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的原因探讨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精品】锅炉炉膛出口烟气偏差产生原因及消除措施

【精品】锅炉炉膛出口烟气偏差产生原因及消除措施

【关键字】精品HG2008T/H锅炉炉膛出口烟气偏差产生原因及消除措施方晓东朱伟明(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针对平电公司二台HG2008T/H锅炉炉膛出口烟气热偏差过大,通过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锅炉燃烧改造提供依据。

关键词:残余旋转流量偏差切圆直径燃烧器二次风反切大型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具有火焰充满度高,风粉混合强烈,有利于煤粉燃尽;火焰温度与热流密度较均匀,NOX生成较少;且通过对单只燃烧器的设计和整个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组织,使其煤种适应性好等优点。

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过热器和再热器局部超温爆管在机组运行中尤为突出。

超温爆管的发生与炉内过程和锅内过程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就锅内过程而言,引起汽温偏差的原因有吸热偏差,,结构偏差及进口汽温偏差等。

就炉内过程而言,目前,通过对已运行的四角布置煤粉锅炉的调查发现,当炉内气流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在水平烟道内的受热面其右侧平均温度总是大于左侧平均温度,爆管发生的部位多在水平烟道下部偏右侧。

这种现象是烟温偏差造成的,其实质就是烟气流量沿流通截面分布不均匀,即烟速偏差而致。

烟速偏差的形成与烟气残余旋转直接有关。

本文将对水平烟道内能量偏差(烟速偏差和烟温偏差)的成因进行及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1炉内烟气流动及能量偏差的成因在燃烧器区域实际切圆直径远大于假想切圆直径,在燃烧器区域以外的上部炉膛,气流几乎完全贴壁,其切向速度减小,切圆直径变大。

在燃烧器区域的中下部,气流轴向上升速度呈“W”型分布,在炉膛中心区域其速度为正值,而在靠近炉壁的区域,有一负的速度区。

CE公司的试验表明:从下半部分燃烧器喷口流出的气流基本上是向下流动的,在与冷灰斗相碰后气流折向上从炉膛的中部和四角向上流出。

这部分气流填充了旋状气流的中心负压区并作为补气的一部分而被从燃烧器射出的一二次风卷吸。

沿炉膛高度往上,中心区的速度减小,但速度仍为正值,而四周的负速度区逐渐变为正速度区。

浅谈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谈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谈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随着建设节约型企业工作的不断深入,热电厂的经营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身处能海,还要惜能如金,是我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因此,确保机组能长期的经济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放热,并用以一定生产数量和品质的蒸汽。

煤在炉膛内燃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项热损失。

因此有效地减少排烟热损失,就能提高锅炉效率,是我厂节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影响排烟热损失的因素。

我厂2#锅炉是410吨/时锅炉,由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的,高压自然循环汽包炉,型号为:HG-410/11.7-11型,设计煤种的为黑龙江鹤岗12级原煤,设计排烟温度134℃锅炉热损失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影响最大的是Q2排烟热损失。

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量。

一般来说,排烟温度每上升10℃,则排烟热损失增加0.6%~1%。

排烟量主要由过剩空气系数和燃料中的水分来决定,而燃料中的水分则由入炉煤成分来决定。

影响排烟温度和排烟量的主要因素有.煤质、煤粉细度、风量、燃烧过程和岗位工人的调整方法等几方面。

过去由于片面的追求制粉单耗造成操作方法不合理,使得磨煤机出口温度仅维持60℃~65℃左右,虽然设计值在65℃~75℃之间,但是我厂2#炉所燃用的煤煤最大特点就是灰分大、挥发分适中、发热量低、极度难磨。

因此可适当的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在调节时,粗粉分离器挡板角度又不能及时调整,这就造成了煤粉粗以及三次风温过低,从而使得煤粉燃烧不完全引起排烟温度居高不下,甚至高达150℃。

制粉系统不稳定,操作不合理是引起排烟温度高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的操作中,由于掺烧燃气多、过分的要求主汽温合格率以及调整负荷时不及时调整风量,致使上排二次风开度小,造成了一、二次风的调整及风粉配比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致使着火延迟、火焰中心上移和燃烧不充分。

