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及维护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及维护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及维护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该过程需要精确的操作和周到的护理。
正确的护理和维护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
深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是一种通过静脉穿刺手段,将导管置于静脉内,进入体腔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通过第二肋间隙的外侧位置穿刺,经过浅层颈静脉、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经过三尖瓣,以心电图的方式确定其位置和深度。
深静脉置管有利于药物给予,血液回收,插管呼吸机等设备和手术使用。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环境准备1.静脉补液,保持补液状态2.放置纯净水盆,卫生纸,铺好巾布,准备必要材料3.病人进入深静脉置管手术室进行操作4.准备监测设备和救护设备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洁净手套和口罩2.向病人说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用消毒盐水和无菌巾覆盖工具、导管、针、注射器等材料4.用良好的穿刺技巧穿刺静脉,精确进入静脉并逐渐推进导管5.在操作完毕后取出针头,保持导管略为外露6.用胶布固定导管,检查是否置入正确位置7.采用心电图监测深静脉置管的位置,保证导管处于安全位置并没有刺激窦房结和房室结8.最后,正确将深静脉置管的固定并绷带固定深静脉置管的护理1.保持始终暴露导管,定期清洁换药2.检查导管位置和固定情况3.定期检测导管进口和出口情况4.确保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血管通畅5.定期检查血常规变化和输注药物效果6.避免误管和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意外处理如果深静脉置管出现意外或并发症,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1.导管意外脱落或外露,先立即用无菌纱布和压力手法进行止血2.如因血管破裂或热应激导致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则需停止补液和输液药,并采用加压缠绕法进行处理3.在交叉感染、血栓、肺栓塞等情况发生时,应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深静脉置管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体位、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记录,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效果。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输给药物、输液、取血以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为了确保深静脉置管的成功及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应该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患者评估在进行深静脉置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过敏史以及血液凝结功能等。
了解患者情况后,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当的置管位置以及置管方式。
2. 预备材料在进行深静脉置管之前,确保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已经准备完备。
这包括:•一次性手套•消毒液•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深静脉置管套装•空气消毒剂•导管固定带•针头固定器3. 洗手和穿戴手套在进行深静脉置管前,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洗手,并穿戴干净的手套。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擦拭手腕、手掌、手背、指甲沟等,并确保用水充分冲洗干净。
4. 麻醉和局部麻醉在进行深静脉置管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敏感程度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这可以包括局部麻醉或者静脉穿刺时的表面麻醉。
5. 皮肤消毒深静脉置管的前提是确保置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和消毒。
护理人员应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皮肤擦洗干净,然后用适当的消毒液涂抹在置管部位周围,按照消毒液的说明进行消毒,确保彻底且均匀。
6. 置管选择和培训在选择深静脉置管之前,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状况选择适当的置管方法。
然后需要对所选择的置管方法进行专业培训,了解置管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7. 置管操作在进行深静脉置管时,需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
护理人员首先要确认置管位置,确保准确无误。
然后进行皮肤穿刺,将导管插入静脉,顺利地将导管推进深静脉。
8. 导管固定深静脉置管成功后,护理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导管固定带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确保固定带固定牢固但又不会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并避免导管误抽或移位。
9. 导管维护深静脉置管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导管。
这包括每天观察导管周围皮肤的情况,并及时更换导管固定带,保持导管固定。
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

