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年的纽约曼哈顿城市规划网格街道地图

合集下载

纽约城市发展史

纽约城市发展史

纽约城市发展史概述纽约城市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荷兰殖民者在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村。

自那时起,纽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多元化的城市之一。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纽约城市的发展史。

早期定居与殖民时期荷兰殖民时期(1624-1664)•1624年,荷兰人彼得·明尼特斯创建了新阿姆斯特丹村,作为荷兰西印度公司的贸易站点。

•新阿姆斯特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欧洲和美洲的定居者。

•渐渐地,新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和繁荣的村庄,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移民。

英国殖民时期(1664-1783)•1664年,英国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

•英国殖民期间,纽约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政治中心。

•18世纪,纽约逐渐崛起为北美殖民地最大的城市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移民。

市政改革与独立战争市政改革时期(1784-1820)•独立战争后,纽约成为了美国首都,并且经历了市政改革。

•市政改革期间,纽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

•公共建筑、街道改善、法律体系改革等措施被采取,为纽约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独立战争(1775-1783)•纽约在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776年,英国占领了纽约,但被美国部队重新夺回。

•纽约成为了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大陆军的总部所在地。

•独立战争结束后,纽约成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临时首都。

工业革命与现代化工业革命时期(1821-1900)•19世纪初,纽约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工厂、铁路、运河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扩张。

•纽约成为了美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投资。

市政发展与公共事业建设•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卫生和教育等公共事业。

•中央公园的建设、供水系统的改进以及学校和医院的建设都是与市政发展密切相关的。

移民潮与多元文化•19世纪末,纽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移民接收地之一。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史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史

从城市化到城郊化——美国纽约百年变迁回顾南方网讯到纽约来的国内朋友常会问起纽约市有多大面积和多少人口。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是行政区域上的小纽约,如果按照纽约市政府的官方统计,纽约市面积为930平方公里,2000年的纽约人口为800.8万人。

二是人们概念中的大纽约,大纽约地区除纽约市所属的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坦腾岛5个区外,还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个县市,面积为324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80万。

纽约作为世界特大都市之一,是美国最大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由于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所以纽约又自封为世界的首都。

同其他美国城市一样,纽约也是通过走城市化道路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的,其变迁过程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先实行城市化,然后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纽约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纽约市是1898年由曼哈顿等五个区合并而成的。

其实,合并建市的设想早在1898年之前就已经萌发,但真正落实却等了很长时间,先是曼哈顿和布朗克斯合并,形成了人口最多的纽约市,随后又把美国当时第四大城市布鲁克林及昆士和斯坦腾岛一起并入了纽约市。

合并后的纽约市占地面积93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城市,人口约336万,仅次于英国伦敦。

纽约各区合并建立世界级大都市可以说是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基本上是伴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化历程。

19世纪末,美国农业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食品,而且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纽约周边农村地区的农业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纽约市迁移,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纽约城市化的进程。

统计资料显示,1860年到1910年期间,美国城市人口增加了七倍,而农村人口仅增加了一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程度。

纽约同美国其他城市一样经历了快速变迁,乡村人口以及工厂纷纷向纽约聚集,纽约的城市规模迅速膨胀。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简介: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从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美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其间经过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城市成长的三个阶段。

1.在独立前约300年的殖民地时期内,美国的城镇从无到有,属于前城市化时代。

2.从朗方规划美国新首都华盛顿哥仑比亚特区,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是美国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

3.从20世纪初开始,在强大的美国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土地区划,分别从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

目前,美国城市已形成了建立官方行政地图和总体规划这样两套系统的工作。

其中,经过改造的德式城市区划得到最广泛认同,而用于传播的总体规划的趋势仍在不断增长。

毛其智:今天,我们把美国的一些城市规划情况拿出来,回顾一下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

从中看到的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算是以他山之石来考虑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

现在学建筑和规划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了解的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情况,除了中国之外,第二个最熟悉的国家恐怕就是美国了。

很多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美国的方方面面都有讨论。

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历史的角度来看的时候,可能看到大家过去不太熟悉的情况,等于是有一些知识的补充。

美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的五光十色的各种情况的建设,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国家不能光看其表面的情况。

这是一张美国的地图(见图),夏威夷不包括在内,美国的国土面积在地理一般讲的是比中国略小一点,936万平米公里的范围。

但是从2004年开始,很多材料都显示美国的国土面积超过了中国,中国号称960万平方公里,美国现在是962万平米公里。

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因为美国在世界上拥有很多托管的领土,其托管的领土加起来在目前的面积超过了中国,上升为世界的第二,第一是俄国。

