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偏低原因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燃烧技术和尾部受热 面技术,如使用低氮燃烧器、分级燃烧等 ,以降低排烟温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 及解决措施
2023-11-09
目录
• 锅炉排烟温度高概述 •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 •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解决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锅炉排烟温度高概述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定义
锅炉排烟温度高是指锅炉在正常运行时,排出的烟气温度高 于设计值或标准值。
锅炉排烟温度高通常以排烟温度与设计值或标准值的差值来 表示。
不足;2)燃烧调整不当;3)尾部受热面堵塞。
03
解决措施
电厂采取了以下措施:1)增加受热面积;2)调整燃烧方式;3)清理
尾部受热面。实施后,锅炉的排烟温度明显降低,能源浪费和设备磨损
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案例二
问题描述
某钢铁公司的锅炉在生产过程中,排烟温度高,导致钢材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企业的经 济效益。
规范操作
定期检查
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 好的工作状态。
合理调整
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排烟温度进行 合理调整,以降低排烟温度高带来的影响。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
01
问题描述
某电厂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排烟温度一直偏高,导致能源浪费和设备
磨损,影响了发电效率。
02
原因分析
经过排查,发现导致排烟温度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锅炉受热面积
煤种变化大
使用的煤种变化大,导致燃烧不稳定,排烟温烧效果,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操作不当
燃烧调整不当
燃烧调整不当,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排烟温度升高。

黄陵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温偏高原因分析与处理

黄陵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温偏高原因分析与处理

黄陵电厂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烟温偏高原因分析与处理摘要:文章针对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300MW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床温及整体烟温偏高的现状,从入炉煤颗粒度控制等五个方面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典型的处理措施,以供存在同样问题的同类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参考和借鉴,相信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温高;原因分析;处理0、引言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公司两台锅炉是由东方锅炉厂制造的亚临界、单汽包、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型号为DG1058-17.5-II1,本锅炉共布置有八个给煤口,全部布置于炉前,在前墙水冷壁下部收缩段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

设计煤种为矸石:煤泥:中煤=0.45:0.20:0.35,校核煤种为矸石:煤泥:中煤=0.50:0.20:0.30,最大煤泥掺烧量为30%。

入炉煤低位发热值为2947Kcal/Kg,设计入炉煤粒径范围为0-9mm,D50=1.5mm。

本锅炉设计六个排渣口,均布置在炉膛后墙水冷壁下部,分别对应六台滚筒式冷渣机。

空预器采用光管式,管内通过风机输送的空气冷却管束,管外通过高温烟气加热管束,管束材质为Q215。

在炉膛与尾部烟道竖井之间,布置有三台蒸汽冷却式旋风分离器,三分离器中心筒的锥体部分上端与本体钢架焊接,下端与膜式汽冷受热面的鳍片焊接在一起。

其下部各布置一台“U”型回料器,回料器采用一分为二的结构,很好的保证了沿炉膛宽度方向上的回料均匀性。

在2015年投产初期,两台锅炉因水冷壁等受热面磨损爆管而发生多次非计划停运,为有效应对炉内磨损,在炉内水冷壁初始十道防磨梁的基础上,对易磨损区域水冷壁敷设了大量防磨钢格栅,大大的延长了机组的运行周期。

1、锅炉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厂两台锅炉于2015年7月、8月依次投入商业运行,一直存在着床温、炉膛出口烟温、分离器入口和出口烟温、空预器后排烟温度均超设计值的问题,具体如下DCS画面图1所示。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低的原因-转载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低的原因-转载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低的原因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操作运行与其它炉型不同,运行中除了按《运行规程》对锅炉水位、汽压、汽温进行监视和调整外,还必须对锅炉的燃烧进行调整。

(1)床温的控制:运行应加强床温监视,炉温过高时结焦,过低时息火,一般控制在850℃-950℃左右,如烧无烟煤,为使燃料燃烧完全,可提高炉温,控制在950-1050℃(应低于煤的变形温度100-200℃)最低不低于800℃,否则很难维持稳定运行,一旦断煤很容易造成灭火。

烧烟煤时炉温控制在900-950℃,如烧高硫烟煤需进行炉内脱硫,床温控制在850-870℃,最多不超过900℃,否则降低石灰石的利用率,当炉温升高时,开大一次风门。

