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图片

鱼腥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鱼腥草简介鱼腥草,又称鱼腥草草、青通草,是一种可食用和药用的植物。
它属于藿香科鱼腥草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的茎细长,高度可达30-80厘米,叶子对生、略带三角形。
鱼腥草的花序为圆锥花序,外表呈白色或淡紫色。
作为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鱼腥草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
2. 鱼腥草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抗炎作用: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利尿作用: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止血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强血液凝固功能,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对细胞的伤害。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中的成分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3. 鱼腥草的主治•呼吸系统疾病:鱼腥草可以缓解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对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消化系统疾病:鱼腥草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对于胃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肠胃炎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泌尿系统疾病:鱼腥草促进尿液排出,对于尿路感染、肾炎等疾病可以发挥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皮肤疾病:鱼腥草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湿疹、疮疖等皮肤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鱼腥草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注意事项•鱼腥草属于中药材,使用时应遵医嘱,不可过量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对鱼腥草过敏的人不宜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以上是鱼腥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功效禁忌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功效禁忌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功效。
它是菊科植物连翘的干燥全草,被称为鱼腥藿、狗肚脐。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与功效主要包括:1. 抗菌作用:鱼腥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连翘素、连翘甙等,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2. 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连翘甙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能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红肿,尤其对溃疡性结肠炎、胃炎等炎症性肠胃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3. 解毒作用:鱼腥草具有解毒作用,可对一些有毒物质产生解毒效果,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保护机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4.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肿瘤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 改善免疫力:鱼腥草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 降压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7. 促消化作用:鱼腥草中的化学成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和胆汁分泌,增强消化功能,有助于消化不良、胃痛和消化道炎症的缓解。
8. 保护肝脏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减少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对肝病和肝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除了以上药理作用和功效,鱼腥草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应用,如缓解癫痫、神经衰弱、头痛、痈肿等症状。
然而,鱼腥草也有一些禁忌和副作用需要注意。
首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鱼腥草,因为鱼腥草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过量使用鱼腥草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个别人群如对鱼腥草过敏或存在特殊禁忌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
最后,鱼腥草属于一种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乱用。
鱼腥草的功能主治中国药典

鱼腥草的功能主治中国药典1. 简介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鼠尾草科。
它在中国药典中有详细的记载,拥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
本文将介绍鱼腥草的主要功能和主治情况。
2. 功能鱼腥草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清热解毒: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感染、炎症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利湿利尿:鱼腥草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对于湿热内蕴引起的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抗菌消炎: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病症。
3. 主治鱼腥草在中国药典中的主治功能如下:•湿热病症: 鱼腥草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疹瘙痒等。
•喉咙痛:鱼腥草对于喉咙痛、扁桃体炎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这些病症。
•咳嗽:鱼腥草有一定的止咳作用,适用于湿热咳嗽、痰多等。
•肠胃感染:鱼腥草对于肠胃感染引起的病症,如腹泻、呕吐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外伤感染:鱼腥草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外伤感染、疮疡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用法用量根据中国药典的记载,鱼腥草的用法用量如下:•内服:一般以草的地上部分为药材,可煎汤服用,每次10-15克,可视情况酌情增减。
•外用: 可以将鱼腥草煎汤后用于外敷患处,或直接将鲜草捣烂敷于伤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鱼腥草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
5. 注意事项在使用鱼腥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对于对鱼腥草过敏者,禁止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合理用量和用法。
结论总之,鱼腥草在中国药典中被列为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的草本植物。
它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抗菌消炎等功能,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湿热病症、喉咙痛、咳嗽、肠胃感染和外伤感染等的治疗中。
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个体差异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凉性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凉性鱼腥草,科学名称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鱼腥草属鼠李科植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野生草本植物。
在中国,鱼腥草既是一种食草,也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鱼腥草具有凉性,因此在中药学中被归类为凉性草本药物,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利湿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鱼腥草味苦、性凉,能够清热解毒,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
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单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对抗细菌、病毒等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因此,鱼腥草常被用于治疗一些热病、感染疾病,如急性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
