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基础

合集下载

血液基础必学知识点

血液基础必学知识点

血液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浆和血细胞,其中血浆占整个血液体积的5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血浆是无细胞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


中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3. 红细胞(也称为血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负责携
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它能与氧气和二
氧化碳发生反应。

4. 白细胞(也称为血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
身体的免疫和抗感染功能。

白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5.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主要参与血液凝固。

当血管受到
损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在受伤部位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6. 血型是指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抗体的组合情况。

目前,常见的
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

不同的血型之间可以进行输血和配型。

7. 血液凝固是一种保护性机制,确保出血区域迅速被修复。

血液凝固
过程中涉及多种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网,将受伤
血管封闭。

8. 血浆蛋白是血液中最丰富的蛋白质成分,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携带
营养物质、维持渗透压、参与免疫反应等。

9.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对于氧气的运输至关重要。

正常人体血红蛋白的含量大约为每升红细胞中32克。

10.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之后会被肝脾等器官分解和代谢掉。

这些都是血液基础中的必学知识点,对于了解人体血液的构成和功能非常重要。

血站考试试题

血站考试试题

血站考试试题血站考试试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献血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血站的工作。

作为血站工作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了选拔合适的人才,血站会组织考试,并出一些试题来评估考生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典型的血站考试试题。

一、血液学基础1. 请简要介绍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3. 请解释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基本原理。

二、献血安全与感染控制1. 献血者的献血前筛查应包括哪些项目?请列举至少三项。

2. 请简要介绍献血后的感染控制措施。

3. 请说明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三、血型鉴定与配血1. 请解释人体免疫系统对不同血型的反应。

2. 请简要介绍ABO血型不匹配输血引发的急性溶血反应的机制。

3. 请说明Rh血型不合配血引发的慢性溶血反应的原因。

四、临床血液学1. 请简要介绍贫血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2. 请解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意义。

3. 请说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五、血液病学1. 请简要介绍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分类。

2. 请解释淋巴瘤和骨髓瘤的区别。

3. 请说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

六、血站管理1. 请简要介绍血站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2. 请说明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

3. 请解释血站的危机管理和应急预案。

以上只是一些典型的血站考试试题,通过这些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血站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血液学基础知识,掌握献血安全与感染控制的要点,熟悉血型鉴定与配血的原理,了解临床血液学和血液病学的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血站管理的能力。

血站考试试题的出现,旨在选拔具备上述能力的人才,确保血站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考试,血站可以评估考生的专业水平,进而选择合适的人才加入工作团队。

同时,考试也是对考生个人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升。

通过准备和参加考试,考生可以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血液学基础

血液学基础

CELL-DYN Ruby® 2.0
18
血细胞自动分类的普遍观点
血液分析仪分析许多异常标本,会引起散点图和直方图,全血计数的结 果的变化,
下面的一些原因妨碍了标本的血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的准 确性:
白细胞计数的不准确 分类的不准确
血红蛋白计数的不准确
由于血小板凝块造成的血小板计数不准确
CELL-DYN Ruby® 2.0
Hematology Work Cell*
Instrument Manager*
中端产品 100-400 CBC’s/Day
CELL-DYN Ruby™
CELL-DYN® 3700SL
CELL-DYN® 3200SL CELL-DYN EasyCellTM *
低端产品 <100 CBC’s/Day
CELL-DYN® 1800
1953年发明
最初的发明用于食品和涂料工业中的颗粒计数
查阅库尔特原理
CELL-DYN Ruby® 2.0
23
阻抗测量
最为公用的自动血液学分析的工具 阻抗计数器有一个实时通过弱电流的小孔.当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就会有 一个实时的电阻增加. 实时地确定电阻的变化
.每一个电阻变化都会被统计.在给定的液体体积内,电阻变化的数目被确定.
特定角度光散射的数量用以确定: • 0º-细胞的尺寸
• 10º-细胞的复杂性-核质比
• 90º-细胞核的分叶性-几个分叶 • 90ºD –消偏振,细胞的粒度-颗粒性
CELL-DYN Ruby® 2.0
27
四个角度的激光散射
Various Angles of Scattered Light 90°Scatter
19
基础血液学 手工分类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