拔管前准备工作
物品准备
准备好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消毒液、棉签、胶 布等所需物品。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拔管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导管评估
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确认导管长度及外露部分, 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情况。
拔管后观察与记录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 实现远程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 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 高效的护理体验。
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如 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操作难度增 加、患者需求多样化等,需要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患者 教育水平、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等措施来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本次PICC深静脉置管护理经验总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PICC深静脉置管过程中,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穿刺部位清洁 干燥,降低感染风险。
妥善固定导管
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确保导管稳定 不脱落,同时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导 管,保证患者舒适。
定期维护导管
定期对导管进行冲洗、更换敷料等操 作,保持导管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 生。
感染处理
静脉炎处理
局部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需 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并拔除导管。处理后 需密切观察感染控制情况。
轻度静脉炎可采用热敷、局部用药等方法 缓解,重度静脉炎需拔除导管并使用抗炎 药物治疗。处理后需评估炎症消退情况。
导管堵塞处理
导管脱落或移位处理
可采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若无 效则需拔除导管。处理后需评估导管通畅 情况。
02
03
0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置管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降低感
深静脉置管的维护

深静脉置管的周围皮肤护理
皮肤是身体防御机制的第一道屏障。合理的皮肤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并减少深静脉置管周 围皮肤的感染发生率。
清洁
一周更换一次半透明膜,皮肤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
按摩
周围皮肤使用护肤油或乳膏按摩,促进淋巴液的流动,预防皮肤损伤。
注意异味
如有焦糖味或粗麻味异味出现应及时更换透明膜和消耗品,避免威胁患者的舒适度。
禁忌症
深静脉置管有一系列的禁忌症,如血液循环不稳定、急性脱水、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心功 能不全、肝功能衰竭等。
卫生注意
深静脉置管的保养要求高,一定要严格遵守消毒、清洗等步骤。
操作规范
深静脉置管插入前的准备、插管过程、管路固定、皮肤护理、装药等环节都必须规范操作。
深静脉置管的主要保养技巧及指南
以正确的方式保持深静脉置管的清洁、护理、观察,可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适用性
深静脉置管适于治疗一些病症,如肿瘤、重 症创伤、营养支持等,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了 患者舒适和减轻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 发症之一,必须通过无菌技术 和经验来避免和及时处理。
血栓
深静脉血凝块可能堵塞血管, 导致危及生命的血栓,应及时 处置。
置管脱落
如果深静脉置管未经正确定位 和固定,可能会意外脱落,这 是非常危险的。
深静脉置管的日常维护措施
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良好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以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 实施消毒
定期对插管点和周围皮 肤区域进行消毒,掌握 正确的消毒方法。
2 保持通畅
3 评估
保持管路暴露,并用适 当的方法预防管腔阻塞、 漏药等情况。同时每日 定期换药。
定期检查深静脉置管的 使用情况。如果出现任 何疑问或异常情况,请 立即就诊。
深静脉导管的护理详解

深静脉导管的护理详解1.置管前准备:-患者教育:向患者说明深静脉导管的目的、过程和风险,告知患者需要保持导管通畅和保持术后区域的清洁。
-皮肤消毒:使用碘酒或氯己定等消毒剂对置管部位进行彻底清洁。
2.置管过程:-使用无菌技术:穿戴好手套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穿刺:将导管插入静脉,确保导管顺利进入深静脉。
-病史记录:记录导管置管过程中的详细信息,包括导管型号、长度、插入的位置等。
3.固定导管:-使用透明敷料,覆盖导管插入部分和周围皮肤,确保导管处于正常位置。
-确保敷料无皱褶和紧贴皮肤,以防止衣物或流体误触导管。
4.导管周围皮肤护理:-每天检查导管周围的皮肤,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
-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酒精消毒棉球,擦拭导管插入部位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5.导管通路护理:-检查导管通路:每天检查导管通路是否通畅,排除导管是否脱落或移位。
-不断监测导管周围的固定带、阀门和连接器,确保导管没有松动或漏气。
