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小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小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小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引言本文对小学数学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根据试题的难度、题型分布以及学生的表现,评估考试的整体水平,并提出改进建议。
试题难度分析通过对试题的难度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考试的整体水平。
我们采用以下指标评估试题的难度:1. 难度系数: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计算试题的平均正确率,以此来评估试题的难度。
难度系数越高,说明试题越困难。
2. 区分度:使用正确率最高和最低的学生的答题情况来计算试题的区分度。
区分度越高,说明试题在学生之间的表现差异较大。
题型分布分析对于小学数学考试,合理的题型分布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我们对题型分布进行分析,包括以下方面:1. 知识点覆盖:统计各个知识点在试卷中出现的频率,确保各个知识点都得到适当的考察。
2. 题型比例:统计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不同题型的比例,确保题型分布的合理性。
学生表现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在考试中的整体表现情况以及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1. 总体得分分布:分析学生的总体得分分布情况,了解整个班级或年级的考试水平。
2. 错题分析:统计各道试题的错误率,找出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提供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改进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考试题目的设置应更加符合学生的研究进度,避免过于艰深的题目。
2. 注意题型的多样化,提高题目的实际应用性和启发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知识点的讲解和练,帮助学生加深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结论通过对小学数学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考试的整体水平,找出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考试表现,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
小学数学试卷全校质量分析

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全校数学质量检测。
本次检测覆盖了三至六年级,共设置了50道题目,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类型。
现将本次检测的质量分析如下:二、检测结果1. 平均分:本次检测的平均分为85.6分,较上学期提高了2.5分。
2. 及格率:及格率为95%,较上学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
3. 优秀率:优秀率为65%,较上学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
4. 各年级成绩分布:三至六年级的平均分分别为83分、87分、90分、92分、94分。
5. 各题型得分情况:填空题平均得分率为85%,选择题平均得分率为88%,解答题平均得分率为78%。
三、质量分析1. 整体评价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我校数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这得益于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的刻苦学习。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2.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填空题得分率较低。
(2)学生在解答题中存在解题思路不清晰、计算错误等问题,导致得分率较低。
(3)部分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问题,导致选择题得分率较低。
3. 改进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填空题得分率。
(2)强化解题技巧训练,提高学生解题思路的清晰度和计算准确性,提高解答题得分率。
(3)加强审题训练,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提高选择题得分率。
(4)关注学困生,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总结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我校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精选10篇)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精选10篇)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一):我校五年级参加本次质量检测的人数为****人,平均分为*****分,最高分为****分,及格人数为****人,及格率*****,优秀人数为****人,优秀率*****。
整份试卷以现行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题型结构、试题资料分布全面、合理,题量适中。
试题考查了本册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运算本事、思维本事、空间想象本事的考查,尤其是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的有关问题本事的考查。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看,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可能性问题和数量关系相对简单的解决问题,失分较少。
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掌握较好,XXX大题计算题的得分率为*****,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简算意识,能简算的混合运算,孩子们都能根据数据的特点,依据运算律进行简算。
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题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然而,存在的问题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和空间想象本事都较弱。
解决问题最终一题考查了学生对多边形高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本事,学生对先求高的这一步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错误。
填空题最终一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空间想象本事,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没能正确作答。
此外,学生整体分析数学试题的本事也较弱,解决问题第三题失分较多,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整体把握题目给我们的信息。
综上所述,大多数数学教师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每次单元考试后,各个单元都暴露出一些问题。
学生理解本事不够强、空间观念不强、学生的研究惯和研究本事上所存在的问题。
从期末试卷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和空间想象本事,以及整体分析数学试题的本事。
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的研究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