这样就造成燃烧不彻底而使飞灰可燃物超标。

所以,运行方式不合理、调整不合理是引起飞灰可燃物高的主要原因。

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试验及治理方案

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试验及治理方案
丁 明青 , 宁

全, 何 兰华 , 丛 德 聚
( 中 电投 吉 电股份 浑 江发 电公 司 , 吉 林 白山 1 3 4 3 0 2 )
要: 四 角切 圆燃 烧方 式是 目前 火 力发 电企 业应 用最 广 、 最成 熟的煤 粉燃 烧 方式 。 但 这 种燃 烧方 式 的 问题 主要 表现 在锅
用。
1 6 0 0 MW锅炉设备概况
有一 型号 为H G 一 2 0 0 8 / 1 8 . 2 一 H M 3 型亚 临界 、 一次 中 间再 热控 制 循 环 固态 排渣 汽 包 炉 。炉膛 截 面 为 2 0 1 9 3 × 2 0 0 5 2
m m, 设计 煤种为元宝山露天矿褐煤 , 燃用设计煤质时 , 锅 炉最 大 连续 出力 ( B MC R )和 额定 出力 分 别 为2 0 0 8 t / h 和1
国 内外 的大 容 量 电 站锅 炉 采 用 四角 切 圆燃 烧 方 式 较 三个高度 , 并且对每一个 高度进行偏差实验。 从i个 不同 多, 这种燃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每个燃烧器本身不会产生 的 高度 对后 屏 过 热器 后 和屏 式 再热 器 前 A 与B 两 侧 的 烟气 强烈的扰动 , 而是借助于邻角燃烧器气流的惯性力使炉内 温度进行测量并做出科学的计算分析 , 从 中得出烟气进入
烧 的烟气经过受热面后进行除尘操作 , 最终排人大气中。 旋转 的同时 , 要考虑对炉内煤粉燃烧的影响。 该锅炉于 1 9 9 8 年投入使用至今 , 过热器和再热器A、 B ①改造原则 。炉 内气流 的初始旋转动量流率矩越大 , 两侧 出口蒸汽的温度存在一定的偏差 , 这些都给过热器和 炉膛 出口处残留的物质旋转范 围也会随之加剧。所 以, 降 再热器 的安全 、 稳定 和经济运行埋下 隐患 : 从过热器角度 低炉内气流的初始旋转动量流率矩能够 降低炉膛 出口的 分析 , 因为汽温偏差从而导致减温水流量产生偏差 , B 侧比 残余旋转 , 以达到降低烟温偏差的 目的。 针对 已经投人使 A 侧 要 高 于2 0 ~ 3 0 t , h ,这 一高 差 影 响着 减 温水 调节 气 温 的 用中锅炉 , 利用部分燃烧器反切配风的操作 系统能够有效 功能 ; 再热器层面来看 , 气温 的偏差会 直接导致再热器的 的减少烟气 的旋转动量 ,从而减少炉膛出 口处残余旋转。

排烟温度偏差大原因分析及对策

排烟温度偏差大原因分析及对策

排烟温度偏差大原因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5-06T13:12:14.35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6月作者:朱慧平[导读] 锅炉排烟温度是锅炉重要的监视参数之一,排烟温度偏差大会影响锅炉尾部受热面工质的加热参数,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经济性,若出现严重偏差将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锅炉发生停炉事故。

运行中应将锅炉两侧排烟温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控制锅炉尾部各受热面工质热偏差,以保证锅炉烟道各受热面烟气温度在安全范围内,进而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

新疆乌鲁木齐市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朱慧平 830002摘要:锅炉排烟温度是锅炉重要的监视参数之一,排烟温度偏差大会影响锅炉尾部受热面工质的加热参数,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经济性,若出现严重偏差将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锅炉发生停炉事故。

运行中应将锅炉两侧排烟温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控制锅炉尾部各受热面工质热偏差,以保证锅炉烟道各受热面烟气温度在安全范围内,进而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排烟温度;热偏差;措施引言锅炉排烟温度是锅炉重要的监视参数之一,排烟温度偏差大会影响锅炉尾部受热面工质的加热参数,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经济性,若出现严重偏差将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锅炉发生停炉事故。

运行中应将锅炉两侧排烟温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控制锅炉尾部各受热面工质热偏差,以保证锅炉烟道各受热面烟气温度在安全范围内,进而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