-定期进行管内冲洗:根据医嘱,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管内冲洗,以保持导管通畅。
6.导管连接器和注射途径护理:-确保导管连接器密封:在连接或断开导管连接器时,应使用无菌的技术,确保连接器的密封性,以防止污染和感染。
-导管注射:在输药之前,务必用无菌技术对导管连接器进行消毒,避免细菌入侵。
7.避免导管相关感染:-定期更换敷料:根据医嘱,将导管周围的敷料进行更换,以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和干燥。
-静脉输液站:在输液过程中,确保输液港和连接器都是干净的,避免外界细菌进入导管。
深静脉导管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和是否有感染迹象。
另外,也需要与患者进行密切合作,让患者理解深静脉导管的护理重要性,并告知他们必要的护理常识,做好术后护理。
只有保证导管的通畅和周围的清洁,才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18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淮安市第一人民院胸外科2013年8月修订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置管前护理
1、向病人解释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及操作性的过程,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
2、清洁穿刺处皮肤并备皮。
置管后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2、妥善固定深静脉导管,床头交接时,明确交接插管的深度,预防导管脱出。
3、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观察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有无液体渗出,并
注明更换日期,如有污染,潮湿,脱落应立即更换。
4、定期更换一次性三通阀,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如见回血应及时冲洗管腔并
检查各管路接口是否松动脱开,防止接头松脱漏血或形成血栓堵塞管路。
5、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穿刺点炎症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留取做导管
培养及血培养。
6、拔除深静脉置管后,穿刺点应按压3~5分钟,有凝血障碍患者适当延长按压
时间,以防出血及血肿形成。
18。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深静脉置管护理常规
吕倩频
1、妥善固定管道。
请医生置管时缝针固定圆形导管柄。
各三通及输液通路紧密连接,避免
松脱导致出血和空气进入。
2、保持通畅。
每班交接以肝素水冲洗管路,怀疑堵塞时不可强行冲注以防血栓塞,应予以
拔除。
3、预防感染。
以消毒巾包裹各三通及导管接头。
推注药物或输液严格手卫生无菌操作。
三
通和导管内不能存有血迹。
输注营养液、血液制品后必须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穿刺部位每天更换敷料,有渗血及时更换。
4、封管。
每次输液结束用肝素水封管以避免回血堵塞导管。
5、测压护理。
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取平卧位,校准零点,测压管路避免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等
需要微泵注入药物,以免测压时引起病情变化。
分析中心静脉压测量值时应考虑呼吸机及PEEP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目的。
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是深静脉置管后的护理要点。
1. 观察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是患者体内的一个开放通道,需要密切观察其情况。
护理人员应每日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并及时记录。
2. 定期更换敷料:深静脉置管后,需要将穿刺部位覆盖好,以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敷料应保持干燥、整洁,并定期更换,一般每3-7天更换一次。
3. 保持通畅:深静脉置管通常用于输液、输血等治疗目的,因此需要保持通畅。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深静脉置管是否通畅,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和输液情况,及时处理堵塞或漏液等问题。
4. 防止感染: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感染。
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洗手、戴手套,并采取无菌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患者也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碰触或揉搓穿刺部位。
5. 保持患者舒适:深静脉置管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感。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及时处理患者的不适症状,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6. 监测并发症:深静脉置管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血肿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 注意药物给予:深静脉置管可以用于给药,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给予方式。
一些刺激性药物或浓度较高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局部反应或损伤血管壁,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8. 定期评估深静脉置管的需要: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深静脉置管的需要性,并在合适的时候及时拔除。