美国的人口这些年来也快速的增长,在二三十年前的时候,美国有2亿人。

但是到今年年初美国已经拥有2亿9500万人。

世界城市中轴线案例

世界城市中轴线案例

世界城市中轴线案例
世界城市中轴线案例包括:
1. 巴黎中轴线:从西岱岛上的圣母院开始,跨过塞纳河,到卢浮宫,再到雄狮凯旋门,这条公里的中轴线见证了巴黎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脉络。

2. 纽约中轴线: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是城市中轴线,这里聚集了全球最顶级的品牌店,同时也是纽约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是“品质与品位”的代名词。

3. 北京中轴线:北京的南北中轴线是一条虚拟的中心线,穿过前门、紫禁城、景山和奥林匹克公园。

4. 旧金山中轴线:旧金山的Market Street是整个城市的开端,也是城市中轴线。

5. 迪拜中轴线:E11,也叫做穆罕穆德本扎伊德大道,是迪拜的中轴线。

6. 利雅得中轴线:沙特65号高速公路,或Fadh国王大道,是利雅得的中
轴线。

7. 东京中轴线:东京中轴线贯穿城市的中心区域,它既是城市的交通干道,也是城市的发展轴心。

在城市的中心点有皇宫和政府办公大楼等建筑。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城市规划、建筑学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城市街区尺度的历史演变——以宁波为例

城市街区尺度的历史演变——以宁波为例

城市街区尺度的历史演变——以宁波为例黄伟锋,丁钧元,缪丹摘要:本文从“街”与“街区”本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城市街区的特征、尺度等,总结影响古今中外城市街区尺度的主要因素、认知变化以及发展趋势。

这里以江南水乡城市——宁波为研究样本,选择三个不同时代片区进行数理实证研究,总结出城市街区尺度变化大体上遵循“传统小尺度街区——大尺度街区——回归小尺度街区”的历史演化规律,提出尺度为200m ×150m左右、面积为2~3公顷大小的小街区尺度比较适宜。

关键词:街区尺度,街区划分,宁波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并明确“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立即围绕“拆除小区围墙,推广街区制”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拍脑袋决定展开激烈争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街区制”、城市街区是如何形成演化的、什么样的街区又是“尺度适宜”的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街”与“街区”本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城市街区的特征、尺度等,总结影响古今中外城市街区尺度的主要因素、认知变化以及发展趋势,并以江南水乡城市——宁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水乡特色城市街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1 街与街区1.1 何谓“街”“街”汉语的意思是指居民区、城镇中交通功能较完善、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地方。

从中国汉字来构成来看,它是个会意字,双人旁构字,以行人为主,强调人流熙熙攘攘,人气很旺。

“街”对应的英语是“street”,它解释一为“A public way or thoroughfare in a city or town, usually with a sidewalk or sidewalks”,即城市或城镇中的公用路或大道,通常有一或多条人行道;解释二为“A public way or road along with the ho uses or buildings abutting it”,即街道两侧有房屋或建筑物的公用道路。

城市规划的典范:纽约

城市规划的典范:纽约

城市规划的典范:纽约作者:来源:《居业》2014年第06期纽约市是美国最大都市及第一大港,也是世界第五大都市,位于美国东海岸北部,纽约州东南部。

纽约是世界最著名城市之一、是国际经济、金融、艺术、传媒之都、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纽约市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殖民地,到今天的世界大都会。

纽约市区人口有760万,郊区有4千万人。

全市共有76个民族,使用125种语言。

全美第一部都市规划法1916年在纽约市最先产生,全美最完整的城市规划法1964年在纽约市制定。

让城市有秩序地成长纽约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如何让城市有秩序地成长,其法律的基础是希望规范可见及不可见的未来。

如1990年就曾对所有的房屋规划及城市体系进行了一次修改,当时主要是解决如何协调、保留现有的社区并使它们不要有过多的增长。

城市发展与其它事物的发展相似,城市规划也有一个从青少年到青年、中年的不同时期,每时期发展的步骤都不一样。

纽约的城市规划是一个中年期的规划,它的规划法有一个很独特的程序叫做Urban Land Use Review Procedure,英文缩写成ULURP。

纽约市城市规划的宗旨1、提升全体居民的居住环境质提升全体居民的居住环境是规划里面的第一个大目标,这个宗旨如果不保,其它的事情都成为本末倒置。

任何规划,最终就是让居民认为,他们的居住环境质量在提高,而不是恶化。

比如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式为什么要向周边,为什么不往东、往西或往南往北,或者,为什么要建设一个广场,或一个公园,新开发一片小区,成立一个新的市政中心,建立一个新的商务中心,其宗旨在什么地方?总之,规划第一个宗旨就是提升全体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这在美国是第一重要的,称为No.1 rule,法规第一条。

2、城市必须有秩序、有条理地综合发展城市的发展不可能很快速,也不可能毫无秩序,而且也不可能往单一的方向,城市规划必须使城市有秩序、有条理地综合发展。

无论是在整个资金的运作上,在整个人员的安排上,以及在执法、执行、监督上都必须首先遵循这样的一个条件。

从模型看纽约曼哈顿的演变!