在填空题部分,孩子们能够写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但对于代数式与字母的关系上却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逆向思考的能力也不是很强。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四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介绍这份报告分析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质量。
通过考察学生在关键概念和技能上的掌握程度,我们可以评估他们在数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弱点。
该分析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计划。
数据来源我们的数据收集自小学四年级全校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
这些考试涵盖了课程中的各个关键概念和技能,以确保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整体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整体表现良好。
通过平均分数和总体分布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71%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获得了良好的分数(80分及以上),显示了他们较好的数学能力。
- 21%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获得了及格分数(60分至79分之间),显示了他们基本的数学能力。
- 8%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获得了不及格分数(60分以下),需加强数学研究。
强项分析通过对学生在各个数学概念和技能上的得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他们的强项所在。
以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强项:- 数字的认知和数量概念- 加法和减法运算- 基本的几何形状和图案认知- 时钟和时间的认知弱项分析同时,在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弱项,这些是学生在数学研究中需要更多支持和指导的方面:- 乘法和除法运算- 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小数的认知和运算- 问题解决和应用能力建议和推荐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和弥补弱项,我们建议教师和家长采取以下措施:- 设计有趣且互动性强的数学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针对学生的个别需求,提供额外的补充教材和练册,以加强他们的弱项。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例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
- 定期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以确保学生的研究进步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数学方面显示了许多优势和进步。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弱项需要重点关注。
通过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学生们能够在数学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小学数学毕业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毕业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及答题情况1.试题分析试题以考查六年级全册重点内容为主,同时涉及了数的读写、换算单位、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等基础年级知识点,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只涉及到“鸡兔同笼”问题,考查目的、出题方向明确。
试题共分为三个模块,基础部分(41分)、计算部分(43分)和解决问题(36分)。
基础部分和计算部分分值旗鼓相当,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重点题和易错题,从填空题第3、6、10、13、14小题,选择题第2、4、5小题,列式计算第2小题中得以体现,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解决问题共六道题目,前四道比较简单,适合整体学生解答,最后两道稍有难度,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有所不同的是,去掉了历年常考的计算阴影部分面积一题,变成了画图并计算题型,体现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2.答题情况从抽样试卷来看,除过一小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外,绝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刻,能正确、灵活应用。
现将学生出错方面整理如下:二、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良,不够谨慎。
主要表现在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发映出教者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够严格,另外学生粗心大意现象严重,计算马虎,看错符号,没有换算单位等。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者对学生容易出错的方面只是简单的强调,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深刻反思,缺少重视,导致简单的知识点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
2.对待问题不深层思考、不认真分析。
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丢分皆由于他们解决问题只凭感觉和印象,不做深层思考。
如填空题第(3)小题,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每段占全长的()。
学生把两个空里的答案填反,凭借平时做这些题的记忆,算出答案就直接去填。
或者理解计算正确,第一个空不写单位,对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分数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这一知识点理解不透;还有判断题第(3)小题,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学生没有和倒数的概念仔细比较,忽略了“得数是1”和“乘积是1”的区别。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本次小学毕业考试试卷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综合能力和求异创新的机会。
试题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缩短了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差距。
命题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注重双基,凸现能力,覆盖面广,难易适中,要求得当,较好地处理了知识、能力、思维三者之间的关系。
填空部分共有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学阶段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型新颖,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其中第4、8、9题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空间想象力和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深刻印象。
选择题部分共有10题,考查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估算能力。
其中第11题和第15题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遗忘了五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内容。