1排烟温度偏差大原因分析1.1受热面工质流量不均造成的烟气温度偏差在锅炉的尾部水平、竖井烟道内,布置了相当数量的过热器、再热器及省煤器受热管管束,各受热面管束呈U型成列成组排列;但受安装工艺及管子的长度、弯度曲率、管路接口位置等因素影响,各管子阻力系数会都不相同,会造成各管屏中各根管子的蒸汽流量的偏差;例如全大屏过热器,其管屏外圈管长度最长,两头接口也在联箱最外侧;而同一管屏管子直径都相同,所以其流量最小;当高温烟气流经各管束时,各受热面管路对烟气产生冷却作用。

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作者: 阮建海
作者机构: 神华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运行部,河北沧州061113
出版物刊名: 科技创新与应用
页码: 82-8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3期
主题词: 炉膛 烟温偏差 原因 危害
摘要:国内外的大容量电站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较多,这种燃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每个燃烧器本身不会产生强烈的扰动,而是借助于邻角燃烧器气流的惯性力使炉内火焰具有一定的旋转强度,对不均匀火焰进行掺混,能对较多煤种实现稳定燃烧。

按旋转气流的速度矢量分布,在炉膛不同横截面上,旋转气流的切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合速度沿射程不断衰减,对于现代大型锅炉而言,炉膛高度不足以使上升气流切向速度完全消失,只能是有所减弱,也就是说,四角切圆燃烧必然在炉膛出口形成残余旋转。

国内学术界对引起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主要原因较一致的看法是由炉膛出口仍存在残余旋转所致。

本文阐述了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烧锅炉的孩子】浅谈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烧锅炉的孩子】浅谈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烧锅炉的孩子】浅谈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对于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因四角切圆锅炉其烟气流在炉膛内本来就是旋转的,所以炉膛出口的烟气左右侧就会存在烟气量大小及流速差,会导致两侧存在烟温差。

一般来说偏差在50度以下就算可以,要调整烟温偏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风量配比,从二次风下手,顶层二次风开大对扭转烟温偏差有一定的好处,调整顶部反切风的大小,看底部的切圆方向,并且还有搞清楚是哪侧的温度高,加大或减小顶部反切二次风。

2、排除局部结焦,过热器积灰,某一侧是否结焦积灰的影响,长期未吹灰或吹灰器故障,造成受热面结灰严重,要定期吹灰。

3、如果一直是偏差很大,那就不是运行调整的问题了,应该是空气动力厂试验有问题,可能四角切圆的假想切圆不居中、某一个或几个角喷燃器口结焦、磨出口各角的一次风量不均等设计调试的原因了,就需要停机时重做炉膛风量标定,或者校一下磨各角风量。

4、热电偶的问题,热电偶上有积灰,会导致测点不准。

5、燃烧方式不合理,一次风速过高,减温水调节不当,各给煤点的煤量的大小,来煤品质影响等等都能影响烟温偏差。

6、两台引风机出力不均,水冷壁或过热器发生泄露,就地风箱风门开度有偏差,炉膛有漏风的地方,看火孔未关,二次风联络门故障,二次风挡板执行机构卡涩,造成风门实际开度与指令不一致等等都会导致烟温差。

对于我们运行人员,需要胆大心细,在平时多做调整,总结经验,实际运行中靠自己不断摸索,组织良好的炉内燃烧空气动力工况,控制火焰中心在合理高度,来达到减小偏差的目的。

切圆燃烧锅炉汽温偏差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探索

切圆燃烧锅炉汽温偏差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探索

切圆燃烧锅炉汽温偏差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探索摘要:本文对切圆燃烧方式锅炉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了产生汽温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汽温偏差;切圆锅炉;管道交叉引言切圆燃烧系统煤粉锅炉,以其对燃料良好的适应性、燃烧的稳定性、操作与调整的方便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切圆燃烧方式本身存在的炉膛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等固有问题,一直影响着电厂对锅炉的优化运行。