二、化湿利水鱼腥草具有化湿利水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鱼腥草味辛苦、性凉,能够化湿利水,具有利尿的功能。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刺激肾脏排尿,促进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排除。
因此,鱼腥草常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三、抗过敏鱼腥草具有抗过敏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鱼腥草能够清热解毒,平肝泄胆,对于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减少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反应。
因此,鱼腥草常被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疾病。
四、解表发汗鱼腥草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鱼腥草味辛苦、性凉,能够发汗解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汗液的排出,从而达到发汗解表的效果。
因此,鱼腥草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等疾病。
五、抗菌防腐鱼腥草具有抗菌防腐的作用。
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霉菌的生长繁殖。
因此,鱼腥草常被用于食品加工、防腐乳制作等领域。
六、抗肿瘤鱼腥草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细胞的损伤。
此外,鱼腥草中的其他活性成分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中药材介绍鱼腥草

中药材介绍鱼腥草鱼腥草——中药材的介绍中药材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种名为鱼腥草的中药材,包括其概述、药物性质、主要功效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
概述:鱼腥草,又称蕨麻、铁甲草,是一种生长在湿地或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的名字源于其叶片在研磨后呈现出的一种特殊气味,类似于鱼腥味。
鱼腥草起源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医药学中广泛使用,并且在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受到关注。
药物性质:鱼腥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各个部位,包括叶子、茎和根都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
其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鱼腥草性味辛、微寒,入肝、胃、大肠经。
它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主要功效:鱼腥草在中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以下主要功效:1. 清热解毒:鱼腥草含有多种抗菌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特点。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消炎作用。
2. 利尿消肿:鱼腥草还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除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3. 改善肝脏问题:鱼腥草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肝功能,排毒养颜。
它被用于辅助治疗肝炎、黄疸等疾病。
4. 抗菌消炎:鱼腥草所含的挥发油和生物碱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和杀死一些细菌和病毒,对于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鱼腥草可以用于中药煎剂、药膳、药酒等不同的用途。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1. 中药煎剂:将鱼腥草叶片、茎或根煎煮成药水,可以口服或外用。
具体使用方法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2. 药膳:将鱼腥草加入烹饪中,和其他食材一同制作药膳,可以增加食物的药用价值。
3. 药酒:将鱼腥草浸泡在白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可以用于外敷或内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鱼腥草具有多种功效,但是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孕妇、儿童和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在使用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鱼腥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兽用

鱼腥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兽用)一、鱼腥草的概述鱼腥草,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它具有鲜明的鱼腥味,因此得名。
鱼腥草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兽医领域。
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鱼腥草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布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这使得鱼腥草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动物感染性疾病治疗的药物。
2. 抗炎作用鱼腥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备良好的抗炎活性。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临床研究表明,鱼腥草在治疗动物的皮肤炎症、肺炎等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3. 调节免疫功能鱼腥草能够调节动物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研究发现,鱼腥草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白细胞数量,促进机体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动物的抵抗力。
三、鱼腥草在兽医学中的主要应用1. 外用治疗皮肤疾病鱼腥草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特别适用于外用治疗动物的皮肤疾病。
常见的皮肤病,如湿疹、疥疮等,可以通过使用鱼腥草制剂来缓解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2. 治疗呼吸道感染由于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因此在兽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动物呼吸道感染,如犬、猫的肺炎等。
鱼腥草的药物制剂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予动物,对病原菌起到杀菌作用,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3. 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鱼腥草还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例如,动物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时,鱼腥草药物的应用可以起到抗菌、抗炎的作用,帮助调整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
四、使用鱼腥草的注意事项1.鱼腥草药物应由兽医师指导使用,按照药物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
2.对于个别动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使用时需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如有异常反应需及时停止使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鱼腥草,又名鲫鱼草、鱼香草、香莨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的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缓解咳嗽、发热、喉咙疼痛等症状。
2. 利尿通淋:鱼腥草具有良好的利尿通淋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对于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抗菌消炎:鱼腥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肠胃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抗过敏:鱼腥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它可以减轻过敏性疾病引起的皮肤痒、红肿、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鱼腥草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食用或者用来制作药膳、茶饮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用方式:1. 生食:将新鲜的鱼腥草叶洗净后,可以直接生食。
可以将其拌入凉菜、蔬菜沙拉等中,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香气。
注意,由于鱼腥草具有浓烈的气味和味道,所以生食时要适量,避免对口腔和胃肠道造成刺激。
2. 烹饪:鱼腥草可以用来做烹饪菜肴。
可以将其加入炒菜中,烹饪过程中短时间加热,可以保留其香气和营养成分。
常见的做法包括鱼腥草炒蛋、鱼腥草炒肉片等。
3. 煮汤:鱼腥草可以用来制作药膳汤品。