炉温低时,关一次风门,超过1000℃时,停煤、加风;低于800℃时,应加煤减风。

但风量最小也要保持最低流化状态。

若温度继续下降,立即停炉,查明原因再启动。

炉温的控制是调整一次风量、给煤量和循环灰量来实现的。

常规下主要调整给煤量。

流化床温高或床温低引起的原因和控制方法:1、床温升高一般由下列因素引起A、煤质变好,热值升高,烟气氧量降低(一般控制过热器后正常运行时烟气含氧量3-5%),表明煤量过多,应减少给煤量。

B、粒度较大的煤,集中给入炉内,造成密相区燃烧份额增加,引起床温升高。

从含氧量看不出变化,用增加一次风量,减少二次风量的方法,控制床温。

C、由于没有及时放渣,料层加厚,造成一次风量减少引起床温升高。

应及时放渣保持料层厚度在一定范围内。

2、床温降低一般由下列原因引起:A、煤质差、热值降低,烟气氧量增加,应增加给煤提升床温。

B、燃料粒度小。

煤仓一部分较小的煤集中给入炉内,细煤粒在密相区停留时间较短造成密相区燃烧份额减少,而床温降低,正确的调整应减少一次风量,增加二次风量,不应增加煤量,以免引起炉膛上部空间燃烧份额增多,造成返料器超温结焦。

C、氧量指标不变,床温缓慢降低,而且整个燃烧系统都在降低,锅炉负荷不变。

这是由于循环物料增多,增加了受热面积的换热系数,造成炉温降低,应放掉一些循环灰,使炉温回升。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汽温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一、原因分析:1.燃烧不完全:燃烧不完全是主汽温度偏低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是燃料不均匀供给或供气不足导致的。

燃料不均匀供给会造成部分燃料燃烧不完全,从而影响主汽温度。

2.循环系统问题:循环系统中可能存在泄漏或堵塞等问题,导致循环介质流速偏低,无法将热量有效地传递到主汽中。

3.过量空气:过量的空气会稀释燃烧中的热量,导致主汽温度偏低。

可能是燃烧风机调节不当或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

4.锅炉负荷不足:如果锅炉负荷较低,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足以满足主汽的温度需求,从而导致主汽温度偏低。

二、解决方案:1.检查燃料供给系统:确保燃料供给均匀,可以使用燃料供给均衡装置进行调整。

同时,检查燃气供应系统,确保燃气供应充足。

2.检查循环系统:定期检查循环水系统,清洗水管,消除堵塞现象。

及时修复和防止泄漏,确保循环介质流速正常。

3.优化燃烧调节系统:调整燃烧风机的转速和空气送风量,使之能够满足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避免过量空气的情况发生。

4.提高锅炉负荷:通过调整燃料供给量和燃烧条件,适时提高锅炉负荷,以提高燃烧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主汽温度。

5.检查主汽调节系统:检查主汽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主汽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6.定期检查锅炉烟气流动情况:定期检查锅炉烟气流动情况,确保烟道内无过多的烟灰积聚,防止烟气流动受阻,影响热量传递效果。

7.定期进行锅炉清灰:锅炉内积灰会影响热量传递效果,导致主汽温度偏低。

定期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清灰,保持锅炉内部清洁。

8.考虑采用余热回收技术:考虑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利用废气和废热产生的热量进行热能回收。

增加热量输入,提高主汽温度。

以上是主汽温度偏低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一些建议。

要解决主汽温度偏低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锅炉的各个方面,从燃料供给、循环系统、燃烧调节、锅炉负荷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检查和调整。

同时,及时维护和保养锅炉设备,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原因及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原因及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原因及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的锅炉设备,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环境
好等优点。

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偏差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影响其正
常运行和供热效果。

本文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的原因进行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的原因可能是燃烧参数不合理。

燃烧参数的不合理设置会
导致床温偏差增大,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

如果燃烧区域的过量空气过大,床温偏差会偏高;反之,过量空气过小,床温偏差会偏低。

燃烧温度、气体流速、床层均匀性等参数的
不合理设置也会导致床温偏差增大。

颗粒物的沉积和堵塞也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的原因之一。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
层中的颗粒物会随着气流进入锅炉结构,当颗粒物的含量过高时,会堵塞燃烧器和换热器,导致床温偏差增大。

床层内的颗粒物沉积也会影响床层的均匀性,使床温分布不均匀。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供气系统不稳定也会导致床温偏差增大。

供气系统不稳定可能是由
于供气设备的故障、气体管道堵塞或泄漏等原因造成的。

当供气不稳定时,锅炉的燃烧过
程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床温偏差增大。

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大的原因可能是燃烧参数不合理、颗粒物的沉积和堵塞、供
气系统不稳定以及上料系统不稳定等。