本文结合某锅炉厂生产的切圆燃烧方式超临界煤粉锅炉普遍存在的再热汽温偏差的现象,分析共性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1、某切圆燃烧锅炉存在的问题简述辽宁某电厂锅炉为某锅炉厂生产的350MW等级切圆燃烧方式煤粉锅炉,投运以来各项参数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始终存在左右两侧再热汽温偏差较大这样一个突出问题,一直对锅炉运行造成困扰.其再热汽温偏差较大的表现如表1所示:2、调整措施为解决该问题,笔者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其垂直水冷壁壁温偏差较大,于是建议电厂进行一次风冷态调平,以消除因一次风速不均导致锅炉火焰偏斜等问题.经过某电科院进行了磨煤机实验及一次风冷态调平,由实际运行垂直水冷壁壁温参数可知,基本消除了因一次风速不均导致的锅炉火焰偏斜,具体的垂直水冷壁壁温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

因此,经过一次风调平后,垂直水冷壁的壁温峰谷值已经低于20℃,可以认为燃烧的假想切圆的圆心位于炉膛中轴线上。

此后,笔者进行了如下步骤的燃烧调整:(1)将燃尽风手动执行机构调节至反切最大位置。

(2)提高风箱压差,增强燃尽风刚性,加强消旋作用.(3)设置燃尽风偏置,试验燃尽风各种偏置的排列组合,试图找出符合热电厂的燃尽风组合。

(4)设置尾部烟道再热器处烟气挡板偏置,通过烟气量调整受热面的吸热量,调整温度偏差。

经过以上调整,再热器偏差有所减小,但是就整体而言依然偏大。

现将调整后的结果列于表2如下:如表2,通过以上调整,再热器偏差稍有减小,但是外界的作用难以改变旋流燃烧固有的残余旋转.3、切圆燃烧方式产生汽温偏差的原因分析3。

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探索

减小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的探索
关 键 词 : 源 与 动 力 工 程 ; 炉 ; 膛 ; 圆燃 烧 ; 温 偏 差 ; 能 锅 炉 切 烟 措施 中 图 分 类 号 : K 2 T2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0 6 ( 0 6 0 .2 40 17 .8 X 2 0 )4 0 3 .2
Ex l r n a s o d i g Fl e Ga m p r t r v a i n p o i g W y fRe ucn u s Te e a u e De i t s o a r a e Oute tFu n c lt
见 图 1 。
宽深度 比为 1 0 6 .8 。制 粉 系 统 为 中间 仓 储 式 , 制
粉乏气 作 为三 次风送 人炉 膛燃烧 。采用热 风送 粉
系统 。 燃 烧器 采用 大 风 箱 配 风 , 对称 布置 在 炉 室 两
侧 。燃 烧 系统一 、 次风 间隔 布置 , 同心 同 向大 二 为 小切 圆系统 , 切 圆 大小 分 别 为 +0 m和 +0 其 20m 8o
t elr ef e g s tmp rt r d vain o in s h y n g n o e o.L d ’ i r N , h ag u a e eau e e it fJ g u S e a g a g P w r C l o a t . Sb l o 2,fc r ,whc n u n e o e ats o i if e c h l
图 1 2号 炉 燃 烧 器 炉 内切 圆 图 ( 位 : m) 单 m
mn 三 次 风 布 置在 上 面 二 层 , 一 、 次 风 反 切 ; r; 与 二

2号 炉 自 19 9 5年 9月投 产 以来 , 多年 调 整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大的原因探讨及解决对策[摘要] 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两台420t/h锅炉因长期燃用劣质煤种,入炉
煤与设计煤种和安全校核煤种偏差甚大,造成锅炉运行中炉膛出口烟温甲乙两侧偏差较大,对锅炉结焦和受热面的长期安全运行构成威胁,本文着重就不同负荷下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消除烟温差过大的对策。

[关键词] 烟温偏差炉膛热负荷一、二、三次风调整
1.设备概况
1.1周口隆达发电有限公司两台135MW燃煤发电机组,配备两台420t/h超高压参数自然循环汽包炉、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п型露天布置,固态排渣、钢筋混凝土构架。

