围,梦幻体验一整面墙壁的消失,室外美景能最大限度饱满视野,形成没有墙体的自然呼应。

配备4*12米超豪华私人泳池设计,彰显舒适尊贵生活。

游泳,戏水,SPA,生活随心所欲,同时精简生活非必要空间。

考虑到当地“气候”和“休闲性”这两大特征,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的定义:会呼吸的建筑。

热带滨海度假住宅的厨房功能应该弱化,甚至有可能被一个吧台所取代;餐厅也并不需要那么严肃和固定,因为谁都很难确定度假者会在哪里用餐;起居室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室内,而应该走向室外、半室外;露台的形式也被多元化:有构架的露台和露天的露台;每个空间都可以被视为每个居住单元的“肺”。

低层立面充分考虑海南岛当地气候、风情,并结合现代中式的元素,形成独到的建筑立面风格。

材料上,建筑整体采用火山岩与优质木料作为外墙材料,通过2种材料的穿插方式来体现细节的处理,稳重中又不失变化,力求达到力与美的完美统一。

高层立面设计较之低层采用更为的简化的建筑风格。

设计师在建筑本身不失经典比例的前提下,采用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现代中式的元素,旨在体现一种休闲轻松但又不失经典的氛围。

浅色涂料墙面配以黄色的火山岩基座,利用顶层的退台形式,将局部降低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坡顶天际线。

建筑立面上的竖线条把这种风格在高层区建筑单体立面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览尽所有设计思想、所有设计风格,无外乎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

为业主设计适合现代人居住,功能性强并且风景优美的现代住宅是我们的设计主旨。

第三章: 景观设计说明
本次规划设计在保证建筑空间排布的同时,还遵循“3+N”的景观设计原则
“3”即是社区内的3条景观轴线。

在社区中为了使景观价值最大化,为了让更多住户都能享受到集中景观的视觉效应,我们在社区中设计了贯穿基地东西南北的水系及步行景观轴,高层区横穿东西的公共“绿化”景观轴,在南北贯穿的景观轴线中我们主要采用几何手法体现自然生态的目的,着重去创造一个具有现代简洁生态的园林景观,东西景观轴线则采用对称式景观设计手法,使3条轴线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分。

给住户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N”即是各个组团的中心绿化,及景观节点,这些相对独立的景观空间不仅给这个社区带来了有线性景观轴,又有点式景观绿地。

我们旨在打造一个景观多元化,的立体空间效果
综合这点条点让业户在我们这个社区充分体会到“动与静” 、“私密性”与“公共性”完美结合,感受不同的心理需求,打造最完美、最和谐的休闲生活方式。

第四章: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133000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15484 平方米
地上79742 平方米
低层住宅16806 平方米
高层住宅61506 平方米
幼儿园1350 平方米
其它80 平方米
地下35742 平方米
容积率0.6
建筑密度15.7 %
绿地率51.2 %
总户数695 户
低层住宅149 户
高层住宅546 户
停车位535 辆
地上366 辆
地下169 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