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学生考试焦虑文献
考试焦虑心理研究分析综述

考试焦虑心理研究分析综述摘要:考试焦虑是各国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中外的心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
至今,心理学界对考试焦虑的研究逐渐趋向全面和成熟,在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概念、研究发展过程、测量工具、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和干预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考试焦虑的相关问题,以此明确考试焦虑的辅导角度,以期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关于考试焦虑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关键词:考试焦虑、研究综述一、前言随着各种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用各种标准化测评手段对个体方方面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已成为当今社会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种考试也应运而生。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成就取向十分明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得成功、出人头地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追求,因此应对形形色色的考试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许多烦躁情绪的来源。
有学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直接由他们考试的表现决定。
许多研究发现,考试焦虑对考试表现的影响是广泛存在的。
考试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特指由于考试带来的紧张状态很多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考试前学生们存在普遍的考试焦虑现象,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感。
研究已经证实,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更为严重的是会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如Hancock(2001)曾发现,在高度看重用某些标准评价学生的课堂中,考试焦虑较高的学生的表现也更差,也更缺乏学习动机。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各种各样的考试成为个人成长道路上必经的路口。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以及人口数量的压力,这种状况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状态。
由这些原因而导致的严峻的考试形式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考生面临各种考试时产生的焦虑心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过高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考试成绩,还可能对考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因此,无论考生、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尽力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
心理学界从对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研究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由于流派和各自理论侧重点的不同,很多学者都对考试焦虑的各方面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
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近年来,学校考试因其重要性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考试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试的重要性体现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层面。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比较孩子的考试结果,来衡量他们的努力投入和取得的成果。
学校采用考试作为学术成绩评估的主要手段,而社会则对考试成绩更加看重,一般认为,考试成绩较高的孩子将找到更好的政府工作,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考试的大背景下,学生的焦虑情况日益深入人心。
他们在考试前易被高大的考试压力所打倒,在考试期间容易紧张不安,以及在考试后难以放松的负面情绪等都是学生考试焦虑的一部分。
由于考试焦虑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问题并尝试以多种策略来解决学生的考试焦虑。
要深入了解学生考试焦虑的情况,研究者们发现许多由学生考试焦虑引发的因素。
据不同的研究,这些因素可以分成家庭、学生和社会环境三类。
家庭因素是指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家庭氛围、家长的态度等,以及家庭财务状况等。
学生因素主要是指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如个性、自信心、智力水平和感受的能力等。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处于的信息环境,尤其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集体比较观念,以及学校和教育的激励机制。
此外,由于学生考试焦虑有许多因素在内,因此针对学生考试焦虑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比如,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调节学生情绪等,是当前普遍采取的预防和治疗学生考试焦虑的措施。
此外,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整也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因为家庭教育是社会环境及学生个人状况的深层影响。
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改变孩子对考试的看法,也可以调节孩子对考试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孩子的考试焦虑。
综上所述,学校考试是当今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的考试焦虑也已成为学生和家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理解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和治疗策略对于帮助学生解决考试焦虑问题和改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近年来,学生的考试焦虑越来越多。
考试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对这些学生而言,考试是他们最大的压力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将会出现很多焦虑状况,如失眠、不安、恐惧、焦虑等等。
临近考试时,他们将会更加焦虑。
因此,研究及早发现和克服高中生的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针对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做出了很多研究,研究主要关注高中生对考试焦虑的发生、发展、预测以及解决方案等问题。