判断题部分出现了符号不清的问题。
计算部分包括脱式计算、求未知数、看图计算等,内容涵盖了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比例及平面、立体图形的面积或体积计算。
学生在这部分表现最好,全对率达80%以上,特别是求未知数的4小题,全对率达97%。
说明学生已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已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准。
操作题部分没有具体分析。
在这份数学试卷中,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作图能力和比例尺知识的应用。
这道题总共6分,但只有16.7%的学生能够全部正确回答。
出错的原因包括:(1)出题者为了降低难度,在作图前安排了填空题,但是三个名词的出现顺序与之前不同,导致33%的学生出错。
(2)少数学生搞不清方位。
(3)有27%的学生漏标数据,有23%的学生标错了图2上的距离。
应用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非常全面,包括一般应用题、行程类应用题、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几何图形应用题。
特别是第25题和第31题,需要学生有结合图表或根据对话选取有用信息,剔除多余信息的能力。
这两题给了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小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学校数学考试质量分析【1】一、试题整体状况: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班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着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表达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同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同学对基本知识的掌控,而且考查了同学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但是由于试卷印刷质量和排版的不当,给了同学误导,使同学涌现了不须要的错误。
二、同学测试状况分析: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1、口算题,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缘由是平常练习较多,也着重强调了口算的方法,因此失分较少,个别同学还是马虎,方法没掌控,应着重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2、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5、7、8小题,第5小题考查方位同学原来就掌控的不太好,主要缘由是同学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肯定的差距,第7小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很简约,但由于印刷数位错位,给同学误导,同学错的比较多。
第8小题也是排版串行同学没有全面的观测造成错误。
3、圈一圈,主要考察分类与比较,第三小题对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同学区分比较困难,失分较多。
4. 看图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同学数错长方体与正方体混淆的多,同学的观测技能有待培育。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包括看图列式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这种题型平常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同学辅导不够。
解决问题,前两小题错误较少,第4题,个别同学出错。
主要缘由是同学识字较少不理解题意所以出错较多。
三、改进措施: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进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状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在教学时要多留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开考前没提示同学也不简单忘却。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3篇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一、问题分析1.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基础薄弱: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进入小学时,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感到吃力,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3. 考试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小学数学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二、原因分析1. 教育观念滞后: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地域、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培训机制不完善:我国教师培训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解决策略1. 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果。
3. 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应采用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式,如口试、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应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5.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
二、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三、重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过程
数学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为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能否记住一些概念,一些公式和一些法
则等,而要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概念、公式和法则
等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
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的评价。
如应用题的第4题:有一个棱长为
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现在把它锻造成一个高是15厘米的圆锥体零件。
这个零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并非简单地让学生
死记圆锥体体积的概念,而是检测学生能否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对
圆锥体体积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
四、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生活化
本次命题设计没有局限于现成的本本,而是拓展思路,扩大视野,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
习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
和动机。
简而言之,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和灵性。
如,填空的第1小题:地球上每年都有15000400公顷的森林被
毁掉,这个数读作()公顷,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
公顷。
