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教育的成语
教书育人的四字成语 -回复

教书育人的四字成语-回复
以下是一些与教书育人相关的四字成语:
1、循循善诱:形容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教育人。
2、诲人不倦:形容教诲别人时不知疲倦,有耐心。
3、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4、春风化雨:形容温暖而细腻的教育方式,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
5、良师益友:形容既是良好的教师,又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6、教无常师:形容不拘泥于固定的老师,而是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7、尊师重道:形容对教师和教育的尊重和重视。
8、言传身教:形容通过言语和行为来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
9、研桑心计:形容善于精打细算,有经营家庭或教育子女的才能。
10、青出于蓝:形容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老师更优秀。
这些成语都表达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者的责任,以及受教育者的勤奋和成长。
形容教育 诗文的成语

形容教育诗文的成语1.书山学海2.莫浪费芳华3.学海无涯4.勤奋好学5.博古通今6.笃学诚行7.砥砺前行8.学富五车9.日新月异10.勤学好问11.好学不倦12.孜孜不倦13.温故知新14.温文尔雅15.笔耕不辍16.学无止境17.勤学苦练18.负重前行19.知识海洋20.博采众长21.桃李满天下22.融融向学23.师生情深24.炳烛之才25.勤学苦练26.开源节流27.左右逢源28.德才兼备29.齐心协力30.笔耕墨耘31.育人为本32.学贯中西33.博古通今34.师恩如山35.勤奋好学36.取法乎上37.百尺竿头38.一丝不苟39.两袖清风40.培训得当41.登堂入室42.破题飞跃43.言者无罪44.开卷有益45.步步高升46.见贤思齐47.温故知新48.孜孜不倦49.因材施教50.完璧归赵51.耳濡目染52.桃李满天下53.潜心修炼54.融会贯通55.殚思极虑56.襟怀坦荡57.辞章甲第58.言传身教59.笃学好问60.求知若渴61.教无常师62.诗中有画63.文以载道64.教学相长65.书法典教66.诗情画意67.文思泉涌68.教猱冠盖69.诗赋文章70.文房四宝71.教师如父72.诗礼之家73.文明之泉74.教无常师75.诗韵四时76.文学名家77.教书育人78.诗词歌赋79.文不加点80.教欢心智81.满腔热情82.育人有方83.教无定法84.铭心刻骨85.渊源流长86.日新月异87.熏陶人心88.浸润灵魂89.潜移默化90.化腐朽为神91.彰显风采92.循循善诱93.千帆过尽94.栉风沐雨95.沧海桑田96.亦可赛艳97.奋发向上98.开拓创新99.指点迷津100.春华秋实101.桃李满天下103.学富五车104.教无常师105.树碑立传106.德高望重107.一师一道108.潜心笃志109.温故知新110.温席执笔111.经世致用112.目不交睫113.循循善诱114.风华绝代115.师恩无量116.教学相长117.悠悠自遣118.桃李芬芳120.一诺千金。
形容父母教育子女有方的成语

形容父母教育子女有方的成语孟母三迁:形容家长为教育子女,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所花的苦心。
画荻教子: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该成语与欧阳修有关。
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有步骤的样子。
诱:引导。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也作“恂恂善诱”。
父严子孝: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仍然孝敬父亲。
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含辛茹苦:辛:辣。
茹:吃。
忍受辛苦。
也作““茹苦含辛”。
父慈子孝:父亲慈爱,儿女孝顺。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虽然是他叔祖~,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过庭之训:父亲的训导。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借指儿女。
春晖:春天的阳光。
小草难以报答春天阳光的恩惠。
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的养育之恩。
谆谆教导:深情教诲、耐心引导的样子、耐心地教导。
恳切、耐心地教导。
舐犊情深:舐:用舌头舔。
犊:小牛。
老牛用舌舔小牛,以示爱抚。
比喻人疼爱子女的深情。
无微不至:对人非常关心,照顾周到。
[近]关怀备至。
[反]漠不关心。
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孩子的恩惠和辛劳。
哀哀父母: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寒泉之思: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昊天罔极: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老牛舐犊:比喻父母疼爱儿女。
悬梁刺股:悬:悬挂,吊挂。
梁:房梁。
股:大腿。
把头发吊在房梁上,用锥子扎大腿。
形容勤学苦读。
恩逾慈母:是恩情深厚的意思。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
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努力。
画荻和丸: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曾母投杼:曾母,指曾参的母亲。
杼,织布用的梭。
曾母投杼指因曾母再三听说曾参杀人,终于心生恐惧,丢下手中梭具逾墙逃走。
比喻流言可畏或诬枉的灾祸。
懿言嘉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孜孜不倦:勤勤恳恳,不知疲倦。
形容老师教育学生的四字成语