首先,研究人员们发现,高中生考试焦虑有一定的发生规律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高中生表现出很强的焦虑情绪,而且焦虑情绪会随着考试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更强烈。
此外,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女生考试焦虑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女生的考试焦虑较男生更为明显,而且女生的紧张情况也更严重。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有多种影响因素,如外部环境、家庭因素、内在性格等。
从考试焦虑的发生机制来看,考生会因外部环境的压力而产生担心,像家长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同学对于考试表现的质疑,老师对考试要求的严格等,都会导致考生生出担忧和焦虑情绪。
此外,家庭因素也是考试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家庭结构和家庭气氛,如果出现家庭矛盾或者家庭环境不良,这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也会导致他们考试焦虑的发生。
另外,学生的性格特征也会对考试焦虑产生影响,如过分追求完美主义,担心评价和担心失败等,这种性格特征可能会加重考试焦虑。
最后,各种研究也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抑制考试焦虑的方法。
有些研究建议,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们介绍考试焦虑的表现及抑制途径,比如增强自尊心、学习目标设定、调节自己情绪等。
此外,家庭也可以发挥作用,家长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重视孩子的成长,以及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从而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综上所述,近年来,针对高中生考试焦虑问题做出了很多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发生、发展、预测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
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人 的意识 , 响其行 为 与成 就 。 影
二 、 试 焦 虑 的 主 要 原 因 考
影 响 考 试 焦 虑 的 因 素 很 多 , 有 个 体 生 理 的 因 既 素 , 有个 体 心理 的因 素 ; 有 家庭 的 因素 , 有 社 又 既 又 会 的 因素 , 试 焦 虑 是 在 这 些 共 同 因 素 的 作 用 下 形 考
小 学生考试压力 , 高身心 素质做 出贡献 。 提 关 键词 : 学生 ; 考试 焦虑 ; 绪障碍 ; 情 个体 生理 因素; 环境 因素 文 章编号 :7 —7 0 1 —4 2 (O 0 O 一l 9 3 9 8 —8 72 O —3 2 1 ) 1 6 一O
考试焦 虑 是学 生 最 常 见 的情 绪 障 碍 , 作 为一 它 种 消 极 情 绪 , 但 影 响 了 学 生 的 考 试 成 绩 , 且 影 响 不 而 了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 考 试 焦 虑 现 象 是 我 国 目前 中 小 学 生 中 存 在 的 一 种 比 较 普 遍 的 心 理 现 象 , 经 受 到 已 教 育工 作者 和心 理工 作 者 的广泛 重视 。
同 胞 兄 弟 姐 妹 也 是 容 易 焦 虑 的 ; 约 5 焦 虑 性 神 大 O
、
考 试 焦 虑 的界 定
经 症 患 者 的 孪 生 者 有 类 似 的 症 状 。这 些 说 明 , 传 遗
考 试 焦虑 是 比较 复 杂 的 消极 情 绪 现 象 , 试 焦 考 虑 概 念 目前 尚 无 定 论 , 者 认 为 , 试 焦 虑 是 在 一 定 笔 考
成 的 。 ( ) 影 响 考 试 焦 虑 的 d- ̄ 生 理 因 素 研 究 一 ' 4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1.研究背景考试焦虑是与考试有关的特殊焦虑类型,考试作为学生的主要应激事件之一,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普遍和重大,焦虑是与担忧相伴的紧张和忧虑情绪状态,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在考试过程产生的焦虑情绪。
是一种与认识困难相伴的不适情绪状态。
强烈的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甚至发展为焦虑性神经症。
2.研究意义本研究讨论考试焦虑的影响,并指出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思路,为他人研究做好铺垫,提供参考。
3.研究现状3.1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与考试环境有关的特殊焦虑类型, 是一种与认识困难相伴的不适情绪状态。
严重的考试焦虑有明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这种身心反应直接影响其考试成绩, 而且因此影响其生活和学习。
研究表明, 34%—41%的学生有明显的考试焦虑, 符合DSM标准的学生甚至达到50%以上。
对考试焦虑的解释模式有2种。
(1) Weiner的归因偏向解释。
Weiner认为, 在很多情况下, 人们都有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倾向——利己主义归因偏向, 将考试失败或可能的失败归因于环境或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 如疾病。
(2) Folkman的解释类型 (explanatory style) 。
考试焦虑对学生的作用, 关键是他们对考试的解释类型:这种解释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这种解释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 这种解释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或是指向自己还是外部。
考试焦虑突出的同学解释类型一般是这样的:他们认为自己考试失败是经常性 (稳定的),不是个别现象 (普遍的) , 而且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命运所致 (内向的) 。
3.2中学生考试焦虑适度的心理紧张, 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 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 影响考场表现, 并波及心身健康。
2006年, 美国教育部Test Edge研究表明, 61%的美国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 其中26%为严重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考生的成绩, 尤其是数学和语言科目。
中学生考试焦虑症归因论文

中学生考试焦虑症归因论文概要:考试焦虑虽然会给中学生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地阻碍考试成绩的大面积提高,但犹如偶感风寒而感冒一样,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和帮助而得到有效解决的。
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
”要想使全体学生正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就务必先弄清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正如中医“望、闻、问、切”,查明病症,再对症下药,耐心巧妙地加以疏导帮助,使学生早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一、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症也是他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一)学校因素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曙光早已照亮了整个教育教学阵线,但在实际工作之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质量的评估,学校领导对老师工作的考核,学生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期待……一切无不以成绩为首要参考因素。