血液学基础和血液分析一般原理

血液学基础及血液分析一般原理目录第一章血液学基础第一节血液的功能和组成第二节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和内容第二章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简介第一节血液分析仪主要检测项目第二节血液分析仪基本检测原理第三节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原理第四节液体定量方法第五节血液分析各参数的结果来源第六节血液分析仪的技术发展第七节选择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原则本部分要点:主要论述了血液的组成、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血液常规分析的目的和内容以及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及技术发展;本部分为血液学及血液检测最基本的知识,除非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建议各业务人员应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通读,并能掌握有关英语缩写、基本术语的含义以及血液分析仪各检测参数的产生过程;第一章血液学基础第一节血液的功能和组成1.血液的功能✧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成分和代谢产物的载体;✧人体所需水分、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载体;✧参与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疾病侵袭;2.血液的组成✧血液由有形成分血细胞等和血浆组成;✧血清:血液自然凝固,除去固体部分血饼后所获得的液体部分;✧血浆:血液经抗凝处理,在离心作用后获得的清液部分;除血清所含成分外,还包括蛋白质、凝固因子等成分;血清血浆蛋白质血液凝固因子红细胞血饼有形成分白细胞血小板其他有形成分3.血液细胞构成红细胞血液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1. 红细胞:✧形态和功能:红细胞为扁圆状结构,中央凹陷,细胞内无核、柔软,可进入比本身直径更小的毛细血管,平均直径7~8μm;内含血红蛋白,富含铁元素,容易氧化;负责将氧气输送致全身,并将二氧化碳收集至肺部排出;✧红细胞的成熟:正常情况下,红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后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下,分化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而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后者已丧失分裂能力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由网织红细胞再发育成为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从早幼红细胞开始,已能利用铁蛋白和原卟啉合成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肽链结合而成为血红蛋白,幼红细胞越趋向成熟,合成的血红蛋白越多,直到网织红细胞阶段仍能合成少量血红蛋白;一般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含量不超过1%,网织红细胞中仍残留有RNA,由此可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网织红细胞越成熟,DNA含量越低,由此可计算出网织红细胞成熟程度;2. 白细胞:✧白细胞的分类和分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只有将白细胞的种类分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分析才被认可为白细胞分类;除此之外的只能算作白细胞分群;但在国内,白细胞分类和分群的界定并不十分严格;以下是白细胞的分类或分群: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二分类大型白细胞其他白细胞小型白细胞淋巴细胞三分类中型白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大型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五分类嗜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形状和功能:白细胞为球状结构,细胞内有核,直径7~15μm;产生人体免疫机能,直接攻击外来细菌或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单核细侦察淋巴细胞细胞性免疫淋巴细胞体液性免疫产生病源体体嗜酸性粒细胞协助产生抗体;3. 血小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体积较小,参与凝血和止血;4.血液检测的意义和检验学科的分类✧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内血液各种成分的质和量,反映了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血液成分质和量的变化,除了反映造血系统的病变以外,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检验:主要检验血浆中的成分;✧血液学检验:主要检验与临床止血和凝血相关的各种血小板因子、凝血因子、血管因子等项目;✧血液一般检验:主要检验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质和量;5.血液一般检验的方法✧传统方法:以手工操作、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板等简单器材为主要检测手段;✧现代方法:以血液自动分析仪为主要标志;✧随着细胞化学、组织化学、位相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同位素示踪技术、单克隆抗体等现代技术的运用,血液学研究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综合光学、电学、细胞化学原理的血液分析仪代表了当今血液一般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节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和内容1.血液一般检验的目的以现代血液学理论为基础,以常用的实验方法为手段,联系临床实际,为临床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2.血液一般检验的内容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和血液细胞的数量、质量和外观形态进行检测;3.血液一般检验的检测项目1. 白细胞检测WBC White Blood Cell count:白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白细胞数,×103/μL或×109/L; LYM%Lymphocyte concentration: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LYM Lymphocyte count:淋巴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淋巴细胞数,×103/μL或×109/L; MONO%Monocyte concentration:单核细胞中间细胞MID占白细胞百分率%;MONO Monocyte count:单核细胞中间细胞MID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单核细胞数,×103/μL或×109/L;GRAN%Granulocyte concentration: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GRAN Granulocyte count: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粒细胞数,×103/μL或×109/L; NEU%Neutrophil concentration:嗜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率%;NEU Neutrophil count: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嗜中粒细胞数,×103/μL或×109/L;EOS%Eosinophil concentration: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EOS Eosinophil coun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嗜酸粒细胞数,×103/μL或×109/L;BASO%Basophil concentration: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率%;BASO Basophil count: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嗜碱粒细胞数,×103/μL或×109/L;2. 红细胞检测RBC Red Blood Cell count: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全血红细胞数×106/μL或×1012/L; HGB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血红蛋白:单位体积全血血红蛋白浓度g/L;HCT Hematocrit或PCV Packed Cell Volume:红细胞比积:全血红细胞相对容积比%;MCV Mean Corpuscular Volume:红细胞平均容积:全血单个红细胞的平均比积fl:1×10-15升; MCH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pg:1×10-12克;MCHC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RDW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 RDW-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SD RDW-Standard Deviation: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偏差fl;HDW 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3. 