在实际运行中,应注重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稳定性和效率。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产生水蒸气,从而带动汽轮机或蒸汽机等设备运行。

然而,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这将对锅炉的运行稳定性和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1.过量进风:在锅炉燃烧时,进风量过大,导致燃料无法完全燃烧,未燃烧的废气将会随着烟道排出,从而使排烟温度升高。

2.锅炉堵塞:锅炉的管道系统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堵塞,比如管道出现烟灰或者沉积物,这将导致烟道中烟气流动不畅,排烟温度自然而然地升高。

3.炉膛温度过高:锅炉燃烧时,炉膛温度过高时,可能导致炉壁变形,甚至出现炉膛崩塌的危险。

因此,如果炉膛温度过高的话,必须通过减少燃料的投入量等方法来控制炉膛温度。

4.锅炉鼓风机故障:锅炉鼓风机是将空气送入燃烧室的关键设备,如果鼓风机出现故障,那么燃烧室内的空气量就会不足,无法让燃料充分燃烧,这个时候排烟温度就会明显地升高。

二、锅炉排烟温度高的解决对策1.适当调节进风量:检查锅炉出现排烟温度过高的时候,需要适当地调整进风量,以保证燃烧稳定并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2.加强清洗管道:排烟温度过高可能与烟道中的沉积物有关,因此需要对管道进行定期清洗和维护。

3.降低炉膛温度:避免炉膛温度过高可能会对锅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降低炉膛温度,比如加水等方法。

4.修理鼓风机故障:发现鼓风机故障需要及时修复,以确保锅炉正常运行,防止排烟温度过高。

总之,当锅炉排烟温度发生异常时,原因可能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在平时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要加强对锅炉的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

毕业论文: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毕业论文: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锅炉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锅炉排烟温度偏高,严重影响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升高10℃,排烟损失增加0.5~0.8%),同时对炉后电除尘的安全运行也构成威胁,所以有必要根据设备的具体状况,全面分析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的各种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一、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类在理论分析与总结现场经验的基础上,对排烟温度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类,造成排烟温度升高原因主要有漏风、掺冷风量多、受热面积灰、空预器入口空气温度高及受热面布置原因等。

二、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一)漏风1、漏风是指炉膛漏风、制粉系统漏风及烟道漏风,是排烟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与运行管理、检修以及设备结构有关的问题。

炉膛漏风主要指炉顶密封、看火孔、人孔门及炉底密封水槽处漏风;制粉系统漏风指磨煤机风门、挡板处及煤粉管道漏风;烟道漏风指氧量计前尾部烟道漏风。

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可表示为:α=△α+△α1 +△α2 +△α3式中:△α—送风系数△α1—炉膛漏风系数△α2—制粉系统漏风系数△α3—烟道漏风系数由上式知道,α保持不变,当漏风系数∑△α`=△α1 +△α2+△α3 升高时,则送风系数△α下降,即通过空预器的送风量下降,排烟温度升高。

2、措施大修、小修中安排锅炉本体及制粉系统的查漏和堵漏工作,特别是炉底水封槽和炉顶密封及磨煤机冷风门处;采用密封比较好的门、孔结构。

在运行时,随时关闭各看火门、孔等。

经验表明,这一措施可降低排烟温度约2-3℃。

(二)掺冷风量多1、原因分析目前国产锅炉机组,往往在设计时认为进入炉膛的风量中,除炉膛及制粉系统漏风外,都是通过预热器的这一概念所造成。

实际上制粉系统在运行时,要掺入部分冷风,以保持一定的磨煤机出口温度,结果使通过预热器的风量小于设计值,因而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三)磨煤机出口温度偏低1、为保证安全运行,通常对磨煤机出口的乏气温度有所限制。

浅谈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谈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浅谈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分析及解决措施随着建设节约型企业工作的不断深入,热电厂的经营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身处能海,还要惜能如金,是我们面临的首要课题。

因此,确保机组能长期的经济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放热,并用以一定生产数量和品质的蒸汽。

煤在炉膛内燃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项热损失。

因此有效地减少排烟热损失,就能提高锅炉效率,是我厂节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影响排烟热损失的因素。

我厂2#锅炉是410吨/时锅炉,由哈尔滨锅炉厂设计制造的,高压自然循环汽包炉,型号为:HG-410/11.7-11型,设计煤种的为黑龙江鹤岗12级原煤,设计排烟温度134℃锅炉热损失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影响最大的是Q2排烟热损失。