因此,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考试指挥棒”依旧大显神通。
于是,考试成绩的优劣,所处名次的先后依然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为了促使学生“力争上游,再创佳绩”,学校领导会大谈“唯分数论”,各科教师也会为该科成绩的提高而不遗余力,同学们也会羡慕推崇成绩佼佼者。
这样一来,成绩优良、进步明显的自然大受欢迎;成绩较差、屡屡退步的当然处境艰难了。
优等生担心名次下降,中等生害怕进步不大,后进生唯恐又遭失败,各类学生都会在考试前忧心如焚。
(二)家庭因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重视。
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子女今日所受的教育直接决定着他们日后就业情形,于是乎买资料、请家教;考试成绩时时问,升学警钟天天敲。
尤其是亲戚朋友、邻里同事中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成绩更是关心。
为了实现升学目标,促使孩子全力以赴,他们还通常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达到一定标准则皆大欢喜,甚至会将考分与金钱奖赏挂钩;一旦考得不理想则横加指责,乃至以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为惩罚。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

高中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书写在纸上的汗珠,担心考试数学会出错的担忧,这些深深地印在大多数高中生心中的焦虑,被人们延伸成为高中生考试焦虑。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从中发现了它的不同形式和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编写的目的是对涉及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获得更好的了解。
在调查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时候,研究者发现,学生的焦虑水平受到他们家庭、朋友、学校环境以及考试方式等多种变量的影响。
在家庭方面,家庭要么忽视,要么过分关注对学生考试的影响很大,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容易产生压力,产生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朋友团体的压力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焦虑水平。
朋友之间的竞争和比较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成绩以及超越别人,从而引发焦虑。
研究者还发现,学校环境对学生的焦虑水平也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是学校文化对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个文化包括学校对考试的态度、学校对考试的评价等等。
最后,考试方式也会扰乱学生的情绪,比如考试时间太短、考点不够多等等。
研究者还发现,考试焦虑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心理,而且还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症状,比如头痛、失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变得更加焦虑,难以集中精力,影响考试表现。
此外,专家还根据学生的考试焦虑的表现,将它们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细节焦虑、总体焦虑和客观焦虑。
其中,细节焦虑指学生对考试中每一个小细节都感到担心,总体焦虑则表示学生害怕总体成绩不佳,而客观焦虑则表示学生对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毫无把握,担心自己做错。
针对高中生考试焦虑,专家提出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这些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应对和处理焦虑的方法,比如设定明确的目标、训练自我控制力量等。
第二类是避免焦虑的方法,比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技巧等,以减轻学生的焦虑压力。
第三类是外部干预,即从社会文化层面减轻学生的焦虑压力,比如家长和老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焦虑的问题。
最新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doc

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摘要考试焦虑现象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生中已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受到了心理工作者和教育者的广泛重视,也进行很多研究。
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考试心理研究。
关键词考试焦虑发展对策0引言在人的一生中,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考试测验,不仅有每个学科每单元的测试,也有中考,高考这些如同决定一个人命运的考试在诸多情感因素中,人们往往研究较多的是动机, 态度,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而忽略了焦虑。
事实上,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不可忽视。
1考试焦虑的发展考试焦虑(testanxiety),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考场焦虑(晕考)以及考后焦虑。
Horwitz等人(1986)在讨论语言焦虑时认为, 焦虑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对紧张、不安、烦恼的主观感受。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 指在考试时担心表现不好、害怕失败。
Sarason ( 1978)将其定义为:带着恐惧心理来看待考察过程中成效不充分的倾向。
Aida (1994)认为,考试焦虑的起因是学生在过去经历了过多的失败,而"I忆中只注意到自己失败的经验,因此越想越痛苦,焦虑程度也随之上升,以致于他们在考试之前和过程中产生负面的、不相关的想法。
综合MandlcrG., WoipcJ.及SalasonLG.等人的观点,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形成的。
由于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2考试焦虑测量工具的发展(1)50年代;1951年泰勒发表了显性焦虑量MAS (Manifest Anxiety Seale), 一@类量表一般用于慢性焦虑,即一般性焦虑。
1952年曼德勒(Mandler)和沙拉松(Sarason)发表了测验焦虑问卷TAI (Test Anxiety Questionnaire),主要测景在测验下的个体焦虑,即一时性的焦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中学生考试焦虑文献