1.2本机组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每台机组配备两套制粉系统。

每台机组配备2台引风机、两台送风机。

1.3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

燃烧器共设置三层一次风喷嘴,相对集中布置,采用水平浓淡分离和不对称周界风燃烧技术。

燃烧器共设置二次风8层,其中周界风4层,下层二次风喷口布置4支小油枪。

最上层二次风采用反切圆布置以减弱炉膛出口的残余旋转,从而减小炉膛出口的烟气热偏差。

燃烧器除底部二次风,其余喷嘴均可摆动,供燃烧调整,最上层二次风摆动手动调整,最大摆动角度为±5º,其它喷嘴每个角同步摆动,最大摆动角度为±15º。

1.4假想切圆为双切圆,大切圆直径800 mm,小切圆直径200mm。

1.5燃烧器主要参数如表一
1.6炉膛的设计参数为:炉宽9600mm,炉深8848mm。

1.7锅炉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如表二)
2.烟温偏差大的现象和危害
隆达#1、2机组在近几年煤质持续恶劣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在低负荷段(100MW以下)烟温偏差大,且制粉系统运行方式不同烟温偏差影响也迥然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00MW负荷以下时#1、2炉烟温偏差最大时达150度,尽管从调整给粉
机转速和一、二风配比上做了很大的努力,烟温偏差也仍在100度以上。

2.2单侧制粉系统运行时,烟温偏差较大,且甲乙侧制粉系统单独运行时也表现不一样。

2.3劣质煤燃烧情况下,连续高负荷时,烟温偏差也经常造成炉膛局部结焦。

焦块掉落经常砸坏冷灰斗和破坏炉底水平封。

2.4烟温偏差大造成锅炉主、再热汽温偏差大,再热汽温最大偏差超过20度。

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也极为不利。

3.炉膛出口烟温偏差较大的原因分析
锅炉烟温偏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因素很多,但总体上有三方面因素:第一个因素为:燃用煤种特性发生变化;第二个因素为:锅炉运行工况的变化;第三个因素是燃烧器磨损变形。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煤质因素和运行工况的变化和调整。

由于我公司锅炉燃用煤种灰份经常在40%以上,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平均在3500大卡左右,个别情况下甚至在3000大卡以下。

在机组带70%负荷时入炉原煤量就已经达到或超过锅炉设计的额定入炉原煤量。

由于入炉原煤量过大,燃烧严重滞后,火焰中心接近炉膛出口时旋转力度仍然较强,就很容易造成燃烧偏斜,从而造成两侧烟温偏差大,严重时造成炉膛上部挂焦。

3.1锅炉低负荷时的烟温偏差分析
锅炉在低负荷劣质煤燃烧情况下,由于燃烧滞后,火焰中心横向推力的大小不足以克服炉内气流的旋转强度。

即炉膛四周射流的旋转动量力矩是极不容易平衡的。

这时仅通过一、二次风速和给粉量来进行纠正偏差时,很难将火焰中心调正,且如果过度地运用一、二次风速和给粉量来进行纠偏,对锅炉燃烧的安全性也会造成其它方面的不利影响。

其次在运用上层消旋二次风进行调整烟温偏差时,也很难完全纠正烟温偏差,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次风箱为倒梯形,造成上层二次风风压很难提高,上层消旋二次风风压不高使上层二次风射击流刚性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消旋作用。

所以也就很难改变燃烧滞后的火焰旋转气流方向。

3.2高负荷下由于燃烧器附近缺氧造成的烟温偏差分析
高负荷劣质煤情况下,由于部分靠近上部燃烧器区域附近的缺氧,造成燃烧时间延长,同时也造成火焰中心上移,至炉膛出口才能燃尽,同时因烟气的旋转动量的不同,就会造成甲乙侧的烟温偏差。

4.解决甲乙侧烟温偏差过大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对降低炉膛出口甲乙侧烟温偏差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4.1高负荷下适当减少下、中层二次风门开度,适度提高上层二次风射流刚性,以提高上层二次风的削旋作用。

4.2由于一、二次风本身调整力度的局限性且一、二次风速均不太高,而且烟温偏差主要是由于燃用劣质煤造成燃烧滞后引起的烟温偏差,所以经过我们的不断试验采用了风速较高的对冲三次风作为调整烟温偏差的主要手段,效果出奇得好。

其优势之一是三次风速高对火焰中心的纠偏能力强,优势之二是三次风的调整基本不影响炉膛燃烧的稳定性;优势之三是三次风速靠近炉膛上部,正好接近因燃烧滞后的火焰中心。

5.结论
通过对燃用极劣质煤的不断摸索和试验,通过运用对冲三次风调整锅炉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年来在平均入炉煤发热量3500大卡、灰份45%左右的极恶劣情况下,锅炉未发生过掉焦事件和锅炉灭火事件,炉膛出口烟温偏差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极大地给力了隆达公司的安全生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