血小板检测PLT Platelet count:血小板计数:单位体积全血血小板数,×103/μL或×109/L; MPV Mean Platelet Volume:平均血小板体积: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fl:1×10-15升;PCT Plateletocrit:血小板压积:血小板相对容积L/L或%;PDW 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CR 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大血小板比率:体积≥12fl的血小板比率;4. 网织红细胞检测RET Reticulocyte count:网织红细胞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104/μL或×1010/L;RET%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网织红细胞百分率:网织红细胞占成熟红细胞的百分率%;MRV或MCVR Mean Reticulocyte Volume: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HFR%High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高荧光率网织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MFR%Middle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中荧光率网织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LFR%Low Fluorescent Reticulocyte concentration:低荧光率网织红细胞占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RMI Reticulocyte Maturation Index:网织红细胞成熟度指数:高荧光率网织红细胞与中荧光率网织红细胞之和与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的比值%;RMI = HFR+MFR / LFR×100%RPI Reticulocyte Proofreading Index:网织红细胞成熟校正指数:RPI=RET%×HCT/×{1/1+}RDWR Reticulocyte Distribution Width: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HCR 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R Reticulocyte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HDWR Reticulocyte Hemoglobin Distribution Width: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MOXI Mean Peroxidase Index: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LI Iobularity Index:分页核指数;4.血液分析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 白细胞检测项目单位参考值临床意义WBC109/L ~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饭后等;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急性出血、组织损伤等;LYM% % 20~40 增加: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LYM109/L ~ 核、传染性肝炎等;减少:多见于传染性疾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MONO% % 4~10 增加: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MONO 109/L ~ 胞白血病、急性感染恢复期等;NEU% % 54~62 增加: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NEU109/L 2~7 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等;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X射线和镭照射、化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EOS% % 1~3 增加: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手术后、EOS109/L 0~ 烧伤等;减少: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BASO%% 0~1 增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BASO109/L 0~ 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等;2. 红细胞检测项目单位参考值临床意义RBC 1012/L 男性:~ 增加: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女性:~ 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等;HGB g/L 男性:126~174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女性:117~161 浓度与红细胞数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二者对贫血诊断有帮助;HCT L/L 男性:~ 增加: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脱水等;女性:~ 减少: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CV fl 80~100MCH pg 27~35临床意义见贫血形态学分类 MCHC g/L 310~370RDW-CV % ~ 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客观指标,增加 RDW-SD fl ~ 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贫 血 的 形 态 学 分 类1.Wintrobe 分类法分类依据:MCV 、MCH 、MCHC 这三个参数是否正常为依据;根据贫血发生的不同机制进行分类;3. 血小板检测项目单位参考值临床意义PLT109/L 100~300 增加: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减少: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MPV fl ~12 增加: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骨髓抑制恢复时期、体外循环手术后8天、先兆子痫、ITP初期、慢性白血病、心肌梗塞直到7周后、巨血小板综合症、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抑制骨髓、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后上升、恶性肿瘤化疗期、肾移植等;PCT L/L ~ 临床意义见血小板计数PLT;PDW-CV % ~ MPV与MPV呈负的线形相关,急淋、慢淋、糖尿病可正常;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PDW升高,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是PDW可增加;P-LCR % 13~43第二章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简介第一节血液分析仪主要检测项目1.CBC分析:CBC分析是只进行细胞计数和初步分析的检验模式,其检测参数通常只有8项;包括:WBC、RBC、HCT、HGB、PLT、MCV、MCH、MCHC等;2.CBC+DIFF分析:CBC+DIFF分析是进行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检验模式,实际上白细胞二分类、三分类并不能算作CBC+DIFF分析;由于国内对此未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界定,因此仍将其列在CBC+DIFF模式之中;二分类血液分析仪主要项目:WBC、W-SCR%、W-LCR%、S-WCR、L-WCR、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WBC、RBC、PLT直方图;三分类血液分析仪主要项目:WBC、W-SCR%、W-MCR%、W-LCR%、W-SCR、W-MCR、W-LCR、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WBC、RBC、PLT直方图;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主要项目:WBC、LYM%、MONO%、NEU%、EOS%、BASO%、LYM、MONO、NEU、EOS、BASO%、RBC、HGB、HCT、MCV、MCH、MCHC、RDW-CV或SD、PLT、MPV、PDW;P-LCR等以及WBC、RBC、PLT散点图、直方图;3.CBC+DIFF+RET分析:在某些高档血液分析仪中还有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功能,CBC+DIFF+RET分析就是在进行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网织红细胞分析的检验模式;。