考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问答等方式对人的技能或知识进行测量的手段,广泛应用到人才选拔、升学、学校的教育评估等方面。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考试中会承担过多的压力,学生在考前、考中、考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表现,因此,考试焦虑成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及教育问题。
1 考试焦虑的定义
考试焦虑是焦虑的一种特殊类型。
目前国内对考试焦虑的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刺激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等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考试焦虑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考试焦虑是由考试这个特殊的情景所引起的,考试中的情景如教室布置、考生对考点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影响考试焦虑的产生及程度。
(2)考生的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着考试焦虑[1]。
(3)考试焦虑会引起担忧等情绪反应[2]。
(4)考试焦虑会引起一定的行为反应,如逃避等,从而出现弃考、逃学等现象。
从以上的特征可以看出考试焦虑既有外因的影响也有内因的影响,并且会产生一定的身心反应。
2 考试焦虑的理论研究
目前关于考试焦虑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把焦虑的有关观点应用到考试这一具体的刺激情景下,把考试作为一诱导因素来研究它的产生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2.1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焦虑是因为经验而获得的对某个情景不愉快的反应。
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
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给予刺激会使行为出现次数增加;负强化指撤销刺激会使行为出现次数增加。
行为主义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系统脱敏、行为矫正等。
2.2 认知心理学
焦虑的原因在于头脑里一系列不合理观念的不良情绪反应。
焦虑个体倾向于保持那种有关自身及外部世界的一些绝对性、强制性观念及想法,这一特点在焦虑个体对某些事情进行归因时表现得尤为明显[3]。
2.3 社会支持观点
社会支持作用机制的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其效应独立于压力,不管压力程度如何,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缓冲作用模型认为,社会支持是通过压力消除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作用,它可以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这种缓冲作用既可能是一般性的也可能是特异性的。
这两种模型都强调人际关系的作用,社会支持多的个体有较高的应对不良社会刺激的能力,同时出现不良反应后,社会支持多的个体可以较好的应对不良反应。
2.4 国内研究结论
在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基本模式中,掌握目标、情绪性和应付反应作为中介变量不具有实际意义;考试自我效能感、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担忧、学习和考试技能、认知干扰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中介变量。
考试焦虑对中介变量的影响高于中介变量对考试成绩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中介变量,受考试焦虑的影响和影响考试成绩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变量中考试自我效能感、成绩-接近目标、认知干扰、学习和考试技能等中介变量受考试焦虑影响同时也影响考试成绩。
3 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的考试焦虑研究成果主要有归因分析、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方面的研究。
归因的分析的结论可分为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
外源因素主要有早期经验、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内源因素有人格、气质、智力等方面的因素。
3.1 家庭因素
有考试焦虑组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因子分显著低于无考试焦虑组,而其矛盾性、成功性因子分显著高于无考试焦虑组。
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舒适、宽松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考试焦虑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2 与学校及社会的关系
社会支持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所以学校、社会的宽松与容忍对与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有一定的作用,建议学校的教育应采用更多的互助性训练内容,学校的体育课应加强对互助游戏的力度。
3.3 性格方面的影响
考试焦虑者的精神质因子标准分和情绪稳定性因子的标准分显著高于无考试焦虑者,内外向因子标准分显著低于无考试焦虑者。
TAS总分与EPQ的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外向的个性因子标准分呈显著负相关。
4 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
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根据分析帮助学生适当归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或个体咨询。
咨询与治疗方法最主要的是认知疗法和放松疗法。
认知疗法主要是通过影响学生对考试的知觉和评价,使学生对考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进而对“即将面对考试”这一刺激情景产生一种控制。
放松疗法具体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理放松;一类是心理放松。
生理放松如肌肉放松法等。
心理放松是想象一些广阔宁静的画面并配用一些放松音乐。
5 关于目前研究的一些总结感想
考试焦虑严重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预防考试焦虑成为学校教育一个比较严峻的任务。
我国的学者在考试焦虑的研究与预防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贡献。
但总体上来说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关于考试焦虑的理论方面大都是运用国外的理论进行解释,很少有自己独创的理论。
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我国考试焦虑的研究主要以归因研究为主,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法调查进行横向对比,得出结论,我觉得应该加强纵向的研究。
在考试焦虑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应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大胆的应用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对考试焦虑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取得宝贵的经验,期望有突破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吴忠才.精神分析焦虑理论的简析[J].西昌学院学报,2007.
[2] 阳德华.大学生抑郁与焦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