从模型看纽约曼哈顿的演变!

从模型看纽约曼哈顿的演变!
本⽚2008年12⽉31⽇摄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巴特瑞公园(俗称炮台公园),公园⾥有⼀个独⽴战争时留下的炮台,名为克林顿堡,是曼哈顿⽬前仅存的⼀座堡垒。

这座有着圆形结构的城堡原先是建在距海岸100码处的⼩岛上,当时正待展开与英国的1812年战争,但是却从未向敌⼈开过⽕。

美国独⽴后这座炮台作为古迹被保留下来,后来慢慢成为了⼀个旅游景点。

1823年时它曾以花园城堡的名称重新开放为娱乐场所。

⽽在1855年⾄1890年间,当爱丽丝岛的移民注册所尚未成⽴前,它则是⼀处移民注册所。

从1896年⾄1940年,此处⼜被更改为⼀间纽约⽔族馆。

之后经过⼀番争论,才于1970年代修复城堡旧观,并加设⼀所⼩型博物馆,成为⼀处古迹景点。

夏季时,有许多⾳乐会和⽂娱活动在此举⾏。

⾥⾯的⼩博物馆有⼏间展厅,表现了纽约曼哈顿下城200多年的演变历史。

展厅⾥有三组惟妙惟肖的模型,展现了曼哈顿下城三个时期的⾯貌,时间跨度200多年,从独⽴战争时期⼀直到20世纪初,这座炮台也见证了这⼀段城市演变的历史。

同时我们在模型上还能看到这座炮台原来是⼀个孤⽴的⼩岛,后来通过填海才与陆地接壤,⽽填出来的这⼀⼤块⼟地就是现如今的炮台公园了。

美国街道名称分类及其简称

美国街道名称分类及其简称

美国街道名称分类及其简称美国街道名称分类及其简称(上)不久前笔者曾经谈过美国⾼速道路的名称,介绍了Highway、Parkway和Turnpike,还有Interstate、Toll Road等,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起城镇的街道名称来,那可是太简单了。

就好像⾛南闯北的中国⼈每到⼀个新的地区,往往的英⽂名字闹明⽩,也得花点功夫才⾏。

下⾯我们就来介绍⼀下美国的街名类别,它们的来历,以及地图和路牌上的简写。

美国的⼤⼩城镇往往有⼀条Main Street,也有不少地⽅把这样的⼀条街叫做Market Street,直译过来当然就是“主街”或“市场街”,但是前⼀个不⼤符合汉语对街道命名的习惯,后⼀个则现在那⾥不⼀定能看到像模像样的市场。

其实,右,这两种叫法就再⾃然不过了。

英译汉历来有意译和直译之争,如果坚持意译的话,那么汉语的城关⼤道可能最为贴切。

例如West Main Street可以译为西关⼤街或西⼤街。

⼀般⽽⾔,Street(街)指的是⼀边或两边有⼈⾏道的通道,路⾯铺设了砖⽯或沥青⽔泥,便于车辆通⾏。

在中世纪的西⽅,Road或Way(路、道)仅仅指可以通⾏的道路,只有⼈⼯铺设过的才能够叫Street,所以直到现在它仍然衍⽣出许多其他意思,例如the people in the street指的是普通市民阶层,常⽤在政治领域例如竞选活动的⽀持者等。

其他像man in the street表⽰普通⼈,street people为⽆家可归的流浪汉,⽽street smarts则⽤来形容⼀个⼈喜欢耍⼩Street 在美国城镇的街道路牌上⼀般都简写为ST或St。

纽约市街道路牌WALL ST即华尔街(Jianan)上⾯提到了Road和Way,这两个词也是美国常⽤的街名类别。

Road通常翻译为汉语的路,从词源上来说,它是从riding即骑乘演变⽽来,所以城镇、市郊以及乡村道路都可以⽤,⽽且通常不会⽤作特别狭窄的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