形容老师教育学生的四字成语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2113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
也5261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循循善诱:指4102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
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不辞辛劳1653地贡献出全部力量。
教导有方: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师道尊严: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得到尊重。
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回师。
指善于学习的人可以向各种有专长的人学习。
亦步亦趋:原指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
比喻事答事处处模仿或一味追随别人。
呕心沥血、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春风化雨1、呕心沥血[ ǒu xīn lì xuè ]释义: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例句: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呕心沥血。
2、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释义: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例句:白求恩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3、循循善诱[ xún xún shàn yòu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例句:做思想工作,切不能盛气凌人,而应该循循善诱,春风和气。
4、诲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释义: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例句:我们不会忘记整洁的校舍,友爱的同学和诲人不倦的老师们。
5、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形容父亲教子有方的成语

形容父亲教子有方的成语
1.以身作则:父亲自身言行端正,孩子自然模仿。
2. 言传身教:父亲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3. 举一反三:父亲教育孩子不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
4. 一丝不苟:父亲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细心和责任心。
5. 明辨是非:父亲教育孩子要懂得区分是非之分,明辨是非,不为利益所动。
6. 勤俭持家:父亲教育孩子要勤俭持家,懂得节约,不浪费资源。
7. 诲人不倦:父亲不断向孩子传授知识,不厌其烦,直至孩子理解为止。
8. 循序渐进:父亲循序渐进地教育孩子,逐步提高孩子的能力和素质。
9. 见贤思齐:父亲让孩子多交流,多向成功人士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10. 不耻下问:父亲教育孩子要懂得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不断进步。
- 1 -。
形容家长严格教育孩子成语

形容家长严格教育孩子成语
形容家长严格教育孩子成语:耳提面命、父严子孝、画荻教子、孟母三迁、三迁之教等。
1、耳提面命
【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2、父严子孝
【解释】: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3、画荻教子
【解释】: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出处】:元·脱脱《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
4、孟母三迁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5、三迁之教
【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关于教育的成语

关于教育的成语关于教育的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解释春风风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屡教不改屡: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
经过多次教育,仍不改正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
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
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春风化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雨好的薰陶和教育。
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画荻教子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累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
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
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玉不琢,不成器琢:雕。
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意思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意思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和循循善诱都是形容教育别人的方法或态度的成语。
具体解释如下:
1. 言传身教:通过言语教导和自身行为的示范,对别人进行教育。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教育别人时,既用言语教导,又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启发别人,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2. 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时从不感到疲倦。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教育别人时,始终保持热情和耐心,不论何时都愿意教育和帮助别人,对待教育工作认真负责。
3. 循循善诱:采取有耐心、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引导别人学习。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教育别人时,循序渐进地启发别人,使别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和学会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教育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下面是形容教育的成语,请参考!形容教育的成语1、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2、玉琢成器:琢:雕。
玉石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器物。
比喻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有成就。
3、春风中坐: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
比喻良师的教诲。
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4、画荻教子: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5、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6、易子而教:易:交换。
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7、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
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8、嘉言善状: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同“嘉言善行”。
9、循循诱人:犹循循善诱。
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
10、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
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11、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
不警告就处死。
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12、因材施教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3、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
形容母教贤明。
14、换骨脱胎: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15、嘉言懿行:嘉、懿: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16、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7、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
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
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18、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
用开的目的。
19、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
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来自沂水的春风。
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20、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21、懿言嘉行:懿:美好;嘉: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22、脱骨换胎: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23、曾子杀彘:彘:猪。
曾子杀猪。
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24、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25、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26、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27、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
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
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
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8、化及冥顽:冥顽:愚昧。
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
使他们受到教育。
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29、相夫教子:相:辅佐,扶助。
辅佐丈夫,教育孩子。
30、以法为教:以:用;教:教育。
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31、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
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32、渐仁摩义:渐:浸润;摩:磨砺。
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33、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
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34、乐育人材:育:培育。
喜欢培育人材。
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35、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
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36、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37、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
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38、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39、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40、不言之化:化:教化。
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41、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42、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
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43、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
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44、磨昏抉聩:抉:撬开;聩:糊涂。
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45、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46、不言之教:教:教育。
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
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47、累教不改: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48、嘉言善行:嘉:善、美。
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49、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50、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
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51、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52、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53、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
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54、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55、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
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