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

临床血液学检验基础

正常血片中大颗粒细胞
白细胞数量异常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未成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 幼粒细胞)
粒细胞数量增高
粒细胞数量减低


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1.5×109/L为粒细胞减少症; <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

或合成洗涤剂清洗。目的:保持玻片接近中性

二:手工推片:先后移,后前推(30-45度),匀速,平稳; 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瑞氏染色(Wright染色)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
(M+)组成。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 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
染色质(H-J)小体
碱性点彩
卡博氏环
红细胞包涵体
胞内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体或寄生
虫感染患者红细胞内或红细胞间游离
疟原虫
巴贝虫
红细胞包涵体
Pappenheimer小体(含铁血黄素颗粒) 红细胞内铁蛋白聚集物,血片瑞氏染色可见多 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定、通常分布在一个较限制的胞 浆局域内的嗜碱包涵体 ,铁染色(+)
红细胞包涵体
有核红
N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存在,用于WBC分类或计数 校正
出现幼红细胞、巨幼红细胞
幼红细胞
巨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 质RNA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 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网织红细胞自骨髓释放到外周血液后仍具有合成血红蛋白 的能力,约1-2天后,过渡为成熟红细胞

医学免疫学-血液病基础之一122页PPT

医学免疫学-血液病基础之一122页PPT

实验室检查
血象


15×109∕L

白细胞↑ 常在 50-200×109∕L

少 ﹥1000× 109∕L

分类,粒各阶段:嗜酸↑嗜碱↑

血小板↑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 早期↓

晚期↓↓
骨髓

增生度↑↑

粒系统↑↑

中、晚为主

原粒﹤10%

NAP↓
实验室检查
染色体
Ph+(90%↑)
诊断
医学课件园 yxkjy
54
霍奇金氏淋巴瘤
联合化疗 Ava-c

2、干扰素
3、血细胞清除
4、干细胞移植
5、急变期治疗
慢粒的预后
化疗患者生存期:39~47月 5年生存率:25~50% -干扰素治疗者可平均延长生存1年 异基因移植患者:3~5年生存率60%以上,部分治愈。 预后危险因素:
脾脏大小、原始细胞数、血小板数、有核红。
积极查找病原菌:如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查找 感染部位,血尿大便等的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尽早 应用广谱抗生素,待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试验选 择有效抗生素。
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如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G-CSF)或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缩 短粒细胞缺乏期
医学课件园 yxkjy
24
2. 纠正贫血——输血维持Hb在60g/L以上 严重贫血可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然而积极
医学课件园 yxkjy
31
[治疗]:特异性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
骨髓 外周血
胎盘脐血
同基因 异基因
AML的预后因素