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量。

一般来说,排烟温度每上升10℃,则排烟热损失增加0.6%~1%。

排烟量主要由过剩空气系数和燃料中的水分来决定,而燃料中的水分则由入炉煤成分来决定。

影响排烟温度和排烟量的主要因素有.煤质、煤粉细度、风量、燃烧过程和岗位工人的调整方法等几方面。

过去由于片面的追求制粉单耗造成操作方法不合理,使得磨煤机出口温度仅维持60℃~65℃左右,虽然设计值在65℃~75℃之间,但是我厂2#炉所燃用的煤煤最大特点就是灰分大、挥发分适中、发热量低、极度难磨。

因此可适当的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在调节时,粗粉分离器挡板角度又不能及时调整,这就造成了煤粉粗以及三次风温过低,从而使得煤粉燃烧不完全引起排烟温度居高不下,甚至高达150℃。

制粉系统不稳定,操作不合理是引起排烟温度高的主要原因。

在目前的操作中,由于掺烧燃气多、过分的要求主汽温合格率以及调整负荷时不及时调整风量,致使上排二次风开度小,造成了一、二次风的调整及风粉配比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致使着火延迟、火焰中心上移和燃烧不充分。

这样就造成燃烧不彻底而使飞灰可燃物超标。

所以,运行方式不合理、调整不合理是引起飞灰可燃物高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偏低原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首要阐述了排烟温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排
烟温度偏高、偏低造成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措施。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排烟温度;控制措施
1 排烟温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处的烟气温度。

排烟温度过高,会使锅炉效
率降低。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
素为排烟温度与排烟量,排烟温度越高排烟量越大则排烟热损失就越大。

此外锅
炉排烟温度过高对炉后布袋除尘及脱硫的安全运行也构成了威胁。

排烟温度过低,烟气中的硫化物结露析出,粘结在省煤器及空预器上,造成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对烟囱内壁也将产生腐蚀,影响尾部受热面和烟囱的使用寿命。

烟气温度过低还
会造成烟气自然爬升高度不够,烟尘扩散面积偏小,加大局部区域的大气污染。

2 影响排烟温度的因素
2.1 燃料性质
①水分。

煤中水分加热变为水蒸气,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增大;水分高,提高了烟气的酸露点,易产生低温腐蚀。

②灰分。

灰分越高,受热面的沾污、磨损越严重。

尾部受热面积灰会使受热面换热量减少,排烟温度升高。

灰分高的煤
发热量低,相同负荷下消耗的燃料量增加,造成烟气流速和烟气量增加,导致排
烟温度和排烟量都升高,从而降低锅炉效率。

③挥发分。

煤中挥发分越低,越不容易着火燃烧,燃烧的时间也会增加,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越高,烟气中携带的未
燃尽颗粒越多,有时在旋风分离器和尾部烟道内还在继续燃烧,导致排烟温度较高。

2.2 受热面积灰与结焦。

受热面积灰与结焦,使烟气与受热面之间传热热阻增大,传热量减少,导致
排烟温度升高。

且尾部受热面积灰堵塞,使尾部烟道形成烟气走廊,产生高温度
区和低温度区,在低温度区内空气预热器处烟气结露腐蚀管壁,管子腐蚀严重穿
透后造成空预器漏风,送风短路进入烟道,影响锅炉送风。

2.3 锅炉漏风。

循环流化床锅炉漏风主要指分离器、烟道包墙、顶棚、检修孔和人孔门处漏风。

炉膛部分为正压区域,不存在向炉膛内漏风。

炉膛出口至旋风分离器再至空
气预热器皆为负压区,漏入烟道中的冷空气使得漏风处的烟气温度下降,烟气量
增多,使该处以后的受热面传热量均减少,排烟温度上升。

此外,如保证空气预
热器前的过量空气系数为设计值,由于在预热器前的漏风必定会使通过预热器的
空气量减少,也会使排烟温度上升。

2.4 旋风分离器效率。

旋风分离器将炉膛出口烟气中绝大部分固体颗粒从烟气流中分离出来,通过
返料器送入炉膛继续燃烧,若分离器在高温下变形或防磨材料脱落使分离效率下降,则会使大量颗粒度较大的可燃物不能够被分离带回炉膛内重新燃烧,从而进
入烟道不断释放热量,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2.5 空预器入口风温。

入口风温越高,烟气流经空预器时冷却效果越差,排烟温度越高。

反之,则
越低。

为防止排烟温度在冬天时过低,避免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实际中采用空
气入口设于炉顶并增加室内吸风口,在风道出口加装暖风器或采用热风再循环的
方法来提高空预器入口风温。