9. 教育患者及家属:深静脉置管后,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如如何保持穿刺部位清洁、观察并发症的早期征兆等。
10. 报告异常情况:深静脉置管后,如出现穿刺部位红肿、渗液、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静脉置管病人(CVC、PICC)的维护和护理
(一)插管的方式
←中心静脉置管(CVC ) 颈外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股静脉置管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catheter)
(二)插管的适应症
←外周静脉不好,难以维持输液的患者;
←输液需要超过一周以上者;
←输液时需要使用一些对外周静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需反复输血或血制品的患者;
←需用输液泵或压力输液的患者;
←同样适用于儿童;
←利用中心静脉压监测调节液体入量和速度;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或气囊漂浮导管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三)插管的优势
←保护病人的外周静脉;
←可减少反复经外周静脉穿刺输液的痛苦;
←是危重病人的重要输液途径;
←可长时间保留在血管内;
←没有威胁生命安全的并发症;
←病人活动方便,护理简单,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四)插管的操作(以PICC为列)
←操作前准备
1、医生的医嘱;
2、正确评估患者;
3、穿刺前病人教育:包括解释操作过程及合作期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日常护
理及注意事项、穿刺过程、护理需要、潜在并发症;
4、病人签署同意书;
5、物品的选择及准备;
6、心理准备。
← PICC静脉选择:主要有肘部静脉
1、首选——贵要静脉
2、次选——肘正中静脉
3、第三选择——头静脉
←皮肤消毒的标准
1、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用力摩擦皮肤;
2、消毒范围8—10cm直径;
3、先用酒精清洁、消毒、待干;
4、再碘伏消毒、待干。
←穿刺后拍X光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后才能输液
←穿刺后记录
1、穿刺导管的名称及批号;
2、导管型号及长度、臂围;
3、所穿刺的静脉;
4、穿刺过程描述;
5、抽回血的情况;
6、固定方法;
7、穿刺日期及穿刺者姓名;
8、胸片结果;
9、病人的主诉。
(五)PICC穿刺后的并发症
1、机械性静脉炎;
2、血栓性静脉炎;
3、导管断裂或破损;
4、感染;
5、导管漂移;
6、堵管;
7、拔管困难。
深静脉置管的维护(PICC为例)
(一)更换肝素帽
←目的:把由于过度使用肝素帽而引起的潜在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
←何时更换: 1、每周一次;
2、肝素帽可能发生损坏时;
3、每次经由肝素帽取过血后;
4、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
←更换步骤:
1、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肝素帽的包装,用生理盐水预充肝素帽;
2、把原来的肝素帽去掉;
3、消毒接头的横切面及外围2次;
4、连接新的肝素帽,消毒肝素帽3次;
5、连接无菌注射器,缓慢回抽,见回血,以脉充方式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二)冲洗导管、封管
←目的:保持导管通畅,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微粒控制血液回流
←标准维护方式:
1、治疗间歇期每3—7天一次;
2、在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后或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后。
←封管和冲管方法:
1、冲管方法: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造成小漩涡,加强冲管效果;即脉冲
式。
2、冲管、封管护理的正确步骤:
冲管SAS(等生理盐水10ml)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S 生理盐水
←封管SASH(稀释肝素液2-5ml)
S 生理盐水
A 给药
S 生理盐水
H 稀释肝素液
←注意
1、选择10—20ml以上注射器;
2、选用脉冲方式充管,不可使用重力静滴方式;
3、封管时用含有肝素稀释液的针筒在注射器还有最后0.5ml封管时以边推注药液边退针的方法拔注射器或同时夹闭导管夹子
4、抽血,输血或输注其他粘滞性药物,即先用20ml生理盐水,使用脉冲方式冲洗
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三)更换敷料:
←目的:预防感染
←常规更换频率:1、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
2、以后每周更换两次(W2D1)
3、敷料松动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4、忌用胶带直接粘在导管上
←更换步骤:
1、从导管的远新端向近心端除去敷贴;
2、洗手或手消毒剂消毒手;
3、检查局部有无红肿,渗液及导管置入深度;
4、消毒:
A、用酒精棉签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穿刺点周围皮肤三次直径至少10cm以上,避
开穿刺点及导管;
B、用PVP棉签导管上面三次;
C、用PVP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三次直径10cm以上;
D、用PVP棉签消毒导管下面三次
5、等待消毒剂自然干燥
6、以穿刺点为中心贴上新的无菌敷贴,固定好三条胶带,并在最后一条胶带上注明
穿刺/更换日期、时间、签名;
7、观察病人情况;
8、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PICC的病人的健康教育
1、穿刺后24小时内穿刺侧手臂减少活动;
2、伤口停止出血前减少活动;
3、避免提重物、举高、用力甩膀活动;
4、不能用于CT或磁共振等检查的高压注射;
5、携导管可以淋浴,但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置管处缠绕两至三圈,
淋浴后检查有无进水如有要及时更换;
6、以下情况必须引起重视:伤口、手臂有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导管有漏气、漏水、脱出、折断;输液时有注射时疼痛、输液停滴、缓慢。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