临床血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临床血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临床血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血液学基础知识1. 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则起着免疫和防御作用,而血小板则参与血栓形成和凝血过程。

2. 血液的生成血液的生成主要发生在骨髓内,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会进入血液循环,而血小板则会在骨髓中成熟后进入血液中。

3. 血液的凝血机制血液的凝血机制是机体对出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主要包括血小板功能、凝血酶原激活和凝血蛋白的合成等。

4. 血液的输血学血液的输血学是临床血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检测和输血反应的处理等内容。

5. 血液的免疫学血液中包含了很多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对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二、血液病的分类和诊断1. 贫血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主要指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

贫血的分类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贫血的诊断需要通过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平均容积等指标来进行。

2.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导致出血时间延长或出现出血的症状。

常见的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生成障碍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3. 血浆蛋白异常血浆蛋白异常是指血浆中蛋白质的合成或分布出现异常,包括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多、γ球蛋白减少等情况。

常见的疾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Waldenström氏病和淀粉样变性等。

4.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对损伤部位进行止血的能力减弱或消失。

常见的疾病包括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和血栓形成相关的疾病。

5. 血液肿瘤血液肿瘤是指发生在血液及造血系统中的肿瘤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6. 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是指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梅毒和疟疾等。

血液病学知识点

血液病学知识点

血液病学知识点
一、血液疾病概述
血液是人体内部循环系统的基础,负责输送氧气、养分以及排除废物,维持身体健康。

而血液疾病是指一类涉及血液本身、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二、贫血
贫血是指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导致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的一类疾病。

常见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慢性疾病性贫血和遗传性贫血等。

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倦、气短等症状。

三、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由白血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血液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急性髓样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

四、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患者在受伤或手术时容易出现出血倾向,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五、血栓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主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症、肺动脉栓塞症等。

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异常增多时,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流受阻。

总结:
血液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血液病学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____ 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

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___细胞。

15.T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____物质,参与__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__作用,又有__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__抗体。