2.6 给水温度。

给水温度降低,省煤器传热温差增大,吸热量增加,省煤器后的烟温降低,
排烟温度降低。

若低于露点温度,还可能造成空预器低温腐蚀。

2.7 机组负荷。

负荷增加,给水流量、蒸汽流量、燃料量、风量均增加,各级受热面出口烟
气和工质温度增加,炉膛出口烟温随之增加。

3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措施
①加强入炉煤的调整,控制入炉煤水分及粒度,粒度一般控制在 0~9mm,
同时尽量减小入炉煤煤质较大幅度变化。

②严格执行受热面定期检查制度,保证尾部受热面清洁。

对未安装吹灰器锅炉,一般安排在阶段性检修期间对受热面用
压缩空气进行人工吹扫。

如果装有吹灰装置的锅炉每班至少吹灰一次,或根据金
属壁温情况及排烟温度随时吹扫。

锅炉高负荷时吹灰对炉膛压力影响大,且高负
荷吹灰时灰量多,因此带高负荷前应进行吹灰,防止高负荷时因排烟温度高影响
锅炉带负荷。

吹灰时按照烟气流向,以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并根据负荷及积灰
情况选择合适的吹灰强度,对于积灰严重的部位可增加吹灰强度及次数。

吹灰时
保证乙炔压力足够,若吹至空预器时乙炔压力不够,及时更换乙炔后再进行吹灰。

吹灰完毕,应全面检查锅炉各部分烟气侧和蒸汽侧温度的变化情况。

③加强对吹灰器的检查维护。

定期更换乙炔气瓶连接软管,防止乙炔软管老化及接口不严导
致乙炔泄露,吹灰完毕应将乙炔气瓶阀门关闭防止乙炔泄露。

吹灰前检查就地乙
炔压力是否足够,并对就地乙炔压力表定期校验,保证乙炔压力显示正确。

将吹
灰系统接入 DCS 画面,方便运行人员监视乙炔压力、吹灰过程及根据实际情况调
节吹灰参数。

若吹灰器出现故障、泄露报警、哑炮时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④正常运行中,加强设备巡检,保证各人孔门关闭,发现漏风部位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如有烟道裂缝可用保温棉进行堵漏,若裂缝较大可焊密封盒并在密封盒内填充保
温棉或浇注料。

锅炉大、小修时应做好负压区的查漏、堵漏工作,保证锅炉良好
的密闭性。

⑤大、小修中对分离器进行检查及维修,变形部位及时改正,防磨材料脱落部位重新浇筑并严格烘炉,避免运行时产生应力而脱落。

锅炉启、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保证炉内任意烟气测温度测点变化率不大于100℃/h,避免骤冷、骤热使锅炉产生应力而变形。

⑥优化燃烧调整,采用合理
的床压6~10k Pa,控制床温在允许范围内820~950℃,合理调整一、二次风配比。

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二次风调整的原则是:一次风保证流化、二次风控制总风量,通过改变二者比例兼顾调整床温。

通过增大排渣量适当降低床压,减少一次风量
提高床温,从而提高炉内燃烧效率,降低排烟温度。

在保证床层物料正常流化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一次风量,还可以减轻对管壁的
磨损。

在调整二次风时应注意对炉内燃烧的扰动效果,采用少量多次的调整方式,避免对燃烧产生大的波动,使大量未燃尽的固体颗粒带出炉膛,降低炉内燃烧效率,使排烟温度升高。

锅炉升降负荷时,及时调整过量空气系数,高负荷时可保
持低氧量运行,一般可控制在 3~3.5%。

⑦加强汽水品质监督,根据化学要求及
时定排或调整连排大小,保证炉水合格,减少受热面管内结垢,有利于增加受热
面换热量降低排烟温度。

为防止排烟温度过低造成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运行中
应避免排烟温度低于露点温度 125℃,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高加解列是造成给水温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使发电厂机组效率下降的
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应加强对高加的检修及维护工作,提高检修、设备质量,
确保高加投入率。

②根据排烟温度确定吹灰频率,排烟温度低时可适当减少吹灰次数。

4 结论
排烟温度是锅炉运行中需要监视的重要参数之一。

排烟温度过高会使锅炉效率降低,影响锅炉的经济性,排烟温度过低则会使尾部受热面更容易发生低温腐蚀。

因此在运行中,运行人员应加强对排烟温度的监视,对运行中排烟温度过高及过低的情况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并尽早调整。

参考文献:
[1]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与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与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任永红.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