将新鲜的鱼腥草叶和其他草药、食材一同放入锅中煮煎,可以制作出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养生功效的鱼腥草汤,可供家庭食用。
4. 泡茶:将鱼腥草叶晒干后,可以用来泡茶。
将鱼腥草叶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等待片刻后可以饮用。
鱼腥草茶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的功效,常常用于预防感冒、咳嗽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鱼腥草有一定的草本气味和味道,有些人可能对其口感不太适应。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民间药方中。
其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鼠尾草科、鱼腥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的成分复杂多样,包含有机酸、挥发油、甾醇、黄酮、多糖、生物碱、多肽等活性物质。
这些成分在体内起到不同的作用,具有很多功效和药理作用,并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
一、鱼腥草的主要成分鱼腥草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甾醇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多肽等。
有机酸是指富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员包括丙二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鱼腥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酸,具有抗氧化、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挥发油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挥发性酚类、醛类、醇类、萜类等,具有杀菌、抑菌、镇痛、抗炎作用。
黄酮类物质是鱼腥草的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异黄酮、黄酮醇等。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甾醇类物质主要指固醇类,包括β-谷甾醇、大黄酸、鱼腥草甾醇等,具有消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生物碱是指一类含有碱性氮原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咖啡因、生物碱、烟草碱等。
鱼腥草中的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葡聚糖、阿拉伯糖醛酸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多肽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鱼腥草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的多肽。
二、鱼腥草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抗菌消炎: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同时,其多糖成分和黄酮类物质也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
因此,鱼腥草在传统中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方面。
2. 抗病毒:鱼腥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性味归经
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宜人群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炮制方法
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地理分布
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功能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
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
1.提高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
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
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
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
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
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
3.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朱宇同报道:用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油部份。
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预防性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提取物(4g 生药/ml)对复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
而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并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
4.利尿作用
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
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5.防辐射作用
鱼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顽强再生的中药材。
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仅适
用于空勤人员,也适用于经常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如X光机和电脑操作人员,以及常看电视的人群。
电脑一族必吃的防辐射食物。
6.和TMP配伍作用
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张永恒报道,0.75mg/ml鱼腥草组和0.75mg/ml鱼腥草-7.5mg/mlTMP配伍组对比(t=5.6)P<0.001,有非常显着的差异性。
0.75mg/ml鱼腥草素-7.5mg/mlTMP配伍组与7.5mg/mlTMP组对比(t=2.78)P<0.01,差异显着。
说明二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比单用为优,二者有协同作用。
0.1ml/ml鱼腥草挥发油无抑菌作用,0.1ml/ml鱼腥草挥发油-7.5mg/mlTMP配伍组和7.5mg/mlTMP组对比(t=4.2)P<0.001,有极显着拮抗作用,说明鱼腥草挥发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
7.病原微生物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中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8.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9. 抗肿瘤作用
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10.抗炎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11.其它作用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水溶液皮下注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
自发运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5.32~6.65kPa),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12.毒性
鱼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1.6±0.081g/kg,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1.5mg的鱼腥草素(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死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
对犬静脉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剂量增至61-64mg/kg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部有严重出血和血栓。
给犬皮下注射每日80-160mg/kg,连续1mo,可见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现呕吐,对食欲、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的影响。
给犬灌胃,每日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另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曾有实验:目的评价鱼腥草注射剂的免疫毒性。
方法将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鱼腥草注射剂组(0.5 mL/20 g,1 mL药液相当于生药材2 g)、牛血清蛋白组(0.5 mg/20 g)和生理盐水组(0.5 mg/20 g),静脉注射30 d,第30天检测血常规、淋巴细胞分类,并进行免疫器官质量检测及脏器指数实验、溶血空斑实验(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半抗体法),比较各组小鼠的免疫功能。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鱼腥草注射剂组小鼠免疫器官脏体比下降、吞噬细胞功能显著增强、溶血空斑数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鱼腥草注射剂具有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其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