选择题11、新生儿做血细胞计数,多用下列哪个部位采血A、手背B、耳垂毛细血管C、足跟毛细血管.D、肘部静脉2、成人静脉采血的最佳部位是A、手背静脉B、腘静脉C、外踝静脉D、肘部静脉...3、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正确的是A、耳垂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比积结果均比静脉血低10%左右B、耳垂采血时用力挤压出的第一滴血即可用于检查C、婴幼儿宜用耳垂或手指采血D、成人要推荐用手指采血,因其检查结果比较恒定4、血液的比密(比重)正常参考范围是A、1.020-1.030B、1.030-1.040C、1.040-1.050D、1.050-1.060..5、关于肝素的性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B、存在于血管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C、可阻止血小板聚集D、可促进凝血活酶及凝血酶形成.6、关于静脉采血,下列错误的是A注射针头在解除止血带后拨出B注射针头越细越容易引起溶血,以7号针头为宜C血液注入试管时,如产生泡沫则容易溶血D肘正中静脉采血时,肘关节应取屈曲位.7、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最适宜用于血细胞计数A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B枸橼酸钠C草酸钠D草酸钾8、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因使用不当而不能起到抗凝作用A 109mmol/L枸橼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1:9比例混匀B 0.01moll/L草酸钠水溶液与血液按l:9比例混匀.C 50U的肝素钠与5ml血液混匀D 7.5mg EDTA·K2与5ml血液混匀9、有关静脉采血步骤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穿刺时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B扎止血带→穿刺→抽血→解除止血带C抽血完毕后,立即将血液通过针头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中D注射器中最后带有气泡的血不宜注入10、关于全血、血浆和血清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B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D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11、关于毛细血管采血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般用三棱针或专用采血针B宜一人一针一管C针刺入皮肤深度以2~3mm为宜D如血流不畅可在刺处周围用力挤压..12、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A 5%~7%B 7%~9%...C 9%~11%D 11%~13%13、关于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约占血容量的45%B直径6~9μm,平均约7.2μmC起源于骨髓中红系祖细胞D瑞氏染色后呈桔红色,边缘较浅,中心较深14、血浆中何种物质被公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 C γ球蛋白D胆固醇15、关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下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正常参考范围320~360g/LB大细胞性贫血MCHC高于正常,常为360~380g/L.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HC低于正常,常为240~300g/LD根据同一抗凝血测出的Hb及HCT值,即可计算出MCHC值16、红细胞形态不整(Poikilocytosis)最常见于A 巨幼红细胞贫血.B HbS病C 地中海贫血D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血涂片经碱性美蓝染色,红细胞呈浅蓝绿色,内有分布不匀的深蓝色颗粒,该细胞称为A网织红细胞B点彩红细胞C含染色质小体红细胞D含Dohle小体细胞18、正常情况下,血中血红蛋白不包括A还原血红蛋白B氧合血红蛋白C高铁血红蛋白D硫化血红蛋白19、某患者红细胞计数为1.8×1012/L,白细胞计数为200.0×109/L,则其实际红细胞数应为A 0.9×1012/LB 1.6×1012/L..C 1.8×1012/LD 2.0×1012/L20、成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A 60天B 80天C 100天D 120天.21、末梢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细胞增多,常提示下述何者数量增多A网织红细胞.. B含Heinz小体细胞C含染色质小体细胞D嗜碱性点彩细胞22、如血液稀释200倍,用目视计数法计数得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为N,则正确的计算公式应为(RBC/L)A N×5×10×103×200B N×25×10×106×200C N×5/25×10×106×200D N×25/5×10×106×200..23、下列几种用于目视计数红细胞的稀释液中,何者效果最佳A Hayem液.B 甲醛枸橼酸盐稀释液C 生理盐水D 1%甲醛生理盐水24、关于改良牛鲍型血细胞计数盘,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每大方格长、宽各为1mmB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C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D每个小方格面积均等于1/400mm225、下列何者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 MCV:82fI MCH:29pg MCHC:354g/LB MCV:80fl MCH:33pg MCHC:412g/LC MCV:71fl MCH:25pg MCHC:350g/LD MCV:73fl MCH:22pg MCHC:301g/L..26、关于血细胞计数误差来源,不属于技术误差的是A取血部位不当B稀释倍数不准C充液不当D计数域误差.27、某患者Hb80g/L,HCT0.26,RBC3.80×1012/L,则这位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可描述成A正常细胞性B单纯小细胞性C小细胞低色素性. D大细胞性28、某患者血液MCV为74fl,MCH为26pg,则可推算出MCHC为A 351g/L...B 285g/LC 251g/LD 385g/L29、红细胞直径曲线基线越宽,顶点越低表示A红细胞形态差异不明显B红细胞大小差异不明显C红细胞平均直径大于正常D红细胞大小不均差异明显..30. 某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50×l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时遇到有核红事细胞20个,经校正后此患者白细胞数应报告为A 1.80×109/LB 1.35×109/LC 1.25×109/L.D 1.20×109/L31. 取静脉血20μl加至0.78ml白细胞稀释液内,混匀,滴入计数盘,计数五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数为625个,则应报告白细胞计数结果为A 500×109/LB 25.0×109/LC 50.0×109/L.D 62.5×I09/L名词解释中毒颗粒核左移核右移网织红细胞H-J小体1.①血细胞体积②不溶血2.①骤缩呈锯齿型②肿胀或破裂③血红蛋白3.①骨髓造血干细皈②促红素③原红细胞4.①讯号发生器②放大器③甄别器④阈值调节器⑤整形器⑤计数系统⑤监视系统5.①珠蛋白②含铁血红素6.①540nm②504nm7.①氰化法②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③世界卫生组织8.①活体染色体②百分率9.①溶血性②巨幼红细胞③维生素B12④叶酸缺乏10.①双草酸盐溶液②草酸钾③草酸铵11.①多能干细胞②粒系定向干细胞12.①分裂②成熟③贮存④循环⑤边缘13.①定向干②原单核细胞③幼单核细胞14.主要免疫活性15.①免疫活性②细胞16.①物理吸附②化学亲合17.IgG型抗核选择CDDDD DABCB DBDBB ABDBD ADADD DCADC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