还有“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即应用题)2、3、5等题,
融知识与实际生活之中,注重现实的实践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
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五、加强了实践操作性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动手操作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为此,命题时有意识地设计了
操作实践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感悟和体验。
如第五大题的操作与实践的第1小题按要求作图、填空。
题目要求是:(1)量出已知圆上的直径;(2)以A为圆心,画出一个与
已知圆同样大的圆;(3)画出这两个圆所组成的新图形的所有对称
轴等。
这类试题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使其在实践操
作中所学知识获得真正的理解。
本次检测的基本情况(主要从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进行对照)。
一、城区四校总评
二、农村中小总平
实测人数431人,及格率87.94%,优秀率53.60%,平均成绩
77.76分,满分人数13人。
其鸾凤中小:173人,及格率87.28%,
优秀率47.98%,平均成绩76.6分,满分2人;崇仁中小:26人,
及格率100%,优秀率69.23%,平均成绩85.94,满分2人;寨里中小:52人,及格率86.54%,优秀率55.77%,平均成绩78.11,满分
3人;司前中小:38人,及格率86.84%,优秀率60.55%,平均成绩80.97,满分6人。
止马中小:71人,及格率87.32%,优秀率
57.75%,平均成绩78.47分。
华桥中小:39人,及格率87.18%,优
秀率53.85%,平均成绩77.6分。
李坊中小:32人,及格率87.18%,优秀率53.85%,平均成绩77.6。
三、农村村小总平
实测人数981人,及格率79.41%,优秀率44.04%,平均成绩
71.50分,满分人数13人。
其鸾凤:127人,及格率85.04%,优秀
率60.63%,平均成绩77.69分;崇仁:106人,及格率75.47%,优
秀率38.68%,平均成绩69.4,满分2人;寨里:121人,及格率
85.95%,优秀率49.59%,平均成绩75.79;司前:205人,及格率79.02%,优秀率37.56%,平均成绩70.5;止马:115人,及格率
79.13%,优秀率48.70%,平均成绩73.36分;华桥:203人,及格
率76.85%,优秀率41.87%,平均成绩71.24分;李坊:104人,及
格率75%,优秀率34.62%,平均成绩62.27。
三、存在问题
从这次阅卷情况汇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是学生认真作业、仔细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末落到实处。
一方面是书写格式不规范,如求未知数x,从抽查一袋30份试
卷中,竟有18人没有写“解”;二是学生对所写的作业,认真检查
的习惯差,比如计算符号,数字抄错,如原式是“+”,到第二步
就写成“×”,数字17到第二步就写成27等等,本应不该出现的
错误,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失误。
2、是对概念理解不深,或灵活应用性差。
如判断题的第4小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7,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多数学生判错,此题学生只要根据
三角形的内和的概念,再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其最大的一个角,
就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再如选择题的第3、4小题错误率也较高。
还
有填空题的第6小题,多数学生对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模糊不清,如
写成:2×13×3=78、78=2×13×3×1、或2×13×3等。
再如填空
的第七小题:如果(a、b不为零),那么a:b的最简整数比是():()。
多数学生填写错误,说明学生对比例性质的灵活运用不够。
3、学生对题目要求不明,动手能力较弱。
如实践操作题的第1题:按要求作图、填空,第(1)小题:量
一量已知圆上的直径是()厘米。
多数学生没有按题目要求取整厘
米数。
第(2)小题有部分学生所画的圆不是已知圆同样大的圆,或
不是以A点为圆心等。
第(3)小题部分学生未能按题意画出两个圆
所组成的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有的只画出一条,或乱画一通。
第
2题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填空,并制成折线统计图。
有相当一部分
学生制成条形统计图。
以上足以说明有些学生在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等良好习惯有待加强。
4、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不强。
如填空题的第10小题: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小长方体,然后
再把这两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
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此题填写正确的学
生为数不多。
说明学生的几何形体的空间观念不强,而此题学生只
要动手画一画、或用学具摆一摆、叠一叠,就不难发现原长方体的
两个侧面分别是正方体一个面的一半,前、后面各相当于一个正方形,上、下面各相当于2个正方形。
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就相当
于拼成的正方体的7个正方形。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96÷6=16(平
方厘米),所以原长方体的表面积=16×7=112(平方厘米)。
2、是对概念理解不深,或灵活应用性差。
如判断题的第4小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7,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多数学生判错,此题学生只要根据
三角形的内和的概念,再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其最大的一个角,
就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再如选择题的第3、4小题错误率也较高。
还
有填空题的第6小题,多数学生对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模糊不清,如
写成:2×13×3=78、78=2×13×3×1、或2×13×3等。
再如填空
的第七小题:如果(a、b不为零),那么a:b的最简整数比是():()。
多数学生填写错误,说明学生对比例性质的灵活运用不够。
3、学生对题目要求不明,动手能力较弱。
如实践操作题的第1题:按要求作图、填空,第(1)小题:量
一量已知圆上的直径是()厘米。
多数学生没有按题目要求取整厘
米数。
第(2)小题有部分学生所画的圆不是已知圆同样大的圆,或
不是以A点为圆心等。
第(3)小题部分学生未能按题意画出两个圆
所组成的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有的只画出一条,或乱画一通。
第
2题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填空,并制成折线统计图。
有相当一部分
学生制成条形统计图。
以上足以说明有些学生在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等良好习惯有待加强。
4、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不强。
如填空题的第10小题: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小长方体,然后再把这两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此题填写正确的学生为数不多。
说明学生的几何形体的空间观念不强,而此题学生只要动手画一画、或用学具摆一摆、叠一叠,就不难发现原长方体的两个侧面分别是正方体一个面的一半,前、后面各相当于一个正方形,上、下面各相当于2个正方形。
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就相当于拼成的正方体的7个正方形。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96÷6=16(平方厘米),所以原长方体的表面积=16×7=112(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